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每日阅读10纸的发明(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10.纸的发明 (含答案)部编版

10.纸的发明1.下列每组加粗字都有一个错误的读音,用“”画出来,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1)切断(qiē) 携带(xié) 朝鲜(xiān) ( )(2)蔡伦(lén) 积累(lěi) 制造(zhì) ( )2.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jīng yàn bǎo cún mǎn zúōu zhōu zào zhǐshù( ) ( ) ( ) ( ) ( )3.字词综合练习。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铸”的偏旁是“钅”,表明要用金属铸造B.“篾”的偏旁是“⺮”,表明意思跟竹子有关C.“浆”的偏旁是“水”,表明“浆”是一种液体D.“茧”的偏旁是“艹”,表明“茧”是一种植物(2)由下图我想到课本中的一个四字词语:_________。
下列哪一项与这个词语意思相反?( )A.学贯中西B.满腹经纶C.目不识丁D.才高八斗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造纸术的发现,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①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②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我们的祖先的__________之情。
(2)帛比竹片、木片轻便。
帛的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①帛的优点是__________,缺点是____。
②运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上面的两句话改写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课文内容及纸的发明过程,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
( )后来,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再用绳子穿起来。
( )西汉时代,人们用麻来造纸,但麻纸粗糙,不便书写。
( )几千年前,要记录一件事,就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铸刻在青铜器上。
( )再后来,人们把文字写在帛上,但帛价钱贵,只有少数人才能用。
( )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纸的发明课内阅读训练(含答案)

()和()→青铜器→()和()→帛→纸
22.为什么形容,—个人学问高要用“学富五车”这个词语?
23.对比用竹片、木片和帛写字的优缺点。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习题。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 累的经验, 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 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 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 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 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0.用“”画出蔡伦的造纸过程的句子。
11.用“”画出蔡伦的造纸术为什么被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
12.用“既⋯⋯又⋯⋯”造句子。
13.学习了本课,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 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 ( )浸在水里捣烂成浆( )再把浆捞出来晒干( )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 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 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写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如果⋯⋯就⋯⋯ 既⋯⋯又⋯⋯ 只有⋯⋯才⋯⋯2.根据文段内容把蔡伦造纸的过程补充完整。
剪碎或切断→→捣→→
3.作者是围绕把这一段话写清楚的。
4.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用“”_在文段中画
出相关语句。
5.传说创造文字的是( )
A.仓颉B.炎帝C.神农氏D.燧人氏
14.在文中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15.说一说蔡伦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
16.蔡伦造的纸有什么优点?
五、读《纸的发明》选段,完成习题。
部编人教版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2019年)10.纸的发明(推荐阅读)

第10课印刷术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1.A.早期时候,人们只能用自然物体记载文字。
B.纸写本的繁荣时代是南北朝时期。
C.印刷术经历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发展阶段。
D.汉代是纸写本的繁荣时代,写抄本的盛行,使书籍产量大增,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如果你是当时的欧洲人,当印刷术传来后,你会说什么?原文: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早期,人们为了记载事件、传播经验和知识,创造了早期的文字符号,并寻求记载这些字符的媒介。
由于受当时生产手段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自然物体来记载文字符号。
例如,把文字刻、写在岩壁、树叶、兽骨、石块、树皮等自然材料上。
由于记载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贵,所以只能将重要事件做简要记载。
大多数人的经验,只能靠口头进行传播,这严重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秦代统一文字以后,汉字发展迅速。
读书人要读正史和经典,佛教、道教教徒中的识字者也要读佛经、道经。
这样一来,社会对书籍的需求量显著提高。
纸的发明,为社会提供了优质、轻便、价廉的书写材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书籍的发展。
南北朝是纸写本的繁荣时代,写抄本的盛行,使书籍产量大增,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但是手抄书籍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的发展,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隋朝时随着刻划、拍印以及树皮布印花工艺的手工雕刻技术的进步,逐渐由简陋、粗糙的刻划,向复杂、精致、规范的镌(juān)刻方向发展,为手工雕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智慧的中国人在实践中发明了印刷术,在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后,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
宋仁宗时的毕昇汲取前人的经验发明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昇为印刷术的始祖。
参考答案:1.只将重要事件做简要记载;手抄书籍;发明了印刷术;产生活字印刷。
2.中国人,你们太聪明了,谢谢你们对人类做出的贡献。
(其它类似答案都对)榫(sǔn)卯(mǎo)结构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三年级下册语文讲义-课文讲解-10《纸的发明》人教部编版(附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0课《纸的发明》知识点课文分析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
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
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
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
从此,纸的产量大增。
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
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2、3、4自然段是重点,讲述的是纸的发明和造纸方法的传播,歌颂我们祖先的功绩。
我会写:术shù(算术、术语、武术)伟wěi(伟大、雄伟、伟人)录lù(录取、录音、录用)册cè(上册、史册、纪念册)保bǎo(保护、保存、保证)存cún(存心、存在、存钱)约yuē(约会、大约、节约)验yàn(验算、验血、经验)阿ā(阿姨、阿爸、阿婆)欧ōu(欧洲、姓欧、欧元)洲zhōu(亚洲、非洲、大洋洲)社shè(社会、报社、社团)必会词语:造纸术、伟大、文字、记录、青铜器、保存、方便、学问、轻便、盛放、西汉、大约、东汉、吸收、经验、树皮、破布、原料、切断、价格、满足、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欧洲、社会、进步、文化、影响多音字:累:lèi(累坏)lěi(积累)léi(果实累累)鲜:xiān(鲜花)xiǎn(朝鲜)重:zhòng(重量)chóng(重复)近义词:笨重—沉重轻便—简便粗糙—粗陋吸收—吸取改进—改善促进—推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反义词:文明—野蛮贡献—索取笨重—轻巧粗糙—光滑促进—阻止理解词语: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普及:普遍推广,使大众化。
粗糙:不精细;不光滑。
传承:传授和继承。
促进: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阅读-10纸的发明(附答案)

类文阅读-10纸的发明春联春联这种文学样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每逢春节,()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
首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上下联词性要相对。
如刚才例举的对联,上下联词性相对,“新春”对“佳岁”“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高”。
此外,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现在的一声二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
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
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
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上下联末的“寿”和“门”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
春联的内容也有许多讲究。
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期望与祝福的春联。
“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是宣传商业繁荣的春联。
可见,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期望与祝福。
1.在短文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在下列哪些是春联的特点?是的画“√”,不是的画“×”。
(1)上下联字数相等。
()(2)韵律性强。
()(3)词性相对。
()(4)平仄相调。
()3.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有什么作用?4.根据短文内容,把下列上下联连一连。
又是一年芳草绿竹报岁平安春同大地干山秀依然十里杏花红勤劳门第春光好日照神州百业兴绿柳舒眉辞旧岁和睦人家幸福多梅开春烂漫红桃开口贺新年5.根据短文第三自然段,你觉得下面这幅春联应该贴在哪里?选一选。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饭香菜美喜供佳宾醉饱()A.宾馆B.家里C.商店D.学校1.无论都2.(1)√(2)×(3)√(4)√3.抒发美好愿望,增加喜庆气氛。
4.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同大地干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5.A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我写着写着,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作业 答案

10课纸的发明课后作业答案
姓名日期
一、看拼音写词语
xúe fùwǔchēbǎo cún ōu zhōu jīlěi (学富五车)(保存)(偶尔)(积累)
二、根据填空
1、纸的发明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变化,最早是用刀把字刻在(龟甲兽骨和青铜器上),后来人们把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再后来把字写在(帛上),西汉时期(用麻造纸),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
2、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写(中国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再分述(造纸术发明前写字的不便和造纸术的方法和优点)最后总结(造纸术的传播和意义)。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答:四大发明是我们国家最伟大的文化成果。
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造纸术只是其中之一。
2、说说东汉蔡伦是用什么方法造纸的?
答:(4自然段第二句话)
3、蔡伦的造纸方法为什么会传承下来?
答:(4自然段第三句话)。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课后练习答案-第10课 纸的发明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料
第10课纸的发明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
〔名师来指导〕(1)默读课文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还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
〔答案大家找〕(2)第1自然段:总述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2自然段:讲述了早期书写材料的变化,以及得不到普及的原因。
第3自然段:写人们发现可以用麻来造纸,但是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第4自然段:写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得到了传承。
第5自然段:写我国的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
造纸术发明以前:用龟甲、兽骨、青铜、竹片、木片等,材料笨重,携带不便。
帛,太贵,不能普及。
西汉时代:用麻,粗糙,不便书写。
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多,便宜。
2.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答案大家找〕用蔡伦改进的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料。
《纸的发明》阅读理解题(含解析)

《纸的发明》阅读理解题(含解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阅读理解题1.阅读理解。
火药的发明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合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黄、硝石等物炼丹,偶然发生爆炸,顿时火焰冲天,火柱直冲屋顶。
不一会儿,整栋房子都被烧成了灰烬。
人们从这一现象中得到启示,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药的配方。
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
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原始的火炮。
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
还有人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青、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这就是后来的“万人敌”。
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
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火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枪炮的老祖宗。
(1)人们最初是从哪儿得到启示发明火药的?( )A.放烟花爆竹B.治病的药物C.炼丹发生爆炸D.抛射石头的抛石机(2)火药是用( )混合制成的。
A.硝石、硫黄、木炭B.硝石、硫黄、丹药C.丹药、硫黄、木炭D.硝石、丹药、木炭(3)火药最先应用于什么?( )A.治病B.炼丹C.娱乐D.军事(4)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上安装有什么?( )A.“万人敌”B.“定向棒"C.毒药D.爆仗(5)短文讲述了火药发明的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火枪和枪。
②秦汉以后,人们从炼丹发生爆炸中得到启示,找到了火药的配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文阅读-10纸的发明
春联
春联这种文学样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每逢春节,()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
首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上下联词性要相对。
如刚才例举的对联,上下联词性相对,“新春”对“佳岁”“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高”。
此外,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现在的一声二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
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
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
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上下联末的“寿”和“门”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
春联的内容也有许多讲究。
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期望与祝福的春联。
“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是宣传商业繁荣的春联。
可见,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期望与祝福。
1.在短文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在下列哪些是春联的特点?是的画“√”,不是的画“×”。
(1)上下联字数相等。
()(2)韵律性强。
()
(3)词性相对。
()(4)平仄相调。
()
3.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有什么作用?
4.根据短文内容,把下列上下联连一连。
又是一年芳草绿竹报岁平安
春同大地干山秀依然十里杏花红
勤劳门第春光好日照神州百业兴
绿柳舒眉辞旧岁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红桃开口贺新年
5.根据短文第三自然段,你觉得下面这幅春联应该贴在哪里?选一选。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饭香菜美喜供佳宾醉饱()
A.宾馆
B.家里
C.商店
D.学校
1.无论都
2.(1)√(2)×(3)√(4)√
3.抒发美好愿望,增加喜庆气氛。
4.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同大地干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5.A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我写着写着,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
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
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
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
“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
“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
“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眼泪。
“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
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呵!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
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
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
我的使用汉字的同胞们、朋友们,请去发展它、丰富它吧!
1.把画横线的句子改为用句号结尾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2.填空。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方块字比成了、、。
3.作者从()两个方面写了汉字的魅力(双选)。
A.高强度悟性的结晶
B.具有强大的再生活力
C.每一个汉字都有不同的风韵
D.书法艺术中无穷无尽的变化
4.根据短文第二自然段,写出你对下列汉字的感受。
看见“太阳”这个词,你感受到;看到“森”这个字,你感受到;看到“”这个字,你感受到。
5.根据短文中作者表达的感情,回答下面的问题。
如今,电脑打字已悄悄颠覆了人们传统的书写习惯。
人们能快速地在
键盘上敲打出自己需要的汉字,但书写汉字的能力却急剧下降,经常出现
写错别字或者“提笔忘字”的情况。
你觉得,针对这种情况,人们应该怎样做?写出你的想法。
1.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
2.孩子鲜花精灵
3.CD
4.例:热和力一棵棵大树休人坐在树下
5.例:人们应该多拿起笔来书写汉字,少用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