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与治疗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doc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概述:子宫内膜炎依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两大类,其中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场最常见的。
慢性子宫内膜炎又被分为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脓性粘液性子宫内膜炎、慢性粘液性子宫内膜炎和隐性子宫内膜炎4种。
一般而言,急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预后不良;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脓性粘液性子宫内膜炎预后谨慎,这两种子内膜炎虽经治疗可消除临床症状,但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怀孕,或常发生早期胚胎死亡或流产。
1临床症状(1)从道流出多量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2)发情周期正常或不正常,屡配不孕。
(3)急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有全身症状。
2病因(1)人工授精、分娩、助产及产道检查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
(2)胎衣不下是继发本病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3)产房卫生及牛体产后后躯卫生差也是引发本病的一个原因。
3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预防措施3、1分娩过程是引起子宫感染的一个主要环节,助产过程中要严格消毒,助产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防止子宫及产道损伤。
3.2产后要保证外阴部、产间及后躯的清洁卫生。
3.3加强饲养管理和配合,保证机体各器官机能健康,减少胎衣不下和产后疾病的发生,促进子宫复旧过程。
3.4输精过程的卫生消毒工作,降低人工授精过程中的人工感染。
3.5对胎衣不下的牛,要及时剥离胎衣或向子宫中灌注药物,以预防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3.6产后子宫检查,出产房时通过直肠检查的方法,对子宫状态检查一次,有必要的要进行清宫处理。
3.7配种前2h宫注抗生素(主要针对隐性子宫内膜炎)。
3.8产后喂服益母草膏等能促进子宫机能恢复的中药,促进子宫机能恢复。
3.9对流产母牛要注意隔离,确定病胜,防止流产过程中子宫排出物对产房及产间的污染,防止布病、胎弧菌病等疾病的蔓延。
4治疗措施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应针对不同的类型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4.1子宫冲洗子宫冲洗术是一种传统、常用的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一种方法,一般而言,对不同程度的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多选用子宫冲洗术,所用的冲洗药物多为防腐消毒药,如0.1%高锰酸钾、0.1%雷夫奴尔、0.05%来苏儿、0.1%新洁尔灭、0.1%稀碘液等。
母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母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母牛子宫内膜炎是指母牛子宫内膜发生炎症,常见于产后,是产后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病因主要为繁殖管理不当,如分娩时不洁净,群娩式分娩导致交叉感染等因素。
临床症状包括:分娩后一周内体温升高,食欲下降,乳量减少,甚至完全停奶,发黏
液样或脓性分泌物等。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时,会促进细菌生长繁殖,致使子宫内膜更容
易发生炎症,因此需加强防控措施。
防治措施包括:1. 分娩前做好预防措施:保持产殖环境清洁卫生,同时对待病牛进
行单独隔离,避免交叉感染;2. 分娩后实施积极防治:在产后5天内对病牛进行子宫冲洗,并在治疗时使用外用和内服药物,如牛津肠胃通口服液等;3. 强调饮食与营养:保证母
牛饮食均衡,适量添加维生素;4. 实施严格的消毒制度:除了要保持母牛产舍的清洁卫生,更要对消毒措施严格把关和落实,控制繁殖性疾病的发生。
母牛子宫内膜炎严重影响了母牛的繁殖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强生产实践,
通过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母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提高母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症状及综合防治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48 ·2022.061.3 产道损伤奶牛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过大或助产不当,就会造成阴门受伤,此时奶牛排泄的粪便、尿液及外面污水等就会趁机进入产道,对产道和子宫产生污染,病原微生物侵入感染子宫出现炎症。
1.4 配种或人工授精奶牛在配种或者人工授精过程中,如果使用器具或人员手臂消毒不严格,外界病菌就会携带进入奶牛生殖道内,导致病源微生物的侵入感染。
1.5 饲养管理如果奶牛圈舍活动场所较小,或冬季外界温度过低,都会影响怀孕奶牛的活动量,长期缺乏锻炼的奶牛,在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难产而发生子宫内膜炎。
同时活动量少,奶牛膘情还会过于肥胖,易在奶牛产后发生子宫内膜炎。
如果饲养奶牛的圈舍卫生条件较差,地面蓄积粪便或污水过多,就会给病菌繁殖提供场所,奶牛分娩时这些病菌容易趁机感染生殖道而发生内膜炎[2]。
2 临床症状2.1 急性子宫内膜炎多数发生于产仔后1周内,病牛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泌乳量减少。
病情严重者代谢紊乱、精神状态极差、出现败血症,多数继发严重的乳房炎。
病牛尾根、阴门沾有恶臭的阴道分泌物。
直肠检查可发现子宫内充满液体,呈松弛状态,个别病例子宫内有大量气体,致使子宫角充满液体、气体。
患急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一般会出现前胃迟缓、食欲降低而继发真胃变位、奶牛酮病,有的病牛继发成重度乳房炎而明显降低母乳量。
2.2 慢性子宫内膜炎奶牛采食量和精神状况都比较正常,奶牛发情周期也正常,但当病牛发情时阴道有絮状黏液排出,影响正常配种。
并且子宫增大、子宫壁变厚而抑制胚胎着床,这样虽然发情周期正常,但常配不孕,且胚胎早期死亡率很高而极易发生流产现象[3]。
3 诊断治疗3.1 疾病诊断在生产中常采用直肠检查法来诊断子宫内膜炎,但要注意本病与子宫炎、化脓性子宫炎的鉴别诊断,临床症状相似,易发生混淆,要确诊应经过实验室检测。
3.2 治疗方法首先,根据化验室检测结果,针对不同病菌使用相应的高敏抗生素去治疗,不仅治愈率较高且效果理想,而且在临床方面也是常见的实用治疗方案。
奶牛子宫炎症的诊断与治疗

(三)防治体会 1. 以防为先 , 防重于治。在直
检、产检、输精输药时做好消毒工作, 确 保 熟 练 而 规 范 的 操 作, 避 免 对 子 宫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定期进行奶 牛产后检查,采取激素、子宫投药、 中 药 灌 服、 加 强 消 毒 等 措 施, 及 时 治 疗 奶 牛 卵 巢 囊 肿、 子 宫 迟 缓、 损 伤粘连等产后疾病。
2. 子宫炎症治疗的剂量要适当 控 制, 抗 菌 药 物 的 选 用 要 交 替、 联 合 使 用, 防 止 产 生 耐 药 性。 一 般 炎 症不宜用药次数过多,疗程控制在 3 ~ 5 d 之内,防止引起不必要的损 伤和发情周期紊乱。
3. 为防止子宫炎症扩散,一般 不 建 议 做 子 宫 冲 洗。 子 宫 灌 注 时 药 物 剂 量 宜 小 不 宜 大。 积 液 积 脓 严 重 确 需 冲 洗 时, 也 要 控 制 剂 量, 采 取 少 量 多 次 的 办 法, 同 时 可 配 合 使 用 前 列 烯 醇、 雌 激 素、 缩 宫 素, 加 强 子宫收缩。
艰 涩 感。 多 为 产 后 子 宫 脱 出, 被 异 物损伤宫颈,或输精及输药操作不 当引起。
如有积液或积脓时,直检子宫 体积明显增大,可感知内容物稀薄 或浓稠。
发生子宫粘连时,直检可发现 子宫与腹腔脏器或腹膜粘连,无法 将子宫牵引、把握至正常位置。
(二)治疗及预后 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炎性感染 临床较多见,宫颈炎症和积液积脓 时 有 发 生, 偶 有 子 宫 肌 炎。 据 有 关 资料报道,造成子宫炎性感染的致 病 菌 主 要 有 葡 萄 菌、 链 球 菌、 大 肠 杆菌、变形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 支原体、蜡样芽胞杆菌等 ;分离菌 株对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卡那霉素、 头 孢 他 啶、 链 霉 素、 氯 霉 素、 林 可 霉 素、 甲 砜 霉 素 敏 感, 对 青、 链 霉 素有相对耐药性。 1. 抗菌消炎。选择敏感抗菌药 物 进 行 子 宫 灌 注, 灌 注 剂 量、 药 物 浓度根据子宫容积大小、炎症程度 确定,连续用药 2 ~ 3 次。必要时 可 配 合 应 用 前 列 烯 醇、 雌 激 素、 缩 宫 素 等, 促 进 炎 性 产 物 排 出、 保 持 子宫适度的兴奋性,促进机能恢复。 2. 中药治疗。 处方 1 :当归、川芎、白芍、熟 地各 40 ~ 50 g、荆芥炭,白芷、炙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分析与防治

子宫炎的治疗原则是增强机体抵抗力,消除炎症及恢复子宫机能、增强子宫的血液供给、制止感染扩散,清除子宫腔内的脓性分泌物,提高子宫紧张度及子宫的自净能力。先用药液冲洗,然后按摩(通过直肠)。
1、对症治疗,并且向子宫内灌注清宫促孕宝或脓血净(奶中无残留),一次30~50ml,隔日一次,连用2~3次为一个疗程。
2 加强分娩管理,减少产道损伤和感染
①即将分娩的母牛单独饲喂,产区保持清洁。
②自然分娩。需要助产时牛的管理
①奶牛分娩后应有专人看护,发现努责强烈,产道损伤、流血、子宫脱垂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②头胎母牛常因产犊体质消耗严重,分娩后用50%的葡萄糖液500mL,1次静注,以促进体力恢复。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分析与防治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分析与防治
由于子宫内膜细胞,受病原微生物的长时浸润。细胞组织间白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出现炎性产物,使细胞上皮变性坏死及脱落,出现纤维素性沉着而形成脓膜.随着微生物的繁殖。出现化脓性或粘液性炎症。
一、病因分析:
在分娩时细菌侵入产道;难产过程中感染;产后护理不当(如助产不当),胎衣不下,子宫脱出,引起子宫粘膜发炎;人工授精时消毒不严或交配时感染;由阴道炎引发子宫粘膜性炎症或化脓性炎
文字文字
2、辅助选药。激素的调整及利用,生殖激素紊乱的平衡调节很重要,避免偏激或不足。维生素的利用如VE抗不孕素使用,可注射也可子宫输入,例如鱼肝油含VA等输入子宫内可改善VA缺乏。如蜂胶的使用分析含多种维生素及其它的营养物质可改善子宫内的病变。如植物油可直接滋润病灶,使子宫腔内分泌加速恢复。
3、激素疗法。子宫注射氯前列腺烯醇0.6mg,9~11天后重复注射1次。子宫内积液时。肌肉注射雌二醇,使子宫颈口开放,排出内容物。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诊治措施

奶 牛 子 宫 内 膜 炎 的 临 床 诊 治 措 施
梁 震 ( 黑龙 江省大庆市杜 尔伯特蒙古族 自治县连环湖镇政府 黑龙江大庆 1 6 0 0 0 0 )
1 临 床 症 状
病 牛 发 情 周 期 不 正 常 或 发 情 正 常但 屡 配 不 孕 ;
奴 尔溶 液 , 0 . 0 5 %呋 喃西林 或 0 . 0 2 %的新洁 尔 灭 ( 苯
通过子宫清洗或药物灌注 ,使子宫 的污秽物排 出排净 , 并能起到杀菌净化的作用 。在冲洗或灌注药 物过程 中, 要注意卫生 、 消毒及无 菌操 作 , 以免 带人 更多的病菌造成病情加重 ; 每次投液量不能过大 , 避 免造成子宫 内压升高而使宫 内污秽内容物进入输卵 管 胫 , 引起 输 岁 p 管炎 、 腹 膜
弹力 , 子宫下沉 , 活动力 差 , 不臌起 , 收 缩 性 差 或 消
用土霉素 5 l O克 , 呋喃西林 1 — 2克 , 主要 成分 为双氯苯双胍 已烷的洗必泰 1 克用 4 %~ 5 % 氯化钠溶 液2 0 0 ~ 5 0 0毫 升 溶 解 并 灌 注到 子 宫 内 , 2 3天 1 次, 连续治疗数次 。复方 氧氟沙星注射液 5 0毫升溶于 0 . 2 %的 甲硝 唑 注射 液 2 5 0毫升 联 合 用药 进 行子 宫 灌 注, 2天 1 次, 连用 3 — 5次为 1 个疗 程 。 l O %氟苯尼考注射液 5 0 ~ 8 0毫升溶于生理盐水 2 0 0 毫升并进行子宫灌注 ,每 3 天 1 次, 3 ~ 5次为 1 疗程 , 可获 得 良好 的效果 。 5 %碘 酊溶 液 2 0 ~ 5 0毫 升注 入子宫 , 对脓性和卡他性子宫 内膜炎有较好疗效 , 也 有利用 “ 露它净 ”( 磺酸间 甲酚与 甲醛混合物 ) 和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子宫内膜炎为子宫内膜的急性炎症,是奶牛生殖疾病的常见病,发病率高达20%~40%,占不孕症的70%左右。
子宫内膜炎通常是子宫黏膜的黏液性或化脓性炎症。
而子宫肌炎、子宫浆膜炎,只有在产后急性子宫炎时才可能发生,也很少见。
子宫内膜炎是母畜极为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分急性和慢性。
急性多发生于产后,在难产、子宫脱、胎衣不下时感染病原菌后继发;慢性多数由急性转来,或经配种感染。
母畜发生子宫内膜炎,往往发情不正常,或者虽发情正常,但不易受孕,即使妊娠,也易发生流产。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造成猪、牛等母畜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奶牛患子宫内膜炎使受精卵不能着床或胚胎早期死亡,延长了产犊间隔,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降低了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奶牛业的发展。
1病因1.1病原微生物病原性细菌在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病因母畜患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主要包括由自然环境中常见的非特异性细菌引起,其中以大肠杆菌、棒状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嗜血杆菌等条件性病原菌为多。
此外,某些特异性病原微生物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沙门氏菌、胎儿弧菌、牛鼻气管炎病毒、牛腹泻病毒等均可引发此病。
其发病机制以自然性感染方式较为普遍而受到重视。
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坏死杆菌、绿脓杆菌、生殖器杆菌、嗜血杆菌等,但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下引起牛子宫内膜炎的细菌种类和各种细菌所占的比例不同。
病原性真菌如念珠菌、毛霉菌、酵母菌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
支原体能致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及输卵管炎。
导致牛死胎、流产、不孕及其他生殖道机能障碍的病毒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副流感3型及肠道病毒等。
1.2感染途径1.2.1外源性感染即病原微生物经阴道和子宫颈进入子宫内而感染。
胎衣不下、难产、阴道和子宫脱出、产后子宫颈开张和外阴松弛,输精、助产时器械或手臂及母畜外阴部消毒不严,阴道炎、子宫颈炎等都为病原微生物侵入子宫内创造了条件。
奶牛子宫炎的诊疗报告

药物防治可选用青霉素 、 氨苄青霉素及头孢霉; 素, 另外恩诺沙星也有特效。预防用药不可长期使{
用 1 种抗 菌素 , 应半 年 或 l 换 1 。 季 次 {
改 善 产房 环境 , 好 卫 生 , 格 消毒 , 搞 严 防止 病 原
菌侵人子宫是预 防本病 的有效措施 , 因此 , 产房要清
母 牛妊 娠 。
十 + 一-
一‘卜 一。卜 一 + -' — -一 '-一十 4
一- - + + 一- -一十
一+
・
肺 炎 的 诊 治
畜牧兽 医工作 总站 8 0 6 3 0 3)
t
3 小 结
母 牛 子宫 发 生炎 症 会分 泌 炎性 物 ,产生 病 理 变 { 包膜 与肺 粘连 , 维 素性渗 出物甚 多 。 纤
1
4 综合 防治
性猪 和带 菌猪 , 一旦传 给 健康 猪 , 以清 除 。 难
{
{
引起 母 牛子 宫 炎发 生 的 主要 因素是 配 种 时不 注
加强常规检疫, 切莫从非安全场引入慢性、 隐j
健康猪场须自繁自养,如确需引进种猪时, 则{
应对 引进 种猪进 行检 疫 , 防止带 菌种 猪进 入猪 场 。 - f ,
治 疗 原 则 是 冲 洗 子 宫 炎 性 物 并 消 炎 灭 菌 。取
牛前 来就诊 , 牛 中等 膘情 , 母 产犊 2个月 后 , 情 期 4个 连续 配种均 未孕 , 就诊 时该 牛正 处在发 情期 。临床 表
Hale Waihona Puke 01 夫诺 尔 溶 液 20毫 升 ,用子 宫 洗涤 器按 照直 .%雷 0 肠 握 颈 输精 的方 法将 药 液徐徐 灌 人 子宫 , 天 2次 , 每 连 续 4天 ,母 牛子 宫排 出的洗 涤 药物 中炎性 渗 出物 消失 , 5天 用 青 霉 素 8 单 位 、 霉 素 10万单 第 0万 链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与治疗
作者:孙保平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7年第07期
摘要: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奶牛子宫内膜发生炎症,可导致奶牛性周期紊乱、配种困难、屡配不孕以及其他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是危害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
现着重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为防控该病的发生,促进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症状;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7-0151-01
1发病原因
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引发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其中以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引起该病的细菌主要有链球菌、布氏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噬血杆菌等。
细菌性感染可由单一细菌引起感染,也可有多种细菌引发混合感染。
真菌有酵母菌、念珠菌、放线菌及毛霉菌等;引发该病的病毒主要有牛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一般奶牛出现死胎、流产、不孕等繁殖疾病症状时,多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
胎毛滴虫也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病原微生物可通过阴道和子宫颈进入子宫内,引发外源性感染。
奶牛畜舍的环境卫生较差,病原微生物在环境内大量繁殖,极大地增加了病原微生物感染奶牛的几率,引发子宫内膜炎。
奶牛机体激素水平影响,对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奶牛子宫内感染微生物以及感染的程度,与机体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有直接的关系[1]。
2临床症状
隐性内膜炎。
该型病症临床症状不明显,子宫形态和功能没有异常变化,直肠、阴道检查也查不出任何异常,发情周期也表现正常,但是配种困难,屡配不孕,发情时,从子宫内排出大量浑浊,且含有絮状分泌物的黏液。
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
正常情况下,奶牛无全身症状,严重病例体温稍升高,食欲减退,产奶量下降。
发情、性周期、排卵均正常,但屡配不孕或孕后胚胎死亡,处于发情时,从子宫内流出透明、浑浊,且含有絮状物的黏液。
进行阴道检查,可见阴道内积有浑浊含絮状物的黏液,子宫颈口稍微张开,子宫颈阴道部肿胀和充血,进行直肠检查,子宫角稍粗,子宫壁厚而软,弹性下降,子宫收缩反映微弱,子宫颈口处于紧闭状态时,子宫内蓄积有大量炎性积液,进行直检时,触摸子宫角有明显的波动感。
慢性卡他性脓性子宫内膜炎。
该型表现为病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前胃迟缓,逐渐消瘦,体温时有升高,发情周期不规律。
卧地时可见病牛阴道内流出灰白色或黄褐色稀薄脓液,病牛尾部及周围不洁,常附着黏脓性渗出物。
进行阴道检查,阴道及子宫颈部黏膜充血、肿胀,并有脓性分泌物附着。
进行直肠检查时,子宫角增粗,子宫壁的厚薄均匀,质地软硬不一。
当子宫颈处于紧闭状态时,子宫蓄积大量脓性分泌物,引起子宫积脓。
触诊可感觉有轻微的波动感,子宫收缩反应微弱,卵巢上可见有持久黄体。
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
患病奶牛表现发情周期异常,发情不规律或不发情,常见从阴道排出大量的灰白色或黄褐色的分泌物,分泌物黏稠且带有臭味,特别是处在发情期或病牛卧地后分泌物排出量会更多。
进行直肠检查时,触摸子宫角感觉肥大,似面团样柔软,子宫壁呈现薄厚不均,弹性下降,子宫颈外口充血、肿胀,稍微张开,有脓性分泌物贮留。
3治疗
对不同程度的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可选用子宫冲洗法,冲洗液可选用0.1%~0.2%的高锰酸钾、0.05%来苏儿、0.05%~0.1%新洁尔灭、0.1%稀碘液等消毒剂。
临床症状较轻的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和非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可选用1%盐水、1%小苏打及抗生素水溶液进行子宫冲洗。
进行冲洗前,应先将冲洗液加热到40℃左右,以防温度过低刺激子宫.每次注入冲洗液不超过150 mL,每2天冲洗1次,直到排出的冲洗液达到清亮为止。
将子宫内炎性物质冲洗干净后,向子宫内投入抗菌素、防腐剂等药物,达到抗菌、消炎、防腐蚀的作用,可用土霉素按照3~6 g或青霉素240万IU,链霉素200万IU的剂量,每天向子宫内投药1次,连续用药5天,对非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疗效较好。
或用5%~10%的鱼石脂溶液,每次灌注10~20 mL,每日1次,连用3日,对化脓性及脓性黏液性子宫内膜炎有治疗效果较好。
使用以益母草、淫羊藿、红花等为主要成分的宫颈康复合制剂灌注子宫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以40 mL/次,连续用药3次,有效率达91.7%,以20 mL/次,连续用药3 次,有效率达88.7%[2]。
另外,当奶牛出现体温升高,恶露化脓或子宫内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应及时进行全身治疗,应用抗菌素、强心药、补充维生素C及钙制剂,通过进行补液,纠正酸碱平衡,防止酸中毒和脓毒败血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尼玛.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9,39(6):53-54.
[2] 高治国,吉日嘎拉,赵智香,等.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研究进展[J].畜牧鱼饲料科学,2014,35(4):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