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鸭病的分类

合集下载

常见鸭病的剖析和防治

常见鸭病的剖析和防治

常见鸭病鸭病宝典养鸭过程中常见疾病有30多种病,常见鸭病大约在10多种,临床上发病最多就5-6种,如鸭流感、雏鸭肝炎、鸭瘟、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和里默氏杆菌等。

根据目前鸭病发展情况来看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而且不同品种鸭群常发疾病的种类有所不同,番鸭疾病相对多一些。

一、病毒性疾病1、鸭瘟鸭瘟的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

(1)发病特点自然情况下,任何年龄、性别及品种的鸭均可感染,发病多见于成年鸭,30日龄以内雏鸭较少发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但以春夏之交和秋季流行最为严重。

自然感染潜伏期通常为3-4天,病程10-40天,死亡率高达90%。

(2)特征病变皮肤粘膜和浆膜出血,头颈皮下胶样浸润;最典型的是食道粘膜,特别是舌根、咽部和上腭粘膜表面有淡黄色的假膜覆盖;泄殖腔粘膜坏死,结痂;整个肠粘膜出血、充血,以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最为严重;肝不肿大,但有小点出血和坏死;胆囊肿大,充满浓稠墨绿色胆汁;有些病例脾有坏死点,肾肿大、有小点出血;胸、腹腔的粘膜均有黄色胶样浸润液。

(3)鉴别诊断1)与鸭巴氏杆菌病区别:流行要点:鸭巴氏杆菌病(又称鸭霍乱)的病原体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很多种家禽的共同病原菌;而鸭瘟则其他家禽一般不会感染。

鸭巴氏杆菌病特点是一般发病急骤,病程很短,流行期不长;而鸭瘟相对地发病要缓慢一些,流行期也比较长些。

症状要点:鸭巴氏杆菌病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口腔和鼻孔中有时流出带泡沫的粘液,有时流出血水,频频摇头,接着便死亡。

而鸭瘟所特有的流眼泪或眼睑封闭,两脚发软,不能站立,口腔后部粘膜出现假膜和溃疡,部分病鸭的头和颈部肿大以及颈部皮下水肿出血等症状,在鸭霍乱是看不到的。

病变要点:在鸭瘟病鸭的食管和泄殖腔粘膜,经常可以看到结痂性或假膜性的病灶;但在鸭霍乱是不存在的。

这是两者之间地一个很重要的不同点。

鸭巴氏杆菌病的肺脏通常都有严重病变,表现弥漫性充血、出血和水肿,病程稍长的会出现纤维素性肺炎变化;而鸭瘟的肺脏变化一般并不显著。

六种常见鸭病专家开出药方

六种常见鸭病专家开出药方

1、鸭瘟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并多发于20日龄之后的鸭。

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泪、拉绿色稀粪、病鸭头和颈部肿胀,故有"大头瘟"之称。

防治(1)注射鸭瘟疫苗是防治鸭瘟唯一最有效的措施。

7~10日龄的雏鸭应进行首免,肌肉注射0.5毫升;25~30日龄进行二免,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可达6个月;蛋鸭和种鸭在产蛋前进行第3次免疫,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可达一年。

(2)日前对鸭瘟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一旦鸭群发生该病,应立即采用5~10倍量鸭瘟疫苗紧急接种,注射疫苗5天内疫情基本可得到控制。

患病早期使用抗鸭瘟血清治疗,有一定效果。

2、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本病常发生于4周龄以内小鸭,5~15日龄的雏鸭最容易感染,最早的3日龄雏鸭即可发病,且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1周龄内的小鸭死亡率可达95%以上。

防治:(1)使用鸭病肝炎弱毒疫苗免疫预防效果好。

种鸭开产前一个月用弱毒疫苗进行第1次免疫,2周后进行第2次免疫,每次肌肉注射1毫升;或者在开产前2~3周,同时用鸭肝炎油乳剂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进行免疫;对无鸭肝炎母源抗体的雏鸭于1日龄皮下注射50倍稀释的弱毒疫苗0.1毫升/只。

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鸭于7~10日龄注射50倍稀释的弱毒疫苗0.2毫升/只。

(2)对发病鸭应尽早采用抗鸭肝炎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治疗,按每只雏鸭1毫升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同时适当配合抗菌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3、鸭流感鸭流感鸭流感鸭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不仅传染给鸭,而且还传染给其它禽类,引发禽流感。

主要症状为眼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液,肿头和出现头颈震颤、摇摆等神经症状。

防治(1)疫苗预防:使用当地分离毒株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2)治疗:患病早期的鸭使用当地分离株制备的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液进行治疗,有一定效果;盐酸金刚烷胺每天按25mg/kg体重饮水。

养鸭应注意慎防四种病发生

养鸭应注意慎防四种病发生

养鸭应注意慎防四种病发生一、鸭霍乱该病也称禽出败,常发生在中鸭期。

其典型病状是:病鸭食欲减少或不食,多口渴,精神呆顿,不愿下水,经常独自蹲在一个地方打瞌睡,尾巴与两翅下垂,头偏颈弯,口和鼻常有粘液流出,呼吸困难,常张口呼吸,并且常摇头,下痢,排出绿色或白色带血的粪便,有时两脚瘫痪,不能行走。

防治方法:①对50日龄以上的鸭进行注射禽霍乱菌苗,每只鸭肌肉注射2毫升,一般能免疫5~6个月。

②当鸭病发时,即给每只鸭肌肉注射青霉素100毫升,连用2天,每天早、晚各注射一次。

③用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嘧啶按0?4%~0?5%的比例拌入饲料中连续喂4~6天,或口服0?2~0?5克(按每千克体重算),连续喂4~5次即可。

④给每只鸭口服土霉素0?2~0?3克,或按0?05%~0?1%的比例混合饲料连续喂6~8天。

二、鸭病毒性肝炎该病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病程短,传染快,死亡率高的特点。

其典型症状是:病鸭在发病初期精神呆顿,行动迟缓,食欲废绝,身体衰弱,常离群,眼半闭呈昏迷状态6~7小时后,病鸭双脚即呈痉挛性状,头向后仰,翅膀下垂,呼吸困难,最后双腿直伸而死亡。

防治方法:①给1日龄雏鸭接种弱毒疫苗,在肌肉或鼻腔接种,4天后即产生免疫。

②给刚出壳的雏鸭肌肉注射血清,每只肌注康复鸭血清0?5~1毫升,即可预防。

③给1日龄雏鸭皮下注射“鸭肝炎灵”0?5毫升,可防此病发生。

三、鸭瘟该病是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其典型病状是:病鸭在病发初期高烧不退,体温达40摄氏度以上,精神萎顿,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不食,口干,不愿下水,常流泪,眼脸水肿粘连,鼻孔有粘稠分泌物流出,呼吸困难,声叫嘶哑,排出绿色或白色的稀便,头颈部肿大,故此病又有“大头瘟”之称。

防治方法:①定期用鸭瘟疫苗作预防接种,雏鸭在20日龄注射,即可免疫一个多月,60日龄(成鸭)以上注射可免疫8~9个月,使用时疫苗加生理盐水稀释200倍,每只鸭胸肌注射1毫升。

②在饲料里拌入3%~5%的鸽粪,早、晚各喂一次,连喂6~7次,或每100只鸭用耳环头2千克,地胆头1?5千克,路边青1千克,野芋头0?5千克,香附0?5千克,牛脚木1千克,煎水喂服,日服3次。

常见鸭病的分类资料

常见鸭病的分类资料

常见鸭病的分类一、鸭病的临床检查和诊断(一)临床检查方法1.听2.问3.看4.查(二)鸭群的群体检查与初步诊断1.神态及采食状况2.体况及姿势状况3.咳嗽、喷嚏及呼吸罗音4.粪便性状及颜色(三)病鸭的个体检查与初步诊断1.喙2.眼睛3.鼻4.头颈5.羽毛和翅毛管6.泄殖腔7.脚和爪8.蛋形状二、鸭的病理剖检诊断(一)剖检方法和程序(二)病料的采集和送检1.采集应注意的问题2.采集和送检(三)主要脏器剖检病变与初步诊断1.皮下和肌肉2.气囊3.肝脏4.心脏5.脾脏6.胰腺7.腺胃和肌胃8.食道9.肠道10.盲肠和盲肠扁桃体11.肾脏12.肺脏三、鸭场疾病综合防治(一)当前鸭病的流行特点1.死亡率高2.传染病的危害最大3.新发生的鸭病种类增多4.混合感染和复合症使疫病更为复杂(二)鸭病综合防治策略1.防疫工作的基本观念2.疫病的综合性防治(三)鸭传染病综合防治1.疫苗和预防接种2.免疫接种注意事项3.免疫失败原因4.免疫程序5.鸭群发生传染病时的处理策略(四)营养代谢病综合防治1.发生原因及其临床特点2.营养代谢病的诊断要点3.营养代谢病的防治要点(五)中毒病综合防治1.中毒病发生原因及临床特点2.中毒病的诊断要点3.中毒病的防治要点(六)寄生虫病综合防治1.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2.寄生虫病的诊断要点3.寄生虫病的防治要点(七)应激综合征综合防治1.应激综合征的临诊症状2.应激综合征的防治要点(八)药物及药物防治1.防治鸭病常用药物2.给药的方法3.用药的注意事项四、鸭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一)幼雏期(1~25日龄)常见病1.雏鸭病毒性肝炎2.雏番鸭细小病毒病3.雏番鸭小鹅瘟4.雏番鸭“花肝病”5.鸭大肠杆菌病6.鸭疫里默杆菌病7.鸭副伤寒…8.鸭衣原体病9.鸭变形杆菌病10.鸭曲霉菌病11.雏鸭感冒12.鸭球虫病13.鸭住白细胞原虫病14.鸭隐孢子虫病15.雏鸭氨气中毒16.雏鸭一氧化碳中毒(二)中雏期(26~50日龄)常见病1.鸭瘟2.鸭“白点病”3.鸭出血症4.鸭霉形体病5.鸭葡萄球菌病6.鸭链球菌病7.鸭线虫病8.鸭腹水症(三)育成鸭和产蛋鸭常见病1.禽霍乱2.鸭产蛋下降综合征3.鸭结核病4.鸭伪结核病5.鸭绦虫病6.鸭棘头虫病7.鸭吸虫病8.鸭泄殖腔脱垂9.鸭中署10.鸭光过敏症(四)常见药物中毒1.黄曲霉毒素中毒2.喹乙醇中毒3.有机磷农药中毒4.磷化锌中毒5.高锰酸钾中毒6.食盐中毒7.磺胺类药物中毒8.链霉素毒性反应9.硫酸铜中毒(五)常见营养缺乏、代谢病1.维生素A缺乏症2.维生素B1和B2缺乏症3.维生素D缺乏症4.维生素E和硒缺乏综合征5.鸭痛风(六)鸭常见病继发症及并发症1.鸭禽流感继发大肠杆菌病2.鸭疫里默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3.鸭瘟并发大肠杆菌病4.雏番鸭“花肝病”并发大肠杆菌病5.鸭霉形体病并发沙门菌病6.鸭疫里默杆菌病继发禽流感(七)值得重视的若干疾病1.禽流感2.鸭异食癖3.鸭软脚综合征4.种(蛋)鸭产蛋异常。

鸭病

鸭病

鸭鹅病1、鸭瘟(疱疹病毒:鸭病毒性肠炎)预防: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防疫工作,应用1%复合酚或灭菌威定期消毒。

2)定期用鸭瘟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治疗:1)抗鸭瘟血清,每只肌注1ml,严重时肌注2ml,天下无毒100g兑水150kg,强效双黄连每瓶兑水200kg,一天一次,连用3-5天。

(推荐)2)普康欣与呼毒康混饮,各兑水150kg,正源鸭康拌料200kg,一天一次,连用3-5天。

(推荐)3)平喘康与鸭浆速效混饮,各兑水150kg,五疫康拌料200kg,一天一次,连用3-5天。

(推荐)4)福芪+天下无毒饮水,囊速康拌料5)普康欣+强效双黄连饮水,鸭病得乐拌料2、鸭病毒性肝炎1)肌注鸭高免抗体,5日龄0.5-1ml/只,16日龄以上每只2ml,天下无毒100g兑水150kg,福芪100g兑水200kg,鸭畅100g兑水200kg,一天一次,连用5天。

2)普康欣100g兑水150kg,肝泰乐拌料300kg,一天一次,连用3-5天。

3)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加强免疫,力求自翻自养。

4)常用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进行预防。

3、鸭传染性浆膜炎(巴氏杆菌)1)强效双黄连饮水,百草瘟清灵拌料。

(推荐)2)鸭浆灵100g兑水150kg,鸭病得乐/正源鸭康拌料200kg,连用3-5天。

3)鸭浆速效100g兑水150kg,鸭病得乐/正源鸭康拌料200kg,连用3-5天。

4、大肠杆菌(ECOLI)天下无杆100g兑水150公斤饮水,宝宝乐拌料(推荐)与病毒病混合感染时:天下无杆与呼毒康饮水,清瘟败毒散(百草瘟清灵)拌料,连用3-5天。

(推荐)气囊炎:支呼康泰喷雾,杆肠宁100g兑水200kg,五疫康或肠安之星拌料300kg,一天一次,连用3-5天。

5、禽流感病(1)强效双黄连250ml兑水100公斤饮水,百草瘟清灵500g拌料75公斤拌料(推荐)(2)强效双黄连250ml+杆肠宁250ml,兑水200斤;百草瘟清灵500g拌料300斤(3)天下无毒100g兑150公斤水,+生命一号250ml兑水100公斤饮水,百草瘟清灵(五疫康)拌料75公斤,一天一次,连用5-7天(推荐)6、细小病毒、脾坏死宝宝乐拌料7、小鹅瘟1)强效双黄连+头孢噻呋钠饮水,清瘟败毒散/百草瘟清灵拌料。

鸭常见病的病因与防制方法

鸭常见病的病因与防制方法

第二章、鸭常见病的病因与防制方法一、鸭腹泻病(一)、原因及特征:1、鸭瘟——大头瘟●症状:高热、腿软、流泪、排绿色稀粪。

一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

一般体温达43-44°C,呈稽留热型。

病鸭表现精神萎顿,低头缩颈,食欲降低,渴欲增加,经常卧地,难于走动;强行驱赶,两翅扑地而走。

下痢,粪便呈绿色或灰白色,污染肛周羽毛,沾附粪结块。

泄殖腔粘膜出血、水肿,重者粘膜外翻,粘膜面附有伪膜。

呼吸困难,有湿性罗音、鼻流粘性分泌物。

眼流泪,有的附有脓性分泌物,两眼粘合。

少数病鸭存活,但发育不良,角膜混浊,常形成单侧性溃疡性角膜类。

蛋鸭产蛋减少,一般减产30%,继而60%以上,至停产。

剖检见全身粘膜,浆膜和内脏器官局有程度不同的出血性斑点或坏死。

食道粘膜表面覆盖伪膜,腺胃粘膜和泄殖腔粘膜有出血斑点。

●病原为鸭瘟病毒,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以番鸭、麻鸭和绵鸭最易感,北京鸭次之。

成年鸭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

30日龄雏鸭较少发病。

病鸭通过排出的粪便及其分泌物污染饲料、饮水、饲养工具等散播病毒。

消化道感染为主要方式。

发生与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秋季最易流行。

2、鸭坏死性肠炎——“烂肠瘟”- 8 -●症状:鸭体衰弱,食欲降低,不能站立,常突然死亡。

病鸭成为公鸭踏啄伤害的对象,头、背部和翅部羽毛脱落,排粪减少,蛋鸭产蛋急剧下降。

一般死亡率为1%左右,有的高达40%。

病变主要是肠炎与坏死性病变。

肠管肿胀,色泽消退,部分肠管呈暗红色,空回肠相连部位高度膨胀,苍白色,易破裂。

病程较长者,肠粘膜呈黄白色坏死性病变,坏死组织紧贴于肠壁,以回肠段最严重。

母鸭输卵管内常堆积干酪样物质。

●本病病原体尚未确定。

本病常发生于种鸭,很少见于雏鸭,家鹅也有发生。

鸭群的饲养管理不良,多种应激因素的不良影响都可诱发本病。

3、鸭肝炎(病毒)——“背脖病”●症状: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表现为角弓反张,肝脏发炎。

鸭的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鸭的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鸭的常见疾病防治方法鸭是常见的家禽,富有营养价值且易于饲养。

然而,鸭子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鸭病,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鸭霍乱鸭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

病毒可通过水源、食物或粪便传播。

鸭子感染鸭霍乱后,会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严重时,还可导致鸭子的死亡。

鸭霍乱的防治方法包括:1.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鸭舍的清洁干燥,及时清理鸭舍内的粪便和污水,减少霍乱弧菌的滋生和传播。

2. 饲料与饮水管理:确保饲料和饮水的卫生,避免使用有污染的饲料或水源。

3. 疫苗接种:及时给鸭子接种鸭霍乱疫苗,增强其免疫力,减少疾病传播和发生。

二、鸭秧苗烧伤病鸭秧苗烧伤病是由感染鸭白痢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高温季节更容易发生,患病鸭子表现为悲鸣、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鸭秧苗烧伤病的防治方法包括:1. 饲料与饮水管理:确保饲料和饮水的卫生,避免使用有污染的饲料或水源。

2. 环境卫生管理:饲养环境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拥挤。

3. 处理患病鸭子:对于发现患病鸭子,应及时将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三、鸭鹅病毒性肝坏死鸭鹅病毒性肝坏死是一种由黄痢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受伤的皮肤进入鸭体内。

患病鸭子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生长迟缓等症状,重症时可造成鸭子的死亡。

鸭鹅病毒性肝坏死的防治方法包括:1. 饲料与饮水管理:确保饲料和饮水的卫生,避免使用有污染的饲料或水源。

2. 疫苗接种:及时给鸭子接种鸭鹅病毒性肝坏死疫苗,增强其免疫力,减少疾病传播和发生。

3.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鸭舍的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减少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四、鸭新城疫鸭新城疫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鸟类和污染的物品传播,鸭子一旦患病,会出现神经症状、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死亡。

鸭病

鸭病

鸭常见病的防治一、鸭流感【流行特点】天气骤变及寒冷季节多发,2~6周龄鸭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80%以上。

本病在水禽群流行速度快,一个鸭群3~5天即可全群感染。

【临床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伏卧,饮水量增加,拉黄色或浅黄色水样稀粪,部分病鸭有呼吸道症状。

病鸭死前喙黄紫色,部分鸭死前有精神症状。

产蛋鸭产蛋量迅速下降,小蛋、畸形蛋增多。

【剖检变化】全身皮肤充血出血,喙和头部及蹼部充血、出血,脂肪有散布血点,肝肿大,质脆,呈土黄色有出血斑,脾肿大出血,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点,胸腺有出血点,呈灰白色坏死,肠道出血,肾肿大,呈花斑状出血,肠膜严重充血,有浅黄色纤维素物附着,胆半肿大,充满胆汁。

气管出血。

产蛋鸭卵泡充血出血,萎缩或破裂。

【预防】1.定期免疫,加强环境消毒。

用“农喜福”对周围环境每月消毒一次,鸭舍及运动场用“卫康”每周消毒一至二次,水体周围用“卫士”一周消毒一至二次。

2.定期用“瑞特奇”拌料,“益免加”饮水。

【处理及治疗方案】1.若发生流感,立即封锁,用“卫康”或“农喜富”进行全面彻底消毒,严格按A类传染病的要求进行处理。

2.对疑似流感:a.每天用“卫康”消毒一次,每周饮水消毒一至两次。

b.药物控制方案一:强乐粉+瑞特奇+益免加(第一疗程)支泰芬+德利米先+绿宝康+速补康(第二疗程)方案二:肠乐粉+德利米先+瑞特奇+速补康(第一疗程)呼诺粉口服液+德利米先+绿宝康+速补康(第二疗程)二、鸭瘟【流行特点】无明显季节性,以春秋流行严重。

不同日龄不同品种德鸭均可感染。

成年鸭(尤其是产蛋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一月龄以内的雏鸭发病较少。

【临床症状】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42℃以上,流泪,眼结膜充血出血,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统称“大头瘟”,两退麻痹,不愿走动,下痢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甚至外翻。

【剖检变化】全身急性败血性变化,全身皮肤浆膜黏膜和肝、肺、肾等内脏有出血斑点或坏死点,特征病变是消化道(口腔、舌下、食道)黏膜出血,溃疡和灰黄色假膜,泄殖腔黏膜潮红,表面覆盖一层黄绿色假膜,不易剥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鸭病的临床检查和诊断
(一)临床检查方法
1.听
2.问
3.看
4.查
(二)鸭群的群体检查与初步诊断1.神态及采食状况
2.体况及姿势状况
3.咳嗽、喷嚏及呼吸罗音
4.粪便性状及颜色
(三)病鸭的个体检查与初步诊断1.喙
2.眼睛
3.鼻
4.头颈
5.羽毛和翅毛管
6.泄殖腔
7.脚和爪
8.蛋形状
二、鸭的病理剖检诊断
(一)剖检方法和程序
(二)病料的采集和送检
1.采集应注意的问题
2.采集和送检
(三)主要脏器剖检病变与初步诊断1.皮下和肌肉
2.气囊
3.肝脏
4.心脏
5.脾脏
6.胰腺
7.腺胃和肌胃
8.食道
9.肠道
10.盲肠和盲肠扁桃体
11.肾脏
12.肺脏
三、鸭场疾病综合防治
(一)当前鸭病的流行特点
1.死亡率高
2.传染病的危害最大
3.新发生的鸭病种类增多
4.混合感染和复合症使疫病更为复杂
(二)鸭病综合防治策略
1.防疫工作的基本观念
2.疫病的综合性防治
(三)鸭传染病综合防治
1.疫苗和预防接种
2.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3.免疫失败原因
4.免疫程序
5.鸭群发生传染病时的处理策略(四)营养代谢病综合防治
1.发生原因及其临床特点
2.营养代谢病的诊断要点
3.营养代谢病的防治要点(五)中毒病综合防治
1.中毒病发生原因及临床特点2.中毒病的诊断要点
3.中毒病的防治要点
(六)寄生虫病综合防治
1.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
2.寄生虫病的诊断要点
3.寄生虫病的防治要点
(七)应激综合征综合防治
1.应激综合征的临诊症状
2.应激综合征的防治要点(八)药物及药物防治
1.防治鸭病常用药物
2.给药的方法
3.用药的注意事项
四、鸭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一)幼雏期(1~25日龄)常见病1.雏鸭病毒性肝炎
2.雏番鸭细小病毒病
3.雏番鸭小鹅瘟
4.雏番鸭“花肝病”
5.鸭大肠杆菌病
6.鸭疫里默杆菌病
7.鸭副伤寒…
8.鸭衣原体病
9.鸭变形杆菌病
10.鸭曲霉菌病
11.雏鸭感冒
12.鸭球虫病
13.鸭住白细胞原虫病
14.鸭隐孢子虫病
15.雏鸭氨气中毒
16.雏鸭一氧化碳中毒
(二)中雏期(26~50日龄)常见病1.鸭瘟
2.鸭“白点病”
3.鸭出血症
4.鸭霉形体病
5.鸭葡萄球菌病
6.鸭链球菌病
7.鸭线虫病
8.鸭腹水症
(三)育成鸭和产蛋鸭常见病
1.禽霍乱
2.鸭产蛋下降综合征
3.鸭结核病
4.鸭伪结核病
5.鸭绦虫病
6.鸭棘头虫病
7.鸭吸虫病
8.鸭泄殖腔脱垂
9.鸭中署
10.鸭光过敏症
(四)常见药物中毒
1.黄曲霉毒素中毒
2.喹乙醇中毒
3.有机磷农药中毒
4.磷化锌中毒
5.高锰酸钾中毒
6.食盐中毒
7.磺胺类药物中毒
8.链霉素毒性反应
9.硫酸铜中毒
(五)常见营养缺乏、代谢病
1.维生素A缺乏症
2.维生素B1和B2缺乏症
3.维生素D缺乏症
4.维生素E和硒缺乏综合征
5.鸭痛风
(六)鸭常见病继发症及并发症
1.鸭禽流感继发大肠杆菌病
2.鸭疫里默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3.鸭瘟并发大肠杆菌病
4.雏番鸭“花肝病”并发大肠杆菌病5.鸭霉形体病并发沙门菌病
6.鸭疫里默杆菌病继发禽流感(七)值得重视的若干疾病1.禽流感
2.鸭异食癖
3.鸭软脚综合征
4.种(蛋)鸭产蛋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