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冻土地区桩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高寒高海拔地区防渗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高寒高海拔地区防渗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高寒高海拔地区防渗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高寒高海拔地区是指气候寒冷、气温低,海拔较高的地区。

在这样的地区,地基土壤的冻融和温度变化等因素会对建筑物的防渗墙混凝土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这样的地区,防渗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出发,对防渗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寒高海拔地区气候特点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包括气温低、冻融循环频繁、夏季降水较多等。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防渗墙混凝土所受到的环境影响较大。

气温低会影响混凝土的凝结和强度发展,冻融循环会导致混凝土的开裂和破坏,夏季的降水会对已浇筑的混凝土产生侵蚀作用。

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防渗墙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上需要特别注意。

二、防渗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由于气温低,混凝土的凝结和强度发展较慢。

在配合比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保证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控制水灰比3. 添加外加剂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防渗墙混凝土中,可以适量添加外加剂,如减水剂、膨胀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冻性能。

外加剂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三、防渗墙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1. 控制浇筑温度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由于气温低,混凝土的凝结速度较慢,因此需要控制浇筑温度,避免混凝土的过早凝结和裂缝产生。

可以采取保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在保证凝结的避免混凝土的裂缝和破坏。

2. 加强养护措施3. 加强质量检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的质量检测,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强度等指标符合要求。

可以采取取样检测、抗渗试验等手段,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全面控制。

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原高寒地区的建设工程逐渐增多。

高原高寒地区冬季气候恶劣、温度极低、地势复杂,给混凝土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对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尤为重要。

一、高原高寒地区气候特点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高原高寒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气温低、日照短、降水少、风大等。

这些特点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速度。

1.气温低:冬季气温极低,特别是夜间气温往往会骤降,对混凝土的凝固和成型产生严重影响。

2.日照短:冬季的日照时间短,阳光照射时间少,混凝土表面温度难以升高,对混凝土的早强和早期强度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3.降水少:高原高寒地区冬季降水量少,但极端气温容易导致混凝土结冰,施工条件恶劣。

4.风大:高原高寒地区冬季风大,风速大大加快了混凝土的凝固速度,也增加了混凝土的干裂和裂缝的风险。

1.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冬季施工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或使用温控混凝土,减少低温对混凝土的影响;采用加热骨料、水和外加剂等方式,提高混凝土的初始温度,保持一定的凝固温度。

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采取一些保温措施,以防止混凝土温度过快下降。

例如覆盖保温层、喷水养护、加热毯覆盖等方法,保持混凝土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早期抗裂性能。

3.合理选材和配合比在高原高寒地区冬季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选材和配合比。

选择优质水泥、骨料和外加剂,制定适合冬季施工条件的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和抗冻性能。

4.加强养护措施冬季施工后的混凝土养护工作尤为重要。

可以采用覆盖保温层、加热养护、喷水养护等方式,提高混凝土的温度,保持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加速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降低混凝土的裂缝风险。

针对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技术难题,需要加大技术研究力度,提出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1.研究新型混凝土材料针对高寒地区气候特点,可以开展新型混凝土材料的研究,如耐冻耐蚀混凝土、织构混凝土等,以提高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

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高原高寒地区气候寒冷、日照时间短、降水量少、风大,这些特殊的气候环境对于混凝土冬季施工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这种特殊的气候环境下,混凝土的冬季施工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针对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基础处理在高原高寒地区进行混凝土冬季施工前,需要考虑基础处理问题。

在冬季,地面通常比较硬,需要进行加热处理。

在加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温度的控制。

在温度过低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会大大降低,因此需要在加热过程中确保温度的稳定性。

二、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高原高寒地区进行混凝土冬季施工时,需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以满足施工需要。

通常,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水灰比。

在高原高寒地区,由于冬季气温较低,水分容易结冰,因此需要适当减小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2、矿物掺合料的使用。

矿物掺合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并且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热释放,有利于温度控制。

3、粘结材料的选择。

在高寒地区,混凝土的耐寒性是很重要的,需要选择适合冬季施工的粘结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三、保温措施保温措施是混凝土冬季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高原高寒地区,冬季气温低,容易导致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下降,影响混凝土性能。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早强度和耐久性,需要采取合适的保温措施,如使用加热设备、使用保温材料等。

四、施工工艺在高原高寒地区进行混凝土冬季施工时,需要考虑到工艺上的问题。

通常,应避免混凝土的急速升温和急速降温,以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同时,应注意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和浇筑量,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基础处理、混凝土配合比、保温措施和施工工艺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保证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质量和稳定性。

高海拔地区混凝土工程应用研究

高海拔地区混凝土工程应用研究

高海拔地区混凝土工程应用研究一、背景介绍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生产活动的不断增加,对于建筑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加大。

其中混凝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领域。

但是,混凝土的应用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海拔高度。

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温度、氧气含量等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对于高海拔地区混凝土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海拔地区混凝土的特点1. 气候条件恶劣: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条件通常较为恶劣,温度低,气压低,风大,降水量小等,这些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

2. 氧气含量低:高海拔地区的氧气含量较低,这对混凝土的龄期和强度发展都会产生影响。

3. 紫外线较强:高海拔地区的紫外线辐射强度较大,这会使得混凝土的表面开裂,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4. 水分含量小:高海拔地区的降水量较小,土壤的含水量也较低,这会使得混凝土的养护困难,龄期较长。

三、高海拔地区混凝土工程应用研究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条件与低海拔地区不同,因此需要针对气候条件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通常需要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和掺有适量粉煤灰的混凝土,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

2. 混凝土结构设计:在高海拔地区,混凝土结构需要特别考虑温度和风的影响。

通常需要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截面尺寸,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混凝土养护:养护是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关键环节。

在高海拔地区,通常需要采用加热、覆盖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养护质量。

4. 混凝土防护:在高海拔地区,紫外线较强,容易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

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如表面涂层、覆盖等,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四、高海拔地区混凝土工程应用案例1. 青藏铁路: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其所经过的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温度低,氧气含量低,风大等因素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特别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并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和掺有适量粉煤灰的混凝土,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

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原高寒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典型代表,这一地区的冬季气候条件极其恶劣,低温持续时间长,温差大,风力大,日照短,雪深厚,气温低于零下30摄氏度的情况常见。

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混凝土施工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随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对高原高寒地区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针对高原高寒地区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温度变化等性能容易受到影响,影响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

开展对高原高寒地区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探索适合该地区特点的施工技术和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

1.2 研究意义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高原高寒地区的冬季气候条件恶劣,施工环境极为恶劣,施工季节短暂,对于施工质量和进度都会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高原高寒地区的建筑施工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冬季施工技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探究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也有助于推动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提升国内相关行业的竞争力,并为今后类似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可靠参考。

对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对于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外一些高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冬季施工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加拿大的极寒地区,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开发出了一些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冬季施工中混凝土凝结和硬化受冷冻影响的问题。

一些欧洲国家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保温措施和添加剂选用方案,为高寒地区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高寒环境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研究

高寒环境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研究

高寒环境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研究高寒地区的环境条件恶劣,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较高。

在户外施工和运输过程中,混凝土会受到较低的温度和风力的影响,容易出现冻融损伤。

所以,高寒环境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首先,高寒环境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考虑抗冻融性。

冻融循环过程中,混凝土会发生内部拉应力,导致混凝土破坏。

因此,在配合比设计中应采用适量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

其次,高寒环境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充分考虑温度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凝结和固化速度会因为低温而减慢,延长了施工时间。

因此,在配合比设计中应该采用加热混凝土、增加水泥用量等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凝结速度。

另外,高寒环境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抗冻性。

低温环境下,混凝土内部的水分易于结冰,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因此,在配合比设计中应使用适量的减水剂,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此外,高寒环境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还应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

低温环境下,混凝土易受化学侵蚀和冻融损伤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

因此,在配合比设计中应合理增加混凝土的抗渗透性和抗冻融性,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最后,高寒环境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性。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在满足抗冻、抗渗、耐久等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用量,以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综上所述,高寒环境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的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

需要考虑抗冻融性、温度影响、抗冻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多个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设计,以保证混凝土在恶劣的高寒环境中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性能。

这对于高寒地区的建筑和施工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寒高海拔地区防渗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高寒高海拔地区防渗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高寒高海拔地区防渗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城市建设当中,很多地方需要进行防渗工程,以保证城市的工程设施得以保持长久的使用。

而在一些高寒高海拔地区,防渗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配合比设计1. 地区特性分析:高寒高海拔地区气温低,温度变化大,较大的温差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于这一地区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其抗低温抗冻融性能。

2. 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根据防渗墙混凝土的使用场地和技术要求,制定相应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

3. 材料选择: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至关重要。

水泥应选择抗硫酸盐水泥或耐寒低热水泥;骨料要求具有较高的抗冻融性能;外加剂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要求进行选择,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和耐久性。

4. 配合比设计:通过对混凝土材料强度、干密度、抗渗性能和耐久性等指标的分析,确定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以确保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二、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前,要对施工环境和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符合施工条件的要求。

2. 混凝土搅拌与浇筑:对于高寒高海拔地区,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搅拌和浇筑过程的控制。

在搅拌过程中,需要注意加热骨料和水的温度,防止混凝土凝结。

在浇筑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避免出现温度差异引起的收缩裂缝。

3. 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加强养护工作,防止混凝土在早期龄期内受到冻融的影响。

养护措施包括覆盖保温、喷洒保温剂、加工具体加热等。

4. 施工质量检验:针对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防渗墙混凝土,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检验工作,包括对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能和耐久性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对不合格的混凝土及时进行整改。

高寒高海拔地区防渗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防渗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工程质量。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段灌注桩混凝土的研究和对策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段灌注桩混凝土的研究和对策

文章编 号 :0 6— 16 2 0 ) 3— 0 6— 6 10 2 0 ( 0 6 0 0 5 0
青藏 高 原 多年 冻 潘 庭 玉 刘 美 茹 张 烷
( 道 科 学研 究院 , 北 京 10 8 ) 铁 00 1
摘要: 研究 目的 : 对青 藏高原多年冻土地段建设铁路 、 针 公路遇 到桥跨结 构混凝土灌 注桩基强 度的发展 , 久 耐 性和热传 递对冻土结构扰动 的技术难题等情况 , 提出相应对策 。 研究方法 : 对青藏公 路桥 基混凝土的耐久性破坏进行 调研 、 室内模拟试 验 、 现场暴露试验 及清水 河 、 昆仑
t fc n r t y 0 0 c ee.a it r n e o r z n —s i sr c u e b he a r n miso ie b id n rd e s a t cu e b nd d su ba c n fo e o l tu t r y t r lta s s in wh l u l i g b g p n sr t r y m i u
a ot gcs —i paecn rt pl i o s ci f a w yadhg w yi e a ot o ei ig a —Tb t l — dpi at n— lc 0cee i cnt t no ri a n i a pr f s zn Q n h i ie Pa n en u r o l h n m r n t
山 口桩 基 试 验 。
研 究结果 : 青藏公路冻土地段桩基混凝 土长期处 于恒 负温下 , 硬化强度 达不到设计 等级 ; 久性破坏 主因 耐
是正、 负温频繁交替 引发冻融破坏 , 未发 现有硫酸 盐侵蚀 破坏迹 象 ; 混凝土 初温 和水化 热使界 面冻土 结构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a t e r - b i n d e r r a t i o u n d e r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e n v i r o n me n t .T h e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th g a n d f r e e z i n g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p i l e f o u n d a t i o n c o n c r e t e a r e d e c r e a s e d wi t h t h e d e c r e a s e o f b i n d e r c o n t e n t .T h e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强度 和抗 冻性能均最佳 ; 高原冻土地 区 C 3 0桩基混凝 土配合 比设计 中建议水胶 比不大于 0 . 4 5, 胶凝 材料用量不 低
于3 8 0 k g / m , 建议采用 1 0 %粉煤灰 和 5 %硅灰 复掺 。
关键 词 : 冻 土地区 ;桩基混凝土 ;低温环境 ;配合 比设计 ;矿 物掺合料 中图分类号 : T U 5 2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1 - 1 6 2 5 ( 2 0 1 6 ) 0 1 - 0 2 9 7 05 -
硅 酸 盐 通 报
第3 5卷
国内外 大量 的研究表 明 剖 , 高原冻 土地 区桩 基混 凝 土 配 合 比设 计 主 要 面 临三 大关 键 技 术 问题 亟 待 解
决: 一是如何在低温环境下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 尽早达到混凝土抗冻 的临界强度; 二是如何减少混凝土 水化热对冻土温度场的扰动 , 保证桩基周围冻土尽早 回冻 , 形成桩基承载力 ; 三是混凝 土配合 比设计时应尽 可能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 尤其是抗冻性能, 以满足工程耐久性要求 。因此 , 针对高原冻土地区桩基混 凝土性 能 的特殊要 求 , 开展} 昆 凝 土 配合 比设 计研 究工 作具有 重要 的意 义 。
r e pl a c e e qu a l c e me n t .
Ke y wo r d s : f r o z e n s o i l r e g i o n; p i l e f o u n d a t i o n c o n c r e t e ;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e n v i r o n me n t ; mi x p r o p o r t i o n
剂: 复配早 强剂 。
2 . 2 试 验 方案
根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桩基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 3 0 , 坍落度为( 1 8 0± 2 0 )m m。本文通过室内试验 研究桩基混凝土配合 比关键指标对混凝土性能 的影响, 主要研究 了水胶 比( O . 4 5 、 0 . 4 8和 0 . 5 0 ) 、 胶凝材料 用量( 3 2 0 、 3 5 0和 3 8 0 ) 、 矿物掺合料 ( 考虑掺入粉煤灰和硅灰) 等关键参数对桩基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 能的影响 。其中矿物掺合料考虑粉煤灰的优势在于降低水化热的同时 , 提高 昆 凝土密实性 , 增加} 昆 凝土耐久 性能; 硅灰的优势在于对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 本文主要研究粉煤灰和硅灰复掺情况
Mi x Pr o po r t i o n De s i g n o f Pi l e Fo un da t i o n
Co nc r e t e i n Pl a t e a u Fr o z e n S o i l Re g i o n
H U Zu o - pi n g , H U Y o n g. me i ( 1 . H u z h o u T r a f i c P l a n D 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 H u z h o u 3 1 3 0 0 0 , C h i n a ; 2 . H u z h o u C i t y T r a f i f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Q u a l i t y a n d S a f e t y S u p e r v i s i o n S t a t i o n , H u z h o u 3 1 3 0 0 1 , C h i n a )
下 混凝土 的性 能 。
具体配合比如表 1 所示 , 其 中减水剂掺量 为胶 凝材料用量 的 0 . 5 %, 早强剂掺量 为胶凝材料 总量 的 1 0 %, 表 中“ WB - O . 4 5 ” 表示水 胶 比为 0 . 4 5 , “ B . 3 2 0 ” 表 示胶凝 材料 为 3 2 0 , “ F A 1 0 一 S F 1 0 ” 表示 粉 煤 灰等 量取 代
2 . 3 试验 方 法
为模拟高原冻土地区桩基混凝土 的环境特征, 本研究采用低温方式进行混凝土试件养护 , 具体为混凝土 试件成型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预养 4 h , 再放入冰冻箱内, 在( 一 2± 2 ) o C 条件下用薄膜覆盖混凝土表面养护
b i n d e r c o n t e n t s h o u l d n o t b e l o we r t h a n 3 8 0 k g / m .1 0 % f l y a s h a n d 5 % s i l i c a f u me a r e s u g g e s t e d t o
1 0 % 的水 泥 、 硅灰 等量 取代 1 0 %水泥 , 以此 类推 。
表 1 桩基 混凝土配合 比
Ta b. 1 Mi x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p i l e f o u n d a t i o n c o n c r e t e
外研究表明, 高原冻土区常见的桩基工程病害为融沉和冻胀[ , 因此, 如何保证在较低温度下混凝土强度
能 达 到设计 要 求对 于冻 土地 区桥 梁结 构 的安全 是非 常重 要 的 。
作者简 介: 胡佐平 ( 1 9 8 O 一 ) , 男, 高工 . 主要从事路桥设计方面 的研究
2 9 8 试验与技术
d e s i g n; mi ne r a l a d mi x t u r e
士 丘
对处于高原冻土地区的桩基混凝土工程来说 , 低温是混凝土工程不可避免面对的环境 因素 , 在低温冻土 环 境 中桩基 混凝 土 强度 往往 发展 缓慢 , 同时 , 桩 基混 凝 土水 化 热 对冻 土 热稳 定 性 的产 生 不利 影 响 。 。 国 内
胡 佐 平 , 胡 永 梅
( 1 . 湖州市交通规划设计院 , 湖州 3 1 3 0 0 0 ; 2 . 湖州市交通2 1 2 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 湖州 3 1 3 0 0 1 )
摘要 : 本文 主要研 究了水胶 比、 胶凝材 料用量 、 矿物掺合料 种类 和掺量等配合 比关键参数对 C 3 0桩基 混凝土抗压 强 度 和抗 冻性能的影响规律 。研究 表明 , 低温环境下桩基混凝 土的抗 压强度和抗冻性能 均随着水胶 比的增加 而显著 降低 ; 桩基混凝 土抗 压强度和抗冻性能均随着胶凝材 料用 量的降低而降低 ; 低温 环境 下“ F A 1 0 一 S F 1 0 ” 组混凝土抗 压
a n d f r e e z i n g r e s i s t a n c e o f”F A1 0一 S F1 0” c o n c r e t e a r e b e s t . I n mi x p r o p o r t i o n d e s i g n o f C3 0 p i l e f o u n d a t i o n c o n c r e t e i n p l a t e a u f r o z e n s o i l r e g i o n,wa t e r b i n d e r r a t i o s h o u l d n o t b e g r e a t e r t h a n 0. 4 5,
Ab s t r ac t : Th e e f f e c t s o f c o nc r e t e mi x k e y p a r a me t e r s o n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a n d f r e e z i n g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p i l e f o u n d a t i o n c o n c r e t e we r e s t u d i e d i n t hi s p a p e r . Th e c o n c r e t e mi x k e y pa r a me t e r s i n c l u d e d wa t e r — b i n de r r a t i o,b i n d e r c o n t e n t ,mi n e r a l a d mi x t ur e t y p e a n d c o n t e n t .T he r e s u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a n d f r e e z i n g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p i l e f o u n d a t i o n c o n c r e t e a r e s i g n i ic f a n t l y d e c r e a s e d w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第3 5卷 第 1期
2 0 1 6年 1月





V0 1 . 3 5 No . 1
BU L L E T I N 0F THE CHI NE S E C E RAMI C S OC I E T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