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优秀教案——写作 说明的顺序

合集下载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课件(共1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课件(共1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现在,正月十五吃元宵成为汉民族传统项目,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
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寄寓了我们对生活的的美好祝愿。
逻辑顺序:起源、名字来历、形状、制作材料再到营养成分、 主要功效 文化传统
学生作品四:
我们的汤圆有多种口味,有传统的芝麻猪油馅,有豆沙馅,有水果馅 等等,价廉物美,非常优惠。煮食方式简单,注意两点就不会夹生破皮: 一、水半开时就下锅,不要等全开再下锅,容易出现里面的皮不熟的情 况。二、煮开锅后再加入一些凉水,这样能使汤圆更快熟。记住这几点 保证你能轻松吃上汤圆了。我们的产品顺风包邮哦,畅快直达。
谢谢观看!
要点一: 说明顺序的选择,需要以说明内容为前提。
回顾自己写的片段,进一步思考:你为什么会选择介 绍这些内容,并为这些内容选择了这样的说明顺序?
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选择内容和顺序的,都是从自身的意愿出 发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写的时候,都没有顾及到读者对象的身份,没 有思考过他想听你介绍什么,也没有顾及到我们作者身份的多样性。
要点三: 说明的顺序,还需要根据读者对象来调整。
1.说明顺序的选择,需要以说明内容为前提。 2.写作内容和顺序的选择,跟交流目的有关。 3.说明的顺序,还需要根据读者对象来调整。
作业 因为疫情,爷爷无法出去遛鸟钓鱼,他想用你的
平板电脑玩游戏,但是他不知道怎么用,请你为 他介绍产品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尽量用他能理解 的话进行说明。
要点二: 写作内容和顺序的选择,跟作者写作身份有关,也就 是说,跟作者想达成的交流目的有关。
猜一猜:售货员面对的顾客会是什么身份?或者说是什么年 龄段可能性更大一些?
你好,我们“缸鸭狗”推出了系列汤圆新品种。看,这款是最新的水果汤圆:您 看它,五颜六色,色香味俱全。我们在小汤圆里面加入适量的水果,有火龙果、香 蕉、苹果,都切成小片,甜丝丝的味道将会从不同的水果之间改变出来,进入到煮 小汤圆的水里。我们加入的水果可以根据每个顾客的不同口味进行调整。咬一口小 汤圆,里面的黑芝麻馅流出来,在我们的唇齿间流动,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别样的味 道。要不要来一碗尝尝?

写作 说明的顺序-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部编五四制)

写作 说明的顺序-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部编五四制)

言 的因素
纬度 经度差异 高下差异
秋风簌簌,枝叶枯黄
说明顺序 空 间 顺 序
就全文而言,使用了由现象 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2)时间顺序 指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如:历史
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如果要介绍事物的发展情况,比如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汽车技术
的发展、计算机的历史等,就适合采用时间顺序,介绍其发展过程中的 几个重要历史节点,显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有时候,为了说明事物的 制作过程,或者撰写实验报告,我们也常常按照步骤或程序的先后顺序 来写,呈现出“过程”来,这是一种特殊的时间顺序。
课文
大 自
说明对象
然 决定物候
的 现象来临
语 言
的因素
古今差异
实战演练 一、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 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等。以“我的小天地”为题,写一 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200字左右。 示例:我家一共有三口人,住着两房一厅的楼房。在客厅的右边那 间十七平方米的小屋就是我的小天地。 我的小天地里,除了床和空调以外,全都是粉色的。打开门,从前 往后看,分别是小餐桌、床头柜、床、书桌、衣柜。在餐桌上面摆满了 丰盛的水果,每天放学我都要先到餐桌上拿一个水果吃了才去写作业。 我的小床安静地躺在床头柜旁边,每到深夜我睡在小床上,它很快就把 我带入了甜美的梦乡。在床旁边的书桌上摆着一台电脑和几本课外书, 我喜欢在上面练字、写作业、画画、看书。在书桌旁边有一个书柜,上 面摆满我喜欢看的书籍,有故事书还有科学类型的书。 这就是我的小天地,我的房间,我的“图书室”,我的港湾。
说明的顺序
核心素养目标
1. 结合写作知识短文以及学习过的说明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

语文八下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

语文八下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

语文八下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语文八下第二单元是关于写作说明的内容,写作说明是一种介绍性文字,它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解释或者说明,使读者对所介绍的事物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从写作说明的顺序入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一、确定写作说明的主题和目的在进行写作说明之前,首先要确定说明的主题和目的。

主题是说明的核心内容,目的是说明的核心要点和写作的理由。

确定好主题和目的,有助于整个说明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二、按照顺序编排写作说明的内容在进行写作说明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内容,使得说明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更强。

一般来说,写作说明的顺序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重要性顺序等多种方式进行编排。

1. 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说明,从过去到现在,或者从现在到将来,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

2. 空间顺序:按照事物在空间中的位置或者关系进行说明,使读者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事物在空间中的布局和相互关系。

4. 重要性顺序:按照事物的重要程度进行说明,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事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在进行写作说明时,需要根据所介绍的事物的特点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包括逻辑分析法、分类归纳法、对比分析法、因果关系法等多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进行说明。

1. 逻辑分析法:通过对事物进行分析和解释,使读者能够理解事物的结构和本质。

四、精选恰当的说明材料在进行写作说明时,需要精选恰当的说明材料,使得说明更加具体、生动、有说服力。

说明材料可以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资料材料等多种形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运用。

五、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和准确在进行写作说明时,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和准确,使得说明的表达更加清晰、准确、不含歧义。

可以通过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使得说明更加规范、精准。

写作说明是一种重要的写作形式,通过本文对写作说明的顺序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相信读者已经对这一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说明的顺序教材研读:1、下面课文都是我们学习过的说明文,请具体说说每篇课文的说明顺序。

《活板》——(时间顺序:从主体说明内容看,作者是按照从刻字到印刷的顺序说明的,具体的过程顺序是刻字、制版、印刷、拆版。

这个过程顺序是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的。

)《中国石拱桥》——(逻辑顺序:整体上看,本文遵循从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再具体的顺序。

从石拱桥的基本特点(概括),说到它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和主要特点(概括),然后说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概括),接下来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解说(具体)。

文章的主体部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总体上遵循的是由先到后的时间顺序。

说明“古代石拱桥”与“当代石拱桥”的区别,则遵循了从现象到原因的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逻辑顺序:先总说苏州园林特点,再从四个角度加以分说。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空间顺序。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是间到两边。

课文中有相当多的表明了空间位置的改变词语。

)《蝉》——(时间顺序。

从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下中的过程。

)《梦回繁华》——(从全文看是逻辑顺序。

从画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写起,再详细说明画作本身,最后介绍画作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说明画作本身,采用了空间顺序,从画的开卷处写起,依次介绍画的中段、后段。

)《大自然的语言》——(逻辑顺序。

先引出什么是物候与物候学,然后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再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逻辑顺序。

先说发现的具体事实,再从事实出发佐证“板块构造”理论或恐龙灭绝的“撞击说”。

这是从现象说到本质,是对事理的说明。

)2、说明顺序种类。

(1)时间顺序。

多用于介绍事物发展的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2)空间顺序。

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等顺序,多用于介绍建筑物或物品。

(3)逻辑顺序。

有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逻辑顺序的形式。

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八下二单元写作指导:说明的顺序单元要求1.结合所学的说明文,理解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含义及作用。

2.说明事物时,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写作指导说明性的文章属于“实用文”,其目的是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

除了需要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讲究说明方法外,还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

法布尔的《蝉》在介绍蝉的生活习性时,是按照蝉由“出洞”到“上树”再到“脱壳”直到“成虫”这样的先后顺序来介绍的。

像这种按照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我们称之为时间顺序。

举例:古今、春夏秋冬、早晚、先后……类似的还有介绍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汽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历史等,就适合采用时间顺序,介绍其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历史节点,显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

有时候,为了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或者撰写实验报告,我们也常常按照步骤或程序的先后顺序来写,呈现出“过程”,这是一种特殊的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毛宁在《梦回繁华》一文中介绍《清明上河图》时,是按照“画面开卷”“画卷中段”“画卷后段”这样由前到后的顺序来介绍的。

像这种按照事物空间存在形式来说明事物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空间顺序。

举例:里外、上下、前后、左右、南北……空间顺序比较适合用来介绍一座建筑、一处园林、一处山水等。

(3)逻辑顺序。

叶圣陶在介绍《苏州园林》时,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角度加以分说;阿西莫夫在《恐龙无处不有》中介绍“大陆漂移学说”时,先列举恐龙化石现象,然后提出质疑,再进行解疑,直到介绍板块学说。

像这种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按照事物事理内部联系来介绍事物或事理的方法,我们称之为逻辑顺序。

举例:概括到具体、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由主到次、原因到结果……逻辑顺序一般运用于事理说明文中。

如何合理地运用说明顺序呢?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按说明对象的自身特征与说明内容的侧重点来安排说明顺序。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训练目标:1.掌握常见的三种说明顺序,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2.条理清楚、顺序合理地写一篇说明文。

指导过程:一、温故知新说明文常见的几种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发展过程的时间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远到近,从外到内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3.逻辑顺序:按照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概括到具体,或由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逐渐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二、典范引领: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大自然的语言》这段话是_______顺序,先写_______,再写_______ ,接着写_______ ,最后写_______明确:时间顺序,先写“立春过后”的物候变化,再写“转入炎热的夏季”,接着写到了秋天大自然的变化,最后写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叙述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与花果的成长和鸟虫的活动现象,就是物候现象。

2.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

疏林薄雾,农舍田畴……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

——《梦回繁华》作者在介绍《清明上河图》时,从“开卷处”到“中段”再到“后段”,画面内容虽然纷繁复杂,但作者能够条理分明、层次清晰的将画面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得益于采用了空间顺序进行说明。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的顺序》教案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的顺序》教案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的顺序》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说明的顺序》是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说明文的特点以及说明的顺序。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结构,掌握说明的顺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说明的顺序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说明的顺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说明文的特点,掌握说明的顺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说明文的特点,掌握说明的顺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说明的顺序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说明的顺序。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章案例,让学生明白说明的顺序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收集一些说明文的文章,用于案例分析。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文章和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顺序的重要性。

例如,展示一幅画,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述画中的内容。

2.呈现(15分钟)展示一篇说明文,要求学生阅读并分析文章中的说明顺序。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思考作者是如何安排内容的顺序的。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篇说明文进行分析。

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的说明顺序,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讲解和点评。

初中写作顺序的教案模板

初中写作顺序的教案模板

教案标题:初中写作顺序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1. 写作顺序的概念及重要性。

2. 常见的写作顺序类型。

3. 写作顺序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掌握写作顺序的概念及重要性。

2. 难点:如何在实际写作中运用写作顺序。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写作顺序的概念、类型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文章的写作顺序,让学生直观感受。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写作顺序。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写作的认识,引出写作顺序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写作顺序的概念、类型及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文章的写作顺序,让学生直观感受。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5. 反馈与讲解:讲解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修改。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
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写作顺序的短文。

2. 以“我的周末”为主题,运用写作顺序进行写作练习。

七、教学评价:
1. 学生对写作顺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写作顺序的情况。

3. 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的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写作顺序,提高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说明的顺序
【目标导航】
1.能够理解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含义及作用。

2.说明事物时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语言表达讲究分寸,用语准确,并力求多样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一、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以《我的小天地》为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

不少于200字。

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

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不少于600字。

三、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新课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顺序很重要。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果安排得当,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样,在写作中,当我们要把一个事物的外观、结构、布局写清楚,要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得详细又不累赘,或者是要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时,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一点就是如何合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

【写作要求】
1.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写哪些内容,再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注意准确使用方位词。

2.介绍产品时可以设想一个特定的受众,尽量用他能够理解的话语进行说明,也可采用问答的形式组织全文。

3.写事理说明文,要明确说明对象,写出它的变化。

查资料,说明变化的原因。

并注意安排好说明的顺序。

【技法点拨】
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

在说明文中确立说明顺序很重要,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还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说明顺序的分类说明文的顺序主要有以下三种:
(1)空间顺序:即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像介绍一座建筑、一处园林、一片山水等。

(2)时间顺序:指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如果要介绍事物的发展情况,比如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汽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历史等,就适合采用时间顺序,介绍其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历史节点,显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

有时候,为了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或者撰写实验报告,我们也常常按照步骤或程序的先后顺序来写,呈现出“过程”来,这是一种特殊的时间顺序。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分别做出说明。

这种说明顺序一般运用于事理说明文中。

2.安排说明顺序的方法在正确地选择了合理的说明顺序以后,还要学会恰当地使用标志性的词语。

以空间为序的说明语段,要运用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东”“西”“南”“北”“里”“外”“左”“右”等。

以时间为序的说明语段,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

一般要运用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的词语。

以逻辑为序的说明语段,可使用“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的词语。

3.选择说明顺序的标准一篇说明文采用何种说明方法,一般应考虑以下两点:
(1)与说明对象有关。

如果介绍一座建筑物或者景点,我们一般采用的是空间顺序;如果介绍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主要采用时间顺序;如果介绍事物的道理,一般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具体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要根据说明对象而定。

(2)与说明对象的特点有关。

说明文都是介绍事物和事理的文章,怎样写好一篇说明文,就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来写,用合适的说明顺序有利于凸显说明对象的特点。

【范文引路】
手机的自述
Hi,朋友们,大家好!知道我是谁吗?哈哈,猜对啦!俺是社会的新生事物——手机!
我的种类很多,有华为、vivo、iPhone……应有尽有;颜色有象牙白、大红、粉红、全黑等等色彩缤纷;身型呀,就更多啦:翻盖的、直板的、圆的……数不胜数。

由于我的出现,邮票、BB机、大哥大都纷纷下岗啦!我的用处可大啦,如今,社会上处处都可见到我忙碌的身影。

这不,我正随着主人来到旅游胜地。

这儿真美啊!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碧波荡漾。

呵,主人拿着我,在我身上轻轻一按,我就成了照相机啦!一眨眼间,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便保存在了我的体内。

呵呵,数码相机成了待业之族喽!
悄悄告诉你吧,我的主人还是个股民呢!也许你会问,股民怎么还有闲情去旅游啊!要是股票跌了怎么办?哈哈,这你就不用发愁了!有我这炒股王手机在,主人可以随时把握股市行情,他可以一边炒股,一边尽情游山玩水。

晚上,主人想家了,便拿起我往家里打电话。

虽然与家人天各一方,我却让主人觉得与亲人近在咫尺,主人还把存在我体内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发送回家里,让亲人们也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每逢节假日,我就更忙了。

瞧,圣诞节来临了,我忽然觉得浑身一热,不由得震动起来。

呵,是主人朋友A发来的祝福短信。

我立即唱起了动听的歌儿。

主人忙翻开我一看:“佳节将至,一个迷路的精灵,它送我一个装着幸福的宝盒,开启的瞬间,幸福撒向看短信的你。

祝你永远幸福!”主人乐得眉开眼笑,在我身上按来按去,痒得我咯咯直笑,原来,他正回短信呢:“我在建行开了个号,没钱就取!给你不多,只有四千万:千万要平安,千万要健康,千万要快乐,千万要记得密码1314(一生一世)!”
我想,收到短信的人心里一定是暖暖的!“吱吱吱……”我又觉得浑身一震,主人的朋友B的短信又来了,我欢快地唱起了歌儿,提示主人接收短信:“请用1秒钟忘记烦恼,用一分钟想象快乐,用一小时与你喜欢的人度过,用一辈子关怀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然后用一个微笑来接收我传递给你的祝福,愿你永远开心!”多么温馨的短信,多么暖人的祝福,瞧,主人心里乐开了花……
我,难道不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吗?不是社会和谐的见证吗?
本文采用拟人手法来写,生动地说明了手机的特点、用途,介绍了手机发展和改进过程,条理清楚,语言准确。

文章恰当地运用了举例子、做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说明的事物有鲜明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幽默诙谐、流畅自然的语言,颇引人注目。

小作者以手机的口吻叙说生活中人与手机相处的点点滴滴,读来不禁有身临其境之感。

结尾展望了手机发展的美好未来,给人以憧憬。

1.当堂作文。

2.推荐作文评讲。

(1)同桌互评。

(2)教师点评。

1.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

此次写作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学们都理解并开始重视说明文中的
说明顺序,在上课的过程中同学们的积极性也较高,这次写作课总结起来有以下值得肯定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说明文在学生的观念里不及记叙文有趣,没有记叙文故事性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讲清各类说明文适用的说明顺序,我举出了大量的例子,让学生们能够结合实例理解所讲内容,并且尽量选取较有趣味的例子,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在写作后与同桌进行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彼此对课堂内容的消化、吸收。

这种交流式的学习对学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教师要注意引导。

三、本次课堂中的不足主要是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加以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