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案例分析 贾厂长的无奈
管理学案例分析 贾厂长的无奈

案例分析—2贾厂长的无奈作为管理者要认清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责,意识到管理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高绩效管理者的特质,还要具有管理者的主体能力与人格魅力。
企业的高层领导与普通员工、与一般管理者在职责上、在角色定位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他既是指挥家,又是一名元帅;他既要有全局观念,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
随着现代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会随之提高。
作为一名管理者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压力及内部资源整合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要求。
贾厂长的确是一个好人,但可以明确讲,他不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而是一位“假厂长”。
因为他将本属于其部下完成的工作都亲自做了,而本应属于他去思考、解决的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却几乎都丢在了一边,原因是他再没有时间去做只有他应该做的工作,这就是贾厂长的无奈!领导者在工作中要具体发挥指挥作用、协调作用和激励作用,而且还必须有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
作为一位企业高层管理者,其主要工作是抓企业的重大问题,如企业发展方向、战略,生产经营中的突发问题,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等问题,还应抓组织的全局性、方向性及与目标有关的重大方针等问题,其他的凡下属可做的事,应授权下属去做,并且一经授权,就不要再去插手,即要坚持“例外原则”和“授权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促使企业的发展。
然而,贾厂长几乎大事小事都包揽无余,结果既累坏了自己,又没达到效果,直接影响到良好的组织心理气氛和高昂士气的形成。
管理者还需要善于及时了解被管理者的反应、感受,即开展双向沟通交流。
本案例中的贾厂长整天被繁杂的事务所“淹没”,哪还有时间和精力与下属沟通呢他不能孤军奋战,而应取得下属的合作和支持,要善于调动下属,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和自己一道实现组织的目标。
从贾厂长推行的成本管理中可见,职工我行我素,没有形成企业的向心力。
优秀的管理者在用人方面要坚持“用人不疑”,只有这样,被管理者才会以实际行动表示你对他的信任,使其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其工作动力。
熊勇清《管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

(p018)贾厂长的无奈1、贾厂长是个好人,但你认为贾厂长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么?2、你认为一名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神马?答:1、贾厂长作为机械厂的厂长,关心同事,体贴下属,虽十足是个好人,但他作为一个高层管理者,并没有有效地利用时间,没有站在组织总体发展和长远发展的立场上,考虑组织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和整个组织的设计问题,而是事必躬亲连鸡毛蒜皮的小事页不放过,以致累坏身体,让公司蒙受损失,所以说贾厂长不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2、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人员应具备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这三种能力,而作为高层管理者,其更应该注重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从而对组织所面临的复杂情况进行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
管理者应该看到组织的全貌和整体,了解组织与外部环境是怎样互动的,了解组织内部各部分是怎样相互作用的,能预见组织在社区中所起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作用,知道自己所属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联络、处理和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激励、诱导组织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正确地指导和指挥组织开展工作。
李刚的软件开发小组1、你知道李刚的问题出在哪么?2、请结合相关理论给李刚提点建议.答:1、李刚作为小组的组长,同时也是一位管理者,而作为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李刚只是站在员工的角度,忽视了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一种重要的技能,对各管理层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同等条件下,人际技能可以极为有效的帮助管理者在工作中取得成功.2、○,1管理者应了解别人的信念、思考方式、感情、个性以及每个人对自己、对工作、对集体的态度,并且承认和接受不同的观点和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和别人更好的交换意见。
错误!管理者应能够敏锐的观察别人的需求和动机,并判断组织成员的可能行为及其可能后果,以便设法最大限度的统一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
○3管理者应掌握评价和激励员工的一些技术和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管理的二重性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有何启发?答:管理的二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启示:错误!管理的自然属性为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我们可以大胆的引进和吸收国外成熟的管理经验,以迅速提高我国管理水平。
贾厂长的困惑----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

.贾厂长的困惑贾炳灿同志是1984年调任上海液压件三厂厂长的。
他原是上海高压油泵厂厂长,治厂有方,使该厂连获“行为排头兵”与“优秀企业”称号,已是颇有名望的管理干部了。
这次是他主动向局里请求,调到这问题较多的液压件三厂来的。
局里对他能迅速改变这厂的落后面貌寄予厚望。
贾厂长到任不久,就发现硼有厂纪厂规中确有不少不尽合理之处,需要改革。
但他觉得先要找到一个能引起震动的突破口,并能改得公平合理,令人信服。
他终于选中一条。
原来厂里规定,本厂干部和职工,凡上班迟到者一律扣当月奖金1元。
他觉得这规定貌似公平,其实不然。
因为干部们发现自己可能来不及了,便先去局里或公司兜一圈再来厂,有一个堂而皇之的因公晚来借口免于受罚,工人则无借口可依。
厂里400来人,近半数是女工,孩子妈妈,家务事多,早上还要送孩子上学或入园,有的甚至得抱孩子来厂入托。
本厂未建家属宿舍,职工散住全市各地,远的途中要换乘一两趟车;还有人住在浦东,要摆渡上班。
碰上塞车停渡,尤其雨、雪、大雾,尽管提前很早出门,仍难免迟到。
他们想迁来工厂附近,无处可迁;要调往住处附近工厂,很难成功,女工更难办。
所有这些,使迟到不能责怪工人自己。
贾厂长认为应当从取消这条厂规下手改革。
有的干部提醒他,莫轻举妄动,此禁一开,纪律松驰,不可收拾;又说别的厂还没有考勤钟,迟到一次扣10元,而且是累进式罚款,第二次罚20元,第三次罚30元。
我厂才扣1元,算个啥?但贾厂长斟酌再三,这条一定得改,因为一元钱虽少,工人觉得不公,气不顺,就影响到工作积极性。
于是在3月末召开的全厂职工会上,他正式宣布,从4月1日塌,工人迟到不再扣奖金,并说明了理由。
这项政策的确引起了全厂的轰动,职工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不过贾厂长又补充道:“迟到不扣奖金,是因为常有客观原因。
但早退不可原谅,因为责在自己,理应生罚;所以凡未到点而提前洗手、洗澡、吃饭者,要扣半年奖金!”这有时等于几个月的工资啊。
贾厂长觉得这条补充规定跟前面取消原规定同样公平合理,但工人们却反应冷淡。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及答案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1、贾厂长该怎么办?贾炳灿原是上海高压油泵厂厂长,治厂有方,使该厂连获“行业排头兵”与“优秀企业”称号,已是颇有名望的管理干部了。
这次是他主动向局里请求,调到这问题较多的液压件三厂来当厂长的。
局里对他能迅速改变这厂的落后面貌寄予厚望。
贾厂长到任不久,就发现原有厂纪厂规中确有不少不尽合理之处,需要改革。
但他觉得先要找到一个能引起震动的突破口,并能改得公平合理,令人信服。
他终于选中了一条。
原来厂里规定,本厂干部和职工,凡上班迟到者一律扣当月奖金1元。
他觉得这规定貌似公平,其实不然。
因为干部们发现自己可能来不及了,便先去局里或公司兜一圈再来厂,有个堂而皇之的因公晚来借口免于受罚,工人则无借口可依。
厂里400来人,近半数是女工,孩子妈妈,家务事多,早上还要送孩子上学或入园,有的甚至得抱孩子来厂入托。
本厂未建家属宿合,职工散住全市各地,远的途中要换乘一两趟车;还有人住在甫东,要摆渡上班。
碰上塞车、停渡,尤其雨、雪、大雾,尽管提前很早出门,仍难免迟到。
他们想迁来工厂附近,无处可迁;要调往住处附近工厂,很难成功,女工更难办。
所有些,使迟到不能责怪工人自己。
贾厂长认为应当从取消这条厂规下手改革。
有的干部提醒他,莫轻举妄动,此禁一开,纪律松弛,不可收拾;又说别的厂还设有考勤钟,迟到一次扣l0元,而且是累进式罚款,第二次罚20元,三次罚30元。
我厂才扣l元算个啥?但贾厂长斟酌再三,这条一定得改,因为l元钱虽少,工人觉得不公、不服,气不顺,就影响到工作积极性。
于是在3月末召开的全厂职工会上,他正式宣布,从4月1日起,工人迟到不再扣奖金,并说明了理由。
这项政策的确引起了全厂的轰动,职工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不过贾厂长又补充道:“迟到不知奖金,是因为常有客观原因。
但早退则不可原谅,因为责在自己,理应重罚;所以凡末到点而提前洗手、洗澡、吃饭者,要扣半年奖金”这有时等于几个月的工资啊。
贾厂长觉得这条补充规定跟前面取消原规定同样公平合理,但工人们却反应冷淡。
现代管理学案例——贾厂长的无奈

现代管理学案例——贾厂长的无奈第一篇:现代管理学案例——贾厂长的无奈现代管理学案例——贾厂长的无奈《现代管理学基础》考试论述题目—————贾厂长的无奈江南某机械厂是一家拥有职工2000多人,年产值约5000万元的中型企业。
厂长贾明虽然年过半百,但办事仍风风火火。
可不,贾厂长每天都要处理厂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几十件,从厂里的高层决策、人事安排,到职工的生活起居,可以说无事不包,人们每天都可见到贾厂长骑着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穿梭于厂里厂外。
正因为这样,贾厂长在厂里的威信很高,大家有事都找他,他也是有求必应。
不过,贾厂长的生活也的确过得很累,有人劝他少管些职工的鸡毛蒜皮的事,可他却说:“我作为一厂之长,职工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我怎能坐视不管呢?”贾厂长是这么说也这么做的。
为了把这个厂办好,提高厂里的生产经营效益,改善职工的生活,贾厂长一心扑在事业上。
每天从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根本没有节假日,妻子患病他没时间照顾,孩子的家长会他也没时间出席,他把全部的时间和心血都花在了厂里。
正因为贾厂长这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他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先进工作者,市晚报还专门对他的事迹进行过报道呢!在厂里,贾厂长事必躬亲,大事小事都要过问,能亲自办的事决不交给他人办;可办可不办的事也一定是自己去办;交给下属的一些工作,总担心下面办不好,常要插手过问,有时弄得下面的领导不知如何是好,心里憋气。
但大家都了解贾厂长的性格,并为他的好意所动,不便直说。
有一次,厂里小王夫妇闹别扭,闹到了贾厂长那里,当时贾厂长正忙着开会,让工会领导去处理一下,工会主席在了解情况后,做双方的思想工作,事情很快就解决了。
可贾厂长开完会后又跑来重新了解情况,结果本来平息了的**又闹起来了。
象这样的例子在厂里时有发生。
虽然贾厂长的事业心令人钦佩,可贾厂长的苦劳并没有得到上天的赏赐。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厂里的生产经营状况每况愈下,成本费用急剧上升,效益不断下滑,急得贾厂长常常难以入眠。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及答案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1、贾厂长该怎么办?贾炳灿原是上海高压油泵厂厂长,治厂有方,使该厂连获“行业排头兵”与“优秀企业”称号,已是颇有名望的管理干部了。
这次是他主动向局里请求,调到这问题较多的液压件三厂来当厂长的。
局里对他能迅速改变这厂的落后面貌寄予厚望。
贾厂长到任不久,就发现原有厂纪厂规中确有不少不尽合理之处,需要改革。
但他觉得先要找到一个能引起震动的突破口,并能改得公平合理,令人信服。
他终于选中了一条。
原来厂里规定,本厂干部和职工,凡上班迟到者一律扣当月奖金1元。
他觉得这规定貌似公平,其实不然。
因为干部们发现自己可能来不及了,便先去局里或公司兜一圈再来厂,有个堂而皇之的因公晚来借口免于受罚,工人则无借口可依。
厂里400来人,近半数是女工,孩子妈妈,家务事多,早上还要送孩子上学或入园,有的甚至得抱孩子来厂入托。
本厂未建家属宿合,职工散住全市各地,远的途中要换乘一两趟车;还有人住在甫东,要摆渡上班。
碰上塞车、停渡,尤其雨、雪、大雾,尽管提前很早出门,仍难免迟到。
他们想迁来工厂附近,无处可迁;要调往住处附近工厂,很难成功,女工更难办。
所有些,使迟到不能责怪工人自己。
贾厂长认为应当从取消这条厂规下手改革。
有的干部提醒他,莫轻举妄动,此禁一开,纪律松弛,不可收拾;又说别的厂还设有考勤钟,迟到一次扣l0元,而且是累进式罚款,第二次罚20元,三次罚30元。
我厂才扣l元算个啥?但贾厂长斟酌再三,这条一定得改,因为l元钱虽少,工人觉得不公、不服,气不顺,就影响到工作积极性。
于是在3月末召开的全厂职工会上,他正式宣布,从4月1日起,工人迟到不再扣奖金,并说明了理由。
这项政策的确引起了全厂的轰动,职工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不过贾厂长又补充道:“迟到不知奖金,是因为常有客观原因。
但早退则不可原谅,因为责在自己,理应重罚;所以凡末到点而提前洗手、洗澡、吃饭者,要扣半年奖金”这有时等于几个月的工资啊。
贾厂长觉得这条补充规定跟前面取消原规定同样公平合理,但工人们却反应冷淡。
案例2:贾厂长的管理模式

案例2:贾厂长的管理模式贾炳灿同志是1984年调任上海液压件三厂厂长的。
他原是上海高压油泵厂厂长,治厂有方,使该厂连获“行业排头兵”与“优秀企业”称号,已是颇有名望的管理干部了。
这次是他主动向局里请求,调到这问题较多的液压件三厂来的。
局里对他能迅速改变这厂的落后面貌寄予厚望。
先要找到一个能引起震动的突破口,并能改得公平合理,令人信服。
他最终选择了一个。
根据工厂原规定,工厂所有迟到的干部和员工将从当月奖金中扣除1元。
他认为这条规定似乎公平,但却不公平。
因为干部们发现可能太晚了,他们先到局里或公司里转了一圈,然后来到工厂。
上班迟到是为了逃避惩罚,这是一个体面的借口,而工人们没有任何借口可以依靠。
工厂大约有400人,其中近一半是女工和儿童母亲。
他们有很多家务活。
他们必须在早上把孩子送到学校或幼儿园,有些人甚至必须把孩子带到工厂。
工厂没有建造家庭宿舍,员工分散居住在城市各处。
他们必须在途中换乘一两列火车;其他人住在浦东,不得不坐渡轮上班。
如果遇到交通堵塞,尤其是下雨、下雪和大雾,即使你很早出门,也不可避免地要迟到。
他们想搬到工厂附近,却无处可去;搬到你家附近的工厂很难成功,尤其是对于女工来说。
所有这一切都使人们无法责怪工人自己迟到。
贾主任认为,改革应从废除这项工厂条例开始。
有的干部提醒他,莫轻举妄动,此禁一开,纪律松弛,不可收拾;又说别的厂还设有考勤钟,迟到一次扣10元,而且是累进式罚款,第二次罚20元,三次罚30元。
我厂才扣1元,算个啥?然而,贾主任反复思考,这篇文章必须改变,因为虽然一元钱很小,但工人们感到不公平、不满和愤怒,这将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因此,在3月底召开的全厂职工大会上,他正式宣布从4月1日起,迟到的工人将不扣除奖金,并解释了原因。
这项政策在全厂引起了轰动,员工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不过贾厂长又补充道:“迟到不扣奖金,是因为常有客观原因。
但早退则不可原谅,因为责在自己,理应重罚;所以凡未到点而提前洗手、洗澡、吃饭者,要扣半年奖金!”这有时等于几个月的工资啊。
熊勇清《管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

(p018)贾厂长的无奈1、贾厂长是个好人,但你认为贾厂长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么?2、你认为一名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神马?答:1、贾厂长作为机械厂的厂长,关心同事,体贴下属,虽十足是个好人,但他作为一个高层管理者,并没有有效地利用时间,没有站在组织总体发展和长远发展的立场上,考虑组织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和整个组织的设计问题,而是事必躬亲连鸡毛蒜皮的小事页不放过,以致累坏身体,让公司蒙受损失,所以说贾厂长不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2、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人员应具备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这三种能力,而作为高层管理者,其更应该注重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从而对组织所面临的复杂情况进行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
管理者应该看到组织的全貌和整体,了解组织与外部环境是怎样互动的,了解组织内部各部分是怎样相互作用的,能预见组织在社区中所起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作用,知道自己所属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联络、处理和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激励、诱导组织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正确地指导和指挥组织开展工作。
李刚的软件开发小组1、你知道李刚的问题出在哪么?2、请结合相关理论给李刚提点建议。
答:1、李刚作为小组的组长,同时也是一位管理者,而作为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李刚只是站在员工的角度,忽视了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一种重要的技能,对各管理层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同等条件下,人际技能可以极为有效的帮助管理者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2、管理者应了解别人的信念、思考方式、感情、个性以及每个人对自己、对工作、对集体的态度,并且承认和接受不同的观点和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和别人更好的交换意见。
管理者应能够敏锐的观察别人的需求和动机,并判断组织成员的可能行为及其可能后果,以便设法最大限度的统一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
管理者应掌握评价和激励员工的一些技术和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2贾厂长的无奈
作为管理者要认清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责,意识到管理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高绩效管理者的特质,还要具有管理者的主体能力与人格魅力。
企业的高层领导与普通员工、与一般管理者在职责上、在角色定位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他既是指挥家,又是一名元帅;他既要有全局观念,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
随着现代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会随之提高。
作为一名管理者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压力及内部资源整合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要求。
贾厂长的确是一个好人,但可以明确讲,他不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而是一位“假厂长”。
因为他将本属于其部下完成的工作都亲自做了,而本应属于他去思考、解决的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却几乎都丢在了一边,原因是他再没有时间去做只有他应该做的工作,这就是贾厂长的无奈!
领导者在工作中要具体发挥指挥作用、协调作用和激励作用,而且还必须有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
作为一位企业高层管理者,其主要工作是抓企业的重大问题,如企业发展方向、战略,生产经营中的突发问题,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等问题,还应抓组织的全局性、方向性及与目标有关的重大方针等问题,其他的凡下属可做的事,应授权下属去做,并且一经授权,就不要再去插手,即要坚持“例外原则”和“授权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促使企业的发展。
然而,贾厂长几乎大事小事都包揽无余,结果既累坏了自己,又没达到效果,直接影响到良好的组织心理气氛和高昂士气的形成。
管理者还需要善于及时了解被管理者的反应、感受,即开展双向沟通交流。
本案例中的贾厂长整天被繁杂的事务所“淹没”,哪还有时间和精力与下属沟通呢?他不能孤军奋战,而应取得下属的合作和支持,要善于调动下属,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和自己一道实现组织的目标。
从贾厂长推行的成本管理中可见,职工我行我素,没有形成企业的向心力。
优秀的管理者在用人方面要坚持“用人不疑”,只有这样,被管理者才会以实际行动表示你对他的信任,使其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其
工作动力。
然而,案例中的贾厂长却过于“用人多疑”,对谁都不相信能够达到他想要的那个效果,导致企业发展越来越滞后。
领导者应该遵循“决不让自己超量工作”和“授权他人然后就完全忘掉这回事”这两句话。
这指的是不超越自己职权范围而行事,而干自己应干的份内事。
据此,贾厂长应先明确自己是最高管理者,其职责和任务是对全厂实行统一指挥、协调和综合控制,并作出高层决策及对重大事情进行处理,如人事安排、企业发展方向及战略等;然后,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集中精力干好这些大事。
“授权他人然后就完全忘掉这回事”指的是把下属能干的事授权下属去干后,就不要再干涉。
贾厂长应充分相信下属有能力做好他们职责范围内的事,应将类似生活、生产例行检查等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交给下属去做。
工作中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正如学生就该好好学习一样,领导者就该好好的领导全局,而不是去做那些下属可以去做的事情,只有各自做好了各自的分内事,将自己多负责的做到最好,才可以使整个企业更好的运作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