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小说印象:爱的和谐

合集下载

论迟子建小说的爱的主题

论迟子建小说的爱的主题

淮阴工学院毕业论文作者: 严群学号:1112021216学院: 人文学院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商务秘书方向)题目: 论迟子建小说的爱的主题易东生讲师指导者:(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评阅者:(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2015 年04 月目录1 引言 (1)2 迟子建小说中爱的主题的体现 (1)2.1 自然之爱 (1)2.1.1 极地“原始风景”的讴歌 (2)2.1.2 万物灵性的歌颂 (3)2.2 社会之爱 (4)2.2.1 “相敬如宾”——刻骨的爱情 (4)2.2.2 “血浓于水”——温馨的亲情 (6)2.2.3 “深情厚谊”——真挚的友情 (7)3 迟子建小说中爱的主题思想的形成因素 (8)3.1 东北的生活环境 (8)3.1.1 自然环境 (9)3.1.2 家庭环境 (9)3.2 传统文化的熏陶 (10)3.3 独特的审美追求 (10)结论 (12)致谢 (13)注释 (14)参考文献 (15)1 引言迟子建在当代文坛中具有一定影响力,是一位成就比较突出的东北女作家。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迟子建更多地宣扬一种爱的哲学,是从人性的真善美的角度去拯救生活在心酸中的人们,同时构建一个充满人性亮色光芒的爱的童话世界。

迟子建的文学创作历程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86年到2002年,1986年凭借《北极村童话》成名,此时的作品风格清新童趣,大多描写故乡的北国风情,美好而温暖,充满爱意。

比较突出的小说作品主要有《原始风景》等。

第二阶段是从2002年到2004年,2002年丈夫的离去,命运如闪电一般无情侵入她的童话世界。

她深陷痛苦,伤心欲绝。

在这时期较少体现爱的主题思想。

第三阶段是从2005年至今,迟子建坚强地走出阴霾,这时的她加倍珍惜生命中的曾今拥有,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并对爱进行了理性地思考,显得成熟而温情。

在这一时期小说中爱的主题思想更为浓烈,主要作品有《逆行的精灵》等。

纵观迟子建的小说,发现其对东北自然环境的热爱是她作品的情感底色,同时展现着人与人和谐相处形成的温暖而又美好的情愫。

迟子建的读书笔记(通用7篇)

迟子建的读书笔记(通用7篇)

迟子建的读书笔记(通用7篇)迟子建的读书笔记篇1迟子建读书笔记迟子建,一个充满才华和魅力的名字,是我近期阅读的一位令人敬佩的作家。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富有情感,让我深感共鸣。

在阅读他的作品过程中,我对于他的文学风格、主题和人文关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迟子建的作品中,我最欣赏的是他的描写和对人性的洞察。

他的作品常常以自然风景和人物情感为主线,充满了诗意和哲思,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的文字细腻而真实,让人仿佛置身于故事中的世界。

他的人物形象鲜活,无论是情感描写还是行为表现,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迟子建的作品中,我对其中的主题也深感兴趣。

他善于描绘生活中的磨难和温情,以此展现人性的复杂和丰富。

他的作品中,人物经历了种种生活的起伏和命运的考验,而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迟子建的人文关怀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

他不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深具人文精神的人。

他的作品中,对人性、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理解都充满了人文关怀。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生活中的温情和美好,让我对人文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阅读迟子建的作品,让我深感人生的丰富多彩和人性的复杂多样。

他的作品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也让我对人文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会将迟子建的读书心得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他作品的魅力。

迟子建的读书笔记篇2迟子建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学功底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她的作品常常能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暖。

最近,我读了一本她的作品《额尔古纳河》,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

迟子建在这本书中通过描绘额尔古纳河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展现了这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文明之间的和谐关系。

河流是额尔古纳河的灵魂,它流经当地的森林、草原和田野,为当地人民带来了生命和活力。

迟子建通过对河流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热爱,也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

书中描绘了许多当地人民的生活场景,如额尔古纳河的捕鱼、放牧、耕种等,这些场景让我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迟子建作品中的和谐美

迟子建作品中的和谐美

作者: 欧阳颖戈
作者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广州510631
出版物刊名: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1-53页
主题词: 自然;人性;怜悯;和谐
摘要:迟子建的创作在当代作家中是卓尔不群的.她的那些富有地城色彩的小说充满自然与人性的美,给人以清新温情的阅读感受.和谐美是迟子建作品里主要的美学特征,她执着于营造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世界,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和对人性恶的怜悯是作家营造和谐的途径.迟子建的这种创作并没有脱离当今社会,她对当代社会生活作出深刻的思考之后在作品中对真善美进行了挽留,为现代人提供了'诗意的栖居之地'.而充满地域风情的自然化育了作家超然宁静的创作个性.。

温情脉脉的和谐世界——迟子建小说印象

温情脉脉的和谐世界——迟子建小说印象

温情脉脉的和谐世界——迟子建小说印象摘要:迟子建是一位从白山黑水间走出来的现代女性作家,她的小说充满着浓郁的温情色彩。

读迟子建的小说,如置身于温情脉脉的和谐世界,沐浴着温柔的月光,身边围绕着善良的人们和充满灵性的动物。

关键词:迟子建月光美人性美动物美一、月光美的暗示月光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自古至今的文人都对月光情有独钟。

迟子建曾说:“我一直认为,大自然是这世界上真正不朽的东西。

它有呼吸,有灵性,往往会使你与它产生共鸣。

”而月光是迟子建小说中最经常出现的自然意象,迟子建通过对月光的描写暗示了试图把自然之月与心灵之月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望。

迟子建写月而不止于月,非常注重月亮的艺术属性,其小说具有浓烈的诗情意味。

在小说《北极村童话》中,迟子建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月光之夜:“……背着一个白色的桦皮篓去冰面上拾月光,冰面上月光浓厚,我用一只小铲子去铲,月光就像奶油那样卷在一起,然后我把它们拾起来装在桦皮篓中,背回去用它当柴烧。

”月光被描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可以触摸,甚至可以燃烧得无声无息,充满了童话般的诗情画意。

《逝川》里的月光也是一种吉祥物,描绘不多,却是点睛之笔。

“逝川对岸的山披着银白的树挂,月亮竟然奇迹般地升起来了。

”月光下,村民们在等待着捕捞消灾灭难的泪鱼,吉喜却在等待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孩子降生,泪鱼流逝,就在吉喜失望而归时竟发现自己的木盆里游着十几条美丽的蓝色泪鱼。

迟子建坚守着一份自己内心的纯洁,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将某一隅的月光和生活在这月光下的人们的善良真诚充分展示了出来,将自然之月与人心之月有机结合,营造出一个和谐真诚的自然环境。

二、人性美的诠释迟子建是信仰人性善的,自踏进文坛起迟子建就从善的视角深情地关注着普通大众,从他们身上挖掘人性的善与美。

她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优秀人物形象,对人性美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诠释。

《逝川》里的女主人公吉喜在泪鱼游过逝川的这一天面临着两难选择:去捕泪鱼免除灾祸还是去帮闪了自己一生的胡会的孙媳妇接生?尽管她内心波澜起伏但还是选择了后者。

迟子建乡土散文的审美意蕴

迟子建乡土散文的审美意蕴

迟子建乡土散文的审美意蕴的多以地域世俗风情取胜,凝结了深厚的恋土情结。

迟子建的故乡北极村是一片充满灵性的土地,在它的浸染下,迟子建的笔下流淌出许多古朴、优美、神奇的文字,然而读者津津乐道的多是她的,其实她的散文同样是一个充满灵光的世界。

迟子建在其散文中以深挚的语言描绘出了自己熟悉的独特的东北乡风民情,昆虫、吃食、农具、暮色中的炊烟、露天、采山的人们……这一切寄寓了作家浓厚的恋土情结,给读者以陌生感和新奇感。

说:“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

”这也是迟子建散文创作的艺术追求。

她的散文很少描写所谓的重大的社会题材,而是多以地域世俗风情取胜,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文化气息,在这些琐碎平常的世俗生活中,体现了作家崇尚自然、崇尚民间、崇尚和谐的审美追求,蕴藉着厚重的生命价值。

一充满灵性的自然风情美融会了迟子建对大自然感恩般的眷恋,正如苏童所说:“她也许是现实生活的旁观者,她也许站在世界的边缘,但她的手从来都是摊开着,喜悦地接受着雨露阳光。

即使对迎面拂过的风,迟子建也充满感念之情。

”②确实如此,美丽的大自然唤起了迟子建的心灵感应,她把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不仅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幅优美的自然画卷,也让读者感受到一个动人的情感世界。

迟子建对故乡的一切自然风景都情有独钟,北极村奇异的白夜、铺天盖地的大雪、波光荡漾的河水、开满了花朵的土豆地、雪地上飞驰的雪橇、无奇不有的大山等,作家对它们无不充满热爱之情,她说:“我甚至觉得,这些风景比人物更有感情和光彩,它们出现在我的笔端,仿佛不是一个个汉字在次第呈现,而是一群在大森林中歌唱的夜莺。

它们本身就是艺术。

”因此,在迟子建的笔下,四季的轮回转换就像是一位神奇的画师在画一幅不断变换色彩的斑斓的画,“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

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

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论迟子建作品中的人文情怀

论迟子建作品中的人文情怀

绪论
绪论
迟子建,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是中国当代具有广泛影响 力的作家之一。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专科学校,后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 系作家班,1987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研究生院学习,1990 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国家一级 作家。迟子建1983年开始写作,1985年在《北方文学》上发表第一篇小说,是 短篇小说《那丢失的……》,随后1986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 《北极村童话》,以清新真挚的笔触和不凡的创作功力一举打动了读者和评论家, 引起了文坛的注意,而迟子建在1991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茫茫前程》其 实就是2001年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发行的《树下》。迟子建创作至今已发表作品五 百余万字,出版著作四十余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7部,1997年《晨钟响 彻黄昏》、1998年《热鸟》、2000年《伪满洲国》、2001年《树下》(1991年首次 出版时名为《茫茫前程》)、2003年《越过云层的晴朗》、2005年《额尔古纳河右 岸》和2010年《白雪乌鸦》;小说集19部,主要有:1989年的短篇小说集《北 极村童话》、1995年的中篇小说集《向着白夜旅行》和2010年的中短篇小说合 集《日落碗窑》等;散文随笔集9部;4卷《迟子建文集》和3卷本的《迟子建 作品精华集》。她的作品温暖人心,蕴意十足,曾三次获得过鲁迅文学奖,一次 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和其他多种国内外文学奖项,部 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意大利等文字出版。 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是迟子 建的小说创作,时间跨度为1985年最早创作的短篇小说《那丢失的……》至2011 年于《上海文学》最新发表的《七十年代的四季歌》这一期间的所有短、中、长 篇小说。这样的时间范畴,囊括了迟子建所有的小说作品,以这些作品为文本基 础,使得对于迟子建的研究分析能够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爱的和谐 迟子建小说印象

爱的和谐 迟子建小说印象

爱的和谐迟子建小说印象口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汉语言教研室苗欣雨擅耍:人性奉善的现套和温情主义一直贯穿于迟子建的小说中.在其浓部的故乡情蛄的表述中.迟干建用湿润的情毒表达了对故乡人的关怀和礼赞。

迟干建通过营造一个温情世界束礼警鼍乡的人伦羔人性善。

退子建在她的小说中.表现了故土善良蛇朴的乡民之间互相关怀彼此相依的和谐生活.以及在这个和请的世界中对焉的包客与感化。

关■词:迟子建;盏乡;关怀中国在长期的农业文明中,农民聚族而居.相依相帮,和睦相处,形成了一种古老而和谐的人伦关系。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物质的介人而日趋冷漠自私与功利化的情况下.农民之间那种融融乐乐的关系就显得尤为珍贵。

作为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土地之子.迟子建不能不深深感受到农村中人与人之间那种真诚的情谊。

在小说创作中.迟子建怀着一颗敏感而洁净的心灵.走进冰雪覆盖的北国乡村.痴迷地发掘着农民之同那种真诚的情谊和他们身上美好的人性。

迟子建在小说中传达了自己对故土的怀恋和重构社会伦理的美好愿望。

她用温情的笔触去表现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问的和谐关系.对矛盾的温情感化,对苦难的温情化解。

首先,迟子建的小说创作非常注重人文表达.体现人伦价值。

表现人性的光辉.她描写东北民众的朴素善良.他们心灵的美好真纯,也深蕴着作者对故乡风物人情的眷恋。

‘逝川I>中作者从阿甲渔村在每年的九月底或十月初捕泪鱼的美丽风俗开始写起.表现了村民的善良正直。

每年的九月底或十月初捕泪出来的进退维谷的女性。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异同点通过上面对几部“张爱玲”小说中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简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她们有以下几个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在于:l、地小说中的女人们都生活在新旧冲突的上海、骚动不安的香港.畸形、淫乱、庸俗的风气的束缚与新思想对人们思想的冲击.造就了这些变态的女人们。

有的是人格变态(如葛薇龙.白流苏),有的是心理变态(如曹七巧)。

婚娴和社会的双重重压给曹七巧的心理投下了沉重的阴影,导致其心理变态。

迟子建小说论

迟子建小说论

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迟子建小说论The Study of Chi Zijian’s Novels 研究生姓名孔瑶指导教师姓名王尧(教授)黄轶(教授)专业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论文提交日期2014年5月迟子建小说论中文摘要迟子建小说论中文摘要迟子建自从一九八三年开始创作到今天已经有三十年了。

她早期的作品以散文化的抒情风格见长,随着自身的不断超越,其作品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随着她在创作上的日趋成熟,她的作品赢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她也囊括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大奖。

与此同时,评论界有关她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本文以细致的文本解读为基础,从迟子建的具体作品出发,主要从她小说的主题意向、叙事策略、审美特质等三个方面来对迟子建的小说创作作整体研究。

迟子建小说主要呈现出两个主题类型,一是大地怀乡与自然伤怀,二是人性关怀与生命关爱。

论文第一章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迟子建的小说进行详细梳理。

对第一个主题的论述具体从故乡的深情回望、自然的诗意伤怀这两点展开。

她的故乡书写主要是通过城乡对比来实现的,以城市的物欲横流来凸显乡村的质朴美好,而她的自然书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对生态失衡和现代文明进行反思。

对第二个主题的论述具体是从对人性本质的解读、对生存的关注与悟解、对死亡的超越意识这三点展开。

迟子建以温情主义世界观来观照现实人生,她将目光聚焦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身上,将他们身上的美好品质,将他们在生存困境和死亡面前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在读者面前,进而引发读者去关心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迟子建在叙事手法上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论文第二章以具体作品为例从视角转换与时空设置、诗意表述与语言修辞两方面来分析迟子建小说的叙事策略。

迟子建的绝大部分小说都采用了传统的全知视角,除此之外,限知视角也是她小说比较常见的视角,她小说的限制叙事主要是第一人称叙述者以回忆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的交错叙述,过去和现在的交替叙述共同推进了叙述的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迟子建小说印象:爱的和谐 迟子建 在她的小说 中, 表现了故土善良纯朴的乡民之间互相关怀彼此相依的和谐生活, 以及在 这个和谐的世界中对恶的包容与感化。

中国在长期的农业文明中,农民聚族而居,相依相帮,和睦相处,形成了一 种古老而和谐的人伦关系。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物质的介入而日趋冷 漠自私与功利化的情况下, 农民之间那种融融乐乐的关系就显得尤为珍贵。

作为 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土地之子, 迟子建不能不深深感受到农村中人与人之间那种 真诚的情谊。

在小说创作中,迟子建怀着一颗敏感而洁净的心灵,走进冰雪覆盖 的北国乡村, 痴迷地发掘着农民之间那种真诚的情谊和他们身上美好的人性。

迟 子建在小说中传达了自己对故土的怀恋和重构社会伦理的美好愿望。

她用温情的 笔触去表现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对矛盾的温情感化, 对苦难的温 情化解。

首先,迟子建的小说创作非常注重人文表达,体现人伦价值,表现人性的光 辉,她描写东北民众的朴素善良,他们心灵的美好真纯,也深蕴着作者对故乡风 物人情的眷恋。

《逝川》中作者从阿甲渔村在每年的九月底或十月初捕泪鱼的美 丽风俗开始写起, 表现了村民的善良正直。

每年的九月底或十月初捕泪鱼是阿甲 村人的重要活动。

当泪鱼从逝川上游“哭着”游下来时人们早就布下渔网后静候 在冰面上了。

这一天如果哪一家没有捕泪鱼或者没捕到泪鱼, 那么这一家人在后 来的日子里可能遭到不幸。

年迈的独身农妇吉喜正准备去河边捕泪鱼。

但当胡刀 (胡刀是年轻时爱过吉喜但最终抛弃吉喜, 让吉喜孤独一生的胡会的孙子)的妻子 临产。

需要她去接生时。

吉喜毫不犹豫地停下赶往逝川捕捉泪鱼的脚步,毅然赶 去照看产妇。

直到产妇顺利地生下双胞胎后, 吉喜才匆匆地赶到河边捕捉能给她 带来吉祥的泪鱼。

但此时,渔汛已经过去。

人们已经开始在晨曦中将捕到的泪鱼 放回逝川。

渔网收了一遍又一遍,吉喜一无所获。

当在她失望中收网准备回家时 却见自己的木盆内有许多泪鱼在跳跃, 令她惊喜万分, 原来在她为他人做出牺牲 时。

别人也在关心着她。

小说表现了广大东北底层民众互相体恤、互相安慰的善 良本性。

营造了一片温馨的情感天地,作家以自己的文学 创作实现了人类对于现实的超越,也构筑了作者内心的一种理想世界。

小说《逆行精灵》中素昧平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也让我们心生感动。

另外


像《清水洗尘》中,天灶的父亲对蛇寡妇的诚心帮助,《日落碗窑》中关和全一 家人对王张罗夫妇的关心照顾以及王嘘嘘的古道热肠等等, 人性在苦难中越发显 出可贵的善良。

这些人正是凭着这种纯朴、善良的精神互相扶持着渡过难关。

共 同走向未来。

这种温情在她的作品《酒鬼的鱼鹰》等多部作品中也可以看到,都体现着迟 子建对故土和谐生活及人性朴素厚道的执着表达。

另外,家庭亲情也成为迟子建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家庭亲情也是迟子建小说描写的重要内容。

迟子建通过对亲情的表现来挖掘 人性的温暖。

像《亲亲土豆》、《雾月牛栏》、《清水洗尘》、《日落碗窑》、 《向雪的墓园》、《不灭的家族》、《遥渡相思》、《重温草莓》等都是通过家 庭亲情来体现故土人情的美好。

其次,是对故土民生的矛盾、人性弱点的温情感化和包容,故土社会中的矛 盾和冲突在迟子建的笔下有了一种别样的诠释。

《白银那》描写了宽容对矛盾的 化解。

位于黑龙江上游的小村白银那碰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渔汛, 于是一夜之间家 家户户的院里都堆满了向花花的鱼。

但捕获的丰收并没有为小村带来幸福。

杂货 店老板马占军出于牟利和报复村人, 割断了小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的一条电话线, 并对外封锁渔汛信息, 然后趁机大幅度抬高盐价。

马占军夫妇的行径激怒了村民, 人们宁可让鱼烂掉也不买盐。

村长的妻子卡佳因无盐淹鱼不得不只身到深山中取 冰,不幸遇熊瞎子而丧命。

卡佳的死吓醒了财迷心窍的马氏夫妇,也使村民们怒 不可遏。

就在愤怒的岩浆即将爆发之时,长王德贵站了出来,他忍着失去亲人的 悲痛,制止了村民们对马家的报复,准许马家夫妇认错。

于是,大家由震惊、愤 怒到醒悟、和解。

人们在村长的带领下走出了一场严重的人性危机。

《白银那》 从一个比较特殊的角度展示了乡村的宽容精神。

迟予建在她的小说中, 执著地表现“漠河――大兴安岭”这块黑土地上甫朴、 自然、恬淡、纯净的人生形式,张扬朴拙的人性。

不仅如此,她还表现人性的丑 陋和阴暗。

对于故土民情的朴素善良等人性美的歌颂,正如迟子建一往情深、一 厢情愿地描绘故土秀丽的风光一样, 是从正面抒发了她的恋乡情怀, 而对人性丑 陋的包容则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迟子建对故乡百姓的深情关怀。

她说: “中国的 老百姓大多数人都是处在这么一种尴尬状态中: 既不是大恶也不是大善, 他们都 一种尴尬状态中;既不是大恶也不是大善,他们都是有缺点的好人,生活得有喜 有忧,他没有权也没有势。

彻底没有资本。

他不可能做一个完全的善人或恶人, 只能用小聪明小把戏以不正当的手段去为自己谋取私利。

在这一过程中。

他会左 右为难倍受良心折磨。

处在非常尴尬的状态中。

”正是源于对社会、对人生这样 的理解和创作主张, 她对其笔下的人性丑没有直接和尖锐的批判, 丽是给他们找 出一个合适的理由或安排一个能补救的结局, 在叙述方式上则采用平和的娓娓道 来的叙说,让温情潜流在细节中。

比如《岸上的美奴》中的美奴把自己的母亲杨 玉翠推到江中淹死, 本来是犯了弥天大罪, 但文中把这一切都归咎于美奴是在一 个不健全的家庭中长大,他不能正确理解母亲与自己的老师白石文之间的关系,


因此美奴心生怨恨才至于杀母。

美奴的母亲死后, 明知内情的镇长和乡亲不但没 有歧视美奴,反而给予了美奴无微不至的关怀。

再如《雾月牛栏》中宝坠儿的继 父因为与妻子缠绵的场面被宝坠儿看到后羞愧难当, 失手打了宝坠儿, 致使宝坠 儿智力残疾。

从此宝坠儿的继父一直在愧疚中对宝坠儿关爱有加, 长期的内心的 不安使宝坠儿的继父不仅丧失了与妻子亲热的能力。

而且最终在自责中死去。

像 《没有夏天了》 中的大毛对父亲靖伯伯的不敬, 靖伯伯偷金子是为了给过世的父 亲买一副棺材等。

都得到了故乡人及读者的宽容与理解。

还有《秧歌》中的王二 刀,他强暴了柔弱的少女女萝。

他的所作所为本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可他知道女 萝怀孕后,女萝说:我娶你了。

他娶了女萝。

并一心一意地照顾女萝和孩子,孤 苦伶仃的女萝因此有了一个安稳的家。

在读者心中“奸污犯”的罪行就这样以他 对一个女人一个孩子的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而画上了句号。

这是不是说明迟子建对 于丑对于恶缺少是非和痛恨呢?不是,只因为她更了解故乡的百姓的尴尬的生存 状态,于是她在歌颂美的同时“也反对以恶抗恶,以暴抗暴,她希望用温情和道 德来拯救有污点的人, 而不希望以人性的被侮辱、 生命的被践踏来惩治那些不太 恶的人。

”我从来没见过狰狞的鬼,却遇见过狰狞的人,可我更信奉温情的力量 同时也就是批判的力量, 法律永远战胜不了一个人内心道德的约束力。

所以我特 别喜欢让恶人心灵发现。

我想世界上没有彻头彻尾的恶人, 他总有善良的一面会 在不经意当中被挖掘出来。

杀一个人肯定比拯救一个人要容易得多, 只是我的拯 救方式可能过于唐突, 远远没有甘地拯救和平所达到的那种精神深度, 但我绝不 放弃这种努力。

”实质上,她的这种温情、包容和反暴力体现了内心深处对故乡 百姓深切的人文关怀。

她相信对温情的渴望是人类共有的情怀。

她让恶人良心发 现,自我悔悟,最终灵魂得到净化。

《鸭如花》中的逃犯是个恶人,他杀了人。

在他逃到徐五婆家以后,在徐五婆的关心、照料和感召下,罪犯决定不再潜逃, 而是给父亲上过坟后自首,最终罪犯终走上了自悔和自首之路。

通过这些描写, 我们看到了作家对故乡纯朴人性的关注和爱护, 看到了作家对重建社会伦理道德 和社会秩序的渴望和努力。

迟子建就是这样一往情深地构筑着她的内心世界, 缅怀着她的故土民情。

在 她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温润的地方,像阳光像雨露,照耀和泼洒着爱和被爱, 连同那块热土上的灾难在她的笔下也被温润地化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