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第一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精编_含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复习案】总结上节课知识框架,构建知识体系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预习案】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的问题;二是的问题,即的问题。
3、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的,就是唯心主义。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基本问题。
2、,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探究案】探究一:阅读与思考人类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这些思想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激荡澎湃,奔流不息。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很多哲学家,他们对于世界、宇宙和生命有着不同的阐释。
在中国古代:先秦时的天道观,郑国政治家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春秋末年的孔子肯定天命,但同时少言天道,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
”;汉代哲学家提出了关于宇宙生成的见解。
《淮南子》认为“道始于虚,虚生宇宙,宇宙生气,气分成天地”;隋唐时期的天人关系。
柳宗元、刘禹锡继续了中国哲学关于天人关系的讨论。
柳宗元提出天无意识,不能“赏功而罚祸”,天地起源于元气。
刘禹锡提出“天与人交相胜”、“天与人不相预”等观点,反对天人感应论;《周易》描绘了宇宙起源的壮阔图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
在西方:古希腊早期哲学家泰勒士向我们展现了水成说宇宙发生论;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这一不朽命题;弗兰西斯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康德认为,“哲学的对象,乃是寻求理性用来获得关于事物的真正知识的种种原理”;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1、结合材料中东西方关于哲学的研究对象的认识,总结概括哲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2、哲学的研究问题有很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探究二:阅读材料,感悟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材料一: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迅速蔓延。
第二课第一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精编-包含答案)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内容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情参与,高效学习,认识到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重点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预习案★【学法指导】1.依据预案通读教材,重点对哲学基本问題的内容及其重要性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教材基础知识。
2.独立完成预习自测題目。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Ⅰ.教材助读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即和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的,就是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的问题,即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的基本问题。
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和。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 ,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和,决定着它们对的回答。
Ⅱ.预习自测1.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2.下列属于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的有()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D.存在反映思维的问题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①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②各种哲学的发展方向③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④哲学的产生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④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写下来,供课堂解决【信息链接】前总理朱镕基答记者问:一日本老头问“我们很多日本人认为南京大屠杀根本没有发生过,你对这件事怎么看?”答:接耳盗铃,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首先,您的逻辑是错误的。
导学案2.1《哲学的基本问题》1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的关系;2、知道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重要性。
3、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说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自主学习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简单的说,就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二者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其二是二者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认为_____________决定_________的,属唯物主义,认为__________决定_____________的,属唯心主义。
(4)如认为思维____________存在,就是认为二者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可知论,如认为思维_________决定存在,就是否认二者的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_________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__________________ 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贯穿于的始终。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精点透析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研究对象不如其他学科具体,而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它放眼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既研究整个世界,又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既包括世界是怎么样的,又包括我们应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等。
_第二课第一框_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主编:张勇审校:朱广华【学习目标】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重点、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学习内容】一、课前自主学习检查默写检测。
二、构建知识框架、剖析典型概念课前自主学习(导学案)一、请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二课第一框。
二、结合学习的内容思考并掌握如下问题:(深刻的理解,准确的记忆,规范的表达)(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是和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注意:“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P.102.哲学的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的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标准。
P.10 二是的问题,即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P.11【注意:唯物主义不等于可知论,唯心主义不等于不可知论。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2、;3、。
三、自主研究、合作探究、师生合作研讨:1.世界万事万物可分为两大类:思维和存在。
请列举。
2.自主回答,合作探究:如何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如何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决定—唯物主义一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决定—唯心主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可知论二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不可知论四、总结提升:1.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为世界本原的问题,而不能笼统的说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五、【当堂训练】【判断题】判断为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填A,错误的填B。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2.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的问题,就是哲学基本问题。
()3.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六、作业()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3.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4.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C.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D.个人和他人的关系()5.“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高二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

高二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2.1哲学的基本问题知识与能力:解释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问题探究、体验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体验正确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等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的关系课前预习一完成填空: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__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二者1/ 6_________的问题;其二是二者_____________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 。
认为_____ 决定____ 的,属于唯物主义;认为_______ 决定_____ 的,属于唯心主义。
4认为思维________ 存在,就是认为二者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______ 论;如认为思维________ 存在,就是否认二者的______性,这种观点被称为_______论。
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时人们在生活与实践中___________的基本问题。
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__________ 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7人类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______;二是_______。
二者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是________ 。
8哲学从总体上探讨______的关系。
9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_________,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和_______,决定着它们________的回答。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2课 第1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哲学的基本问题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中国科学院称,在我国贵州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一枚6亿年前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贵州始杯海绵”,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最古老的可靠海绵化石。
该发现将原始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实证记录从寒武纪向前推进了6 000万年。
这一科学发现佐证了( C )①物质决定于意识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④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科学家的新发现表明思维能反映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②③符合题意。
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但思维不一定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①④观点错误。
2.意大利蒙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的法案。
提案者解释说,把金鱼关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
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真实?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A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③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的“真实”性作出判断④感知无法对“现实”作出“真实”的回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材料中对于现实与扭曲的理解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故①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人的认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说明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故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而不是是否换位思考,排除;④说法错误,人的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存在,排除。
故选A。
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人教版高中政治1.2哲学的基本问题 导学案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框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教学目标(堂清内容)1.识记并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哲学上的两个对子;2.了解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3. 掌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并理解区分各自的基本形态。
二、教学重难点(日清内容)1.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的区分。
2.难点: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的区分。
三、学情分析与应对策略学情分析:根据每次月考及周考成绩,把全部学生分成四个教学层次:A层:班级内考试成绩70分及以上的同学,完成课堂老师授课内容(堂清+日清),教学案上标注A层学生完成的所有内容。
B层:班级内考试成绩50—70分阶段学生,完成教学重点,教学案上注明B层学生需完成的所有内容。
C层:班级内考试成绩50分阶段学生,该层学生课堂要求:完成每堂课识记内容(含义、本质、特征、要求、成就),完成教学案上注明C层学生应完成的内容。
四、教学指导与检测五、巩固诊断(日清习题)1.(A B C)判断正误(1)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3)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4)哲学的基本派别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7)主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做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展开的。
()(9)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1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2.(A B C)2020年6月21日,我国迎来了一场壮观的日环食天象。
在此之前,天文学家对此次天文现象进行了精准的预报。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导学案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1课时哲学的基本问题1.知识目标:(1)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具体内容;(2)懂得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3)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初步具备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①问题,也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②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③的唯一标准;二是④的问题,即⑤的问题。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⑥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⑦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⑧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⑨的始终,决定着各种哲学的⑩,决定它们。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A.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是否承认存在是世界的本原,存在决定思维B.是否承认哲学源于生活实践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D.是否承认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3.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 )的不同回答。
A.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B.意识与思维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涉及想法、主张、做法与现状、实际的关系,这从哲学上看就是处理( )。
①意识与物质的关系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③理想与现实的关系④主观和客观的关系A.①③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5.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内容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情参与,高效学习,认识到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重点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预习案★【学法指导】1.依据预案通读教材,重点对哲学基本问題的内容及其重要性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教材基础知识。
2.独立完成预习自测題目。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Ⅰ.教材助读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即和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的,就是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的问题,即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的基本问题。
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和。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 ,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和,决定着它们对的回答。
Ⅱ.预习自测1.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2.下列属于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的有()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D.存在反映思维的问题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①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②各种哲学的发展方向③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④哲学的产生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④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写下来,供课堂解决【信息链接】前总理朱镕基答记者问:一日本老头问“我们很多日本人认为南京大屠杀根本没有发生过,你对这件事怎么看?”答:接耳盗铃,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首先,您的逻辑是错误的。
历史是事实,是不能改变的,不是贵国人民无论多少认为没有发生就没有发生。
历史就是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任何掩耳盗铃的企图都是徒然的。
如果我说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认为日本其实是中华民族的后裔,日本民族起源于我国秦王朝一个方士携三千童男童女东海寻访仙山的事件,我想贵国政府、贵国人民和您本人也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情。
当然我作为中国总理,也觉得这件事情不能接受。
因为在心理上我不能容忍中华民族的后裔数典忘祖。
12★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哲学应该研究一些什么问题?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什么?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派别的依据是什么?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Ⅰ.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左右,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的巨大地震,并引发了停电、火突和海啸等灾难,造成重大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目前,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对地震和海啸的准确预测仍然难以实现。
因此,有人认为,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
问题:搜集人们对地震、海啸的态度和认识,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角度阐明其蕴涵的哲理。
探究点二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大暴雨,村中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
洪水已经淹没到神父跪着的膝盖了。
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救神父, 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洪水已经淹没到神父的胸口了。
一个警察开着快艇来救神父,神父说: “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救别人好了。
”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地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
一架直升机飞过来放下绳梯救神父,神父还是坚定地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同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被淹死了,他是这场洪水中唯一一个被淹死的人。
问题1:你认为是谁夺走了虔诚的神父的性命?为什么?问题2:就此谈谈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Ⅱ.我的知识网络——归结总结、串联整合Ⅲ.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正确认识的D.是否承认人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这种观点属 于( )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3.作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科学工程,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已绘制完毕。
这说明( )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B.思维和存在是相互决定的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思维可以脱离存在而存在4.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 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D.所有哲学都会遇到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5.“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至于感觉之外的客观事物是否存在,那是无法知道的。
”这句话属于( )A. 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可知论 6.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存在决定思维的是( )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存在就是被感知7.歌曲《女孩,不哭》中有这样一段歌词:“划破黎明的一声啼哭/告诉我你已来到这个家族/睁开眼睛看一看窗户/缕缕晨光是世界给你的礼物”。
歌手阿杜的《天黑》中唱道:“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1)二者的观点有何差异?(2)这种差异在哲学上分别属于两大阵营。
这两大阵营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训练案★一、选择题1.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哲学派别,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但是从本质上看,他们的回答都是围绕而展开的。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和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3.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有()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D.物是观念的集合4.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这是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肯定这一条,我们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这主要说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甚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思维与存在的性质是不同的5.恩格斯说:“凡是断定精神对声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表明(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认为意识能反映物质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物质的问题C.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6.承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这体现了(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B.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7.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2012年2月1日由新华社授权发布。
文件强调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中央“一号文件”之所以连续第九次锁定“三农”,这是在充分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现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的。
上述材料说明()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为基础的B.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以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为基础的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与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无关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一回事8.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晳学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①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④它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9.研究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意义在于()①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提供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③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表明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正确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二、非选择题10.毛泽东同志曾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他说:“思维和存在不能划等号。
说二者同一,不是说二者等同,不是说思维等同于存在,它能够反映客观的性质,能够反映客观的运动,并且由此产生科学的预见,而这种预见经过实践又能够转化成事物。
”(1)为什么思维和存在不能划等号?(2)怎样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3参考答案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预习案】教材助读填空(略)Ⅱ预习自测:1. D 2. C 3. C 4. B5.不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探究案】Ⅰ.探究点一问题:①有的人认为地震、海啸的发生有其客观性和规律性,我们应积极防范;有的人认为地震、海啸的发生是“天意”,我们无法改变。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