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九月月考物理试卷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一.选择(每题2分,共24分)1.(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2.(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露珠的形成B.壶口冒“白气”C.冰雪消融D.湿手烘干3.(2分)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
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 变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A.振幅变大B.振幅变小C.频率变大D.频率变小4.(2分)“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你一定听说过,下面有关这两个成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二者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而“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D.“扬汤止沸”能够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5.(2分)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6.(2分)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 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
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7.(2分)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
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8.(2分)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A.秋天房顶上结霜B.铁水被浇铸成工件C.冰棒冒出“白气”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9.(2分)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上海市川沙南校2017-2018学年八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

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10 月教学质量自主调研八年级物理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1. 下面哪一个物体的质量接近1.5 千克()A. 一只蚊子B. 一只鸡C. 一个中学生D. 一头大象2. 以下测量工具不能用来测量质量的是()A. 磅秤B. 沙漏C. 天平D. 杆秤3. 在上海市高架路的一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塑料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A. 减少强光对驾驶员的干扰B. 减少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 保护车辆的安全D. 减少车辆的噪声污染4. 用天平称出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这个物体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5. 下列关于声波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利用岩层发生形变的地声异常来测地震等级,是因为固体能传播声音B. 古人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入人耳C. 潜入水底的人一定听不到岸上的各种声音D. 进入太空舱的航天员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直接交谈6. 质量为40 克的一本书,总共有100 页纸,则每张纸的质量约为()A. 0.4 克B. 0.04 克C. 0.8 克D. 0.08 克7. 在以下介质中(假设温度相同),声速传播速度最快的是在()中A. 真空B. 空气C. 水D. 玻璃8. 如图1 所示,表示三种测量木条AB 长度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A. 图甲是正确的B. 图乙是正确的C. 图丙是正确的D. 都有错9.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0. 用皮卷尺量教室的长度,若用力拉伸卷尺,使卷尺变形伸长,再去测量教室长度,则测量结果比真实值()A. 偏小B. 偏大C. 没有影响D. 一样大二、填空题(每小题1 分,第21 题每空2 分,共41 分)11. 十六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原理,在“探究单摆摆动周期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采用的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是法,即每次只让个因素改变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B.茶杯的高度是C.物理书的长度是D.他自己的身高是2.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3.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4.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
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
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
以上判断()A.菲菲正确B.翔翔正确C.两人都正确D.两人都不正确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6.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和,当小强正通过关卡左侧远的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B.关卡C.关卡D.关卡7.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内运动的路程为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内静止C.物体在前内和后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为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振动得快的物体才能发声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D.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9.如图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 厅“声音之韵”展区,“传声筒”这件展品,当一人在话筒管路一侧发声时,另一侧的人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出去的C.听到的声音是靠金属管传来的D.医用听诊器和传声筒的原理不同10.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1.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12.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琴弦的振幅13.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14.小明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原因的可能是()A.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B.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C.香火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D.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15.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音的是()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6.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相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图中,物体长度为________.图中,物体长度为________.17.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18.、两车分别从、两点同时同向运动,经过秒、相遇,它们是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________(填“ ”、“ ”或“ ”),、间的距离为________.19.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点和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图中段的距离________,测得时间,则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____(填“ ”、“ ”或“ ”)20.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____(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21.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________;根据乐器发声的________,可以听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22.击鼓传花是大家熟悉的游戏,游戏的人是通过鼓响来判断是否停止传花.这说明鼓声能________;人们听到的鼓声是由鼓面________而产生的,通过________传到游戏的人耳中.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23.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所示,其中、、、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①若他选择、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____的关系.②若他要研宄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两弦线做实验.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请你据图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点、点、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________点,最低的是按住________点.24.回答下列问题: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___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乙实验乒乓球___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五.计算题(共16分)25.一列长为的火车匀速驶过长为的大桥,测得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求:火车的速度;火车在桥上运行的时间.26.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秒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秒,司机第二次鸣笛,又经秒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客车第一次鸣笛时与悬崖的距离;客车匀速行驶的速度并判断客车是否超速行驶.(已知此高速路段最高限速为千米/小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米/秒)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27.关于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是城市中禁止鸣笛标志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闹钟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调2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中的两条,若运动秒后,甲、乙间的距离小于米,则分析图象可知()A.若甲乙,甲的图一定为图线B.若甲乙,甲的图可能为图线C.若甲乙,乙的图一定为图线D.若甲乙,乙的图可能为图线29.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30.如图所示,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内乙车的人看到甲车向后退去C.甲、乙两车在内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到第之间的平均速度甲车大于乙车31.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米/秒,且保持不变)()A.米/秒B.米/秒C.米/秒D.米/秒二、综合题:(10分)32.年月日,位于长春市伊通河上的自由大桥在内成功爆破.由于采用“微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33.心电图仪(如图所示)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次.则:根据甲的心率为次可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________;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多少毫米每秒?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答案1.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接近一本书的厚度,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左右,故不符合题意;、茶杯的高度是左右,故不符合题意;、物理书的长度约为左右,即左右,故符合题意;、中学生的身高约为左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2. 【答案】B【解析】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其运动和静止的状态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解:、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错误;、汽车模型相对于风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正确;、风相对于风洞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错误;、风相对于地面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错误.故选.3. 【答案】A【解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解答】解: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的运动有种情况:①甲车不动,乙车向北运动;②乙车不动,甲车向南运动;③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④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也向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慢;⑤甲车向南运动,乙车也向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快;、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故正确;、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故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不一定是静止的,故错误;、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先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错误;、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先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错误.故选.4. 【答案】C【解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017-2018天津市和平区双菱中学初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天津市和平区双菱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3分)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
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2.(3分)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正确的是()A.12.16cm=12.16×0.01=0.1216mB.12.16cm=12.16cm×0.01m=0.1216mC.12.16cm=12.16×0.01m=0.1216mD.12.16cm=12.16×0.01cm=0.1216m3.(3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A.B.C.D.4.(3分)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B.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C.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D.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并排列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5.(3分)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6.(3分)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的速度为9.0m/s,10秒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7.(3分)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8.(3分)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A. B. C. D.9.(3分)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的行为,交谈时应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
2017-2018八年级学生第一次月考成绩

2 0 0
5.41%
17
0.00%
12
0.00%
0
45.95% 11
90.90909091 11
32.43% 11
84.72727273 11
0.00% 11
43 11
42.9166667 29.6666667 21.9166667
40 4 10.81%
40 9 24.32%
20 4 10.81%
八年级第一次月考成绩汇总(满分910分、化学50分)
张玉琦 任晓雪 马莹莹 刘雨彤 范文祺 韩佳硕 张宏业 杨冬岩 张佳莹 李宁波 李晓春 彭思宇 韩雨纯 季思琦 张月娜 周振豪 杨兆博 禅鑫宇 苏晓波 郭嘉婷 甄添琦 彭丽辉 侯宇 彭中伟 娄鑫杨 宋嘉美 姜文鑫 夏志昊 王鸽 孙博 陈佳欢 周嘉慧 马晓明 佟志宇 张哲 韩福成 宋俊荷 参考人数 总分 平均分 2 18 4 优秀人数 5.41% 48.65% 10.81% 优秀率 15 23 12 及格人数 40.54% 62.16% 32.43% 及格率 11 11 11 高分段人数 87.18181818 110.8181818 93.27272727 高段平均分 11 11 11 低分段人数 28.5 低段平均分 40.4166667 34.3333333
40 1 2.70%
40 5 13.51%
40 5 13.51%
分)
生物 名次 物理 名次 化学 名次 总分 名次 100 1 94 1 47 2 820 1 1 95 3 93 2 44 4 817 2 2 96 2 85 7 49 1 797 4 3 93 5 75 11 45 3 781 7 4 95 3 88 4 37 14 777 3 5 93 5 87 6 41 7 750 6 6 86 9 88 4 40 9 742 9 7 91 7 76 9 41 7 711 8 8 87 8 76 9 37 14 693 11 9 82 10 80 8 38 12 687 14 10 79 13 70 14 36 20 675 5 11 75 16 73 12 44 4 670 10 12 78 14 72 13 39 11 648 15 13 71 19 70 14 37 14 641 17 14 68 22 64 16 40 9 640 18 15 76 15 60 20 43 6 629 13 16 70 21 62 18 37 14 621 16 17 72 18 63 17 36 20 601 12 18 57 26 90 3 34 24 600 23 19 63 23 55 22 38 12 596 19 20 82 10 55 22 36 20 585 25 21 50 30 55 22 32 25 524 22 22 81 12 56 21 37 14 519 21 23 58 25 62 18 28 30 510 24 24 75 16 42 28 36 20 501 20 25 56 27 52 26 29 28 439 26 26 71 19 34 30 20 33 434 28 27 56 27 44 27 29 28 422 27 28 53 29 26 33 32 25 407 29 29 61 24 55 22 37 14 390 30 30 49 31 21 34 30 27 361 31 31 44 33 30 31 21 32 336 32 32 47 32 35 29 16 34 309 33 33 37 34 19 36 28 30 266 37 34 20 36 20 35 10 36 248 34 35 20 36 28 32 14 35 224 35 36 26 35 5 37 6 37 136 36 37 37 37 37 2513 2160 1244 67.9189189 58.3783784 33.6216216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苏科版

2016-2017 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1.以下几种估测最切合实质状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崭新的 2B 铅笔长约 18cmC.课桌的高度约为 1.5m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概 1cm2.为了查验人躺着和站即刻身体长度能否有差别,采纳以下哪一种尺最适合()A.量程 30cm,分度值 1mm B.量程10m,分度值 1dmC.量程 3m,分度值 1mm D.量程15cm,分度值 0.5mm3.晓燕在学校春天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取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 ,则全程内的均匀速度是()A. 6m/s B . 6.25m/s C. 6.75m/s D. 7.5m/s4.以下对于偏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仔细仔细的丈量能够防止偏差B.丈量时未恪守操作规则会惹起偏差C.丈量时的错误就是偏差太大D.丈量中错误是能够防止的,而偏差是不行防止的5.以下对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声音在真空中流传的最快B.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人能听到回声需要必定的条件C.只需有物体的振感人总能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D.声音的流传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没关,与温度相关6.使用一根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丈量一个机器部件的长度,这样丈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 B .偏小 C.正常 D.没法比较7.如图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A.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 .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8.以下事列中不是利用声传达信息的是()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能否异样B.医院里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C.利用超声波来冲洗钟表等精美机械D.轮船上装有声呐系统9.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灵活车严禁鸣笛,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施B.在学校或住所区栽种花草树木C.夜晚严禁建筑工地施工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10.以下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A.萘、冰、石英 B .冰、石英、玻璃C.铁、食盐、松香D.金、海波、白腊11.有一间完整隔热的房间,房间的温度保持在0℃,若在室外将一块冰放在盆中,当冰熔化一部分后,将整个盆子端到此房间,则将会出现以下哪一种状况()A.冰将持续融化B.冰的温度开始渐渐高升C.水将渐渐凝结D.冰不可以持续融化,水也不可以凝结12.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乐,在路过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迫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迫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象,依据图象剖析正确的是()A.紧迫刹车发生在8: 27B.在 8: 23~ 8: 27 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行进C.在 8: 20~ 8: 30 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千米 / 时D.在 8: 20~ 8: 30 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均匀速度为60 千米 / 时二、填空题(13、 14、 15、16 题每空 1 分, 17 题每空 2 分,共 11 分)13.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在用弓拉动琴弦的同时,不停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14.如下图,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所测物体的长度是.15.摄氏温度把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把的温度规定为100℃.冰的熔点是℃.16.如下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作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则钢尺发作声音的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和“音色”).17.宋朝诗人陈与义坐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此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三、实验题(18 题 8 分, 19 题 18 分, 20 题 6 分,共 32 分)18.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选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作用是将音叉细小的振动放大,便于察看.这里所用的物理实验方法是()A.推理法B.类比法C.控制变量法D.变换法19.如下图,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察看到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波可以传达.20.若在月球上做实验,乒乓球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声的流传需要.21.用如下图的斜面上丈量小车运动的均匀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抵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均匀速度.(1)测均匀速度需要的丈量工具是和,该实验依照的原理是;(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填“长”或“短”)些,便于丈量.(3)图中 AB 的行程 S AB=cm,假如测得时间t AB=1.6s ,则 AB段的均匀速度V AB=cm/s.(4)在丈量小车抵达 B 点的时间时,假如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测得 AB 段的均匀速度V AB会偏.(5)为了丈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均匀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 B 点由静止开释,测出小车抵达C点的时间,进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均匀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选填“正确”或“不正确”)22.如图甲是“研究固体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选填“均匀”或“不均匀”).(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所有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或.若某时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时间012345678910/min温度/ ℃4042444648484848485053依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能反应上述固体融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四、计算题( 21 题 8 分, 22 题 6 分, 23 题 7 分,共 21 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需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要求写出数值和单位,只写最后答案的不得分)23.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 8m/s 的速度行驶 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 20m/s 的速度行驶 2km.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行程.(2)汽车在此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均匀速度.24.列车运转时辰表对于合理安排旅游特别重要,学生应当学会使用.下表是由青岛开往北京的 T26 次列车的运转时辰表.经过剖析此运转时辰表,请你计算:车次自青岛起公里0183283393514743890T26到站青岛潍坊淄博济南德州天津北京到站时间﹣﹣11: 5913: 1314: 4616: 2218: 3319: 54开车时间9: 5912: 0213: 1614: 5616: 2418: 35﹣﹣(1) T26 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转距离为多少?(2) T26 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转时间为多少?(3)该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均匀速度大概是多少?25.如下图,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歧路口100 m处以 72 km/h 的速度驶过来,假如公路宽 12m,问该同学以 1.5m/s 的步行速度可否在汽车抵达歧路口前完整经过公路?2016-2017 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1.以下几种估测最切合实质状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崭新的2B 铅笔长约18c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概1cm 【考点】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剖析】不同物理量的估量,有的需要依靠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切合实质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 ≈ 1.2m/s ,故 A 不切合实质;B、中学生张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长度在20cm左右,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长约 18cm,故 B 切合实质;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 左右,课桌高度约为0.8m 左右,故C不切合实质;D、头发丝的直径在75μ m左右,一张纸厚度略大于75μ m,在 100μ m=0.1mm左右,故 D 不切合实质.应选 B.2.为了查验人躺着和站即刻身体长度能否有差别,采纳以下哪一种尺最适合()A.量程 30cm,分度值1mm B.量程 10m,分度值1dmC.量程 3m,分度值 1mm D.量程 15cm,分度值 0.5mm【考点】长度的丈量.【剖析】选择尺子的原则有二:能够知足丈量要求,也就是尺子的最大丈量值应当大于身高;尺子的精准度要高,因为身体长度差别特别小.【解答】解:AD、尺子的量程太小,不可以知足丈量要求,都不适合;B、量程是 10m,知足丈量要求,但分度值是1dm,正确程度不高,丈量结果偏差太大,不合适;C、量程是3m,知足丈量要求,分度值是1mm,正确程度较大,丈量结果偏差较小,适合.应选 C.3.晓燕在学校春天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取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 ,则全程内的均匀速度是()A. 6m/s B . 6.25m/s C. 6.75m/s D. 7.5m/s【考点】变速运动与均匀速度.【剖析】由题意可了解燕百米赛的行程与运动时间,由均匀速度公式能够求出她的均匀速度.【解答】解:晓燕的百米均匀速度:= ==6.25m/s ;应选 B.4.以下对于偏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仔细仔细的丈量能够防止偏差B.丈量时未恪守操作规则会惹起偏差C.丈量时的错误就是偏差太大D.丈量中错误是能够防止的,而偏差是不行防止的【考点】偏差及其减小方法.【剖析】要正确解答此题,第一要掌握偏差的定义,还要掌握偏差产生的原由,减小偏差的方法及偏差与错误的差别.【解答】解:偏差与丈量的人、丈量工具、丈量环境相关,所以,任何丈量中的偏差是不行防止的,只好努力减小偏差,不行能除去偏差.采纳更精美的丈量仪器,改良实验方法,娴熟实验技术等都能够减小偏差,但不可以除去偏差.所以选项 A、 B、 C 错误,选项 D 正确.应选 D.5.以下对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声音在真空中流传的最快B.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人能听到回声需要必定的条件C.只需有物体的振感人总能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D.声音的流传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没关,与温度相关【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流传速度;回声;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剖析】利用以下知识剖析判断:(1)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流传,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流传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流传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此外在同一种介质中,声音的流传速度还与温度相关;(2)声音碰到阻碍物会被反射,这就是回声.人耳能够划分回声和原声的条件要点在于从声音发出到听到回声时的时间间隔,该间隔时间要大于0.1s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优秀的听觉器官;④频次在人的听觉范围以内;⑤有足够的响度.【解答】解:A、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流传,故 A 错;B、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只有当回声抵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 ,人材能听到回声,故 B正确;C、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次范围一般在20Hz~ 20000Hz 范围内,在此范围之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故 C 错;D、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声音的流传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相关,故D错.应选 B.6.使用一根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丈量一个机器部件的长度,这样丈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 B .偏小 C.正常 D.没法比较【考点】长度的丈量;物质的基本属性.【剖析】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因为热胀冷缩的缘由,刻度尺会变短一些,再去丈量一个机器部件的长度,刻度尺显示的示数会比实质值要大一些.【解答】解:因为冰箱里的温度比较低,刻度尺会缩短变短一些,再去丈量一个机器部件的长度,刻度尺显示的示数会比实质值要偏大一些.应选 A.7.如图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A.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 .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划分.【剖析】( 1)频次是 1s 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次越大.音调跟频次相关,频次越大,音调越高.(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地点的大小,偏离原地点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相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音色反应声音的质量和特点,与发声体的构造、资料相关.【解答】解:如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所以音调相同;偏离原地点相同,所以响度相同;它们的波形不同,所以发声体不同,故音色不同.应选 C.8.以下事列中不是利用声传达信息的是()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能否异样B.医院里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C.利用超声波来冲洗钟表等精美机械D.轮船上装有声呐系统【考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剖析】声音的应用有两个方面:利用声音来传达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等;利用声音来传达能量,如用超声波清除人体内的结石等.【解答】解: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能否异样,是利用了声音能传达信息;B、医院里用“B 超”为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能传达信息;C、利用超声波来冲洗钟表等精美机械,是利用了声音能传达能量;D、轮船上装有声呐系统,是利用了声音能传达信息.应选 C.9.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灵活车严禁鸣笛,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施B.在学校或住所区栽种花草树木C.夜晚严禁建筑工地施工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考点】防治噪声的门路.【剖析】防治噪声的门路主要有:在声源处减弱、在流传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明确题干中是经过哪一种方法来减弱噪声的,再比较选项中提到的物理情形,即可获取答案.【解答】解:城市规定学校周边灵活车严禁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施,这是在流传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A错误.B、在学校或住所区栽种花草树木,这是在流传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B错误.C、夜晚严禁建筑工地施工,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相同.故 C 正确.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D错误.应选 C.10.以下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A.萘、冰、石英 B .冰、石英、玻璃C.铁、食盐、松香D.金、海波、白腊【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差别.【剖析】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别是:晶体融化过程中,不停汲取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融化过程中不停吸热温度不停上涨,没有固定的融化温度.【解答】解: A、萘、冰、石英融化时有固定的融化温度,所以都是晶体.故 A 正确;B、玻璃属于非晶体,故 B 错误;C、铁、食盐、松香中松香属于非晶体,故 C 错误;D、金、海波、白腊中白腊属于非晶体,故 D 错误.应选: A.11.有一间完整隔热的房间,房间的温度保持在0℃,若在室外将一块冰放在盆中,当冰熔化一部分后,将整个盆子端到此房间,则将会出现以下哪一种状况()A.冰将持续融化B.冰的温度开始渐渐高升C.水将渐渐凝结D.冰不可以持续融化,水也不可以凝结【考点】融化与融化吸热特点.【剖析】( 1)晶体融化的条件:达到熔点,持续吸热;(2)发生热传达的条件:两物体相接触、由温度差.【解答】解:冰是晶体,需要在熔点温度下,持续吸热才能融化,熔点是0℃,冰融化一部分后盆中是冰水混淆物,温度为0℃,放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因为无温度差,冰水混淆物即不可以吸热融化,也不可以放热凝结.应选 D12.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乐,在路过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迫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迫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象,依据图象剖析正确的是()A.紧迫刹车发生在 8: 27B.在 8: 23~ 8: 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行进C.在 8: 20~ 8: 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 8: 20~ 8: 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均匀速度为60千米/时【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剖析】( 1)汽车紧迫刹车后的速度会显然减小,由图象读出刹车的时间;(2) v﹣ t 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图线为匀速行驶的图象;(3)依据图象剖析其速度大小.【解答】解: A.由图象能够看出,在 8: 27 后的速度显然减小,所以此时为紧迫刹车的时间,故 A 正确;B.在 8: 23~ 8: 27 时间段内的图象是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此时为匀速行驶,故 B 正确;C.在 8: 20~ 8: 30 段内的最大速度为60km/h ,故 C 正确;D.其余时间段内的速度都小于60km/h,所以其均匀速度不行能为60km/h ,故 D错误.应选 ABC.二、填空题(13、 14、 15、16 题每空 1 分, 17 题每空 2 分,共 11 分)13.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在用弓拉动琴弦的同时,不停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考点】频次及音调的关系.【剖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次相关.据此做出判断.【解答】解:当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相同,频次不相同,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答案为:音调.14.如下图,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3.80cm.【考点】长度的丈量.【剖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丈量物体长度时,要察看能否从 0 刻度线量起,开端端没从 0 开始,要以某一刻度看作“ 0”刻度,读出尾端刻度值,减去开端端所对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在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为1mm,也就是现在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由图知,开端端在 6.00cm 处,尾端在 9.80cm 处,所以物体长度为L=9.80cm ﹣6.00cm=3.80cm .故答案为: 1mm; 3.80cm.15.摄氏温度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淆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开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冰的熔点是0℃.【考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剖析】依据 0℃和 100℃的规定和冰的熔点解答.【解答】解:往常状况下,把冰水混和物的温度规定为0 摄氏度,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冰的熔点是0℃.故答案为:冰水混淆物;开水;0.16.如下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作声音的响度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则钢尺发作声音的音调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和“音色”).【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频次及音调的关系.【剖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相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而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相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解答】解:轻拨与重拨钢尺,会致使钢尺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致使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音调不同;故答案为:响度,音调.17.宋朝诗人陈与义坐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此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船、榆堤(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剖析】研究物体的运动状况时,第一要选用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状况是如何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地点能否变化.【解答】解:(1)从“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两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船为参照物看云时,会以为“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成效;(2)在此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所以“云与我俱东”是以“榆堤”或运动的“飞花”为参照物的.故答案为:船;榆堤.三、实验题(18 题 8 分, 19 题 18 分, 20 题 6 分,共 32 分)18.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选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作用是将音叉细小的振动放大,便于察看.这里所用的物理实验方法是()A.推理法B.类比法C.控制变量法D.变换法【考点】物理学方法.【剖析】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丈量的物理量,往常用一些特别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丈量的物理量间接丈量,这类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变换法.【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物体的振动不简单直接察看,为了察看到它的振动,放一小球,振动的音叉将小球弹开.经过小球的振动来反应音叉的振动.将小球紧靠发声的音叉,能够看到小球被多次弹开.此现象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这类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变换法.应选: D.19.如下图,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察看到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波能够传达能量.【考点】声音的产生.【剖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不只好传达信息,也能传达能量.【解答】解:当敲击右边音叉时,声音经过空气传达给音叉甲,左边音叉振动发声,这类振动惹起乒乓球的跳动;音叉的振动经过乒乓的跳动来表现,乒乓球起到了将细小振动放大的作用,这是一种变换法;右边音叉的声音不只好传到左边音叉,并且能惹起左边音叉的振动,说明声波能够传达能量.故答案为:能量.20.若在月球上做实验,乒乓球不会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声的流传需要介质.【考点】声音的流传条件.【剖析】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真空不可以流传声音;声音能够传达信息,声音能够传达能量.【解答】解:若在月球表面长进行此实验,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左右两音叉相隔的是真空,声音没法流传,所以不可以看到此现象,说明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流传.故答案为:不会;介质.21.用如下图的斜面上丈量小车运动的均匀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抵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均匀速度.(1)测均匀速度需要的丈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该实验依照的原理是v=;(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填“长”或“短”)些,便于丈量.(3)图中 AB 的行程 S AB= 40.00 cm,假如测得时间t AB=1.6s ,则 AB段的均匀速度V AB= 25 cm/s .(4)在丈量小车抵达 B 点的时间时,假如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测得 AB 段的均匀速度V AB会偏小.(5)为了丈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均匀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 B 点由静止开释,测出小车抵达C点的时间,进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均匀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不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考点】变速运动与均匀速度.【剖析】( 1)研究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速度的变化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v=,只需能够测出行程和时间就能够求出这段时间内的均匀速度;(2)若要计时方便,应让下车下滑速度慢些,运动的时间长些;(3)由图读出行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均匀速度;(4)让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会致使时间的丈量结果偏大,均匀速度会偏小;(5)计算下半程的均匀速度要用下半程的行程除以下半程用的时间.【解答】解:( 1)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v=,只需能够测出行程和时间就能够求出这段时间内的均匀速度,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停表(或秒表);(2)为了便于丈量时间,应使斜面保持较缓的坡度,这样能够减慢小车下滑的速度,使小车运动时间长一些;(3)由图知,小车经过上半段ABs1=40.00cm ,所用的时间是 t 1=1.6s ,所以均匀速度式v= ==0.25m/s=25cm/s ;(4)过了 B 点后计时,所计时间偏大时,依据公式v=可知,行程不变的状况下,时间偏小,速度就会偏小;(5)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抵达 B 点的速度其实不为零,所以让小车从 B 点由静止开释,抵达C点的时间,其实不等于下半段的时间,故不正确.故答案为:( 1)刻度尺;秒表;v=;(2)小;长;(3)40.00;25;(4)小;(5)不正确.22.如图甲是“研究固体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均匀(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观音垱中学2018秋季八年级九月月考物理试卷

观音垱中学2018秋季八年级九月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一张课桌的高度大约为( )A 、0.08mB 、0.8mC 、8mD 、80m,2,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B .C .D .3,下列方法中最能减小误差的是( ) A .仔细地测量1枚硬币的厚度 B .多次测量1枚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C .测量10枚相同硬币重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出1枚硬币的厚度 D .分别测量10枚相同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4,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轻舟 B 、山 C 、河中的水 D 、轻舟上的人, 5,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 .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 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6,一短跑运动员5s 内跑了50m ,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 ,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 ) A. 汽车、羚羊、运动员 B. 羚羊、汽车、运动员 C. 运动员、汽车、羚羊 D. 运动员、羚羊、汽车, 7,如图所示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a 和c B .a 和d C .b 和c D .b 和d 8,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 m/s ,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 m/s ,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 、4 m/s B 、4.8 m/s C 、5 m/s D 、6 m/s, 9,关于平均速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B.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10,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A. 用电话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显示信号,却听不到声音B. 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C. 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球,敲鼓时看到泡沫球不停地跳动D.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11,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使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12,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13,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按照规定城市中心禁止机动车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A.在道路边种植花草树木B.在高噪声环境里工作的人员要戴上隔音耳罩C.在医院病房里禁止大声讲话D.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14,某同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15,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从声音的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发声扬声器前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某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是忘了写单位。
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16分)下列实验哪个是研究〃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2•“神州十一〃上天,宇航员在太空进行活动,和地而人员说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上的科学家听到宇航员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B. 宇航员进行科学活动,并讲解给地面人员是在利用声波传递信息C. 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3米/秒D. 宇航员说话声音很大是因为他的声音频率很髙3•测得一块木板的长度为1.985m,可知测量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是( )A. IdrnB. ICmC. ImmD. Im4. 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 为激光笔, B 、C 是平而镜,P 为台而,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M 放在台而P 上时,台而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平面镜B 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 点的左侧移动B. 平而镜B 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 点的右侧移动C. 平而镜B 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 点的右侧移动D. 平而镜B 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 点的左侧移动 5.如果在白天,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 )A. 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B-叫邻居不装修房子 C.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 D.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关闭时量:45分钟,满分:80分将发声的闹钟放入真空罩,并用抽气机抽气 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烛焰摆动D.改变塑料尺伸岀桌而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 振动紧绷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6.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20字小诗《苔》岀自淸代著名诗人袁枚, 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央视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唤醒,孩子们最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让亿万中国人都在这一刻被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九月月考
八年级物理试卷
命题人:石武 审题人:张扬 2017年9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选的得零分)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cm
B .课桌的高度约为1m
C .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65次
D .一位中学生身高约160cm 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产生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3.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4.跳伞是一种极具挑战的活动,跳伞者在下落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近,所选的参照物是( ) A.他自己 B.地面 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跳伞者 D.飞机 5.以下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 m/s
B.坐在顺水漂流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迎面驶来的船为参照物的
C.某学生记录测量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m
D.单位换算12.56 cm=12.56×2
10- cm=0.125 m 是不正确的
6. 一短跑运动员在5s 内跑完了50m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 ,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运动员、汽车、羚羊
B .汽车、羚羊、运动员
C .羚羊、汽车、运动员
D .运动员、羚羊、汽车
7.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上的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那么能否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表示运动的快慢?若能,数学表达式是什么?下列选项是分别关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能, B.能, C .不能, D .不能,
8.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铜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清脆,这是因为( ) A .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 .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 .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 .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了介质
9.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
C .声音的音色
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10.当一辆汽车在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运动的路程s 越长,则它的速度越快 B .它运动的时间t 越少,则它的速度越快 C .它的速度ν与路程s 成正比,与时间t 成反比 D .它的速度ν不随路程s 和时间t 的改变而改变
11. 如下方左图所示,右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
12.如图所示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大小是( ) A. νν>甲乙 B. νν<甲乙 C. νν=甲乙 D. 无法确定
甲
乙
s
t
t s v =s
t v =
t s v =s t v =
1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 .4∶9
B .2∶9
C. 9∶4
D. 9∶2
14.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成绩为10秒。
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 ,
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B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
C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D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15.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 .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 .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16.我校马上要举行秋季运动会了,在跳远比赛中,一般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都有可能
17.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
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
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最合理的是( ) A .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 .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C .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D .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18.璇璇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东湖游玩,在途经九女墩路口时,路边蹿出一只小花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
.在8
:23
~8
: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
D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千米/时
二.非选择题(共7道题,总计46分)
19.(1)下列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 ; 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 s 。
(2)72km/h= m/s
20.向保温瓶注水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的。
随着注水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会 (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 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 ,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 m 。
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 。
21. 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声音的波形图,由波形图可以看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三特征中的 不同。
2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为了使实验结论尽量精确,应选用倾斜程度较 (选填“大”或“小”)的斜面,目的是 。
除了以上减小误差的方法之外,对于测量性的实验,常用 的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ν偏______
(选填“大”或“小”)。
(4)实验中测得全程1s 上的平均速度为1ν,上半段路程2s 上的平均速度为2ν,下半段路程3s 上的平均速度为3ν。
那
么1ν、2ν、3ν 的大小关系是 。
24.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1)如下表所示。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此表可知列车从北京南到济南西之间运行的平均速度是。
(保留一位小数)
(2)列车在(选填:“北京南—济南西”“济南西—南京南”或“南京南—上海虹桥”)路段运行得最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