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彩试题精选(一)
2015年下教师资格证初级体育真题答案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
解析:三角肌位于肩部前、外、后方。
三角肌的功能是近固定时,前部纤维收缩使上臂屈、水平屈和内旋;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伸、水平伸和外旋;中部或整块肌肉收缩使上臂外展。
可以采用负重直臂侧举、胸前提拉杠铃的练习方式发展其肌力。
2.【答案】C。
解析:致密结缔组织是一种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结缔组织,纤维粗大,排列紧密,以支持和连接为主要功能。
如:肌腱、韧带。
3.【答案】B。
解析: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是对抗肌,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放松。
4.【答案】D。
解析:消化腺属内脏器官中的实质性器官,包括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前者散在消化管的管壁内(如口腔黏膜小唾液腺、胃腺、肠腺等),分泌物直接排入消化管内;后者是独立的器官(如唾液腺、胰腺和肝),分泌物借导管排入消化管内。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胰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
5.【答案】D。
解析:题干中说右心室的血液不发生回流,指的是右心室不向右心房发生回流,这实际上是考查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心脏的心房与心室之间,室与室之间的联结基本上都是无肌纤维联结,有房室环结缔组织;保持了各房室的独立,这种组织即房室瓣,左边为二尖瓣,右室是三尖瓣,每一室与大动脉间有半月瓣这些瓣膜朝动脉方向开启,保证血不逆流。
6.【答案】B。
解析: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虽积极收缩但仍然被拉长,这种收缩称为拉长收缩(离心收缩)。
作用:制动、减速和克服重力的作用。
如:落地缓冲、步行下楼梯。
7.【答案】C。
解析:以胸廓运动为主完成的呼吸形式称之为胸式呼吸,以横膈运动为主完成的呼吸形式称之为腹式呼吸。
通常有些技术动作需要胸肩带部的固定,才能保证造型,那么呼吸形式应转成为腹式呼吸,如体操中的手倒立、肩手倒立、头手倒立、吊环十字悬垂、下“桥”动作等这些需胸肩带部固定的技术动作,采用了腹式呼吸,就会消除影响身体重心不稳定的因素。
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库附有答案详解

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库附有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运动技能教学中要求教师“精讲”是为了解决下列那一矛盾()。
A.约束与自主的矛盾B.讲解与练习的矛盾C.成功与挫折的矛盾D.师生与生生的矛盾【答案】 B2. 下列选项中,()是呼吸的基本中枢。
A.延髓B.脊髓C.大脑皮层D.小脑【答案】 A3. 认为“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的是()。
A.高尔霍夫尔B.洛克C.卢梭D.裴斯泰洛齐【答案】 B4. 武术的基本手型有()。
A.拳、掌、爪B.拳、掌、指C.掌、爪、勾D.拳、掌、勾【答案】 D5. 食物中水分的吸收主要由()完成。
A.小肠B.大肠C.胃D.咽【答案】 A6. 下列不属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目标的是()。
A.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B.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C.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D.具有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答案】 D7.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是()。
A.示范法B.讲解法C.发现法D.游戏法【答案】 A8. 杨扬是我国首位夺得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的运动员,其夺冠的项目是()。
A.冰壶B.短道速滑C.冰球D.自由式滑雪【答案】 B9.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中转站是()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细胞质D.细胞膜【答案】 B10. 在技巧练习中依次经臀、腰、背、肩、头滚动的动作是()A.前滚翻B.后滚翻C.侧滚翻D.鱼跃前滚翻【答案】 B11. 若某人的收缩压为 120mmHg,舒张压为 90mmHg,其平均动脉压为()。
A.110mmHgB.105mmHgC.100mmHgD.95mmHg【答案】 C12. 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或活动的内在动因?()。
A.体育兴趣B.体育习惯C.体育态度D.体育环境【答案】 D13. 篮球比赛中,下列哪一种情况裁判员不应判球出界违例?()A.球触及边线、端线B.球触及篮板上沿C.球触及照明灯具D.球触及篮板支架【答案】 B14. 下列竞技体操选项中,属于女子体操项目的是()。
2015年下体育与健康科学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

2015每下半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数字能力(初级中学) 考试时间: 120分钟考试总分: 150分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完成体操中两侧平举的运动肌是()A.胸大肌B.背阔肌C.冈下肌D.三角肌【答案】D。
解析:三角肌:位于肩部前、外、后方。
三角肌的功能是近固定时r前部纤维收缩使上臂屈、水平屈和内旋;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伸、水平伸和外旋;中部或整块肌肉收缩使上臂外展。
可以采用负重直臂侧举、胸前提拉杠铃的练习方式发展其肌力。
2.肌腱色白坚韧具有附着和传递力的作用F真主要构成是()A.肌肉组织B.疏松结缔组织C.致密结缔组织D.网状结缔组织【答案】C。
解析:致密结缔组织:是一种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结缔组织,纤继粗大,排列紧密,以支持和连接为主要功能。
如:肌腱、韧带。
3.学生做撑哑铃屈肘练习时,原动肌是肱二头肌,对抗肌是()A.肱肌B.肱三头肌C.胸大肌D.背阔肌【答案】B。
解析:二头肌与三头肌是对抗肌,在屈肘时,二头肌收缩,三头肌放松。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消化系统的是()B.胰脏C.胃D.喉【答案】D。
解析:消化腺属内脏器官中的实质性器官,包括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前者散在消化管的管壁内(如口腔粘膜小唾液腺、胃腺、肠腺等) ,分泌物直接排入消化管内;后者是独立的器官(如唾液腺、胰腺和肝),分泌物顺导管排入消化管内。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胰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
5.正常心脏搏动时,右心室内的血液不会发生逆流,其原因是()A.主动脉瓣关闭B.肺动脉瓣关闭C.二尖瓣关闭D.三尖瓣关闭【答案】D。
解析:题干中说右心室的血液不发生回流,指的是右心室不向右心房发生回流,这样的话实际上是考察我们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心脏的心房与心室之间,室与室之间的联结基本上都是无肌纤维联结,有房室环结缔组织;保持了各房室的独立。
这种组织即房室瓣,左边为二尖瓣,右室是三尖瓣,每一室与大动脉间有半月瓣。
2015年下教师资格证初级体育真题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完成体操中两侧平举的主动肌是()。
A.胸大肌B.背阔肌C.冈下肌D.三角肌2.肌腱色白、坚韧,具有附着和传递力的作用,其主要构成是()。
A.肌肉组织B.疏松结缔组织C.致密结缔组织D.网状结缔组织3.学生做持哑铃屈肘练习时,原动肌是肱二头肌,对抗肌是()。
A.肱肌B.肱三头肌C.胸大肌D.背阔肌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消化系统的是()。
A.肝脏B.胰脏C.胃D.喉5.正常心脏搏动时,右心室内的血液不会发生逆流,其原因是()。
A.主动脉瓣关闭B.肺动脉瓣关闭C.二尖瓣关闭D.三尖瓣关闭6.下坡跑练习时,人体股四头肌的工作形式是()。
A.缩短收缩B.离心收缩C.等长收缩D.等动收缩7.运动中可根据动作的特点灵活转变呼吸形式,下列哪一动作不宜采用腹式呼吸?()。
A.手倒立B.单杠直臂悬垂C.仰卧起坐的坐起阶段D.吊环十字悬垂8.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教学中应特别注重()。
A.纠正错误动作B.运用辅助练习C.建立动作概念D.强化主要环节9.短跑、跳跃、投掷等短时间、高功率输出的运动项目,主要的供能系统是()。
A.磷酸原系统B.乳酸能系统C.有氧氧化系统D.无氧酵解系统10.长期的耐力训练,可能使人体出现心脏肥大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
A.左心室腔增大B.左心室肌肥厚C.左心房腔增大D.左心房肌肥厚11.下肢肌肉中慢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的运动项目是()。
A.100m跑B.三级跳远C.马拉松跑D.800m跑12.在长距离的健身跑时,人体皮肤血流量变化的特点是()。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真题2015年下半年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真题2015年下半年一、单项选择题1. “负重耸肩”可以发展下列哪些肌肉的力量______A.胸大肌和肩胛提肌B.斜方肌上部和菱形肌C.肩胛下肌和胸小肌D.斜方肌(江南博哥)下部和菱形肌正确答案:B[解析] “负重耸肩”对于上部肌群来说主要是斜方肌上部和菱形肌在收缩。
2. 游泳时若水温过低,易发生腓肠肌痉挛,其痛觉可沿下列哪一神经传导______A.股神经B.腓总神经C.胫神经D.闭孔神经正确答案:C[解析] 坐骨神经分为腓总神经和胫神经。
胫神经支配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的运动。
腓肠肌位于小腿后侧,故胫神经是传导腓肠肌痉挛的神经。
故选C。
3. 下列哪一腺体,不属于内分泌腺______A.肾上腺B.汗腺C.松果体D.甲状腺正确答案:B[解析] 肾上腺、松果体、甲状腺都属于内分泌腺。
松果腺是脊椎动物间脑顶部的一种小的松果样内分泌腺,亦称松果体或脑上腺。
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
汗腺附属于皮肤,属于外分泌腺。
4. 儿童少年时期,经常进行超负荷训练容易导致______A.骨加快生长B.骨密质增厚C.骨过早骨化D.骨小梁重新配布正确答案:C[解析] 儿童少年负荷量过大,训练次数过多,会造成骨过早骨化,影响身高增长。
5. 投掷铁饼时(以右手为例),完成向左转体的腹部肌肉是______A.左侧腹内斜肌和右侧腹外斜肌下固定收缩B.左侧腹外斜肌和右侧腹内斜肌下固定收缩C.左侧腹内斜肌和左侧腹外斜肌下固定收缩D.右侧腹内斜肌和右侧腹外斜肌下固定收缩正确答案:B[解析] 右手投掷铁饼,向左转体,左侧腹外斜肌发挥主要力量,右侧腹内斜肌带动收缩配合向左转体。
6. 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虽在积极收缩,但仍被拉长,其收缩形式是______A.缩短收缩B.离心收缩C.等长收缩D.等动收缩正确答案:B[解析] 当肌肉收缩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虽然在收缩,但却被拉长,这种收缩形式称为拉长收缩。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1. 下列关于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只注重学科知识,忽视教学能力B.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只注重教学能力,忽视学科知识C.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注重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结合D.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不注重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结合答案:C解析: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旨在考察考生对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能力的运用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 下列关于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B. 教学目标应具有层次性C. 教学目标应具有全面性D. 教学目标应具有唯一性答案:D解析: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层次性、全面性,但并非唯一性,因为不同教师、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可能对同一教学目标有不同的理解和实现方式。
3. 下列关于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教学评价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B. 教学评价只注重教师的教学效果,忽视学生的学习效果C. 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成绩、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D. 教学评价不注重学生的成绩、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答案:C解析:教学评价应全面考虑学生的成绩、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辨析题4. 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答案:正确。
解析: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5. 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答案:正确。
解析: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简答题6. 简述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015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2015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单手肩上投篮,球投出时,伸肘关节的肌肉是()。
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C.背阔肌D.三角肌【答案】B【解析】单手肩上投篮是现代篮球比赛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投篮方法,是行进间和跳起投篮的基础。
投篮伸肘关节时的力量,主要来源于肱三头肌。
2.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该骨位于()。
A.股骨踝间窝B.股四头肌腱内C.股骨上端D.髌韧带内【答案】B【解析】髌骨即膝盖骨,位于膝关节前方,股骨的下端前面,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包含于股四头肌腱内,为三角形的扁平骨。
3.运动实践中,肩关节容易发生脱臼,其主要原因是()。
A.关节囊薄而松弛,相邻两关节面面积差大B.关节囊厚而坚韧,相邻两关节面面积差大C.关节囊薄而松弛,相邻两关节面面积差小D.关节囊厚而坚韧,相邻两关节面面积差小【答案】A【解析】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
由于它具有关节头与关节窝的面积差度大,关节囊薄而松弛等结构特征,因此很容易脱臼。
7.人体在速度耐力项目运动中会产生大量乳酸,其消除的主要途径是()。
A.再氧化B.糖异生C.尿中排出D.汗中排出【答案】B【解析】糖异生指的是非碳水化合物(乳酸、丙酮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这是消除体内乳酸的主要途径。
8.完成一次100m快速跑后,下列物质含量下降最明显的是()。
A.磷酸肌酸B.肝糖原C.碳酸氢钠D.无机盐【答案】A【解析】磷酸肌酸,是在肌肉或其他可兴奋性的组织(如脑和神经)中的一种。
高能磷酸化合物是高能磷酸基的暂时贮存形式。
全速短跑可消耗磷酸肌酸13微摩尔/克,故它仅能提供8~10秒钟的能量来源,因此,它下降的最快。
9.腹式呼吸主要依靠()的舒缩活动来完成。
A.肋间外肌B.腹直肌C.肋间内肌D.膈肌【答案】D【解析】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初中体育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儿童少年时期超负荷训练,容易使骨骼发生何种变化( )A.脆性增加B.韧性增加C.生长加快D.骨化过早2.课关节外侧副韧带容易在距骨内翻位受伤,主要是由于( )A.外踝高于内踝B.距骨滑车前宽后窄,韧带内侧强,外侧弱C.韧带外侧强,内侧弱D.距骨滑车前窄后宽,韧带外侧强,内侧骑3.蹲踞式起跑时,股四头肌的收缩形式是( )A.先拉长,后缩短B.先缩短,后拉长C.只微缩短D.只做拉长4.人体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与呼吸中枢位于( )A.大脑B.延髓C.小脑D.脊髓5.人体安静和睡眠状态下,起主导作用的神经是( )A.前庭蜗神经B.三叉神经C.副交感神经D.交感神经6.递增负荷运动中,人体血乳酸浓度出现拐点时,其摄氧量约为最大摄氧量的( ) A.20%-40% B.60%-80% C.90%-95% D.100%7.运动员与普通人相比较,下列哪一项指标值基本相同( )A.最大摄氧量B.最大心率C.最大通气量D.最大心输出量8.肌糖原储量增多时,更有利于提高哪一项目的运动成绩( )A.跳选B.中长跑C.举重D.推铅球9.有氧供能时消耗相同氧气,下列哪一项物质释放的能量最多( )A.脂肪B.蛋白质C.磷酸肌酸D.糖10.与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是( )A.收缩力量大,速度慢B.收缩力量小,速度快C.收缩力量小,速度慢D.收缩力量大、速度快11.有效的准备活动应达到的生理效应是( )A.体温适度升高B.血压显著升高C.通气量显著增加D.血乳酸升高12.维持身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 )A.状态反射B.牵张反射C.肌紧张D.腱反射13.根据儿童少年氧运输系统的特点,体育教学与训练时宜采用( )A.长时间耐力性练习 B.力量性练习e C.短时间速度性练习 D.静力性练习14.对心脏骤停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的部位应置于( )A.胸骨中、上1/3交界处B.心前区C.胸骨中、下1/3交界处D.胸骨角15.体重指数(BMI)的计算公式为( )A.体重(kg)/身高(m) B.体重(kg)/[身高(m)]²C.体重(kg)²/身高(m)²D.体重(kg)²/身高(m)16.能有效促进创伤组织愈合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维生素C和锌B.葡萄糖、维生素E和铁C.蛋白质、维生素A和碘D.葡萄糖、维生素D和钙17.对昏迷伤者进行急救时,手指指点或针刺常用的穴位是( )A.百会B.曲池C.十宣D.人中18.运动中大量比汗造成体内电解质失调,易发生肌肉( )A.便硬B.痉挛C.酸痛D.颤抖19.对休闲体育的描述,最适宜的选项是( )A.促进个人和集体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实践活动B.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C.养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的活动D.丰富人们精神生活,达到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20.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将体育摆在德育、智育、美育前面的教育思想是( ) A.改革教育,兼容并包B.自我教育,自我发展C.完全人格,首在体育D.增强体质,尚武求强21.在足球比赛中,防守队员因铲球造成的攻击性行为属于( )A.敌意性攻击B.情境性攻击C.竞争性攻击D.工具性攻击22.学生有意识地探究或参与某一运动项目所表现出的心理倾向,在体育心理学中称为( ) A.运动兴趣B.目标定向C.运动习惯D.体育态度23.体育教学中,学生习得体育知识的主导者是( )A.班主任B.课代表C.体育教师D.体育骨干24.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和教具,让学生获得运动技能的感性材料,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 A.语言法B.演示法C.练习法D.示范法25.体育教学中,学生习得体育知识的主体性包括哪几个方面( )A.自主、操作、变化和主观性B.个体、意向、多维和发展性C.实践、需求、规定和客观性D.选择、自主、能动和创造性26.足球裁判员吹出下列哪一种哨声表示比赛开始( )A.两短一长B.长音响亮C.短促有力D.一长一短27.篮球比赛中,判断“带球走”的关键是确定和观察( )A.持球队员的中枢脚B.持球队黄的身体奏势C.持球队员的球手关系D.持球队员的移动方向28.关于“排球正面上手发球”技术动作要领,正确的描述是( )A.面对球网站立,利用收腹转体带动手臂在头部前上方用全手掌击球过网B.侧对球网站立,利用特体带动手臂挥摆使球旋转而飘晃进入对方场区C.侧对球网站立,用一只手或手臂任何部分将球击入对方场区D.面对球网站立,手臂由后下方向前挥摆击球过网29.体操中的支撑跳跃,其关键的技术环节是( )A.踏跳和推手B.第二腾空和落地C.助跑和落地D.第一腾空和第二腾空30.田径跳远技术教学中,教学的难点在于( )A.助跑速度B.助跑与起跳的衔接 C.空中动作D.落地动作31.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这一手型在武术中是指( )A.柳叶掌B.八卦掌C.太极掌D.八字掌32.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是( )A.教学目的与教学条件B.教学顺序与教学节奏C.教学条件与教学结果D.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33.体育教学评价的实质是( )A.价值判断和内容考核B.过程考核和量评工作C.内容考核和量评工作D.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34.下列哪一项既是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又是组织手段( )A.广播体操B.队列队形C.课堂常规D.眼保健操35.依据运动能力分组,使学生更能体验成功感的分组方式属于( )A.异质分组B.同质分组C.随机分组D.友情分组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6.简述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解制生理特点,并说明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精选(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体育锻炼促进骨的生长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A.骨外膜 B.骨膜 C.骺软骨 D.关节软骨2.发展肱二头肌力量可采用的练习法是( )。
A.负重弯举 B.负重深蹲 C.悬垂举腿 D.俯卧撑3.下列选项中.属于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是( )。
A.心脏 B.脾脏 C.肝脏 D.肾脏4.慢肌纤维百分比高的运动员适合从事的竞技项目是( )。
A.马拉松 B.跳高 C.短跑 D.铅球5.过度训练引起蛋白尿的原因与下列哪一结构损伤有关?( )A.气血屏障 B.胃黏膜屏障 C.滤过屏障 D.血睾屏障6.800米跑的过程中参与的供能系统主要是( )。
A.乳酸能系统 B.磷酸源系统和乳酸能系统 C.有氧氧化系统 D.有氧氧化系统和乳酸能系统7.下列哪种离子参与肌肉的兴奋一收缩耦联过程?( )A.Ca2+ B.K+ C.Na- D.Cl-8.抗阻训练主要改善下列哪一器官的功能?( )A.支气管 B.骨骼肌 C.胸腺 D.前列腺9.影响最大摄氧量的中央机制是( )。
A.心脏的泵血功能 B.心脏的分泌功能 C.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D.骨骼肌的分泌功能10.气体交换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
A.呼吸肌的舒缩供能 B.气体的分压差 C.肺的弹性回缩力 D.胸压11.有氧耐力训练常采用的方法除持续负荷法和间断负荷法外,还有哪一种方法?( ) A.低氧训练法 B.热环境训练法 C.高氧训练法 D.冷环境训练法12.真稳定状态时,机体供能形式以下列哪种为主?( )A.无氧代供能 B.乳酸供能 C.有氧代供能 D.脂肪分解供能13.运动前的营养补充宜采用( )。
A.高糖高脂 B.高糖低脂 C.低糖高脂 D.低糖低脂14.闭合性软组织的急性损伤,应立刻采取哪种处理方法?( )A.热敷 B.冷敷 C.按摩 D.擦红花油15.前臂出血,有效的压迫止血的部位是( )。
A.尺动脉 B.桡动脉 C.肱动脉 D.腋动脉16、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年在希腊举行的A、1894B、1896C、1900、D、189017、脊柱一般至()才巩固,在整个发育时期均易受外界影响而变形。
A、18-19B、19-20C、20-21D、21-2218、某个人进行100米比赛时,假设平均步长2米平均步频4步/秒则用了()。
A、12″40B、12″45C、12″50D、12″6019、在NBA篮球比赛的总决赛中采用的是()制。
A、五局四胜B、五局三胜C、七局四胜D、六局四胜20、现代的足球运动起源于()A、法国B、美国C、英国D、德国21、奥运会的会旗为白色的底色,中央有五个套联的环,自左至右的颜色为()A、蓝、黄、黑、绿、红B、蓝、黑、黄、绿、红C、蓝、黑、黄、绿、白D、红、绿、黑、黄、蓝22、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又称“三步上篮”,是在行进间接球或运球后做近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
“三步”的动作特点是()A、一大、二小、三高B、一大、二大、三高C、一小、二大、三快D、一小、二小、三快23、在有13个足球队参加的比赛中。
若采用淘汰共需()场就可决出冠军。
A、10B、11C、12D、1324、《体育与保健》课开始上课整队时,老师(或体育委员)一般按()顺序发出队列口令。
A、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稍息B、稍息—立正—报数—向右看齐—向前看C、立正—报数—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D、立正—向前看—报数—稍息—立正25、走和跑的区别在于()A、跑的速度快,走的速度慢B、跑时身体重心起伏大、走时身体重心起伏小C、跑的步副大,走的步幅小D、跑时身体有腾空,走时身体没有腾空26、掷标枪的扇形区角度约()A、35度B、45度C、29度D、34度27、掷铁饼、铅球的扇形区角度约()A、35度B、40度C、29度D、34度28、运用防止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时应该()A、以练习为主B、以预防为主C、以讲解和练习为主D、以讲解为主29、重复训练法的主要特征是()A、不间断进行训练B、循环进行训练C、反复做同一练习D、控制练习的间歇30、《全民健身计划刚要》颁发布的时间是()A、1994年B、1995年C、1996年D、1997年31、奥林匹克精神是()A、更快、更高、更强B、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C、团结、友谊、进步D、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加32、弯道跑时,右脚用()着地。
A、脚掌外侧B、脚掌侧C、全脚掌33、逆时针弯道跑时,身体应向()倾斜A、右B、左C、前D、后34、最合理的跳高过杆技术是()A、剪式B、跨越式C、背越式D、俯卧式35、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是采用()方式助跑A、直线B、弧线C、直线加弧线D、弧线加直线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36.简述运动员心脏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征。
37.简述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38.如何评价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39.某中学初一(3)班,学生40人,教学容为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
王老师在这节课的准备活动部分组织学生围绕圆周(R=10m)进行慢跑热身,引导学生沿着圆周做行进间徒手操。
在课堂的运动技能教学部分。
王老师站在圆周直径的三分之二处,面向多数学生讲解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并进行了一次示。
王老师还安排了学生做原地双手无球前掷的动作训练,以掌握技术要领。
(教学组织形式见图l)问题:(1)请分析该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点。
(5分)(2)请指出该教学组织形式的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
(10分)40.某中学初三(1)班,学生40人,教学容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新授课。
胡老师首先将学生分成四列横队站立,进行完整的镜面示,让学生散开进行原地徒手模仿练习;其次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投篮模仿练习;然后又将学生分成四组,在两块篮球场上分别进行投篮比赛(教学组织形式见图2)。
胡老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王同学投篮动作正确连贯,准确性高,就安排该同学进行示。
王同学第一次投篮没投进,第二次又没投进,引起“嘘”声一片,胡老师也面露不悦。
在大家的期盼中,第三次终于投进,这时胡老师露出了微笑。
问题:(1)请分析胡老师的教学组织过程与方法存在哪些问题?(7分)(2)当学生“嘘”声一片时,作为教师你认为应如何处理?(8分)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20分)41.阅读材料,根据提供的条件设计15分钟的运动技能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组织形式。
初二(3)班,学生40人。
教学容:排球正面传球技术,新授课。
教学条件:排球正面传球技术挂图1,传球手形图1,排球40个,排球场2块。
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精选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常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脊椎骨的发育以及四肢骨骼的生长。
从医学角度来讲,长高关键在于骨骼的生长发育,特别是下肢骨骼的生长发育;骨骼的生长有赖于骨端骺软骨的增生,运动能够对骺软骨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
因此,持久的锻炼能够使个子长高。
故选C。
2.D[解析]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整肌呈梭形,俯卧撑可以锻炼肱二头肌。
3.C[解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和肛门等器官。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分散于消化道各部的管壁,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脏和胰脏。
4.A[解析]慢肌纤维在力量与爆发力方面逊色于快肌纤维,但其拥有很好的耐力。
比如鸟类主要由慢肌纤维组成,因此可以做长时间的飞行。
故本题选A。
5.C[解析]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
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与滤过屏障功能异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6.A[解析]人体有三大供能系统:ATP一磷酸肌酸供能系统、无氧呼吸供能系统和有氧呼吸供能系统。
(1)ATP在肌肉中的含量低,当肌肉进行剧烈运动时,供能时间仅能维持1—3秒。
(2)之后的能量供应就要依靠ATP的再生。
这时,细胞的高能化合物磷酸肌酸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将能量转移至ADP,生成ATP。
磷酸肌酸在体的含量也很少,只能维持几秒的能量供应。
人在剧烈运动时,首先是ATP一磷酸肌酸供能系统供能,通过这个系统供能可以维持6—8秒。
(3)这两项之后的供能,主要依靠葡萄糖和糖元的无氧酵解所释放的能量合成ATP。
无氧酵解能维持2 3分钟。
(4)由于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易导致肌肉疲劳,所以长时间的耐力运动需要靠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来合成ATP。
综上所述,短时间、大强度的运动,如100米短跑,主要依靠ATP一磷酸肌酸供能;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主要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介于二者之间的较短时间的中强度运动,如400 米跑、800米跑,则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也即乳酸能系统。
7.A [解析]肌肉的收缩是由肌膜的动作电位触发的。
肌肉收缩时,三联体结构处兴奋的传递引起终池释放Ca2+离子参与肌肉的兴奋——缩耦联过程。
8.B[解析]抗阻训练是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克服一定外界阻力的运动,是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主要手段。
9.A[解析]最大摄氧量是指在人体进行最大强度的运动状态下,当机体出现无力继续支撑接下来的运动时,所能摄入的氧气含量。
作为耐力运动员的重要选材依据之一,最大摄氧量是反映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
影响最大摄氧量的中央机制是心脏的泵血功能,外围机制是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10.B[解析]气体交换属于物质交换,以气体扩散的方式进行,各种气体的扩散主要取决于各种气体分压差,因此气体分压差是气体交换的动力。
11.A [解析]提高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主要有持续负荷法、间断负荷法和高原训练法。
其中,间断负荷法又分为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
高原地区的氧气含量是中低平原地区的3/4,故又称为低氧训练。
12.C[解析]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状态。
在真稳定状态下运动时,能量供应以有氧代供能为主。
13.B[解析]运动前的营养补充宜摄取高糖低脂的食物,例如面食、米饭、水果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消化,又能在消化分解后提供糖类作为运动的能量。
14.B[解析]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初期采用热、冷敷法。
损伤在24小时,用湿毛巾包裹冰块在伤处冷敷;超过24小时的患者,用湿热毛巾热敷,二者每次敷30分钟,每日3—4次。
15.C[解析]肱动脉压迫止血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
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以达到止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