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睡眠与健康的关系

合集下载

睡眠质量与健康的关系

睡眠质量与健康的关系

睡眠质量与健康的关系人类的健康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睡眠质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而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本文将深入探讨睡眠质量与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并探讨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一、睡眠的生理基础良好的睡眠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如同太阳对植物的重要性。

睡眠是人体修复和再生的重要过程。

在良好的睡眠中,身体各个系统得以有效恢复,免疫系统能够增强,神经系统也得到调整与平衡。

1. 免疫系统的恢复研究表明,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长期缺乏优质睡眠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增加感染几率。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感染,因此保证良好睡眠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的一种有效方式。

2.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睡眠还直接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

人体在晚上进入深度睡眠阶段时,会分泌生长激素、褪黑素等。

这些激素在促进细胞生长、调节新陈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缺乏睡眠容易导致激素水平失衡,从而引发肥胖、糖尿病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

3. 心血管健康优质的睡眠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

在深度睡眠阶段,血压会相对降低,心率会放慢,这有助于减少心脏压力并降低罹患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反,长期失眠或睡眠质量不佳的人群,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显著增加。

二、睡眠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除了生理上的影响之外,睡眠质量也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

不良的睡眠不仅使得情绪波动剧烈,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障碍。

1. 情绪调节许多研究显示,优质睡眠能够有效改善情绪状态,提高快乐感和幸福感。

反之,缺乏足够的休息时间常常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例如,一项针对青少年的研究发现,每晚少于7小时的睡眠会显著增加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风险。

2. 认知功能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认知功能,包括专注力、记忆力和决策能力等。

睡眠对健康的影响

睡眠对健康的影响

睡眠对健康的影响睡眠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睡眠对健康的影响,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一、身体健康1. 提高免疫力睡眠对免疫力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

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人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而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患病的机会。

2. 促进新陈代谢睡眠时,身体会释放一种生长激素,这种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的加速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消化食物、吸收养分,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同时,良好的睡眠还能维持血糖平衡,降低患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风险。

3. 促进心血管健康长期睡眠不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不稳定以及胆固醇升高,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而充足的睡眠可以保护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心理健康1. 改善情绪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调节情绪,提高人的情绪稳定性。

睡眠不足会导致情绪波动、易怒和焦虑等问题。

而良好的睡眠可以让人感到精力充沛、情绪积极,提高生活质量。

2. 增强记忆力睡眠是记忆巩固的重要环节。

大脑在睡眠时会进行记忆整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从而帮助加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睡眠不足会影响信息的处理和记忆的保持,而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3. 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低下和学习困难等问题。

而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提升工作和学习表现。

总结:睡眠对健康的影响不可小觑。

它对身体健康起到了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和维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对心理健康有促进情绪的稳定、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的作用。

因此,人们应该重视睡眠,保持每晚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以维护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字数:510)。

睡眠质量和健康的关系

睡眠质量和健康的关系

睡眠质量和健康的关系睡眠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良好的睡眠质量对身体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代社会,许多人由于工作压力、互联网使用以及其他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原因,面临着睡眠问题。

本文将探讨睡眠质量与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提供一些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

一、睡眠质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1. 免疫系统:充足而良好的睡眠可增强免疫功能,有助于抵御感染和疾病。

人们在深度睡眠阶段产生细胞因子,这些蛋白质能够抵御病毒和细菌入侵,并提高身体对抗疾病的能力。

2. 心血管健康:长期缺乏良好的睡眠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过低或过高的睡眠时间都与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问题有关。

合理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对保持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3. 代谢调节:睡眠与新陈代谢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缺乏足够的睡眠会导致食欲增加、饮食偏好发生变化,进而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

合理的睡眠可以帮助维持健康的体重和良好的代谢功能。

二、睡眠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 情绪稳定性:充足的睡眠是保持情绪稳定和精神状态良好的重要因素。

长期失眠或不良睡眠可能导致抑郁、焦虑和情感波动等心理问题。

相反,良好的睡眠可以提高注意力、专注力和决策能力。

2. 记忆与学习:深度睡眠过程中,人们脑海中会产生记忆强化所需的信号传递过程。

因此,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对记忆力和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解决睡眠问题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

三、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1. 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建立固定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以保持健康的生物钟。

遵循一致的作息时间可以帮助身体适应并更容易入睡。

2.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确保卧室安静、舒适和黑暗。

关闭电子设备,并尽量避免噪音和光源干扰,促进深度睡眠阶段。

3. 持续锻炼:适度且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但需要注意晚上进行激烈运动可能会影响入睡,因此最好在早晨或傍晚锻炼。

4.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品:晚上避免摄取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和饮品,以减少对入睡造成干扰。

睡眠质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睡眠质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睡眠质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睡眠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睡眠质量则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睡眠质量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促进大脑功能和情绪稳定。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面临睡眠质量下降的问题,这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一、睡眠质量与身体健康好的睡眠质量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睡眠不仅可以恢复身体疲劳,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从而提升身体抵抗力。

科学研究表明,睡眠中,人体会产生一种叫做“生长激素”的物质,它能加速身体的恢复和修复过程。

如果睡眠不足或质量不好,生长激素分泌将受到影响,导致身体无法充分恢复,进而容易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其次,睡眠质量与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

不良的睡眠质量与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根据研究,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群更容易患上高血压,而睡眠质量下降也会加重已经存在的心脏疾病。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睡眠质量,通过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来维护心血管健康。

二、睡眠质量与大脑功能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大脑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充足的睡眠能够促进大脑的记忆巩固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过多的研究表明,睡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过程,它帮助我们将白天学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整合和存储。

而缺乏睡眠会影响到这一过程,使得我们的记忆力下降、学习效果减弱。

此外,良好的睡眠还有助于提升大脑的创造力和注意力。

人们常常能够在睡前或醒来时获得一些创新的想法,这是因为睡眠有助于大脑的灵感和创造力。

而睡眠不足或质量不佳则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等问题,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发挥。

三、睡眠质量与情绪稳定睡眠质量对于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良好的睡眠能够帮助我们缓解紧张和焦虑,提升心情和心理状态。

相反,睡眠不足或质量不佳会导致人们易怒、情绪波动大,甚至出现抑郁和焦虑等精神障碍。

科学研究表明,睡眠是一种重要的情绪调节机制。

睡眠不仅可以平衡我们大脑中的神经递质,还能够促进身体合成和释放一些与情绪调节相关的物质,如多巴胺和血清素等。

睡眠与身心健康

睡眠与身心健康

睡眠与身心健康睡眠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理需求,它是维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质量的睡眠可以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而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睡眠的重要性、睡眠不足的影响、改善睡眠的方法等方面,探讨睡眠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一、睡眠的重要性睡眠是人体恢复和修复的重要过程,它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

在睡眠期间,身体会进行一系列的生理活动,包括细胞修复、免疫系统的调节、激素的分泌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睡眠还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它有助于调节情绪、减轻压力、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睡眠不足的影响睡眠不足会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问题,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其次,睡眠不足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长期睡眠不足还可能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此外,睡眠不足还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发生。

三、改善睡眠的方法为了提高睡眠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改善睡眠。

首先,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尽量在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形成良好的生物钟。

其次,改善睡眠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保持安静、舒适的卧室环境,避免使用电子设备等刺激性物品。

此外,合理饮食也是改善睡眠的重要因素,建议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晚餐避免过度饱腹。

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建议在睡前两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四、小结综上所述,睡眠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高质量的睡眠可以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而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改善睡眠环境、合理饮食和适当的运动都是提高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的睡眠需求和习惯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改善策略。

睡眠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

睡眠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

睡眠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睡眠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充足而质量良好的睡眠可以提高我们的精神状态、增强工作学习效率、改善情绪和调节压力,因此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睡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白天的注意力、记忆力、学习能力和情绪状态。

当我们没有得到充足的睡眠时,会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易怒等问题,进而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

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会给我们带来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二、睡眠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稳定情绪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可以缓解紧张和焦虑,并提升积极情绪。

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可以有助于患有抑郁症、焦虑症和其他心理障碍的人改善症状,并提升整体心理状态。

2.增强应对能力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提高个体对压力的应对能力。

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加身体免疫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从而使人更好地应对各种生活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3.促进创造力研究发现,在睡眠过程中,我们的大脑进行记忆巩固和信息整合等重要过程。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激发创造力,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在白天得到恰当休息后,大脑会更容易产生新思路和创新想法。

三、保持良好睡眠习惯的方法 1.建立规律作息时间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入睡和起床,有助于调整自己的生物钟,提高入睡质量。

同时,避免在午休或晚间太晚进行刺激性活动,如运动或看电子屏幕,以免影响入睡。

2.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确保卧室安静、黑暗和舒适。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以提高舒适度。

3.避免过度使用药物或刺激物过度依赖药物来改善入睡质量可能会导致依赖性,并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此外,避免摄入咖啡因或酒精等刺激物质,以免影响入睡。

4.培养良好的放松技巧试图通过深呼吸、冥想或听轻柔音乐等方式放松自己,并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减轻日常压力和焦虑情绪。

四、重视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专业帮助如果你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或其他心理问题中无法摆脱,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睡眠与健康的关系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睡眠与健康的关系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睡眠与健康的关系如何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是人体生理需求的一部分,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促进大脑功能至关重要。

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常常导致睡眠问题的出现,如失眠、睡眠不足和低质量的睡眠。

本文将讨论睡眠与健康的关系,并提出一些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一、睡眠与健康的关系良好的睡眠与健康和幸福感息息相关。

睡眠质量不佳会导致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差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脏疾病、糖尿病和抑郁症等疾病。

因此,改善睡眠质量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二、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是改善睡眠质量的关键。

每天保持相同的起床时间和就寝时间,即使在周末和假期也要尽量保持一致。

这有助于调节生物钟,帮助身体更容易入睡和醒来。

2.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睡眠环境对于良好的睡眠至关重要。

确保卧室安静、黑暗、凉爽和舒适。

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来支撑身体,以减少身体的不适感。

此外,使用耳塞、眼罩等工具可以有效屏蔽噪音和光线,提供更好的睡眠环境。

3.避免刺激性物质咖啡因和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会影响睡眠质量,应尽量避免在晚上摄入过多。

酒精虽然可能使人更容易入睡,但它会干扰深度睡眠,导致醒来时感到疲倦。

为了改善睡眠质量,最好在睡前几个小时停止饮用刺激性物质。

4.放松身心在睡前放松身心是提高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

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沐浴或听轻柔的音乐来舒缓紧张的情绪和压力。

避免在睡前进行激烈的运动或观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以免过度兴奋影响入睡。

5.建立良好的睡前习惯制定一个良好的睡前习惯有助于告诉身体和大脑准备入睡。

可以尝试喝杯温牛奶、读一本书、写下当天的心情或进行放松的伸展操等。

避免使用手机、电视和电脑等电子产品,因为这些可以发出蓝光,抑制褪黑激素的释放,从而干扰入睡。

结论睡眠与健康存在密切的关系,睡眠质量对于身体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刺激性物质、放松身心和建立良好的睡前习惯,我们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享受更好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与健康的关系

睡眠质量与健康的关系

睡眠质量与健康的关系睡眠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面临睡眠质量下降的问题,这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睡眠质量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睡眠质量对健康的影响良好的睡眠质量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睡眠质量对健康的几个方面影响:1. 免疫系统睡眠不足会削弱我们的免疫系统,使我们更容易感染疾病。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降低白细胞数量,这是我们身体抵抗病毒和细菌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心理健康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情绪波动等问题。

睡眠是大脑清理代谢产物和恢复能量的重要时间,不良的睡眠质量会影响大脑功能,进而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3. 记忆和学习能力睡眠对记忆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巩固记忆和提高学习效果。

相反,睡眠不足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和学习困难。

4. 身体健康睡眠质量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可能增加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此外,睡眠不足还与肥胖和代谢紊乱有关。

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改善睡眠质量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1.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建立一个良好的生物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尽量在每天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并在早上相同的时间起床。

2.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和黑暗的睡眠环境对改善睡眠质量非常重要。

使用遮光窗帘、降噪耳塞或白噪音机等工具来减少外界干扰。

3. 避免刺激性物质避免在睡前摄入刺激性物质,如咖啡因和尼古丁。

这些物质会刺激我们的神经系统,导致难以入睡。

4. 放松身心在睡前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冥想、深呼吸或温水浸泡等,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入睡。

5. 锻炼身体适度的身体锻炼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然而,应该避免在临近睡觉时间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入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睡眠与健康的关系
作者:万梦诗刘颖睿忻泓等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5期
摘要:睡眠的质量决定着生命的健康和生活的质量。

睡眠是生命不可缺少的补给站,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3项健康标准。

充足的睡眠可以给人们的身心带来活力,恢复身体机能的运作和朝气,令身心舒爽,以应付一天的工作。

但在大多数人们的健康理念中,往往只关注运动和饮食,却忽略了睡眠这个重要的因素。

长时间的睡眠质量低下或者睡眠不足,给机体带来损害,包括思考能力减退、警觉性与判断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等。

因此,人们必须提高对健康睡眠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睡眠;健康;养生
人的一生中,约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1],睡眠对健康长寿的意义是其他任何方式都难以取代的。

没有良好充足的睡眠,就无法维持生命其他活动。

可见睡眠是十分必要的。

1睡眠的作用
现代社会工作紧张,竞争压力大,人们常常会觉得精神紧张疲惫,长久持续下去会影响人体各系统的有效运行。

此时,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调节压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良药";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

1.1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睡眠期间,胃肠道及相关脏器积蓄合成并制造人体的能量物质,以养精蓄锐,消除疲劳。

同时,睡眠时基础体温、心率、血压降低、呼吸频率及部分内分泌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从而使得体力得以恢复。

1.2细胞修复补充脑力在睡眠状态下,大脑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脑细胞修复和能量的贮存[2]。

不仅起到保护大脑和调节大脑的功能,还可以加强记忆和提高脑力[3]。

1.3增强免疫力,抵抗疾病充足的睡眠可使机体各组织器官加快自我修复,增强机体免疫力[4],利于消除疾病。

1.4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生命好似燃烧的火焰。

规律的睡眠活动,可使机体得到充分休息,延缓衰老,延长生命燃烧时间,保证生命的长久。

反之,机体长期处于激烈的状态,则使燃烧时间缩短,导致早衰。

1.5促皮肤健康,美容养颜在睡眠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循环加快,促进分泌和清除过程加快[5-6]。

此外,皮肤细胞更新速度加快,皮肤再生能力增强,益于美容养颜[7]。

1.6调节情绪,身心健康睡眠可以调节情绪、舒缓心理压力、淡化恶劣情绪对人体的不良影响[8],这对维护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2睡眠与健康的关系
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发起了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其目的就是要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和对睡眠质量的重视[10]。

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将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睡眠与健康的关系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2.1睡眠促进生长发育睡眠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儿童的生长在睡眠状态下速度增快,特别是在深睡期,儿童脑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最多,这是促进孩子骨骼生长的重要物质,所以只有保证儿童充足高效的睡眠质量,才能使其健康的生长发育[2]。

2.2睡眠有助于抵抗疾病侵袭高质量的睡眠是维护健康和体力的基础。

长期睡眠质量低下会使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严重时会加重原有的疾病,甚至诱发其他疾病[11]。

2.3睡眠可以保护人的心理健康睡眠是对机体最好的休息。

短暂的睡眠缺乏,就会使人出现注意力涣散等不良反应,此时还能在以后的睡眠中补回来,但是形成长期持续的睡眠不足对机体造成的损害是难以弥补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12]。

3高质量睡眠的五大要素
睡眠是人最重要的生理需求,高质量的睡眠是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重要保证,对人体的健康极为关键。

简而言之,睡眠质量关系着生命的健康和生活的质量。

高质量的睡眠,原则上要具备五个条件。

3.1光线卧室内最好看不到任何光线,窗帘应选择柔色或暗色。

3.2温度卧室最佳温度以22℃最理想,冬天以19℃为适宜。

3.3空气卧室空气应保持清新、流通。

3.4饮食睡前不宜吃过多的食物。

3.5环境卧室内应保持安静、舒适。

4提高睡眠质量的养生法
人体的每个器官每天都在不断地辛勤工作着:①消耗大量的能量,②积累了大量的代谢物。

高质量的睡眠不仅让机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可以合成、修复及补充消耗,给人体注入新的"血液",重新散发活力和朝气。

所谓"三分调,七分养",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养"即指睡眠,可见睡眠是何等重要。

那如何"养"才能有效提高睡眠质量呢?
4.1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养心安神
4.1.1关灯入睡,避免任何光线刺激强光不仅影响入睡,还能导致易醒,睡不深,做梦。

4.1.2卧室幽静,整洁舒适且温度适宜,空气清新。

4.2睡前保持身心舒缓,静心易眠
4.2.1睡前应放下杂念可适当的静坐,散步,听听舒缓的音乐等,使身心放松,情绪舒缓,利于入眠。

4.2.2睡前不宜观看紧张刺激的电影、电视或交谈会使思维兴奋,大脑不得安宁,入睡困难,导致失眠。

4.3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健康睡眠
4.3.1健康睡眠最重要的是不要随意打乱自己的生物钟。

晚上22∶00入睡,保证8 h/d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可达最佳效果。

4.3.2不易睡懒觉或熬夜即使节假日也应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睡多睡少对人体的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

4.4右侧屈膝而卧护心保肝
4.4.1右侧屈膝而卧右侧屈膝而卧是最理想的睡姿可使全身肌肉松弛,肝血流增多,呼吸通畅。

4.4.2睡眠时不宜仰卧睡眠仰卧会导致舌根部往后坠,影响呼吸,易发生打鼾的现象;若手放在胸口还会压迫心肺,导致噩梦。

4.5培养良好的睡前习惯养生催眠对入眠困难者,可以通过饮食养生,泡脚养生,起到促眠功效。

4.6戒除不良的睡眠习惯修身养性
4.6.1睡前不宜饮酒饱食睡前饮食过多,肠胃撑胀,易出现消化障碍,影响睡眠。

睡眠时血液流动缓慢,若过多摄入高胆固醇食物,高脂肪食物,容易诱发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和肥胖症等疾病。

4.6.2睡觉不宜蒙头蒙头睡会使人吸入大量二氧化碳,甚至发生呼吸困难和疾病。

4.6.3睡时不宜张口呼吸张口呼吸,空气未经鼻腔过滤处理,冷空气及含有污物的气体直接刺激喉咙,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咳嗽。

4.6.4不宜迎风睡在睡眠时生理机能较低,抵抗力较弱,当风而吹容易生病。

4.6.5不宜睡中忍便、憋尿忍便对人体有害,也影响睡眠。

睡前应排空大小便,减少粪便的刺激,有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5结论
睡眠是人体的充电器,是最好的"滋补品"。

睡眠既是补充储备能量、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重要途径,又是调节各种生理机能,稳定神经系统平衡的重要环节,充足的睡眠可获得新的体力和精神。

因此,我们一定要用好睡眠这剂"补药",与健康相伴。

参考文献:
[1]马冠生,崔朝辉,胡小瑛.中国居民的睡眠时间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
制,2006,14(2):68-71.
[2]沈晓明,江帆,李生慧.睡眠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及其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9):1209-1213.
[3]李洋,王得春,胡志安.睡眠的记忆巩固功能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
展,2008,35(11):1219-1224.
[4]李洋,谢杨丽,胡志安.感染和免疫反应对睡眠的影响[J].生理科学进展,2007,38(2):187-190.
[5]黄永璐,汪青松,吴颖慧.昼夜静息-活动、睡眠-觉醒节律的年龄相关性变化[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2,37(1):44-46.
[6]廖春梅.不健康睡眠加速衰老[J].青春期健康,2013(6):73.
[7]吴志,防衰老.睡眠比保健品更重要[J].家庭科学,2012(2):37.
[8]方凤,王亚莉,陈国军.婴幼儿睡眠质量和情绪状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
志,2008,16(4):471-472.
[9]马晓蕾.良好睡眠健康人生[J].中国商贸,2013(34):32-33.
[10]程文.世界睡眠日简介[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3(3):14.
[11]洪军,裘于容,王升旭剥夺睡眠56小时对正常人血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27-28.
[12]李侠,王洪,毕淑英3-6.5岁麻烦型气质儿童睡眠行为的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3):166-167.
编辑/张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