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远离犯罪第十一课树立防范意识拒绝诱惑克制冲动教学设计教科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一课对违法说“不”(警惕不良行为学会正当防卫)教案人民版

第二环节:我国刑法的规定。
介绍了我国刑法是如何规定正当防卫的,以及正当防卫的要件: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这四个要件缺一不可。
新课学习
二、警惕不良行为
第一环节: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从内部因素来说,主要是未成年人自身的法治意识淡薄、自控能力不强等因素。
从外部因素来说,主要是家庭环境及教育、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学校教育方面方法失当等。
第二环节:什么是不良行为。
不属于,因为正当防卫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2.紧急避险
除了正当防卫行为外,还有紧急避险,本部分详细解析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条件。紧急避险的编写思路和正当防卫编写思路是一致的。
第一环节:“案情发布”及活动。
这是一个紧急避险的案例,主要让学生对紧急避险有大致的了解。
郑某为某海轮船长。郑某的船由南美载货回国,途径公海时收到台风紧急预报。由于船远离陆地,不能进港避风,而在原地抛锚或者继续前行以及返航均不能避免台风的袭击。郑某为减轻船的负荷,以免船毁人亡,即命令船员将所载货物的10%(价值10余万元人民币)抛入大海。最后,该船终于顺利回国。
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是不良习惯累积而成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会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破坏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危害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尊严。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一课 树立防范意识 (3)

面对他人的冒犯,我们采取各种 方式积极去沟通、协商、解决
一个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 那人用尽世间的污言秽语辱骂他。但佛陀不为所 动,神态平静而从容。
随行的弟子问佛陀:“您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羞 辱?”
佛陀答道:“如果有人送你一件礼物,但你 拒绝接受,那么这件礼物属于谁呢?”
阅读课本P81材料“只吸一口的代价”思考: 小华是如何一步一步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
交损友 好奇吸毒 一口 不能自控,毒瘾
拒绝诱惑的秘诀之二
②提高自己的辨别力和自控力。
各抒己见:
你遇到过什么诱惑?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2分钟时时间:间2到分钟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拒绝诱惑秘诀三 ③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思考:
①小周在得到这台高级相机的同时失去了什么?
②我们该如何看待小周的这种行为?
(温馨提示:从道德和法律两方面考虑)
面对诱惑的不同表现: 有些人头脑清醒,意志坚定 有些人失去自我,丧失人格,最终 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拒绝诱惑秘诀一:
①面对诱惑,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诱惑面前保持定力。
我们该怎样拒绝诱惑?
①面对诱惑,我们要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诱惑面前保持定力。
②提高自己的辨别力和自控力。 ③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青少年为什么容易冲动?
青少年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很容易 因外部的刺激而发生变化,又缺乏足 够的控制能力。
常言道:冲动是魔鬼。
小组合作,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这句话。
高先生为什么屡次被骗?
拒绝诱惑 克制冲动
合作探究: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哪些诱惑?
诱惑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远离犯法第十一课树立防范意识拒绝诱惑克制冲动教学设计教科版

目标导学三:克制冲动的缘故
活动:看教材第83页材料
1.试探问题:那个材料给咱们什么警示?
2.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讲解:青青年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很容易因外部的刺激而发生转变,又缺乏足够的操纵自己情绪的能力。这使得咱们有可能因为蒙受挑衅、侮辱、欺负而情绪兴奋,乃至完全失去理智,做出极端的乃至是违法犯法行为。
(2)面对诱惑,咱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诱惑眼前维持定力,不要沦为诱惑的“奴隶”
,更不能为了追赶诱惑而做出违法犯法的情形。当咱们禁不住物质和利益的诱惑,把自己的手伸向他人的财产,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时,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违背了法律标准。
目标导学二:不能抗击诱惑的危害
活动二:看教材第81--82页材料。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设置
一、大千世界,充满了诱惑。认清诱惑,经受考验,人一辈子的脚步将变得加倍稳健。以下诱惑属于不良诱惑的有 ( )
①香烟的诱惑 ②美食的诱惑 ③漂亮大自然的诱惑 ④黄色图片的诱惑
A.①②③B.①④C.①②D.②④
二、某校八年级(1)班针对班里存在个别同窗参与赌博、吸毒的现象,召开了一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你以为以下最适合该班会主题的是 ( )
第2站 拒绝诱惑,克制冲动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拒绝诱惑的方式,激发学生战胜不良诱惑的信心。
能力目标:培育是非分明的能力,学会分清美好诱惑和不良诱惑,增强自觉抗击不良诱惑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应该拒绝不良诱惑,学会战胜不良诱惑的方式。
【重点难点】
百色专版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八上第4单元第11课树立防范意识复习习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树立防范意识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
2.中考预向:历年中考该内容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选择题通常考查以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一些行为来让学生做出判断属于什么行为;简答题通常考查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
思维导图学以致用1.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异同: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是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二者在违反社会规范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存在程度上的差别。
不良行为是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的行为,有些不良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严重不良行为是严重危害社会的、尚不构成刑罚处罚的违法行为。
2.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犯罪行为,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不良行为可能演化为违法犯罪;严重不良行为已属违法行为,离犯罪仅有一步之遥。
3.违法犯罪的预防: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加强道德与法治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克服、矫正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开始,防患于未然,把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
【例题1】漫画《不归路》给我们的警示有 ( )①人一旦违法,必将受刑罚处罚②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③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维护身体健康④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等知识。
漫画《不归路》给我们的警示有一般违法与犯罪关系密切,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任其发展下去就会走向犯罪,所以我们要防微杜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维护身体健康成长,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
①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不会受刑罚处罚,刑事违法行为(犯罪)才会受刑罚处罚。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案

《预防犯罪》教案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八上十一课树立防范意识3.21优秀课件

记忆口诀
7.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做出某个选择前,学会〔 独立思考,分析〕
各种选择的利弊和可能的后果, 做出 〔 合理合法的、负责的、正确的〕选择
近几年考点分布
20xx年〔选择〕不良行为、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 系 20xx年〔选择〕一般违法开展为犯罪的启示
20xx年〔选择〕一个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的主要启示 20xx年〔选择〕1.一般违法到犯罪的启示 2.拒绝不良诱惑 3.预防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做法
环节一:幸运接龙
1.迅速找出以下知识点,为 幸运接龙作准备。完成的 小组请举手,第一个举手 的小组加2分。
1
2
3
2.规那么: 由一位同学点名,下一位同学答复 ,答对的小组加2分并提问下一位同 学〔每个小组轮流抽一个同学〕 时间:3分钟
1
2
1.不良行为? 2.严重不良行为? 3.从不良行为到 犯罪行为给我们 什么启示? 4.如何预防违法 犯罪?
〔二〕材料解析:网络诱惑
材料一:在这个信息化爆炸娱乐新宠频繁更换的年代, 抖音以不超过15秒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稳稳地坐上了 “江山易改,抖音仍在〞的宝座。然而,在给人们的生 活带来无限娱乐的同时,某些抖音传递的一些负能量和 低级趣味也在悄无声息地毒害着孩子,刺激着他们感官, 危害着他们的身体,扭曲着他们的价值观。
谢谢各位老师指导!
2021/7/30
1.观察漫画《始料不及》:有一只老鼠跑进了米
缸,饱餐一顿而不愿离去:又吃了几天,本可以
就此罢休,跳出米缸,但它舍不得白花花的美食,
一直吃下去,直至米缸吃空,胀得不能动弹,
再也跳不出去了,结果自取灭亡。这那么故事
告诉我们 〔D 〕
无关
①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
部编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犯罪预防措施》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犯罪预防措施》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犯罪预防的重要性掌握常见的犯罪预防措施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课本《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粉笔、黑板、多媒体设备张贴有相关犯罪预防宣传资料的海报教学过程导入引入老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犯罪案例的新闻报道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犯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犯罪预防的兴趣。
概念解释老师简单地解释犯罪预防的概念,即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或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探究讨论请学生自由讨论他们对犯罪预防的看法和想法,并分享自己身边的犯罪预防经验。
鼓励学生互动,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学习案例引导学生阅读课本《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中关于犯罪预防的案例,了解案例中涉及的犯罪预防措施。
让学生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授课讲解根据课本内容,逐一讲解常见的犯罪预防措施,如加强家庭教育、提高个人安全意识、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保证财产安全等。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真实发生的犯罪案例,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案例分析,找出案例中存在的犯罪预防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总结归纳由学生汇报各小组的案例分析结果,并对犯罪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归纳,强调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犯罪预防工作,共同维护社会安宁。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个人犯罪预防经验的短文,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犯罪预防措施并阐述其重要性。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在讨论和案例分析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点评和指导。
同时,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布置和提醒。
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远离犯罪第十一课树立防范意识第3框做出正确的选择教学设计教科版

③重点句: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要根据道德准则和法律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培养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
①知识点: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的概念和作用
②重点词: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作用
③重点句: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提高正确的选择能力。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防范意识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防范意识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防范意识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防范意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防范意识的文章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重点题型整理
1.简答题:请简要阐述防范意识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答案:防范意识是指个体在面对可能的风险和威胁时,自觉采取防范措施,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防范意识具有预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它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论述题:请结合实例分析如何在生活中树立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开展一次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进一步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5)邀请一位警官或法官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6)组织一次参观监狱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违法犯罪的后果,从而增强防范意识。
内容逻辑关系
①知识点:防范意识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②重点词: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法律意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犯罪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危害,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能够理解违法行为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站拒绝诱惑,克制冲动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拒绝诱惑的方法,激发学生战胜不良诱惑的信心。
能力目标: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分清美好诱惑和不良诱惑,增强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知识目标:懂得应该拒绝不良诱惑,学会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教学难点: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关调查显示:未成年犯上网年龄段集中在12至15岁。
专家发现,这一调查数据与未成年犯的犯罪高发期吻合。
这恰恰证明对于那些沉迷于网络暴力、淫秽内容的未成年人来说,其不良影响的程度是毋庸置疑的。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事实?
提示: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不良诱惑极易引发违法犯罪。
面对不良诱惑,我们青少年应客观分析不良诱惑的危害性,理智地拒绝不良诱惑。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一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正确面对诱惑
活动:看教材第80页的例子。
1.思考:(1)小周在得到这台高级照相机的同时失去了什么?
(2)我们该如何看待小周的这种行为?
2.学生回答。
3.提示:(1)失去了良好的品德。
(2)不能抵制不良诱惑。
4.教师讲解:(1)大千世界,充满了诱惑。
面对诱惑,有些人头脑清醒,意志坚定;有些人却在追逐诱惑的过程中失去了在自我,丧失了人格,最终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2)面对诱惑,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诱惑面前保持定力,不要沦为诱惑的“奴隶”,更不能为了追逐诱惑而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当我们禁不住物质和利益的诱惑,把自己的手伸向他人的财产,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时,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违反了法律规范。
目标导学二:不能抵制诱惑的危害
活动二:看教材第81--82页材料。
1.思考讨论:(1)我们还遇到过哪些需要拒绝诱惑的情况?
(2)说说自己拒绝诱惑的经历和心得。
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3.教师讲解:(1)青春期的我们充满好奇,碰到新鲜的事物总想一探究竟,而且喜欢亲自
去试一试。
然而,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不能试的。
面对危险的诱惑,如果缺乏辨别力和自控力,完全受好奇心的驱使,往往会因一念之差而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2)在诱惑面前,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欲望。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只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我们才能做到在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秉持正道。
目标导学三:克制冲动的原因
活动:看教材第83页材料
1.思考问题:这个材料给我们什么警示?
2.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讲解:青少年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很容易因外部的刺激而发生变化,又缺乏足够的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这使得我们有可能因为遭受挑衅、侮辱、欺负而情绪激动,甚至完全失去理智,做出极端的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
目标导学四:掌握克制冲动的方法
活动:看教材第84页材料
1.思考:寻找克制冲动的有效办法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2.分组合作解决。
3.教师讲解:(1)面对他人的冒犯,我们一方面可以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去沟通、协商、解决,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用我们的优秀品质去战胜他人的无礼。
是鲜花,就不要因为野草的议论而忘记开放;是雄鹰,就不要因为麻雀的叫嚷而停止翱翔。
真正自尊的人,没有人可以使他自卑。
(2)常言道:冲动是魔鬼。
冲动会使人变疯狂,冲动会让结果变苦涩,冲动会点燃愚蠢的火把,灼伤自己和他人。
我们要学会凡事三思而后行,用理智来引导自己的情绪,克制住自己的冲动,做一个智慧的少年。
课堂总结
生活中充满了诱惑,我们要分清诱惑有美好的诱惑,也有不良诱惑,我们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克制冲动,在人生的道路上做我们自己的主人。
在此老师送给大家一段话我们一起共勉。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设置
1、大千世界,充满了诱惑。
认清诱惑,经受考验,人生的脚步将变得更加稳健。
以下诱惑属于不良诱惑的有()
①香烟的诱惑②美食的诱惑③美丽大自然的诱惑④黄色图片的诱惑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2、某校八年级(1)班针对班里存在个别同学参与赌博、吸毒的现象,召开了一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你认为下列最适合该班会主题的是()
A.远离赌博
B.拒绝毒品
C.关注健康
D.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3、青少年要远离不良诱惑、健康成长,就要做到()
①不涉足不健康的录像厅、游戏厅和网吧
②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拒绝不良诱惑
③在没人监督的时候,不做自己想做而不应该做的事情
④只对学习感兴趣,其他事情不闻不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中央电视台暑期特别节目《迷途少年》中介绍了很多网瘾少年,他们中很多也曾树立远大理想,也曾努力奋进,可是他们最终因迷恋网络游戏,迷失了自我,难以自拔。
他们要想抵制网络游戏的诱惑,就要()
①在无人监督时做到慎独
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上网
③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培养健康的兴趣
④客观分析不良诱惑的危害,理智拒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