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三产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思路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思路分析摘要: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说,往往与乡村振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产业融合背景下,产业重组的步伐不断增快,从而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进一步提升乡村发展的水平。
随着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贯彻和落实,能够使农村三产融合的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
从具体的实践过程来看,需要不断提高资源整合的有效性和统一性,充分发挥出政策的指导意义,最终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三产融合;发展思路引言农村三产融合是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主要内容,需要将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首要基础条件,从农业生产融合发展方面来说,不但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体现,同时也是全面改革农村供给侧结构的有效途径。
尤其是疫情的出现,经济发展速度逐渐下降,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就更为必要了,所以,一定要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其有效的发展措施和融合对策进行全面的探索,将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终促进结合成效的大幅增强,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积极影响。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分析(一)重塑乡村产业形态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本质含义来说,就是全面完善农村三大产业的过程体现。
从实际的实践工作来看,需要将传统产业的优势特征全面呈现出来,并对一些先进的技术方式进行科学的应用,从而促进农产品附加值的大幅增强,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与此同时,也要对农村生态资源的价值进行充分的应用,将农业产业化链条作为主要基础,对一些多元化的项目进行构建,比如智慧旅游、乡村旅游等,科学地融合旅游产业和农业资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乡村产业形式。
需要对农村资源的优点进行不断的探索,使其逐渐变成经济优势,除此之外,也要提高对智慧、生态农业的重视程度,使传统农业的限制因素进一步打破,在一些企业中充分地利用农业的优势,将因地制宜理念作为主要原则,来对示范工程进行合理的构建,可以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应用,为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技术条件。
推进三产融合实现农村产业振兴

推进三产融合实现农村产业振兴作者:靳云红来源:《商情》2020年第22期【摘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途径,通过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来推进三产融合,实现农村的产业振兴。
【关键词】推进;三产融合;实现;产业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指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链条延伸、产业融合、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等服务业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新业态、新模式,达到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农业发展增添新动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一、当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文中的一产是农业,二产是农产品加工业,三产是指农产品市场服务业)当前,三产融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热点,在部分地区已初见成效,但因农业产业和农村地区的特性,三产融合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1)第一产业多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新产业、新业态缺乏;存在重生产,轻加工;重产量,轻质量;重产品,轻品牌等问题,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创收增收能力不强,支撑作用发挥不明显。
(2)第二产业大而不强,农产品加工水平低、设施简陋、工艺落后。
农产品加工业多数是初(粗)加工,精深加工少,综合利用加工也少,致使初级产品多,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资源浪费多;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名牌产品少;农产品增值不多,市场竞争力弱、带动能力差。
(3)第三产业中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的需求,影响农业农村的发展进步;农业消费性服务业比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起步早些,发展快些,但也存在设施差、档次低、项目单一、服务简单粗糙、游客体验不佳等问题。
推进三产融合实现农村产业振兴

推进三产融合实现农村产业振兴实现农村产业振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推进三产融合是实现农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产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则是将这三个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互补、协同发展。
推进三产融合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农业生产力。
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通过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理念,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打破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之间的壁垒,实现产业链的延伸,能够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广节水灌溉和精准施肥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高效农业种植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推进三产融合需要发展农村工业。
农村工业是实现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
农村工业可以将农村资源转化为具有附加值的产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工农产品成为高附加值的食品或其他产品;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和特色手工业,将农村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发展农村电商和物流配送,将农产品送到更广泛的市场。
推进三产融合需要发展农村服务业。
农村服务业是促进农民就业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力量。
农村服务业可以提供各类便民服务和文化娱乐活动,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训机构,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便捷的健康保障;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业,通过农村旅游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为了有效推进三产融合,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产业扶持政策。
政府可以提供财税优惠、用地等方面的支持,吸引企业进入农村发展产业。
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等服务业的投入,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还需要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为农村产业创新提供支持。
推进三产融合是实现农村产业振兴的必然要求。
通过提升农业生产力、发展农村工业和服务业,可以有效地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和潜力,促进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民革中央建议区别对待耕地“非粮化”严控耕地“非农化”

〔VOL.45,No.10October.20^]Focus|聚焦|9民革中央建议:区别对待耕地“非粮化”严控耕地“非农化力文/李慧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从民革中央获悉,民革中央将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关于深度推进三产融合,筑牢乡村振兴基础的提案”。
民革中央在提案中指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新时期厚植农村经济、拓宽农民收入渠道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
为此,民革中央开展了专题调研,发现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农业多功能不断拓展,二是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四是农村产业平台建设不断增强。
但同时,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缺地,融资难融资贵,缺专业人才;二是三产融合度低,二产附加值不高,休闲农业缺乏与文化、历史等因素的融合;三是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农户分享产业增值受益少;四是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行为不规范。
为此,民革中央在提案中有如下建议。
精准编制村庄规划,确保产业发展有载体一是下移建设用地指标。
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要紧缩城镇地根,下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乡村产业。
村庄规划要在通盘考虑农村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前提下,精准定位乡村用地功能,确保下移建设用地指标能落地、产业发展有载体。
二是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
要按照村庄规划管控要求,利用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盘活农村宅基地。
例如实施差别化政策,采取土地入股、公开转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利用闲置宅基地发展农旅融合等项目。
据实构建“+旅游”模式,全域推进三产融合一是实施“农业+旅游”。
要因地制宜地创建“农业+旅游”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由终端效益向过程效益转变。
例如创新“麦浪风光+旅游”“稻田风光+旅游”“水乡休闲+旅游”“农耕文化展示+旅游”等发展模式。
二是实施“工业+旅游”。
发展食品工业旅游,让游客认知食品安全各个环节。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度及协调发展实证分析——以云南昆明为例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2020-03-20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专项课题(YNXNC201706)万齐旺(1994—),男,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E -mail :****************;通信作者张仙(1975—),男,云南大理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E -mail :****************万齐旺张仙杨华松邱家玉(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01)摘要:三产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推手。
以云南昆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例,构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量化评价了昆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程度,实证分析了产业融合所达到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剖析了制约当前昆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主要因素。
最后,基于以上制约因素,从提升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数字农业建设、提升产业融合形式多样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增强农民在产业融合中的重要性贡献、把握自贸区建设带来的机遇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昆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融合;耦合度;协调度;昆明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The integration of primary,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ak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Kunming of Yunna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rimary,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the countryside,and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the integration degree of the primary,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the countryside of Kunming by means of coupling degree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andIntegration Degre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ree Industry inRural Ar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A Case Study of Kunming of Yunnan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度及协调发展实证分析———以云南昆明为例(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Yunnan )Wan Qiwang,Zhang Xian,Yang Huasong,Qiu Jiayu0引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关系着国计民生,“三农”问题始终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

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滕磊 鄢阳摘要:农村三产融合是基于“农产”的价值增值和利益分配过程,是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抓手。
我国农村已经形成了农业内部进行交叉融合的“农业+”模式,农业与第二产业融合的“1+2”模式,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1+3”模式,农业与二三产业交互融合的“1+2+3”模式等三产融合模式。
坚持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持续改革和创新,实现要素流动、渠道建设、需求开发和市场创新多轮驱动,是农村三产融合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农村三产融合;价值增值;模式;动力机制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61/ki.zggqgl.2021.05.008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三农”工作的战略主线,也是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最终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抓手[1]。
农村三产融合是以农业自身母体发展为依托,通过新技术、新思路、新动能对产业链条进行深度挖掘,实现一二三产业及其链接环节的价值增值过程,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产出模式,最终实现产业链的纵向延展、产业范围的横向扩大,成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战略支点。
一、核心内涵农村三产融合是不同产业在农村范围和农业发展领域融合的具体体现,探讨其核心内涵要立足于农业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中价值增值过程的分析,厘清三产融合中“农产”的核心基点和核心价值。
(一)不同视角下的三产融合分析产业融合主要是指基于技术创新应用的融合,即随着新的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和在不同产业中的持续扩散形成新的产业分支,从而形成在原产业自身和新产业之间的价值发现。
在农村三产融合中,新的农产品加工保鲜技术、农产品物流解决方案、农村文旅场景应用等,都对传统单一的农产品生产环节产生了价值增值作用,成为农村三产融合的技术基础。
持续的融合过程引致了传统产业边界的扩张或收缩。
如传统农业中地方特色工艺品制作,经过文化内涵的持续植入,已经成为文化传承、旅游体验和工艺加工在内合而为一的新型产业,在这种价值挖掘过程中产业的边界自然被模糊化处置。
农村三产高质量融合发展思考

农经广角46农村经营管理 总第 198 期 2019.8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不平衡体现在城乡之间,最大的不充分表现为农村发展的不充分。
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党的“三农”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调动各方力量投身乡村振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要求。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关系到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民增收与农村富裕等重大目标的实现,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
正确理解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农村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时代。
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意义,不断壮大产业融合发展主体规模,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价值链,重组农产品供应链,更加完善涉农企业和农民二者利益联结机制。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本质上要转变农业生产与发展方式以改造传统农业经济形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不是三次产业之间简单相加,而是三次产业相乘关系: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农村工业为支撑、以高质量服务为引领,提升农产品(服务)附加值,表现为农村三次产业之间相互嵌套与深度融合发展。
农村三产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能有效培育农业领域的新动能与新业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农业现代化必由之路。
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看,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体现在四方面:一是有效应对城乡消费升级。
扩大内需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从国际经验看,发达经济体多以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主动力,我国经历了四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培育了大批具有高消费能力的群体,他们对消费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农产品方面。
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市县论坛Chinese Cadres Tribune822018.03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食为人天,农为正本”,“三农”工作历来是固本安民的根本性工作。
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次锁定“三农”,凸显“三农”问题在我国重中之重的地位。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味着中央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一、“三农”工作的新战略新变化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这是对“三农”工作作出的新战略部署、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我们党在“三农”发展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飞跃,特别是“振兴”一词的使用,揭示了乡村曾经的辉煌与成就,更体现了党对乡村发展的高度重视。
具体目标中,出现了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是生产发展变成了产业兴旺,要求农村产业不仅要发展,还要达到兴旺的更高要求;二是村容整洁变成了生态宜居,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要求更高,需要建设的内容更丰富;三是管理民主变成了治理有效,对农村社会治理的要求更高、更全,更注重结果导向;四是生活宽裕变成了生活富裕,要求农民生活水平要从过去的宽裕上升到富裕。
同时,“乡风文明”传统提法得以保留,既反映了对过去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继承性,又表明了加强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仍是新时期农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问题现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党的十九大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判断的转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一)不平衡问题。
主要体现在: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配置存在较大差异,且要素自农村单向流向城镇的趋势明显;城乡设施服务不平衡,城乡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落差巨大,居民享受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异,城乡二元结构弊端仍然存在;农村区域之间不平衡,由于农村资源、条件等差异,各村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乡镇也存在富裕村与贫困村,农村的聚合功能不断退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指出“三产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
要抓手
来源:学习时报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复合的政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
农村“三产融合”的本质是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
在融合的同时,要建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风险共担、互惠合作和激励相容关系,从而加深融合的持续性。
农村“三产融合”的根本是增加农民收益。
农村“三产融合”,要明确融合的主体和利益主体都应该是农民,另外从融合的产品趋向上看,侧重点是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农村“三产融合”的关键要充分挖掘农业非传统功能。
通过对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这些特有的优势,加快这些资源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融合的深度,从而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也繁荣乡村文明,这是对城市与乡村的关系的重新思考,将有利于两者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农村“三产融合”的载体是打造不断升级的平台。
从未来来看,要加强田园综合体的建设。
田园综合体是以农业、农村用地为载体的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它能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
整合农业全产业链目标,优化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农村“三产融合”的支撑是建立要素保障体系。
从扶持方式上看,可以通过设立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基金的方式,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力度;从扶持对象选择上,可以通过制定优先扶持农民合作社目录来实现重点扶持;从政策体系配套上,可以形成一套集土地、财政、金融、税收优惠政策于一体的扶持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