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电压波动和闪变;抑制措施SVC,SVG
SVG(静止无功发生器)与SVC(无功补偿器)的作用及区别

SVG与SVC的作用及区别一、SVG的作用SVG是典型的电力电子设备,由三个基本功能模块构成:检测模块、控制运算模块及补偿输出模块。
其工作原理为由外部CT检测系统的电流信息,然后经由控制芯片分析出当前的电流信息、如PF、S、Q等;然后由控制器给出补偿的驱动信号,最后由电力电子逆变电路组成的逆变回路发出补偿电流。
SVG静止无功发生器采用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IGBT)组成自换相桥式电路,经过电抗器并联在电网上,适当地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
迅速吸收或者发出所需的无功功率,实现快速动态调节无功的目的。
作为有源形补偿装置,不仅可以跟踪冲击型负载的冲击电流,而且可以对谐波电流也进行跟踪补偿。
二、SVG与SVC的区别SVG是英文StaticVarGenerator的缩写,意思是静止无功发生器;SVC是英文StaticVarCompensator的缩写,是无功补偿器的意思(1)SVG它可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其既可提供滞后的无功功率,又可提供超前的无功功率。
简单地说,SVG的基本原理就是将自换相桥式电路通过电抗器或者直接并联在电网上,适当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相位和幅值,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就可以使该电路吸收或者发出满足要求的无功电流,实现功率无功补偿的目的。
(2)SVC它是用于无功补偿典型的电力电子装置,它是利用晶闸管作为固态开关来控制接入系统的电抗器和电容器的容量,从而改变输电系统的导纳。
按控制对象和控制方式不同,分为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FC)配合使用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FC+TCR)和TCR与机械投切电容器(MSC)配合使用的装置。
点评:SVG是调整系统电压的主要设备,个人认为其核心为自换向桥式电路,通过IGBT (风机中均按照有该元件)控制实现自换相桥式电路的电流的变化,而自换相桥式电路一般有多个功率单元(目前暂还不清楚)串联组织,形成一个星形接线,发出补偿电流进而调整母线电压。
40.SVC、SVG全过程技术监督精益化管理实施细则

记录可研阶段 是否开展技术经 济及环境因素综 合比较;设备容 量较大时是否采 用密封式水冷却 系统
规划可研
监督内容 技术监督 阶段 技术监督 专业 关键项 权重
序号
监督项目
监督要点
监督依据
监督要求
监督结果
电气设备 性能 规划可研
3
容量选择
III
1-3: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Q/GDW 212-2008) 5.1 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容性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是补偿主 变压器无功损耗以及输电线路输送容量较大时电网的无功缺额。容性 无功补偿容量应按照主变压器容量的10%~20%配置,或经过计算后确 定。 6.1 220kV变电站的容性无功补偿以补偿主变压器无功损耗为主,适 当补偿部分线路及兼顾负荷侧的无功损耗。容性无功补偿容量应按下 列情况选取,并满足在主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 于0.95。 6.1.1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容性无功补偿装置应按主变压器容量 的15%~25%配置。 1.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容性无功补偿容量应按照主变 6.1.1.1 220kV枢纽站。 压器容量的10%~20%配置,或经过计算后确定。 6.1.1.2 中压侧或低压侧出线带有电力用户负荷的220kV变电站。 2.220kV 变电站的容性无功补偿容量按照主变压器容量的 6.1.1.3 变比为220/66(35)kV的双绕组变压器。 查阅可研报告 10%~25%配置或经计算后确定。 6.1.1.4 220kV高阻抗变压器。 、可研审查意见 3.35kV~110kV 变电站容性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按主变压器 6.1.2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容性无功补偿装置应按主变压器容量 容量的15%~30%配置或经计算后确定,并满足主变最大负荷 的10%~15%配置。 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 6.1.2.1 低压侧出线不带电力用户负荷的220kV终端站。 6.1.2.2 统调发电厂并网点的220kV变电站。 6.1.2.3 220kV电压等级进出线以电缆为主的220kV变电站。 6.1.2.4 当6.1.1、6.1.2中的情况同时出现时,以6.1.1为准。 7.1 35~110kV变电站的容性无功补偿装置以补偿变压器无功损耗为 主,适当兼顾负荷侧的无功补偿。容性无功补偿容量应按下列情况选 取,并满足35kV~110kV主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不 低于0.95。 7.1.1 当35~110kV变电站内配置了滤波电容器时,按主变压器容量 的20%~30%配置。 7.1.2 当35~110kV变电站为电源接入点时,按主变压器容量的15% ~20%配置。 7.1.3 其它情况下,按主变压器容量的15%~30%配置
风力发电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解析

风力发电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解析摘要:并网风电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无论是机组的持续运行,亦或是机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切换,都会诱发电压波动以及闪变的情况。
而电压波动以及闪变,往往也会不利于电网质量的维系。
所以在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重视对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电压波动以及闪变的管控,降低其发生概率,有助于确保风力发电的效果。
本文在观点研究上,就当前风力发电导致的电压波动以及闪变的成因进行了评估,并结合原因的分析,提出在风力发电过程中实现电压波动和闪变的控制措施。
通过本文观点分析,为更好保障风力发电的效果提供经验分享和借鉴。
关键词:风力发电;电压波动;闪变目前,在市场中,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成为一种常态。
但是考虑到在风力发电过程中,其往往会有较高的电压波动以及闪变现象出现,为此对于风力发电可能给电网质量管控带来的问题也吸引了行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到风资源本身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加上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其由于自身运行特性的影响,往往会导致风电机组在发电表现上,会有波动的输出功率存在,这也必然会对电网的电能品质和发电效益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
常见的问题诸如电压偏差的存在,或是诱发电压波动、闪变等情况。
结合目前风力发电的运行现状,以及其对电网质量的影响表现来说,其中两个核心的影响因素就是电压波动以及闪变情况。
1.关于电压波动和闪变所谓电压波动,指的是在供电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电压发生较大的变动,或是在电力输送过程中工频电压包络线出现的一种周期性的变化。
闪变,则指的是人对灯光照度波动的一种主观视觉感受。
通常来说,人能够感受到的照东波动范畴是0.05-30Hz,在6-12Hz区间十四行就是闪变敏感频率范畴。
在进行闪变的评价上,一般采取的啤酒给你家指标主要是短时间或是长时间分别对应的闪变值。
在进行短时间闪变值的计算和分析上,既要充分考虑到电压波动导致白炽灯照度发生的对应改变,怕同时还要坚固人眼以及大脑对白炽灯照度波动产生视感。
第九章.电压波动和闪变;抑制措施SVC,SVG

9.1 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基本概念
一、电压波动
9.1 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基本概念
二、闪变
9.1 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基本概念
二、闪变
9.1 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基本概念
二、闪变
9.1 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基本概念
二、闪变
9.1
二、闪变
9.1
三、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危害
9.2
一、电压波动与闪变的产生
9.2
一、电压波动与闪变的产生
9.2
9.2
二、电压波动的抑制
波动性、冲击性负荷造成的
(
4. 背景:
5.
(2)电容器组与晶闸管可控电抗器并联形成的静止无功补偿器
2补偿的无功大小由晶闸管的触发角
电纳值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化,电压在U±ΔU
(3)可控电容与可控电抗组成的静止无功补偿器
既可实现感性无功的连续控制,又可实现容性无功的连续控制。
可用于改善系统在大扰动下的运行特性,并可有效降低系统的功率损耗。
(4)
随着
①②
根据不同的逆变器输出电压,可以得
检测回路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对应的无功电流基准信号
与传统的其优点
图为
波形畸变及三相不平衡的动态补偿,能够得到传统。
电压波动与闪变分解

v
'
(t
)
mU
2 m
cos
F
t
0.35U
m2 d
电弧炉用电特性分析
由于电弧炉炼钢在
技术经济上的优越性, 工业生产采用交流电 弧炉已日益增多,单 台容量也不断增大, 因此电弧炉对供电系 统的干扰也愈加突出-交流电弧炉是供电系 统各类功率波动性负 荷中对电压特性影响 最大的负荷。
其不利影响主要包
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 率冲击性快速变化引 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 电弧电阻的非线性导 致的电力谐波畸变, 以及三相负荷不对称 带来的供电系统动态 不平衡干扰等。
电压波动与闪变概述
闪变觉察率超过50%,则说明半数以上的实验观察者 对电压波动有明显的或难以忍受的视觉反映。 三、瞬时闪变视感度S(t) 为反映人的瞬时闪变感觉水平,用闪变强弱的瞬时值随时 间变化来描述,即瞬时闪变视感度S(t)。它是电压波动 的频度、波形、大小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随时间变化的 曲线是对闪变评估衡量的依据。 通常规定闪变觉察率F=50%为瞬时闪变视感度的衡量单位, 对应的称之为S(t)=1觉察单位。 若s(t)>1觉察单位,说明实验观察者中有更多的人对灯光 闪烁有明显感觉,则规定为对应闪变不允许水平。
式中,m称为调制指数, m<1。按照同步 检测方法,可将调制波电压自乘求平方, 得到
u
2
(t
)
U
2 m
(1
2m
cos
F
t
m2
cos2
F
t
)
cos2
N
t
U
2 mBiblioteka 2(1m2 2
)
U
2 m
m
cos
F
svcsvg介绍

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等。
其中,SVC是用于无功补偿典型的电力电子装置,它是利用晶闸管作为固态开关来控制接入系统的电抗器和电容器的容量,从而改变输电系统的导纳。
按控制对象和控制方式不同,分为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hyristor Controlled Reactor——TCR)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hyristor Switching Capacitor——TSC)以及这两者的混合装置(TCR+TSC)、TCR与固定电容器(Fixed Capacitor)配合使用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FC + TCR)和TCR与机械投切电容器(Mechanically Switch Capacitor——MSC)配合使用的装置(TCR+MSC)。
为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
它既可提供滞后的无功功率,又可提供超前的无功功率。
SVG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图3给出了SVG装置电路的基本结构图。
简单地说,SVG的基本原理就是将自换相桥式电路通过电抗器或者直接并联在电网上,适当地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相位和幅值,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就可以使该电路吸收或者发出满足要求的无功电流,实现动态无功补偿的目的。
风114554299|四级MCR-SVC.磁控电抗器是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简称(即MCR)。
磁控电抗器采用直流助磁原理,利用附加直流励磁磁化铁心,改变铁心磁导率,实现电抗值的连续可调.TCR-SVC.通过对可控硅导通时间进行控制,控制角为α,电流基波分量随控制角α的增大而减小,控制角α可在0°~90°范围内变化SVG并联于电网中,相当于一个可变的无功电流源,其无功电流可以快速地跟随负荷无功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自动补偿系统所需无功功率。
SVG又称为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 简称STATCOM)。
电压波动和闪变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Power quality—Voltage fluctuation and flickerGB12326—2000代替GB12326—1990前言本标准是电能质量系列标准之一,目前已制定颁布的电能质量系列国家标准有:《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 12325—1990);《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GB 12326—1990);《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1993);《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 15543—1995)和《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 15945—1995)。
本标准参考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电磁兼容(EMC)标准IEC 61000-3-7等(见参考资料),对国标GB 12326—1990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和GB 12326—1990相比,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将系统电压按高压(HV)、中压(MV)和低压(LV)划分,分别规定了相关的限值,以及对用户指标的分配原则。
2)将国标中闪变指标由引用日本ΔV10改为IEC的短时间闪变P st和长时间闪变P lt指标,以和国际标准接轨,并符合中国国情。
3)将电压波(变)动限值和变动频度相关联,使标准对此指标的规定更切合实际波动负荷对电网的干扰影响。
4)将原标准中以电压波(变)动为主,改为以闪变值为主(原标准中ΔV10均为推荐值),以和国际标准相对应。
5)对于单个用户闪变允许指标按其协议容量占总供电容量的比例分配,并根据产生干扰量及系统情况分三级处理(原标准中无此内容),既使指标分配较合理,又便于实际执行。
6)引入了闪变叠加、传递等计算公式,高压系统中供电容量的确定方法以及电压变动的计算和闪变的评估等内容,并给出一些典型的实例分析。
7)对IEC 61000-4-15规定的闪变测量仪作了介绍,并作为标准的附录A,以利于测量仪器的统一。
8)整个标准按国标GB/T1.1和GB/T1.2有关规定作编写。
原标准名称的引导要素“电能质量”英译为“Power quality of electric energy supply”改为国际上通用的“Power quality”,并将本标准名称改为《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试论交流系统电压波动和闪变调节与控制

试论交流系统电压波动和闪变调节与控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基于STATCOM无功补偿的交流系统电压波动和闪变调节与控制问题。
采用直接电流控制[2],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与滑模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建立控制对象的滑模等效控制器,利用神经网络优化等效控制与切换控制以实现STATCOM自适应控制。
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交流系统;STATCOM;神经网络;滑模控制0.引言目前较为传统的补偿方式是SVC,其原理就是为了实现动态无功补偿的目的,而利用电弧炉和TCR补偿装置,使其吸收的电流值和尽量的小,来达到抑制闪变的作用。
由于补偿容量会受到装置本身的影响,所以在连续投切电容器组的时候会产生非常多的谐波。
电弧炉工作时,其电流往往会发生急剧的变化,SVC 的感应速度又比较慢,响应速度和补偿容量一会对闪变的抑制效果产生影响]。
可以迅速反应的STATCOM装置,可以将无功功率稳定迅速吸收,校正功率因数,调节系统的电压。
由于具有如此多的优势,STATCOM也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的热点。
由于STATCOM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其控制方法也相对复杂。
然而PI控制参数难以确定,并且其对参数变化以及扰动也非常敏感;而非线性鲁棒控制设计过程非常复杂;相对而言,滑模控制更容易实现,且对模型参数的变化和外部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实质上,滑模控制是非线性控制的一个特殊的情况,不连续性的控制输入是其非线性的一个表现,而在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是可以依据系统的不同状态,可以做有目的性的并且不停的变化的控制输入量,这样以来可以令滑动模态的状态轨迹按照系统预定做轨迹运动。
所以本文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方法设计STATCOM的无功补偿控制策略。
1.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器设计在STATCOM的控制中,应用比较普遍和适用的方法是双闭环电流控制方法,选择内外环控制结构。
外环指直流电压环,通常采用形式比较固定的反馈PI控制,但是本文创新性地采用滑模控制来实现外环电压指令的自适应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 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基本概念
一、电压波动
9.1 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基本概念
二、闪变
9.1 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基本概念
二、闪变
9.1 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基本概念
二、闪变
9.1 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基本概念
二、闪变
9.1
二、闪变
9.1
三、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危害
9.2
一、电压波动与闪变的产生
9.2
一、电压波动与闪变的产生
9.2
9.2
二、电压波动的抑制
波动性、冲击性负荷造成的
(
4. 背景:
5.
(2)电容器组与晶闸管可控电抗器并联形成的静止无功补偿器
2补偿的无功大小由晶闸管的触发角
电纳值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化,电压在U±ΔU
(3)可控电容与可控电抗组成的静止无功补偿器
既可实现感性无功的连续控制,又可实现容性无功的连续控制。
可用于改善系统在大扰动下的运行特性,并可有效降低系统的功率损耗。
(4)
随着
①②
根据不同的逆变器输出电压,可以得
检测回路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对应的无功电流基准信号
与传统的其优点
图为
波形畸变及三相不平衡的动态补偿,能够得到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