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9课考点一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第九课市场经济基本原理1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第九课市场经济基本原理1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命题人:杜爱华时间:2014.5.20一、高考考点:1、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①市场与计划②市场调节及其弊端③市场配置资源④市场秩序考点剖析自主探究一、市场配置资源:1、市场调节①必要性:(1)配置资源②基本手段:(2)市场经济的含义:(3)市场配置资源的地位、方式、优点:★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市场配置资源和价值规律有何关系?(提示:市场经济的三要素:价格、供求和竞争。

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归根结底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

)(4)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其危害。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③仅靠市场调节的后果:(提示:注意理解并区分市场调节的三种弊端)2、市场秩序(★为什么?怎样做?)(1)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内容:市场交易规则主要是指?(3)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要求:(4)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的规范和引导。

要求……★总结:如何维护市场秩序?第一,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市场规则表现形式、内容……)第二,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为此要……第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每个经济活动者……一、判断:(1)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都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有形手”是指市场调节,“无形手”是指宏观调控。

()(3)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4)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逐不正当利益,属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

()(5)生产者由于无法完全掌握各方面信息、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其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属于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6)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属于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及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及答案

3.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内容不同
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 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 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 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 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促 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通过采取强制 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 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 发展
3.单纯的市场调节造成的后果
二.自主探究(课前自主回答完成下列问题,把握教材知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导航(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
速记忆。)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手段?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调节资源的实现途径? 3.市场调节的优点? 4.良好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过程图示如下:
注意: 市场调节实质是价值规律在调节,价值规律引导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 社会的配置。 ①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引导资源配置的指示器。价格提高,将会促进生产,增加供给, 抑制需求;反之;则减少供给,刺激需求。 ②供求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生产者、经营者根据供求的变化不断调节生产经营活 动,引导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配置。 ③竞争是市场活动的灵魂,通过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在价格和质量方面的较 量,使社会资源不断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企业流动。
1.原因


2.含义 ④


科学的宏观调控
3.目标 ⑥
(根本目标)
4.手段

手段

手段
必要的行政手段
以⑩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案.doc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案.doc

[体系构建][考情分析]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纲展示]考点一市场配置资源易错提醒 (1)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信用经济。

(2)市场调节有优点也有局限性,不能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来否定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

1.完善市场秩序的措施2.正确区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考向1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优点和作用典例1 (2016·浙江10月选考)民间资本极具市场敏感性。

近段时间来,民间资本的投资增速总体有所回落,但对市场成长快、处于产业链高端的新经济领域的投资增速逆势上扬。

某省统计数据显示,该省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等产业的民间投资增速远高于传统产业。

与此对应,这些领域的经济增长速度、利润水平等数据比传统领域抢眼很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析民间资本流向与市场调节的相互关系。

答案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民间资本流向主要由市场来调节。

市场成长快、处于产业链高端的新经济效益好、前途广,吸引了极具市场敏感性的民间资本加速流入。

民间资本流向清晰、流动顺畅,意味着市场调节作用发挥充分。

解析通过解读设问,可知本题的主旨在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设问民间资本流向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民间资本流向就是市场调节配置资源作用发挥的体现,当然,在具体表述民间资本流向的时候,应该根据材料信息表述充分详尽一些。

考向2完善市场秩序典例2 (2017·浙江4月选考)以乡村休闲游为特色的A村旅游市场一度混乱,欺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加上旅游产品品种单一、品质偏低,不能满足游客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导致客源逐渐流失。

该村痛定思痛,提质升级低端农家乐,巧借原生态景观、乡间民俗文化等重新布局和改造农居民房,构筑乡情乡韵浓郁的新一代“乡宿”,融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延长旅游产业链。

同时建立旅游业从业者失信“黑名单”制度,定期公布严重失信者名单。

高考政治(苏)总复习教程讲义:必修一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解析

高考政治(苏)总复习教程讲义:必修一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解析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情透析指明方向,1. 趋势分析:近几年高考主要集中在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等知识点上,尤其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一般都结合价格、消费、财政、税收、利率、科学发展观、对外开放等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并且试题也大都以经济生活中的热点材料为背景设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备考指南:(1)结合十九大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台的应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有关措施,考查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分析政府多举措调控市场的意义;(2)结合食品价格、商品房价格的调控,考查市场调节的优缺点及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3)结合经济生活中的信用缺失行为,考查整顿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意义。

知识整合夯基固本考点一市场经济的含义1.资源配置的必要性:是由资源的1__________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决定的,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可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2__________有限的资源。

2.市场配置资源的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3__________作用的经济就是4__________,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实现资源的配置。

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能够通过5__________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6 __________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7 __________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8__________有效利用。

考点二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难以完全解决国防、治安、消防等9__________供给问题。

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等不能让市场调节。

[精品]新人教版高考政治复习必修1第9课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质课教案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高考政治复习必修1第9课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质课教案及答案

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精讲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根本目标: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特别提醒a.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也不是同等程度的富裕。

b.宏观调控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共性。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在于宏观调控效果上的差别,而不是有无的问题。

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因而我国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3)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能够更好地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科学的宏观调控(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特别提醒全面认识科学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①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②宏观调控是我国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

③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④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doc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doc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

一、市场调节与市场秩序1.树立资源意识,优化资源配置(1)资源资源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具备的基本的生产要素。

资源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除了传统的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包括技术、信息、人才、文化、环境等资源。

(2)资源优化配置①必要性: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为了尽最大可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人类社会必须对有限资源的利用做出合理的安排。

②内容: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二是人们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③方式: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搞好国家宏观调控,把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二、国家宏观调控1.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生产国家一般通过财政和税收手段,通过对商品价格的调控,引导企业生产。

同时通过行政命令和立法,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2)分配再分配中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

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3)交换货币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媒介,国家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制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调节社会供求的关系。

(4)消费宏观调控对个人消费的调节主要通过调整消费税,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实现。

(5)经济发展方式科技进步,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都离不开政府宏观调控。

2.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高频考点一宏观调控的手段例1.国家通过财政收入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利率、信贷等,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

高中政治教案:必修一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

高中政治教案:必修一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oc

2016 ~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政治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市场调节 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进行的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Z 良好的市场秩庐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
规范市场秩序I 健全社会倍用体系
法律道徳的规范和引导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自发性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后果
坚持公有制的上体地位
能够实行强侑力的宏观调控
弥补市场调节不足
社会丄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
加强宏观调控主要冃标: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秩序
2形成社会信川制度
肓IT 性 板书
设计
市场调节的弊端J
滞后性
社会上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I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H 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r 原因i 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经济手段
主耍手段法律手段含义、内容、主、。

高中政治一轮政治复习 第九课知识点总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一轮政治复习 第九课知识点总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知识点梳理〔一〕市场配置资源〔1〕资源配置的必要性:是由资源的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决定的。

人类的需要的多种多样、的,而在一定时期和X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有限的资源。

〔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和。

〔1〕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来进行资源配置,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三要素。

〔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能根据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配置。

市场利用调动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的提高和的有效利用。

【特别提示】市场调节即市场手段,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它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计划手段也被称为“看得见的手〞,经济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国家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实现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结合,所谓“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往前走。

〞〔1〕良好的市场秩序以来来维持。

〔2〕市场规那么以法律法规、行业规X、等形式对市场作出具体的规定。

它主要包括规那么、规那么和市场交易规那么。

〔3〕市场交易规那么主要是指自愿、平等、公平、。

〔4〕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须可少的条件。

形成以为支撑、为保障的,是规X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要切实加强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5〕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的规X和引导。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供给问题。

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2〕市场调节存在、、等固有的弊端。

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效率低下、;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收入差距扩大,甚至导致严重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前自我把脉1.开展反垄断调查旨在消除市场自发性的弊端(×)[2015·江苏高考·9④]2.财政补贴有助于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2014·山东高考·24A]3.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2013·山东高考·18C]4.央行正回购调节货币供应,释放通货膨胀压力(√)[2013·四川高考·3A]5.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2011·广东高考·26A][提示]1.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弊端不能完全消除。

2.财政补贴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

3.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积极的货币政策。

4.央行实施正回购,即向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能够回笼资金,有利于减少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5.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考点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知识精讲1.市场调节(1)资源资源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具备的基本的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人才等。

(2)资源优化配置①必要性:资源有限性与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要求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②内容: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二是人们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③方式: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搞好国家宏观调控,把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3)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市场信号起作用。

特别提醒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的。

①价格机制: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引导资源配置的指示器。

价格提高,将会促进生产,增加供给,抑制需求;反之,则会减少供给,刺激需求。

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使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

②供求机制:供求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

生产者、经营者根据供求的变化不断调节生产经营活动,引导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③竞争机制:竞争是市场活动的灵魂。

通过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围绕价格和质量方面的较量,使社会资源不断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企业流动,价值规律的要求得以贯彻。

如图所示:(5)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这就是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作用的结果。

②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这就是竞争机制作用的结果。

(6)市场失灵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A.“调不着”:对一些非商品性生产部门,市场不能调节,如国防、治安、消防、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部门等。

B.“调不动”:如地区差别、经济总量平衡、财政收支平衡、产业结构或产品结构的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等,必须借助强大的外部力量才能奏效。

C.“不能调”:如枪支弹药、麻醉品、不健康书刊等不能依靠市场调节。

②“调不准”: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1)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2)市场规则①含义: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内容: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A.市场准入规则:市场准入规则规定哪些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

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

B.市场竞争规则:市场竞争规则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C.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交易规则主要对交易方式和行为作出规定,其基本内容有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3)维护市场秩序的要求①建立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的市场规则,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④企业应当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特别提醒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a.诚信缺失会直接破坏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交易萎缩、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经济衰退。

b.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现代企业在市场上立足的必要条件。

诚实守信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中享有良好的声誉,这种声誉会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易错纠偏易错点一:不能正确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醒(1)市场经济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必须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市场机制能解决的,政府就不要干预;当市场失灵时,或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政府来解决。

[矫正训练1]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为化解我国一些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要求,明确了目标和任务。

有人认为,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措施已被实践证明无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只能靠市场,不能靠市长”。

上述观点()①只看到了市场调节能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没有看到其局限性②认识到了合理配置资源需要“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配合③承认了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会带来资源严重浪费④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 C解析“只能靠市场,不能靠市长”的观点承认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积极意义,但没有认识到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单纯地靠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①④正确;②③明显不是对该观点的正确认识,排除。

易错点二:分不清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提醒(1)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主要是市场主体从个人利益、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和具体利益出发,不惜损害社会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2)市场经济的盲目性主要是市场主体缺少市场信息、不了解市场规律,单纯从主观愿望出发作出市场决策,盲目从众,是主观主义的表现。

[矫正训练2]近年来,在我国工业经济领域中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持续蔓延且加深的产能过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之“殇”,这充分反映了市场调节存在的固有弊端。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市场调节盲目性的是()A.有利可图→追逐利益→可能导致不择手段B.价格涨跌→调整生产→可能导致事后调节C.供求失衡→闻价而行→可能导致两极分化D.信息不全→决策失误→可能导致一哄而上答案 D解析有利可图,追逐利益,导致不择手段,这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体现,故排除A;价格涨跌,调整生产,可能导致事后调节,这是市场调节滞后性的体现,故排除B;供求失衡,闻价而行,可能导致两极分化,这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的体现;故答案选D。

固本随练1.[2016·河北邢台二中月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这是因为()①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②建立健全市场规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③市场价格是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基本信号④国家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 B解析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②错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

2.[2015·浙江宁波十校联考]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近日央行要求腾讯征信有限公司等8家民营机构做好为期6个月的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这些公司将成为我国首批专门从事收集、分析个人信用信息资料,出具信用报告,提供征信服务的商业征信机构。

这表明()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②商业征信机构的目的是为了完善社会信用体系③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④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解析开展征信业务,旨在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故选①③,舍去②。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排除④。

3.漫画《践踏》(作者:赵国品)对我们的启示是()①经济活动参与者主动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②要建立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③消费者要坚持诚信原则④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信用制度。

漫画《践踏》主要反映的是在市场中某些消费者不讲诚信,为此我们要建立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消费者要坚持诚信原则,②③正确;①④均与题意不符。

4.央视曾曝光,从京东、一号店、淘宝等网购平台购买的8瓶洗发水中,通过洗发水上标注的客服电话验证发现,有3瓶确认为假冒,2瓶无法确认真伪,剩余3瓶为正品。

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表明市场调节具有()A.盲目性B.自发性C.滞后性D.无序性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弊端。

企业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是受利益的驱使,这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B项入选。

盲目性强调一哄而上、一哄而下,滞后性强调的是一种事后调节,A、C排除。

市场调节没有无序性的缺陷,D项排除。

5.[2016·广东中山模拟]捂盘惜售、虚假宣传、偷工减料……购房者遇到的这些问题十分普遍。

购房者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与开发商“斗智斗勇”的经历。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①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②买卖双方利益是根本对立的③应加强改善政府宏观调控④消费者总是处于劣势地位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 D解析购房者与开发商斗智斗勇,企业为自身的利益而偷工减料等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①正确;买卖双方利益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可以双赢的,②观点错误;治理开发商的问题需要政府使用多种手段严格监管,③正确;消费者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不总是处于劣势地位,④不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