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奉主要有受苦的心志
教会年度工作总结

教会年度工作总结时间飞快,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后,我们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了更多的进步,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工作总结了。
你所见过的工作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会年度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总结一年来的主持圣工,有许多荣耀上帝圣名的做法,也存在需要靠主的力量来逐步提升的方面。
现简单总结如下:一、主持的议程安排和时间控制符合安息日聚会的程序安息日聚会主持议程依次是问安、默祷、圣经短讲、唱诗、祷告;散会主持流程依次是证道总结、唱诗、祷告、宣读主祷文、默祷。
默祷时间在20--50秒左右,圣经短讲时间大概5-10分钟,发声祷告人数在3-5个人左右,圣灵特别感动的时候除外。
聚会主持时间大概在15-25分钟。
散会主持的证道总结是根据证道所用时间的长短合理调整,如果证道时间过长,则证道总结时间要短些,反之可以适当延长证道总结的时间。
散会发声祷告人数在2--3个人左右,有圣灵特别感动的情况下可能有更多些弟兄姐妹参与祷告。
二、聚会默祷和散会默祷的必要性默祷是信徒在集体聚会场所个人与上帝天父、与我们的主交通,是灵里的交通,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聚会默祷能够预备心灵,把属世的重担和忧虑交托给上帝,让自己的心在基督里得自由释放,打开心门领受真理的浇灌。
散会默祷可以把领受的真理的感动,向上帝表明自己的意愿和心志,行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
同时把自己更多的感动和负担交付上帝,祈求带领和引导。
三、《历代愿望》、《使徒行述》等怀师母的著作作为圣经短讲的主要内容上午聚会的圣经短讲是参照《历代愿望》、《使徒行述》的内容,符合上帝对安息日会的旨意。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是上帝在末世拣选怀爱伦师母等信徒组织成立的教会形式,以盼望和迎接基督复临为主要信仰目的。
怀爱伦师母的一生也是上帝特别拣选和带领的一生,见过许多异象,在圣灵感动下写了许多属灵高度很高的书籍,是基督复临信徒灵命增长的“灵粮”。
《历代愿望》、《使徒行述》等著作说明解释了《圣经》的真理,便于信徒学习和领会,没有和《圣经》冲突的话语。
【诗歌鉴赏】张昭传原文及译文

【诗歌鉴赏】张昭传原文及译文张昭传原文及译文张昭传原文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
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
弱冠察孝廉,不就。
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
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
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
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江。
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于昭,昭欲嘿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
策闻之,欢笑曰:"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
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
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
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
后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昭为军师。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
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
"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为方目,间不置盖,一人为御,自于中射之。
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
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魏黄初二年,遣使者邢贞拜权为吴王。
贞入门,不下车。
昭谓贞曰:"夫礼无不敬,故法无不行。
而君敢自尊大,岂以江南寡弱,无方寸之刃故乎!"贞即遽下车。
拜昭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
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
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
"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
2面对试炼

1面对试炼经文:雅1:2—4上次我们分享了雅各书的背景和作者雅各的生平,今天我要和大家继续分享雅1:2—4的内容,借着这段经文和大家分享个题目《面对试炼》。
其实信徒天天都在试炼里。
要是有什么苦楚的事,叫我们的心灵受影响,就是试炼了。
比如,你的贫穷、疾病、忙碌、跟人吵架、看到孩子不听话、或者在事奉中缺乏智慧,这些都是外在的苦楚。
如果这些苦楚使你有缺乏感、失败感、不能爱人、忧闷的心、为明天担忧等,然后叫你越想越被影响,越想越被折磨的话,那时你已经开始进入试炼里。
但我们不要因着这些试炼而灰心无奈,因为在试炼中有神的美意。
就如方才我们所读的经文,“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
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
”是的,信心是要经过试炼才能完备、毫无欠缺。
但试炼的过程是很辛苦,我们在试炼中应以什么态度面对呢?试炼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经过试炼以后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一、面对试炼的态度—要大喜乐 2节信神是要得平安的,有时偏要遇到患难;信神本是要蒙祝福的,有时却遭受痛苦。
若信神的人被造就到一种程度,能在痛苦中喜乐,在患难中平安,那就是为神的大爱与我们的信心作了荣耀的见证。
神是要祝福我们的,但最大的祝福就是使我们长进。
神所赐的平安,最圆满的就是活在他里面的平安。
这类的恩惠只能在试炼中获得。
在一帆风顺,事事如意的境遇里,我们很不容易亲近神,更不容易在认识神的爱上有长进。
神常常把信他的人不是养在温室里,反倒把他们摆在外面,使他们经风雨,遭寒暑。
为的要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材。
为此,我们要感谢赞美他的名。
2节说“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这段经文提到试炼,“试炼”这两个字的直接意思就是“从神而来的生活考验”。
在我们的生活中,考验难免是会临到的。
我们难免是会遇到困难、挫折,这些大大小小的考验,圣经把它分成两种。
第一种叫做试炼;另外一种叫做试探。
试炼和试探的来源和目的都不同。
试探的“探”就是“探听”的“探”,“侦探”的“探”。
卧薪尝胆故事优美的句子

卧薪尝胆故事优美的句⼦1. 卧薪尝胆的完整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百⼆秦关终属楚;苦⼼⼈,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解释:有志向的⼈,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破釜沉⾈,最终使百⼆秦关归楚所有;苦励⼼志的⼈,上天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三千兵马,就灭亡了吴国。
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末年,吴国和越国因战争结下仇怨。
吴王夫差为⽗报仇,在伍⼦胥的辅佐下⽇夜勤兵。
得意之时的勾践铸成"王者之剑",欲灭吴国⽽后快。
不想,夫差已攻进"剑庐",伍⼦胥领兵已渡过⼤江。
勾践⼤败。
为保留⼀线复国的机会,勾践接受了范蠡的意见,降吴为奴。
勾践从此为吴王养马、拉车,为了复国的⼤志受尽屈辱。
苟且偷⽣中,默默等待着。
勾践的谨慎⾏事,使得吴王渐渐地放松了警惕。
勾践和范蠡在暗中逐渐得到了转机,并被夫差准予回越国。
回国后勾践仍然谨慎从事,⼀点⼀滴地积蓄⼒量,休养⽣息。
伍⼦胥⼀再阻拦意欲北进做霸主的吴王,最终却被夫差赐死。
吴国实⼒顿时削弱。
勾践终于得到了机会,举兵复国。
这就是春秋时期最后⼀位霸主勾践的传奇,因其"卧薪尝胆"的典故,勾践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
2. ⽂中解释卧薪尝胆的故事句⼦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带兵进攻越国,在战⽃中被越国⼤将砍中由脚,伤重不治⽽死。
他的⼉⼦夫差继承了他的王位。
三年后,夫差为报⽗仇,带兵攻打越国,⼀举攻下越国的都城会稽,迫使越王勾践投降。
夫差把勾践夫妇押解到吴国,关在阖闾墓旁的⽯屋⾥,为他的⽗亲看墓和养马。
勾践忍受了许多折磨和屈辱,才被吴王夫差释放出回国。
他⼀⼼报仇雪恨,带头⽇夜苦⼲,重新积聚⼒量。
为了激励⾃⼰,他在⽇常⽣活⾥特别定了两条措施。
⼀是“卧薪”,晚上睡觉时不⽤垫褥,就躺在柴铺上,提醒⾃⼰,国耻末报,不能贪图舒服;⼆是“尝胆”,在起居的地⽅挂着⼀个苦胆,出⼈和睡觉前,都拿到嘴⾥尝⼀尝,提醒⾃⼰不能忘记会稽被俘的痛苦和耻辱。
《没药山》后记:乳香岗的途径

《没药山》后记:乳香岗的途径“我要往没药山和乳香岗去,直到天起凉风,日影飞去的时候回来。
”(歌4∶6)这是《雅歌书》中主角,书拉密女追求良人自己,一段令人向往的话,从前她以“我以我的良人为一袋没药,常在我怀中。
”今日她要自己往没药山去,她的追求是何等饥渴;她的灵程是何等进步;爱良人是何等迫切!没药树是生长在非洲、阿拉伯地区的一种小乔木,当树干受疮伤后,就流出汁液,经日光曝晒、热风或寒冷成为晶体。
人们采来放入药中,成医治人各样损伤的良药。
基督降世,正如嫩芽象根出于尘世干地,更在十字架上流尽血水,“医治”了地上万万千千罪人的灵魂身心。
因此圣灵为要人明白父神救赎,愿意以世人理解的没药,作耶稣为千万罪人受苦受死的表记。
难怪那位如“基达帐棚”般黑的书拉密女,蒙了良人悦纳拯救,一生要以良人的苦痛作她怀中的没药,勉励自己一生一世不忘救主的恩情。
并愿意上没药的山,跟随救主脚踪,与祂同苦同死。
并与良人基督一样从死中复活,在她身上活出良人的自己。
在此不单使一切认识她的众女子得福;良人也得了安慰和享受:“我妹子,我新妇,你的爱情何其美,……我进了我的园中,采了我的没药的香料……。
”不知不觉中,良人复活的乳香(馨香)也从她身上发出,却是结果累累:“在我们的门内有各样新陈佳美的果子,我的良人这都是我为祢存留的。
”(4∶10-14,7∶8、13、)。
“众女子见了,就祢她有福”,良人也“恋慕”她(6∶9,7∶10)。
胡振庆弟兄去世已经一年多了,这位为着他所敬爱的救主,为持守基督纳正信仰而三次坐牢的弟兄,令弟兄姐妹无不怀念。
我们并非要重看一个软弱的人,乃是要叫神众儿女看见,神能藉这卑微的器皿,显出祂莫大的能力!基督徒并不重看他坐了多少年的牢,因为坐牢并不表示必定得胜?!那是想念这位曾经教导过他(她)们的年老弟兄,因着有基督的馨香从他身上发出来。
他(她)们得他益处的事,因着年日变迁,自己也记不清了,但那一股从基督而有香气,总好象挥之不去,不能忘怀。
高中课本人教版劝学原文及译文

高中课本人教版劝学原文及译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
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课本人教版劝学原文及译文,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课本人教版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此段教材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此段教材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逾越之旅--苦路善工

今天,有多少人被誣告,被不公 正地判罪,而又不准說出實情呢? 又有多少人由於為真理作證而飽 受折磨,成了不義的無辜犧牲品 呢?我們還能沉默多久呢?我們 的緘默怎能對抗謊言和謬誤呢? 又怎能為無數的不公不義,特别 是為那些未經審訊就被判罪的人、 那些未出生就被處死的胎兒、以 及那些被判定過非人生活
禱詞 領:主耶穌,你是生命之糧,也 是天父怀中自我奉献之爱。 眾:上主,求你垂憐。 領:主耶穌,求你扶助所有信仰 你的人成为一饼一体,為使世界 獲得生命而貢獻自己。 眾:上主,求你垂憐。
領:主耶穌,求你幫助我們成為 福音新傳的使者,將生命和愛帶 給这饑餓的世界。 眾:上主,求你垂憐。 唱:心靈慘痛不禁沉吟,凝思爱 子意切情深,甚於利刃刺透心。
領:主耶穌,求你賜給我們維護 正義的勇氣,和獻身的精神。 眾:上主,求你垂憐。 唱:目睹爱子橫遭极殃,慈容黯 淡涕淚滂湟,熟能見此不同伤:
第五處:耶穌遭受鞭打
讀經: 那時,比拉多命 人把耶穌帶去鞭打了。然後兵士 們用荊棘編了個茨冠,放在他頭 上,給他披上一件紫紅袍,來到 他跟前說:「猶太人的君王,萬 歲!」並打他耳光。(若19:1-3)
領:主耶穌,願我們能與背負重 擔的人團結合一、互相支持,並 使這團結精神成為眾人獲得力量 和勇氣的泉源。 眾:上主,求你垂憐。
的人而呐喊和抗爭呢?(默禱片 刻) 禱詞 領:主耶穌,願我們有力量和勇 氣站出來,向我们當今的社會說 出真理。 眾:上主,求你垂憐。 領:主耶穌,願你的愛成為我們 堅決奉行真理的根基。
眾:上主,求你垂憐。 領:主耶穌,願你的聖神啟迪我 們,好能对抗不義、壓迫,以及 人性墮落等問題。 眾:上主,求你垂憐。
包括工作及家庭的問題、孤獨及 困惑、痛苦及死亡等。我們如能 在天主聖寵和救恩的光照下,理 解這些問題,現實生活或許會變 得充滿意義。我們應堅信天主的 智慧和慈愛,並向他說:天父, 願祢的國來臨,願祢的旨意奉行 在人間。(默禱片刻)
孟子名言名句和解释 ,仁者无敌

孟子名言名句和解释,仁者无敌1、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讲仁德的人是天下无敌的。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孟子·梁惠王上》)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
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快乐而快乐;以人民的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忧愁而忧愁(人民便会和你一条心)。
5、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我善于养我(这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6、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禹闻善言,则拜。
《孟子·公孙丑上》(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家指出他的过失来,他很欢喜。
(当年的圣君)禹听到不同意见后,很谦虚地向人家下拜。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依靠天上(自然界)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
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社会上人们和谐一致的有利条件。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在道义上占主动的人,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
在道义上不占主动(无道、无德、无理)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很少人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而那种得到多数人帮助的人,整个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9、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孟子·公孙丑下》“古时的君子,犯了过失,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
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人们也都抬头看得很清楚。
1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