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人教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 试卷(解析版) (11)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一、选择题1.读“昆明某日的天气符号和气温状况图”,说明昆明当天的天气情况是()A.多云转晴,最低气温17°C,最高气温27°C B.晴转多云,最低气温17°C,最高气温27°CC.阴转晴,最低气温17°C,最高气温27°C D.晴转阴,最低气温17°C,最高气温27°C 2.决定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因素是()A.出生率B.死亡率C.人口基数D.自然增长率3.下列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世界气温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B.海拔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C.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弯曲D.同纬度的不同地点气温完全相同下图为2018年格陵兰岛4-10月冰川融化程度示意图。
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与往年相比,2018年冰川融化特点为A.融冰时段缩短B.各月融冰程度均超过平均值C.融冰量减少D.5-6月份融化程度增加5.格陵兰岛冰川的变化趋势,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B.C.D.6.关于地球上某点G(40°N 116°E)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地位于南半球B.该地位于西半球C.该地处于高纬度地区D.该地位于北温带7.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是A.1:30 B.1:3000C.1:3000000 D.1:300008.下列不属于亚洲与其他大洲分界线的是()A.乌拉尔山B.土耳其海峡C.白令海峡D.巴拿马运河9.地球的最大周长大约是()A.4万千米B.5.1亿平方千米C.6371千米D.6378千米2014年亚洲运动会于9月19日至10月4日在韩国仁川举行,读韩国主要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从图中可知,韩国属于()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C.高纬度地区D.极地地区11.从图中可知,韩国属于()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12.当自然灾害来临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
2023昆明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3昆明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1.1519一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实现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环球航行能证实()A.“地球是一个球体”B.“天圆地方”C.“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此次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B.北冰洋C.大西洋【答案】1.C2.B3.除夕夜,当零点钟声敲响后,晓红兴奋地给在美国的姑妈打电话送去新年问候,当她向姑妈问候“新年好”时,姑妈却回答“除夕好”。
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两地习俗不同B.两地季节不同C.两地存在时差【答案】C【解析】【详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相同纬度的地区东边的地点早一刻看到日出,这样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的早晚出现了差别,即时间差异。
由于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时间差,中国时间较早,美国时间较晚,中国已经进入新年了,美国时间还处在除夕,C正确。
跟习俗无关,A错误。
两地都是北半球,季节相同,B错误。
故选C。
4.在一间暗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正确的做法是()A.平视地球仪,自左向右拨动球体B.从北极上方向下俯视,顺时针旋转球体C.手托底座任意拨动球体5.演示地球自转时,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图中ABC三点中的()A.A点B.B点C.C点6.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A.四季变化B.五带的形成C.昼夜交替【答案】4.A5.A6.C【解析】【分析】4.在侧视情况下,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也就是自左向右,A正确,C错误。
从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南极上空向下看为顺时针,B错误。
故本题选A。
5.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最先消失的为A,A正确。
B点后消失,C点最后消失,故本题选A。
[推荐]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人教版
![[推荐]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fa707a52ea551811a6875d.png)
上学期期末考试初一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指示东西方向 B.为大小不等的圆C.长度相等 D.共有360条2.下列关于地球公转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B.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C.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D.白昼长短发生变化3.比较图幅相同的云南政区图和昆明政区图发现,昆明政区图具有的特点是()A.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大 B.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大C.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小 D.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小4.下列图例中,通常用于表示河湖的是()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四周高、中间低”可判断该地形为()A.高原 B.山地 C.盆地 D.平原6、“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A.日常生活 B.交通出行 C.农业生产 D.工业生产7、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较弱 B.海拔较高 C.离海较远 D.受冬季风影响读右图,回答8~9题。
8.甲点海拔为()A.1500 米 B.1000 米 C.500 米 D.0 米9.如果乙点的气温为15℃,那么甲点的气温应该是()A.15℃ B.0℃ C.18℃D.9℃10.有关气温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A.非洲大陆最炎热 B.一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方突出C.夏季,大陆气温比海洋气温高 D.沿海湿润地区温差大1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A.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 B.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C.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 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12、下列是四位同学对一日天气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四季如春B.长冬无夏C.终年炎热D.电闪雷鸣13、下列哪种活动不利于大气环境的保护A.大量燃烧煤B.植树造林C.修建水库D.开发太阳能资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能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海陆分布D.地形地势15、青岛降水比塔里木盆地(我国西北内陆)多,可能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人类活动D.地形16.下列大洲中,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包围的是()A、非洲B、大洋洲C、亚洲D、北美洲17.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8、世界上最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19、下列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1:1000B.1:10000C. 0____1千米D.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20、有地图指向标的地图,其指向标的箭头指示的方向一般为()A.东向B.南向C. 西向D. 北向21、想知道伊拉克在哪里,应该查阅( )A、交通地图B、导游地图C、世界政区图D、世界地形图22、小强与爷爷一起去郊游,爷爷提出要登山望远。
【精选】云南省昆明市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人教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初一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指示东西方向 B.为大小不等的圆C.长度相等 D.共有360条2.下列关于地球公转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B.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C.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D.白昼长短发生变化3.比较图幅相同的云南政区图和昆明政区图发现,昆明政区图具有的特点是()A.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大 B.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大C.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小 D.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小4.下列图例中,通常用于表示河湖的是()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四周高、中间低”可判断该地形为()A.高原 B.山地 C.盆地 D.平原6、“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A.日常生活 B.交通出行 C.农业生产 D.工业生产7、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较弱 B.海拔较高 C.离海较远 D.受冬季风影响读右图,回答8~9题。
8.甲点海拔为()A.1500 米 B.1000 米 C.500 米 D.0 米9.如果乙点的气温为15℃,那么甲点的气温应该是()A.15℃ B.0℃ C.18℃D.9℃10.有关气温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A.非洲大陆最炎热 B.一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方突出C.夏季,大陆气温比海洋气温高 D.沿海湿润地区温差大1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A.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 B.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C.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 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12、下列是四位同学对一日天气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四季如春B.长冬无夏C.终年炎热D.电闪雷鸣13、下列哪种活动不利于大气环境的保护A.大量燃烧煤B.植树造林C.修建水库D.开发太阳能资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能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海陆分布D.地形地势15、青岛降水比塔里木盆地(我国西北内陆)多,可能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人类活动D.地形16.下列大洲中,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包围的是()A、非洲B、大洋洲C、亚洲D、北美洲17.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8、世界上最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19、下列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1:1000B.1:10000C. 0____1千米D.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20、有地图指向标的地图,其指向标的箭头指示的方向一般为()A.东向B.南向C. 西向D. 北向21、想知道伊拉克在哪里,应该查阅( )A、交通地图B、导游地图C、世界政区图D、世界地形图22、小强与爷爷一起去郊游,爷爷提出要登山望远。
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有详细答案)人教版

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初一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指示东西方向 B.为大小不等的圆C.长度相等 D.共有360条2.下列关于地球公转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B.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C.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D.白昼长短发生变化3.比较图幅相同的云南政区图和昆明政区图发现,昆明政区图具有的特点是()A.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大 B.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大C.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小 D.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小4.下列图例中,通常用于表示河湖的是()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四周高、中间低”可判断该地形为()A.高原 B.山地 C.盆地 D.平原6、“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A.日常生活 B.交通出行 C.农业生产 D.工业生产7、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较弱 B.海拔较高 C.离海较远 D.受冬季风影响读右图,回答8~9题。
8.甲点海拔为()A.1500 米 B.1000 米 C.500 米 D.0 米9.如果乙点的气温为15℃,那么甲点的气温应该是()A.15℃ B.0℃ C.18℃D.9℃10.有关气温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A.非洲大陆最炎热 B.一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方突出C.夏季,大陆气温比海洋气温高 D.沿海湿润地区温差大1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A.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 B.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C.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 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12、下列是四位同学对一日天气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四季如春B.长冬无夏C.终年炎热D.电闪雷鸣13、下列哪种活动不利于大气环境的保护A.大量燃烧煤B.植树造林C.修建水库D.开发太阳能资源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能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海陆分布D.地形地势15、青岛降水比塔里木盆地(我国西北内陆)多,可能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人类活动D.地形16.下列大洲中,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包围的是()A、非洲B、大洋洲C、亚洲D、北美洲17.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8、世界上最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19、下列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1:1000B.1:10000C. 0____1千米D.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20、有地图指向标的地图,其指向标的箭头指示的方向一般为()A.东向B.南向C. 西向D. 北向21、想知道伊拉克在哪里,应该查阅( )A、交通地图B、导游地图C、世界政区图D、世界地形图22、小强与爷爷一起去郊游,爷爷提出要登山望远。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阅读下列资料,完成第1题。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孕育了生命的蓝色星球,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依次是()A. a→b→c→dB. a→c→d→bC. b→a→c→dD. b→d→c→a2.下列关于经纬度的判读正确的是()A. 纬度自北极点到南极点,由大变小再变大B. 0°经线以西为东经,以东为西经C. 18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D. 0°纬线以北为南纬,以南为北纬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如图1所示),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为了能够更好的认识地球,同学们制作了简易的地球模型—地球仪(如图2所示),通过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运动,读图完成下题。
3.如图2中的铅笔表示()A. 经线B. 纬线C. 地轴D. 赤道4.同学们想要演示地球表面有昼夜之分,需要的条件是()①地球仪不发光②有模拟太阳光的照射③地球仪不透明④地球仪必须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5.2020年,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了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导航定位服务。
如图,静止轨道卫星是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其运行方向、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
下列关于北斗静止轨道卫星说法正确的是()A. 自东向西绕地球运行B. 运行一周约为24小时C. 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运行D. 运行一周约为365天2021年9月23日秋分日时,昆明某校同学进行了日影的观测活动。
图1为当日上午9点40左右同学们观测活动的照片,图2为同学们绘制的校园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正午日影子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6~7题。
6.同学们发现,一天内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A. 越来越短B. 越来越长C. 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7.读图2,对比该学校二分二至日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正午日影子长短的变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地面获取的热量最多B. 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日影子是一年中最短C. 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地面获取的热量最多D. 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正午日影子是一年中最长8.古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其中记载着许多与地理相关的知识。
【推荐】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五华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题卷(全卷两个大题,共36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收好,以便讲评。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①月食现象②天圆地方③地球卫星照片④麦哲伦环球航行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下列是制作简易地球仪模型的基本步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2~4题。
第一步:如甲图所示,在乒乓球的中部用红笔画上一个圆圈,即a线。
第二步:如乙图所示,将铁丝弯成半圆,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
第三步:如丙图所示,在乒乓球b、c两处各钻一个小孔,将d从小孔中穿过,在d的两端用胶布裹几圈,将乒乓球固定在d的中间,同时使乒乓球可以自由转动。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代表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B.b和c分别代表南极和北极C.d代表地轴,实际在地球上并不存在D.借助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运动3.丁图为某同学自制的地球仪,关于图中经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①与180°经线构成经线圈B.地球仪上与①同样长的经线有无数条C.②的形状是圆圈,指示东西方向D.在地球仪上找不到与②长度相同的纬线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②是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C.③位于西半球D.④有极昼极夜现象古时,人们将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的轨迹划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读“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和“北京太阳运动路径示意图”,完成5~7题。
5.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昼夜长短情况一致的是()A.大暑、小满B.立春、清明C.谷雨、霜降D.立秋、雨水6.北京夏至到秋分期间的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夏至日这天太阳运动路径最接近①路线B.秋分日这天太阳运动路径最接近②路线C.日出时间越来越早D.日落时间越来越晚7.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A.夏有凉风冬有雪B.一天之中太阳高度时刻在变化着C.太阳东升西落D.同纬度位置偏东的地点先迎来日出暑假期间,家住M城市的小明跟随旅行团乘大巴到N城市观光旅游。
昆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

昆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
这一记载说明()A.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B.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D.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2.读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正确的是()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②地是热带沙漠气候C.③地是地中海气候D.④地是温带季风气候3.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治理酸雨,韩国国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部植树,说明了()A.中国没有能力自己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环境问题B.发达国家注重环境保护,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意识淡薄C.我国遵循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道路D.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4.我们生活在图中哪一个大洲()A.B.C.D.5.某大学学生于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搭乘中国科考船“雪龙号”远赴南极,登陆难言岛参与第5个南极考察站建设工作,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科考队从中山站到难言岛需要经过大西洋B.难言岛经纬度位置大约在(164°W,75°S)C.2018年2月7日,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在难言岛奠基,此时菏泽市昼短夜长D.图中箭头指示了正确的地球自转方向6.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某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B.某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C.某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D.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7.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大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高原8.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①便利的交通②平坦的地形③高山、荒漠④气候湿热⑤水源充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④⑤9.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亚洲B.人口总数最少的是北美洲C.人口总数最多的是非洲D.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10.小李被选拔为孔子学院的老师,她发现她的学生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平时喜欢唱歌跳舞,小李工作的地方最有可能在( )A.非洲南部B.亚洲西部C.亚洲东部D.欧洲西部11.“肤色较白,头发天生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他是:A.黑种人B.白种人C.黄种人D.混血种人12.某地图比例尺为1:2000000量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A.3千米B.30千米C.6千米D.60千米13.在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许多村落都沿河分布,主要原因是①沿河地带土壤肥沃②沿河地带地形平坦③沿河地带渔业资源丰富④沿河地带交通便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地图三要素是指:()A.图名、比例尺、注记B.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C.地图名称、比例尺、方向D.地图名称、方向、注记15.下列各组气候类型,均为欧洲最典型是()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16.下图表明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A.中高纬度地带B.中低纬度地带C.平原盆地地带D.温和湿润地带17.下列四幅图中,同时符合“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G点是()A.B.C.D.18.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A.板块的内部B.大河的沿岸地带C.大陆的边缘D.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19.下面关于海和洋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B.大洋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把大洋与另一个大洋隔开C.有的海与大洋之间以海峡相连D.海峡是连接两片海域的狭窄水道20.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的三亚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的影响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势的影响21.下列关于世界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乡村、城市聚落的差异,与劳动生产方式关系不大B.中东地区居民属于白种人,使用阿拉伯语C.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欧洲D.凡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国家,便为发达国家22.下列能解释“酷寒的南极大陆下沉睡着万顷煤田”这种现象的是A.大陆漂移B.气候变暖C.人类活动D.植被迁移23.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印度洋24.图是东南亚的高脚屋,其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高寒B.冷湿C.干旱D.湿热25.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和土壤B.气候和资源C.河流和交通D.宗教和习俗26.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是()A.寒带气候分布的地区B.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C.温带海洋气候分布的地区D.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27.下图示意新西兰和惠灵顿气候统计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指示东西方向 B.为大小不等的圆
C.长度相等 D.共有360条
2.下列关于地球公转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B.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C.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D.白昼长短发生变化
3.比较图幅相同的云南政区图和昆明政区图发现,昆明政区图具有的特点是()A.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大 B.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大
C.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小 D.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小
4.下列图例中,通常用于表示河湖的是()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四周高、中间低”可判断该地形为()
A.高原 B.山地 C.盆地 D.平原
6、“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A.日常生活 B.交通出行 C.农业生产 D.工业生产
7、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较弱 B.海拔较高 C.离海较远 D.受冬季风影响
读右图,回答8~9题。
8.甲点海拔为()
A.1500 米 B.1000 米 C.500 米 D.0 米
9.如果乙点的气温为15℃,那么甲点的气温应该是()
A.15℃ B.0℃ C.18℃D.9℃
10.有关气温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非洲大陆最炎热 B.一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方突出
C.夏季,大陆气温比海洋气温高 D.沿海湿润地区温差大
1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A.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 B.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C.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 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12、下列是四位同学对一日天气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四季如春B.长冬无夏C.终年炎热D.电闪雷鸣
13、下列哪种活动不利于大气环境的保护
A.大量燃烧煤B.植树造林C.修建水库D.开发太阳能资
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能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海陆分布D.地形地势
15、青岛降水比塔里木盆地(我国西北内陆)多,可能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人类活动D.地形
16.下列大洲中,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包围的是()
A、非洲
B、大洋洲
C、亚洲
D、北美洲
17.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8、世界上最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19、下列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1:1000
B.1:10000
C. 0____1千米
D.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20、有地图指向标的地图,其指向标的箭头指示的方向一般为()
A.东向
B.南向
C. 西向
D. 北向
21、想知道伊拉克在哪里,应该查阅( )
A、交通地图
B、导游地图
C、世界政区图
D、世界地形图
22、小强与爷爷一起去郊游,爷爷提出要登山望远。
小强查看了旅游图,发现有两条路可能上能下山。
如图为小山的等高线图,你认为小强的下列哪种想法或做法比较合理()
A、为了让爷爷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C —A
B、为了让爷爷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B —A
C、为了尽快到达山顶,应选择从B—A
D、为了既快速又省力,应选择从C—A
23、一艘油轮正航行在这样一个地方:北侧是北半
球,南侧是南半球,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该油轮
所在的位置是()
A、20°W,纬度0°
B、160°E,纬度0°
C、180°E,90°N
D、经度0°,90°S
24、甲地位于98°E,31°N;乙地位于88°W,28°S。
甲地在乙地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5、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A.0°纬线上B.0°经线上
C.北纬80° D.南极点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
1、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出图中A、B、C、D四处代表的节气名称。
A ;
B ;C_________。
(2)当地球公转到A处时,太阳直
射,对北半球大部分地区说,正午
太阳高度最大,白天时间最长,地面得到的热量最
多,北半球处于季。
(3)由图可知,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
__________的更替。
(4)每年3、4、5月为北半球的季;9、10、11月为南半球的季。
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A点的海拔高度是米。
(2)B处的地形部位是。
(3)图中所画的①、②、③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该是(填数码)。
(4)图中甲、乙是两处村落,甲村落位于乙村落的方向;若甲、乙两村落图上相距5厘米,那么,两村落的实地距离是千米。
(5)甲、乙两村落中,将更有可能演变成为城市聚落的是,判断理由是。
3、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1)大洲①②④⑤
(2)大洋⑧⑨⑩⑾
(3)两极 (填数字代号) 北极_______ ⑥⑦的界线是。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没题2分,总分50分)
二、综合题(每空2分,总分50分)
1、(1)夏至秋分冬至
(2)北回归线夏
(3)季节 (四季)
(4)春季春季
2、(1)600 (2)鞍部(3)(3)
(4)西北 10 (5)乙处地势平坦,水资丰富
3、(1)①亚洲②欧洲④大洋洲⑤南极洲
(2)8、太平洋 9、大西洋10、印度洋 11、北冰洋
(3)12 巴拿马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