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2015-2016高中生物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总结

构建 ·知识网络
归纳 ·专题小结
典练 ·素养提升
对话 ·命题专家
生物学 必修2 配人教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分裂异常(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则所产生的 配子一半正常,一半异常,如下图所示(仅列举一种情况):
归纳 ·专题小结
典练 ·素养提升
对话 ·命题专家
生物学 必修2 配人教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序号 ③ ④
图谱
遗传方式
判断依据
常染色体隐性或伴 父母无病,儿子有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一定是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或伴 父母有病,儿子无
X 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一定是显性遗传
构建 ·知识网络
归纳 ·专题小结
典练 ·素养提升
对话 ·命题专家
生物学 必修2 配人教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序号 ⑥
图谱
遗传方式
判断依据
非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母亲有病,儿子
(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 无病,非伴 X
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染色体隐性遗
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 传
构建 ·知识网络
归纳 ·专题小结
典练 ·素养提升
(2)看“DNA复制和分裂次数”:在核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中, 斜线代表DNA复制,竖直下降代表细胞分裂完成。因此斜线出现1次, 而竖直下降出现2次的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l次,而竖直下降出现1次 的为有丝分裂。
(3)看“结果”: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数或核DNA分子数与分裂前 相等的为有丝分裂;减半的为减数分裂。
对话 ·命题专家
生物学 必修2 配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单元测试带答案

必修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综合检测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有关人体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男性的性染色体可能来自其祖母和外祖父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产物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X、Y染色体会发生联会行为D.人体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只含一条X染色体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与同源染色体行为一致的是 ( )A.细胞核B.蛋白质C.成对的基因D.中心体3.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B.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C.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D.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都是等位基因4.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对象是 (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②减数第二次分裂③姐妹染色单体之间④非同源染色体之间⑤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②⑤5.a和b属于同一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核内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核中DNA含量是b细胞核中DNA含量的两倍,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a是正常体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B.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C.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 a处于有丝分裂中心体移向两极时,b处于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6.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 ( )A.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7.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条常染色体与2条X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 ( )①初级精母细胞②次级精母细胞③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④8.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 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C. c过程发生细胞融合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9.遗传因子组成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分开,分别发生在 (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③ D.②③④10.如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的示意图。
高中生物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实验步骤: ①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杂交得 F1,观察 F1 中小鸡羽毛与性别的关系; ②从 F1 中选出芦花雌鸡与非芦花雄鸡杂交得到 F2; ③观察 F2 中小鸡羽毛与性别的关系。
前期 ①与②的主要区别在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特点不 同;①与③、②与③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同源染色 体
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 ①与②的主要区别在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特点不 同;①与③、②与③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同源染色 体
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 ①与②比较:①中染色单体分离,②中同源染色体分 离; ①与③比较:①中有同源染色体,③中无同源染色体; ②与①③比较:②中有染色单体,①③中无染色单体
末期
染色体 数目变化
2N 2N 2N 4N 4N→2N
DNA 数目 变化
2C→ 4C 4C 4C 4C→2C
4C
性原 细胞
2N 2C → 4C
减数分裂
初级 性母 细胞
次级性母 性
细胞 细
前、中 后 胞
期期
2N N 2N N
4C 2C 2C C
2.曲线图比较法
项目
有丝分裂
曲线 变化
减数分裂
3.分裂图像比较法 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解析:①图中含 4 条染色体且两两配对,属于减数第一次分 裂前期(四分体);②中含 4 条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没有 出现两两配对现象,为有丝分裂中期;③中含 4 条染色体,排列 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④ 中含 2 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⑤ ⑥都含 8 条染色体,染色体移向两极,为有丝分裂后期;⑦中细 胞的每一极都含 4 条染色体,细胞膜正把细胞缢裂为两个,为有 丝分裂末期;⑧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为减数第一次分 裂后期;⑨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变成 4 条染色体,为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减数分裂1、定义: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细胞。
(2)时期:原始生殖细胞(特殊的体细胞)→成熟生殖细胞(3)特点: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细胞的形成过程:(在睾丸中)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变形为精子)Ⅰ、间期(精原细胞)DNA复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初级精母细胞(与有丝分裂间期相同)Ⅱ、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初级精母细胞)①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交换部分片段。
(又称四分体时期)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下两侧。
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④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Ⅲ、减数第二次分裂期(次级精母细胞)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
②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④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四个精细胞(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异同点:①相同点:形成过程与精子基本相同,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卵细胞。
②精子的形成场所在睾丸,卵细胞的形成场所在卵巢。
③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细胞叫做次级卵母细胞,小的细胞叫做极体;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大的细胞叫做卵细胞,小的细胞叫做极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也分裂成两个极体。
④精子的形成细胞质均等分裂;卵细胞的形成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⑤精子形成需要变形,卵细胞形成不需要变形。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一对夫妇所生女儿全正常,所生儿子中有的正常,有的为色盲,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X B X B与 X B YB.X B X b和 X B YC.X B X b和 X b YD.X B X B和 X b Y答案:B分析: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为B、b,解答本题首先根据亲本的表现型写出基因型,然后再判断子代的表现型。
一对夫妇所生女儿全正常(X B X-),所生儿子有的是色盲,有的正常(X b Y、X B Y),说明父亲的基因型为X B Y,母亲的基因型为X B X b,B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用豌豆杂交时,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B.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C.孟德尔研究豌豆花时,未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D.人工异花传粉后,可不用套袋等操作答案:B分析:1 .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2 .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用豌豆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A错误;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B正确;需要考虑雌蕊和雄蕊的发育程度,在花蕾期去雄,确保实现亲本杂交,C错误;人工授粉后,还需要套袋,D错误。
故选B。
小提示: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尤其是人工异花授粉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
【师说】2015高考生物全程复习构想课件:2-2-2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P
XaXa♀
× ↓
XaYA♂
F1
XaYA
XaXa (♀全为隐性)
(♂全为显性)
3.X、Y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 Ⅱ-1 区段为 Y 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遗传为伴 Y 染色体遗传;Ⅱ-2 区段为 X 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遗传 为伴 X 染色体遗传。 (1)伴 Y 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的遗传。
三、伴性遗传 1.概念: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 性染色体上,遗传总是和性别 相关联的现象。
2.分类与特点 类型 伴 X 染色体隐 性遗传病 典例 红绿色 盲症 患者基因型 X X 、X Y XDXD、
b b b
特点 (1)交叉遗传 (2)男性患者多 (1)世代连续
伴 X 染色体显 抗维生素 性遗传病
【解析】 依据题意,家猫的体色为伴 X 遗传,并且正常情况 下,基因型为 XBXB 和 XBY 的猫都是黑猫,基因型为 XbXb 与 XbY 的猫都是黄猫,而基因型为 XBXb 的猫是玳瑁猫,由此可以看出玳 瑁猫都是雌猫。正常情况下,A 项中提到的玳瑁猫(都是雌性)的互 交是不符合事实的; B 项中基因型为 XBXb 的玳瑁猫与基因型为 XbY 的黄猫杂交,其后代中(不分雌雄)玳瑁猫占 25%;C 项中若要高效 繁育玳瑁猫,需选择基因型为 XbXb 和 XBY 或 XBXB 和 XbY 的猫杂 交,后代中的雌猫都是玳瑁猫,不必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 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 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X、Y、常)染色体上,乙 遗传病的基因位于________(X、Y、常)染色体上。 (2)Ⅱ2 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3 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若Ⅲ3 和Ⅲ4 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 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4)若Ⅳ1 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 的概率是________。 (5)Ⅳ1 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_______。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第1课时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 (1)专题三减数分裂的解题方法 (6)第2课时受精作用 (12)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16)第3节伴性遗传 (21)专题四伴性遗传的解题方法 (28)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1.形成场所睾丸(曲细精管)。
2.精子形成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1)间期(2)减数分裂Ⅰ(减数第一次分裂)不能叫做“第一次减数分裂”结果:1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3)减数分裂Ⅱ(减数第二次分裂)不能叫做“第二次减数分裂”结果:经减数分裂Ⅱ,2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4个精细胞。
(4)变形:4个精细胞经过变形,形成4个精子。
3.结果: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4个精子。
4.几个重要概念(1)同源染色体(2)联会: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都含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1个四分体。
(4)互换(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还是减数分裂Ⅱ?为什么?提示减数分裂Ⅰ。
因为经过减数分裂Ⅰ产生的每个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的一半,而减数分裂Ⅱ前后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相等的。
(2)若不考虑互换,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Ⅱ形成的两个精细胞,其染色体数目和类型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提示完全相同。
因为减数分裂Ⅱ相当于1次有丝分裂,仅仅是没有同源染色体而已,所以,根据有丝分裂的特点可知,若不考虑互换,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Ⅱ形成的两个精细胞,其染色体数目和类型是完全相同的。
[典例1]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答案 B【归纳总结】【方法归纳】同源染色体的判断方法★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 。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笔记重点大全(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笔记重点大全单选题1、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答案:B分析:1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是均和性别决定有关,如红绿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等;并且生殖细胞中并不是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细胞新陈代谢必需的酶的基因在每个细胞中均得到表达。
2 .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都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
3 .X和Y为同源染色体,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X或Y这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
也就是说次级精母细胞有的含X染色体,有的含Y染色体。
A、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与人类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其与性别决定无关,A错误。
B、基因在染色体上,伴随染色体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正确。
C、不同的细胞里面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生殖细胞也是活细胞,具备正常的生理活动,与此相关的基因也需表达,并不是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C错误。
D、X和Y为同源染色体,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X或Y这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也就是说次级精母细胞有的含X染色体,有的含Y染色体,D错误。
故选B。
2、某种蝗虫正常二倍体雌性个体染色体组成为22+XX,雄性个体染色体组成为22+XO(只有一条性染色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雄蝗虫精巢细胞中的X染色体数可能是0条、1条、2条B.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少一条C.雄蝗虫在形成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会出现11个四分体D.蝗虫的基因组测序应测定13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雌雄蝗虫的性染色体数目不同,雌性产生的雌配子为22+X,雄性产生的雄配子是22+X或2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D.两组数目和形态相同的染色体【解析】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故应有44条常染色体,性染色体有可能是XX,YY,即两组数目和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故A、C、D 正确。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故不可能存在XY这一对同源染色体,B错误。
【答案】 B6.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 )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不会进行DNA复制,故A错误。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n,故B错误。
减Ⅱ和有丝分裂在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两个,故C正确。
分裂结束后,有丝分裂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2n,故D错误。
【答案】 C7.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A.肝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C.第一极体 D.卵细胞【解析】由图可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但该细胞中含染色单体应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细胞,不应该是体细胞,故A、B错误。
卵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故D错误。
所以应该能代表第一极体,故C正确。
【答案】 C8.下列符号代表精子的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为同源染色体,下列来自同一精原细胞的精子是( )A.abc′、ab′c、ab′c、abcB.a′bc、ab′c、ab′c、a′ b′c′C.ab′c′、a′bc、a′bc′、abcD.ab′c、a′bc′、ab′c、a′bc′【解析】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因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形成的4个精细胞会两两相同,且互补。
【答案】 D9. 2015·嘉兴一中期中 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部分图像(假设不发生交叉互换)。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B.甲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C.丁细胞中①和②可能均为性染色体D.戊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或aB【解析】丙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说明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初级精母细胞,A项错误;甲细胞一极中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说明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B项正确;丁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为次级精母细胞,因此①和②不可能都为性染色体,C项错误;依题意并结合乙细胞中各基因的位置可推知,戊细胞中的白颜色的染色体上有b基因,黑颜色的染色体上有A基因,因此戊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D项错误。
【答案】 B10.人体内一个卵细胞只与一个精子融合,但为什么还要数以千万计精子才能保证受精完成( )A.精子的寿命短B.精子到达卵的几率极低C.精子分泌酶水解卵周围的细胞D.精子为卵提供营养物质【解析】精子到达卵子需要大量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精子死亡,为了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强壮精子到达,要数以千万计精子做保证。
【答案】 B11.下图为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基因型一定为杂合体的是(双选)( )A.Ⅰ-2 B.Ⅱ-5C.Ⅲ-10 D.Ⅲ-11【解析】根据题意,1号个体显性基因一定要传给5、7号,2号个体的隐性基因一定要传给3、4、5、6、7号个体,所以5号和7号一定为杂合体。
再分析5号的显性基因一定传给了9、10号,6号个体的隐性基因一定传给了8、9、10、11号个体,所以10号个体一定为杂合体,综上所述,选BC。
【答案】BC12.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
芦花和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B、b基因决定。
芦花雌鸡(Z B W)与非芦花雄鸡(Z b Z b)杂交,子代( )A.都为芦花鸡B.都为非芦花鸡C.雄鸡为芦花鸡,雌鸡为非芦花鸡D.雄鸡为非芦花鸡、雌鸡为芦花鸡【解析】【答案】 C13. 2015·河北邢台摸底 某养猪场有黑色猪和白色猪,假如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 ) A.让该公猪充分生长,以观察其肤色是否会发生改变B.让该黑色公猪与黑色母猪(BB或Bb)交配C.让该黑色公猪与白色母猪(bb)交配D.从该黑色公猪的表现型即可分辨【解析】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与多只白.如图为一个家庭中某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血友病和红绿色盲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相关的致病基因均位于h、E和e均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21. 2015·忻州一中期中 (10分)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
根据此曲线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A:________,B:________。
(2)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__和8~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4或12)。
(6)时期6与11的共同点是________。
(7)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________,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
【解析】(1)分析图像可知,甲图中A是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分析乙图曲线可知,曲线A是核DNA数量变化曲线,B是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中先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然后雌雄配子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再后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受精作用。
(3)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单体消失,乙图曲线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与中期,对应的区间是1~6和8~11;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过程中细胞内都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中由于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其后各时期细胞内均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乙图曲线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4~8。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0条,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末期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10条。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乙图中的时刻4。
(6)乙图中时期6与11都发生了着丝点分裂,两组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7)甲图中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初级卵母细胞,对应乙图中的3~4区间,形成的子细胞是第一级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1)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受精作用(3)1~6 4~8 (4)10 (5)4 (6)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7)3~4 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22. 2015·龙岩期末 (10分)藏獒原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是一种高大、凶猛、垂耳的家犬。
具有基因B时,皮毛呈黑色;具有基因bb时,皮毛呈褐色;但毛色的形成还受I(i)基因的控制。
下图甲表示藏獒毛色的遗传实验,乙表示F1的某组织切片显微图像。
请回答下列问题:甲图实验结果说明该性状的遗传是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本褐毛和白毛藏獒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F2中,黑毛藏獒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的褐毛藏獒与基因型为BbⅠi的个体进行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据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
(1)控制遗传病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______________性基因;控制遗传病乙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__________________性基因。
(2)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理论上分析,若Ⅰ-1和Ⅰ-2再生女孩,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
(4)Ⅱ-7和Ⅱ-8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可知Ⅰ-1和Ⅰ-2都没有病,而其女儿有病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他们的儿子有乙病,但Ⅰ-1不含乙病致病基因,说明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
(2)Ⅰ-1没有甲病和乙病,但其女儿为甲病患者,因而他是甲病携带者,故基因型是AaX B Y(3)如果Ⅰ-1和Ⅰ-2再生女孩,常染色体有3种基因型,性染色体有2种基因型,共有6种。
但表现型只有不患甲乙病和患甲病不患乙病2种表现型。
(4)7患有甲病是aa,母亲是乙病携带者,其有1/2是携带者。
8号无甲病也无乙病,但其兄弟是甲病患者说明其父母是携带者,其有1/3是AA,2/3Aa,乙病是X B Y。
所以他们生一个患甲病的孩子概率是2/3×1/2=1/3。
(5)如果他们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说明7号是乙病携带者,8号是甲病携带者,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1/2×1/4=1/8。
【答案】(1)常隐X 隐(2)AaX B Y (3)6 2 (4)1/3 (5)1/825. 2015·大连期中 (10分)雄鸡和雌鸡在羽毛的结构上存在差别。
通常雄鸡具有细、长、尖且弯曲的羽毛,这种特征的羽毛叫雄羽,只有雄鸡才具有;而雌鸡的羽毛是宽、短、钝且直的,叫母羽,所有的雌鸡都是母羽,但雄鸡也可以是母羽。
研究表明,鸡的羽毛结构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用母羽的雄鸡与雌鸡相互交配,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羽毛性状的基因中,雄羽基因对母羽基因为______________(填“显”或“隐”)性。
(2)由杂交结果分析可知,亲代的雄鸡和雌鸡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代的雌鸡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