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评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农业发源地之一的是:
A.黄河流域
B.珠江流域
C.长江流域
D.淮河流域
2.下列对“鸦片战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林则徐的《海瑞罢官》
B.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第一次向清政府赔款
C.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
D.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3.下列关于明清两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清两代文化繁荣昌盛,人口逐年增加
B.明清两代政治清明,民富国强,国泰民安
C.明朝文化昌盛,清朝经济发展迅速
D.明清两代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我国古代人们最早使用的是卜筮、观相等方式来预测未来的_______。

2.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都是以祖制与宗法制为主,夏朝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度,商朝实行的是_____制。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请简述兵马俑的发现、特点和意义。

2.请列举出汉武帝推行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秦始皇所做的事情有哪些?为什么说他是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2.南北朝时期我国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并列举一到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请论述秦朝的政治制度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请论述汉朝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2.请论述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历史和主要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历史学家要精确掌握中华大地上远古人类发展进步的情况,下列材料中最为可靠的是()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B.北京人头部复原像C.《史记》D.原始人狩猎想象图2.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下列能反映这一进步的是() A.北京人采集狩猎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C.半坡人制作陶器D.相传黄帝造船只3.有这样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被尊奉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①盘古②黄帝③大禹④炎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A.女娲补天B.炎黄二帝战蚩尤C.大禹治水D.尧舜禅让5.河南安阳“妇好墓”(商王武丁夫人墓)中出土的玉器,经化学成分分析,与新疆和田玉的成分一致。

据此推测合理的是()A.中原与西北地区存在联系B.中外科技交往历史悠久C.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商朝D.商朝统治中心远及新疆6.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耳、齐昭公称齐潘等。

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7.下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

它属于()A.酒器B.食器C.乐器D.礼器8.下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9.生产工具的革新与技术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标志,春秋时期推动社会进步的标志性生产工具和技术是()A.石器和刀耕火种B.青铜工具和耒耜耕种C.石器和耒耜耕种D.铁制农具和牛耕10.商鞅变法中对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措施是()A.改革户籍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11.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春秋战国时期答案:C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 A. 唐朝- B. 隋朝- C. 宋朝- D. 明朝答案:A3.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 A. 辛亥革命- B. 北京城被洪水淹没- C. 文化大革命- D. 五四运动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4. 中国的长城是在________修筑的。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5.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是________。

答案:《史记》第三部分:简答题6. 请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回答: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

它起源于隋朝,经过唐朝、宋朝等时期的发展和完善,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通过考试合格的人可以进入官僚体系,成为国家的官员。

7.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封建社会。

回答: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种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主要特征是君主统治、地主阶级剥削、均田制和封建礼教等。

封建社会中,各级封建官僚通过赋税、劳役等手段剥削农民,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并通过赋税和租佃来获取财富。

封建社会的核心是封建礼教,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有严格的等级关系和礼节要求。

第四部分:论述题8. 请阐述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方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回答: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路线,对东西方交流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中西方的商品交流,还传播了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名优特产品流传到欧洲等地,同时西方的黄金、香料、玛瑙等物品也传入中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以上就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的内容。

祝你考试顺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计90分)1.(2分)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居住在()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淮河流域2.(2分)北京人适应自然能力增强的显著特征是()A.手脚分工明显B.制造和使用工具C.使用火D.过着群居生活3.(2分)半地穴式房屋类型在我国哪一地区分布最普遍()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汉水流域D.淮河流域4.(2分)我国古代历史上南稻北粟的经济格局最早形成于()A.原始农耕时期B.炎黄时期C.旧石器时代D.传说的尧舜禹时代5.(2分)海外华人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种人B.曾经在中国生活过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炎黄两部落联盟发展而来D.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6.(2分)每年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举行祭祀黄帝和炎帝的活动是因为()A.他们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B.他们带领人们治理了水患C.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D.他们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国家7.(2分)按时间顺序,下列远古人类排列正确的是()①北京人②半坡居民③河姆渡人④炎黄时代居民。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①③②④8.(2分)原始社会时期,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

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继承的()A.子承父业B.兄弟继承C.禅让制D.世袭制9.(2分)“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A.实行世袭制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D.实行行省制10.(2分)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命名与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科举制11.(2分)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让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麻纸或宣纸上12.(2分)中国王朝建立的标志是()A.夏朝的建立B.商朝的建立C.西周的建立D.秦朝的建立13.(2分)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是()A.楚国B.齐国C.晋国D.秦国14.(2分)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事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1. 历史学是以哪些内容为研究对象的?A. 工业革命B. 勾结和起义C. 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D. 宗教和思想2. 周秦时期,中国出现了哪些影响深远的制度?A. 分封制B. 除四害C. 部落制D. 科举制3. 阅读下面的史料,回答问题。

①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②毛泽东主席身着灰色中山装,登上天安门城楼,向人民游行队伍致敬。

根据史料,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信息?A. 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人民游行的地方。

B. 毛泽东主席参加了50周年庆典。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99年10月1日。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持续了一整天。

4. 中国古代画家师旷擅长画什么?A. 戏曲B. 风景C. 动物D. 人物5. 秦始皇帝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种措施?A. 治理黄河B. 打击腐败C. 进行政府改革D. 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标准二、判断题(共20分,每小题2分)6. 在周秦时期,出现了重文轻武的倾向。

()7. 永远拥护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8. 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经常伴随着制度的变化。

()9.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0. 唐伯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

()三、简答题(共40分)11. 简述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及其发展的变化。

12. 《三字经》是我国千年经典,你知道它的内容吗?简要叙述。

13. 中国古代哪个历史时期出现了“战国七雄”?请列举并简要说明。

14.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以及它在历史上的作用。

15. 你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请描述其中一项,并说明其对世界的影响。

四、应用题(共20分)16. 图中展示了汉代秦浮山汉墓的剪纸图案。

根据图中的内容,简要描述汉剪纸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面哪个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A. 火药B. 军事C. 学问D. 文章答案:A2. 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A. 古代B. 现代C. 社会主义D. 民主主义答案:A3. 古代中国最早的朝代是?A. 商B. 周C. 秦D. 汉答案:A4. 四大文明古国中,埃及文明起源于哪个河流流域?A. 黄河B. 长江C. 尼罗河D. 库页岛答案:C5. 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于哪个朝代?A. 唐B. 宋C. 明D. 近现代答案:A6. 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主要是建立在哪个基础上?A. 共产主义B. 人口基础C. 军队基础D. 地主基础答案:B7. 下面哪个发明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D8. 金字塔是哪个古国的标志性建筑?A. 中国B. 埃及C. 美国D. 日本答案:B9. 刻写金文的主要材料是什么?A. 金属B. 纸张C. 陶器D. 石块答案:D10.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属于哪个社会形态?A. 社会主义B. 资本主义C. 封建主义D. 共产主义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请简要解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僚人才的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以文化程度来选拔才能和廉洁的官僚,培养合格的政治人才。

2. 请简要介绍商朝的主要特点。

答案: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主要特点有:以都城为中心,建立了中央政权;奴隶制是其特征之一;社会分工明确,农业是基础,手工业也发展;有完整的商代文字,发展了礼制文化等。

3. 请简要说明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

答案: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以及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论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形成原因和基本特征。

答案: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人口增长、农业生产发展、战争和统一战局的形成等。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1.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A. 夏朝 B. 商朝 C. 春秋战国时期 D. 唐朝2.下列哪个国家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A. 英国 B. 中国 C. 日本D. 俄罗斯3.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是什么? A. 《孙子兵法》 B. 《辞海》 C. 《史记》 D. 《资治通鉴》4.以下哪个朝代实行科举制度?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朝 C. 唐朝 D. 宋朝5.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近代中国的醒梦? A. 北京奥运会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甲午战争 D. 南京大屠杀6.下列哪个事件最终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支援朝鲜战争 D. 文化大革命7.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A. 孔子 B. 韩信 C. 李世民 D. 朱元璋8.下列哪个城市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A. 广州 B. 长沙 C. 西安 D. 成都9.以下哪位是近代中国的著名政治家? A. 李白 B. 孙中山 C. 杜甫 D. 白居易10.以下哪个国家在19世纪末入侵了中国? A. 英国 B. 韩国 C. 法国 D. 德国…第二部分:简答题(共20分)1.简述夏朝的特点和贡献。

2.请对比商朝和周朝的政治制度,并指出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3.解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以及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5.解释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九品官人”制度,并简述其作用。

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答案1. A2. B3. C4. D5. C6. A7. A8. C9. B10. A…第二部分:简答题答案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是以夏禹为首的夏氏部落在黄河流域创建的。

夏朝的特点是建立了封建制度,实行世袭制,有明确的君主和臣民的身份区分。

夏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奠定了封建制度的基础。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评试卷及答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评试卷及答案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6.下表中的商周甲骨文反映了( B )
甲骨文
象形
今体字
会意
形声
A.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B.汉字的造字方法已基本形成
C.记载的内容仅有祭祀的活动
不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井田制
D.军功爵制
13.夏、商、西周是中国的早期国家,为后世王朝的发展奠定基础。下列关于这三
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中,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D )
A.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太差
B.推行世袭制,天子能力低下
C.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过大
世界最早的观象台、随葬品多寡不等的墓葬、象征地位身份的礼器、独立的仓储区
和手工业区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D )
A.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C.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D.我国已出现了文明的初始形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系列措施增强了自身的力量,然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获得了胜利。黄帝部落
胜出的主要原
因是( B )
A.与其他部落结成了联盟
B.良政善治积蓄了实力
C.炎帝部落实力过于弱小
D.注意到发展农业生产
7.传说蚩尤被黄帝打败后,他的躯体被葬于菏泽市巨野县境内。菏泽市考古发现的
蚩尤墓与蚩尤传说相吻合。由此可见(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五一期间,小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大约70万—20万年的早期人类遗址。

由此可以推断,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2.“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居民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老师在介绍某处原始文化遗址时出示了下面几幅图片,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4.“涿鹿茫茫白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

丹霞遥映祠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

”诗句描写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一次战争,其交战双方是( )A.黄帝、蚩尤对炎帝B.黄帝、炎帝对蚩尤C.蚩尤、炎帝对黄帝D.黄帝、大禹对炎帝5.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

“他”是( )A.黄帝B.禹C.舜D.启6.“以酒为池尽作乐,炮烙之刑极淫威。

”这副对联描绘的是商朝最后一位君王的暴政,他是( )A.桀B.纣C.汤D.周武王7.《诗经》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有关( )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中央集权制8.下列各项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A.甲骨文B.司母戊鼎C.兵马俑D.敦煌莫高窟9.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很多种,下面的文字的造字方法是(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0.我国的历史学家一般通过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来研究历史,你能否告诉历史学家下面哪段的历史能通过文献进行研究( )A.黄帝B.尧舜禹C.夏朝D.商朝11.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12.下列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变化的是( )①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②青铜工具的发明与应用③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④牛耕技术的出现与推广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3.修筑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长城14.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

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小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15.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牧野之战②盘庚迁殷③商鞅变法④平王东迁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16.下列哪一观点体现了老子的思想主张(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B.“无为而治”C.“民贵君轻”D.“法治”17.秦朝开始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规制。

这反映出秦朝政制的本质是( )A.皇权专制B.任免官吏C.思想控制D.言即法律18.《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一县。

”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实行分封制 B.建立县制C.确立行省制D.推行郡国并行制19.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框架。

下列一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A.加强文化控制B.加强经济管理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D.巩固国家统一20.下列关于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B.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C.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西汉政权D.发生于秦始皇在位时期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1.小马同学是一位诗歌爱好者,下面是他写的一首关于夏、商、西周三代的诗歌,但是其中有五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你秉承着远古的神话传说,在无纸的时代,我从甲骨与铁器上读你,依旧璀璨。

远古的英魂逝去,家天下,从禹开始,延续几千年,历史之河,越发明晰。

商纣迁都于殷,文王千里征伐,在昙花一现后,都成为朝代衰败前的注脚。

于是,在厉王烽火戏诸侯中,我们开始流传,祸水红颜。

我们一次次,从无声的尸骨与陪葬品中,解读出信息,连缀成了夏商周。

(1)错误: ;改正: 。

(2分)(2)错误: ;改正: 。

(2分)(3)错误: ;改正: 。

(2分)(4)错误: ;改正: 。

(2分)(5)错误: ;改正: 。

(2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材料三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材料四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说的?生活在什么时代?用一句话来评价此人。

(4分)(2)材料二是谁的名言?请举出他的一项思想主张。

(2分)(3)材料三是韩非说的,他的什么理论后来被秦始皇所采用?(2分)(4)材料四是谁的名言?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2分)23.小虎同学在一本课外书籍中看到了下列两段材料:材料一咸阳人李良20岁时去南方,由于各诸侯国战争连绵不断,局势混乱,各地的文字、货币、度量衡都和咸阳的不一样,一路上给他带来很多不便。

材料二李良40岁时又去南方,这次一路上他发现各地的文字、货币、度量衡都和咸阳的一样了,战争也基本平息,旅途方便多了。

请你根据上述两段材料做出推断:(1)李良20岁时中国处于时期,请写出这个时期的两个著名的战役名称。

这种战争连绵不断,局势混乱的局面结束是在年。

(4分)(2)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是秦国统一了六国,结束了几百年的纷争局面。

(3分)(3)李良40岁时中国处于时期。

(1分)(4)李良40岁时中国各地通用的文字是。

(1分)(5)李良40岁时全国通用货币的标准样式是下图中的。

(1分)24.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1)图1和图2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

居住在图2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2分)(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2)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而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有哪些?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有哪些?(各答出一点即可)(2分)(3)春秋时期,谁提出了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他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代表?(2分)(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

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两个事例。

(2分)(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2分)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B2.D 元谋人和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使用的是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故选D项。

3.D 观察图片并结合文字提示“黄河”“半地穴”“粟”等信息,可以判断该文化遗址是半坡遗址。

4.B 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涿鹿”“轩辕”“破蚩尤”“四五千年前”等,可判断这是发生在炎帝和黄帝组成的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之间的涿鹿之战。

5.B6.B7.B 题干材料的含义是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

联系所学知识,周天子把京畿以外的土地和平民、奴隶分封给宗亲、功臣,建立诸侯国。

诸侯听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赋,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可知选B项。

8.B A项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C项属于雕塑方面的成就,D项属于建筑和艺术方面的代表,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9.A10.D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11.C 12.B 13.A14.A 商鞅变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所以A项不符合史实。

15.C 16.B17.A 解答本题时,需注意题干中材料的含义:天下的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取决于皇帝的决断,即皇权专制。

故选A项。

18.B19.D 题干中的图示反映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的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对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故选D项。

20.A二、非选择题21.答案 (1)铁器上青铜器上(2)从禹开始从启开始(3)商纣迁都盘庚迁都(4)文王千里征伐武王千里征伐(5)厉王烽火戏诸侯幽王烽火戏诸侯22.参考答案 (1)儒家学派。

春秋后期。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

“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

(任选一个即可)(3)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的封建国家理论。

(4)老子。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23.参考答案 (1)战国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任答两项) 公元前221(2)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六国之间的不团结和策略失误;秦国人才多;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秦朝(4)小篆(5)C24.参考答案 (1)河姆渡原始居民。

(2)大禹治水。

修建都江堰。

(言之有理即可)(3)老子。

道家。

(4)沙尘暴、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环境污染等。

(符合题意的任意两个事例即可)(5)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