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4丁酸甲酯)4羟基1,8萘酰亚胺葡萄糖醛酸苷的高效制备
一种水溶性1,8-萘酰亚胺荧光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一种水溶性1,8-萘酰亚胺荧光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戚林军;陈军;陈婉容;董灵茜;王幸逸;金正能【摘要】以N,N-二甲氨基丙胺和4-溴-1,8-萘酸酐为原料,吡啶为溶剂,一步法合成了一种水溶性的1,8-萘酰亚胺荧光分子,4-(N,N-二甲氨基丙氨基)-N-(N,N-二甲氨基丙基)-1,8-萘酰亚胺,以1H NMR和质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浓度、pH和溶剂对该化合物荧光性能的影响。
%A novel water-soluble compound,2-(3-(dimethyl amino)propyl)-6-(3-(dimethylamino)propylamino)-1H-benzo isoquinoline-1,3(2H)-dione,was synthesized by one step reaction of 4-bromo-1,8-naphthalimide with 3-(dimethylamino)-1-propylamine.The compound was characterized by 1H-NMR and MS.The concentration,pH and solvent effects on the fluorescent property were investigated.【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2(040)024【总页数】3页(P91-93)【关键词】1;8-萘酰亚胺;荧光;水溶性【作者】戚林军;陈军;陈婉容;董灵茜;王幸逸;金正能【作者单位】台州学院医药化学化工学院,浙江台州318000;台州学院医药化学化工学院,浙江台州318000;台州学院医药化学化工学院,浙江台州318000;台州学院医药化学化工学院,浙江台州318000;台州学院医药化学化工学院,浙江台州318000;台州学院医药化学化工学院,浙江台州3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9作为一种传统染料,1,8-萘酰亚胺衍生物因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而备受关注,其在荧光探针、DNA嵌入剂和有机电致发光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1-5]。
磷酸西他列汀药品生产工艺原理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磷酸西他列汀项目生产工艺原理及化学反应方程式(1)生产工艺原理磷酸西他列汀生产包括缩合物合成、R-手性还原物合成、水解物合成、磷酸西他列汀合成。
通过缩合、醇解、氨解、水解、Boc保护、脱保护、成盐等化学反应合成中间产品,然后再通过离心、洗涤、离心、干燥等精制过程,生产产品磷酸西他列汀。
(2)化学反应方程式①缩合物合成主反应:缩合物全称:5-[1-羟基-2-(2,4,5-三氟苯基)乙缩醛]-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己烷-4,6-二酮副反应:②手性还原物合成A、氨解物主反应:开环物全称:3-氧代-4-(2,4,5-三氟苯基)丁酸甲酯氨解物全称:(Z)-3-氨基-4-(2,4,5-三氟苯基)-2-丁烯酸甲酯B、手性还原物主反应:R-手性还原物全称:(R)-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甲酯副反应:S-手性还原物全称:(S)-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甲酯加氢开环物:3-羟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甲酯③水解物合成主反应:R-酯化物全称:(R)-3-(叔丁氧羰基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甲酯R-水解物锂盐全称:(R)-3-(叔丁氧羰基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锂R-水解物全称:(R)-3-(叔丁氧羰基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副反应:(1)S-手性还原物的副反应(2)氨解物的副反应(3)未反应完的R-手性还原物的副反应(4)加氢开环物的副反应④丙基磷酸酐合成主反应:⑤磷酸西他列汀合成A、制备Boc-酰胺主反应:R-Boc-酰胺全称:(R)-1-(2,4,5-三氟苯基)-2-叔丁氧羰基氨基-4-氧代-4-[3-三氟甲基-5,6-二氢-[1,2,4]三唑-[4,3-a]哌嗪-7(8H)-基]丁烷副反应:B、制备磷酸西他列汀主反应:副反应:。
一种简便高效合成4-芳基丁酸衍生物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简便高效合成4-芳基丁酸衍生物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57f62ac6dd36a32d72758134.png)
专利名称:一种简便高效合成4-芳基丁酸衍生物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卢明祝,罗海青,胡正松,邵长栋,阚玉和
申请号:CN202011072220.7
申请日:20201009
公开号:CN112142660A
公开日:
2020122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高效合成4‑芳基丁酸衍生物的方法,利用可脱除的8‑氨基喹啉作导向基团控制反应的区域选择性,使用非活化的3‑丁烯酰胺作反应原料,与廉价易得、稳定高效的芳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简洁高效地制备合成系列官能化的4‑芳基丁酸衍生物。
本发明操作简便,反应原料简单易得,产物易分离纯化,产物收率高,具有良好的反应区域选择性。
本发明可为治疗尿素循环障碍、新型抗II型糖尿病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提供相关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和应用价值。
申请人:淮阴师范学院
地址:223300 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周敏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有机命名题及参考答案

一、命名及参考答案 (1)烃、卤代烃1-1 1-2 1-3 1-4 1-5ClBrO 2NCl对-氯苯乙烯 对-溴苯乙烯 对-硝基苯乙烯 对-甲基苯乙烯 邻-氯苯乙烯 1-6 1-7 1-8 1-9 1-10 BrNO 2BrO 2N邻-溴苯乙烯 邻-甲基苯乙烯 邻-硝基苯乙烯 间-溴苯乙烯 间-硝基苯乙烯1-11 1-12 1-13 1-14 1-15CH CC=CH 2CH 3(CH 3)2C=CHCH=CH 2 CH 3CH=CHC CH HC CCH 2CH=CH 2CH 2=CHCH=CHC CH2-甲基-1-丁烯-3-炔 4-甲基-1,3-戊二烯 3-戊烯-1-炔 1-戊烯-4-炔 1,3-己二烯-5-炔1-16 1-17 1-18 1-19 1-20SO 3H3 SO 3HI C Br CH2 CH 3SO 3H Br4-甲基-α-萘磺酸 间-碘苯磺酸 间-溴苯乙炔 间-硝基丙苯 3-甲基-5-溴苯磺1-21 1-22 1-23 1-24 1-25BrH H H3,6-二甲基-6-溴-3-庚烯 5-甲基-5-溴-2-己烯 (E)-2-苯基-2-戊烯 (E)-4-甲基-3-庚烯 (E)-2-邻甲苯基-2-戊烯 1-26 1-27 1-28 1-29 1-30 OMeOMeOMeOMeOMe5-甲氧基-1.3-环戊二烯 1-甲氧基-1.4-环己二烯 3-甲氧基环戊烯 4-甲氧基环己烯 4-甲氧基环戊烯(2)立体化学1-31 1-32 1-33 1-34 1-35CHO 2CH 3H OH CHO 2CH 3H 3C OH CHO 2CH 3H Cl CHO2CH 3HO HCHO CH 2CH 3Cl H (R)-2-羟基-丁醛 (R)-2-甲基-2-羟基-丁醛 (R)-2-氯-丁醛 (S)-2-羟基-丁醛 (S)-2-氯-丁醛1-36 1-37 1-38 1-39 1-40CHO 2CH 3HO CH 3 CH 3CH 2CH 3H OHCH 3CH 2CH 3H Cl COOH 2CH 3H OH COOH 2CH 3H CH 3 (S)-2-甲基-2-羟基-丁醛 (S)-2-羟基-丁烷 (S)-2-氯-丁烷 (R)-2-羟基-丁酸 (R)-2-甲基-丁酸 1-41 1-42 1-43 1-44Cl CH 3ClCH 3Cl CH 3Cl H 3C反-1-甲基-2-氯环己烷 顺-1-甲基-2-氯环己烷 反-1-甲基-3-氯环己烷 反-1-甲基-4-氯环己烷(3)醇、酚、醚1-45 1-46 1-47 1-48ClOHOH CH 3OH3OH CH 3顺-4-氯环己醇 反-2-甲基环己醇 顺-2-甲基环己醇 反-3-甲基环己醇 1-49 1-50 1-51 1-52OH H 3COHCH 333反-4-甲基环己醇 顺-4-甲基环己醇 (S)-1-(间-甲苯基)-2-丙醇 (R)-1-(间-甲苯基)-2-丙醇1-53 1-54 1-551-563(S)-1-(间-羟苯基)-2-丙醇 (S)-1-(邻-羟苯基)-1-丙醇 (R)-1-(邻-羟苯基)-1-丙醇 (S)-1-(间-甲氧苯基)-2-丙醇 1-57 1-58 1-59 1-603(R)-1-(间-甲氧苯基)-2-丙醇 (S)-1-(间-氯苯基)-2-丙醇 (S)-1-(邻-氯苯基)-1-丙醇 (R)-1-(邻-氯苯基)-1-丙醇 1- 61 1- 62 1- 63 1- 64 1- 65HO CH 2CH 2OC 2H 5OOOO2-乙氧基乙醇 2-甲基-1,2-环氧戊烷 2,3-环氧戊烷 2-甲基-1,2-环氧丁烷 3,4-环氧己烷1-66 1-67 1-68 1-69 1-70OCH(CH 3)2OOCH 3OHCH 2CH=CH 2 OH CH 2CH=CH 2H 3CO OCH 3OHCH 2CH=CH 2苯异丙醚 苯基环丙基醚 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 3-烯丙基-5-甲氧基苯酚 3-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4)羰基化合物1-71 1-72 1-73 1-74 1-75OOCHOO O4-苯基-3-戊烯-2-酮 1-苯基-3-丁烯-2-酮 3-苯基-2-丁烯醛 2,5-二甲基-3-环戊烯酮 2-甲基-3-环戊烯酮 1-76 1-77 1-78 1-79 1-80OOOO O4-苯基-3-丁烯-2-酮 3-甲基-4-苯基-3-丁烯-2-酮 5-甲基-2-环己烯酮 4-甲基-2-环己烯6-甲基-2-环己烯酮 1-81 1-82 1-83 1-84 1-85 2CH 2CH 2O OCH 323O OCH 3O CH 33O CH 3O戊二醛 2,4-戊二酮 2-丁烯醛 3-戊烯-2-酮 3-丁炔-2-酮 1-86 1-87 1-88 1-89 1-90OOCHOOCH 3 CH=CHCHO2OCHOOH 1,4-环己二酮 间-甲氧基苯甲醛 3-苯基丙烯醛 苯基苄基甲酮 间-羟基苯甲醛(5)羧酸、取代羧酸1-91 1-92 1-93 1-94 1-95COOHHOOHCH 2COOHHO CH 2COOHCOOHNO 2 COOHHO HOOH3,4-二羟基苯甲酸 对-羟基苯乙酸 α-萘乙酸 邻-硝基苯甲酸 没食子酸 1-96 1-97 1-98 1-99 1-100CH 3CH 22COOH O CH 3OHHO CHCOOH CH 2COOHCH 2COOHCCOOH CH 2COOH HO HO CHCOOHCHCOOH HO丙酰乙酸 乳酸钠 苹果酸 柠檬酸 酒石酸1-101 1-102 1-103 1-104 1-105COOH OHCOOH O 3O COOHO OCH 3H 3COO COOH水杨酸 乙酰水杨酸 前列腺烷酸 丙交酯 β-萘甲酸(6)羧酸衍生物1-106 1-107 1-108 1-109 1-110CH 3BrOBrOHCOClC O BrCH 2CClOO ClOCOO2-溴丙酰溴 邻-羟基苯甲酰氯 2,5-环己二烯基甲酰溴 β-萘乙酰氯 偏苯三酸酐酰氯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CH 3C O OC OH 3CHC3 OO OOOOOOO O O H 3CH 3C乙酸异丁酸酐 烯丁二酸酐 丁二酸酐 邻苯二甲酸酐 3,3-二甲基戊二酸酐1-116 1-117 1-118 1-119 1-120H 2CCOOH COOCH 3COOK COOHCH 32O CH 3CCH 2COCH 2CH 3O OCOOCH 3COOCH 2CH 3丙二酸单甲酯 邻苯二甲酸氢钾 乙酸苄酯 乙酰乙酸乙酯 乙二酸甲乙酯 1-121 1-122 1-123 1-124 1-125OOOOOOOOOOδ-己内酯 4-甲基-δ-己内酯 γ-戊内酯 3-甲基-γ-丁内酯 3-甲基-γ-戊内酯 1-126 1-127 1-128 1-129 1-130 1-131N HON HON HONHOO HN N HOOOCH 3CNO CH 2CH 3CH 3δ-戊内酰胺 δ-己内酰胺 γ-戊内酰胺 邻苯二甲酰亚胺 巴比妥酸 N-甲基-N-乙基乙酰胺1-132 1-133 1-134 1-135O N CH 3CH 3C N O CH 3H 2NSO 2NH 2H 2N 3ON,N-二甲基苯甲酰胺 N-甲基-N-苯基苯甲酰胺 对-氨基苯磺酰胺 对-氨基乙酰苯胺(7)有机含氮化合物1-136 1-137 1-138 1-139CH 3CH 2NHN +H 3C CH 3CH 3CH 2CH 2OHOH - N +C 2H 5C 2H 5C 2H 5C 2H 5Br -CH 3CHCH 2CHCH 3NH 23乙基环戊胺 氢氧化羟乙基三甲基铵(胆碱) 溴化四乙胺 2-甲基-4-氨基戊烷1-140 1-141 1-142 1-143 1-144CH 3CHCH 2CH 2CHCH 3CH 2NH 2NHCH 3NO 2NH 2ClCH 2NH 2H 3CNNOCH 3N 2+CH(CH 3)2Cl -2-甲基-5-甲氨基己胺 2-硝基-4-氯苯胺 对-甲基苯甲胺 N-甲基-N-硝基苯胺 间-异丙基氯化重氮苯 1-145 1-146 1-147(CH 3)2NCHO HN HOHOCH 2CH 2NH 24-二甲氨基苯甲醛 二苯胺 β-(3,4-二羟苯基)乙胺 1-148 1-149 1-150CH 3CH 2NHCH 2CH 2N +(CH 3)2C 12H 25Br -N=N OHN-苄基对乙基苯胺 溴化二甲基十二烷基苄胺 对-羟基偶氮苯 1-151 1-152 1-153 1-154 1-155(CH 3CH 2)2N NO H 2N ONH 2 NHH 2COOONH HClN 2+HSO 4-N-亚硝基二乙胺 尿素 丙二酰脲 苯胺盐酸盐 硫酸重氮苯(8)杂环化合物1-156 1-157 1-158 1-159 1-160NCOOH N HCH 3N HNO 2 O COOHS CH 33-喹啉甲酸 3-甲基吲哚 β-硝基吡咯 β-呋喃甲酸 β-甲基噻吩1-161 1-162 1-163 1-164 1-165NN CH 3NNH 2OCH 2CH 3N NNH NN HCH 2COOH4-甲基嘧啶 3-氨基吡啶 3-乙基吡喃 嘌呤 β-吲哚乙酸 1-166 1-167 1-168 1-169 1-170N NH N OHHONN NHON C ONH 2NCOOH2,6-二羟基嘌呤 4-苯基吡啶 5-羟基嘧啶 4-吡啶甲酰胺 烟酸 1-171 1-172 1-173 1-174 1-175N HNN N H NS SO 3HN HCH 3 O六氢吡啶 7H-嘌呤 α-噻吩磺酸 β-甲基吡咯 四氢呋喃(9)糖1-176 1-177 1-178 1-179 1-180CHO H OH HO H H OH HOH CH 2OH CHO HO H HO H H OH H OH CH 2OH CHO H OHHO H HO H H OH CH 2OH CH 2OHO HO HH OH H OH CH 2OH CHO H OHH OHCH 2OH H OHD-葡萄糖 D-甘露糖 D-半乳糖 D-果糖 D-核糖 1-181 1-182 1-183 1-184 1-185 CHO H OH HO H H OH HOH COOH COOH H OH HO H H OHH OHCOOH3D-葡萄糖醛酸 D-葡萄糖二酸 α- D-吡喃葡萄糖 β-D-吡喃葡萄糖 α- D-吡喃甲基葡萄糖苷1-186 1-187 1-188 1-1891-1902OHO OHHOH 2C HO HOOHO HOH 2C HO HO OHβ- D-吡喃半乳糖 α- D-吡喃半乳糖β- D-呋喃果糖 β-D-葡萄糖优势构象 α- D-葡萄糖优势构象(10)酯、氨基酸1-191 1-192 1-193 1-194 CH HO CH 2O CH 2OHP O OHOH CHO CH 2O CH 2O C O(CH 2)16CH 3O(CH 2)16CH 3O (CH 2)16CH 3CHR 2COO CH 2O CH 2OOCR 1P OOCH 2CH 2N +H 3OH磷酸甘油酯 三硬脂酰甘油 环戊烷多氢菲 脑磷脂 1-195 1-196CHR 2COO CH 2O CH 2OOCR 1P OOCH 2CH 2N +(CH 3)3OH HOHHH卵磷脂 胆固醇1-197 1-198 1-199 1-200HS CH 2CHCOO -NH 3+HOOCCH 2CH 2CHCOO -NH 3+H 3N +CHCNHCH 2COO-CH 3OH 3N +CHCNHCHCOO -3OCH 2半胱氨酸 谷氨酸 丙氨酰甘氨酸 丙氨酰苯丙氨酸。
来法莫林制备工艺技术

来法莫林制备工艺技术
法莫林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疾病。
它属于一类叫做“ACE抑制剂”的药物,可以通过阻断一种叫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酶的活性来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制备法莫林的工艺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法莫林的主要原料是乙酰氨基酸苯酯,可以通过将苯乙酮与甲醛反应合成。
此外,还需要优质的溶剂和各种助剂。
2. 反应步骤:首先将乙酰氨基酸苯酯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加入催化剂。
然后,将甲醛缓慢滴加到溶液中,同时加热反应器使反应进行。
这个反应是一个酰胺反应,产生的产物就是法莫林。
3. 结晶和纯化:将反应混合物冷却,使产物结晶沉淀。
通过过滤和洗涤,可以获得相对纯净的法莫林晶体。
4. 干燥和研磨:将湿法莫林晶体放入干燥器中,去除残留的溶剂。
然后,对干燥的晶体进行研磨,以获得均匀的颗粒。
5. 包装:将研磨好的法莫林颗粒进行包装和标签,以便在药店销售和使用。
在整个制备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和pH值,以确保反
应的高效进行。
此外,可在适当的时候添加助剂和稳定剂,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法莫林的制备工艺技术需要严格遵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料检测、反应过程监控和产物质量检验等,以确保产品符合药典标准。
总之,法莫林的制备工艺技术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监测。
只有通过精心的操作和质量管理,才能制备出高质量的法莫林药物,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效的治疗。
一种布美他尼的制备方法

一种布美他尼的制备方法布美他尼(Bumetanide)是一种利尿药,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
下面是一种制备布美他尼的方法。
基于文献资料,布美他尼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合成4-苯磺酰基苯酮:将苯磺酸和四甲基碳酸酐以摩尔比1:1.2加入干燥的四氯化碳中,搅拌反应溶液。
2.苯酮和乙醇醇缩:将4-苯磺酰基苯酮和乙醇醇以摩尔比1:5加入到异丙醇中,加入适量的谷胱甘肽作为催化剂,将溶液加热至回流,反应12小时。
3.醇缩产物的溴化:将乙醇醇缩产物和四溴化炭素以摩尔比1:3加入到氯仿中,搅拌反应溶液。
4.溴化物和邻氨基苯甲酸酯的缩合:将醇缩溴化产物和邻氨基苯甲酸酯以摩尔比1:1加入到氯仿中,加入亚硝酸钠和二氯甲烷溶液中,充分搅拌反应。
5.布美他尼的磺酰化:将缩合产物与戊二酸二乙酯以摩尔比1:1加入醇醚沉淀剂中,加热到反应溶液完全萃取,过滤得到布美他尼的中间体。
6.布美他尼的酸解:将布美他尼的中间体与氢氧化钠和甲醇以摩尔比1:1添加到水中,搅拌反应溶液,并加入过滤剂催化反应。
7.布美他尼的结晶:将酸解产物过滤得到的溶液冷却至室温,结晶物形成后以适量的醚冲洗提纯。
8.布美他尼的干燥和纯度检验:将结晶物在干燥器中干燥,并使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如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布美他尼的纯度进行检验。
这是一种常见的布美他尼的制备方法,其中的步骤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制备药物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使用纯化的试剂以及合适的控制方法,以保证制备出高纯度和高质量的药物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药物的特殊性,制备药物需在合法情况下进行,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柱前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酱油中的18种氨基酸

柱前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酱油中的18种氨基酸陈丽梅;尚艳芬;赵孟彬;刘虎威【摘要】建立了一种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对酱油中18种氨基酸进行快速分离检测的方法.采用BEH C18色谱柱分离,在260 nm波长下检测,以乙酸铵-乙酸-乙腈-水和乙腈-乙酸为流动相,将流动相梯度和流速梯度相结合,在12 min内实现了18种氨基酸衍生物的分离.方法的线性回归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32~0.12 mg/L,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2% ~4.05% ,在酱油中18种氨基酸的加标回收率为90.2% ~103.7% .该方法前处理过程简单,分离时间短,是检测酱油中氨基酸的有效手段,可用于酱油的质量评定.【期刊名称】《色谱》【年(卷),期】2010(028)012【总页数】4页(P1154-1157)【关键词】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氨基酸;酱油【作者】陈丽梅;尚艳芬;赵孟彬;刘虎威【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49;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49;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49;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8酱油是烹饪和食品加工中的重要调味料,是以大豆、小麦为原料,经过天然晾晒或发酵制成。
在酱油酿造过程中,原料中的蛋白质经蛋白酶作用逐渐分解成氨基酸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氨基酸含量是评价酱油品质的重要指标,同时氨基酸种类及含量也影响着酱油的风味[1]。
目前酱油品质的分级主要是根据其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进行。
用于氨基酸检测的色谱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法(LC)[2-4]、气相色谱法 (GC)、毛细管电泳法 (CE)、离子交换色谱法 (IEC)[5,6]及液相色谱-质谱 /质谱法 (LC-MS/MS)[7,8]。
一种特异性水解亚麻籽木酯素的葡萄糖苷酶的制备及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特异性水解亚麻籽木酯素的葡萄糖苷酶的制备及应用[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e6cb8bceccbff121dc36835d.png)
专利名称:一种特异性水解亚麻籽木酯素的葡萄糖苷酶的制备及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姬丹阳,周卫东,王月华
申请号:CN201310305761.3
申请日:20130719
公开号:CN104293745A
公开日:
201501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水解亚麻籽木酯索的葡萄糖苷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其特征是选择亚麻籽作为饲料喂养大鼠,取大鼠盲肠部位的微生物菌群,构建基因组文库,从中筛选出葡糖苷酶,特异性底物复筛出目的基因菌株,构建特异性水解异落叶松树脂酚二糖苷(SDG)、罗汉松树脂酚苷(MAS)的工程菌株。
该菌株在发酵培养中能直接水解转换目的底物、或纯化制备菌株中的重组酶水解目的底物。
本发明采用微生物法或酶法制备异落叶松树脂酚(SECO)、罗汉松树脂酚(MAT),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低污染的优点,容易实现产业化。
申请人:上海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200052 上海市长宁区淮海西路442弄85号1207室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期收稿日期:2018-12-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3606);大连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2026426)作者简介:白洪越(1998—),女,内蒙古赤峰市,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UGTs 酶与配体相互作用研究;通信作者:吕侠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檽殦殦殦殦。
科研与开发N -(4-丁酸甲酯)-4-羟基-1,8-萘酰亚胺葡萄糖醛酸苷的高效制备白洪越1,孔水仙1,王宇2,侯熙彦1,吕侠1*(1.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600;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大连116027)摘要:使用猪肝微粒体对N -(4-丁酸甲酯)-4-羟基-1,8-萘酰亚胺进行生物转化,实现了N -(4-丁酸甲酯)-4-羟基-1,8-萘酰亚胺葡萄糖醛酸苷的高效制备。
同时借助C18AEX 固相萃取小柱实现了代谢产物的高效收集、快速离及纯化,最终获得的目标代谢产物纯度大于98%,其结构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N -(4-丁酸甲酯)-4-羟基-1,8-萘酰亚胺;N -(4-丁酸甲酯)-4-羟基-1,8-萘酰亚胺葡萄糖醛酸苷;固相萃取中图分类号:O65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 (2019)06-0001-02Highly Efficient Preparation ofN -(4-methyl butyrate )-4-hydroxy -1,8-naphthalimideBai Hongyue 1,Kong Shuixian 1,Wang Yu 2,Hou Xiyan 1,Lyu Xia 1*(1.Key Laboratory of Biotechnology and Bioresources Utiliz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Dalian MinzuUniversity ,Dalian 116600,China ;2.The Second Hospit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7,China )Abstract :Bio -transformation of N -(4-methyl butyrate )-4-hydroxy -1,8-naphthalimide with pig liver microsomes was performed ,aiming to efficiently prepare N -(4-methyl butyrate )-1,8-naphthalimide -β-D -glucuronide.A solid phase extraction column packed with C18AEX was explored to complete the enrichment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product.Finally ,the target product with 98%purification was obtained ,and identified by mass spectrum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Key words :N -(4-methyl butyrate )-4-hydroxy -1,8-naphthalimide ;N -(4-methyl butyrate )-1,8-naphthalimide -β-D -glucuronide ;Solid -phase extraction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 )是人体重要的II 相代谢酶,不仅肩负着大量外源物的代谢清除,同时还在维系机体内源性物质代谢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很多药物、中草药及天然化合物可抑制或激活UGTs 酶的活性,引起临床上不良的药物/草药-药物相互作用或导致内源性物质的代谢紊乱。
荧光探针具有操作简便,生物样本需要量少,高通量等优点。
N -(4-丁酸甲酯)-4-羟基-1,8-萘酰亚胺(NMHN )能够同时被多种UGTs 亚型快速代谢,生成的代谢产物也具有较好的荧光属性,能够作为UGTs 广谱荧光探针底物,同时快速检测多个UGTs 亚型的活性[2]。
再者生成的代谢产物也可作为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荧光探针底物用于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检测。
因此迫切需要构建NMHNG 的高效制备方法。
与化学合成法相比,生物合成法制备葡萄糖醛酸苷产物具有产率高、副产物少、制备过程简单等优点[3]。
本文利用牛肝微粒体能够高效催化NMHN 发生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生成NMHNG ,同时借助固相萃取柱实现了NMHNG 的高效分离及纯化,获得了纯度大于98%的代谢产物。
1实验部分1.1试剂与仪器Bruker ARX 500MHz 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瑞士Brucker 公司);UPLC -UV -ESI -MS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日本岛津公司);Allegra X -30R高速冷冻离心机(美国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MS -100恒温混匀仪(杭州奥盛仪器有限公司);Synergy H1型全功能微孔板检测酶标仪(美国博腾仪器有限公司)。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 )、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Brij58)、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钠盐(UDPGA )和MgCl 2均购自Sigma 公司;各种属肝微粒体均购自瑞德肝脏疾病研究有限公司;UniElut C18AEX 阴离子固相萃取小柱购自华谱有限公司。
1.2实验过程1.2.1NMHN 葡萄糖醛酸化的种属差异UGTs 孵育体系的建立:在1.5mL 离心管中依次加入底物NMHN (终浓度500μmol /L )、各个种属肝微粒体(终浓度为0.5mg /mL )、MgCl 2(50mmol /L )、Tris -HCl (50mmol /L ),于恒温混匀仪上预先孵育5min ,再加入UDPGA (40mmol /L )起始反应,反应6h 后加入乙腈终止反应。
4ħ14770r /min 离心20min 后取上清液于UPLC -UV -ESI -MS 分析不同属肝微粒体对NMHN 生物转化率。
1.2.2NMHNG 的制备与鉴定UGTs 孵育体系的建立同上,使用猪肝微粒体制备NMHNG (转化率可达94.9%)。
SPE 柱由甲醇和水顺序洗脱活化,将混合上清液上样于SPE 柱,依次用6mL 超纯水、6mL 甲醇和6mL 5%的甲酸甲醇顺序洗脱。
收集含有代谢产物的馏份,旋转蒸干后,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其结构。
2结果与讨论2.1种属差异实验结果NMHN 在9种动物肝微粒体催化下均能发生葡萄糖醛酸·1·白洪越,等:N -(4-丁酸甲酯)-4-羟基-1,8-萘酰亚胺葡萄糖醛酸苷的高效制备DOI:10.19319/ki.issn.1008-021x.2019.06.001山东化工化反应生成NMHNG ,猴肝微粒体,大鼠肝微粒,小鼠肝微粒体,豚鼠肝微粒体,猪肝微粒体,狗肝微粒体,兔肝微粒体,牛肝微粒体和人肝微粒体的转化率分别为28.1%,73.9%,59.9%,87.7%,94.9%,64.9%,75.9%,90.9%,和43.5%.其中猪肝微粒体催化NMHN 发生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的生物转化率最高,因此选择猪微粒体为酶源用于NMHNG 的制备。
2.2NMHNG 的分离及纯化由图1a 可知,UGTs 反应混合液中NMHNG 的含量高于90%,但是仍有约10%的NMHN 的存在。
SPE 柱分离纯化后,UGTs 反应混合液中的NMHNG 与NMHN 及UGTs 反应混合液中的其它杂质实现了快速较好的分离,获得了4.0mg NMHNG ,其纯度高于98%,实际产率高达80%。
由图1b 和1c 所示,UPLC -UV -ESI -MS 给出NMHN 的准分子离子峰[M +H ]+,m /z :314.05,NMHNG 的准分子离子峰[M +H ]+,m /z :490.10,NMHNG 的分子量比NMHN 的分子量增加了176,确定其为NMHN 的但葡萄糖醛酸化产物。
Fig.1UPLC -UV chromatography of the reaction mixture (a )and the glucuronide of NMHN after isolation andpurification by SPE (b )and the MS spectra of NMHN and NMHNG (Inset )2.3NMHN 葡萄糖醛酸苷的结构表征NMHNG 黄色粉末(乙腈),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为240nm 和360nm ,ESI -MS 给出其准离子峰m /z 490.10[M +H ]+,其分子量489比NMHN 大176,结合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推测其分子式为C 23H 23NO 11。
与NMHN 的13C NMR相比,NMHNG 的13C NMR中出现6个新的葡萄糖醛酸的碳信号(δ99.94,72.9,75.57,71.3,75.4,170.0),其它碳信号与NMHN 非常相似。
从远程相关谱图HMBC 谱中看到(δ5.44)的葡萄糖醛酸的端基氢信号与C -4(δ157.7)有相关。
1H NMR中NMHNG 的葡萄糖醛酸特征信号端基质子H (δ5.44,J =7.2Hz )偶合常数大于7,证实其为β构型糖苷键。
综合上述信息,可确定NMHN 在猪肝微粒体的催化下生成了NMHN -β-D -葡萄糖醛酸苷结合物,氢谱和碳谱核磁共振化学位移归属见表1。
Table 1Proton and carbon NMRchemical shift assignments for the glucuronide of NMHNG(DMSO -d6,δin ppm ,J in Hz )位置13C 谱1H 谱位置13C 谱1H 谱1115.6s 12163.0s 2131.1d 8.52d (7.3)1339.5t 4.08t (6.9,7.0)3109.5d 7.47d (8.4)1422.9t 1.92t (7.1)4157.7s 1530.93t 2.39t (7.4,7.3)5132.6d 8.45d (8.3)16172.8s 6126.4d 7.86t (7.5,8.3)1751.1q 3.47m 7128.7d 8.70d (8.4)1'99.94d 5.44d (7.5)8123.0s 2'72.9d 3.53m 9128.6s 3'75.57d 3.41m 10121.9s 4'71.3d 3.47m 11163.7s5'75.4d 4.05d (9.6)COOH170.0s3结论本文考察了不同种属肝微粒体对NMHN 的生物转化效率,利用能够高效转化NMHN 生成NMHNG 的猪肝微粒体,使用生物合成的方法制备了NMH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