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贫血三项临床意义及结果判读

合集下载

贫血三项解读

贫血三项解读

贫血三项解读
贫血三项是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三个指标,用于评估一个人的贫血程度和原因。

下面是对贫血三项指标的解读:
1.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指的是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红细胞计数为 4.5~5.5×10^12/L,女性为4.0~5.0×10^12/L。

如果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
能表明贫血的存在。

根据红细胞计数的情况,可以初步判断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的生成减少还是破坏增加。

2. 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是指一定量的血液中含有的血红蛋白的量。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血红蛋白浓度为130~175
g/L,女性为120~160 g/L。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负责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器官。

如果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说明贫血的程度较重。

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贫血的原因,并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3. 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积也称血细胞比容,指的是单位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比例。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红细胞压积为42%~52%,女性为37%~47%。

红细胞压积的下降通常伴
随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可用于评估贫血程度和原因。

总之,贫血三项指标能够提供关于贫血程度和原因的初步信息,但并不能确定具体的病因。

如果贫血三项有异常结果,建议进
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贫血的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贫血三项检测及临床意义

贫血三项检测及临床意义

叶酸检测及临床意义叶酸是由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等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

叶酸对人体的重要营养作用早在1948年即已得到证实,人类(或其他动物)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叶酸检测及临床意义叶酸是由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等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

叶酸对人体的重要营养作用早在1948年即已得到证实,人类(或其他动物)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还会导致身体无力、易怒、没胃口以及精神病症状。

此外,研究还发现,叶酸对孕妇尤其重要。

如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从而增加裂脑儿,无脑儿的发生率。

其次,孕妇经常补充叶酸,可防止新生儿体重过轻、早产以及婴儿腭裂(兔唇)等先天性畸形。

叶酸缺乏时,脱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及氨基酸的互变受阻,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

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表现,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

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

孕妇缺乏叶酸,可使先兆子痫、胎盘剥离的发生率增高,患有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孕妇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

怀孕早期缺乏叶酸,还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畸形等)。

叶酸缺乏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小肠疾病能干扰食物叶酸的吸收和经肝肠循环的再循环过程,故叶酸缺乏是小肠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实验室检查:1、血清叶酸含量反映近期膳食叶酸摄入情况。

贫血三项的临床意

贫血三项的临床意

谢谢!
贫血的验室诊断
• 血常规 • 骨穿 • 贫血三项
贫血三项
• 铁蛋白 • 维生素B12 • 叶酸
铁蛋白的作用
• • • • 存储铁的主要形式 判断体内铁存储量的敏感指标 与骨髓小粒的细胞外铁有良好的相关性 浓度稳定
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作用
• 合成DNA的辅酶 • 影响造血效能 • 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之一
贫血三项的临床意义
主讲人:路静
要点
• 贫血的相关知识 • 贫血三项的基本概念 • 贫血三项的临床意义
什么是贫血
• 贫血的概念 • 贫血的分类 • 贫血的实验室诊断
贫血的概念
• 红细胞生成和代谢平衡失调 • 不是独立的疾病 • 是很多疾病的症状
贫血的分类
• • • • 根据形态特点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根据骨髓增生程度和形态分类 贫血三项在分类方法中的作用

贫血三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汇编

贫血三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汇编

贫血三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叶酸检测及临床意义叶酸是由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等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

叶酸对人体的重要营养作用早在1948年即已得到证实,人类(或其他动物)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叶酸检测及临床意义叶酸是由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等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

叶酸对人体的重要营养作用早在1948年即已得到证实,人类(或其他动物)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还会导致身体无力、易怒、没胃口以及精神病症状。

此外,研究还发现,叶酸对孕妇尤其重要。

如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从而增加裂脑儿,无脑儿的发生率。

其次,孕妇经常补充叶酸,可防止新生儿体重过轻、早产以及婴儿腭裂(兔唇)等先天性畸形。

叶酸缺乏时,脱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及氨基酸的互变受阻,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

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表现,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

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

孕妇缺乏叶酸,可使先兆子痫、胎盘剥离的发生率增高,患有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孕妇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

怀孕早期缺乏叶酸,还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畸形等)。

叶酸缺乏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小肠疾病能干扰食物叶酸的吸收和经肝肠循环的再循环过程,故叶酸缺乏是小肠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临床免疫检验-贫血三项检测

临床免疫检验-贫血三项检测

临床免疫检验-贫血三项检测在日常生活中贫血很常见,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对于贫血患者来说,其可能会出现困倦、疲乏、头晕、头痛、面色苍白、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症状。

贫血的类型比较多,包括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有轻度、中度、重度之分。

一般情况下,轻度贫血者的血红蛋白高于90g/l,中度贫血者的血红蛋白介于60-90g/l之间,重度贫血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不超过60g/l。

临床上,之所以要对贫血患者进行贫血三项检测,是因为其能够了解贫血原因、贫血类型,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辅助。

具体而言,贫血三项指的是叶酸、维生素B12、血清铁蛋白。

下面对贫血三项检测进行逐一介绍。

1.叶酸在蛋白质合成、细胞分裂及生长过程中叶酸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又被称作抗贫血因子、维生素B11等,本质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叶酸缺乏会引起以下疾病:(1)新生儿缺陷:叶酸缺乏会造成新生儿神经血管缺陷、脊柱重要部位发育受损等,使畸形儿的出生概率增加。

妊娠前后医生会建议孕妇根据自身叶酸代谢情况补充叶酸,通过这种方式,对新生儿神经管缺陷进行有效预防。

(2)巨红细胞贫血:叶酸缺乏会抑制红细胞DNA合成,引起孕妇、婴幼儿核巨红细胞性贫血。

这种情况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孕妇早产、习惯性流产、低体重儿、胎儿发育迟缓等。

(3)其他疾病:研究证实,叶酸缺乏还可能引起抑郁症、老年痴呆症、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此外,还可能造成肿瘤、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出现智力退化、发育不良等情况。

叶酸检测的意义:(1)诊断运动性贫血:叶酸检测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体内叶酸需求。

倘若体内叶酸值比较低,会对DNA合成产生干扰,继而引起细胞核成熟及分裂障碍,继而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即我们所说的运动性贫血。

(2)摄入不足或需求增加:人体每日需要大约50-200μg叶酸,日常我们体内储存的叶酸并不多,倘若未能摄入充足叶酸或者体内叶酸需求量增加,容易造成叶酸缺乏。

(3)鉴别贫血原因:对于缺铁性贫血及慢性炎症、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贫血,叶酸数值可能升高,也可能在正常范围内。

贫血三项系列

贫血三项系列

临床意义一、细胞因子系列1、白细胞介素IL-1β概述:白细胞介素IL-1βIL-1主要由巨噬细胞产生;此外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如B细胞、NK细胞、体外培养的T细胞、角质细胞、树突状细胞、星形细胞、成纤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均可产生IL-1。

IL-1有两种不同的分子形式,一种称IL-1α,一种称IL-1β,两者由不同的基因分别编码。

虽其氨基酸顺序仅有26%的同源性,然而IL-1α和IL-1β以同样的亲和力结合于相同的细胞表面受体,发挥相同的生物学作用。

正常情况下只有皮肤、汗液和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IL-1,绝大多数在受到外来抗原丝裂原刺激后才合成和分泌IL-1。

2、白细胞介素IL-2R概述:IL-2主要由T细胞(特别是CD4+T细胞)在受到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后合B细胞、NK细胞及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亦能产生IL-2。

IL-2的靶细胞包括、B细胞、NK细胞及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

这些细胞表面均可表达IL-2R。

IL-2R包括3条多肽链:1条为α链,1条为β链,1条为γ链,。

α链的胞内区较短,不能向细胞内传递信号,而β链和γ链的胞内区较长,具有传递信号的能力。

3种肽链单独与IL-2结合亲和力较低,只有同时表达才能产生高度亲和力。

当IL-2R 从细胞表面被释放后成为可溶性(sIL-2R)。

3白细胞介素IL-6(Interleukin-6)概述:白细胞介素IL-6 IL-6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

分子量为21~26KD,IL-6作用的靶细胞很多,包括巨噬细胞、肝细胞、静止的T细胞、活化的B细胞和浆细胞等,其生物效应十分复杂。

它可促进T细胞表面IL-2R的表达;作为肝细胞刺激因子,在感染或外伤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中诱导急性期反应蛋白的合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IL-6还能有效地促进TNF和IL-1诱导的恶病质。

IL-6不能刺激相应细胞分泌其它细胞因子,其主要免疫学功能是加强其它细胞因子的效果。

最新贫血三项临床意义及结果判读

最新贫血三项临床意义及结果判读

叶酸检测及临床意义叶酸是由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等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

叶酸对人体的重要营养作用早在1948年即已得到证实,人类(或其他动物)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叶酸检测及临床意义叶酸是由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等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

叶酸对人体的重要营养作用早在1948年即已得到证实,人类(或其他动物)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还会导致身体无力、易怒、没胃口以及精神病症状。

此外,研究还发现,叶酸对孕妇尤其重要。

如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从而增加裂脑儿,无脑儿的发生率。

其次,孕妇经常补充叶酸,可防止新生儿体重过轻、早产以及婴儿腭裂(兔唇)等先天性畸形。

叶酸缺乏时,脱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及氨基酸的互变受阻,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

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表现,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

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

孕妇缺乏叶酸,可使先兆子痫、胎盘剥离的发生率增高,患有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孕妇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

怀孕早期缺乏叶酸,还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畸形等)。

叶酸缺乏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小肠疾病能干扰食物叶酸的吸收和经肝肠循环的再循环过程,故叶酸缺乏是小肠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实验室检查:1、血清叶酸含量反映近期膳食叶酸摄入情况。

贫血三项检测及临床意义

贫血三项检测及临床意义

贫血三项检测及临床意义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叶酸检测及临床意义叶酸是由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等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

叶酸对人体的重要营养作用早在1948年即已得到证实,人类(或其他动物)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叶酸检测及临床意义叶酸是由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等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

叶酸对人体的重要营养作用早在1948年即已得到证实,人类(或其他动物)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还会导致身体无力、易怒、没胃口以及精神病症状。

此外,研究还发现,叶酸对孕妇尤其重要。

如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从而增加裂脑儿,无脑儿的发生率。

其次,孕妇经常补充叶酸,可防止新生儿体重过轻、早产以及婴儿腭裂(兔唇)等先天性畸形。

叶酸缺乏时,脱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及氨基酸的互变受阻,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

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表现,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

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

孕妇缺乏叶酸,可使先兆子痫、胎盘剥离的发生率增高,患有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孕妇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

怀孕早期缺乏叶酸,还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畸形等)。

叶酸缺乏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小肠疾病能干扰食物叶酸的吸收和经肝肠循环的再循环过程,故叶酸缺乏是小肠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酸检测及临床意义叶酸是由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等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

叶酸对人体的重要营养作用早在1948年即已得到证实,人类(或其他动物)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叶酸检测及临床意义叶酸是由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等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

叶酸对人体的重要营养作用早在1948年即已得到证实,人类(或其他动物)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还会导致身体无力、易怒、没胃口以及精神病症状。

此外,研究还发现,叶酸对孕妇尤其重要。

如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从而增加裂脑儿,无脑儿的发生率。

其次,孕妇经常补充叶酸,可防止新生儿体重过轻、早产以及婴儿腭裂(兔唇)等先天性畸形。

叶酸缺乏时,脱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及氨基酸的互变受阻,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

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表现,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

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

孕妇缺乏叶酸,可使先兆子痫、胎盘剥离的发生率增高,患有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孕妇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

怀孕早期缺乏叶酸,还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畸形等)。

叶酸缺乏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小肠疾病能干扰食物叶酸的吸收和经肝肠循环的再循环过程,故叶酸缺乏是小肠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实验室检查:1、血清叶酸含量反映近期膳食叶酸摄入情况。

小于6.59ng/L为缺乏。

2、红细胞叶酸含量反映体内叶酸储存情况。

小于318ng/L为缺乏。

其他辅助检查:1、组氨酸负荷试验在口服组氨酸负荷剂量8h 或24h 后,尿中亚胺甲基谷氨酸排出量增加,但此指标特异性差,应用不普遍。

2、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当受试者维生素B6和B12营养适宜而叶酸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

维生素B12检测及临床意义维生素B12又叫钴胺素,自然界中的维生素B12都是微生物合成的,高等动植物不能制造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是需要一种肠道分泌物(内源因子)帮助才能被吸收的惟一的一种维生素。

有的人由于肠胃异常,缺乏这种内源因子,即使膳食中来源充足也会患恶性贫血。

植物性食物中基本上没有维生素B12。

它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大约需要三小时(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只需要几秒钟)才能被吸收。

维生素B12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防止恶性贫血,防止大脑神经受到破坏维生素B12是B族维生素中迄今为止发现最晚的一种。

维生素B12是一种含有3价钴的多环系化合物,4个还原的吡咯环连在一起变成为1个咕啉大环(与卟啉相似),是维生素B12分子的核心。

所以含这种环的化合物都被成为类咕啉。

维生素B12为浅红色的针状结晶,易溶于水和乙醇,在pH值4.5~5.0弱酸条件下最稳定,强酸(pH<2)或碱性溶液中分解,遇热可有一定程度破坏,但短时间的高温消毒损失小,遇强光或此外线易被破坏。

普通烹调过程损失量约30%。

其生理作用为:1、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使机体造血机能处于正常状态,预防恶性贫血;维护神经系统健康2、以辅酶的形式存在,可以增加叶酸的利用率,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3、具有活化氨基酸的作用和促进核酸的生物合成,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它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4、代谢脂肪酸,使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被身体适当运用; .5、消除烦躁不安,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及平衡感;6、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全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参与神经组织中一种脂蛋白的形成:一、是提高叶酸利用率,与叶酸一起合成甲硫氨酸(由高半胱氨酸合成)和胆碱,产生嘌呤和嘧啶的过程中合成氰钴胺申基先驱物质如甲基钴胺和辅酶B12,参与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甲基化过程。

维生素B12缺乏时,从甲基四氢叶酸上转移甲基基团的活动减少,使叶酸变成不能利用的形式,导致叶酸缺乏症。

二、是维护神经髓鞘的代谢与功能。

缺乏维生素B12时,可引起神经障碍、脊髓变性,并可引起严重的精神症状。

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周围神经炎。

小孩缺乏维生素B12的早期表现是情绪异常、表情呆滞、反应迟钝,最后导致贫血。

三、是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将甲基丙二酰辅酶A转化成琥珀酰辅酶A,参与三羧酸循环,其中琥珀酰辅酶A与血红素的合成有关。

四、是维生素B12还参与脱氧核酸(DNA)的合成,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代谢,增加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

维生素B12缺乏导致恶性贫血1、恶性贫血(红血球不足)2、月经不顺3、眼睛及皮肤发黄,皮肤出现局部(很小)红肿(不疼不痒)并伴随蜕皮;4、恶心,食欲不振,体重减轻5、唇、舌及牙龈发白,牙龈出血6、头痛,记忆力减退,痴呆7、可能引起人的精神忧郁,8、引起有核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9、脊髓变性,神经和周围神经退化10、舌、口腔、消化道的粘膜发炎。

11、小孩缺乏维生素B12的早期表现为精神情绪异常、表情呆滞、少哭少闹、反应迟钝、爱睡觉等症状,最后会引起贫血。

副作用:有些病人对该药品有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使用时应注意。

营养水平鉴定鉴定方法有:①血清维生素B12的测定是最直接的鉴定方法。

血清维生素B12的浓度低于180pg/ml,即可诊断为维生素B12 缺乏(正常值为180~914pg/ml)。

②尿中甲基丙二酸的测定是间接的方法,维生素B12缺乏时,由于特殊的代谢障碍,尿中甲基丙二酸的排出量增多,但是叶酸缺乏时并不增加,故可用来区分维生素B12缺乏和叶酸缺乏。

③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以放射性钴为标记的维生素 B12 2.0μg给受试者口服,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1000μg,然后测定48小时内尿中钴的放射性。

维生素B12吸收正常者,48小时能排出口服放射性钴的5~40%;维生素B12吸收有缺陷者(如恶性贫血、胃切除后、热带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则只有 5%以下。

④治疗性试验,是临床工作中最早采用、最简单方便的一种诊断手段,在不具备开展上述各种检查的条件时,可采用此法。

用维生素B12治疗后网组织红细胞上升,同时,骨髓中巨幼红细胞转变成正常形态的红系细胞,即可判断为维生素B12缺乏。

主要食物来源1、动物肝脏、肾脏、牛肉、猪肉、鸡肉、鱼类、蛤类、蛋、牛奶、乳酪、乳制品、腐乳2、维生素 B 12 不易被胃吸收,大部分是经由小肠吸收,故长效型锭剂效果较好3、若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舌头发炎、失去味觉等症状,便是缺乏维生素 B 12的警讯4、严重缺乏维生素 B 12 时,医师多会以注射方式补充5、老年人对维生素 B 12 的吸收较困难,可至医院通过注射方式补充铁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贮存铁的蛋白。

在哺乳类动物的肝和脾中含量最多。

其外径约12~14nm,空囊腔径长约6nm,外壳(即脱铁铁蛋白)由24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约含163个氨基酸残基,每个分子最多可结合4500个铁原子。

分子量约为450kd。

结合铁的铁蛋白是“溶”于水的,血浆铁蛋白的浓度与体内贮存的铁成正比。

铁蛋白为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铁蛋白,但不同的检测法有不同的正常值,一般正常均值男性约23.9-336.2ng/mL,女性约11.0-306.8ng/mL,血清铁水平在妊娠期及急性贫血时降低,急慢性肝脏损害和肝癌时升高,国内报道肝癌患者阳性率高达90%。

近年来发现肝癌还含有一种酸性的异铁蛋白,称为癌胚异铁蛋白,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

肝癌患者治疗有效者血清铁蛋白下降,而恶化和再发者升高,持续增高则预后不良,故血清铁蛋白测定可作为疗效监测手段之一,特别是对AFP阴性的患者尤有意义。

血清铁蛋白升高原因血清铁蛋白升高原因是铁蛋白的来源增加或存在清除障碍。

如患肝癌、肺癌、胰癌、白血病等时,癌细胞合成的铁蛋白增加,使血清铁蛋白升高。

患肝病时肝细胞受损功能下降,使血清铁蛋白升高。

肝癌患者有铁蛋白增高的原因可能是:①肝癌细胞能合成和分泌铁蛋白或异铁蛋白。

②肝癌组织对铁蛋白的摄取及清除受到影响。

③肝细胞损害坏死,贮存在肝细胞胞浆中的铁蛋白溢入血中。

血清铁蛋白虽非特异性,但除肝癌、胰腺癌中度升高外,其它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直结肠癌均不升高。

铁蛋白偏高的症状铁蛋白偏高的症状有以下几点:1、由于肝癌是肝脏细胞癌变,所以会出现肝区隐痛或间歇性的钝痛或胀痛,上腹胀痛等。

2、初期的肝癌症状隐匿极深,往往只是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闷胀和乏力,B超检查会出现轻度肝肿大。

3、四肢乏力,消瘦,全身衰弱易疲劳等症状,中晚期往往通常是卧床不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