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今非昔比的十年互联网站长之路

合集下载

中国互联网的十年变革启示

中国互联网的十年变革启示

中国互联网的十年变革启示作者:穆爽来源:《中国新时代》2009年第08期在互联网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商业模式的探索、资本市场的压力以及行业监管的风险始终如影随行中国的互联网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长为拥有超过3亿网民和高于全球互联网普及率水平的巨大产业。

过去的十年,从这里诞生了无数的千万富翁和市值过亿的上市公司。

新浪、搜狐、网易、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些行业中的明星企业,在喧嚣的互联网泡沫中起步,经过不断摸索,业已成为行业的标杆性企业。

新闻超市、免费邮箱、即时通讯、网络游戏、社区、搜索、电子商务……所有这些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不但极大地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而且见证了知识经济时代,技术与管理如何创造财富。

然而企业运营如逆水行舟,在这些互联网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商业模式的探索、资本市场的压力以及行业监管的风险始终如影随形。

商业模式的探索在所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商业模式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在互联网行业尤其如此。

例如最初以出售给各地电信部门免费邮件软件起家的网易,其免费个人主页、社区和免费邮箱是其网站建设的三板斧。

当Yahoo引领的门户热潮席卷中国,网易也开始转型成为门户网站,并于2000年6月30日,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与新浪、搜狐并立门户网站三极。

然而纳斯达克从5000点一路狂泻到1500点,转成门户的网易并没有赚钱。

一系列的内外交困,使网易遭遇纳斯达克停牌,《华尔街日报》如此评论,“总部设在北京的互联网门户网站网易似乎走到了尽头”。

《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认为,丁磊和苹果的乔布斯非常像,他们都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新的产品来维持企业的运转。

依靠无线增值业务的强大盈利能力,网易度过了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寒冬;而当2004年SP业务已经完全控制在移动运营商手中时,网易又选择了撤退。

几乎同时,网易进军网游——通过收购国内第一个开放式的图形MUD引擎公司,开发了《大话西游》系列,以此获得玩家的真金白银,与代理韩国、美国游戏不同,网易拥有全部的知识产权。

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记录中国互联网创新的辉煌历程

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记录中国互联网创新的辉煌历程

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记录中国互联网创新的辉煌历程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记录中国互联网创新的辉煌历程互联网的发展如一股磅礴之风,席卷了整个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中国作为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互联网领域也创造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通过回顾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记录中国互联网创新的辉煌历程。

一、探索的开始:中国互联网的孕育期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从最初的探索开始。

当时,中国人逐渐了解到互联网的存在,并开始尝试搭建自己的网络平台。

各类网站成立,服务范围覆盖互联网入口、搜索引擎、在线购物等方面。

这一时期,互联网的普及率还不高,但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势头已经初露头角。

二、崛起与挑战:中国互联网的腾飞时期进入21世纪,中国互联网进入了一个崛起与挑战并存的时期。

与世界各国互联网公司的竞争激烈,中国互联网公司也开始崭露头角。

在这个时期,一批中国互联网公司应运而生,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

他们通过不断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逐渐崭露头角,与国际互联网巨头展开竞争,开启了中国互联网创新的辉煌历程。

三、创新与突破:中国互联网的黄金时代近年来,中国互联网迈入了创新与突破的黄金时代。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中国互联网公司加倍努力,不断推出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打破传统模式,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中国互联网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例如,支付宝的扫码支付、美团的外卖服务、小米的智能手机等,都引领了互联网创新的潮流。

四、互联网+:中国智慧社会的崭新模式“互联网+”是近年来中国提出的概念,意味着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相结合,推动传统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传统行业得以提升效率、优化服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中国政府也提出了“互联网+”战略,支持和鼓励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为中国智慧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五、未来展望:中国互联网的无限可能展望未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国内的网络发展史

国内的网络发展史

国内的网络发展史第一次互联网大浪潮1994年—2000年从四大门户到搜索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1997年6月,丁磊创立网易公司;1998年张朝阳正式成立搜狐网;1998年邮箱普及&第一单网上支付完成1998年11月腾讯成立,由马化腾、张志东等五位创始人创立。

1998年12月,由王志东先生创立新浪1999年聊天软件QQ出现,当时叫OICQ,后改名腾讯QQ风靡全国。

1999年9月9日马云带领下的18位创始人在杭州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团2000年1月1日李彦宏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第一次大浪潮垫定BAT)第二次互联网大浪潮(2001年—2008年)从搜索到社交化网络(博客、sns、论坛、微博)2001年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2002年,博客网成立2002年,个人门户兴起,互联网门户进入2.0时代。

2003年淘宝网上线,后来成为全球最大C2C电商平台;下半年,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

2004年网游市场风起云涌2005年博客元年2006年熊猫烧香病毒泛滥,名为“熊猫烧香”的计算机蠕虫病毒感染数百万台计算机2007年电商服务业确定为国家重要新兴产业2008年中国网民首次超过美国第三次互联网大浪潮(2009年—2014年)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入口从搜索到各种各样app分流)2009年SNS社交网站活跃,人人网(校内网)、开心网、QQ、等SNS平台为代表2010年团购网站兴起,数量超过1700家,团购成为城市一族最潮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2011年微博迅猛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渗透日益深入,政务微博、企业微博等出现井喷式发展。

2012年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过台式&微信朋友圈上线2012年3月今日头条上线2012年双11阿里天猫与淘宝的总销售额达到191亿被业内称为双十一的爆发点,这一年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

2012年双十一当日,天猫与淘宝的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其中天猫达到132亿淘宝也有59亿。

2013年余额宝上线2013年淘宝双十一销售额:350亿元2014年打车软件烧钱发红包,滴滴快的巨资红包抢用户,“互联网+交通”出行.2014年阿里上市之后的第一个双十一:571亿元2015年首次提出“互联网+”;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当日双十一销售额达到:912亿元2016“魏则西事件”引发网络平台监管责任边界大讨论2016年,互联网直播、网红等热词“风靡全国”, 短视频造就第一网红papi酱!2016年5月罗辑思维得到app上线,已有超过400万用户使用,付费用户超过100万。

中国互联网历史长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中国互联网历史长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中国互联网历史长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历史需要记录。

亲爱的朋友,请您沿着这条互联网历史长廊一路走过去,在时间与空间的纬度中见证中国互联网的风雨历程和累累硕果。

没有勒石纪念那无数无名的参与者,但是我们相信纸墨之恒,寿于金石。

参与这场革命的人,相信一定会胸中万千感慨突兀起,斗酒倾尽荡气回中肠。

第一阶段:网路探索(1987年~1994年)中国的互联网不是八台大轿抬出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走出来的。

——胡启恒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1987年9月14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技术的探索1988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X.25协议使该单位的DECnet成为西欧中心DECnet的延伸,实现了计算机国际远程连网以及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1989年11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简称NCFC)正式启动,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实施。

1992年12月底,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中国第一个采用TCP/IP体系结构的校园网。

世界你好!中国连入国际互联网是一段奋争的历程。

1992年6月,在日本神户举行的INET'92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钱华林研究员约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际联网部负责人,第一次正式讨论中国连入Internet的问题。

1993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64K专线正式开通。

这条专线仍是中国部分连入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

1993年6月,NCFC专家们在INET'93会议和CCIRN会议上利用各种机会重申了中国连入Internet的要求,这对中国能够最终真正连入Internet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十年创业记:有人折戟沉沙,有人凤凰涅盘

互联网十年创业记:有人折戟沉沙,有人凤凰涅盘

时代洪流:如何选择创业方向?2006年底,还是金山高级副总裁的王峰发现,身边的人几乎快走光了。

王峰说:“我还没有离开金山的时候,外面就开始有一个说法叫‘旧金山’了。

”2005年前后,原金山高管纷纷离职创业,被称为“旧金山(人)”。

2006年11月,王峰递交了辞职信。

YY创始人李学凌曾做过记者,和王峰认识,当得知王峰创业后,说了一句:“你怎么才出来(创业),我都出来两年了。

”王峰说:创业有时候需要冒险精神,想太多,权衡利弊太多,反而不会去做了。

“跟CC(庄辰超)认识好多年,跟高燃也认识好多年,都是2005年前后创业的。

” 赶集网创始人、瓜子二手车CEO杨浩涌感慨地说,创业都是一茬一茬出来的。

他还记得当时徐易容在做抓虾网,王兴开始做校内,豆瓣刚刚起步,只有张涛的大众点评,倒是已经做了两年。

“杨浩涌是,姚劲波是,王兴也是,我们那一票人都是2005年出来创业的。

”暴风集团CEO冯鑫说。

2005年,人们开始推崇Web 2.0的概念,主张用户既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除了王兴创办了校内网(后改为人人)、阿北创建了豆瓣网,还有一个红火一时的网站是猫扑。

王峰说:除了BAT,今天中国互联网创业潮最佼佼者的一批人,就是从2005年到2009年之间起步的,基本上占了今天主流互联网公司的90%。

关于创业的方向,王峰隐约感觉有两个:一个是工具软件,一个是游戏。

在金山的时候,冯鑫和王峰就是关系很好的朋友,关于创业的想法,两个人也交流了很多。

冯鑫就想做软件。

他先找到雷军,让雷军把杀毒软件给他做,做一个软件帝国。

雷军回答说,我们要做游戏。

冯鑫后来想,自己经常像个二傻子一样办事。

冯鑫又找周鸿祎,说要做软件。

周鸿祎说要做动态搜索干百度。

2005年,离开3721的周鸿祎创建奇虎360公司,猎豹CEO傅盛也于这一年加入奇虎。

9月,奇虎开始商业化运作,推出BBS搜索。

周鸿祎和傅盛分别负责搜索和杀毒软件业务。

2006年7月,奇虎正式推出了杀毒软件360安全卫士。

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历程回顾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经历了令人赞叹的历程。

可以说,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创新、商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

本文将回顾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历程。

一、互联网创业的初期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当时国内仅有少数富豪和政府机构能够使用互联网。

在此背景下,网易、搜狐、新浪等一批互联网公司应运而生。

它们通过启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门户网站,为大众提供门户、电邮和聊天室等基础服务。

这些公司的发展给中国互联网产业创造了无数机会,也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充分准备。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000年之后,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普遍进入成长期,全球主流互联网公司都开始关注中国市场。

而在2010年后,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迅速推动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百度通过其百度地图和百度搜索引擎优势进军移动互联网市场,阿里巴巴则着手发展基于移动支付、O2O及物流等相关业务,腾讯则在手机游戏、广告和社交等领域重点布局。

与此同时,大量新兴公司快速崛起并开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肆意展露头角,例如今日头条,滴滴出行,美团点评等等。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疑加速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步伐。

三、知识产权挑战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崛起,几乎所有行业都开始大量涌现出产业链、开发者和创业公司等形式的企业。

而互联网的开放和共享特性,又带来全球知识产权挑战的日益加大。

在国内市场之外,像苹果,高通等国外科技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申请自己的商标和专利权,引起了一系列的知识产权拥有争端。

这些挑战明显地导致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而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的应对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其将来的竞争力。

结论2000年至今,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几乎所有行业都涌现出了几乎所有形式的企业,从而带来了很多的机会。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兴企业继续涌现,如今中国拥有最丰富的互联网生态系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在线娱乐市场之一。

一个苦逼站长的十年创业路及感悟

一个苦逼站长的十年创业路及感悟

一个苦逼站长的十年创业路及感悟我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搞互联网,而且已经做了十多年了。

在上大学之前,我只在大舅家见过电脑,会打简单的游戏,而且看到一本basic的书,可一行代码也不会。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可考大学的时候老师建议我报考外语系,如果考不上,还可以被新闻系的录取,于是我不幸考上了,而且被分到一个莫名其妙的语种。

(反正不是英语系)混了三年后,我接触了互联网,那时中华网已经上市了,泡沫时代来临。

我记忆最深的是大使馆被炸,某个网站号召大家上网一起攻击美国政府网站,我还打印出来贴到学校里的海报栏,估计没几个能看懂的,反正我不会搞。

再后来很多网站推出,我最爱的是去各种网站注册用户,不断的收到网站寄出来的各种礼品,感觉真的很幸福。

当然那时的我,仅限于浏览网页,亲戚介绍我进了当地的聊天室,又迷上了聊天,那时的网友关系真的好单纯啊,我还记得电脑坏了,一会大哥给我打电话,给我讲怎么修电脑,足足打了半个小时。

1999年,国内已经有不少知名个人网站了,我去书店买了本frontpage,自己建了一个站,还是用框架结构的,亲戚的同事帮我在一家网络公司服务器上开了空间,绑定了个二级域名,然后上传上去,我的空间就开通了。

只是实在不大懂网络,也不懂的运营,都是手动做一个一个的页面,反正就是玩呗。

如果没有网络,也许我的人生是另外一个轨道。

大四的时候别人都在准备考研,而我迷恋网络,后来实在不好意思,也跨专业报考了某中文专业,可惜没有好好复习,一心想投身于互联网行业,最后政治差两分。

而我则进了本地的一家互联网公司。

这家公司在省内是很有名气的,甚至在国内同行也是比较知名的,曾经喊出“赶超新浪”的口号,也获得了数亿的投资,可是由于体制问题,现在已经没落了,而我在进公司两年后提出了辞职,想去创业。

我当时的创业方向是搞网吧,很快与一个朋友盘下来一家网吧,重新装修、更换了新的电脑,当时跟国内一家知名网吧学,早晨7点到9点免费上网,很快生意就火起来了。

中国互联网十年发展大事记

中国互联网十年发展大事记

1.1994年,中国第一个互联网接入点在北京建立。

这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的正式起步,中国互联网开始与世界互联网接轨。

2.1998年,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成立。

CNNIC的成立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组织和指导,实施了一系列的互联网政策和规划。

3.1999年,中国最大的引擎百度成立。

百度的成立推动了中国互联网引擎的发展,并成为中国互联网最重要的公司之一
5.2003年,中国开始限制外国社交媒体。

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的互联网审查和限制措施,包括封锁外国社交媒体网站,导致国内社交媒体平台快速发展。

6.2004年,中国互联网用户突破1亿。

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迅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之一
8.202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兴起。

互联网金融平台如宜信、蚂蚁金服等迅速发展,为中国的金融行业带来了创新和挑战。

9.2024年,中国首次举办互联网大会。

乌镇互联网大会成为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重要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的互联网精英和企业家。

10.2024年,中国5G商用启动。

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商用5G网络的国家,推动了中国科技行业向前迈进。

这些事件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

未来,中国互联网将继续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今非昔比的十年互联网站长之路
今天无意看见了cnbeta的文章《用户眼中已经消亡的十大IT技术》,突然有种冲动想写一写中国互联网这么多年发展之路的回顾,当然,是从一个小站长的眼光与角度去写的。

站长之路掐指一算已走过十年,回忆那个年代的互联网,那个年代的计算机,那个年代的软件,不仅感慨万千。

1、modem拨号上网。

当年大多数计算机的上网方式都是拨号上网,连最初成立的几家网吧都是。

想上网了,先把电话线拔下来,插在机箱后的modem接口上,然后打开IE,输入网址。

由于拨号上网价格不菲,甚至在准备拨号之前都已经准备好了需要浏览的内容。

然后就听见吱吱嘎嘎的拨号声,大概持续半分钟,通讯完毕,可以上网了。

速度当然是满如蜗牛,所以那时候的计算机杂志上才会有铺天盖地的“教程”教你如何提高网速,比如修改注册表、加大缓存等等;
2、那时候建立一个网站几乎是没有备案一说的,只要不是BBS,找个可靠一点的IDC,就可以上传网站了。

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CMS系统,大多数网站都是一群狂热的技术爱好分子手动写的HTML.那时候还是1.0时代,网站的互动几乎没有,想添加一个页面还得重新写页面代码,然后逐个加入链接;建立好了网站,即便是一个人访问,也会让你心头兴奋不已。

那时候没有SEO之说,疯狂的寻找认识的人,然后告诉他自己的“烘焙机”(homepage),然后放上一个链接。

纯粹的友情链接,多么纯粹;
3、还记得那时候,通过telnet上浙大的BBS,每一次交流都得通过命令来完成,首先输入username,然后password登录。

估计现在还发生这场景,别人一定认为你是黑客;
4、那时候是html与asp的天下,漫天遍野的网站都是“真静态”的html,或者高级一点的用asp.现在想想那个ASP漏洞满天飞的互联网现状,不仅胆战心惊;
5、疯狂的研究“Netants”(网络蚂蚁)与网际快车。

在那样一个纯技术的年代,每个上网的人都异常关注网速。

于是乎这样的加速下载软件也非常常见;还记得那年颇有争议的“多线程下载”技术,让中国的互联网界展开了一次宏伟的大辩论。

6、那时候是没有流氓软件之说的,有的只是《超级解霸》、《Norton》、《KV3000》……关注网络安全的你一定还对手动输入病毒定义的窗口印象颇深。

7、QBASIC,最初的编程工具。

虽然功能简单,但作用强大;在那个年代,我们学校就有老师用其来统计学生成绩了,引得其他老师一整仰慕;WPS,那时候是国产软件的骄傲,能让万恶的DOS下面出现我们伟大的汉语了……
8、随时出现的无法预测的蓝屏永远是心中的一片阴影。

尤其在windows98下,Microso
展到了今天的具有堆叠技术的堆叠式集线器,有的集线器还具有智能交换机功能。

可以说集线器产品已在技术上向交换机技术进行了过渡,具备了一定的智能性和数据交换能力。

但随着交换机价格的不断下降,仅有的价格优势已不再明显,集线器的市场越来越小,处于淘汰的边缘。

第三名Novell netware1079票
在Windows系统盛行之前,个人电脑是运作在Command Line的环境,此时的网络架构,都是以Novell Netware来建构而成。

现如今,它的辉煌已不再,Windows操作系统的成功不仅将Netware市场蚕食殆尽,基于Windows平台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好不夸张的说,Netware在过去十年中,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第四名同轴电缆989票
同轴电缆的优势非常明显,优秀的屏蔽性能、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曾让同轴电缆风光一时。

但随着RJ45双绞线技术的发展,同轴电缆除屏蔽性以外的各项优势逐渐不再明显,而其复杂的架设和较高的成本更是让人们对其的热情大打折扣。

如今,除有线电视等领域以外,同轴电缆的身影已经越来越难以看到。

第五名IPX协议831票
随着互联网的革命性发展以及网络游戏的出现,IPX协议已渐渐得被淘汰。

很多操作系统已经默认不再支持IPX.
第六名电力线上网825票
曾经的电力线上网技术,风头一时无两。

试想一下,无需任何多余线路铺设,只需要通过家里的电源插座就可以连入互联网,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一件事?可惜,电力线的先天“残疾”让电力线上网最终变成了镜花水月——数据通信稳定性难以保证、用电负荷不断变化导致的干扰、影响短波通讯、家电的电磁波影响信号传输等等一些列的问题让电力线上网所有的优势都变成了实验室里的笼中鸟,在商用了很短的时间之后,便默默地退出了市场。

第七名telnet578票
随着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不带加密功能的Telnet渐渐远离了大家的视线,转而采用了更安全的SSH等远程访问工具。

第八名2G网络566票
NTT DoCoMo计划于2011年3月停止2G移动网络服务,因为届时大多数用户都已使用3 G网络。

此前,NTT DoCoMo曾表示停止2G网络服务的时间是2012年12月。

Ryuji Yamada 在2009年亚洲移动通信大会上表示,NTT DoCoMo停止2G网络服务的部分原因是要停止一种过时的网络,另外也是为了向用户提供下一代无线宽带LTE服务。

他说:“大多数NTT D oCoMo用户已经开始使用3G网络。

”而芬兰则准备在2010年之后就关闭2G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