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 《水分子的变化》探秘水世界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水分子的变化 探秘水世界教学课件

控反应条件
最理想能源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水 太通阳能电 氢气+ 氧气 特殊物质
化学研究, 你也可以!
变化的意义
太阳能
水 特殊物氢质HH气+氧O气 O
点燃
通过分子的变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识物质的性质
1.了解什么是物质的性质?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
检测:找出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
(2)实验结论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可表示为:
H2O
H2
O2
[说明] 电解水口诀:水中通入直流电,正氧负氢会出现,氧一 氢二体积比,助燃可燃来检验。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2.分解反应 (1)概念:由___一__种___物质生成_____两___种或___两__种___种以上其 他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 (2)简记:一分多。 (3)通式:AB+C+……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探究点二 水的合成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可以观察到火焰 是什么颜色的?在干燥的烧杯壁上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归纳提升]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用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时,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接触烧杯的手能 感到发热。说明氢气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了水,且放出了热量。 [继续探究] 发生的反应具有什么特征?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像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 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课件

B.氧原子
C.氧原子和氢分子
D.氢原子
2、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的事实 是(C )
A.闻酒精的气味 C.电解水
B.水受热蒸发 D.塑料受热变软
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⑴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逐渐减少,受热后 减少的更快。
水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运动,如果受热,水会减 少的更快是因为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产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为原子, 原子不变,但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 分子与原子的区分: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四、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ຫໍສະໝຸດ 课堂检测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
A.水分子
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分子
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 而分子本身没有(填“有”或“没有”) 产生变化,如果往水中通直流电, 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一、水的分解
1、电解水的现象: 电极上有气体产生,管内液面降落,
负极产生的气体约为正极的2倍;
液面降落较多(负极产生)的气体点
燃能燃烧,
氢气
液面降落较少(正极产生)的气体能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
2、电解水的表达式:
水 通电
通电
H2O
氢气 + 氧气 H2 + O2
3、分解反应:
二、水的合成
1、氢气燃烧的现象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 壁出现水雾 ,烧杯变烫(放热)。 2、氢气燃烧的表达式
氢气 + 氧气 点燃 3、氢能源的优点
点燃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PPT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一、水的三态变化
水从固态到气态的变化过程中,随着 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分子 间的间隔变大,导致水蒸汽的体积变大
反之,水从气态到固态的变化过程中 ,随着温度的降低、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减 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导致水蒸汽的体 积变小
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3.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 的分子性质不同
四、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
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自来水生产过程
水污染的来源:
1.工业废水 2.生活污水 3.农业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二、水的天然循环
水的天然循环,属于物理变化
三、水的人工净化 (一)自然界的水资源
(二)水的人工净化方法
静置沉降
1.沉降 吸附沉降
除去不溶性杂质
2.过滤 一贴、两低、三靠 除去不溶性杂质 3.消毒杀菌 氯水、漂白粉 除去微生物
4.蒸馏
除去可溶性杂质
操作要点:
一贴、两低、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一、水的三态变化
水从固态到气态的变化过程中,随着 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分子 间的间隔变大,导致水蒸汽的体积变大
反之,水从气态到固态的变化过程中 ,随着温度的降低、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减 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导致水蒸汽的体 积变小
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3.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 的分子性质不同
四、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
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自来水生产过程
水污染的来源:
1.工业废水 2.生活污水 3.农业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二、水的天然循环
水的天然循环,属于物理变化
三、水的人工净化 (一)自然界的水资源
(二)水的人工净化方法
静置沉降
1.沉降 吸附沉降
除去不溶性杂质
2.过滤 一贴、两低、三靠 除去不溶性杂质 3.消毒杀菌 氯水、漂白粉 除去微生物
4.蒸馏
除去可溶性杂质
操作要点:
一贴、两低、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PPT

3、能够对已知物质的性质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进行分类,初步形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 子化学性质不同的认识。
一、水的分解(P31) 实验探究2-2(P31) 要求:每个同学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将其记录下来。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P31)
<1>通 直流电
结论一:说明水是由 氢、氧元素 两种组成
5、分子与原子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还 可以构成分子。
如:水分子在通电时分解成
。
在线测试
1、下列 C D E F
是由原子构成的。
A、水 B、氧气 C、氦气 D、金属钙
E、碳 F、水银(汞) G、二氧化碳
2、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构成水的基本微粒是 水分子 ; 构成氧气的基本微粒是 氧分子 ; 构成铁的基本微粒是 铁原子 ;
3、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水分子被破坏成
,
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结合成
。由此可见
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 不可分。
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子 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质量小、体积小;都在运动; 共同点 都有间隙;都可构成物质等等。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电解水动画
从微观角度看水的分解(P32)
通 电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结论二: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
可分。 思考:根据上图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读 一
NH4HCO3
NH3+H2O+C加O2热
碳酸氢铵
KClO3
加热
氨气
KCl + O2
一、水的分解(P31) 实验探究2-2(P31) 要求:每个同学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将其记录下来。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P31)
<1>通 直流电
结论一:说明水是由 氢、氧元素 两种组成
5、分子与原子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还 可以构成分子。
如:水分子在通电时分解成
。
在线测试
1、下列 C D E F
是由原子构成的。
A、水 B、氧气 C、氦气 D、金属钙
E、碳 F、水银(汞) G、二氧化碳
2、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构成水的基本微粒是 水分子 ; 构成氧气的基本微粒是 氧分子 ; 构成铁的基本微粒是 铁原子 ;
3、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水分子被破坏成
,
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结合成
。由此可见
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 不可分。
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子 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质量小、体积小;都在运动; 共同点 都有间隙;都可构成物质等等。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电解水动画
从微观角度看水的分解(P32)
通 电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结论二: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
可分。 思考:根据上图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读 一
NH4HCO3
NH3+H2O+C加O2热
碳酸氢铵
KClO3
加热
氨气
KCl + O2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水分子的变化 -PPT

(三 物理变化中分子没有变,化学变化中 )分子变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成的气体经检验:正极的气体 是氧气(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的气 体是氢气(H2),可以燃烧,产 生淡蓝色的火焰。
电解水两电极上产生的 气体种类体积可简单记 忆为: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
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个化学变化描述出来吗?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氢气气和和氧氧气气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
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 叫做分解反应。
AB A + B(一变多)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
质的反应。
跟踪练习:
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吗?为什么? A、泥水过滤得到泥和水 B、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氧化汞加热后变成汞和氧气
质)
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二者的本质区别)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分子种 类改变,物质种类也变,分子数目可能变。
5、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氢气由氢元素组成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电解水反应的实质:
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破坏 ,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 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 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重新 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 集成氧气。
判断分解反应的方法 : 1、化学变化
2、一种反应物多种生成物
一、水的分解
问题二: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是怎样变 化的?
水
通
电
的
微
观
过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电解水两电极上产生的 气体种类体积可简单记 忆为: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
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个化学变化描述出来吗?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氢气气和和氧氧气气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
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 叫做分解反应。
AB A + B(一变多)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
质的反应。
跟踪练习:
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吗?为什么? A、泥水过滤得到泥和水 B、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氧化汞加热后变成汞和氧气
质)
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二者的本质区别)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分子种 类改变,物质种类也变,分子数目可能变。
5、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氢气由氢元素组成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电解水反应的实质:
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破坏 ,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 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 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重新 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 集成氧气。
判断分解反应的方法 : 1、化学变化
2、一种反应物多种生成物
一、水的分解
问题二: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是怎样变 化的?
水
通
电
的
微
观
过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水分子的变化》探秘水世界PPT

海水为什么会起火?这跟水的组成关系密切。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水的组成。
二、水的分解
【实验探究2-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电极碳棒上有气泡冒出,两侧玻璃管内水面 现象 下降,中间玻璃管中水面上升。正极玻璃管
内空气体积:负极玻璃管内空气体积=1:2
现象 管内气体在管口被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一、水的净化常用方法 1.静置沉淀法: 简单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 2.吸附沉淀法: 除去水中悬浮物及难溶性杂质。 3.过滤法: 较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 4.蒸馏法: 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低
净 化 程 度
高
二、硬水与软水 1.定义: 硬水——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 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区别方法: 肥皂水法、蒸发法。 3.硬水软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水分子的变化
一、导入新课
1973年的一天,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里斯某一海湾的水域内,发生了一 次大火。当时海上风浪已经接连数日没有停息,这天,一阵强大的飓风过后, 海面突然燃起熊熊大火,颇为壮观,火光照耀四周数十千米。熊熊烈火,剧 烈的火焰竟使海天连成一片,形成半壁红彤、壮观奇妙的景象,目击者无不 目瞪口呆。
四、堂练习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通电后能产生氢气和氧气。 B.水分子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C.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通电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气体能__使_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复__燃_____,是____氧__气__;负
二、水的分解
【实验探究2-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电极碳棒上有气泡冒出,两侧玻璃管内水面 现象 下降,中间玻璃管中水面上升。正极玻璃管
内空气体积:负极玻璃管内空气体积=1:2
现象 管内气体在管口被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一、水的净化常用方法 1.静置沉淀法: 简单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 2.吸附沉淀法: 除去水中悬浮物及难溶性杂质。 3.过滤法: 较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 4.蒸馏法: 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低
净 化 程 度
高
二、硬水与软水 1.定义: 硬水——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 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区别方法: 肥皂水法、蒸发法。 3.硬水软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水分子的变化
一、导入新课
1973年的一天,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里斯某一海湾的水域内,发生了一 次大火。当时海上风浪已经接连数日没有停息,这天,一阵强大的飓风过后, 海面突然燃起熊熊大火,颇为壮观,火光照耀四周数十千米。熊熊烈火,剧 烈的火焰竟使海天连成一片,形成半壁红彤、壮观奇妙的景象,目击者无不 目瞪口呆。
四、堂练习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通电后能产生氢气和氧气。 B.水分子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C.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通电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气体能__使_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复__燃_____,是____氧__气__;负
水分子的变化ppt课件

水 通电 氧气 + 氢气
给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 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 的氢分子、氧分子聚在一起形成氢气、氧气。
请同学们描述一下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氢气燃烧时,氢分子分裂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裂成氧原 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大量的水 分子聚在一起形成水滴。
氢气 氧气 点燃 水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水 通电 氢气 氧气 氢气 氧气 点燃 水
能源问题 淡水问题 环保问题
期待你能为氢能源普及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四 盘点收获
畅谈收获 体验成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活动四 盘点收获
①通电时,连接直流电源。
1.实验设计和说明 ②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的
B 反应模型如上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可以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谢谢大家!
① 水 通电氢气 +氧气
② 氢气 +氧气 点燃 水
个别
一般
分 类 思 想
③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④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⑤ 碳酸 加热 二氧化碳 + 水 ⑥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多变一
一
②化③合⑥反一应组:由反两应种物或为两两种种以,上生物成质物生为成一一种种其他物质的反应。
给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 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 的氢分子、氧分子聚在一起形成氢气、氧气。
请同学们描述一下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氢气燃烧时,氢分子分裂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裂成氧原 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大量的水 分子聚在一起形成水滴。
氢气 氧气 点燃 水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水 通电 氢气 氧气 氢气 氧气 点燃 水
能源问题 淡水问题 环保问题
期待你能为氢能源普及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四 盘点收获
畅谈收获 体验成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活动四 盘点收获
①通电时,连接直流电源。
1.实验设计和说明 ②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的
B 反应模型如上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可以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谢谢大家!
① 水 通电氢气 +氧气
② 氢气 +氧气 点燃 水
个别
一般
分 类 思 想
③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④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⑤ 碳酸 加热 二氧化碳 + 水 ⑥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多变一
一
②化③合⑥反一应组:由反两应种物或为两两种种以,上生物成质物生为成一一种种其他物质的反应。
《水分子的变化》探秘水世界PPT教学课件

- .
(三)小结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和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 .
四、问题研究
解决课后练习二 第一段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 第二段着力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
- .
课后练习三
(二)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是对“赶马女孩的歌唱”的真实写照,又是对主脑的铺垫,还是一种烘托映衬。
二、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蹲踞:蹲着、坐着 酬和:用诗词应和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 淳朴:诚实、朴素 龙吟凤哕:龙凤鸣叫
- .
三、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 (二)精读讨论 概述三个场面的各自的内容 第一部分:山野对歌 具有的环境 随心所欲 山歌为主 第三部分:村寨传歌 场面描写较多 教歌 内容丰富不受限制 突出云南歌会的特点——广泛 参与人多
- .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 .
…… 正月里那个说媒,二月里定, 三月里交大钱,四月里迎。 三班子那个吹来,两班子打, 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 ……
- .
一、介绍作者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 .
(三)小结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和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 .
四、问题研究
解决课后练习二 第一段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 第二段着力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
- .
课后练习三
(二)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是对“赶马女孩的歌唱”的真实写照,又是对主脑的铺垫,还是一种烘托映衬。
二、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蹲踞:蹲着、坐着 酬和:用诗词应和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 淳朴:诚实、朴素 龙吟凤哕:龙凤鸣叫
- .
三、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 (二)精读讨论 概述三个场面的各自的内容 第一部分:山野对歌 具有的环境 随心所欲 山歌为主 第三部分:村寨传歌 场面描写较多 教歌 内容丰富不受限制 突出云南歌会的特点——广泛 参与人多
- .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 .
…… 正月里那个说媒,二月里定, 三月里交大钱,四月里迎。 三班子那个吹来,两班子打, 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 ……
- .
一、介绍作者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02/21
3
识宏观变化—直流电分解水
氢气
氧气
水
化学变化
-+
(负极)(正极)
2021/02/21
信息卡:物质的性质 氢气:可以燃烧的气体; 氧气: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水蒸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依据性质,在化学上常用物质变化特有的现 象来检验该物质。
4
寻表示方法—直流电分解水
微观实质:构成水分子的氢、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2021/02/21
6
2021/02/21
7
探变化实质—氢气燃烧
宏观变化: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表示方法: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水
别忘了
氧气哈
化学变化
HH
HH
O
微观实质:
构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氢、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水:
1.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2.常温下密度为1g/mL 3.沸点为100℃ 4.凝固点为0℃ 5.给其加热可以变为水蒸气
6.水通电能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氢气:
氧气:
11.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12.不易溶于水
13.氧气能支持燃烧
7.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8.难溶于水 9.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10.可以燃烧
2021/02/21
14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
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2021/02/21
15
归纳提升---好“动”善“变”的分子
从物质构成的角度: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由原子构成。
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在化学变化中旧分子被破坏,原
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H
O
H
2021/02/21
H
O
H
O
16
2021/02/21
17
化学研究, 你也可以!
2021/02/21
11
变化的意义
太阳能
水 特殊物氢质HH气+氧O气 O
点燃
通过分子的变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2021/02/21
12
识物质的性质
1.了解什么是物质的性质?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
2021/02/21
13
检测:找出三种物பைடு நூலகம்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 水分子的变化
2021/02/21
1
温旧知
1.描述水的微观构成? 2.从微观的角度描述水从手中消失的过程。
3.这滴水中的水分子有没有可能在未来的某天又出现在你 的面前?为什么?
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如何变化的?
2021/02/21
2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模型演示、分析交流典型物质的化学变化 和性质,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知道分子可分,认识到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初步形成分子的概念。 2.会用文字表达式描述化学反应。 3.能根据概念对化学变化和物质性质进行分类,初步形成 分类的思想。
氢气
氧气
文字表达式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水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
-
+
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负极)(正极)
2021/02/21
5
探变化实质—直流电分解水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
H
O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以小组为单位,从表演、画图、模型演示、语言描述等方式
中选择一种来描述水通电时水分子的变化?
2021/02/21
8
归纳—化学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分子改变,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2021/02/21
9
学以致用
试分析: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是否有一天可能通过化学变化变成食物、 水或其他的物质重回你的身边呢?
2021/02/21
10
控反应条件
最理想能源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水 太通阳能电 氢气+ 氧气 特殊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