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方言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及对策——以普洱市为例

合集下载

语言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研究

语言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研究

语言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研究语言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是一种在第二语言学习和习得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其指的是母语的语言结构、语法规则、发音习惯等对目标语言的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

了解负迁移现象对于改善语言教学策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负迁移的概念及其类型、其在语言习得中的表现、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负迁移的概念主要源于心理学中的迁移理论。

迁移是指先前学习的知识对后续学习的影响,负迁移则是指原有知识在新的学习情境中造成错误或困难。

语言习得中的负迁移可以发生在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等多个方面。

在语音方面,负迁移常表现在发音上。

例如,某些母语的音素在目标语言中并不存在,学习者可能会用母语中的对应音素来替代。

这种情况下,学习者的发音可能会影响到交流的清晰度,造成意思的混淆。

此外,在语调和重音的使用上,学习者也可能沿用母语的习惯,导致表达的不自然或误解。

语法负迁移同样十分常见。

语法结构的差异可能使学习者在构造句子时出现错误。

例如,汉语和英语的词序差异,前者通常属于“主谓宾”结构,而后者则常常为“主谓补”或“主谓宾”结构。

一位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英语口语表达时,可能会出现把宾语提前或采用错误的时态形式的问题。

再如,时态的使用、虚拟语气的构建等,也容易造成负迁移现象。

词汇方面的负迁移同样显著。

许多学习者在学习新的语言时往往会将部分母语词汇直接翻译为目标语言,然而这种直译往往无法正确传达原意。

例如,在英语中“make a decision”并不可以直接翻译为汉语的“制作一个决定”,而是应理解为“做出决定”。

对习惯使用的词语进行直译,会使学习者在运用目标语言时产生障碍。

在语用层面,负迁移可能表现为文化差异的误解。

语言的使用往往依赖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社交规范,学习者可能误用某些表达方式,导致社交上的不适宜。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表达否定可能被视为冒犯,而在其他文化中则是合理的沟通方式。

对此,学习者需要掌握目标语言的社交语境,避免因文化差异产生负迁移。

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应对策略

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应对策略

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应对策略作者:吴艳丽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年第05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必然导致不同的民族心理。

既而影响到人们的思维形式和语言结构的差异。

在英语学习中,受汉语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影响,中国的学生常常将汉语的语言结构迁移到英语表达中来,影响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由于这种负迁移的影响,在英语学习中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拟借助对比分析的方法,从语言知识和文化习俗两个方面讨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并探讨可行的教学对策。

一、母语学习中的在英语负迁移(一)语言知识的负迁移语音层面的负迁移。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学生总爱根据母语的语音系统去判断外语的发音,并用母语的发音去代替外语的发音。

但英语和汉语毕竟属于不同的语音系统,有各自不同的发音规则。

汉语音节通常以元音为核心,元音与辅音结合,音节界限分明,而英语除元音外,却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连缀。

这一差异是中国学生发音的难点,汉语语音中没有长短元音、清浊辅音之分,学生容易分不清长短元音,将汉语的送气不送气辅音与英语清浊辅音混淆。

而英语是语调语言,有降调、升调、降升调和升降调四种语调类型,语调不同则意思不同。

中国学生常将汉语四声与英语轻重读及强弱读混淆,对英语重音敏感度不强,在进行英语会话和朗读时,总给人一种生硬平淡的感觉,在交际中造成对方理解困难。

词汇层面的负迁移。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词汇负迁移是影响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

词的概念意义不同或它所指的范围大小不等而造成的负迁移。

例如,有人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时说:He (She) is my lover.以为“爱人”就是lover。

“爱人”在现代汉语里一般用来指自己的配偶(丈夫或妻子),而英语的lover在英美社会里指的是情人(情夫或情妇),它与husband或wife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词的内涵意义不同引起的负迁移。

方言对英语语音语调的负迁移作用及对策

方言对英语语音语调的负迁移作用及对策
严重影响 ,结果要么是听不懂别人讲的地道的英语 ,要 么 自己讲的英 语别人 听不懂 。这样的现象就被称为母语对英语语音系统 的负迁移作 用。而 不同地 区方言的语音语 凋对英语学 习者学 习英语语音语 调所起 的负迁 移作用也 有所 不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福建地区与江苏地 区学 生的英语 语音语调虽然有一些 区别但也有很多的共同点 。笔者试通过 对 比分析这两个地 区学 生英 语语音发音的共同特 点 ,论述方言对英语 语 音系统 的负迁移作 用,并结合 自己在学习英语语音中克服方言负迁 移作用的经验 以及 多年 的教学 实践 ,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帮助学生克 服母语干扰 ,习得正确的英语发音 。
福建有推广普通话的传统 ,但 由于 其方 言相当丰富复 杂 ,包括闽 东 、闽南 、闽北 、闽 中、莆仙和客家方言 。这就造 成了福 建人 学习普 通话的障碍 ,也形成了乡音浓厚的 “ 福建普通话 ”。江苏地 区方 言就 本省而论 ,分为三个方言区 :江淮方言区 、吴方言 区和北方方 言区。 而吴方 言通行 于江苏 南部 、上海 、浙江 、江西东北部 、安徽南部 和福 建西北 角的一 部分地 区。对 比这两大方言区的普通话发音 ,可 以发现 他 们有 以下共 同特点 : 平 翘 舌不 分 。这两 地 方 言只 有舌 尖前 音 z 、S 、c ,没有 舌 后音
( )s z 0 、, / 7 /、,在/ / 6 中的负迁 移 。, / 6这 对一清一 浊的 / / 0 、/ , 舌齿摩擦 音是 普通话和福建 , 江苏方言中所没有的 ,它们给这些地区 的学生带来 了困难,因此不少学生就用跟它们发 音类 似的, 和, 来代 s z / / 替 比  ̄ t n 发 成 / e k,t n 发 成 / i , a 成 I  ̄ , uh 成 Ih k Ia s / h g  ̄j r i sj t t i /h 发 z d ot  ̄ a s /

昆明方言和英语在语音语调上的对比分析

昆明方言和英语在语音语调上的对比分析

[ ]送气较强。[ ]送气略带舌根摩擦[x](浅喉音),送气较强而粗重一
点。[n]后略带瞬息的塞浊音,好像成为[ ],听起来发硬。发音部 位偏后。[ ]硬性,送气较强而粗重。[6]
2.超音段层次的对比。音节与音渡。元音一般是音节的核心。
汉语中音节的构成方法比较简单,即“前声后韵”,主要以开音节 为主,元音与[n]或[ ]一起构成闭音节,词首以零声母元音开头,往
调进行对比的研究甚少。本文旨在找出昆明方言语音语调和英语语
音语调的异同,从而使英语初学者克服在英语语音语调学习过程中
方言的负迁移影响。
一、昆明方言的特点
(1)声母和韵母。昆明方言有二十三个声母:
[ ]。依照发音部位分为[
韵母பைடு நூலகம்[
]七组。[6] ]。[7]
(2)昆明方言的调类与普通话一致,有平、上、去、入四声,但
昆明方言声调与普通话有区别。不分阴阳去,如“士”[ ]=
“四”[ ]=“事”[ ];人声归阳平,如“尺”[ ]=“迟”[ ], “设”[ ]=“蛇”[ ]。阴平调读44;阳平调读31;上声调读53; 去声调读212或22。昆明方言与英语相比没有英语语调起伏大,也 不像英语升降自由。
三、结语
通过对昆明方言与英语语音语调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种语 言的音系特征存在一些异同。以昆明方言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若能 清楚知道二者之间的差异,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就能最大程度地 降低母语的干扰;反之,若了解二者间相似或相同之处,母语对英 语语音学习的正迁移作用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
音节词,说起来一字一顿,清清楚楚;两个音节组合在一起构成双 音节词,有重重型和重轻型。轻音表现为与重音音节相比,音长大 大缩短。英语语流中重读音节少,弱读音节多,强和弱形成鲜明反 差,而汉语恰恰相反。

浅论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负迁移现象的实践研究

浅论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负迁移现象的实践研究

浅论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负迁移现象的实践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简要地从语音负迁移、词汇负迁移、句法负迁移、和语用负迁移这几个方面分析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语言负迁移现象以及阐述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并引用教学中收集的实例,在对比分析英汉某些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就如何克服负迁移和促进正迁移提出建议和做法——关键是让学生明白:使用一门语言的能力,不在于怎样去了解和记忆语法规则、句型、词语等,而是要在自然的交际环境中使用语言。

关键词:初中英语Chinglish 负迁移教学方法随着牛津英语香港版的改编版的广泛使用,这套教材的地道的语言和生动的内容深受广大初中生的喜爱。

随着教学的深入,笔者发现,学生的母语对地道牛津教材的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和理解上的困难。

母语对习得另一种语言的影响在任何国家的学习者身上都可以观察到。

这种影响被研究者们赋予了不同的名称。

本文就以教学中观察到的汉语负迁移现象为基础,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相关理论和教学经验,提出解决或改进的办法,以克服负迁移,利用正迁移。

不同方面的语言负迁移现象(一)语音负迁移汉语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面影响可由不同因素造成。

汉语与英语的某些音素发音相似而非相同;汉语与英语相同音素的不同发音;英语中存在而汉语中没有的音素,或情况相反。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模仿老师、磁带或录象带中的发音,其次就是要多练习、多体会。

教师应指导学生辨别英语与汉语发音的异同,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的发音。

我们往往有这样的经验:语音错误一旦形成就很难根除。

因此,练习和检查齐头并进是规范学生发音的有效方法。

(二)词汇负迁移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的核心词汇就是英语中最基本的、也是用法最广泛和较难掌握的词汇。

在词汇学习方面,汉语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代词混用,介词、连词和冠词的错误使用,词义误用,词的错误搭配等。

汉语的代词构成规律很简单,即代词所有格后加“的”,复数代词后加“们”,反身代词后加“自己”。

汉语拼音在英语语音习得中的负迁移及其应对策略

汉语拼音在英语语音习得中的负迁移及其应对策略

汉语拼音在英语语音习得中的负迁移及其应对策略作者:盛红平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6期摘要:汉语与英语是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但由于语音形式都来自同一个国际音标体系,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因此我们要学会克服负迁移,在学习中纠正自己错误的语音发音,并勤加练习,多听多读,从而提高我们英语语音的水平。

关键词:语音;负迁移;策略不难发现,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语音的影响,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汉语拼音的负迁移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语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任何一种语言需要一定意义的声音(即语音)作为思想的媒介来进行交流。

在学习和生活中,只有语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更好的与别人交流,使对方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

因此,要想把英语学好,我们必须先从英语语音方面入手。

一、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迁移(transfer)原本是属于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迁移现象:如果汉语的迁移对英语发音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那它就是正迁移;相反,如果受汉语迁移的影响妨碍了英语发音的标准化,那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

在对部分中小学学生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中小学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发音错误问题,总结了有关汉语负迁移的以下几个方面:(一)元音发音错误汉语音素中有声母和韵母,英语音素中有元音和辅音。

1)汉语拼音的单韵母对英语语音中单元音的负迁移。

通过比较,发现英语音标中的单元音[ɑ:][ʌ]、[ə:][ə]、[i:][i]、[u:][u],分别与汉语拼音中(ɑ)、(e)、(i)、(u)的音质相似,但舌位方面有不同。

例如:汉语单韵母中(ɑ)属于央音,发音时嘴巴自然张开,舌头放平,舌中部隆起,伴随着声带颤动。

很多学生仅仅是根据汉语(ɑ)的舌位发音来缩短[ʌ]的发音时间和延长[ɑ:]的发音时间。

云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音段音位缺陷及其对策

云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音段音位缺陷及其对策

云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音段音位缺陷及其对策本文以我校入学新生为例,通过对英语、云南方言以及普通话三种语言音段音位的对比研究,从语音迁移视角透析了云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语音音段音位缺陷的原因,并提出了纠正并改善其英语语音的对策,以期对云南民族学生英语语音的教和学提供参考。

语音缺陷对比溯源对策一、引言为使英语语音教学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对刚入学的学生进行语音面貌摸底测试是很有必要的。

我对外语系两个英语教育班的学生进行了语音测试。

这些学生来自云南各地州。

测试分音标朗读和短文朗读两部分。

学生的发音通过考试系统被录制,然后通过录音材料将他们的语音面貌进行分析。

从音标朗读的情况看,两个新生班学生音标朗读正确率为零。

总体而言学生朗读音标时发音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汉语拼音字母读音、拼音声韵母读音、英语字母读音以及英语音标读音相混;(2)方言音与普通话语音、英语语音相混;(3)读音标时音标的读音模棱两可,学生朗读时没有自信;(4)学生的语音负迁移影响复杂多样,受方言音、普通话语音交互影响。

显然这些学生没有系统的英语语音学理论知识,而且无论是拼音还是英语音标抑或是英语字母的读音学生都没有学标准,只是似是而非了解一二,同时因为个人发音习惯、启蒙教师发音还有模仿能力等各有不同,因此同一个音标的发音会被不同的学生读作不同的发音。

二、主要的音段音位缺陷4.对策从以上分析得出:站在英语语音的角度,英汉元音、辅音相似度都很高。

另一份孟悦、王艳宇1992的调查报告也指出,被试普通话得分与英语语音得分相关系数为0.73,普通话语音较好的学生英语语音也较好。

他们的报告结果还指出,城市学生的英语口语比农村学生的更好,原因是城市学生大多能说好普通话。

我校学生95%的学生来自云南农村,学生普通话水平普遍较差。

在我校2013年参加普通话测试的2153名学生中,不入级的学生有5人,三级乙等学生129人,三级甲等人数为874人,二级乙等为927人,二级甲等为214人,一级乙等4人,没有一级甲等的学生。

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

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

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者:吴瑞雪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5年第12期【摘要】标准的英语发音和对英语语音的识别能力对英语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英语语音若基础薄弱,就会直接对日常英语交际和英语听力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语音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但很多因素会导致英语学习者事半功倍。

这其中有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方言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

本文以河南方言为例,分析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造成的障碍和障碍形成的原因,同时对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如何克服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方言英语语言教学负迁移一、变异理论和迁移理论语言变异与地域、发话者的社会身份和使用场合都有一定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罗杰·布朗指出,有两个因素促使人们选择某一语言变体:权势量(power)和共聚量(solidarity)。

“权势量”和“共聚量”的绝对值会根据每个社会的社会价值不同而有所变化。

罗杰·布朗同时指出,即使是同一社会,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也会有或显或微的差异。

比如在中国大陆推行普通话之前,北京区域中,原汁原味的北京话就很受推崇,甚至成了人们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北京本地人也会有很明显的排外思想,其他地区的方言根本不会受到迁就。

但随着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北京,同时普通话在全国得到推广,北京话就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地位。

人们在日常交际或是商务来往中都会尽量使用普通话。

在第二语言语音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往往会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

这种现象被称作语言的迁移。

语言迁移有正面和负面之分。

语言学家Freeman指出:“当两种语言有很高的相似度时,正迁移就很容易发生,反之则容易发生负迁移或者干扰。

”(Freeman,1991)。

二、河南英语学习者英语常见的语音错误笔者对100名河南籍大学生进行语音测试调查,所有受试者均为在校大学生,英语水平在四级以上。

调查工具使用Cool Edit Pro2.0进行录音和杂音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