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学生观之学生是独特的人。
全面发展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不同方面的平均发展,也不是所有的人按平均水平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承认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同可能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题干中“十个手指有长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每一个手指都不同,用在学生观中,就证明了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
因此D项是符合题干要求的。
A 项:顺序性是学生个体身心发展情况,但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B 项: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C 项: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学生观之“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体现和遵从了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置在发展的主体位置,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题干中,李老师的批评和雷老师的耐心解答反映出了两位老师是否尊重了学生,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这一学生观,而学生观属于教师职业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理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这三大组成部分。
A、C、D 三项不是题干材料反映的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教育观之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及方法(把握新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
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
从2001 年开始,国家为推进素质教育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建立起的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在改革内容中,最主要的改革项目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师生关系、课程评价等。
在课程评价中,旧课程强调甄别与选拔,而新课程强调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
【VIP专享】2012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材料分析)

2012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30.于老师决定在班上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特长展示活动,学生们陆续在报名表上写上自己的“拿手好戏”:手工、书法、弹琴、乒乓球……于老师发现,除了小伟,其他学生都报了项目。
小伟刚从外地转来,学习成绩很差,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在班上也没有什么朋友,于老师把小伟找来,鼓励他报名参加特长展示活动,小伟却自卑地说自己没有什么特长。
于老师启发他说:“不管是什么,只要是拿手的优路网校,就可以展示出来!”小伟想了很久,急的快哭了,怯怯的问:“老师,我削梨又快又好,皮不会断开,请问削梨算是特长吗?”于老师当即拍板:“行!就这个了。
” 展示活动当天,于老师郑重的请小伟表演削梨。
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小伟拿出了一只黄澄澄的大鸭梨和一把小刀,两手飞快地转动,不一会儿就把梨削好了,削好的梨子圆滑晶莹,细长的果皮垂下来足有两米长。
同学们都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
从那以后,小伟开朗多了,学习更优路网校加用功了,学习成绩有了较大提高。
于老师还注意发挥他肯吃苦、爱劳动的优点,推荐他担任班上的卫生委员,他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于老师的教育行为。
31.在师德报告会上,石老师这样回顾自己的教育工作: 一个学生生病了,把刚吃下去的午饭吐了一地,尽管味道刺鼻,但我问自己,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会嫌弃吗?于是,我拿起工具,弯下腰去收拾干净。
一个学生的数学作业改了好几遍,还是做不对,尽管我很心烦,但我告诉自己,如果我是这个学生,我也会很着急。
于是,我一遍遍地给他讲解,直到他学会。
一个学生很调皮,上课不认真听讲。
不按要求完成作业,尽管我很生气,但我告诉自己,他还是个孩子,我要帮助他。
于是我向家长了解情况,制定帮教计划,号召其他同学也来帮助他。
一个学生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尽管我不喜欢他的行为,但我要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
201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28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
此时,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B)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C)暂停教学,即时请教专业人员D)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2.[单选题]根据《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考核的内容不包括()。
A)业务水平B)工作态度C)工作成绩D)工作年限3.[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
A)机会公平B)过程公平C)结果公平D)区域公平4.[单选题]学生李某因在上课时嬉戏打闹,被班主任罚打手心30下。
班主任的这种做法( )。
A)正确,有利于维护课堂教学秩序B)错误,不能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C)正确,这是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利D)错误,对学生的体罚应当适度5.[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场馆是( )。
A)展览馆B)纪念馆C)图书馆D)影剧院6.[单选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立足于( )。
A)教育和保护B)教育和处分C)预防和惩戒D)保护和管教A)错误,应该杜绝当堂批评B)正确,应该严格要求学生C)错误,应该尊重学生人格D)正确,应该加强课堂管理8.[单选题]当工作遇到挫折时,刘老师总是能够乐观、豁达地面对。
这表明刘老师具备( )。
A)健康的职业心理B)丰富的学识修养C)较强的教育能力D)高尚的职业道德9.[单选题]某老师向学生推销课外辅导资料,要求学生必须购买。
该老师的做法( )。
A)反映教学需要B)体现敬业精神C)违背教育规律D)违背师德规范10.[单选题]下列选项中,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
2012上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2上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一位教师走进教室时,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把扫帚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搞的恶作剧。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老师大发雷霆,立即查找恶作剧的人B.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扫帚都向我表示不满了,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吧!”C.稍作整理,批评训斥学生D.认真地说:“我就喜欢接受他人的挑战。
”答案:B2、孔子日:巧言令色,鲜矣仁。
君子当“讷于言而敏于行”、“耻其言之过其行。
”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做人应当笃实宽厚B.做人应当修己慎独C.做人应当仁爱孝悌D.做人应当勇毅力行答案:A3、()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关心集体答案:C4、()是师德的灵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A.关爱学生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关心集体答案:A5、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处罚。
A.免除B.从轻、免除C.从轻、减轻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答案:D6、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答案:A7、《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与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是“情形之一”的()。
2012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范文

2012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下列作品不是达·芬奇创作的是()。
A.《向日葵》B.《最后的晚餐》C.《岩间圣母》D.《蒙娜丽莎》2.有人建议朱老师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朱老师拒绝了建议,体现了朱老师()。
A.乐于奉献B.因材施教C.依法执教D.廉洁从教3.针对已有教学方法不足,李老师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情景教学法,取得良好成效,这充分体现了李老师()。
A.勇于探索创新B.具有奉献精神C.学科知识扎实D.关心爱护学生4.针对本区域环境污染的现状,张老师带领本组老师编写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学生读本,这突出体现了张老师是()。
A.学习的指导者与促进者B.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C.课堂教学的管理者D.课堂教学的组织者5.下列现象中,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造成严重损失的B.违反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C.侮辱、殴打教师,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D.侵犯学校校舍、场地和其他财产的6.下列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中,属于满族的一项是()。
7.下列人物中,发明地动仪的是()。
A.哥白尼B.毕昇C.张衡D.布鲁诺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Interet基本功能的一项是()。
A.实时监控B.远程登录C.电子邮件D.文件传输9.下列作品中,不是雨果创作的是()。
A.《九三年》B.《悲惨世界》C.《双城记》D.《巴黎圣母院》10.下列选项中,属于碳酸饮料所释放出的气体的一项是()。
A.氮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氧气11.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这句话提示教师应()。
A.尊重和欣赏学生B.对学生严慈相济C.对学生因材施教D.团结和关心学生12.教师方某常给学生起侮辱性绰号,造成恶劣影响,对于方某的这种行为,所在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给予()。
A.行政处分或解聘B.行政警告或拘留C.行政强制或拘留D.行政处罚或解聘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目标,关于这一目标,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2012江苏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技巧、答题原则

1、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
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 )A.表情B.心境C.激情D.应激2、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并由此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
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所以,历史上称该政变为”雾月政变”。
因此本题选B。
3.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法》自( )开始施行。
A.1994年1月1日B.2006年9月1日C.1995年9月1日D.2007年6月1日3、某学校组织活动方案设计比赛,张老师给予小红同学的评语是:你的设计方案很棒,并且在如此激烈的比赛中,你能够保持实力,在活动实施方面设计的很新颖,值得表扬,但在结束环节过于潦草,望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于张老师的评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比赛成绩B.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C.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D.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4、“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 )。
A.统筹兼顾B.一切以教材为标准C.因材施教D.立足长远5、( )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A.传递一接受式B.加涅模式C.自学一辅导式D.范例教学模式6、下列教师在师生沟通中的体态语不恰当的是( )。
A.保持善意的目光接触B.不时点头C.时有微笑D.手指指指戳戳7、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的实施体制是( )。
A.国务院领导,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B.省政府领导,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乡(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C.市政府领导,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乡(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D.国务院领导,市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8、下列武器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首次研发成功,并用于战争的是()。
A.坦克B.重机枪C.原子弹D.潜水艇9、刘老师作为班主任,只关心本班学习好的学生,将成绩差的学生座位全部排在最后,并且经常上课言语讽刺这些学生。
201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一位教师走进教室时,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把扫帚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搞的恶作剧。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大发雷霆,立即查找恶作剧的人B.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扫帚都向我表示不满了,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吧!”C.稍作整理,批评训斥学生D.认真地说:“我就喜欢接受他人的挑战。
”2、孔子日:巧言令色,鲜矣仁。
君子当“讷于言而敏于行”“耻其言之过其行。
”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做人应当笃实宽厚B.做人应当修己慎独C.做人应当仁爱孝悌D.做人应当勇毅力行3、( )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关心集体4、( )是师德的灵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A.关爱学生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关心集体5、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 )处罚。
A.免除B.从轻、免除C.从轻、减轻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6、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护来成年人的人身安全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7、《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是“情形之一”的(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D.不关心集体的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 )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和解析纯文字Word版(答案与题目未分开版)

2012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分,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十个手指有长短”这句话表明,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体差异性2. 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学生解答。
两位老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A.职业知识的差异B.职业理念的差异C.职业能力的差异D.职业认同的差异3. 改革评价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其核心价值取向是()。
A.综合性取向B.选拔性取向C.发展性取向D.同一性取向4. 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
此时,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B.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C.暂停教学,及时请教专业人员D.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5. 根据《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考核的内容不包括()。
A.业务水平B.工作态度C.工作成绩D.工作年限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A.机会公平B.过程公平C.结果公平D.区域公平7. 学生李某因在上课时嬉戏打闹,被班主任罚打手心30下。
班主任的这种做法()。
A.正确,有利于维护课堂教学秩序B.错误,不能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C.正确,这是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利D.错误,对学生的体罚应当适度8. 王某和郑某都是年满十周岁的小学生,两人在课间争吵扭打,老师未能及时制止,王某不慎击中郑某耳部,导致郑某失聪。
在此事件中应当承担责任的是()。
A.郑某和其监护人B.王某和学校C.郑某和学校D.王某和其监护人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场馆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
A、强化学说 B、先天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 D、循序渐进论
2、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
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3、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4、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5、奥斯本提出了()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7、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A、4 2 B、5 2 C、6 2 D、7 2
8、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征,
这种研究方法是()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9、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
事物的依据()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10、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叫做:()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11、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A、4 2 B、5 2 C、6 2 D、7 2
12、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
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
作用
13、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A、 1岁 B、 3岁 C、 5岁 D、 7岁
14、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征,
这种研究方法是()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15、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16、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
或事物的依据()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