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册哲学常识知识点:辩证唯物论

合集下载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辩证唯物论知识点一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3.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世界物质性原理);②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又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能动性原理)简言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①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二辩证唯物论这一部分内容涉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中基本原理性知识,从世界观的引入到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探讨,带领我们从哲学的角度认识周围的世界。

高二政治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辨证唯物论

高二政治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辨证唯物论

高二政治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辨证唯
物论
第一课:辨证唯物论
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还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反对错误倾向:反对随心所欲的做法,违背自然的客观性。

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反对错误倾向:反对从主观出发。

3、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反对错误倾向:反对从主观出发。

4、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与客观事物,正确思想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
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还能够反作用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高中政 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高中政 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高中政治哲学是一门富有深度和智慧的学科,对于我们理解世界、认识人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的详细知识点。

一、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认识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这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这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辩证法1、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哲学常识》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高二政治上册哲学常识知识点:辩证唯物法

高二政治上册哲学常识知识点:辩证唯物法

高二政治上册哲学常识知识点:辩证唯物法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考点梳理】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二、事物因果联系的原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现象都处于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一定的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有果必有因。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以提高行动的自觉性。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现象都是处于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一定的原因都会引起一定的结果,有因必有果。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以提高行动的预见性。

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高于局部,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的地位。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发展的观点一、事物变化发展的原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用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但首先要重视内因,其次也不能忽视外因。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十分重视内因的作用。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对事物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三、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

(完整版)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一、辨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可以发挥主观动能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

(3)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二、唯物辩证法:1、两个总特征:联系、发展(1)联系具有:普遍性(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发展具有普遍性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事物发展的趋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c.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到质变2、本质和核心: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即对立统一(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对立性。

(两方面的辩证关系)3、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1)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点论。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辩证否定观:(1)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2)特点:a. 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b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又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实质:扬弃(4)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的含义及特点(1)含义: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2)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④是目的和归宿)(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高中政治辩证唯物主义重要知识点

高中政治辩证唯物主义重要知识点

高中政治辩证唯物主义重要知识点高中政治辩证唯物主义重要知识点高中政治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管符合客观。

【运用】:①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制定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②青少年要学习历史,了解我国的现实,把立足点放在中国国情上。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破坏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运用】:①我国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我国正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③反对封建迷信和各种形式的邪教。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1)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错误观点。

4、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l)区别:二者含义不同;二者性质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辩证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论对于科学研究、社会变革和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个辩证唯物论的核心知识点。

第一,辩证唯物论的起源和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法国社会主义者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决定意识,辩证法和观察事物的全面性。

物质决定意识是指物质世界是人类意识和思维的基础,人的意识意志主导于物质的存在和发展。

辩证法强调思维中的矛盾冲突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观察事物的全面性意味着要从整体、历史和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着政治、法律、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发展。

而辩证唯物主义强调辩证法的运用,扩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认为辩证法是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方法。

第三,辩证唯物论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辩证唯物论和唯心主义是两种对立的哲学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和思维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强调精神世界对物质世界的决定作用。

而辩证唯物论从物质决定意识的角度出发,强调物质的先行性和意识的从属性。

第四,辩证唯物论对实践的重视。

辩证唯物论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

它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人类才能认识和改造自然,实现自己的目标。

辩证唯物论提出了实践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和发展认识的标准。

第五,辩证唯物论的社会价值。

辩证唯物论为社会变革和人类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它强调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冲突和转变是历史进步的动力。

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可以激发人们的自觉性和革命精神,引导人们认识社会运动的目标和方向。

总之,辩证唯物论是一种科学而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它包含了多个核心知识点。

理解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原理对于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对于我们的实践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上册哲学常识知识点:辩证唯
物论
(一)辩证唯物论
【考点梳理】
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包含两个方面的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注意其侧重点,做到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统一)
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1)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注意其侧重点在“决定”上)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原理):
A.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它不仅能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注:作为分析大问题时不常用)
B.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注意其侧重点在“反作用”上)
二、事物运动的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一方面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但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并利用规律。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时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小结】
一、“四个一”:
一个核心概念---物质;
一个根本观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一个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一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二、“两个二”(两对辨证关系和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三、主干知识与热点联系: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2.意识的能动性------“三个代表”和和谐社会理念;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以德治国方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重大科研、科技项目果;重大工程建设;重大问题的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