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防治鸭病讲究多

合集下载

中药在防治鸭病上的作用及应用

中药在防治鸭病上的作用及应用

中药在防治鸭病上的作用及应用中药在防治鸭病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药在防治鸭病方面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验证。

下面将从中药的种类、作用机制和应用方面对中药在防治鸭病上的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中药可以根据对疾病的治疗特点和药效进行分类。

常见的中药种类有清热解毒类药物、补虚养生类药物、化痰止咳类药物、祛湿利水类药物等。

不同种类的中药可以针对不同的病理机制进行治疗,从而达到防治鸭病的效果。

中药在防治鸭病上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药可以提高鸭的免疫力,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中药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菌等作用,可以直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鸭病的发生。

其次,中药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内分泌系统,促进鸭体内各个器官的协调功能,提高鸭的整体抵抗力。

此外,中药还可以改善鸭的消化系统功能,增加饲料对营养的吸收利用率,从而提高鸭的抗病能力。

最后,中药还可以起到镇痛、消炎、解毒等作用,缓解鸭在患病过程中的不适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中药在防治鸭病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对于常见的鸭病,如鸭副伤寒、鸭蓝绿胆石症等,中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的作用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减轻疾病症状。

其次,中药还可以在鸭病的预防上起到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长期饲喂中药,提高鸭的免疫力,降低鸭病的发生风险。

此外,中药还可以通过调理鸭体,并且保持鸭舍的清洁卫生,从而减少鸭病的发生。

另外,中药在鸭病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中药可以根据鸭患病的病理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鸭病进行治疗,从而提高鸭的康复速度。

总结起来,中药在防治鸭病上具有显著的作用。

中药可以通过提高鸭的免疫力,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减少病原体的繁殖,从而达到防治鸭病的目的。

中药在防治鸭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对常见鸭病的治疗、预防和饲喂中药提高鸭的抵抗力等方面。

中药在防治鸭病方面的研究仍在进行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中药在鸭病防治上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给鸭养殖业的发展带来更好的贡献。

鸭场科学用药技术要点

鸭场科学用药技术要点

水禽世界2014.1中图分类号:S834.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1085(2014)01-0044-02收稿日期:2013-12-26合理使用药物也是搞好鸭病防治的一个重要手段。

许多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应用药物进行防治的效果很好。

在饲料、饮水中加入某种安全可靠的药物,可以预防细菌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以及其他一些疾病的发生,同时许多药物对鸭体有调节代谢、促进生长、改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作用。

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对畜禽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药物进行鸭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科学用药。

1要结合鸭的生理特点合理用药鸭舌粘膜的味觉乳头较少,饲料在口腔中停留时间短,所以当患病鸭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时,不宜使用健胃性药物,刺激味觉感受器的苦味药物,也不能使用反射性健胃作用的药物,最好先使用具有消化性的药物如大蒜等。

鸭的呼吸系统中有气囊,它可以增加肺通气量,另一方面鸭的肺不用扩张和收缩,气体经肺运行,由肺内管道进出气囊,因此通过喷雾法进行用药时,由于药物扩散面积大,药物的吸收量大,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家禽血浆胆碱酯酶贮量很少,故对有机磷药物敏感,使用有机磷驱虫或杀虫时,要注意用法、用量以防中毒。

此外,鸭的尿液的pH 值一般为5.3~6.4,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应考虑鸭的尿液的pH 值。

2要对症下药根据临床诊断,掌握发病的原因,弄清致病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并做药敏试验,选择一种病原微生物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

3要考虑所选择的药物的用量、疗程、给药途径一般用药物进行防治时,首次用药的剂量要大,以便于维持血液中的有效浓度,以后可以酌情减量,要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掌握药物用量和使用疗程。

合理、正确的给药途径,是提高药物的吸收速度、利用率、药效等的关键之一。

鸭的常用给药途径主要有口服、食道注入法、用于体表、肌肉注射法、静脉注射法等5种,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鸭群的病情、鸭的生理特点,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

雏鸭几种疾病的防治方法

雏鸭几种疾病的防治方法

雏鸭几种疾病的防治方法雏鸭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抵抗力较弱,常感染感冒、小鸭病毒性肝炎、球虫病和曲霉菌病、下痢等疾病,影响雏鸭的成活率,因此要加强对雏鸭疾病的防治,以保证雏鸭健康成长。

1.感冒。

多因天气忽冷忽热受风寒或垫草过分潮湿引起,病鸭鼻流清液,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流泪等现象。

预防雏鸭患感冒必须注意保温,防止突然受寒,保持鸭舍干燥,并及时治疗。

其方法有:①每鸭用复方阿斯匹林0.2克,拌入饲料中喂服,每天2次,连续喂服3天。

②每鸭用安基比林0.2-0.5毫升进行肌肉注射。

③每鸭用青霉素或链霉素1万单位进行肌肉注射,连用3天。

2.小鸭病毒性肝炎。

本病多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小鸭,死亡率颇高。

其主要特征是全身抽筋、头向后背,故称为“背脖病”,双脚痉挛性反复噔踢,有时在地上旋转。

急性的常看不到明显病状,一出现背脖、蹬脚就死亡。

防治方法:病害常发地区,对初生雏鸭最好用免疫母鸭的蛋黄交浆后进行皮下注射,每鸭用0.25-1毫升,可预防本病。

如已发病则应迅速注射免疫母鸭的蛋黄匀浆,每只注射1-1.5毫升,亦可降低死亡率和控制流行。

3.球虫病。

主要病症是先拉稀便继而血便。

球虫病死亡率很高,对小鸭的危害更大。

防治方法:搞好环境卫生,尽量避免小鸭食用病鸭粪便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保持鸭舍的清洁干燥。

一旦发病,应及时下药治疗。

防治方法:①可用磺胺六甲基嘧啶按0.1%混入饲料中饲喂,连喂3-5天。

②拌入0.02%的复方新诺明,连喂3-5天。

③拌入0.04%的广虫灵,连喂5天。

④混入0.01%的杀虫灵或沙洛菌素,连喂6天。

⑤混入0.02%的氯苯胍,连喂6天。

4.鸭曲霉菌病。

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气、有时发出干性特殊的“沙哑”声。

病鸭死后解剖可见气囊和肺有灰白色小结节,如小米粒状。

此种病多发生于南方多雨潮湿地区,严重时雏鸭死亡率可达100%。

防治方法:注意防潮,保持鸭舍干燥,绝不可使用发霉的垫草和饲料。

鸭曲霉菌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治疗。

鸭规模化养殖常见病用药方案

鸭规模化养殖常见病用药方案

鸭规模化养殖常见病用药方案一、开口药。

提高抵抗力,减少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病和细菌感染引起的黄白痢。

用药方案:1、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黄芪多糖。

2、杆枝清(恩诺沙星可溶性粉)+黄芪多糖。

也可以同时加入维生素C可溶性粉一起使用。

二、鸭瘟。

鸭瘟重在预防。

发病早期可以使用抗鸭瘟高免血清或者干扰素均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药物防治方案:1、温敢康+板青连黄散。

2、温敢康+双黄连散。

3、温敢康+冰雄散。

发热严重的同时使用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

在治疗的时候最好在搭配一个抗菌药一起使用,如阿卡舒、庆杆清、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防止继发细菌感染,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鸭病毒性肝炎。

对于1周内的雏鸭有高死亡率,1月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病和死亡,重点在于疫苗预防,发病可以尝试注射高免血清。

鸭病毒性肝炎由于发病快,死亡快几乎来不及用药。

可以在雏鸭头一周内使用开口药来提高抗病能力,减少发生。

四、流感。

重点在于预防。

药物防治方案:1、温敢康+板青连黄散。

2、温敢康+双黄连散。

3、温敢康+冰雄散。

发热严重的同时使用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

在治疗的时候最好在搭配一个抗菌药一起使用,如阿卡舒、庆杆清、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防止继发细菌感染,造成更大的损失。

五、天气变化引起的风寒感冒。

药物治疗方案:1、温敢康+荆防败毒散。

2、温敢康+板青连黄散。

3、温敢康+双黄连散。

4、温敢康+冰雄散。

发热严重的同时使用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

同时加强管理,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六、鸭浆膜炎和鸭大肠杆菌病。

药物治疗方案:1、阿卡舒+四味穿心莲散。

2、阿卡舒+白头翁散。

3、阿卡舒+穿参止痢散。

4、庆杆清+四味穿心莲散。

5、庆杆清+白头翁散。

6、庆杆清+穿参止痢散。

预防方案:1、氟苯尼考粉+四味穿心莲散。

2、氟苯尼考粉+白头翁散。

3、氟苯尼考粉+穿参止痢散。

4、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四味穿心莲散。

5、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白头翁散。

6、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穿参止痢散。

鸭病科学有效防控掌握八要点

鸭病科学有效防控掌握八要点

鸭病科学有效防控掌握八要点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鸭病科学有效防控掌握八要点当前,疫病已成为制约养鸭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想饲养出健康肉鸭和蛋鸭,必须增强“防重于治”的思想意识,在卫生、防疫、饲养管理等环节上下功夫,确保不出漏洞,最终提高养鸭的经济效益。

1、科学选址布局养鸭场要建在远离水源污染区、远离公共场所、远离交通要道和其它动物生产或饲养场所、远离鸟类或水禽栖息的河道湖泊等。

鸭场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背风向阳、地势干燥平坦、利于排涝、水源充足、用电方便,注意不能在原有的禽场上建场或扩建,不能鸡、鸭、鹅混养。

鸭场应分设生产区、管理区和污物处理区,各区应严格隔离,要设计标准化,场区和生产区四周应设有围墙或挖防疫沟,场区、生产区、鸭舍门口设置脚踏消毒池和紫外线灯,鸭舍设纱窗,生产区设更衣室,进出鸭场的车辆及相关物品进行彻底的消毒,严防带有病菌或被污染的用具、车辆、饲料等进入场内。

鸭舍布局要科学,间距要合乎卫生防疫要求,结构力求合理,地面、天棚、墙壁适合冲刷消毒,饲养棚架或笼具要坚固耐用,便于拆安、清洗、消毒。

2、搞好环境卫生卫生是减少传染、切断传播途径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所以,鸭场周围、鸭场内要定期清扫、消毒,确保无杂草、腐木、死鸭、杂物等。

鸭舍内的过道、门帘、水帘、料槽、水槽等要保持清洁卫生。

要做好灭鼠灭蚊蝇工作并随时射杀进入场区的野鸟。

养殖场应实行专人饲养、非饲养人员不得进入禽舍,谢绝一切参观活动。

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养殖区应更衣换鞋并消毒。

各舍饲养员禁止串场、串岗,以防交叉感染。

3、引进健壮雏鸭在购买鸭苗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考察,购进饲养管理正规、质量有保证、证照齐全的场家的鸭苗,切不可贪图便宜而忽视质量。

选苗时应挑选健康活泼、大小均匀、体重55—60克、卵黄吸收良好、无大肚脐、无明显病症的雏鸭。

4、科学调配饲料要加强饲料的加工消毒处理,不能使用发霉变质、虫蛀、有毒有害、劣质及不洁的饲料。

鸭常见传染病发病症状、预防及防治用药讲解

鸭常见传染病发病症状、预防及防治用药讲解

鸭常见传染病发病症状、预防及防治用药讲解1 鸭常见传染病发病症状鸭瘟属于常见的一种鸭的常见传染病,潜伏期是2 ~ 5 d,发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病症状,普遍经由体温进行划分。

当鸭的体温达到42 ℃时,病鸭会食欲不振且精神萎靡;在病鸭体温达44 ℃时,病鸭会过量饮水且出现行走不便,食欲降低等。

病鸭的羽毛凌乱、翅膀无力、头颈部以及眼睑肿胀,鼻腔会分泌大量黏液,严重会堵塞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

病鸭的粪便呈现灰绿色或者绿色,多为液体状的稀便。

病鸭的症状可以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鸭瘟的死亡率普遍高于80%。

传染性浆膜炎属于在8 周龄雏鸭当中拥有高致死率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在发病时,雏鸭的表现主要是神情困倦、嗜睡,眼睑与鼻腔会分泌大量黏性的分泌物,出现轻微咳嗽与打喷嚏症状。

严重时,病鸭的头颈部位或者身体能够扭曲成S 型,粪便呈现绿色。

发病主因包括饲养环境内湿度较大、通风条件不佳、养殖密度较大,或者饲料当中欠缺微量元素以及营养成分等因素导致发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尤其是春季,有极高的发病率。

2 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防治技术首先,鸭瘟的防治。

应当严格管理鸭舍卫生,及时清理鸭的排泄物,定期进行彻底的消毒。

需要根据防疫站的相关规定开展科学的免疫接种工作。

同时落实引进种鸭与雏鸭的系统化检疫工作,尽可能坚持自繁自养,必要时在免疫区中购买种鸭。

当发现疑似病鸭或者患病鸭时,应当立即隔离并且彻底消毒,紧急的组织接种鸭瘟弱毒的免疫疫苗,肌肉注射,1 d 后便能够形成免疫力。

早期患病,连续5 d 用药200 g 氨苄西林钠、100 g 盐酸环丙沙星、100 g 黄芪多糖提纯原药,与水稀释后让病鸭饮用,前期控水2 h,一次性用药。

如果产生了死亡病例,应当马上无害化处理,将病死鸭接触的用具等全部无害化处理,并且做好消毒工作。

其次,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种鸭在接种免疫弱毒疫苗的时候,首次接种应当在种鸭生产之前的4周之内,第二次接种选择在生产6 周之后。

肉鸭养殖用药的防误区

肉鸭养殖用药的防误区

肉鸭养殖用药的防误区目前农村中饲养肉鸭大有可图,因为肉鸭饲养周期短。

但是养殖户为防治肉鸭疫病而滥用兽药、不合理地用药的现象也很普遍。

现就目前肉鸭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便于大家参考。

用药存在的问题一、化学药物长期使用。

许多养殖户认为肉鸭饲养周期短,一般不做疫苗预防,不管肉鸭有无疾病,总是经常不断地在肉鸭饲料中或饮水中添加大量化学药物,如磺胺类。

其最终结果是肉鸭产生耐药性甚至中毒,在疫病发生时,再使用这类兽药时,增大了治疗难度,增加了治疗成本。

二、不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

养殖户不懂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多种药物合用,就会增加疗效。

常见到养殖户把磺胺类药同喹诺酮类药物合用,其结果造成喹诺酮类药物疗效降低或失效,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而且提高了治疗成本。

临床常见的不合理配伍用药很多,如:红霉素类和磺胺类合用,庆大霉素与青霉素类、卡那霉素类与喹诺酮类等。

三、用药剂量不当。

一旦肉鸭发病,往往对整群肉鸭进行长期超剂量用药,养殖户认为药物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因此无限制地随意加大用药剂量,结果使肉鸭机体内脏器官受损,代谢失调,甚至出现药物蓄积、残留甚至中毒。

四、不对症治疗。

肉鸭由于转换饲料未适应时,矿物质和电解质不平衡等导致的腹泻。

而养殖户立即长期使用抗生素,其结果杀死或抑制了肠道正常细菌群而使致病性细菌迅速繁殖,导致腹泻更加严重,久治难愈。

还有些养鸭户治疗肉鸭的病毒性疾病,仅仅只用抗菌药物,忽略了对症治疗和调节电解质平衡、补充能量。

五、给药方法不当,疗程不足。

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给药方式,根据药物的性质,鸭的生理特点等决定了药物的给药途径不同。

肉鸭在一般情况下最好拌料,也可饮水,但剂量加倍;当严重时还可以注射。

许多养殖户不仅存在着给药方法不当的现象,而且还有用药治疗不彻底的问题。

用药治病都有一定的疗程,一般用药时间为5-7天,有的养殖户投药2-3天,刚看到病情好转,就停药,或者马上换别的药物。

由于药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不够,使得病情反复发作。

第九篇 鸭病防治

第九篇 鸭病防治

第九篇鸭病防治一、鸭流感的目前状况与对策随着养鸭数量的增多及养鸭时间增长,鸭病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复杂,病鸭吭哧、鼻孔内能挤出鼻液、甚至带血性脓性鼻液,甚至一夜间发生呼吸道病,鸭翻个,脾坏死发黑或大理石脾(红白相间样),心内外膜出血,心肌灰白色条纹状坏死,腺胃出血(刮后明显),包心包肝(似浆膜炎),时有发生。

此病鸭群有死亡甚至大批死亡,按浆膜炎治疗无效。

本院经过实验室化验和多次的临床药物诊断法,认为属于禽流感(H9)病毒性疾病继发鸭浆炎或大肠杆菌病,治疗上以杀灭病毒为主,杀灭细菌为辅的治疗方法能达到理想效果,现具体报告一下。

一、流行特点:1、病原为H9N2禽流感病毒亚型,以有特征性粪便为特征,如多量白色蛋清样稀便并掺杂不同数量的绿稀水,绿稀便,绿便极稀象菠菜叶切碎放入稀便样,颗粒状的灰黄色稀便。

2、近几年来,鸭群病鸭翻个死亡并逐渐增多、采食量近正常也是一个特有症状。

2、发病快(典型病例发病3小时采食量降低三分之二),传播快(死亡率成倍甚至几倍增长),一群鸭得病后,其他鸭群也同样得病,只是轻重不一,有“隔村不隔户”的说法。

3、这批鸭得病后,以后再养鸭,同样会得病,仅是程度不同而已。

4、心肌变性、肾衰竭、毒血症是导致病鸭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并发、继发症也是导致鸭群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如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鹦鹉热衣原体、支原体病的存在。

作者临床经验,目前肉食鸭内脏型禽流感的病鸭,24小时之内即可发生肉眼可见的气囊炎、腹膜炎。

5、一年四季均发生本病,但晚秋、冬季、春季流行较重。

6、肉鸭12日龄左右、17日龄左右,25日龄、31日龄左右为常发并能日龄,临床发病最早日龄病例6日龄。

育成期、产蛋期也有时发生,但死亡率低,产蛋期产蛋明显下降。

7、蛋鸭在30日龄、60日龄、90日龄左右、刚开产时,出现先瘫痪鸭,随着病程延长瘫痪鸭越来越多,并伴随着采食量下降,一般病后5-6天开始出现死亡(有的学者认为属鸭黄病毒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 十 分 普 遍 , 过 去 在 养 鸭 场 中 , 杀 伤 力 极 强 ,所
的 防 治 方 法 中 ,可 以 说 药 物 的使 用 无 论 是 在 疾 病
的预 防 还 是 在 疾 病 的 治 疗 方 面 都 发 挥 了重 要 的作 用 。 药 物 的 使 用 具 有 高 效 性 、实 用 性 、 低 成 本 、 易 于操 作 等 优 势 特 点 。但 是 ,药 物 的 使 用 也 存 在 诸 多 的 弊 端 。首 先 , 大 量 的使 上 。 由 于 此 时 鸭 苗 的 抵 抗 力 学 、现 代 的 家禽 养殖 管 理方 法 ,建 立科 学 的管 理体 很 弱 ,免 疫 疫 苗 还 没 有 来 得 及 注 射 或 者 是 刚 刚注 系 ,对 鸭 进行 科 学有 效 的管 理 ,来 实现 养 鸭场 的养
身 免 疫 系 统 的免 疫 能 力 ,使 其 变 得 十 分 脆 弱 ;其
次 ,长 期 使 用 药 物 会 提 升 病 菌 的抗 药 性 ,使 整 个 养 鸭场 内 出现 的鸭 病 越 来 越 不 易 治疗 ; 最 后 ,也 是 最 重 要 的 一 点 ,药 物 的 使 用 会 极 大 的 影 响 到 养
耐药性 。
6 小 结
理起来 也方便 , 鸡 舍 每 天 的 粪 便 要 及 时清 理 干 净 , 对 改 善 养 殖 环 境 大 有 好 处 ;三 是 定 期 的 环 境 消 毒 和药物预 防 。 养殖户张某 的饲养方式是地 面平养 , 饲 养 密 度 很 大 ,鸡 舍 通 风 也 不 好 ,这 几 种 因 素 导
2 药物在 鸭病 防治过程 中所发挥 的作用
针 对 不 同 的 鸭病 有 不 同 的 防治 方 法 ,在 不 同
导 致 了该 养 殖 场 的 鸭 苗 几 乎 全 部 死 亡 的 惨 况 ;②
浆 膜 炎 。 当 鸭 的鸭 龄 到 一 个 月 到 两 个 月 时 ,容 易
发 生 的 疾 病 为 浆 膜 炎 ; ③ 大 肠 杆 菌 感 染 。 这 种 疾
经济损 失 。
关键 词 :鸭 病; 药物 ;治疗 ;对 策
1 常见鸭病 以及 鸭病 防治的常见方法
法 包 括 为 鸭 注 射 免 疫 疫 苗 进 行 疫 病 预 防 以及 对 患
养 殖 户 在 养 鸭 的 过 程 中 会 遇 到 哪 些 常 见 的 鸭 染 疫 病 的鸭 使 用 药 物 进 行 治疗 ;② 食 物 治疗 。通 病 呢 ?经 常 采 用 的行 之 有 效 的 防 治手 段 都 有 那 些 过 在 饲 料 的 合 理 搭 配 , 富 含 丰 富 的 营 养 , 来提 升 呢 ?笔 者 将 分 别 对 这 两 方 面 进 行 介 绍 。 常 见 的 几 鸭 的免疫 能 力 ,降低 其 患病 的风 险 ,在 鸭 患病 后 , 类 鸭 病 :① 病 毒 性 肝 炎 。这 种 疾 病 发 生 在 鸭 龄 为 初 级 阶段 通 过食 物饲 料 调理 ;③ 管 理 防治 。通 过科
现 象 。 鸭 病 防 治 的 常 见 办 法 :① 药 物 治 疗 。 该 方 我 们 如 何 做 到 科 学 、合 理 地 使 用 药 物 ,从 而 将 药 ( 下转 第 4 2页 )
3 9
: 盒 些圭拦 :
2 0 1 5年第 1 0 期 吉林畜牧兽 医
臻 1 _ { Q i n v e z 山

射 还 没 有 发 挥 效 用 , 因 而 该 病 可 以致 使 鸭 苗 大 量 殖 规 范化 ,科 学 化 ,将 疫病 出现 的概率 降到最 低 , j 。 死 亡 ,笔 者 见 过 严 重 的 情 况 是 某 一 肉 鸭 养 殖 场 的 同时提 高养 鸭场 的预 防应 急能 力 u 鸭苗 因养殖 管理不慎 ,大面积 的鸭苗感 染该病 ,
2 0 1 5 年第 1 0 期 吉林畜牧兽 医
岔 量 一 移. |

。 簿囊
鸭 痴 讲 多
盛 冬 菊 辽 宁 省 开 原 市 动 物 卫 生 监 督 所 ,辽 宁开 原 1 l 2 3 0 0
摘 要 :鸭 病是 养 鸭业 中经 常遇 到 的 问题 ,给 养殖 生 产带 来一 定 的影 响 ,发 病迅 速 ,如 果早 发现 ,早 治 疗 ,可 以有 效 控 制 病 情 。需要 养殖 者 及技 术人 员 了解 发 病 的原 因、症 状 、 采取相 应 的措 施 ,降低 饲 养鸭 的发 病率 和死 亡 率 ,减 少
幸 现 在 已经 有 成 熟 简 单 的 药 物 治 疗 的办 法 , 因而 尚不 会 对 养 鸭 场 造 成 较 大 的经 济 损 失 ,养 殖 户 只 需 要 积 极 做 好 预 防 工 作 ,及 时 、 合 理 的使 用 药 物 进 行 治 疗 患 染 该疾 病 的蛋 鸭 即可 ;④ 鸭 流 感 。 鸭 流 感 是 遮 挡 在 整 个 养 鸭 场 养 鸭 过 程 中上 空 的乌 云 ,养 鸭 场 的 鸭 时 时刻 刻 都 有 可 能 感 染 流 感 。在 蛋 鸭 成 长 的前 一 个 月 内 发 生 的流 感 尤 为 棘 手 , 因 为此 时要么鸭场 刚注射完 疫苗 , 疫苗还 没有生效 , 要 么 还 没 有 来 得 及 注 射 疫 苗 ,所 以这 个 阶段 鸭 的 死 亡 率 比较 高 , 需 要 格 外 注 意 。 而 且 ,现 代 化 密
鸭 场 的 鸭 的 品质 。残 存 在 鸭 体 内 的药 物 无 论是
对 肉鸭 的 肉质 ,还 是对 蛋 鸭所 产 蛋 的 品质 都 有着 极 坏 的影 响 ,会 对食 用者 产 生极 为不利 的影 响 。
集 型 的 养 鸭 方 式 也 为 鸭 流 感 的传 播 提 供 了便 利 的 3 药物 防治 鸭病的关键点 条 件 ,稍 有 不 慎 便 有 可 能 出 现 鸭群 大 面 积 死 亡 的 可 以说 药 物 的使 用 在 养 鸭 场 是 不 可 避 免 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