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统一考试地理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2015年高考安徽卷(文综地理部分)(含答案)

地 中 海2015安徽卷高考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
(共11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答案,多选不给分) 图1为25°N ~32°N 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完成1~2题。
图11.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A .荒漠带B .热带草原带C .热带雨林带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 A .北美东岸与西欧 B .东亚与南亚 C .北美东岸与西岸 D .西欧与南亚图2图23000 40006000 50002009年 2000 2013年1000 2006年2003年面积(km 2)3.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4.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图3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完成5~7题。
图35.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6.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7.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A.机械化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C.经营方式粗放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
表1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
完成8~9题。
表1地区迁入数迁出数其中迁入来自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东部23 5 - 5 10 8中部 3 5 2 - 0 1西部 3 11 3 0 - 0东北 1 9 0 0 1 -8.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9.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①原料②交通③劳动力④信息⑤政策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图4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5届安师大附中、马鞍山二中统一考试试卷化学试卷测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Mg-24 Al-27 S-32 Fe-56 Cu-64 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3分,共54分)1.近年来,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稳定的氢铝化合物Al 2H 6。
Al 2H 6的球棍模型如下图所示,它的熔点为150℃,可用作高能燃料或储氢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60g Al2H 6中含铝原子约为1.2×1023个B .1mol Al 2H 6中约含有4.8×1024个σ键 C .Al 2H 6可以燃烧,产物为氧化铝和水 D .Al 2H 6在固态时所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2. 科学家发现了某种元素的一种新原子,其质量是a g,12C 原子的质量是b g ,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已知信息可得N A =12bB .W g 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WaN AmolC .W g 该原子中含有W a个原子 D .该元素的摩尔质量是aN A g·mol -134.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 4和Fe 2(SO 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 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 nm 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 .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 2O 3C .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 .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且胶粒直径即为氢氧化铁分子直径5.以下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A .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B .除去溴苯中的少量Br 2时加入KI 溶液,充分反应后,弃去水溶液C .用适量苯和液溴混合制溴苯时,只需加铁屑,不必加热D .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时加入CCl 4,分液,取出有机层再蒸馏6OCOOH OH7.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含有以下各种微粒,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饱和Na 2CO 3溶液中:NH 4+、C 6H 5OH 、NO 3-、NH 3·H 2OB .常温下葡萄糖溶液中:SCN —、Cl -、K +、NH 4+C .溴水中:Na +、CO 32-、NH 4+、SO 42—D .PH 大于7的溶液: Na +、Ba 2+、SO 32-、ClO —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氯气能证明非金属性 Cl > C > Si白色沉淀一定是BaSO 49.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 22s 22p 63s 23p 4; ②1s 22s 22p 63s 23p 3; ③1s 22s 22p 3; ④1s 22s 22p 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B .原子半径:④>③>②>①C .电负性:④>③>②>①D .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10. X 、Y 、Z 、W 是短周期元素,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Y 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s 、p 电子数相等;Z 元素+2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W 元素原子的M 层有1个未成对的p 电子。
2015年高考地理安徽卷高清版

2015安徽卷高考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第I 卷一、单项选择题。
(共11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答案,多选不给分) 图1为25° N 〜32° N 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完成 1〜2题。
1 •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A. 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2.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A.北美东岸与西欧 B.东亚与南C •北美东岸与西岸D.西欧与南亚c •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4.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C •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B. 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D.生物多样性增加60005000" 图2 3 •据图推测3000"1000 ,2003-4000年该市围湖造田2003年2006年12009年—2013年r-ter-m图2表示某市 12积(〜m )3年丄地利用。
该通道捷地连接了()”化情况。
完成 3〜4题。
图3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完成5〜7题。
图35.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6 •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B .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 .流水侵蚀7.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A.机械化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C.经营方式粗放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
表1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
完成8〜9题。
8.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9.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①原料②交通③劳动力④信息⑤政策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图4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5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评地理试题(扫描版)

2015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11月阶段测评地理参考答案1.C 解析:我国某地该月12~20日昼长缩短但大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且直射点南移;再加上昼夜差别较小,判断最接近秋分。
2.D 解析:一个月后的12~20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直射点南移,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地球公转轨道位置靠近近日点;台北纬度较低,白昼变短但长于北京。
3.D 解析:伊斯奇瓜拉斯托气候干旱,风力作用为主。
圆石头的形成主要是受风力侵蚀。
4.B 解析: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抬升,伊斯奇瓜拉斯托/塔兰穆帕亚自然公园处于来自海洋气流的背风坡,气候趋于干燥。
5.B 解析: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6.C 解析:从台湾岛到夏威夷群岛的太平洋洋底经过一道海沟消亡边界,故洋底地壳年龄的大致变化趋势是先变老再变年轻。
7.D 解析:南渡江水沙输送量都呈减少趋势,尤其是输沙量减少趋势更加明显。
主要原因可能是中上游农田水利、水库堤坝等工程建设,水沙拦截作用明显;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效果明显,水土流失减轻。
8.C 解析:水沙输送量减少,河口洪涝灾害减小,河口沉积作用减弱,河口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破坏生物多样性。
9.B 解析:排露沟流域年内月均最高气温14.4℃,最热月山顶最低气温大于0℃,即没有冰川。
最大降水带在3300米,发育山地针叶林带;⑧海拔范围降水减少、气温降低,最可能发育灌丛草甸带。
10.A 解析:甲乙两地海拔相近,但甲地位于谷地南坡,为阴坡;乙地位于谷地北坡,为阳坡。
排露沟开口向西北,处于夏季风背风坡。
11.D 解析:根据“短板”原理,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
12.B 解析:兰州市人口容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人口容量上,可见人口容量限制的主要因子不是水资源,而是土地资源。
超过土地资源人口容量,会阻滞经济发展速度,但临时不会使经济停滞甚至衰退;兰州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口迁移方向依然是乡村迁往城市。
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地理第一次联考试题(1)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年级月考考试试卷,其中1-25题为选择题,26、27、28题为综合题。
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
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本试题重点考查点为:生态区划分依据、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判断、区域水果类型判断、森林环境效益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地质构造判读、海水温度影响因素分析、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点、土地类型、植被带判断、气候特点、巴西地理概况、区域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风向、自然灾害类型判断、人口几何中心和人口重心迁移轨迹图判读、正午太阳高度角与楼盘采光条件关系分析、海啸传播距离分析、地震位置判断、气候特征分析、农业区位、长江“黄金水道”的价值、区位优势分析、区域环境问题、地理位置特点描述、降水量年际变化原因分析、气温年较差比较等,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都是核心的骨干地理知识点,设问较好,图文形式丰富,题量适中,整体难度中等。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第1至第4页,第II卷第5至第6 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 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交上。
第I卷(选择题共5O分)本卷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旳。
【题文】L4生态功能区划是依据生态系统特征,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及生态环境敏感性等分异规律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
2019届安师大附中、马鞍山二中统一考试试卷

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统一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44分)下图为2014年12月7日至12月13日全国农业气象关注重点,读图回答1-2题1.和图中阴影部分搭配正确的是:①降雪天气不利于农业生产②降温天气对油菜、蔬菜生长不利③阴雨连绵、日照不足,部分农田将出现湿渍害④大幅降温不利于农作物过冬A.Ⅱ–③B.Ⅱ-- ④C.Ⅰ—①D.Ⅲ—②2.图中M地农业商品率较高的原因是A.生态环境优越B.机械化水平高C.政策优惠D.地广人稀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对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能、太阳能资源丰富B.寒冻风化作用强烈C.湖泊均为咸水湖,且面积不断增大D.河流春汛、夏汛明显4.对区域内众多湖泊成因的解释,可信的是①冰川侵蚀形成冰蚀洼地,冰雪融化,形成湖泊②地壳活动强烈,造成地表断层形成沟谷及洼地,形成湖泊③火山喷火口休眠以后积水而成④河流摆动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⑤洼地积水融化其下冻土层中的冰,使得洼地越来越深,积水越来越多,形成湖泊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④⑤苔藓植物没有维管束,水和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大气,下表为我国某地典型植物体内汞含量表,并且本地没有直接的汞污染源,回答5-6题A.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B.该区域河流没有春汛C.该区域河流含沙量大D.该区域水资源都很丰富6.该区域的汞主要源自A.珠三角工业区B.日本三湾一海C.北美自由贸易区D.京津唐工业区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的召开,使人们更关注冰雪运动。
图1为非洲主要滑雪场地理位置分布示意图。
完成7-8题。
7、图示滑雪场分布的区位特点是A.位于地形崎岖的山地高原区B.位于森林茂密的低山丘陵区C.位于干燥寒冷的草原气候区D.位于终年积雪的高山冰原区8、滑雪场①所在国家的大多数国民以务农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统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5届安师大附中、马鞍山二中统一考试试卷生物试卷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共50分。
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糖脂、胆固醇等B.淀粉、纤维素和糖元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C.淀粉和油脂水解的终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D.糖类可以在叶绿体、高尔基体、肝脏及肌肉中合成2.在生物教材当中出现了很多有关小泡的叙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内质网膜会形成小泡,把附在其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包裹起来,随后小泡离开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移动并最后与之融合B.在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细胞中,含有一些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的,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称为溶酶体C.在植物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开始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到了有丝分裂的末期,这些小泡会聚集成一个细胞板,进而形成新的细胞壁D.刚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中只有很少几个分散的小液泡,随着细胞的长大,这些小液泡就逐渐合并发展成一个大液泡3.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 ,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A.q +1B.p +1C.q -2D.p -14.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 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 O 5 10 1520 25 30 35 40 45 时间(min) 清水 蔗糖溶液 萝卜条长度(cm) 14B.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是因为细胞不吸收蔗糖C.实验说明萝卜细胞膜上运载甘油的载体比葡萄糖载体数量多D.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5.下图是生物体内ATP合成与分解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的是A.能量1可以来自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的过程B.能量1可以来自蔗糖的水解O的光解C.能量2可以用于叶绿体中H2D.能量2可以用于吸能反应6.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
2015年安徽高考地理试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32分)图4 为25~32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完成23~24题。
图423.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A.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4.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该通道便捷的链接了A.北美东岸与西欧B.东亚与南亚C.北美东岸与西岸D.西欧与南亚图5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
完成25~26题。
图525.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逐渐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土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26,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增加 B. 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 生物多样性增加27.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28.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住要是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29.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A.机械化水平不高 B. 水利工程量大C.经营方式粗放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
表1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
完成30 —31题。
30.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的主要目的地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31.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①原料②交通③劳动力④信息⑤政策A.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图7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