第五册语文复习教案
五级语文下册教案-复习教案部编版

五级语文下册教案-复习教案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级语文下册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和语言知识点。
本册书共有27课,其中包括现代文、古诗文、综合阅读和写作等内容。
教材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注重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教学。
通过本册书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学作品和语言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力和表达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本册书中的语言知识点,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学习策略,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增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文化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本册书中的语言知识点,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2.教学难点:部分学生在理解力和表达能力上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学习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语言知识点,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
语文复习课教案5篇

语文复习课教案5篇如何让老师的课堂更加吸引人,提前写好相关的教案是很有必要的,结合课堂主题的教案对于我们提升课堂效率才是有帮助的。
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复习课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复习课教案1复习要求:1、会认识段的一般结构,能给段落分层次、理解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
2、能抓住一段话的中心,概括整段话的大意。
3、能把一段话的顺序整理清楚。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每一篇文章都是由若干个不同的段落按一定顺序组合而成的。
这节课我们专门复习有关段的内容。
(板书:段)关于段这一部分知识,你平时存在哪些问题呢?指名学生发言。
教师归纳。
二、师生共同复习。
1、段,是由若干个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在一起的。
一个段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内容分几个层次叙述的,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板书:段的认识)2、小组讨论:段通常有哪几种组合方式呢?3、指各组代表回答。
4、教师小结:总分式。
(板书)这种段式,作者常在这一段的开头,写上一个高度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以下就围绕着这个内容来展开。
如:(投影)《威尼斯的小艇》中一段“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另外有的先分后总,(板书)即先分述几个方面的内容,再在最后做个总结。
如(投影)”1952年焦裕禄回老家时,穿着一身破旧衣服,村里人说他当了几十年干部,怎么连一身好衣服也没有……他家人多,加上他管得严。
九口人平均每天最多吃几角钱的菜……焦裕禄就是这样过着艰苦的生活。
”除了以上所讲的“总分”或“分总”外,还有一种是:总、分、小结段式。
(板书)如:(投影)xx同学他学习非常努力,每天清晨他总是六点多起床,在吃早饭前读英语,到学校后他就进教室早读……他这样努力学习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另外还有一种,开头先提问,概括本段的主要意思,后回答,这也属于“总分”的形式。
如(投影)《鲸》中的一段“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小鱼和虾……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连贯顺接式。
人教版小学第五册语文期末总复习教案

小学第五册语文期末总复习复习计划及复习备课一、复习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的要求,本学期教学复习目标为: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
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复习要点1、全面掌握本册要求会写的300字和要求会认的200字,并能用这些字组词,写句子。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3、结合《语文园地》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总结延伸阅读和习作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
语文复习教案

语文复习教案语文复习教案 1教学目标: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韧、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2、通过朗读感受山茶花的美和“一股特别的劲儿”。
课前准备:1、山茶花的课件。
2、组织学生收集查找山茶花的资料并在课前感知写山茶花的古诗。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同学们,昨天布置你们预习19《山茶花》,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检查吗?这里有两组词语,谁勇敢地读一读?(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排列有致潇洒舒展特别劲儿)(强调致、舒是翘舌音劲儿是儿化音)(课件出示第二组:晶莹的水花碧绿的清潭粉红的轻纱)同学们,我们的语言很神奇,一个简单的.词语就能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不信,听老师读,你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些美妙的画面。
(师轻缓地、富有感情地读这三个词语。
)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脑海里有画面,读出来味就格外足,情也就格外浓。
按着这种方法,试着边读便想象画面。
(生试着读)这三个词串之间有联系吗?(没有)同学们,知道吗,有一种花把这三种事物串联在了一起,这是一种什么花呢?山茶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山茶花的美1、师:山茶花把这三种美丽的画面连在一起了,看来,山茶花有它的独特之处。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完后说说山茶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课件出示句子:山茶花是一种()的花。
)2、生自由读课。
3、指名交流。
山茶花是一种(美丽)的花。
山茶花是一种(特别)的花。
三、品读课文,体会山茶花的美。
1、的确,课文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了“美”字,现在,请大家再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含有“美”字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真是美极了!山茶花的花形也美。
即使闭上眼,你也会感受到美啊,美啊……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大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2、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些山茶花的美的?(1)学生读文,勾画。
小学语文第五册的重点知识点复习教案

本文主要介绍小学语文第五册的重点知识点复习教案。
该教案包括语文知识点总结、重要概念及例题、习题解析和拓展知识四个部分,旨在帮助小学生复习重难点,提高语文能力。
一、语文知识点总结1.词语辨析根据课本各单元的词语辨析,总结出常见的近义词、同音字、反义词等,同时结合练习题进行辨析练习。
2.词语运用总结出常见的词语用法,如成语、俗语、谚语、诗词等,同时结合例题分析运用。
3.修辞手法总结出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等,结合课文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二、重要概念及例题1.文学常识总结出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作品及其代表作,结合题目要求进行筛选和分类,例如对句式的分析、对文章的审美和解读等。
2.文言文阅读总结出文言文阅读的特点和方法,如分句、排比、对仗等,结合典籍选段进行理解和分析。
3.现代文阅读总结出现代文的类型和主题,如故事、报告、纪实等,结合文章结构进行整体理解和个别探究。
三、习题解析1.词语辨析结合同义词、反义词和形近词进行词语辨析练习,例如“春花秋月”和“春色秋声”等的测试。
2.语法知识提供一些语法规则的例题,例如名词单数和复数的表达、时态的转换等,同时对错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3.课文填空通过对课文进行填空练习,例如提供文章的部分内容,测试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四、拓展知识提供一些拓展知识,例如诗歌鉴赏、字词派生、生词积累等,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以上四个部分的教学,可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同时,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练习,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思考方式,真正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7篇】

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7篇】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篇一教学内容:阅读中词语的理解及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把握。
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词语理解的技巧;2、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如何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过渡句。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及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过渡句,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独立地解决类似的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播放课件:阅读中词语的理解、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先一起来做个语文游戏——填词展示课件:种语言遇见未来的话叫-----(预言)应允别人的话叫-----()非常著名的话叫-----()不满抱怨的话叫-----()写在书前的话叫-----()表示决心的话叫-----()2、这是一道词语解释题,我们平时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只有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够正确地运用词语,才能更好地读懂文章。
所以,首先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词语的理解。
二、教方法、学方法(一)词语的理解展示课件:(一)词语的理解1、师:词语的理解是我们在阅读理解一篇文章的时候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
那么,在我们平时学习语文进行阅读的时候m.jiaoxuela ,一般都采用哪些方法来理解阅读文章中词语的含义呢?2、生:同义词换词;联系生活等。
3、师:老师在这里也总结出一些有关如何理解词语的方法和技巧。
4、(播放课件,同时引导学生读)理解词语的方法有:1、拆分组词法2、同义换词法3、联系生活法4、就地取材法5、联系上下文5、生:(对着多媒体屏幕齐读“方法”)展示课件:(1)、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静,非常沉着。
(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3)、过去的日子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6、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些句子,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理解这些句子中的词语。
7、生:(对着多媒体屏幕齐读句子)8、师: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所说的5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来解释这些词语。
9、师:说一说你解释了哪个词语的意思,你用了哪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呢?10、老师引导学生解释其余的词语。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全册复习教案:上册(共8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全册复习教案:上册(共8套)部编版五年级语文全册复习教案:上册(共8套)教案1:《草原》复习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草原景色的变化,体会作者对草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草原的景色和特点。
2. 熟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 理解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5. 朗读练习: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2. 完成生字词练习。
教案2:《开国大典》复习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祖国的伟大。
二、教学重点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
2.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历史资料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开国大典的盛况。
2. 熟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 理解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如新中国的成立等。
5. 朗读练习: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小学语文第五册的复习教案

小学语文第五册的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本册所学生字、词语,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复习本册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4.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生字词复习2.课文复习3.写作能力培养4.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生字词的巩固,课文内容的理解,写作能力的提高。
2.难点:生字词的灵活运用,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写作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字词复习1.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册所学的内容。
我们来复习一下生字词。
2.生字词复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2)学生分组比赛,看谁记得最多、最快。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3.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大家对生字词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
第二课时:课文复习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生字词,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课文。
2.课文复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分享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欣赏和讨论。
3.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大家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希望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
第三课时:写作能力培养1.导入同学们,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
这节课我们来培养一下写作能力。
2.写作能力培养(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学生进行构思。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写作思路。
(3)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大家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希望今后在写作方面更加自信。
第四课时:口语表达能力培养1.导入同学们,口语表达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节课我们来培养一下口语表达能力。
2.口语表达能力培养(1)教师出示话题,学生进行讨论。
(2)学生分组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3)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点评。
3.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大家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第五册复习教案第一单元复习目标:1、复习掌握第一单元的生字生词2、重点了解要求掌握的句子3、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4、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复习内容: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古老、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白发苍苍等。
2、同桌互批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能用“一本正经” 、“白发苍苍” “引人注目” 造句。
1、出示词语。
2、指名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3、明确要求4、指名交流。
5、师生评价。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窗外真_______________2、下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热闹了.3、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全国共有____个民族, 有_____族, 有____族, 有_____ 族, 还有______族.4、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小猴子一样。
�5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中午, __________, 所以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__________, 所以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指名交流,师总结。
四、仿写句子.1、出示句子。
(1)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 和我们一起起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一会儿攀着铁链上, 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 你小猴子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并提醒学生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5、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课文容。
第一课: 1 作者的感情是自豪、赞美,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2、抄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3、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美丽、团结)第二课:1、感情:热爱大自然,大自然给我的们生活带来了乐趣。
2、课文写了哪两件事?(第一件: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
第二件: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3、草地为什么会变色?(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第三课: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段写了什么?(天都峰又高又陡)2、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
)复习目标:1、复习掌握第二单元的生词,并能完成词语扩展。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句子,能补充并仿写句子。
复习内容: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郊外、可惜、低头、胸脯,侧过、杂志、社会、胶卷、著名、推动、秦岭、震惊2、同桌互批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完成词语扩展1、练写。
旅()()、卧()()遗()()考()()信()()显()()亮()()想()()2、交流。
三、复习成语。
1、自言自语、欢蹦乱跳、严严实实、转来转去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四、句子1、补充句子灰雀在树枝间_____,婉转地_____,非常____.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只____的灰雀__________终于______我发现_______________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单元的内容。
2、课文内容把课文描写灰雀的句子背下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是怎样对待小男孩儿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列宁尊重、爱护小男孩,小男孩是一个诚实天真的人)高尔基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男是一个怎样的人?(高尔基关心爱护小男孩,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什么?(从高尔基和小男孩两个方面去回答)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
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坑,可它为什么没得卧进去呢?李四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好品质)复习目标:1、掌握第三单元的生字词。
2、会背诵《古诗两首》,并能默写。
3、能用“果然” 、“越�越�” 造句4、灵活运用字词。
5、进一步练习加标点。
6、继续进行阅读训练,加强阅读能力。
复习内容: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促织、夜深、回忆、异常、相逢、佳节、倍数、遥远、插花等2、同桌互批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5、能了解成语的意思,能区分哪个成语是表示动作的,哪个成语是表示神态的�二、默写古诗。
1、限时默写古诗,指四人上黑板默。
2、共同批改,订正黑板上的古诗。
3、同桌互相批改,各自订正。
4、齐背。
三、句子1、按课文意思,把句子补充完整。
风筝越飞越高,________秋天到了,公园里的菊花纷纷开放.菊花的颜色可多了:—————四、练习加标点。
1、出示句子:(1 )风筝越来越小悠地便没了踪影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2)小刚问我们你们去水磨坊那里找过风筝吗2指名交流。
3进一步强调引号的用法。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课文内容诗句意思(诗人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作者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地思念家乡亲人)找出课文中描写心情的有关语句(1、我们精心做着�我们依旧快活�风稳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都哭了�)背课文 40 页第二自然段抄写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秋雨的?(色彩、气味、动植物准备过冬)四、背第三题的两个比喻句五、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复习目标:1、掌握第四单元的生字词。
2、灵活运用词语。
3、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
4、按课文内容填空。
5、进行关联词的练习。
6、阅读训练,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复习内容: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确确实实、准确无误、展示、留心、修建、陆续、大致、传播2、同桌互批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6、齐背成语。
三、仿写句子蜜蜂有辩认方向的能力,靠的不是超常析记忆力,而是一种人无法理释的本能。
(不是�而是�),风筝越飞越高,都飞到云层上面去了。
(越�越�)四、复习课文。
说说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温度、光照有密切关系,跟昆虫活动的时间关系)会填下面的空格牵牛花()睡莲()蔷薇()烟草花月光花昙花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得出了什么结论?(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结论是:我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会有辩认方向的能力)作者做试验分几步,哪几步?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做成一架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复习目标:1、掌握第五单元的生字词。
2、学会把句子补充完整。
3、能按课文内容填空4、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
5、进行阅读分析,提高阅读水平。
复习内容: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宇宙2、同桌互批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6、齐背成语。
三、仿写句子天每天升高,地每天下沉(每天�每天�)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不但�而且�)赵州桥桥洞的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既�又�)四、复习课文。
孔子和老子各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
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无止境"是什么意思孔子的名言背写背第四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反义词划出来。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背诵第三自然段赵州桥有什么特点?(雄伟坚固美观)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长度、宽度、建设材料、形状特点)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复习目标:1、巩固第六单元的生字词。
2、能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能仿写词语。
3、能体会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时意思有什么不同4、学习修改病句。
5、进行阅读分析,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复习过程: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懒洋洋2、同桌互批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整理错乱的句子1、出示句子:()到了那里、老师给我们分了工,大家就马上干了起来()不到两个小时,三十五棵小树就种好了。
()小刚扛树苗,小明挖坑,我和老师抬水,大家忙个档停。
()星期天,老师带我们到西郊公园旁种树。
()望着一棵棵小树,同学们别提多高兴了。
2、说说看到这种题目,应该怎么做。
3、指名说。
4、师总结:先读一读,了解大意。
再根据其中的联系,找出句子的前后顺序。
一般的都有是按时间或地方的顺序来写的。
整理好了后,一定要再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
5、按上述方法,练习做。
6、指名交流。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小丽在全校短跑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同学们都赞叹她为班级争了光。
(2)小兴安岭是一个风景优美、景色美丽的地方。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美丽富()四()朝天千()百怪物产()富五()六色成()结队说说带点词有什么特点?并写出三个类似的词语表示“一处地方东西很多“的词语是哪些?请任选其中一个词来说一句话。
五、仿例写词1、密密层层严严实实际2、又松又软、又香又甜3、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六、复习课文。
说出下列词句意思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背写描写祖国风光的诗背写鱼的自然段课文从哪些方面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海水五光十色,海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和海龟,海岛上有各种鸟)第七单元复习复习目标:1、复习第七单元的生字词。
2、能区分多音字3、能找出句子里带点字的反义词4、能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5、进行阅读分析,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复习内容一、听写词语。
1、矛盾、集合,招架、乌龟、坦克、战斗、后退、屋子、困难2、同桌互批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