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课文 15 画风(3篇)
第15课《画风》课件(完整版)

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 风车在呼呼的转。
风来了,风把____ ____ 了,风藏在______ 飘扬的旗子 旗子 吹飘起来 里.
呼呼直转的风车 转 了,风藏在______ 风来了,风把____吹__棵弯弯的小树。
弯 了,风藏在 弯弯的小树 风来了,风把小树 ____吹____ 里.
宋 涛
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 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 “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斜 了,风藏在______ 风来了,风把____ 雨丝吹____ 斜斜的雨丝 里.
深入理解:
• …
1、小组内分角色读课文。 2、全班选代表表演示范朗读。
风中水面起波涛, 风中水面起波涛,
风中小草弯弯腰。 风中小草弯弯腰。 风中花儿点头笑, 风中花儿点头笑, 风中柳条随风摇。 风中柳条随风摇。
风中姑娘长发飘, 风中姑娘长发飘, 风中烟雾乐陶陶。 风中烟雾乐陶陶。
“你想怎样画风?” 我说:“———————。”
动手画一画
云儿见它让路, 禾苗见它弯腰。 小树见它招手, 花儿见它点头。
(打一自然现象)
猜 谜 语
陈
丹 赵小艺
宋
涛
丝 转 显
斜 眨 乌 杆 忽
朗读感悟: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 的方式读课文2—8自然段,边读边 用曲线画出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句子。
赵小艺
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 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第15课《画风》课件

作业超市
1、喜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 画出不同的风。
2、喜爱游戏的你:做风车,课 间到草地上放飞你的快乐。
3、喜爱写日记的你:把你想到 画风的办法写下来。
2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 的句子,用“—”画出赵小艺是怎 样画风的,用“~”画出陈丹是怎 样画风的,用“ … ”画出宋涛是 怎样画风的。
赵小艺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 能!”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 旗子在空中飘着。
赵小艺笑着说:“我还能画!”她画了 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小结:
画风不是直接画 出来,是画与风有关 的事物。
我问:“你想怎样画风?” 你说:“———————。”
《我们知道》
叶圣陶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在枝头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木微微点头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正走过。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泛起波纹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陈丹
陈丹说:“我也会画风 了。”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 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
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 “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风来了,风把_旗__子_吹__动__了,风藏在_飘__动__的__旗__子_里。 风来了,风把风__车__吹__转__了,风藏在转__动__的__风__车__里。
描写风的古诗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读一读
风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 15 画风(3篇)学习目标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会正确书写“艺、涛”。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了解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图画、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趣1.板书:风,这是什么?齐读“风”哪些小朋友知道有关风是诗句?指名说2.关于风,你还知道哪些知识?指名说3.我们知道风听得见,感受得到,可以唱一唱、写一写,那么风能画吗?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画风齐读课题二、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怎么画风的?)三、识字1.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还请了3位新朋友,想认识一下没?是谁呢?自己借助拼音读准他们的名字。
自读,当小老师领读。
2.出示没有拼音的名字:没有拼音的帮助,还能叫准他们的名字吗?男女赛读。
3.出示单独的生字:这就是我们这一课的生字。
(1)读给你的同桌听,有困难的相互请教。
(2)怎么住这生字的?让陈的学生说怎样记“陈”,想让其他小朋友牢住你的姓吗?这也是我们要会写的字。
请一个姓陈的学生说:要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还有哪些字和“陈”字一样是左右结构,书写后两排生字。
同桌相互欣赏。
其他字怎么记?4.出示图片和词语:你们到底记住没有,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自读,齐读。
课文里还藏着一个生字“显”拼读三遍,怎么记?5.再读一遍他们的名字。
四、学习课文1.三个孩子怎么画风的,课文给我们做了生动的描写。
愿意把课文读好吗?你准备怎么读好课文,给自己提要求。
现在就按照自己要求自读课文。
2.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你想读哪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接读课文。
评议。
3.课文讲了3位小朋友干嘛?(画风)刚才××提出他们是怎么画风的,现在我们就一起老解决这个问题。
请小朋友默读课文,勾出他们画风的方法。
指名说,顺序可乱。
4.老师还把他们的画带来了,想看看吗?出示图:猜猜这是谁画的?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1)指名读(2)你读的时候心情怎么样?(为什么高兴?或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他是怎样的心情?)(3)现在大家都来扮演××,把你们的高兴、自豪,通过你们的朗读读给在座的所有老师听,读的时候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
5.喜欢3个小朋友吗?为什么?小结:是呀,三位小朋友爱动脑筋,善于观察,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都画出来了,真能干。
五、拓展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现在就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风的?教具准备1.powerpoint:田字格出现要写的12个字(丹乌艺显忽丝杆眨涛陈转斜),其中,“乌”字的第二笔──竖折折钩、“艺”字最后一笔──横折弯钩、“陈”字左边的“小耳朵”──横撇弯钩、“转”字右边的“专”的第三笔──竖折撇都要呈红色。
2.生字卡片。
教学目标1.认读7个生字。
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感悟课文中小朋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和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教师学生谈话引入布置自学1.谜语:摸不着,看不到,花儿见他点头,小树见他弯腰。
2.谁会画风?想不想展示你的画风的本领?3.(课件:展示台)今天,我们就来展示画风的本领。
展示分两步,第一步,先替课文中的宋涛、陈丹、赵小艺展示;第二步,展示自己是怎么画风的。
现在,各小组自学课文,准备替课文中的三个小伙伴展示。
注意,可要进行比赛的。
4.谁说说该怎样自学?5.好的!小朋友们一起自学课文,准备展示吧。
1.风2.想4.(1)先读课文,请拼音帮忙识字。
(2)再读懂课文,理解意思。
(3)最后要把课文读好,读出感情。
5.分组自学展示自学成果1.(出示图标:展示台)可以展示了吗?2.第一项:现在展示大家自学生字的本领。
请看老师手中的卡片。
(抽读。
)3.“涛、显”二字组词。
4.“陈”字“左耳旁”几笔写成?“艺”字下边的横折弯钩也就是“乙”字是几笔写成?5.小朋友们,可要记住哦,不要把“横撇弯钩”写成了两笔。
6.第二项展示:读懂课文。
读懂了吗?7.谁能说说课文里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8.嗬,真不简单。
都读懂了。
9.小朋友们,该展示你们的朗读本领了。
两个小组敢不敢比赛?10.每个小组的三个同学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三个小伙伴,另一个小组的三个同学帮助读叙述的部分。
各小组再练练。
注意读准多音字“杆”11.开始比赛。
你们先开始。
12.现在该你们组了。
13.小朋友们,你们比完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把课文齐读一遍吧。
1.可以了。
2.认读卡片上的生字。
3.浪涛波涛波涛汹涌显示明显显眼显示器6.读懂了。
7.赵小艺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陈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赵小艺还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9.敢!10.各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11.分角色朗读课文。
12.分角色朗读。
拓展练习1.刚才大家替宋涛、陈丹、赵小艺展示了画风的本领,展示得很好。
现在,该展示你们自己画风的本领了。
2.不过,这次展示的方式有点特别:我想请大家把自己画风的方法写下来,然后再读读和大家交流。
可以吗?3.(出示图标:展示台)下面,展示开始!谁先来?2.可以。
写有关画风的句子。
3.分别朗读自己写的画风方法。
(3~4人即可)指导书写1. 请同学们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我想问大家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哪些字有一个笔画是一笔写成的,可猛一看像是几笔写成的。
2.(在指导喧声述说的同时板书重点笔画。
)请大家写写这几种笔画。
3.小朋友,请你先把“乌、艺、陈、转眨”这几个字写两遍吧。
老师还要提醒大家注意:有几个字写的时候都不能加点,你能说说是哪几个吗?4.再看看其他的字,书写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5.你们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希望老师写给你们看吗?“艺”的最后一笔:横折弯钩,“丹”的第二笔:横折钩。
“乌”字的第三笔“ㄣ”:竖折折钩,转字右边第三笔:竖折撇。
2.练习写笔画。
3.书写“乌、艺、陈、转”。
丝、乌、丹4.各自发表意见:“斜”字的第二笔。
5.眨、陈、涛(提示横的长短,竖撇的起笔处。
)《画风》教学设计三黑龙江省大庆市直机关第三小学孔祥玲学习目标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会正确书写“艺、涛”。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了解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图画、课件教学过程一、绘画设境,谈话导入老师知道你们个个都是小画家,老师想请小画家到前面画一幅画,需要画房子、太阳和大树,谁愿意来画?老师还想画风,怎么画呢,谁愿意告诉老师?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说的方法真好,我们到课文中找一找答案吧。
(板书:画风)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读?(自由读、默读、同桌互读)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有什么办法认识它?学生说方法(问同学、问老师、查字典、查生字表)。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尤其是那些你刚认识的字。
3.准确朗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三、自主实践,互动感知1.你读课文时认识了哪些字?用什么办法认识的?还有许多同学的方法很好,为了让大家互相学习,请同学们小组内互相介绍识字方法。
出示生字和图片并且板书,小组合作认识七个生字,指导书写两个学生挑出来的字(从结构上讲可以是生字“艺、涛”,也可以是其它的字)。
巩固生字:(1)出图片猜人名:赵本山、宋丹丹。
(2)背诵姓氏歌,巩固生字“陈”。
(3)读词闯关:艺术人生、文艺节目、综艺大观。
(4)读句子说句子:海水(显得)更蓝了。
涛声(显得)更近了。
()显得()。
2.课文中三个朋友说了哪些画风的方法,请你读一读画一画。
3.找出自己认为最好的画风的方法读一读。
4.听一听风声(课件放一段风的声音),指导朗读几种画风的方法,请读得好的学生示范读,也可以给教师一个机会读。
你从这句话中哪个词读出有风?重点读好词语:飘、弯弯的、斜斜的、呼呼地转。
5.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读一读,读中感悟画风的几种方法。
6.同学们最想听哪一个小组分角色读?推荐一组分角色读。
四、拓展课文,积累语言1.同学们,三个小同学说出了几种画风的方法,你还有更多更好的方法画风吗?可以到黑板来画也可以直接说。
2.再读课文,看看书中怎么说的画风的方法,假如你是书中人,你会怎么说?试一试,看你会不会这样说:课件出示:刘聪问:“你想怎样画风?”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你说的写在书上,也许将来的课文中就用你说的方法呢。
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同学们,你们说的方法又多又好。
可见,生活中看似很难办的事情,只要认真观察,不断实践,一定会有所发现。
那么,风这种自然现象,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谁能说一说?你们说的都非常好,老师相信你们这些小信息员一定会在课下找到更准确的答案。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