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技术论文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三篇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三篇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三篇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一试想一下,在有线网络时代,用户的活动范围受限于网线,无论到哪里必须要拖着长长的缆线,为寻找宽带接口而苦恼。
为此,无线网络应运而生。
和有线网络相比,虽然无线网络的带宽较小;相对目前的有限网络有较多的等待延迟;稳定性较差;无线接入设备的CPU、内存以及显示屏幕等资源有限等缺陷。
但无线网络可适应复杂的搭建环境,搭建简单,经济性价比强,并且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让人们摆脱网线的束缚,更便捷,更加自由的沟通。
故自开发之初,就迅速抢占着市场。
目前无线网络从覆盖范围上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三大类:(1)系统内部互联/无限个域网(2)无线局域网(3)无限城域网/广域网。
故本文就此介绍各类无线网络的的应用现状。
一、无限个域网(WPAN)无线个域网主要采用IEEE802.15标准。
无限个域网可以看成是无线局域网的一个特例。
其覆盖半径只有几米。
其主要应用范围包括:语音通信网关、数据通信网关、信息电器互联与信息自动交换等。
WPAN通常采用微微蜂窝或毫微微蜂窝结构。
WPAN是当前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相应的新技术也层出不穷,主要包括蓝牙技术、IrDA、Home RF、超宽带技术和ZigBee技术等,具体介绍如下:(一)蓝牙技术是一种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语音和数据业务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其基本网络结构是微微网。
其优点在于低功耗、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集成电路简单,易于推广等。
蓝牙技术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5GHz ISM频段,消除了国界的限制,可在短距离中互相连接,实现即插即用,在无线电环境非常嘈杂的环境下,其优势更加明显。
目前在为3个使用短距离无线连接的通用应用领域提供支持,分别是数据和语音接入点、电缆替代和自组网络。
(二)IrDA技术是目前几种技术中市场份额最大的,它采用红外线作为通信媒介,支持各种速率的点对点的语音和数据业务,主要应用在嵌入式系统和设备中。
(三) Home RF 用于在家庭区域内,在PC和用户电子设备之间实现无线数字通信的开放式工业标准。
无线网络技术规划的论文

无线网络技术规划的论文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无线网络技术规划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无线网络技术规划的论文一:一、引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能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多媒体业务,是目前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方向。
各通信运营商要想在移动通信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一个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网络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二、WCDMA系统结构简介从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看,WCDMA系统主要由用户终端设备(UE)、无线接入网(UTRAN)以及核心网(CN)三部分构成,此外核心网还可以与外部网络通信,以提供更丰富的业务,如许多基于因特网的业务。
1.用户设备用户设备主要包括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单元、协议栈模块及应用层软件模块,其物理实体包括移动设备和UMTS用户识别模块两部分。
2.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连接移动用户设备和核心网,实现无线接入和无线资源管理。
由于采用了UMTS的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技术,所以又称为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
3.核心网核心网负责处理WCDMA系统内语音呼叫、数据会话,以及与外部网络的交换和路由。
三、WCDMA系统无线网络规划的关键点1.小区呼吸效应如果假定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固定,那么可以认为改变基站接收功率相当于改变了移动台与基站间的路径损耗,这也就意味着基站覆盖的有效范围―小区大小是随着小区中激活的用户数N、用户数据速率Rb、激活因子v在不断变化的。
这种变化就被称为“小区呼吸”,这也是CDMA系统特有的特点。
2.WCDMA网络规划中的软容量和软覆盖WCDMA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由上面的小区呼吸效应也知道在进行网络规划的时候,容量和覆盖的规划要联合起来考虑。
这主要是由于小区的负荷会对小区允许的最大传播损耗产生影响,也就是对覆盖产生影响,同时小区负荷又是小区容量的决定因素。
当负荷较小时,WCDMA系统是上行链路覆盖受限;当负荷比较大时,下行链路容量受限。
因此,在网络规划时,覆盖和容量的规划对于上、下行链路是不同的。
浅谈无线网络技术的论文

浅谈无线网络技术的论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技术之一,无线网络的出现,逐渐代替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的使用范围由一个小企业逐渐发展到可以在整个城市中使用。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浅谈无线网络技术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浅谈无线网络技术的论文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进行内部无线网络建设。
企业内进行无线网络建设具有无线网络安装方便,无线灵活性高,无线管理容易等特点,相对有线网络构建其性价比高,成本较低,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
1、无线网建设标准1.1 802.11x标准目前,企业无线网建设主要使用802.11x标准,应用较多的是802.11a/b/g/n四个标准,其中802.11n在传输速度上有了一个大的飞跃,该标准于2009年得到IEEE的正式批准。
1.2 802.11a802.11a标准是802.11b标准的后续标准,它工作在5GHzU-NII 频带,物理层速率可达54Mbit/s,传输层速率可达25Mbit/s。
可提供25Mbit/s的无线ATM(异步传输模式)接口和10Mbit/s的以太网无线帧结构接口以及TDMA/TDD(时分多址/时分双工)的空中接口,支持语音、数据、图像业务。
1.3 802.11b802.11b即Wi-Fi,它利用2.4GHz的频段。
2.4GHz的ISM频段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用,因此802.11b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它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11Mbits,无须直线传播。
1.4 802.11g802.11g是为了提高传输速率而制定的标准,它采用2.4GHz频段,使用CCK(补偿码键控)技术与802.11b(Wi-Fi)后向兼容,同时它又通过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支持高达54Mbit/s的数据流,所提供的带宽是802.11a的1.5倍。
1.5 802.11n802.11n增加了对于MIMO(多入多出)的标准,使用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以允许更高的数据传输率。
网络安全技术论文优秀8篇

网络安全技术论文优秀8篇1引言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接入互联网的方式,使我们摆脱了网线的束缚,更使我们距离随时随地与任何人进行任何内容通信的人类通信终极梦想又进了一步。
但是由于无线网络是采用公共的电磁波作为载体,电磁波能够穿过天花板、玻璃、楼层和墙等物体,因此在一个无线网络接入点所在的服务区域中,任何一个无线客户端都可以接收到此接入点的电磁波信号,这样就可能包括一些恶意用户也能接收到该无线网络信号,因此数据安全成为了无线网络技术当下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2无线网络的安全隐患当前在规划和建设无线网络中现面临两大问题:(1)网络劫持网络劫持指的是网络黑客将自己的主机伪装成默认网关或者特定主机,使得所有试图进入网络或者连接到被网络黑客顶替的机器上的用户都会自动连接到伪装机器上。
典型的无线网络劫持就是使用欺骗性AP。
他们会通过构建一个信号强度好的AP,使得无线用户忽视通常的AP而连接到欺骗性AP上,这样网络黑客就会接收到来自其他合法用户的验证请求和信息后,就可以将自己伪装成为合法用户并进入目标网络。
(2)嗅探这是一种针对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电子窃听。
通过使用这种工具,网络黑客能够察看到无线网络的所有通信。
要想使无线网络不被该工具发现,必须关闭用于网络识别的广播以及任何未经授权用户访问资格。
然而关闭广播意味着无线网络不能被正常用户端发现,因此要使用户免受该工具攻击的唯一方法就是尽可能使用加密。
3无线网络主要信息安全技术(1)扩频技术该技术是军方为了使用无线通讯安全而首先提出的。
它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为驻留在噪声中,是一直被干扰和越权接收的。
扩频技术是将非常低的能量在一系列的频率范围中发送。
通常我们使用直序扩频技术和跳频扩频技术来实现传输。
一些无线网络产品在ISM波段的2.4~2.4835GHz范围内传输信号,在这个范围内可以得到79个隔离的不同通道,无线信号是被发送到成为随机序列排列的每一个通道上。
无线局域网技术论文

无线局域网技术论文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 WLAN)作为一种便捷、灵活的网络接入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迅速的发展。
它使得人们能够在不受线缆束缚的情况下,随时随地接入网络,获取信息和进行通信。
二、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无线局域网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一定的局部范围内建立的网络。
它基于 IEEE 80211 系列标准,通过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将多个无线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局域网络。
在无线局域网中,数据的传输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的。
这些无线电波在特定的频段上传播,常见的频段包括 24GHz 和 5GHz。
无线设备通过天线发送和接收这些无线电波,将数据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处理。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无线局域网采用了多种技术,如调制解调、纠错编码和信道复用等。
调制解调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模拟信号,而纠错编码则用于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信道复用则允许多个设备在同一频段上同时传输数据,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
三、无线局域网的技术标准IEEE 80211 系列标准是无线局域网领域最常用的标准。
其中,80211b 工作在 24GHz 频段,最高传输速率可达 11Mbps;80211g 也是工作在 24GHz 频段,但最高传输速率提高到了 54Mbps;80211n 则引入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工作在 24GHz 和 5GHz 频段,最高传输速率可达 600Mbps;80211ac 进一步提高了传输速率,工作在5GHz 频段,最高可达数 Gbps。
除了IEEE 80211 系列标准,还有一些其他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标准,如蓝牙(Bluetooth)和Zigbee 等。
蓝牙主要用于短距离的设备间通信,如手机与耳机、键盘等的连接;Zigbee 则适用于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的物联网应用。
浅谈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的论文3篇

浅谈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的论文3篇可以使任何一个人的计算机都能通过自己购买的AP来肆意的无授权而进行联网,而有些用户员工为了使用方便,很多人都会自己去买AP,然后就会不经过允许来介入无线网络。
这就是最常见的非法接入,由于是非法的,所以任意人员都能很容易进入。
这使网络的安全风险很大。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浅谈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浅谈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的论文一:1 无线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无线网络安全问题是当前无线网络中的重点问题,由于无线网的信号在开放空间中传送,所以只要有合适的无线客户端设备,在合适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就可以接收无线网的信号。
由于这样的传导性,致使无线网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备受人们的关注。
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用户非法接入当前根据调查可以看出,现在对于Windows操作系统大多都是用户在电脑上设置自动查找网络,这种设置率处于百分之八十以上,对于这种自动查找的功能,很多黑客都能够进入,只要有一点基本的网络常识就能对无线网络进行肆意的攻击和迫害。
一旦进入非法用户,他们就会毫不客气的占用合法用户的网络带宽,设置会改掉路由器的设置,致使用户很难正常的登录。
尤其是对于一些企业,恶意的黑客会侵犯企业网络,盗取重要的企业资料,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1.2连接问题对于无线局域网很容易进行访问以及相应的配置都比较简单的特性,可以使任何一个人的计算机都能通过自己购买的AP来肆意的无授权而进行联网,而有些用户员工为了使用方便,很多人都会自己去买AP,然后就会不经过允许来介入无线网络。
这就是最常见的非法接入,由于是非法的,所以任意人员都能很容易进入。
这使网络的安全风险很大。
1.3 数据安全问题基于无线网络的信号处于开放空间的传送状态,所以在获取信号的时候容易被非法用户侵袭,所以数据安全状态就引起了关注。
通过了解知道数据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几种。
非法用户解除了无限网络的安全设置,导致设置被盗用或者冒用,他们基本上上用SSID隐藏、WEP 加密、WPA加密、MAC过滤等进入了无限网络。
三篇关于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

三篇关于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一:一、概述在高校数字化校园飞速发展的今天,校园网已成为校园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教职员工和学生获取信息和资源的主要途径,在教育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在笔记本电脑已经相当普及,很多的教师和学生都渴望在教室、图书馆及室外广场等场地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入校园网,方便地获得所需的信息。
因此,无线局域网wlan的优势呼之欲出。
二、有线网络的局限性(1)极其紧张的接入信息点;(2)获取信息受地域局限;(3)配置复杂并易造成浪费。
三、构建无线网络的优势(1)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现许多高校教师都配备有笔记本电脑,甚至有些高校已经达到无纸化课堂程度。
随着无线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不可避免的需要向无线网络技术升级。
(2)可以很便捷地扩容和调试。
对于有线网络,如果办公地点或核心设备的改变通常就意味着重新建网。
(3)可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校园网楼宇间互联一般都采用光纤网络的连接方式,有时因为资金及成本方面的考虑,一些距离较远或用户较少的建筑就变成了“信息孤岛”。
还有在学校的主要室外活动地点如主广场、运动场等都无法接入有线网络,但用无线网络的话,只要架设一套无线网桥路由设备,在适当的地方配备一台大功率室外天线,这样就可以轻松上网,享受无线网络带来的便利。
(4)可以节约大量专项经费。
使用无线网络接入方案,可以节约大量的布线成本,无线网络仅需要在每个楼层预留一至两个以太局域网接口,便能轻松实现无缝接入校园网,还以节省大量的接入交换设备。
(5)可以全面覆盖整个校园。
合理地设置无线局域网的接入点,就可使整个校园都能上网,学校不必再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更多的公共机房,在座位紧张的图书馆阅览室,学生也不必为上网发愁,真正实现了数字化校园的功能。
(6)可以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并存。
以往高校进行校园数字化建设时,因当时的网络技术基本上都采用有线网络的架设工作,但随着大学校园的扩建,必然要大规模的扩容和增加信息点,而现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网络技术的成熟,以及社会的发展,个人购买笔记本的已经相当普及,所以各大学可以采用以原有的有线网络为基础,根据需求构建各样的无线网络。
无线网络技术研究的论文3篇

无线网络技术研究的论文3篇推荐文章浅谈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的论文3篇热度:浅谈网络技术的论文3篇热度:网络技术应用论文3篇1000字热度: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的论文3篇热度:保密知识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范文3篇热度: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关于无线网络技术研究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关于无线网络技术研究的论文一:1.引言随着Internet的迅速崛起,城域网中IP数据业务量日益增多,宽带城域网必须满足对各种不同类型的IP业务的承载,这使得以满足语音业务而设计的传统光传送网显得力不从心。
DWDM的出现使光网络发展有了质的飞跃,DWDM利用现有的光缆资源,提高了通信的容量,使光传送网具有极强的可扩容性,可以直接承载大颗粒业务,从而简化了网络结构,但受技术本身的限制,IP over DWDM只是光网络发展的一个过渡形式。
OTN技术又一次为传输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OTN的组网能力较强,不仅可提供与DWDM同样的大容量带宽,还可以为光网络提供灵活的管理维护功能,但是OTN也有自身的缺陷,主要有因手动配置业务而导致出错率较高,资源利用率较低和网管系统复杂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光网络技术(ASON)的概念被提出并被广泛关注。
2.光纤通信的发展自从20世纪70年代光纤通信系统在美国实验室不断实验到最后现场实验成功以来,光纤通信显示出了其功能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竞争力,而且光纤取代了电缆,光纤作为一种优质的传输介质,它具有高带宽、低损耗的特点,这种优势使得光纤在网络中物理传输层的作用不可小觑[4]。
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利用更是起了推动作用,由于光纤通信具有的一系列特点,使得光网络被全世界各家运营商广泛应用。
光纤通信已经经历了多次的更新换代,从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发展到同步数字体系SDH,又从SDH发展到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由点对点的DWDM发展成光传送网OTN,现在又向新一代的智能光网络构建。
这样,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高网络可靠性、提高网络升级扩容能力、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提供了多厂商环境下端到端电路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课程论文(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无线网络技术论文名称: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2012 年 6 月 28 日结合IT-Stack协议栈例程介绍Zigbee自组网摘要:之前介绍了“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校园火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现在结合IT-Stack协议栈例程提供的一个传感例程来说下zigbee无线自组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简要阐述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基本体系结构,介绍Zstack协议的工作机制和原理,以及各硬件节点的设计。
关键字:Zigbee IT-Stack 自组网前言随着半导体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和应用正在世界各地蓬勃地展开,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的ZigBee技术无疑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首选技术之一。
同时,ZigBee的特点也决定它是无线智能家居,自动抄表系统,无线防盗系统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理想解决方案幢。
ZigBee联盟成立于2001年8月,目前其成员已经超过200余家。
2004年12月,ZigBee联盟制定了ZigBee SpecificationVl.0,并于2006年11月推出了ZigBee—Pro Specification增强版。
世界各知名芯片提供商如:TI、FreeScale等纷纷推出ZigBee芯片和各自的ZigBee协议栈。
目前,国内外陆续出现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照明系统、自动抄表系统和无线防盗系统,并且正在形成产业化。
ZigBee技术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ZigBce网络节点的设计及整体网络的实现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本文的ZigBee网络节点的设计及整体网络是基于FreeScale公司的ZigBee 解决方案来实现的。
1 相关概念介绍1.1 无线传感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
它的英文是Wireless Sensor Network, 简称WSN。
大量的传感器节点将探测数据,通过汇聚节点经其它网络发送给了用户。
因为节点的数量巨大,而且还处在随时变化的环境中,这就使它有着不同于普通传感器网络的独特“个性”。
首先是无中心和自组网特性。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所有节点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没有预先指定的中心,各节点通过分布式算法来相互协调,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节点就能自动组织起一个测量网络。
而正因为没有中心,网络便不会因为单个节点的脱离而受到损害。
1.2 Zigbee技术及Zstack协议1.2.1Zigbee技术简介ZigBee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定,底层是采用IEEE802.15.4标准规范的媒体存取层与实体层。
主要特色有低速、低耗电、低成本、支援大量网络节点、支援多种网络拓扑、低复杂度、快速、可靠、安全。
ZigBee协定层从下到上分别为实体层(PHY)、媒体存取层(MAC)、网络层(NWK)、应用层(APL)等。
网络装置的角色可分为ZigBeeCoordinator、ZigBeeRouter、ZigBeeEndDevice等三种。
1.2.2 Zigbee协议ZigBee协议与其他网络通信协议一样采用了分层模型,对各层所实现的功能和在整个协议中所起的作用做出了明确的划分。
ZigBee协议套件由高层应用规范、应用会聚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组成。
如下图所示。
ZigBee规范规定了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设备3种网络节点。
协调器负责创建一个ZigBce网络,允许网络中其它节点的加入,保存网络中的绑定表和路由表等信息。
它是一种FFI)设备,采用市电供电。
路由器负责传递网络中的数据报,起到通信路由的作用。
上电后,路由器会自动寻找已经存在的网络并加入,同时可以作为父节点,允许网络中其它的路由器或者终端节点的加入。
路由器电是FFI)设备,采用市电供电。
ZigBee 网络中的路由器能够消除实际布网中障碍物的影响,或者扩大网络的地理覆盖范围。
终端节点不能传递数据报,上电后寻找已经存在的网络,加入网络中的协调器或者路由器。
终端节点不允许其它节点的加入,只能定期轮询它的父节点,获取其它节点发送给它的数据,或者主动给其它节点发送数据。
终端节点是一种RFD设备,一般采用电池供电,它是ZigBee网络中为数最多的节点。
ZigBee网络层支持星型网、树型网和网状网3种网络拓扑结构。
1.2.2.1 ZStack协议ZStack是由Zigbee组织认证通过的“Golden unit”Zigbee平台,或者叫Zigbee中的“明星工程”。
TI ZStack 协议栈只是Zigbee 协议的一种实现方式。
●Z-Stack轮询结构函数工作方式及顺序下图是轮询结构工作流程图。
进入轮询结构后,Z-Stack开始根据处理任务的优先级一级级向下查询是否有任务要执行,如果需要,就调用该任务的子函数,如果没有就继续询问,最后再循环。
这就是轮转查询结构。
●TI ZStack各层文件意义(1)APP:应用层目录,即我们需要开发修改的部分。
(2)HAL:硬件层目录。
(3)MAC:MAC 层目录。
(4)MT:监控调试层目录。
(5)NWK:网络层目录。
(6)OSAL:协议栈的操作系统。
(7)Profile:AF层目录。
(8)Security:安全层目录。
(9)Services:设备地址处理函数目录。
(10)Tools:工程配置目录。
(11)ZDO:ZigBee设备对象。
(12)ZMac:Z-Stack MAC导出层接口文件。
(13)ZMain:项目入口函数,对外控制接口函数。
(14)Output:输出文件目录。
2 节点设计结合上次介绍的“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校园火灾系统”来介绍Enddevice、Coordinator 和Router节点。
2.1 Enddevice温湿度监测节点硬件主要由MQ-2烟雾传感器和LM35温度传感器、无线收发器CC2530 和锂电池组成,如下图所示。
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采集的物理信息被直接转换成二进制数据通过I2C 串口传给CC2530发射出去。
CC2530 内部集成了8051 单片机和R F 射频收发器,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
本设计方案遵循IEEE 802.15.4 标准,无线信号调制中心频率为2.4GHz。
2.2 Coordinator 和RouterZigBee终端都直接与数据服务器终端连接需要太多的连线和接口,因此需要在各楼设置ZigBee汇聚节点。
各楼ZigBee终端将监测数据发送至ZigBee汇聚节点,由汇聚节点将数据通过ZigBee与Ethernet局域网网关发送至本楼的数据服务器终端。
3 自组网系统程序分析3.1通过IT提供的一个简单自组网例程来介绍Zigbee自组网。
例程在启动后,自动组织建立一个Zigbee网络(我们以一个协调器和终端节点组成的简单网络进行讲解),网络中的设备间通过“绑定”与“按条件搜索”两种方式,建立连接。
成功之后互相发送字符信息。
在自动启动网络成功后,Coordinator与Enddevice均将执行如下代码,进行信息发送:UINT16 GenericApp_ProcessEvent( byte task_id, UINT16 events ){case ZDO_STATE_CHANGE: GenericApp_NwkState = (devStates_t)(MSGpkt->hdr.status);if ( (GenericApp_NwkState == DEV_ZB_COORD)|| (GenericApp_NwkState == DEV_ROUTER)|| (GenericApp_NwkState == DEV_END_DEVICE) ){// Start sending "the" message in a regular interval.osal_start_timerEx( GenericApp_TaskID, GENERICAPP_SEND_MSG_EVT, GENERICAPP_SEND_MSG_TIMEOUT ); }并且由下面代码实现重复发送,每5秒种一次if ( events & GENERICAPP_SEND_MSG_EVT ){// Send "the" messageGenericApp_SendTheMessage();// Setup to send message againosal_start_timerEx( GenericApp_TaskID, GENERICAPP_SEND_MSG_EVT, GENERICAPP_SEND_MSG_TIMEOUT );// return unprocessed eventsreturn (events ^ GENERICAPP_SEND_MSG_EVT);}但此时的发送地址并不明确目标。
须要如下建立连接的过程,才可将信息发送至某设备:3.2 绑定方式3.2.1按JoyStick右键发送绑定请求:if ( keys & HAL_KEY_SW_2 ){HalLedSet ( HAL_LED_4, HAL_LED_MODE_OFF );// Initiate an End Device Bind Request for the mandatory endpointdstAddr.addrMode = Addr16Bit;dstAddr.addr.shortAddr = 0x0000; // CoordinatorZDP_EndDeviceBindReq( &dstAddr, NLME_GetShortAddr(),GenericApp_epDesc.endPoint, GENERICAPP_PROFID,GENERICAPP_MAX_CLUSTERS, (cId_t *)GenericApp_ClusterList, GENERICAPP_MAX_CLUSTERS, (cId_t *)GenericApp_ClusterList,FALSE );}3.2.2 另外一个节点在规定时间内按JoyStick右键进行响应,则双方完成绑定,并将先后收到End_Device_Bind_rsp,即绑定响应信号,以表示对方成功进行了应答,可以互相通讯,此时双方红色LED1先后亮起,互送“Hello, world”字符。
voidGenericApp_ProcessZDOMsgs( zdoIncoming Msg_t *inMsg ) {switch ( inMsg->clusterID ){case End_Device_Bind_rsp:if ( ZDO_ParseBindRsp( inMsg ) == ZSuccess ){// Light LEDHalLedSet( HAL_LED_4, HAL_LED_MODE_ON );}3.3 “条件搜索”的方式3.3.1 Enddevice按下Joystick左键发起搜索if ( keys & HAL_KEY_SW_4 ){HalLedSet ( HAL_LED_4, HAL_LED_MODE_OFF );// Initiate a Match Description Request (Service Discovery)dstAddr.addrMode = AddrBroadcast; dstAddr.addr.shortAddr = NWK_BROADCAST_SHORTADDR;ZDP_MatchDescReq( &dstAddr, NWK_BROADCAST_SHORTADDR, GENERICAPP_PROFID,GENERICAPP_MAX_CLUSTERS, (cId_t *)GenericApp_ClusterList, GENERICAPP_MAX_CLUSTERS, (cId_t *)GenericApp_ClusterList,FALSE );}其要求条件见ZDP_MatchDescReq函数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