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减退及透析患者抗菌药物剂量的调整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表1-2)(一)基本原则许多抗菌药物在人体内主要经肾排出,某些抗菌药物具有肾毒性,肾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如下:1.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
2.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较低的抗菌药物。
3.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清除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
根据抗菌药物体内过程特点及其肾毒性,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选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主要由肝胆系统排泄,或经肾脏和肝胆系统同时排出的抗菌药物用于肾功能减退者,维持原治疗量或剂量略减。
2.主要经肾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的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者可应用,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酊清除率为准)调整给药剂量。
3.肾毒性抗菌药物避免用于肾功能减退者,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酊清除率为准)调整给药剂量,并进行肾功能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置肾脏损害。
二、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表1-3)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选用及剂量调整需要考虑肝功能减退对该类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程度,以及肝功能减退时该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发生毒性反应的可能性。
由于药物在肝脏代谢过程复杂,不少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尚未完全阐明,根据现有资料,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药物主要经肝脏或有相当量经肝脏清除或代谢,肝功能减退时清除减少,并可导致毒性反应的发生,肝功能减退患者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如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酯化物等属此类。
(二)药物主要由肝脏清除,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减少,但并无明显毒性反应发生,肝病时仍可正常应用,但需谨慎,必要时减量给药,治疗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肝功能。
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不包括酯化物)、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等属于此类。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分析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情况,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肾病风湿免疫科接治的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数据进行整理,回顾并分析其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情况,共100例。
结果:本次实验共调查100例患者,其中共70例需要剂量调整,占比62.50%,已调整的占需调整的30.00%(21/70)。
结论:在对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抗菌药物的应用时,应按照其个人情况以及病情发展变化进行合理用药,制定针对性用药方案,才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而莫西沙星、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在应用时不需要调整剂量,所以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抗菌药物;剂量调整肾功能不全又被称为肾功能衰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肾脏肾小球排泄功能异常,所以临床中主要以肌酐高于正常值上限和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正常值下限,因为肾小球被严重损坏,所以机体在代谢废物的排泄能力降低,导致酸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后群[1]。
主要分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和急性肾功能不全,因为此时患者各个器官已经有所损伤,所以在用药后,药物的吸收、体内的分布、代谢等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在选择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2]。
现阶段,大部分抗菌药物进入人体后都需要通过肾脏排出,因此对于肾功能减弱的患者,需要按照其体内的肌酐清除率来合理选择药物剂量[3]。
本次研究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肾病风湿免疫科接治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数据进行整理,回顾并分析其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情况,分析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情况,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整理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肾病风湿免疫科接治的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数据进行整理,回顾并分析其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情况,共100例。
其中包含53例女性患者,占比53.00%,其余47例均为男性患者占比47.00%,年龄最大的患者80岁,年龄最小的患者59岁,平均年龄(71.4±7.8)岁。
CRRT实施期间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

阿米卡星
95%肾脏排泄
甲砜霉素 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
70-90%肾脏排泄 4.9-30.3%肾脏排泄
肾脏排泄 10 %肾脏排泄
药物名称
环丙沙星 左旋氧氟沙星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卡泊芬净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磷霉素
清除途径
50-70%肾脏排泄 75-90%肾脏排泄
80%肾脏排泄 <0.03%肾脏排泄 <2%肾脏排泄,大 部分肝脏代谢 1.4%肾脏代谢 80-90%肾脏排泄
甲砜霉素
1.4
林可霉素
0.7
药物名称 环丙沙星 左旋氧氟沙星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卡泊芬净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磷霉素
表观分布体积 2--3
1.5-2.5(1.8)
0.65-0.7
>10
4.6
未知 0.43-1.25(0.65)
0.94-1.4 0.57-0.85(0.6)
0.36
药物的分子量
30%肾脏排泄
不需调整
不需调整
<2% 肾 脏 排 泄 , 大 部 若 CrCL<50 时 , 因 环
分肝脏代谢
糊精蓄积,改口服或
停药
常用抗菌药物的清除途径-1
主要经肝脏代谢无需调整剂量的抗菌药物
阿奇霉素、头孢曲松、氯霉素、克林霉素、米诺环素 、利奈唑胺、多西环素、甲硝唑、莫西沙星;
肾功能受损无需调整剂量的抗真菌药物: 两性霉素B和两性霉素脂质体、卡泊芬净、伊曲康唑 口服、米卡芬净、伏立康唑口服
778
VitB12 Vitamin B12
1355
菊糖
Inulin
肾功能不全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杨伟君时间:2019.12.26一、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发病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一) 慢性肾功能不全对抗菌药物 PK/ PD 的影响表现为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减少,半衰期延长,导致血药浓度升高。
肾功能不全时药物由肾小管重吸收速率及吸收程度均降低,因水肿、血浆白蛋白降低使药物与蛋白的结合量减少,药物游离部分增多,影响血药浓度。
(二)、优化给药方案的推荐意见1.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选择原则:肾功能不全时,需根据以下因素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1)肾功能减退程度;(2)抗菌药物对肾毒性的大小;(3)药物的体内过程,即PK特点;(4)抗菌药物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后可清除的程度。
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其半衰期可因肾功能减退而延长,因此,半衰期可作为调整用药的重要依据。
但同一药物在不同患者的血半衰期差异较大,如有条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进行个体化给药。
2、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剂量调整原则 :(1)正常应用或剂量略减:包括主要经肝胆系统代谢或排泄的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部分品种(氨苄西林和头孢哌酮)、多数抗真菌药物、抗分枝杆菌的多数品种及利奈唑胺等。
(2)可选用,但剂量需适当减少:主要经肾脏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的抗菌药物,需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给药方案,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的多数品种、左氧氟沙星及磺胺甲噁唑等。
(3) 应避免应用,确有指征使用时,需在监测治疗药物浓度的情况下减量应用: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出,且有较大毒性,包括氨基糖甙类、多黏菌素类及糖肽类等。
(4)不宜应用:包括四环素类(多西环素除外)、呋喃类及萘啶酸等,四环素可加重氮质血症,如有指征应用时需慎重考虑,并肾功能损害程度减量应用;呋喃妥因、萘啶酸:可在体内明显积集,产生神经系统毒性。
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

<10:1~2g q24h >30:2~4g q8~12h 15~30:1g q12h(舒巴坦日剂量不超过2g) <10:1g q12~24h(舒巴坦日剂量不超过1g) >50~90:2g q8h 10~50:2g q12~24h
<10:1g q24h
第 1 页,共 3 页
CRRT*患者给药方式
血液透析
透析后追加0.5~2g 透析后给药
透析后追加1g
分类
头 霉 素 类
碳 氢 霉 烯 类
大 环 内 酯 类
氨 基 糖 苷 类
喹 诺 酮 类
糖 肽 类 林可霉素
四环素类
药品名称
头孢西丁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美罗培南 红霉素 罗红霉素 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庆大霉素 阿米卡星
异帕米星
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万古霉素 克林霉素 多西环素
透析后按Ccr<10 加2.25g
0.75~1.5g q8~12h 无需调整剂量 2g q12~24h
按Ccr<10给药,透析后给 药
按Ccr<10给药,透析后追 加0.25~0.5g
2g q12~24h
2g q8h
透析后追加1g
1~2g q12h 2g q12~24h
按Ccr<30给药,透析后给 药
0.5g qd
无需调整剂量
无需调整剂量
>50:正常剂量 1~1.7mg/kg q8h或5mg/kg qd 10~50:正常剂量30~70% q12h
首次剂量:3mg/kg 维持剂量:2mg/kg
透析后2/3常规量
<10:正常剂量20~30% q24~48h
7.5mg/kg q12h 日剂量<1.5g
头孢克洛 头孢曲松
po:0.25~0.5g tid 1~2g q24h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规范

肾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时的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利福平克林霉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苯唑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氯霉素两性霉素B异烟肼甲硝唑伊曲康唑口服液可应用,按原治疗量或略减量青霉素羧苄西林阿洛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氟康唑吡嗪酰胺可应用,治疗量需减少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氟胞嘧啶伊曲康唑静脉注射剂避免使用,确有指征应用者调整给药方案*四环素土霉素呋喃妥因萘啶酸特比萘芬不宜选用注:* 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或按内生肌酐清除率(也可自血肌酐值计算获得)调整给药剂量或给药间期。
主要自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应按轻度肾功能减退情况减量给药,可用正常治疗量的2/3~1/2。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的大多数品种即属此类情况。
经肾、肝两途径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均属此种情况。
4、药物主要由肾排泄,肝功能减退者不需调整剂量。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属此类。
肝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物肝功能减退时的应用注: * 活动性肝病时避免应用。
. .青霉素 头孢唑啉 头孢他啶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多粘菌素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诺氟沙星 按原治疗量应用哌拉西林 阿洛西林 美洛西林 羧苄西林头孢噻吩 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头孢哌酮红霉素 克林霉素甲硝唑 氟罗沙星 氟胞嘧啶 伊曲康唑严重肝病时减量慎用林可霉素 培氟沙星 异烟肼* 肝病时减量慎用 红霉素酯化物 四环素类 氯霉素 利福平两性霉素B 酮康唑 咪康唑 特比萘芬磺胺药肝病时避免应用。
抗菌药物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合理应用与调整

抗菌药物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合理应用与调整一、引言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有效地消灭或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然而,在应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因为肾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之一,肾功能不全患者往往对抗菌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从而增加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容易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
因此,本文将探讨抗菌药物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合理应用与调整,旨在指导临床医生在治疗这类患者时更加科学有效。
二、肾功能不全的定义及分类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滤过功能下降,导致尿液中代谢产物排泄减少的一种疾病。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大小,肾功能不全可分为急性肾损伤(AKI)和慢性肾病(CKD)两类。
其中,AKI指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肾功能急剧下降,常常是由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缺血性肾病等造成的;而CKD则是指肾功能逐渐下降,持续时间较长,常见原因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肾脏代谢和排泄功能下降,抗菌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药物浓度容易积累,容易出现药物中毒和不良反应。
三、抗菌药物的分类及适应症根据药理学作用和药物靶点的不同,抗菌药物主要分为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抗真菌药物三大类。
1.抗生素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
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应根据患者的GFR水平来调整抗生素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以避免过度积累而导致中毒。
对于肾小球滤过率在30ml/min以下的CKD患者,应减少抗生素的剂量和延长用药间隔,避免药物毒副作用对肾脏的损害。
2.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常见的包括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抗乙肝病毒药物等。
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谨慎,尤其是那些通过肾脏代谢和排泄的药物,容易在体内积累,增加药物毒副作用的风险。
因此,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肾功能调整抗病毒药物的剂量和用药频率,避免药物在体内的过度积累。
肝、肾功能减退时应用抗菌药物需要注意的问题

肝、肾功能减退时应用抗菌药物需要注意的问题患者肾功能有轻度减退时,磺胺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多黏菌素B及多黏菌素E、万古霉素等在血中的半衰期有明显延长;中度或高度减退时则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的血半衰期也延长;而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两性霉素B等的半衰期在肾功能减退时,其延长并不显著。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头孢噻啶除外)由于毒性低微,因此在肾功能减退时可以不减量或不将给药间期延长(也可稍减量及延长给药间期),但因临床所用时大多系钠盐或钾盐,故要密切注意电解质平衡。
氨苄西林在血中浓度增高时,其皮疹发生率将增多。
磺胺药在肾功能减退时不仅其半衰期有明显延长,且易导致血尿、结晶尿,并可使肾脏损害加重,故在肾功能中度或重度损害时不宜采用,而在肾功能轻度减退时,其应用也要特别审慎,应与碳酸氢钠合用,同时多喝水以利药物的排出。
氨基糖苷抗生素、多黏菌素B及多黏菌素E、万古霉素等在应用普通剂量时即可对肾脏产生损害,且其半衰期在肾功能减退时均有明显延长,自2~6小时延长至2~10天不等。
由于药物在体内吸收和分布的个体差异很大,而多次测定血清中的药物浓度不仅不易做到,也不易做得正确,因此当肾功能有中度或高度减退时,最好不用这些抗生素。
必须采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则须按肾功能情况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尿素氮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肾功能轻度减退时,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的给药间期宜白8小时延长为12~24小时,中度减退时延长为24~48小时,重度减退时延长至48~72小时。
首次冲击量可给原量或倍量,卡那霉素为0.5~1.0 g,庆大霉素为80~160 mg。
以后每次卡那霉素为0.5g,庆大霉素为80 mg(均系成人量,肌注或静滴)。
也可将每日用量减少,肾功能轻度、中度和重度减退时各给正常量的1/2~2/3、1/2~1/5和1/10~1/5,均2次/d。
万古霉素几乎全部由肾脏排出,正常半衰期为2~10小时,肾功能高度减退时可延长为6~10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A:来源于药品说明书 B: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2010 年版 C:来源于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 D:来源于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 41 版
( 140- 年龄) 体重(kg) ( 140 年龄) 体重(kg) 男性 Ccr: Ccr(m l / min) = 0.818 血清肌酐(um ol/ l ) 72 血清肌酐(m g / m l)
A:来自于泰能 CrCl<20ml/min 的患者若用 药超过推荐量,癫痫发作的 可能性增加;CrCl<5ml/min 时,除非病人在 48 小时内进 行血液透析,否则不应给予 本品 A
1-2g, bidD
美罗培南
0.5-1g, q8h 26-50:1 个单位剂 (单位剂量 量, q12hA 0.5、1、2g)
A
20-40:2.25g,q6h (一日总量 9g) A2
<20:2.25g,q8h( 一日总量 6.75g)A2 11-34:0.25g,q12 h; <10:0.25g,q18-2
透析时 2.25g, q8h,透 、 析后加 0.75gA1 A2
2.25g, q6hD
特治星说明书 A1 我院国产药说明书 A2 所有肾功能减退者的首次剂 量为 0.5g;肾功能减退病人 应用本品 12g/日时,可出现
头孢唑林
0.5-1g,q6-1 2hA
20-50:0.5g,q8h
A
透析后补加 0.25-0.5g
C
长期血液透析患 者, 每次透析末静 脉内给药 2gC
4hA 0.5-2g/日, 分 2-4 次 A ≥16.6: 0.5-2g/日, 分 2-4 次 C <16.6, 75% C
脑病反应 A
头孢替安
A:来自于罗氏芬 头孢曲松 1-2g, qdA >10:1-2g, qdA <10:1 日不超过 2gA 血液透析不能显著清除本 药,透析后不需增补剂量。 此类患者应根据血药浓度调 整剂量 A
头孢甲肟
1-4g/日,分 2 次A A:来自于舒普深 1.5-3g/日, 分2次A 15-30:最多 6g/日, 分2次A <15:最多 3g/日, 分2次A 10-50: 1g, q12-24hC 血液透析患者的头孢哌酮半 衰期轻微缩短,但舒巴坦的 药动学特性明显改变 A
1-2g, q8-12hA
<10-30:首次用量 1-2g,以后用量减 半A
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0.75g, qd 0.4g, qdA
D
>50: 0.75g, qd
D
20-49: 0.75g, q, 然后 0.5g, q48hD
首剂 0.75g,然后 0.5g, q48hD
①<10: 每 4-7 日 1gB ②<10: 每 7-14 日 1gC 每 4-7 日 1gD 0.5g, q24-48hD
稳可信说明书也注明肾功能 减退患者的使用剂量。 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 说明维持剂量可用下列公式 计算:维持剂量 (mg/24h)=150+15× Ccr(ml/min)。血液透析或腹 膜透析不能有效清除本药
头孢哌酮钠 舒巴坦
透析后给药 A
拉氧头孢
1-2g, q12hA
>50:1g, q8hC
<10:1g,q24-48hC 首次用量 0.5、 1 或 2g, 维持量为首次剂量的 1/4,间隔时间是 6、8 或 12h; 对严重感染者, 每次血液透析后, 在原 有的维持量上增加首 次用量的 1/8A
氨曲南
血液透析
持续肾脏替代 治疗 CRRT
说明
①透析后给药,q12hA; 0.5g, q12hA 0.5g, q12hA 1g, q12hA 1g, q12hA ①若病情需要持续使 用本品, 建议在血透后 根据病情再给予全量 A ; ②0.5g,q24h, 透析结束 B 后补充 0.5g ②0.25g,q12h,透析结 束后补充 0.25gB。 ③接受长期血液透析 的终末期肾病患者, 0.1g,q12hC.
首剂 0.75g,然后 0.5g, q48h,但未 获 FDA 批准 D 肾功能损害的病人和慢性透
析,如血液透析和持续性不 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无需调 整剂量 A 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患 者,斯沃的药动学不发生改 变,因此不需对肾功能不全 患者调整剂量;但其代谢产 物可能蓄积,危险性不详, 因此对肾功能不全者应权衡 使用斯沃与其代谢物蓄积潜 在风险间的利弊 肾功能受损患者, 首剂: 0.4g, 前 3 天按常规剂 qd;维持剂 量,第 4 天按 Ccr 量:0.2g, 调整。40-60:0.4g, qd q48h 或 0.2g, q24hA 肾功能减退患者 给予首次冲击量 0.75-1.0g 后, 应根 据血药浓度监测 结果或 Ccr 调整剂 量。①>80: 见正 常剂量; 50-80: 1g, q12hB ②>80: 见正常剂 量;50-80: 每 1-3 日 1g C 肾功能受损患 者,前 3 天按常 规剂量,第 4 天 按 Ccr 调整。 <40:0.13g, q24h 或 0.4g, q72hA
10-25:1/2 个单位 <10: 1/2 个单位 剂量, q12hA 剂量, q24hA
0.5g, q24hD
A:来自于倍能
哌拉西林他 唑巴坦
4.5g, q8HA1; 3.375g,q6H
A2
>40: 4.5g, q8h (一 日总量 13.5g)A1 40-90:3.375g,q6h( 一日总量 13.5g) A2 >50:0.5-1g,q6-12h
女性 Ccr = 0.85*相应的男性计算值
A
利奈唑胺
0.6g, q12hA
透析后给药 0.6g,q12hA
替考拉宁
0.13g, q24h 或 0.4g, q72hA
患者体重超过 85kg 建议按公 斤体重给药:中度感染 3mg/kg,严重感染 6mg/kgA
万古霉素
0.5g,q6h 或 1g, q12hA
①10-50: 每 1-4 日 1gB ②10-50: 每 3-7 日 1gC
肾功能减退及透析患者抗菌药物剂量的调整
抗菌药物 肾功能正 常时的剂 量
0.5g,q6h 亚胺培南西 司他丁 (0.5g: 0.5g) 1g,q8h 2g,q12h 2g,q8h 2g,q6h
肾脏衰竭时的剂量调整 CrCl(ml/min)
41-70:0.5g, q8hA 0.5g, q6hA 1g, q8hA 1g, q6hA 1.5g, q8hA 21-40: 0.5g, q12hA 0.5g, q8hA 0.5g, q6hA 1g, q8hA 1g, q6hA 6-20:0.5g, q12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