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与五方

合集下载

五行学说的产生来源

五行学说的产生来源

五行学说的产生来源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五行学说肇始于夏商之际,完善于春秋战国,影响持续至当今社会。

它虽隶属于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范畴,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广泛地渗透到中国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自然科学与语言文字等各个领域。

庞朴《稂莠集》认为:阴阳五行“迷漫于意识的各个领域,深嵌到生活的一切方面。

如果不明白阴阳五行图式,几乎就无法理解中国的文化”。

因此,探讨五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追本溯源的意义。

古人认为,万物由五种相关的基本物质构成,这就是五行最早记载“五行”学说的是夏商时期的《尚书·洪范》,其上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革,最早出现在金文,用刀剥兽皮之意。

后指剥下的兽皮。

如马革裹尸、皮革等。

由革组成的字,如靴、鞋、鞭等多由兽皮作成),土爰(引出)稼穑。

润下作咸,(水为咸,因盐出自海水);炎上作苦,(火为苦,因火焚物变焦,则现苦味);曲直作酸,(木主酸味,凡木结之果实,初皆为酸味,尤其是中原地区);从革作辛,(金为辛味,‘辛’的甲骨文字形为,本指平头刀具,与‘革’近,延伸指辛辣之味),稼穑作甘,(土为甘,土所生作物之百谷、瓜果,其味皆甘)。

”这里不仅提到了构成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还介绍了它们所具有的特点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五种味道。

至春秋时期,古代思想家们进一步探索这五行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五行相克”的理论,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可以战胜、克制另一行。

其内容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

到战国时期,继五行相克理论之后,又提出了五行相生。

所谓五行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的源起有五种不同的观点五行的产生源自古人对中原地带五时气候特点和生化特点的抽象。

这一观点目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与认可。

关于五行学说的产生以及五行的本质含义,历代学者一直仁智互见,认识不一。

五行、五方、五技鼠——论五

五行、五方、五技鼠——论五

五行、五方、五技鼠——论五作者:吴义方来源:《数学金刊·初中版》2009年第02期五是阳数,本身具有吉祥意义,加上人体有五个末端,即头和四肢(其他哺乳动物有尾,故有六个末端),故国人对数字“五”表示出无限的崇拜。

人的手有五个指头,脚有五个脚趾,这就自然看重五。

数字“五”的神话源自人类观念的演进,当人们分辨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时,同时产生了“中”的概念。

神秘莫测的“洛书”“河图”都以五处中央,故历史上对皇帝称之为“九五”之尊。

当“五行学说”盛行后,人们逐步把各类事物加以类比配置。

所以英国人李约瑟博士曾说:“五行说的影响之大,传播之广,使它遍见于中国古代及中古的一切科学和原始的科学领域。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也看重五,认为五是中心数,还表示婚姻之数,因为它是由一个阳性数和一个阴性数结合而成的,即1+4或2+3。

根据《淮南子·时则训》,五行与各类事物的配置见下表。

以五为首的词语较多,现举例如下:五夜(指五更),五丁(丁指力士),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情(指喜、怒、哀、乐、怨),五官(指耳、目、鼻、口、唇),五香(指青木香,因其一株五茎,一茎五枝,一枝五叶,叶间五节,故名其为“五香”)。

成语有:五日京兆、五风十雨、五世其昌、五光十色、五湖四海、五彩缤纷、五色无主、五花八门、五方杂处、五体投地、五谷不分……五技鼠据说有一种鼠名叫鼫(shì)鼠,后又写成梧鼠。

传说这种老鼠身怀五技,可这五种技术都派不上用场,说它一能飞,不能过屋;二能缘,不能穷木;三能游,不能渡河;四能穴,不能掩身;五能走,不能先人。

因为一样都不精通故而受困。

荀子《劝学》篇中有“螣(téng)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的句子。

五色土社稷台是古代帝王祭祀土(社)神和谷(稷)神的地方。

古人认为,非土不立,五谷不能养生,祭之乃尊之也。

社稷台上以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铺着青白红黑黄五种颜色的土,所以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五行与中国传统文化

五行与中国传统文化

五行与中国传统文化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五行学说肇始于夏商之际,完善于春秋战国,影响持续至当今社会。

它虽隶属于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范畴,但在其开展过程中,却广泛地渗透到中国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自然科学与语言文字等各个领域。

探讨五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追本溯源的意义。

古人认为,万物由五种相关的根本物质构成,那就是五行。

至春秋时期,古代思想家们进一步探索这五行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五行相克”的理论,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可以战胜、克制另一行。

其内容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

到战国时期,继五行相克理论之后,又提出了五行相生。

所谓五行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的源起有五种不同的观点关于五行学说的产生以及五行的本质含义,历代学者一直仁智互见,认识不一,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源自五种构成世界的根本物质五行物质说的产生依据是《尚书·洪范》的相关记载,此书记载的五行就是自然界五种最根本的物质。

另外,汉代《尚书大传》解释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

《左传·襄公27年》载“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传·昭公25年》载“生其六气,用其五行”,《国语·鲁语》载“地之五行,所以生殖”,均从五种实际物质来认识五行。

而这五种物质之间又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相生关系:木生火,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火燃烧以后会留下灰烬,就是所谓的土;金属矿藏大多埋在地下,所以说土生金;对于金生水,通常解释为:金属在高温下可以融化为液体;而所有的植物生长时都需要水,所以说水生木。

相克关系:植物种子最初埋在地下,当它发芽生长时就会破土而出,或一般的农耕工具均为木质,可以松土,意味着木战胜了土;用金属可以制成锋利的工具,用来砍伐树木,是金克木;金属矿石虽十分坚硬,可一旦在火上高温加热,便会熔为液态,这便是火克金;水能灭火,这是水克火;堆土可以挡住水流,就是土克水。

五行的大概种类

五行的大概种类

五行的大概种类阴阳家所讲的五行非常复杂,而风水家所论之五行,因其派别众多而更加复杂,例如正五行,三合五行,双山五行,六合五行,洪范五行,……将八山二十四字经过无数次组合,千变万化排出几十种五行,这里只简略介绍几种最普遍常用、最关键的五行,也是最权威的几种,其余暂不介绍。

⑴ 五方五行: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此即河图之“一六北方水,二七南方火,三八东方木,四九西方金,五十中央土”之意,为众五行之基础。

⑵ 正五行:专论八山二十四字,震宫甲卯乙三字属木,邻宫寅来附之;离宫丙午丁三字属火,邻宫巳附之;兑宫庚酉辛三字属金,邻宫申附之;坎宫壬子癸三字属水,邻宫亥附之。

艮坤辰戌丑未六字属土,巽本属木,乾本属金。

此为五行之本。

人们卜卦,风水论龙,挨星、卜葬都以正五行而论,选择家有时也以正五行为主。

⑶ 三合五行:三合五行即十二地支隔四相会,以十二长生中的生旺墓会合成三合局,十二长生即: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它象征了人的灵魂之生生息息,永远循环往复一般。

如五行中火之长生在寅,旺于午,墓在戌,即寅午戌三合会成火局。

在十二地支中隔四相配,二十四山中恰恰又是隔八相配的顺序,即所谓“隔八相生”之意。

因此,成为寅午戌属火,即长生在寅,旺在午,墓在戌;亥卯未属木,即长生在亥,旺在卯,墓在未;申子辰属水,长生在申,旺在子,墓在辰;巳酉丑属金,长生在巳,旺在酉,墓在丑。

故有寅申巳亥为长生位,子午卯酉为四旺位,辰戌丑未为四墓位之说。

五行中唯缺土。

三合五行的应用很广泛,三合派风水断水的吉凶全凭它,玄空派风水在断验中也常常用到它。

⑷ 双山五行:此将八山二十四向中的八干四维等十二字顺归于十二地支之下,其五行属性依地支之三合五行归属,因两字同属一类,故称双山五行。

如壬归子属水,癸属丑属金,余类推。

故有寅午戌、艮丙辛皆火局,亥卯未、乾甲丁木局,申子辰、坤壬乙水局,巳酉丑、巽庚癸金局,罗盘中天盘放水按此五行推论。

五行基本概念汇总

五行基本概念汇总

(一)五行概念
2、五的含义 最初——构成世界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的物质; 发展——构成世界的金、木、水、火、土五大类物质或事物 现象; 现在——指以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构成世界的五大 类物质、事物现象及五类物质特性。
(一)五行概念
3、行的含义 本义——运行、运动;指构成世界的物质总是运动变化的; 延伸——行列、次序;指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则、有规律、有 次序的。 发展——指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构成世界的五大类 物质、事物现象及五类物质特性之间的运动变化关系(相互 关系)
(2)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 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3)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三)五行归类
自然界
五 音
角 徵 宫 商 羽
五 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 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 化
生 长 化 收 藏
五 气
风 暑 湿 燥 寒
五 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 五 行 季 春 木 夏 火 长 土 夏 秋 金 冬 水
动物体
五 脏
肝 心 脾 肺 肾
六 腑
胆 小 肠 胃 大 肠 膀 胱
五 官
目 舌 口 鼻 耳
五 体
筋 脉 肉 皮 毛 骨
情 志
怒 喜 思 悲 恐
五 脉
弦 洪 代 浮 沉
变 动
握 忧 哕 咳 栗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祖国医学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相乘相侮
五行学说
解释事物的不正常关系
完善五行学说 指导医学
医学五行学说
(一)五行概念
1、五行学说的发展过程 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 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的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 根据取象比类和推演法将世界上所有有形物质都归纳为 五大类并且用五行统领; 五行被抽象为五大类物质属性的代表。 为揭示事物之间(五大类物质之间)的内在关系,出现 了五行相生相克说。 为了克服事物之间往复循环的局限性,根据实践和观察, 进一步提出五行的乘侮理论。 对医学五行学说的全面、系统、深入研究使五行学说逐 步趋于完善。 五行学说的现代研究

中国各方位五行

中国各方位五行

中国各方位五行五行代表什么方位我国古典哲学认为,“五行”即宇宙中的五种基本元素。

代表很广泛。

1、代表方位: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

2、代表季节(节令):春木;夏火;秋金;冬水;每季末月土。

3、代表颜色:青木;红火;白金;黑水;黄土。

4、代表五脏:肝木;心火;肺金;肾水;脾土。

5、代表情志:怒木;喜火;悲金;惊水;思土。

6、代表天干:甲乙木;丙丁火;庚辛金;壬癸水;戊己土。

7、代表地支: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辰戌丑未土。

8、代表八卦:震巽木;离火;兑乾金;坎水;坤艮土。

通过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矛盾和统一,平衡和不平衡,可以产生天地万物,可以产生吉、凶、祸、福。

若深究其理,则可发现其奥妙无穷!具体的五行方位图如下:火木土金水上面这个五行方位图(必须要记住的),为东方木(请特别注意,图中的方位,是以《易经》的方位为准,不是现代画地图的方位),西方金,北方水,南方火,中央土,这个方位非常有道理。

我们在明朝时也开矿,当时并没有地质学,怎么知道何处有矿,固然有的是当地的居民发现的,但大多数是靠八卦五行的道理,来判断五行的中心。

西方金,在西藏,越到西方,藏金越多。

东方木,植物易生发,早受阳光热能。

南方火,气候炎热。

北方水,冰雪最多。

初看好像五行方位很乱,再作仔细观察,不能说它没有理由,古人是怎样发现这个法则的呢?以金为例:金生水,在《千字文》——这篇文字很妙,以一千个不同的字,写成了这篇文章,把天文、地理、物理、政治等等,都容纳进去了,幼年读来好像无所谓,实在是一篇很伟大的著作,其中有一句“金生丽水”,这个丽水不是浙江的丽水县。

丽水是形容水多,凡是藏金的地方,一定是雨带地区。

我初到台湾时,看见有金铜矿务局,问起产金的地方在金山、瑞芳一带,我说那里的雨量一定很多,果然基隆、金山、瑞芳一带常下雨,这就是“金生丽水”,藏金的地方雨水多。

金克木,当然砍木头要用铁器,或用锯子去锯,这还不足为奇。

五行-五色-五方-五味各自对应的五脏和六俯

五行-五色-五方-五味各自对应的五脏和六俯

今学者普遍认为,正式将阴阳与五行相结合的是战国时期的邹衍,他首创"五德终始"说,认为朝代更替是按照五行顺序周而复始地运行,试图以此揭示人类社会活动的内在规律。

由此,又衍生出五行配伍,涵容万事万物的庞大阴阳五行体系,诸如五行配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行配五色(青、赤、白、黑、黄),五行配五味(水配咸、火配苦、木配酸、金配辛、土配甘)。

五行配五音(宫、商、角、征、羽),五行配五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五行配五征(雨、阳、燠、寒、风),五行配五脏(脾、肺、肾、肝、心)等。

中医理论将食物分为五味:甜、酸、苦、辣、咸,并与五脏相关,甜入脾,酸入肝,苦入心,辣入肺,咸入肾,易经中的五行与五味是相配的:甜味金,辣味木,酸味水,咸味火,苦味土,如果能够活用食物五行,配以出生月份,在食物上加以调整,一来可以开运,二来可以身体健康.月份五行属性:正、二月份:属木;四、五月份:属火;七、八月份:属金;十、十一月份:属水;三、六、九、十二月份:属土;五行食物改运的秘法在于:尽量少吃自己出生月份的五行所属五味,而要多食克自己出生月份所属的五味,因出在所在月份的五味是一生中最忌的味道.五行相克如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根据以上原则,各月出生者所食五味如下:正、二月份出生者:多吃辣味而少吃酸味;四、五月份出生者:多吃咸味而少吃苦味;七、八月份出生者:多吃苦味而少吃辣味;十、十一月份出生者:多吃甜味而少吃咸味;三、六、九、十二月出生者:宜多吃酸味而少吃甜味.春夏秋冬时节不会变,养生之序也一样.乾-西北;坤-西南;震-东;巽-东南;坎-北;离-南;艮-东北;兑-西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进行如下情志疗法.思胜恐(土克水),怒胜思(木克土),哀胜怒(金克木),喜胜哀(火克金),恐胜喜(水克火)人之饮食,各有适味。

五脏各主其味:肝主酸,脾主甘,心主苦,肺主辛,肾主咸。

肝虚血枯者,喜酸味,因酸能补肝;脾虚者,喜甘(类甜味)味,因甘能补脾;心火重者,喜苦味,因苦能泄火;肺虚有寒者,喜辛味(如辣椒、生姜、大葱、花椒等),因辛能宣肺去寒;肾虚者,喜咸味,因咸能滋肾。

五行五脏五官五情五味

五行五脏五官五情五味

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

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

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

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

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

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

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