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1]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生儿黄疸 ppt课件

7
ppt课件
胆红素代谢特点
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 原因
• 出生时肝细胞内Y蛋白含量极微 • UDPGT含量↓,活性↓ • 出生时肝细胞将CB排泄到肠道的能力暂时↓ ,
早产儿更明显
ppt课件
8
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肠肝循环特点
• 出生时肠腔内具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将
CB转变成UCB
• 肠道内缺乏细菌→ UCB产生和吸收↑ • 如胎粪排泄延迟,胆红素吸收↑
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8.8mg/kg 原因 • 胎儿血氧分压↓→红细胞数量↑;出生后血氧分压↑→过
多红细胞破坏
• 红细胞寿命↓
• 血红蛋白分解速度↑
• 旁路胆红素生成↑
ppt课件 6
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联结的胆红素量少 原因 早产儿胎龄越小→白蛋白含量越低→联结 胆红素的量越少 刚出生新生儿常有酸中毒,可减少胆红素 与白蛋白联结
3
新生儿 • 血中胆红素>5~7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 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 • 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ppt课件
4
胆红素代谢特点
胆红素的来源; 胆红素在血循环中的运输;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 结合和排泄;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ppt课件 5 胆红素正常代谢示意图
肠肝循环增加 • 先天性肠道闭锁、先天性幽门肥厚、巨结肠、
胆红素生成过多
血红蛋白病 α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F-Poole和血红蛋白 Hasharon等; 血红蛋白肽链数量和质量缺陷而引起溶血 红细胞膜异常 G-6-PD、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缺陷、遗传性球形 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 形红细胞增多症、婴儿固缩红细胞增多症、维生素E 缺乏和低锌血症等→红细胞膜异常→红细胞破坏↑
ppt课件
胆红素代谢特点
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 原因
• 出生时肝细胞内Y蛋白含量极微 • UDPGT含量↓,活性↓ • 出生时肝细胞将CB排泄到肠道的能力暂时↓ ,
早产儿更明显
ppt课件
8
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肠肝循环特点
• 出生时肠腔内具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将
CB转变成UCB
• 肠道内缺乏细菌→ UCB产生和吸收↑ • 如胎粪排泄延迟,胆红素吸收↑
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8.8mg/kg 原因 • 胎儿血氧分压↓→红细胞数量↑;出生后血氧分压↑→过
多红细胞破坏
• 红细胞寿命↓
• 血红蛋白分解速度↑
• 旁路胆红素生成↑
ppt课件 6
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联结的胆红素量少 原因 早产儿胎龄越小→白蛋白含量越低→联结 胆红素的量越少 刚出生新生儿常有酸中毒,可减少胆红素 与白蛋白联结
3
新生儿 • 血中胆红素>5~7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 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 • 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ppt课件
4
胆红素代谢特点
胆红素的来源; 胆红素在血循环中的运输;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 结合和排泄;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ppt课件 5 胆红素正常代谢示意图
肠肝循环增加 • 先天性肠道闭锁、先天性幽门肥厚、巨结肠、
胆红素生成过多
血红蛋白病 α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F-Poole和血红蛋白 Hasharon等; 血红蛋白肽链数量和质量缺陷而引起溶血 红细胞膜异常 G-6-PD、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缺陷、遗传性球形 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 形红细胞增多症、婴儿固缩红细胞增多症、维生素E 缺乏和低锌血症等→红细胞膜异常→红细胞破坏↑
新生儿黄疸科普宣传PPT课件

新生儿黄疸科 普宣传PPT课
件
目录 引言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治疗 结论
引言
引言
欢迎参加本次新生儿黄疸科普宣传 课程!本课程将带您了解新生儿黄 疸的原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 。
什么是新生儿 黄疸?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定义: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 皮肤和巩膜发黄的症状。 原因:新生儿黄疸通常是由于 胆红素在肝脏无法正常代谢和 排除所引起的。
新生儿黄疸的 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皮肤和巩膜发黄 婴儿呈现黄色,尤其在头部、 胸部和腹部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食欲不 振和嗜睡等
新生儿黄疸的 预防与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 遵循产科医师的建议进行产前
和产后辅导 - 母乳喂养,通过排便排出胆红
素 - 注意新生儿的蓄尿量和排泄情
况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治疗
治疗方法: - 光疗(蓝光疗法):利用
特定波长的光线帮助新生儿排 除体内的胆红素
- 输血治疗:在严重情况下 ,可能需要进行输血治疗以帮 助新生儿排除过多的胆红素
结论
结论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 现象,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 要治疗。
想要保护宝宝的健康,建议及 时咨询医生,按照专业的建议 进行治疗和预防
件
目录 引言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治疗 结论
引言
引言
欢迎参加本次新生儿黄疸科普宣传 课程!本课程将带您了解新生儿黄 疸的原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 。
什么是新生儿 黄疸?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定义: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 皮肤和巩膜发黄的症状。 原因:新生儿黄疸通常是由于 胆红素在肝脏无法正常代谢和 排除所引起的。
新生儿黄疸的 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皮肤和巩膜发黄 婴儿呈现黄色,尤其在头部、 胸部和腹部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食欲不 振和嗜睡等
新生儿黄疸的 预防与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 遵循产科医师的建议进行产前
和产后辅导 - 母乳喂养,通过排便排出胆红
素 - 注意新生儿的蓄尿量和排泄情
况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治疗
治疗方法: - 光疗(蓝光疗法):利用
特定波长的光线帮助新生儿排 除体内的胆红素
- 输血治疗:在严重情况下 ,可能需要进行输血治疗以帮 助新生儿排除过多的胆红素
结论
结论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 现象,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 要治疗。
想要保护宝宝的健康,建议及 时咨询医生,按照专业的建议 进行治疗和预防
儿科学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肝功能、 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以排除
其他疾病引起的黄疸。
治疗方法
光照疗法
通过蓝光照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轻黄疸症 状。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或 白蛋白等药物治疗。
其他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可采取换血疗法、纠正酸中毒等 措施。
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孕期健康,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等 引起黄疸的疾病。
儿科学新生儿黄疸ppt课 件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预防 • 新生儿黄疸的案例分析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 和黏膜黄染的现象。
分类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 峰,7-10天消退;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可能伴随其他症状。
够的液体和营养。
保持大便通畅
适当按摩腹部,促进肠 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有助于胆红素的排出。
避免感染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 燥,避免脐部感染,注
意室内空气流通。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早期开奶
新生儿出生后尽早开奶,刺激 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
合理饮食
孕妇在孕期和哺乳期应合理饮 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量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奶,促进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吸收,同时注 意保暖和卫生。
健康宣教
向家长宣传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黄疸的认知和警惕性, 及时发现并治疗。
其他疾病引起的黄疸。
治疗方法
光照疗法
通过蓝光照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轻黄疸症 状。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或 白蛋白等药物治疗。
其他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可采取换血疗法、纠正酸中毒等 措施。
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孕期健康,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等 引起黄疸的疾病。
儿科学新生儿黄疸ppt课 件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预防 • 新生儿黄疸的案例分析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 和黏膜黄染的现象。
分类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 峰,7-10天消退;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可能伴随其他症状。
够的液体和营养。
保持大便通畅
适当按摩腹部,促进肠 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有助于胆红素的排出。
避免感染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 燥,避免脐部感染,注
意室内空气流通。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早期开奶
新生儿出生后尽早开奶,刺激 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
合理饮食
孕妇在孕期和哺乳期应合理饮 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量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奶,促进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吸收,同时注 意保暖和卫生。
健康宣教
向家长宣传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黄疸的认知和警惕性, 及时发现并治疗。
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外。
光照疗法通常需要在医院进行, 需要密切监测宝宝的情况,并确
保安全。
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重度黄疸的紧急措施,通常在光照疗法无效或病情危重时使 用。
通过将宝宝的血液抽出,并输入含有较低胆红素的血液,可以快速下落血清胆红素 水平。
换血疗法需要在医院进行,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安全有效。
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汇报人:
202X-12-31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 • 新生儿黄疸的并发症 •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控制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特殊导 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皮 肤、巩膜等部位发黄。
分类
临床表现
皮肤、巩膜黄染,严重时可出现神经症状,如嗜睡、拒奶、 抽搐等。
诊断
通过视察症状、检测胆红素水平、排除其他疾病等手段进行 诊断。根据胆红素水平高低及持续时间,可判断黄疸类型及 严重程度。
02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新生儿黄疸的辅助 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减轻症状 和下落血清胆红素水平。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 疸通常在诞生后2-3天出现,一周内自 行消退;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持 续时间长,需要治疗。
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发病机制
病因
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红细胞 破坏过多、母乳喂养等。
发病机制
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摄取胆红 素能力不足、胆红素排泄障碍等 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
临床表现与诊断
详细描写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黄疸时容易并发感染 ,如肺炎、脐炎等。感染可加重黄疸症状, 并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此外,新生儿黄疸 还可能引起低血糖和低钙血症,导致喂养困 难、惊厥等症状。这些并发症需要早期发现 并及时治疗,以避免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进 一步侵害。
光照疗法通常需要在医院进行, 需要密切监测宝宝的情况,并确
保安全。
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重度黄疸的紧急措施,通常在光照疗法无效或病情危重时使 用。
通过将宝宝的血液抽出,并输入含有较低胆红素的血液,可以快速下落血清胆红素 水平。
换血疗法需要在医院进行,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安全有效。
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汇报人:
202X-12-31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 • 新生儿黄疸的并发症 •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控制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特殊导 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皮 肤、巩膜等部位发黄。
分类
临床表现
皮肤、巩膜黄染,严重时可出现神经症状,如嗜睡、拒奶、 抽搐等。
诊断
通过视察症状、检测胆红素水平、排除其他疾病等手段进行 诊断。根据胆红素水平高低及持续时间,可判断黄疸类型及 严重程度。
02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新生儿黄疸的辅助 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减轻症状 和下落血清胆红素水平。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 疸通常在诞生后2-3天出现,一周内自 行消退;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持 续时间长,需要治疗。
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发病机制
病因
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红细胞 破坏过多、母乳喂养等。
发病机制
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摄取胆红 素能力不足、胆红素排泄障碍等 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
临床表现与诊断
详细描写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黄疸时容易并发感染 ,如肺炎、脐炎等。感染可加重黄疸症状, 并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此外,新生儿黄疸 还可能引起低血糖和低钙血症,导致喂养困 难、惊厥等症状。这些并发症需要早期发现 并及时治疗,以避免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进 一步侵害。
新生儿黄疸最新PPT课件

第18页/共41页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
➢早发型:少量多次喂哺母乳,如母乳过少,必要时添加奶粉喂养,保证 足够奶量及能量的摄入。 ➢晚发型:TSB<15mg/dL:可继续母乳喂养,加强监测, 可停母乳35天观察黄疸变化,如黄疸明显下降, 可继续母乳喂养; TSB>15mg/dL ,可光疗,并继续喂母乳。实际中,需要结合日龄、胎龄, 监测胆红素变化,并排除病理性黄疸可能。
第30页/共41页
家长对黄疸的几个误区
第31页/共41页
对黄疸重视不够
1. 认为黄疸新生儿都会有,自己在家观察和中药洗浴就可以。 2. 没有及时治疗导致胆红素脑病就很麻烦。 3. 如果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引起的黄疸,例如蚕豆病,中
药洗浴可能诱发溶血导致黄疸进行性加重。
第32页/共41页
不肯治疗
第6页/共41页
一. 新生儿皮肤黄染的原因是什么? 二. 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就医? 三. 出院后应该注意什么?
第7页/共41页
一、新生儿皮肤黄染的原因?
第8页/共41页
新生儿黄疸从哪里来?
--宫内宫外环境转变对宝宝的影响
• 新生儿为什么会出现黄疸呢?那是因为宝宝在母 体中时,靠脐带供血,是一个低氧的环境,需要血 液中比较多的红细胞来携带氧气,所以刺激红细胞 生成增多。
第27页/共41页
三、宝宝黄疸在家如何护理
第28页/共41页
适当多晒太阳
因为七色光中的蓝光有助于将皮肤中的胆红素转化、排出 如果单纯是为了退黄,可以隔着玻璃晒太阳,尽量让较多的皮肤 裸露 但注意不要让太阳直射眼睛,避免伤害
第29页/共41页
保证宝宝吃饱喝足 因为胆红素主要是通过大便和小便排出, 摄入 不足往往是早期黄疸的常见原因 口服茵栀黄口服液 我国《新生儿高胆红素诊疗指南》推荐茵栀黄 口服液应用,已临床大样本调研证实其安全性 及疗效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
➢早发型:少量多次喂哺母乳,如母乳过少,必要时添加奶粉喂养,保证 足够奶量及能量的摄入。 ➢晚发型:TSB<15mg/dL:可继续母乳喂养,加强监测, 可停母乳35天观察黄疸变化,如黄疸明显下降, 可继续母乳喂养; TSB>15mg/dL ,可光疗,并继续喂母乳。实际中,需要结合日龄、胎龄, 监测胆红素变化,并排除病理性黄疸可能。
第30页/共41页
家长对黄疸的几个误区
第31页/共41页
对黄疸重视不够
1. 认为黄疸新生儿都会有,自己在家观察和中药洗浴就可以。 2. 没有及时治疗导致胆红素脑病就很麻烦。 3. 如果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引起的黄疸,例如蚕豆病,中
药洗浴可能诱发溶血导致黄疸进行性加重。
第32页/共41页
不肯治疗
第6页/共41页
一. 新生儿皮肤黄染的原因是什么? 二. 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就医? 三. 出院后应该注意什么?
第7页/共41页
一、新生儿皮肤黄染的原因?
第8页/共41页
新生儿黄疸从哪里来?
--宫内宫外环境转变对宝宝的影响
• 新生儿为什么会出现黄疸呢?那是因为宝宝在母 体中时,靠脐带供血,是一个低氧的环境,需要血 液中比较多的红细胞来携带氧气,所以刺激红细胞 生成增多。
第27页/共41页
三、宝宝黄疸在家如何护理
第28页/共41页
适当多晒太阳
因为七色光中的蓝光有助于将皮肤中的胆红素转化、排出 如果单纯是为了退黄,可以隔着玻璃晒太阳,尽量让较多的皮肤 裸露 但注意不要让太阳直射眼睛,避免伤害
第29页/共41页
保证宝宝吃饱喝足 因为胆红素主要是通过大便和小便排出, 摄入 不足往往是早期黄疸的常见原因 口服茵栀黄口服液 我国《新生儿高胆红素诊疗指南》推荐茵栀黄 口服液应用,已临床大样本调研证实其安全性 及疗效
新生儿黄疸1ppt课件

精选ppt
7
临床表现
• 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 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 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 ,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 胆红素。
• 2.黄疸色泽: 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 里透红。
精选ppt
18
黄疸的护理
• 2、保证液体的入量,少量多次喂奶,并加少量葡萄糖,遵 照医嘱进行光疗
•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 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 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精选ppt
16
• 3.药物治疗
• 应用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 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丙球 等
精选ppt
17
黄疸的护理
• 护理重点:严密观察病情的发展,采取各种治疗措施,促使黄疸早退。
症的诊断。
精选ppt
12
诊断及鉴别诊断
• 诊断
• 根据临床表现及胆红素,相 关实验室检查等可进行诊断 。
• 鉴别诊断
• 应与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 败血症、母乳性黄疸、生理 性黄疸、G-6-PD缺乏、新 生儿肝炎、完全性肝内梗阻、 胆道闭锁等疾病相鉴别。
精选ppt
13
治疗方法
• 一、光照疗法 • 二、换血疗法 • 三、药物治疗
精选ppt
8
临床表现
• 3.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 4.足月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
• 5.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天出现 ,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新生儿黄疸精美课件PPT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 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皮 肤、巩膜等部位黄染。
分类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 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一周内自 行消退;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持 续时间长,需要治疗。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胆道排 泄障碍、母乳性黄疸等。
率。
注意保暖
新生儿出生后应注意保 暖,避免因寒冷导致溶
血性黄疸的发生。
注意事项
观察症状
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皮肤、巩膜 是否出现黄染,以及食欲、睡眠、精 神状态等是否正常。
及时就医
如发现新生儿黄疸症状较重或持续时 间较长,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
避免自行使用退黄药物
新生儿黄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 疗,家长不要自行给药。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新生儿黄疸的案例分享 与经验总结
成功治疗案例
案例一
李先生的宝宝出生后第三 天出现黄疸,经过蓝光治 疗和药物治疗,一周后黄 疸消退。
案例二
王女士的宝宝出生后第五 天出现黄疸,采用纯母乳 喂养,适当增加喂养次数 ,两周后黄疸自然消退。
专家建议与答疑
01
02
03
04
建议家长在宝宝出生后密切关 注黄疸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
就医。
对于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 特殊治疗,适当护理即可。
对于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 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家长在护理过程中遇到问题可 以咨询专业医生或护士。
REPORT
THANKS
《新生儿黄疸》ppt课件共18页

回答问题:
1.蓝光治疗的原理? 2.蓝光治疗的常见副作用?
谢谢!
5. 宫内感染:如CMV(巨细胞病毒)感染。
6. 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其他遗传代谢病。
7. 婴儿感染综合征:由于胆管阻塞,胆红素 不能排到小肠,使胆汁淤积在肝细胞或胆道 内引起黄疸。
蓝光疗法的原理与护理
原理: 未结合的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转变
成水溶性的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 出体外。
蓝光疗法的护理: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治疗与护理
朱岩
概念
•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 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巩膜、粘膜、皮 肤或其他器官黄染。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形成黄疸的机理
• 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因为 新生儿不需要那么多红细胞,红细胞被破坏的代 谢产物就是胆红素,如果胆红素太高,即“高胆红 素症”,会引起黄疸。一般胆红素分为直接型和间 接型,直接型胆红素主要是肝脏胆道的问题所致 ;间接型的胆红素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所致,当 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 害脑细胞(常称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出现 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
1.治疗前的准备
光疗箱要预热;设置箱温,一般30~32℃ 为宜,灯距为33~50cm,检查灯管是否全 亮,以免影响治疗的效果。在治疗Rh溶 血病等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时,应更换新灯 管。
2. 治疗中的护理
(1)充分暴露患儿的皮肤并遮挡生殖器,尿 布尽量要小;用黑色、稍硬不透光纸片或 布遮盖双眼。
(2)光疗箱内周边放置棉垫(避免擦伤)。 剪短指甲,包好患儿的手脚(禁止捆绑),以 免擦伤或抓破皮肤,眼罩每天更换一次。
病理性黄疸原因
1. 胎粪排出延迟:肝肠循环导致黄疸加重 2. 缺乏正常菌群:直接胆红素经过胆道排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原则:祛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采用光照疗法、输入血 浆和清蛋白、肝酶诱导剂及换血疗法等以降低血清胆红素。 ㈠药物治疗:给予新生儿口服茵栀黄 ㈡喂养调整:母乳性黄疸可隔次母乳喂养,待黄疸好转后 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若黄疸较重,可暂停母乳3-5 天,待黄疸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
蓝光箱:
1、关掉蓝光灯管开关,关掉蓝光箱总开关,切断电源。 将新生儿抱回婴儿车内检查新生儿有无红疹等处理好核对 后推回病房。 2、放掉水槽内的蒸馏水 3、用中性清洁消毒溶剂(含有效氯浓度500mg/L)清洁 蓝光箱后擦干。 4、做好登记。
4、粪便、尿液的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反应黄疸轻、重变 化,新生儿溶血症引起的黄疸,尿液呈酱油色;粪便由浅 黄转为白色,应考虑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所以,粪便尿 液的观察有助于查找病因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5、生命体征观察: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判断有 无感染以及有无核黄疸的发生。 6、健康宣教:增加母乳喂养量刺激肠道蠕动,促进大便和 胆红素的排出。宣教对黄疸的认识,向家长讲解黄疸原因 和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护理措施,应取得家长信任及配合, 促进患儿健康。
黄疸持续时间 伴发症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足月儿<2周 早产儿<4周 无,一般情况良好
五、病理性黄疸常见病因
1)感染性因素: 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 2)非感染性因素: 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系统不和最为多见) 胆道闭锁 母乳性黄疸
六、母乳性黄疸
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母乳喂养相关的黄疸常 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生后一周内,由于生后数天内热卡 和液体摄入不足、排泄延迟等,使血清胆红素升高,常可 通过增加母乳喂养量和频率而得到缓解,一般不是母乳喂 养的禁忌。 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 素可达10-30 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 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 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九、新生儿黄疸的常规护理
1、精神状态观察:新生儿大多精神状态良好,若出现嗜睡、 反应差、拥抱反应减弱等,要注意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胆红素脑病后遗症发生率高,严重者可致患儿死亡。 2、皮肤颜色观察:观察新生儿黄疸的颜色、部位变化,可 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若新生儿黄疸从巩膜、头面部逐渐 扩散到四肢、手、足心,且颜色加深,说明黄疸逐渐加重, 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3、喂养奶量观察: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一般不影响婴 儿的饮食,这一点也是婴儿家长不重视的原因,认为小儿 吃奶正常,身体没病,其实是家长缺乏黄疸的相关知识, 引起广大婴儿家长的注意。若婴儿出现拒乳、喂养困难、 吸吮无力等,应予以重视,及时治疗,防止核黄疸的发生 和发展。
七、核黄疸的特点和分期
胆红素脑病:指血中游离胆红素(胆红素值>20mg/dL)通过 血脑屏障造成基底核等处神经细胞损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 状又称核黄疸。 临床分期: (一)警告期 表现为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和肌张力减退。大多数 黄疸突然明显加深。历 时12~24小时。 (二)痉挛期 轻者仅两眼凝视,阵发性肌张力增高;重者两手握 拳、前臂内旋,角弓反张、有时尖声哭叫。持续约12~ 24 小时。 (三)恢复期 大都于第1周末,首先吸吮力和对外界的反应逐渐 恢 复,继而痉挛逐渐减轻、消失。历时2周左右。 (四)后遗症期 常出现于生后2个月或更晚。表现为手足徐动、 眼 球运动障碍、耳聋、智力障碍或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四、新生儿黄疸分类
临床特点 黄疸出现时间 生理性黄疸4/5 生后2-3天 病理性黄疸1/5 生后24小时内
黄疸高峰时间
黄疸程度 总胆红素值
生后4-5天
轻 —中度,颜面→躯干 足月儿<12.9mg/dL 早产儿<15.0mg/dL 每天胆红素上升<5mg/dL
每天增加5mg/dL
中→重度、延及手心、足 心 足月儿>12.9mg/dL 早产儿>15mg/dL 直胆>2mg/dL 早产儿、低体重儿一旦 出现黄疸需严密监测, 早期干预 黄疸迁延或进行性加剧 或退而复现 有,必须及时正确处理
十、新生儿蓝光治疗的护理
严密观察: ①黄疸:皮肤颜色、程度、黄疸出现时间、颜色的增加和范 围、与出生天数的关系 ②神经系统:哭声、吸吮力、肌张力 ③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保持大便通畅。 ④皮肤护理: 及时更换尿布,预防尿布疹和臀红出现。预防 患儿的擦伤及抓伤、减少光疗对皮肤的损害。
用眼罩遮盖眼睛避免损伤视网膜,尿布遮盖生殖器以免影 响生殖系统发育。 蓝光照射期间的新生儿每日测四次体温 补充水分及热量:每两次奶间喂水 每两小时翻身一次 测血清胆红素浓度 记录时间 照射期间注意加强巡视避免患儿眼罩脱落。 各种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 交接班时交接患儿在接受蓝光箱照射时哭闹情况,及本班 照射的时间,大小便次数。 蓝光箱消毒
新生儿黄疸[1]
一、概念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期血 清 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是新生 儿期最常见的症状。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 超 过2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二、正常胆红素代谢过程
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 胆红素生成较多: 红细胞过剩 红细胞寿命相对短(早产儿低于70天,足月儿约80天, 成人为120天) 血红素加氧酶含量高 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血红素及骨髓红细胞前体较多。 2 血浆白蛋白连结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3 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①载体Y、Z蛋白少②肝酶含 量低、活性差③生后血糖浓度迅速下降 4 肠肝循环增加: 肠道道菌减少 小肠内β-葡萄糖醛酸肝酶活性高 胎粪含胆红素较多(排泄延迟,胆红素重吸收增加)
(三)光照治疗: 蓝光治疗的原理:使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转变成 水 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而不需要通过肝脏代谢,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主要原因。 光照疗法副作用: 光疗期间增加不显性失水量 可出现水样腹泻 可能由于胆盐和未结合胆红素的刺激肠 道造成,因此需增加喂养量 胆红素有光敏感作用,光疗时某些患儿会出现红色斑丘疹 光对视网膜有损害,应用眼罩防护 当结合胆红素>4mg/dl时,光疗可使皮肤呈青铜色(青铜 症),停止照射随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