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练习试题(有答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后练习题作业(有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选择.(zhé)皇宫.(gōng)地摊.(tān)B. 商贩.(fàn)官吏.(lì)生态.(tài)C. 毛驴.(lǘ)尺寸.(cùn)作.坊(zuò)D. 栏.杆(lán)店铺.(pū) 风貌.(mào)二、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
A. 都城热闹完整名扬中外B. 保存撑船招牌古都风貌C. 栏杆欣赏惊拢博物院D. 买卖溜达紧急独轮车三、比一比,组词语。
宫()贩()栏()摊()吏()官()饭()烂()滩()史()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名声在中国和外国都有传扬 ,比喻名声很大。
()2.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的工场。
()3.泛指一个地方的人文特征和地质风貌。
()五、选择画点词语的意思。
1.《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热闹”的意思是( ) A.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B.(景象)繁盛活跃。
2. 画上有撑.船的船工。
“撑”的意思是( )A.抵住。
B.支持。
C.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六、下面这些句子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请选择,填序号。
A.引文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2. 这幅名扬中外的画作,让我想了很多……( )3. 她轻轻哼着《摇篮曲》:“月儿明,月儿静,树叶儿遮窗棂……”( )4. 他摇了摇头,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 )七、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句中。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之所以……是因为……1.( )人太多, ( )骑马的人差点儿碰上对面来的一辆轿子。
2.被惊扰的小毛驴( )又蹦又跳, ( )马突然被拽住吓到了它。
3.( )画上的人很小, ( )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练习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huān yíng xùn sùjìxùɡuānɡcǎi duómùchuànɡjǔnuòruòzhìhuìzhēnɡqídòu yàn二、读课文,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形容词或动词。
(______)的星空(______)的地方(______)流淌(______)雪仗(______)的目光(______)的事情(______)宇宙(______)雪人三、比一比,组词语。
皂(_______)泡(_______)碗(_______)乱(_______)透(_______)泉(_______)炮(_______)婉(_______)刮(_______)诱(_______)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____)溜溜(____)葱茏(____)五光(____)(____)(____)腾腾银光(____)(____)成(____)结(____)(____)糟糟酸甜(____)(____)各(____)各(____)1.上面的词语中,可以形容果子非常好吃的是______。
2.弟弟被这声巨响惊醒了,他猛地从沙发上蹿了起来,眼睛瞪得___的,还顶着一头__的头发。
(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填空)3.看到画“”的两个词语,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这样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先比一比,再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我能行!顽固坚固牢固1.只有掌握记忆方法,不断巩固复习,知识才能掌握得(_______)。
2.这个建筑物特别(_______),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完好无损。
3.懒惰是人生最(_______)的敌人,它将会使我们一事无成。
创造创举4.赵州桥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伟大的(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_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5)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练习卷(5)一、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6分)1. 读读写写。
2. 照样子写词语。
一、基础练习:在加点的字选择的正确读音。
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例:撑→船在横线填上合适的词语。
功夫工夫(1)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________。
(2)他花了两天的________学会了游泳。
句子练习。
(1)张小军画的画,是多么入神啊!(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________(2)张择端画著名一幅的了画(连字词成句)________(3)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用加点词造句)________一、主体探究:《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名画概况(第1自然段)(1)作者:________(2)画名:________(3)内容:________(4)历史:________(5)保存:________《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画中的人物(第2自然段)(1)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
这句话表现了画中________。
(2)这一段中,作者连用了多个“()”来表现人物的不同身份,这是()的说明方法。
其后的省略号表示()(A.语意未尽B.引文的省略C.说话时断断续续D.列举的省略)。
(3)我能接着写:有________,有________。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画上的街市(第3自然段)(1)这是一个()结构的段落。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2)这一段中,作者通过写________和________来表现街市的热闹。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画中桥北头的情景(第4自然段)(1)在属于这个情景中的事物后打“√”。
①骑马人________ ②推车人________③被吓的小毛驴________④一乘轿子________⑤走江湖的医生________⑥受惊的人________(2)这里通过描述这个具体的情景,表现了张择端画的画非常________。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名画的历史价值(第5自然段)《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练习试题(含答案)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疫情时期,首都.[dūdōu]的大街小巷,都.[dūdōu]很少看到行人。
2.来到目的地,他拒绝乘.[chéng shèng ]坐观光车,转向边上的一乘.[chéng shèng ]轿子。
3. 那只黑猩猩被关到笼.[lóng lǒng]中,好似笼.[lóng lǒng]罩着愁云,不搭理人。
二、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括号中。
1.与“名扬中外”意思相近的是()A.举世闻名B.臭名远扬C.无声无息D.默默无闻2.下列有错别字的是()A.选择沼泽恩泽 B.官吏历史使命C.皇宫宫府县官 D.摊贩沙滩苦难3. “光”在字典里有多种解释,选出正确的一项。
A.光线B.景物C.荣誉D.全没有了(1)春光.无限好,我们应该多出去走走。
()(2)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
()(3)今天的阳光.很强烈,出门时记得戴帽子。
()(4)明明把前几天买的画画纸用光.了。
()4. “他画了一幅著名的画——《清明上河图》。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话题的转换5. 选出正确的词语。
A.热烈 B.热闹 C.热情(1)客人来了,妈妈总是特别()。
(2)新同学来了,全班同学都表示()欢迎。
(3)《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的场面。
6. 文章第二段围绕什么意思来写的?()A.画上有许许多多的人。
B.画上有各行各业的人。
C.张择端画这幅画,下了很大功夫。
三、阅读理解。
西北明珠——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沙丘林立,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它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练习(含解析)

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练习(含解析)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练习一、基础题(共6题;共38分)1.根据课文看拼音写汉字niān diézhuìjiān________ 蝴________ ________落________难yǐzhèng sètán tè________仗________ 羞________ ________2.多音字组词。
都dū ________ 传chuán ________铺pù ________dōu ________ zhuàn ________ pū ________3.你能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吗?风尘________ 来________往________形态________ ________餐________宿________兼程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A.不但……而且……B.或者……或者……C.只要……就……D.因为……所以……①________有付出,________会有收获。
②赵州桥________坚固,________美观。
③星期天,我________去爷爷家,________去姥姥家。
④________德国法西斯要打到村子了,________科利亚要把东西埋起来。
5.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我会整理句子清明上河图________年的历史了,这幅画场________,高________,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画上的人物,就有________个。
6.修改病句。
①我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刘强做的。
②吴老师病好后,又陆续做我们的班主任。
③气象台预报说下午雪就停了,到了下午,雪突然停了。
④放学后,同学们连续的从教室里走出来。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1分)7.阅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同步练习(含答案)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读一读,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都.城()汴.京()故宫.()摊贩.()栏.杆()惊扰.()风貌.()马笼.头()二、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
1.“《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
”这句话中“热闹”的意思是( )A.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B.(景象)繁盛活跃。
C.情绪高昂,兴奋激动。
2.“有撑船的船工”中“撑.”的意思是( )A.抵住。
B.支持。
C.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三、照样子,填量词。
一(乘)轿子一( )红旗一( )店铺一( )画一( )车一( )毛驴一( )桥四、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保留保存1.老子把自己的知识毫无( )地传授给了孔子。
2.《清明上河图》到现在还完整地( )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赞赏欣赏3.大叔十分( )年轻人的勇气。
4.帷幕拉开了,观众( )着舞台上精彩的节目。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_____________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________________的生意人,有________________的道士,有________________的医生,有_____ ____________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____________,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六、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用“____”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2.本段描写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选段中表现张择端技艺高超的句子。
七、课外阅读①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练习(含答案)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选择(zhé) 毛驴(li)B.鸟笼(lóng) 笼罩(lǒng)C.乘客(chén) 一乘马车(chéng)D.都城(dōu) 都行(dū)2 .“他画了一幅著名的画——《清明上河图》”句中破折号表示( )。
A.解释说明B.意思的递进C.话题的转折D.声音的延长3.对下面语段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敦煌壁画每一幅都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在万紫千红的鲜花丛中,有些描绘的是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的情景,有些描绘的是人们奏乐、舞蹈、表演杂技的场面,还有许多讲述的是宗教故事。
A .敦煌壁画规模巨大。
B .敦煌壁画色彩鲜艳。
C .敦煌壁画内容丰富。
D .敦煌壁画形式多样。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一个提着鸟笼的叔叔迎面奔来,一把拽住了马笼头,马车停了下来。
B .住在附近的人都知道,那家专门制作酱菜的作坊曾经发生过火灾。
C .县令拒绝乘坐豪华的马车,转身坐上了自己那乘朴素的轿子。
D .走在首都的大街上,看到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我也加快了脚步。
5.下列关于查字典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 .“慧”用部首查字法查“丰”部。
B .“巅”用部首查字法查“页”部。
C .“录”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L”。
D .“欧”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U”。
6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 ) 保存( ) 悠闲( )7.课文朗读.1.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已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正确□ 流利□ 有感情□2.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3.从《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文的题目,我知道。
8 .按要求写句子。
①张择端画名扬中外一幅的了画 (连词成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用划线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句式变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xuǎn zéhuáng gōng xiǎn tān fàn mài guān lìtài dùmáo lǘchǐ cùn lán gān xiàng mào2.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张择.端(zé)故宫.(gōng)官吏.(shí)B.博.物院(bó)悠.闲(yōu)变态.(tài)C.小毛驴.(lǘ)栏.杆(lán)拽.住(yè)D.马笼.头(lóu)惊扰.(rǎo)欣赏.(shǎng)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清明上河图》能被称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B.有人称《清明上河图》为我国“唐代社会的小百科全书”。
C.这幅画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
D.《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画得非常传神,我们能透过画中的内容看到八九百年前的人们生活的情景。
4.《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的原因不包括()A.它表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梁的风俗世情。
B.它描绘了宏大、繁荣的场面和众多人物、牲畜、车轿、房屋,是难得的长卷作品。
C.构图方式巧妙,状物画人笔笔精到,表现出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高超的绘画技艺。
D.能拍出高价。
5.比一比,组词语。
宫( )贩( )栏( )摊( )吏( )官( )饭( )烂( )滩( )史(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画( )的街市一( )马( )的医生一( )桥( )的场面一( )车( )地溜达7.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A.不但……而且……B.或者……或者……C.只要……就……D.因为……所以……①________有付出,________会有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一、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选择.(zhé)皇宫.(gōng)地摊.(tān)
B. 商贩.(fàn)官吏.(lì)生态.(tài)
C. 毛驴.(lǘ)尺寸.(cùn)作.坊(zuò)
D. 栏.杆(lán)店铺.(pū) 风貌.(mào)
二、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
A. 都城热闹完整名扬中外
B. 保存撑船招牌古都风貌
C. 栏杆欣赏惊拢博物院
D. 买卖溜达紧急独轮车
三、比一比,组词语。
宫()贩()栏()摊()吏()
官()饭()烂()滩()史()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名声在中国和外国都有传扬 ,比喻名声很大。
()
2.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的工场。
()
3.泛指一个地方的人文特征和地质风貌。
()
五、选择画点词语的意思。
1.《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
..的场面。
“热闹”的意思是( ) A.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B.(景象)繁盛活跃。
2. 画上有撑.船的船工。
“撑”的意思是( )
A.抵住。
B.支持。
C.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六、下面这些句子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请选择,填序号。
A.引文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
2. 这幅名扬中外的画作,让我想了很多……( )
3. 她轻轻哼着《摇篮曲》:“月儿明,月儿静,树叶儿遮窗棂……”( )
4. 他摇了摇头,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 )
七、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句中。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之所以……是因为……
1.( )人太多, ( )骑马的人差点儿碰上对面来的一辆轿子。
2.被惊扰的小毛驴( )又蹦又跳, ( )马突然被拽住吓到了它。
3.( )画上的人很小, ( )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八、按要求写句子
1.这幅画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
(缩句)
.
2. 张择端画的画,是非常传神。
(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仿写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内阅读。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着马,有的()着担,有的()着毛驴,有的()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请你“”画出选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括号内。
挑骑推赶
3.本段描写的人物有( )、( )、( )、( )、( )。
4.请你用“____”画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
5.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的描写,突出了画上的街市________的特点。
6.画里的街市上还有哪些人在干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
7.你认为《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名扬中外?
.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捏面人
面塑,俗称“捏面人”。
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
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虽然面人的制作方式比较简单,但是却是一种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
面塑体积小、便于携带,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因此被旅游者喜爱,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
外国旅游者在参观面人制作时,都为艺人娴熟的技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的人物形象所倾倒,交口称赞。
而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
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捏
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
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把婀娜多
姿、衣裙飘逸的美女、天真烂漫的儿童,以及各种神话故事、戏剧、历史人物放在精致的玻
璃框内,就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美术品。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
大雅之堂: .
栩栩如生: .
2.短文每个自然段都集中写了一个内容,请你按照段落顺序排序。
①面塑艺术现在的地位。
②面塑的特点。
④面塑的制作。
④面塑在旧社会的地位。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面塑,以为主要原料,具有、、、、、
的特点,其形象多种多样,有、、、、等。
4.你觉得孩子们学习捏面人好吗?为什么?
答案
一、 B.
二、 C.
三、皇宫大官商贩吃饭栏杆灿烂地摊沙滩官吏历史
四、1.名扬中外 2.作坊 3.人文风貌
五、 1. B. 2. C.
六、 1. D. 2. B. 3.A. 4.C.
七、1.因为……所以 2.之所以……是因为…… 3.……虽然……但是……
八、 1.画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里。
2.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3.教室里真静啊,连根钢针掉地下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九、 1.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2. 骑挑赶推
3. 骑马的挑担的赶驴的推车的溜达的
4.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5. 各式各样的店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热闹
6.有的在杀鸡,有的在卖鱼,有的在弯腰挑选水果,还有的小孩手里拿着大大的棉花糖边走边吃。
7.这幅画尺寸大、保存完整,形象逼真地描绘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北宋汴梁的古都风貌,富有生活情趣,画面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所以这幅画会名扬中外。
十、1.形容某些被人看重的、不“粗俗”的事物,高雅的事物。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2. ③②④①
3.糯米体积小便于携带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美女儿童神话故事戏剧历史人物
4.例:我觉得孩子们学习捏面人很好,因为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有机会将它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