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3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1章第3节实验探究课1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学案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比较钠、镁、铝三种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
2.认识对比实验中条件控制的重要性。
【实验用品】仪器:烧杯,试管,表面皿,酒精灯,试管夹,小刀,镊子,玻璃片,滤纸等。
试剂:金属钠(切成小块),表面积相同的镁条和铝条,稀盐酸,NaOH溶液,MgCl2溶液,AlCl3溶液,蒸馏水,酚酞溶液。
【实验步骤】(1)取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反应完毕后,向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2)如下图,取一小段镁条,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3 mL水,并往水中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然后,加热试管至水沸腾,观察现象。
(3)将上述(2)中镁条换成表面积相同的铝条(表面已除去氧化膜)再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4)如下图,取一小段镁条和一小段铝条(表面积相同),分别用砂纸和NaOH溶液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2 mL 1 mol·L-1的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5)如下图,取少量AlCl3溶液注入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至产生大量Al(OH)3白色絮状沉淀为止。
将Al(OH)3沉淀分成两份分别盛在两支试管中,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和NaOH溶液,观察现象。
(6)将(5)中的AlCl3溶液换成MgCl2溶液再进行(5)中的实验,观察现象。
【问题讨论】1.选取金属时为什么要强调镁条和铝条的表面积相等,却没有强调对金属钠的要求?提示:金属钠与H2O反应时只能切成小块,如果表面积与镁、铝相等,则反应剧烈,易产生事故。
2.镁条和铝条的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膜,反应前后对镁条、铝条作何处理?提示:镁、铝与水反应前,一定要认真除去表面的氧化膜,若氧化膜除不干净,反应就难以进行。
前者用砂纸,后者用NaOH溶液。
铝片用NaOH溶液处理后,一定要用蒸馏水把表面的NaOH溶液冲洗干净;否则带入的NaOH溶液会使酚酞溶液变红,影响实验效果。
3.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如何判断金属镁和金属铝是否与水发生反应?提示:Mg与滴有酚酞的热水反应时,有浅红色出现,而Al与滴有酚酞的热水反应时,无浅红色出现,证明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而铝不能与热水反应。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1.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二课时)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课件(共19张PPT)

预习内容
第ⅠA族 元素 名称
电子层 数
最外层 电子 数
预测原子半径 预测失电子能力 如何变化 如何变化
锂Li 2
1
钠Na 3
1
钾K
4
1
铷Rb 5
1
原子 半径 逐渐 增大
失电子 能力 逐渐 增强
铯Cs 6
1
合作探究一
❖ (1)复习回顾金属钠和水反应时的现象
“浮”“熔”“游”。课本P23
2、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 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对其性质的预言中,错 误的是( C ) 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 的碱
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 氧化物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 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 3、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外)自左向右, 随着元素序数的递增,元素得电子能力(元 素非金属性)、失电子能力(元素金属性) 如何变化?
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 数相同,但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 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原子失 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
在周期表中元素原子的变化规律
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元素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原 子
元元 素素
序
原原
数
子子
递 增
得失 电电
原
子子
子 半
能能 力力
径
减增
增 大
弱强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1、了解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 2、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 3、比较各种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二册课件:1.3 第3课时 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8PPT

栏目 导引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3.下列关于 SiO2 和 CO2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iO2 的沸点比 CO2 高 B.CO2 与 SiO2 化学式虽然相似,但 CO2 与 SiO2 的物理性质有 很大区别 C.CO2 和 SiO2 均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D.CO2 和 SiO2 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解析:选 C。由常温下二氧化硅为固体,而二氧化碳为气体可知 A 项正确;由 CO2 与 SiO2 的状态可知 B 项正确;CO2 可溶于水生 成 H2CO3,但 SiO2 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C 项错误。
栏目 导引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解析:选 C。A.Tl 与 Al 同族,即 Tl 在第ⅢA 族,其原子最外 层有 3 个电子,+1 价阳离子最外层有 2 个电子,即 Tl+最外层 有 2 个电子。B.由 Tl3++2Ag===Tl++2Ag+可知,Tl3+能将 Ag 氧化,而 Al3+则不能,故 Tl3+比 Al3+氧化性强。C.Tl 在第ⅢA 族,其最高正化合价为+3 价,从 Tl+来看 Tl 元素有+1 价,则 Tl 能形成+3 价和+1 价的化合物。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 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强,在 Tl3++2Ag===Tl++2Ag+中, Ag 是还原剂,Tl+是还原产物,则 Tl+的还原性比 Ag 弱。
栏目 导引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课堂小结 预化测合元物素的及性其质预元测素硅周及期其表化的合其物他的应性用质硅硅硅酸的单、化质硅合酸物钠:二氧化硅、
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栏目 导引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合格考训练 1.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 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氧气、氢气等非金属反应
高中化学 第1章第3节第3课时 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 鲁科版第二册

第3课时 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核心素养发展重点学业要求提高基于理论进行预测,提出假设的能力和基于实验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结论的能力。
能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学生自主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在元素周期表中,有许多我们陌生的元素,我们可以基于对□01已知元素的认识,利用□02元素周期律以及对□03已知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陌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元素的性质通常包括□04元素化合价、□05原子半径、□06元素原子的得失电子能力等,可以根据□07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和元素在□08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认识元素的性质。
从□09物质的类别、□10元素的化合价、物质中所含有关元素在□11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角度可以认识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
3.元素周期表已成为化学家的得力工具,为研究□12物质结构、□13发现新元素、□14合成新物质、□15寻找新材料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指导。
硅的存在及用途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01氧,□02硅的氧化物及□03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和土壤。
□04计算机 芯片、□05光导纤维、□06玻璃仪器等,都是以硅或硅的化合物为材料制成的。
硅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硅原子的最外层有□014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02+4价,最低化合价为□03-4价,硅属于□04非金属元素;与同周期磷元素相比,其核电荷数□05较小,原子半径□06较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07吸引作用较弱,因此硅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较弱。
硅元素(原子序数为□0814)位于元素周期表中□09第3周期ⅣA 族,属于□10非金属元素;二氧化硅(SiO 2)属于□11酸性氧化物,能与□12碱溶液缓慢反应,高温时能与□13碱性氧化物反应;二氧化硅中的硅元素为+4价,因此二氧化硅具有氧化性,能与□14某些还原剂反应;硅酸(H 2SiO 3)的酸性□15弱于碳酸,硅酸可以由□16硅酸钠(Na 2SiO 3)与□17盐酸、硫酸等反应制得。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学案13第3课时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第3课时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素养发展目标]1.能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提高基于理论进行预测并提出假设的能力和基于实验事实、证据推理得出结论的能力。
预测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如图表示的是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与碳位于同一主族。
预测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硅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式化学性质预测预测依据Si 与O2发生反应与C同主族,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C能与O2反应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溶液缓慢反应,高温时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C同主族,与CO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发生反应H2SiO3具有酸的性质,能与碱(如NaOH溶液)反应,但酸性较弱,弱于碳酸、磷酸等与C同主族、与P同周期,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磷酸等Na 2SiO 3其水溶液能与CO 2发生反应 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问题探讨] 1.作为非金属单质,Si 与前面探讨的非金属单质O 2、Cl 2、S 、C 、N 2、Br 2等的性质类似吗?提示: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只与F 2、HF 、强碱(如NaOH)溶液反应,加热条件下能和大多数金属反应,也可与非金属如O 2、C 、Cl 2等反应,这是Si 与O 2、Cl 2、Br 2等的不同之处。
2.硅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能因为它有什么性质?提示:硅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3.从物质的分类看SiO 2属于哪一类?可能具有什么性质?提示:SiO 2属于酸性氧化物;它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能与碱、碱性氧化物等反应。
1.硅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除能与氟气、氢氟酸和强碱溶液反应外,硅不与氧气、氯气、硫酸、硝酸、盐酸等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①与氟气反应:Si +2F 2===SiF 4;②与氢氟酸反应:Si +4HF===SiF 4↑+2H 2↑;③与NaOH 溶液反应: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新教材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课时练习题 含解析

鲁科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 - 2 - 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 2 - 第1课时原子结构.............................................................................................. - 2 -第2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 - 7 - 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12 - 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 - 12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 - 17 - 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 22 - 第1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 22 -第2课时研究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 27 -第3课时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34 - 微项目海带提碘与海水提溴——体验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际应用................. - 41 - 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 - 45 - 第1节化学键与物质构成........................................................................................ - 45 - 第2节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 50 - 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及转化形式........................................ - 50 -第2课时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重要应用——化学电池.................................. - 56 - 第3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 63 - 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快慢................................................................................ - 63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 - 71 - 微项目研究车用燃料及安全气囊—利用化学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 - 78 - 第三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 80 - 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 80 - 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与结构特点................................................ - 80 -第2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同分异构现象............................................ - 86 - 第2节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 - 93 - 第1课时从天然气、石油和煤中获取燃料石油裂解与乙烯 .................... - 93 -第2课时煤的干馏与苯.................................................................................. - 100 -第3课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 107 - 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 113 - 第1课时乙醇.................................................................................................. - 113 -第2课时乙酸.................................................................................................. - 118 -第3课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 125 - 微项目自制米酒—领略我国传统酿造工艺的魅力 .............................................. - 130 -第一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原子结构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子是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②原子不能再分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④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发生变化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⑤D.①③⑤答案 D解析所有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①正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可以再分,②错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③正确;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为离子,④错误;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⑤正确。
1.3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课时3 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课件【新教材】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应
具有 酸性 氧化物的性质,能与
碱、碱性氧化物
反应
Si与C同主族,且 CO2 具 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具有 氧化性
Si元素为 +4 价
具有酸的性质,能与 碱 反应,但酸性 Si与C同主族,且非金属性
较弱,弱于 碳酸、磷酸 等
: Si<C
3.化学性质验证 (1)硅 a.硅的位置和存在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物理性质 用途
H2O。
典题精练 1.光导纤维是一种比头发丝还细的玻璃纤维丝,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下列 有关二氧化硅表述正确的是 ( A )
A.二氧化硅不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B.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发生反应 C.二氧化硅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D.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
4.能证明碳酸比硅酸酸性强的实验事实是 ( D ) A.CO2是气体,SiO2是固体 B.高温下能发生反应:Na2CO3+SiO2 Na2SiO3+CO2↑ C.CO2溶于水,而SiO2却不溶于水 D.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有胶状沉淀生成 解析 酸性强弱与这种酸的酸酐所处的状态无关,所以A项不正确;B项 反应在高温下发生,利用了CO2的沸点低的性质,B项不正确;C项是它们的物 理性质,C项不正确;D项“强酸制弱酸”能够证明两者的酸性强弱,D项正确。
Na2CO3+H2SiO3↓,说明硅酸
(2)不能。“强酸制弱酸”一般用于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题中反应由
SiO2生成CO2是在高温下进行的,不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
4.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适量NaOH溶液溶解石英,则溶解过程中石英主要发生了什么反应? (2)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至沉淀不再产生,此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反应? (3)微热,浓缩硅酸溶液,加热蒸干溶液,并使固体完全分解,中间发生了什么变 化?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2课件第1章第3节第2课时研究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子层数最多,则原子半径最大,D说法正确。
化学
学习任务2
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NO.1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多角度预测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硅及其
化合物
预测
依据
原子
结构
硅(Si)
元素在
元素周
期表中
的位置
预测
角度
性质预测
性质体现
相似性
②作用:成为化学家的得力工具,为研究 物质结构 、 发现新元素
合成新物质
、
寻找新材料 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指导。
(2)在科技生产中的应用
D.Ts在同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解析:现行元素周期表最后一种元素为118号元素,则117号元素位于第7周
期ⅦA族。Ts位于第7周期ⅦA族,则最外层电子数是7,A说法正确;ⅦA族元
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单质由气体递变为固体,碘为固体,则Ts的单质在常
温下是固体,B说法不正确;ⅦA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
渐减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也逐渐减弱,C不正确;单质的颜色分别为淡
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D正确。
化学
4.(2021·四川广安月考)IUPAC 将第 117 号元素命名为 Ts,中文名为“ ”。下列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B )
A.Ts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
B.Ts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
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提示:Cl2、Br2、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I2,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
到弱的顺序为I->Br->Cl-。
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判断】 (1)SiO2是酸性氧化物,所以SiO2能与H2O反应生成硅酸 。( ) 提示:×。SiO2虽然是酸性氧化物,但是不与H2O反应生 成硅酸。
(2)因为SiO2能导电,所以SiO2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 提示:×。SiO2不能导电。
2.硅的化合物的特性 (1)SiO2是H2SiO3的酸酐,但它不溶于水,不能直接用它 与水反应来制取H2SiO3。 (2)非金属氧化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但SiO2的却很 高。 (3)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2能跟HF作用: SiO2+4HF====SiF4↑+2H2O。
(4)H2CO3的酸性大于H2SiO3,所以有Na2SiO3+CO2+H2O
若要研制新型的高效催化剂,应该在元素周期表的什么 位置寻找合适的元素? 提示: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过渡元素部分寻找合适的催化 剂。
知识点一 硅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重点释疑】 1.硅的特性 (1)一般情况下,非金属单质熔、沸点低,硬度小,但晶 体硅熔、沸点高,硬度大;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Si 为半导体,有一定的导电能力。
=N=a=2S=iHO2S3+iCOO3↓ 2↑+也Na能2C发O3,生但,在原高因温是下CON2是a2C低O3沸+S点iO、2 易高==温挥== 发
的气体,SiO2是高沸点、难挥发的固体。
(5)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但H2SiO3却难溶于水。且易分
解:H2SiO3
SiO2+H2O。
【易错提醒】SiO2和CO2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是由于二 者结构上的差别造成的。SiO2是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 不存在SiO2分子,而CO2是由碳、氧原子结合成的分子, 微粒间的作用力远小于SiO2。
具有__酸__性_氧化物
的通性,能与碱、 碱性氧化物等发生 反应,可能也具有 一定的特性
具有酸的性质,能 与碱反应,但酸性较
弱,酸性__弱___于碳酸
预测依据
与碳元素同主
族,与__C_O具2 有
相似的化学 性质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 似性和递变规律
2.化学性质验证 (1)单质硅的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只与F2、HF、强碱(如 NaOH)溶液反应。 Si+__2F2====_S_i_F_4, SSii++_2_N4HaFO=H=+=H2=O_=S_=i_=F_=4_↑___N_+_a_2_2_SH__i2__↑O__3_。 H2SiO3是一种弱酸,具有酸的性质,但是酸性比碳酸 的弱。
验证:Na2SiO3+_______====________+Na2CO3。
CO2+H2O
H2SiO3↓
【微思考】 非金属性硅比碳弱,你还能用什么方式进行证明? 提示:可以用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进行验证,其中硅烷 的稳定性不如甲烷的稳定性强。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3课时 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一、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硅 的性质 1.性质的预测 (1)硅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分析。
原子结构 示意图
______
最高 正价
最低 负价
_+_4_
_-_4_
元素 类别
非___金__属__
元素
(2)SiO2的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aS.i常O2+温2N下aOSHi=O=2与==强_N_a碱_2_S溶_i_O液_3+_H反_2_O应_;生成盐和水:
b.高温下SiO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SiO2+CaO 高==温== _C_a_S_i_O_3。 ②弱氧化性:SiO2+2C 高==温== _S_i_(_粗__)_+_2_C_O_↑__。
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科学预测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元素的原子结构,预 测其主要性质,为研究物质结构、发现新元素、合成新 物质等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指导。
2.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利用元素周期表寻找新材料。 将下面左右两侧对应内容连线:
【情境思考】人工合成氨是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一。一 百多年来,工业合成氨需要高温高压的苛刻条件,而自然 界的生物固氮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因此高效的人工 模拟生物固氮成为催化科学领域的圣杯。
【情境·思考】 “玛瑙”早期被书写成“马脑”。因“色如马脑,故从 彼名”。自佛经传入中国后,翻译人员考虑到“马脑” 属玉石类,于是巧妙地译成“玛瑙”。
玛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由于其与水化二氧化硅( 硅酸)交替而常重复成层。因其夹杂氧化金属,颜色可 从极淡色到暗色。想一想如何由二氧化硅制取硅酸。 提示:二氧化硅不与水反应,故应先与碱(如NaOH溶液) 反应生成硅酸盐,再与酸(如盐酸)反应生成硅酸。
得电子 能力
较_弱__
(2)性质预测。
硅及其化合 物的化学式
Si
化学性质预测
化学性质不活泼,但 是在一定条件下能
与_氧___气_等发生化学
反应,由于其性质 的特殊性,可能还 具有独特的性质
预测依据
与碳元素同
主族,与__碳_
单质具有相 似的化学性质
硅及其化合 物的化学式
SiO2
H2SiO3
化学性质预测
②加热条件下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如O2、Cl2)发生 反应。
Si+O2
____。 SiO2
【巧判断】 (1)因为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在自然界中有游离 态的硅存在。 ( ) 提示:×。硅的化学性质虽然不活泼,但是在自然界中 硅元素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硅单质不与任何酸发生化学反应。 ( ) 提示:×。硅可以与氢氟酸发生化学反应。
(2)非金属单质一般不跟非氧化性酸反应,但Si却能
与HF反应:Si+4HF====SiF4↑+2H2↑。 (3)Si的还原性大于C,但C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
SiO2+2C
Si+2CO↑。
高==温==
(4)非金属单质跟碱液的作用一般非金属单质既作氧化 剂又作还原剂,且无H2放出,但Si与碱液(如NaOH溶液) 反应只作还原剂,且放出H2:Si+2NaOH+H2O====Na2SiO3 +2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