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BPPV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
休息与外固定
对于初发或轻度患者,可通过卧 床休息、头颈外固定等方式缓解
症状。
前庭康复锻炼
进行针对性的前庭康复锻炼,提高 患者对眩晕的耐受能力。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快速转头等诱 发眩晕的动作。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及调整原则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选用改善内耳循 环、抑制前庭系统过度兴奋等药
物。
剂量调整
生活质量调查问卷
通过生活质量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康复后的生活状况、工作状况、 社交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定期随访与评估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 的问题和困难。
康复效果评价
根据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康复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和总结。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手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 署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常见并发症类型
包括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平衡失 调等。
危险因素分析
高龄、头部外伤、内耳疾病、长期卧 床等是BPPV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预防措施制定
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如避免 头部外伤、积极治疗内耳疾病、鼓励 患者适当活动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个体化医疗需求 的增加,未来BPPV的治疗将更加注重患者 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远程医疗将逐渐普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未来远 程医疗将在BPPV的诊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 服务。
综合治疗模式将得到推广
未来BPPV的治疗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治疗 方法,而是将多种治疗手段有机结合,形成 综合治疗模式,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 度。

梅尼埃病的定义、诊断和治疗及进展

梅尼埃病的定义、诊断和治疗及进展

虽然大多数MD患者会出现自发性眩晕,但 是也有部分患者的眩晕症状是存在诱发因 素的比如过度摄入钠和咖啡因。还有部分 患者在接触数秒高强度低频声刺激后出现 眩晕症状(Tullio)现象,也有患者在气压 骤变时出现眩晕症状。上述等诱因可能导 致卵圆窗邻近膜迷路水肿进一步加重,进 而诱发眩晕症状发生。
梅尼埃病的定义、 诊断和治疗及进展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 在1861年由法国医师梅尼埃首次提出。 该病主要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
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
病理:膜迷路积水。 病因: 1、内淋巴吸收障碍 2、免疫反应 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4、内淋巴液生成过多 5、病毒感染 6、内分泌障碍
MD患者随着眩晕反复发作,病情不能得以控制,也会出 现中高频、甚至全频型听力损失。
眩晕与听力损失非同步发生。患耳出现感音神经性听力损 失症可能先于眩晕症状的发生。少数患者听力损失症状提 前数月,临床上讲这种现象称为“迟发型膜迷路水肿”极 个别情况下眩晕症状也可能会先于听力损失之前发生,可 能提前数周或数月,但是眩晕首次发作时通常伴发耳鸣、 耳胀满感。大多数患者在疾病早期眩晕发作时的24小时内, 会出现听力改变,并表现出波动性缓解现象。当眩晕反复 发作数年,患者出现永久性听力损失及耳鸣,眩晕发作时 不再伴有诸如耳胀满感等耳部症状。
象。 多为旋转感或摇摆不稳感,可先有视物模
鉴别诊断
一、前庭神经元炎 有上感病史---病毒感染 眩晕重,持续时间较长,很少复发 前庭功能明显减退 无耳鸣、耳聋
二、位置性眩晕
特定头位或头位变换时发生的眩晕,伴眼 震,无耳鸣耳聋。
分为周围性及中枢
三、前庭药物中毒 用耳毒药物史,双耳 眩晕轻,多为不稳感,少呈旋转性 眩晕无反复发作,持续长 起病慢,伴耳鸣,耳聋

梅尼埃病的典型症状与早期识别

梅尼埃病的典型症状与早期识别

耳鸣:持续时间较长,可 能伴有听力下降
恶心、呕吐:眩晕发作时 可能出现
平衡障碍:眩晕发作时可 能出现,表现为站立不稳、 行走困难等
头痛:眩晕发作时可能出 现,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头 痛
早期症状
添加 标题
眩晕:突然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 小时
添加 标题
听力下降:早期可能不明显,随着 病情发展逐渐加重
添加 标题
梅尼埃病与前庭性偏头痛:前庭性偏头痛通常 表现为突发性眩晕,持续时间短,而梅尼埃病 则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眩晕。
梅尼埃病与脑干缺血:脑干缺血通常表现为突 发性眩晕,持续时间短,而梅尼埃病则表现为 持续时间较长的眩晕。
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难点与挑战
症状多样性:梅尼埃病的症状 多样,包括眩晕、耳鸣、听力 下降等,与其他疾病症状相似,
添加 标题
听力测试:检查患者的听力情况, 判断是否有听力下降
添加 标题
影像学检查:通过CT、MRI等影 像学检查,判断是否有耳部病变
添加 标题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耳部、神经 系统等部位
添加 标题
前庭功能检查:检查患者的前庭功 能,判断是否有前庭功能障碍
添加 标题
鉴别诊断: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 断,如耳石症、前庭神经炎等
数周
晚期:症状反复 发作,持续时间 延长,症状加重, 听力下降,甚至
出现耳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病程中的症状变化
早期症状:眩晕、耳 鸣、耳闷、听力下降
病程特点:病程长、 反复发作、症状逐渐
加重
晚期症状:眩晕加重、 耳鸣加剧、耳闷加重、
听力下降加重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康复治疗
早期识别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和负担

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

面神经后、迷路下和乙 状窦前气房群。 • 尽可能多的而安全地磨 除该区域的骨质。 • 磨除迷路下气房并暴露 脑膜是因为内淋巴囊和 管的骨质都位于该区, 而不是后半规管的正后 方。
暴露后颅窝硬脑膜
• 磨除乙状窦延续的后 颅窝硬脑膜,特别是 坚三角以下。 • 沿水平半规管隆凸的 长轴向后作一条虚拟 线,而内淋巴囊多位 于这个线的下方和乙 状窦的前内,后半规 管的后方。
• (2)非听力保存手术:即迷路切除术。
手术治疗
• 内淋巴囊手术
• 前庭神经切断术
• 迷路破坏术
• 迷路化学切除术
参考书目
1.姜泗长主编耳科学第二版,上海科技出版社。 2.黄选兆主编实用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人卫。 3.李学佩主编耳鼻咽喉科学,北大医学出版社。 4.孔维佳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八版,人卫。
18 0.6 242
31 0.023 38
19 24
Potential (mV)
0
<3
85
0
ST = scala tympani, SV = scala vestibuli, CSF = cerebrospinal fluid
Data summary from Wangemann & Schacht, 1996
性、波动性
•发作期加重,缓解期减轻
•耳聋程度每况愈下,可有复听现象
临床表现
4. 耳胀满感(aural fullness)
• 耳内胀满、沉重、压迫感
• 严重发作时有可能被忽略
检查——自发性眼震
• 发作高潮期出现,为水平或 水平旋转型.
• 眼震方向(快相): 刺激性眼震——患侧 麻痹性眼震——健侧 恢复性眼震——患侧

头晕头痛的鉴别诊断

头晕头痛的鉴别诊断

官网:头晕头痛的鉴别诊断头晕: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多在头位变化时发作,如起卧床、抬头、转头或坐梯,保持一定位置后症状消失,直立行走时症状不明显。

每次发作时间:以秒计算,多在10秒以内。

发作时为眩晕,发作间期可表现为头晕或昏沉感,眩晕具有易疲劳性、自我好转性和可复发性。

Nylen-Barany或Dix- Hallpike体位诱发试验可呈阳性。

2、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又称内耳性眩晕或发作性眩晕,为内耳的一种非炎症(淋巴代谢障碍)性疾病。

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听力下降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

病人多数为中年人。

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为四大主症。

中枢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冷热水试验可见前庭功能减退或消失。

3、前庭神经元炎:是一种前庭神经元的病变,病变部位可位于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末梢的整个通路上。

多见于20-60岁成年人,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使,以突发的重度眩晕,而无耳聋、耳鸣等耳蜗及其他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于病毒性疾病后24-48小时内发生,持续4-5天。

头部移动时症状加重,但听力不受影响。

冷热变温试验前庭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有时呈现健侧优势偏向;无头痛及其他神经体征;急性期内血象常偏高,发作期中可有自发性眼震。

头痛:1、偏头痛: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呈一侧或两侧疼痛,多成波动性。

常伴有恶心和呕吐,少数典型者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等先兆,可有家族史。

活动后头痛加重。

2、脑出血: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通常在活动、情绪激动及突然用力时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可伴有血压升高、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意识丧失成昏迷状态,行头颅CT示可见脑内高密度的新鲜血肿。

3、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多在剧烈活动、用力或情绪激动时出现爆裂样局限的头痛、呕吐,项背部疼痛,伴或不伴有血压的升高,少数患者出现肢体瘫痪、认知障碍及视力模糊,查体示脑膜刺激征阳性,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行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可见高密度灶,腰穿示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

前庭系统功能异常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前庭系统功能异常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前庭系统功能异常的诊断与治疗研究前庭系统功能异常的诊断与治疗研究摘要:前庭系统功能异常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对前庭系统功能异常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综述。

首先,介绍了前庭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学知识;然后,总结了前庭系统功能异常的常见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以及前庭神经炎等,并对其病因、症状以及诊断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对前庭功能异常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通过对前庭系统功能异常的综述,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前庭系统、功能异常、诊断、治疗一、引言前庭系统是人体感受重力和加速度的一种感觉系统,通过协调视觉、前庭和本体感觉等信息,维持并调节身体的平衡。

然而,前庭系统功能异常常常导致人体失去平衡的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前庭系统功能异常的诊断与治疗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前庭系统功能异常的疾病分类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常见的前庭系统功能异常疾病。

其主要特征是由头部位置改变引起的眩晕发作。

病因多与耳石脱落有关,导致耳石进入半规管,使其受到外力刺激,从而引起眩晕。

BPPV的诊断主要通过特定的头位检查,如Dix-Hallpike检查等来确定。

治疗常采用前庭重塑法,即利用特定的头位动作使耳石重新回位,达到治疗的目的。

2. 梅尼埃病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内耳疾病,特征为周期性发作性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和耳聋。

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内淋巴液压力的异常增高有关。

梅尼埃病的诊断主要通过病史、症状和体征的检查来确定。

治疗常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训练等手段。

3. 前庭神经炎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itis)是一种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前庭神经炎症。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梅尼埃病健康宣教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梅尼埃病健康宣教

01
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梅尼埃病的认识,了解其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
02
生活方式调整:指导患者调整饮食、作息、运动等生活习惯,以降低发病风险
03
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04
定期检查: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耳鼻喉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梅尼埃病
6
健康促进计划评价
03
改善梅尼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04
降低梅尼埃病对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健康促进策略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多摄入盐和咖啡因
适量运动: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耳鼻喉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01
03
02
04
健康促进实施
04
心理适应能力差:可能导致梅尼埃病的发生和发展
4
健康教育策略
健康教育目标
提高患者对梅尼埃病的认识和了解
增强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
提高患者对梅尼埃病治疗的依从性
帮助患者掌握梅尼埃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健康教育内容
介绍梅尼埃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01
提供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等
03
介绍梅尼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并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05
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02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合理饮食等
04
提供梅尼埃病患者康复和保健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06
健康教育方法
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手册、宣传海报等资料,介绍梅尼埃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

眩晕疾病的诊断流程

眩晕疾病的诊断流程
13
3、伴随症状
在发作前后或同时出现耳蜗症 状,大多为前庭周围性疾患。 如伴有NS症状,应考虑为中 枢NS疾病。 如伴有颈项疼痛、肩痛、上下 肢麻木无力、黑蒙、复视等, 应考虑为颈性眩晕或PCI。
14
4、诱因
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史 有无过劳、情绪变化、饮酒 体位:BPPV、颈性眩晕或PCI。
15
5、既往疾病史: 中耳炎史、眼病史、心脑血管病
2
分类
方法很多,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多用的分类 方法:非前庭性眩晕和前庭性眩晕,后者包 括前庭中枢性眩晕和前庭外周性眩晕 前庭外周性眩晕:发病率最高,约占2/3。 常见疾病依次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梅尼埃病(MD),前庭神经元 炎,迷路炎,突聋伴眩晕,Hunt综合症,听 神经瘤等等。 前庭中枢性眩晕:偏头痛性眩晕,脑血管病 (PCI),多发性硬化,癫痫,肿瘤性病变 (原发性、转移性、副肿瘤性),遗传性共 济失调,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 正压性脑积水)。
22
诊断:右后半规管BPPV。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要点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的 BPPV的诊断标准: 1、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 短暂性眩晕发作; 2、变位性眼震试验阳性,主要由 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进行诱发。 3、眼震有潜伏期和疲劳性。
23
病例2
女,45岁。 发作性眩晕3个月。开始时每年发作1-2次, 最近一年发作频繁,每半个月-一个月发 作一次。为自发发作,旋转感,持续约24个小时,伴右耳低调耳鸣、听力下降及 耳闷胀感;近一年发作间期仍有耳鸣,但 较发作时轻。 纯音侧听:右耳感音神经性聋(平均听阈 60dB) 温度试验:右水平半规管功能低下(两侧 不对称比为59%)
时曾做过一次纯音测听检查示右耳感音神经性耳聋, 以低频下降为主(0.25-3KHZ)平均听阈为45d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尼埃病诊断依据和疗效评定(2006年,草案)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性听力损失,耳鸣和耳胀满感。

梅尼埃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

诊断依据
1.发作性眩晕2次或2次以上,持续20m i n至数小时。

常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平衡障碍。

无意识丧失。

2.波动性听力损失,早期多为低频听力损失,随病情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

至少一次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出现重振现象。

3.可伴有耳鸣和(或)耳胀满感。

4.前庭功能检查:可有自发性眼震和(或)前庭功能异常。

5.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药物中毒性眩晕、突发性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引起的眩晕。

临床分期
早期:间歇期听力正常或有轻度低频听力损失。

中期:间歇期除2k H z外,低、高频率均有听力损失。

晚期:全频听力损失达中重度以上,无听力波动。

可疑诊断(梅尼埃病待诊)
1仅有1次眩晕发作,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伴耳鸣和耳胀满感。

2发作性眩晕2次或2次以上,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

听力正常,不伴耳鸣及耳胀满感。

3波动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可出现重振现象。

无明显眩晕发作。

4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药物中毒性眩晕、突发性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引起的眩晕。

疗效评估:
1.眩晕评定:
用治疗后2年的最后半年每月平均眩晕发作次数与治疗前半年每月平均发作次数进行比较,按:
所得分值=治疗后每月发作次数/治疗前每月发作次数分为5级,即
A级:0(完全控制,不可理解为“治愈”)
B级:1~40(基本控制)
C级:41~80(部分控制)
D级:81~120(未控制)
E级:>120(加重)
2.听力评定:以治疗前6个月内最差一次的0.25、0.5、1、2和 3 kHz 听阈平均值减去治疗后18~24个月最差的一次相应频率听阈平均值进行评定。

A级:改善>30d B或各频率听阈<20d B H L;
B级:改善15~30d B;
C级:改善0~14d B(无效)
D级:改善<0(恶化)
如诊断为双侧梅尼埃病,应分别评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标准(2006年,草案)
一、定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 e n i g n p o s i t i o n a l p a r o x y s m a l v e r t i g o,B P P V)是与
头部或身体姿势变动相关的短暂的眩晕发作,是一种常见的内耳自限性疾病。

50~70%属于原发性,亦称特发性,无明显病因;30~50%属于继发性,常继发或并发于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头外伤,偏头痛,梅尼埃病发作期,突发性耳聋,耳及耳神经外科等病理条件下。

二、B P P V的临床类型
后半规管B P P V、水平半规管B P P V、前半规管B P P V,以上3类,均可双侧发病。

三、诊断的B P P V变位检查
(1)D i x-H a l l p i k e检查:也称为B a r a n y检查或N y l e n-B a r a n y检查,是确定后或上半规
管B P P V常用的检查。

(2)滚转检查(r o l l m a n e u v e r):是确定水平半规管最常用的检查。

四、B P P V的眼震特点:
可用VNG观察,根据眼震方向确定侧别与类型;没有V N G也可肉眼观察。

B P P V的眼震有以下共同的特点:短潜伏期(一般1~5秒);反复置于诱发位置反应减弱(眼震有疲劳性)(1)后半规管B P P V的眼震特点:受累半规管为向下耳时出现向下耳的
垂直向上的扭转性眼震,回到坐位眼震变为向对侧耳的垂直向上的扭转性眼震。

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1m i n;嵴帽结石症持续时间>1m i n。

(2)外半规管B P P V的眼震特点:向双侧均出现向下耳的水平眼震,但以向患侧为重(管
结石);向双侧均出现向上耳的水平眼震,但以向患侧为重(嵴帽结石)。

水平半规管B P P V
眼震的持续时间数秒~数分种不等。

(3)前半规管B P P V的眼震特点:受累半规管为向下耳时出现向下耳的垂直向下的扭转性
眼震,回到坐位眼震变为向对侧耳的垂直向下的扭转性眼震。

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
<1m i n;嵴帽结石症持续时间>1m i n。

五、疗效评估
Ⅰ级:眩晕完全消失
Ⅱ级: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
Ⅲ级:眩晕位置性眼震无变化,加剧或转为其它类型的B P P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