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奶牛子宫内膜炎诊疗与防治

奶牛子宫内膜炎诊疗与防治

病牛一般不 表现全身症状 , 时体温略 高, 有 食 欲、 奶量 下 降 , 出的 发 情 粘 液 较 正 常 的多 , 透 明 排 在 粘 液 中夹 杂 有 絮 状 碎 片 , 情 周 期 正 常 , 屡 配 不 发 但
孕 , 肠 检 查 , 宫 角 稍 变 粗 , 宫 壁 变 厚 , 缩 反 应 直 子 子 收 弱 , 侧 子 宫角 几乎对 称 。 两 1 2 隐 性 子 宫 内 膜 炎 . 发 情 周 期 正 常 , 情 粘 液 较 多 , 时 略 混 浊 。 直 发 有
角增大 , 收缩 力 弱 , 变 厚 且 厚 薄 不 一 , 硬度 不 一 壁 软
致, 子宫 内有 较稠 的分 泌物存 在 , 巢上 常 有持 久 黄 卵 体, 冲洗 子宫 的 回流 液似 米 汤 , 面 汤 , 中夹 杂有 或 其
小 脓块 或絮状 物 。
1 5 慢 性 化 脓 性 子 宫 内膜 炎 . 母 牛 卧 下 时 或 清 晨 在 牛 卧 处 可 见 到 较 多 的 脓 性
1 临 床 症 状 和 诊 断
根 据 炎 症 性 质 , 分 为 卡 他 性 、 他 性 脓 肿 和 化 可 卡
脓性 3种 。慢性 子宫 内膜 炎没 有 肉眼可 见 的形 态 变 化时 , 称隐 性型 子宫 内膜 炎 ; 慢 性卡 他 性 子宫 内膜 其
炎 有 的 可 发 展 为 子 宫 积 水 ; 性 化 脓 性 子 宫 内 膜 炎 慢 有 时 可发展 为 子宫积 脓 。 1 1 慢 性 卡 他 性 子 宫 内 膜 炎 .
分 泌物 由肛 门排 出 , 或排 出在地 面上 , 阴门 四周 和尾
根 处 粘 附 有 脓 性 分 泌 物 , 后 形 成 脓 痂 。 直 检 阴 检 干 与 卡 他 性 脓 性 相 似 . 是 子 宫 壁 变 得 厚 而 软 , 有 时 只 其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及防治技术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及防治技术

畜牧兽医Xu m u s h o u yi奶牛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奶牛生殖系统疾病,可造成奶牛生殖障碍甚至不孕,从而给牧场效益带来损失。

据报道,产后早期阶段有90%的奶牛会发生子宫细菌感染,其中约20%的分娩奶牛患有子宫内膜炎,由子宫内膜炎引起的奶牛不孕比例可达49.63%,可见正确认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是提高牧场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

1发病原因1.1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其中细菌感染是引发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因。

分娩前后是奶牛体质相对虚弱时期,加之产后细菌聚集加速感染子宫和阴道容易引起子宫内膜炎,造成感染的细菌种类很多,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棒状杆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生殖器杆菌、嗜血杆菌、乳酸菌、化脓性放线杆菌、坏死性梭菌和拟杆菌等,并且是单一和混合细菌感染同时存在。

继发性的病毒也能引发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导致奶牛发生死胎、流产和不孕或其他生殖道疾病的病毒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副流感3型病毒及肠道病毒,这些病毒可间接引起子宫内膜炎。

真菌感染也是引发奶牛发生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之一,酵母菌、葡萄毛球菌、耐热念珠菌、毛霉菌可引发奶牛发生急性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其中酵母菌是重要病原微生物之一,且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毒力最强。

毛滴虫、胎毛滴虫、阴道滴虫等寄生虫通常寄生于母牛生殖器内,也可以引起奶牛发生子宫内膜炎。

1.2继发因素引起奶牛发生子宫内膜炎的继发因素较多,与牧场综合管理技术水平、机体自身状态等有关。

1.2.1牧场综合管理技术水平:技术员的人工授精水平和助产方式能引起奶牛发生子宫内膜炎。

例如在日常操作中,人工授精不当极易引发子宫黏膜损伤导致诱发感染,助产时消毒不严、野蛮助产、产后胎衣不下、子宫脱出处理不当等引发子宫内膜炎。

牧场牛舍消毒不严、环境潮湿。

奶牛日粮配比不合理,日粮中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缺乏,奶牛抵抗力下降,发生胎衣不下或子宫自净能力较弱。

如何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

如何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

来说 .子宫 的混合 感染 在产后 前几周
对 生 育 力 的 影 响 不 是 很 大 ,但 到 产 后 2 1天 . 如果 子 宫 中仍 然 存 在 化 脓 棒 状
44
… △
维普资讯
■ 牛oHbd Dywuar 奶 sny aC i殖 r 养
如何防治奶牛子宫 内膜 炎
刘 国信 常 国庆 山 西省 阳城 县 畜 牧 局 山 西 阳城 0 8 0 4 10
子宫 黏 膜 的 黏液 性 、黏 液 脓性 、
黄 体 期 对 感 染 的抵 抗 力 高 。 因 此 。 如 果 卵 巢 恢 复 周 期 活 动 的 时 间 延 迟 。 则 子 宫 内膜 炎 的发 病 率 就 可 能 升高 。 12 产 道 损伤 _ 一
菌 、假 单 胞 菌 等 都 可 以 引 起 子 宫 内 膜
炎 。这 类 细 菌 也 可 能 与 生 育 力 的 降 低 有 直 接 关 系 。引 起 子 宫 内 膜 炎 的 病 因 虽 然 复 杂 。但 可 以 归 纳 为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交 配 而 将 这 些病 原传 播 给 母 牛 。
1 产 后 感 染 . 4
即使 受 胎 后 也 容 易 发 生 早 期 胚 胎
据 研 究 ,在 产 后 1 ̄ 5天 ,9%~ 01 o
10 0 %的奶 牛 会 发 生 子 宫 感 染 :到 产 后
Hale Waihona Puke 死 亡 而 流 产 。 根 据 炎 症 经 过 ,可 将 子 宫 内膜 炎 分为 急 性 和 慢 性 2 。 种 21 急 性 子 宫 内 膜炎 . 多发 生 于产 后 。子 宫粘 膜 充 血 、 肿 胀 ,从 阴 门 内经 常 排 出 大 量 灰 白色 粘液 性或粘 脓 性 有腥 臭 味 的分 泌物 , 严 重 者 分 泌 物 可 呈 污 红 色 或 棕 色 , 卧 下时排出量更多。患牛有时体温升高 , 精 神 沉 郁 ,反 刍 减 弱 或 停 止 ,严 重 时 腹 痛 不 安 , 弓背 努 责 , 常做 排 尿 姿 势 。

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机制和综合防制措施

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机制和综合防制措施

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机制和综合防制措施[摘要]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发病之一,由此引发了奶牛的难孕和不孕,给奶牛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防控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饲养管珲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关键词]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机制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2-0181-02奶牛子宫内膜炎,通常是子宫黏膜发生黏液或化脓性炎症,为产后或流产最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通常在产后一周内发病。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病因:奶牛产房卫生差、免疫力低下、子宫弛缓及血液循环障碍,都可引起本病发生。

一、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理1.饲养管理不当,消毒不严产房卫生条件差,临产母牛的外阴、尾根部污染粪便而未彻底洗净消毒;助产或剥离胎衣时,术者的手臂、器械消毒不严,胎衣不下腐败分解,恶露停滞等,均可引起产后子宫内膜感染。

在极冷极热时,身体抵抗力降低和饲养管理不当都会使子宫炎的发病率升高。

有的因配种消毒不严而引起的,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2.免疫力低下引起免疫力低下的原因主要与饲养管理有关,过肥或过瘦,缺乏运动,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矿物质缺乏或比例失调,优质牧草缺乏等,均会降低奶牛的抗病力,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

特别是硒和维生素e缺乏的牛群,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较高;患难产、酮病、胎衣不下等疾病的奶牛,产后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

另外奶牛产后,由于子宫血液循环障碍、子宫内膜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及受孕酮等激素的影响,子宫免疫细胞数量减少,活性下降,激素一细胞因子一免疫平衡遭到破坏,子宫内膜的免疫机能降低,子宫内炎性产物蓄积,影响全身机能,即会出现全身症状。

二、临床症状1.急性子宫内膜炎病牛表现食欲不振,泌乳量降低,弓背努责,常做排尿姿势,从阴道排出粘液性或粘液脓性或污红色恶臭的渗出物,卧地时流出的量更多,严重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反刍减少。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子宫内膜炎为子宫内膜的急性炎症,是奶牛生殖疾病的常见病,发病率高达20%~40%,占不孕症的70%左右。

子宫内膜炎通常是子宫黏膜的黏液性或化脓性炎症。

而子宫肌炎、子宫浆膜炎,只有在产后急性子宫炎时才可能发生,也很少见。

子宫内膜炎是母畜极为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分急性和慢性。

急性多发生于产后,在难产、子宫脱、胎衣不下时感染病原菌后继发;慢性多数由急性转来,或经配种感染。

母畜发生子宫内膜炎,往往发情不正常,或者虽发情正常,但不易受孕,即使妊娠,也易发生流产。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造成猪、牛等母畜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奶牛患子宫内膜炎使受精卵不能着床或胚胎早期死亡,延长了产犊间隔,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降低了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奶牛业的发展。

1病因1.1病原微生物病原性细菌在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病因母畜患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主要包括由自然环境中常见的非特异性细菌引起,其中以大肠杆菌、棒状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嗜血杆菌等条件性病原菌为多。

此外,某些特异性病原微生物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沙门氏菌、胎儿弧菌、牛鼻气管炎病毒、牛腹泻病毒等均可引发此病。

其发病机制以自然性感染方式较为普遍而受到重视。

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坏死杆菌、绿脓杆菌、生殖器杆菌、嗜血杆菌等,但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下引起牛子宫内膜炎的细菌种类和各种细菌所占的比例不同。

病原性真菌如念珠菌、毛霉菌、酵母菌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

支原体能致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及输卵管炎。

导致牛死胎、流产、不孕及其他生殖道机能障碍的病毒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副流感3型及肠道病毒等。

1.2感染途径1.2.1外源性感染即病原微生物经阴道和子宫颈进入子宫内而感染。

胎衣不下、难产、阴道和子宫脱出、产后子宫颈开张和外阴松弛,输精、助产时器械或手臂及母畜外阴部消毒不严,阴道炎、子宫颈炎等都为病原微生物侵入子宫内创造了条件。

奶牛子宫内膜炎生物制剂防治

奶牛子宫内膜炎生物制剂防治
目前用 于 防治 奶 牛 子宫 内膜炎 的生 物 制剂 主要 有
微生态制剂 、 溶菌酶制剂 、 多糖和免疫抗体等制 脂
剂【 1 1o . 2
感 茵株 , 有 良好 抑杀效 果 , 具 对链 球 茵 , 括无 乳链 包 1溶 菌酶
溶 菌 酶 ,又 称 细 胞 壁 溶 解 酶 ,是 分 子 量 为
效 果 良好 ,治 疗后 子 宫 的恢 复 程度 均好 于抗生 素 。 溶菌 酶 的治 愈率 为 8.4 ,明显高 于金 霉素 的治 82 % 愈 率 5.5 , 溶 菌 酶 试 验 组 平 均 受 胎 率 为 62 % 7. %, 53 8 明显 高 于抗生 素 对照 组 。吴 金海 等 [ 择 6 1 选 患有 急 性 、 性 子宫 内膜炎 奶 牛 , 宫 内灌 注 溶 葡 慢 子 萄球 菌酶 与溶 菌酶 组成 的复 合酶 制剂 , 治疗 结果 表 明, 患牛 的 总治 愈率 达 到 9 % 以上 , 0 治愈 后奶 牛 受 胎率 为 9.% , 47 其治 愈率 比抗 生 素高 2 .% 。贾 敏 49 等[ 7 1 微 量 肉汤稀 释 法检 测 重组 溶 葡 萄 球菌 酶 、 应用 苯 唑 西林 、 氨苄 西 林 、 大霉 素 对 子 宫 内膜 炎 病 原 庆
2k a含 26个 氨基酸 的一种 肽链 内切 酶 , 作用 7D 、 4 其
机制是 水解微 生 物 的细胞 壁 , 而破 坏 细胞壁 的完 从
整性并使 菌体 溶解 『】溶菌 酶具有 抗菌 、 病毒果 。张继恩等[ 8 1 以青霉
素钠 、 土霉 素 为对 照 , 究 了重 组 溶 葡 萄球 菌 酶 对 研 奶 牛 子宫 内膜 炎 的疗 效 , 40I/ 、0 U 次 、 按 0 U 次 80I/ 10I/ 3个 治 疗剂 量 ,隔 日子 宫 内灌 注 投药 1 2 0U 次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 牛病防治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 牛病防治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牛病防治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是由子宫内膜炎引起的,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的重要疾病之一,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奶牛最为常见的疾病,常呈慢性经过,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由于人们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不重视,给奶牛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发病原因一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引发奶牛子宫炎的主要原因。

养牛户无严格的消毒制度,使环境致病菌增多,尤其是产房和牛舍卫生管理差为奶牛产后感染提供了条件。

二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均衡,催奶过度导致牛体营养失衡,抵抗力下降,子宫收缩乏力,子宫迟缓,产后恶露蓄积,不易排出,导致子宫炎发病率大大增高。

三是人工授精过程操作不规范,如输精器械对子宫造成损伤、输精次数频繁;人工授精或阴道检查时输精器、牛外阴部、人的手臂消毒不严致使病原体进入子宫内引起炎症。

四是兽医和饲养员在助产时消毒不严、助产不当,致使产道感染细菌;治疗胎衣不下、子宫脱、阴道脱、子宫颈炎等疾病消毒不彻底、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得当。

五是胎衣滞留。

它是母牛发生子宫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胎衣不下时剥离不净、胎衣腐败及手术分离时造成子宫黏膜损伤、宫埠蒂受伤,均为外源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是牛患其他疾病,如布氏杆菌病未及时诊断及合理治疗而继发子宫炎[1]。

二、临床症状1.急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不洁分泌物从病牛阴道内排出,一般在死产、难产和分娩后胎衣不下时,恶露不能由于子宫收缩无力排出,因而很容易被发现。

病牛表现拱被怒责,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产奶量明显下降,反刍减少或停止。

2.粘液性脓性子宫内膜炎病牛临床表现为排出少量白色浑浊的粘液或黏稠脓性分泌物,排出可污染尾根和后驱;病牛体温略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逐渐消瘦等全身症状轻微;阴道检查,宫颈外口充血、肿胀;直肠检查,子宫角变粗,若有渗出液积留时,压之有波动感。

本病往往并发卵巢囊肿。

3.隐性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人的肉眼看不出其变化,也没有任何临床表现症状,阴道检查、直肠检查也没有任何异常出现,发情时子宫排出的分泌物较多,有时分泌物略微浑浊。

中药“宫净”、“宫净油”可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

中药“宫净”、“宫净油”可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

正常 , 降低细菌对子宫的侵袭 ; 细菌和恶露的存在 , 子 宫恢 复速度则 减慢 , 当子 宫 复旧 速度减 慢时 , 细 菌和 则 恶 露滞 留 ,因此 药 物净化 是 利 大于 弊的措 施 。长期 以
来, 净化 主要使 用 土霉 素和 雷夫 奴尔 冲洗子 宫 , 缺点 其 是其 结晶易 在子 宫 内沉积 , 会 荇染奶 源 。 “ 净” 将 而 官 正 是取代 土霉 素 、 霉 素这类抗 生 素 的理想 药 品。 金 “ 宫净 ”在 奶 牛产后 2周 内使用 , 一般灌 注 20毫 0 升 ; 1周 内呈 恶露 滞 留 , 注 4 0毫 升 , 如 灌 0 可促 进 子 宫 收缩 , 利于恶 露 的排 出 , 速子 宫 复旧 , 有 强大 的 有 加 且 杀菌 消炎 的效 果 。对 于预 防产 后牛 的恶 露不尽 和子 宫 内膜 炎 , 有十分 重 要 的意 义 。 具
净” 即可 。方 法简 便 , 效 确切 。 疗 具体 方法 : “ 将 官净 通 过导 管直接 注入胎 衣 与子
治 疗慢 性 子 宫 内膜炎 一 般 以抑 菌消 炎 药 物为 主 , 往 往忽 略了子 宫壁 的病理 改变 。 本病 进入 慢性过 程 , 在 直 检 中可摸到 子 宫壁松驰 、 凹凸不平 、 弹力减弱 等 。采 用“ 官净 油” 疗慢性 子 宫 内膜炎 , 治 它有 括 血化瘀 、 增 使 厚 病变 活化 与修 复 , 及免 疫功 能提 高 的功 效 。 宁 波牛 奶公 司第二 牧场 技术 人员 , “ 净” 为 将 官 作 牧 场 常规用 药 ,把 “ 净 油”作 为最 后 把关 的 防治程 官
您所在的网络环境存在频繁操作滑动滑 20 期
中药 “ 宫净 ” 宫净油 ” 防治奶牛子宫 内膜炎 、“ 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 的 2— 3 d ,待子 宫活动 由强 变弱 ,子宫 颈张 开而
改进 接 生 、助 产方法 。对 正产 、经 产母 牛 以 自
未 闭合 时进行 清官 。在 炎症 比较 顽 固时 ,可重 复 2
然 分娩 为主 。对初 产母 牛 的助 产应 待胎 儿 的肢 蹄 露 出产道 时 ,再行 助产 。尽量减 少人 员手 臂或 器械进 人 母 牛产道 ,造成 创 伤感染 。对 产后 1 5 d内母 牛 ,
中图分类号 :¥ 8 5 8 . 2 3
文 献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0 0 5—2 7 3 9 ( 2 0 1 5 ) 0 4— 0 0 2 4— 0 2
奶牛化脓 性 子宫 内膜 炎 临床治 疗 的预后 效 果不
佳 ,对 慢性脓 l 生以及慢 陛脓性黏液性子 宫 内膜炎需要
阴道 检查 、助 产时 没有根 据规 定流程 操作 等 。农 民 在 自己帮 助奶 牛生 产 以及 剥离 胎衣 的时候 ,没 有做
宫收缩 力 的提 高 ,将 氯 化 钠 溶 液 的浓 度 逐 渐 降 到
1 % 。病 情严 重或 久 治 不 愈 的奶 牛会 因为 子 宫 冲洗
好消毒工作 ,或者是交配的时候 , 有传染病公牛导
不到的效果。再不行就要更换种公牛精液。
2 . 4 慢 性子 宫颈 炎 症状 :子 宫颈增粗 、变 硬 、充血 、肿胀 ,内腔 变狭 窄 ,严 重 时会发 生黏 连闭锁 。
提高受胎率 。
4 控 制子宫 炎的主 要措 施
使 用全 价配 合 饲 料 ,确保 奶 牛 日粮 营养 平 衡 。 大力 推广 奶 牛 繁殖 技 术 规 范 ,使 用 标 准 化 输 精 器 械 ,严格 执行人 工授 精 技 术操 作 规 范 ( 包 括 输 精 时
物等) 。在产 后 2 O一 4 0 d ,主要 检 测 母 牛子 宫 复 旧 进程( 子宫 角体积 、位 置 、宫 缩等 ) 。
奶 牛化 脓 性 子 宫 内膜 炎 的 防治 措 施
/ 朱延庆 - 、 _ = = ∥ 、 .
( 黑龙江省密 山市兴凯镇农业 中心 1 5 8 3 0 7 )
生不孕 、流产 、胚胎死亡等情 况。奶 牛化脓性子 宫 内 膜炎是子宫黏膜化脓炎症 ,临床中有急性 以及慢性 两 种 ,在奶牛群体 中的发病率 比较 高 ,治疗周 期长 ,致 死率高 ,是引起奶牛不育的重要原 因之一。
1 病 因
更加谨慎,治疗后虽然症状消除了, 却仍然有可能发
收 稿 日期 :2 0 1 5— 0 4— 2 9
作者简介 :朱延庆 ( 1 9 7 1 ) ,女 ,辽宁 省岫岩人 ,本科 ,
兽医师 。
临床 中发 生 该类 疾 病 的诱 因有 ,在人 工 授 精 、

2 4一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J o u na r l o f A n i m a l R e p r o d u c t i o n V o 1 . 2 3 N o . 4 2 0 1 5
黑龙江动物繁殖
第2 3卷Leabharlann 第 4期2 0 1 5年
注 入子 宫 。
有 利于创 造健 康 的子宫环 境 ,且是 防治奶 牛子 宫 内 膜炎 的最 佳 时期 。 奶 牛发情 配种 后 ,受 精 卵能否在 子宫 内着 床完 成 胚胎 发育 的 整个 过 程 ,子 宫 内环 境 对 其 影 响 较 大 。因此 ,输 精后 对子 宫进行 适 当的清 宫处理 ,及 时 的改 善子 宫环境 ,给受精 卵着床创 造 条件 ,从而
间 、部位 、卵巢 检查 等 ) 。
治疗 :①5 %碘酊 1 0 m L 、甘油 1 0 m L混合注
入子 宫颈 。2— 3 d 1次 ,连 注 2— 3次 。
②鱼石脂 2 g 、1 %碘酊 2 0 m L ,注入 子宫 颈 ( 必 要时可用填 塞纱布 ) , ・ 3— 5 d 1 次 ,连注 2~ 3次 。
3 小 结
围产期 注 意维生 素 A、D、E和微 量元 素 s e的
补 充 ,矿 物 质 C a 、P比例适 当 ,以减 少 胎 衣 滞 留
和 子宫 复 旧迟 缓 。加 强产 房 的环境卫 生 和消毒 ,降 低 产后 生殖器 官 的感 染几 率 。 .
利用 宫颈 开张 时期插 管灌药 ,一 般在 发情停 止
致母 牛发 病 ,以及 子宫 和产道 受损后 被 细菌 和病毒 感染 引起 。部 分条件 性病 原菌 在母 牛 的阴道 中存在 会 引起各 类疾病 ,当母牛抵 抗力 减弱 时 ,也是 比较
容易 发病 的时候 。
2 症状
次数过 多 而 出现 子宫 穿孔 的情 况 ,因此需 要尽 量 降 低子 宫冲洗 的次 数 。在 冲洗后将 液 体排尽 ,以免导 致感染 ,然 后使 用抗 生素 进行 治疗 和预 防感染 。 4 . 2 子 宫 内投入 抗生 素 冲洗排 净 子 宫 内液 体 后 , 向子 宫 内 投 入 抗 生 素 ,如链 霉 素 1—2 g或 四环 素 1—2 g ,用 2 0~
重 点监 控恶 露变 化 ( 数 量 、颜 色 、异 味 、炎性 分 泌
个情期 ,待第 3 个情期时,先用生理盐水 冲洗 ,隔
8—1 0 h再注药 ,然后 等 待情 期 配 种 。子 宫 冲洗 液

定要 加温 到 4 0— 4 2℃ ,温度不 能太 低 。
防治子宫 内膜 炎 ,应从产 后开 始 ,定 期做 直肠 阴道检 查 ,及 早发 现及 早治疗 。奶 牛产后 3周 清宫
经 以上三 种方法 治疗 还是 配不上 ,就 有可 能是 多 次大 剂量 的子宫深 部输 精或 是母 牛与公 牛精子 抗
原 不相 容性 ,将精 子 吸 收 。这 时如 果 暂 停 1 —2个
情期或 1 % 苏 打水 或 生 理 盐水 5 0—1 0 0 m L情 期 注 入 子 宫 ,1 d 1 次 ,连 用 3— 4次 ,有时 会 收到 意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