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期中化学(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C D CO 2 稀盐酸 石灰石粉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九年级 化学(人教版)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6页,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I-127
卷I (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家庭厨房中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食物腐败
B. 水沸腾
C. 天然气燃烧
D. 菜刀生锈
2.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 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干水吸收的CO 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 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 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 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3.以下方法得到的水,其纯度最高的是 ( )
A .过滤 B. 吸附 C . 沉淀 D. 蒸馏
4.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
5.2011年“3·15晚会”曝光河南双汇火腿“瘦肉精”事件(“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 6H 19OCl 3N 2)。

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瘦肉精”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最多
B .“瘦肉精”含有31个原子
C .“瘦肉精”属于氧化物
D .“瘦肉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2011年1月,怀宁县部分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倍受社会各界关注。

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铅原子核内有82个质子 B .相对原子质量为20
7.2
C .铅有毒,儿童不能使用铅笔
D .铅原子核外有82个电子 7.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危机,部分民众曾抢购碘盐,其实,正常食用量不能预
防核辐射,碘盐是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KIO 3)。

钾元素化合价为+1,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 .+3
B .+4
C .+5
D .+6
8.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
A .2个钠原子 Na
B .+2价的铁元素 Fe +2
C .4个氢分子
D .3个硝酸根离子 3NO 3—
9.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B.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 镁离子最外层有2
D. 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图1
图 2 A. 液体读数 B. 液体取用 C. 过滤 D. 滴加液体 10.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

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

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

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 )
A. 隔绝了氧气
B. 可以燃烧
C. 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 清除了可燃物
11.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 .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 .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12.“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
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
立刻被点燃了,如图2。

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 ) A. “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 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C. 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 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13.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 .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 .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14.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

以石墨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 再经过热还原制备石墨烯。

石墨烯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性,可弯曲。

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 60和石墨烯四种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
B .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 2
D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15.“吸烟有害健康”,我国政府规定:从2011年5月1日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

烟草燃烧释放的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 )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尼古丁 D. 焦油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17.下列关于O 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
A. 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 2
B. 硫在O 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 2
D .加热KClO 3制O 2,可用MnO 2作催化剂
18.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
的是 ( ) A.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19.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 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 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0.我国“十二五”规划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

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 )
A . Zn+H 2SO 4(稀)=ZnSO 4+H 2↑
B .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 2O(气)H 2+CO
C .太阳光分解水:2H 2O 2H 2↑+O 2↑
D .电解水:2H 2O 2H 2↑+O 2↑
21.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A .H 2O 2 → O 2
B .CaCO 3 → CO 2
C .S → SO 3
D .P → P 2O 5
22.下图3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 2
B .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 .反应物都属于化合物
D .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23.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 .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 .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 .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4.2011年3月,日本强烈地震后,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外泄,有关131I (碘-131)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31I 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

①131I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

②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127I ,它和131I 同属于碘元素。

127I 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

(2)专家指出,服用碘片(有效成分为KI )可以治疗131I 造成的辐射,但服用碘酒(有效
电解 = 高温 = TiO 2 = 太阳光 图3
成分为I 2)却会引起碘中毒。

KI 和I 2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福岛核泄漏”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请你对发展核电简述自己的观点。

25.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

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 (l )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
(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
(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4)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26.已知:A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 是天然气中最主要的成分。

请分析A 、B 、C 、D 、E 五种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4,回答有关问题。

(l )请写出D 、E 的化学式:D 。

E 。

(2)请写出A B+C 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7.某同学按右图5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观
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

(1)该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填“符合”或“不符合”),
理由是 。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
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3)硝酸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关键反应为:
4NH 3+5O 2 4NO+6R ,其中R 的化学式为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8.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

造成试管底被穿通,留
下圆形小孔。

在老师的启发下。

兴趣小组变废为宝,将细铜丝揉成
小球垫在试管底部,配上带单孔橡皮塞的导管和烧杯,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右下图6所示。

(1)若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在试管内的铜丝球上方应盛放块状
__________ (填药品名称。

下同),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图5 盐酸 碳酸钠粉末 催化剂 △ 通底试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此装置制取氢气,在试管内的铜丝球上方应盛放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气体之前,都必须要捡查装置的气密性。

写出你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l )甲同学选用如右图7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B 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Mn02和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Mn0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________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__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 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 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

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KMnO 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 2,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
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 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l :反应生成的MnO 2分解放出O 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 2MnO 4分解放出O 2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 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 2
的质量不变。

则猜想________________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K 2MnO 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 确的结论。

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30题5分,31题6分; 共11分)
30.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 4H 5O 5Na)是低钠盐的一种。

请回答:
(l )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苹果酸钠盐中C 、H 、O 、Na 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苹果酸钠盐中Na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图7 A B
31.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

小美同学为了测定一瓶医用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双氧水69g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70.04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的氧气为g。

(2)该69g双氧水溶液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