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一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参考例题)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 6.6m ,次梁的跨度为 5.0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 度为 2.2m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2、按高跨比条件,当 h 1 l 55mm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 40
8 14 h (1 ~ 1)h (200 ~ 300)mm ,取 b 250mm 。
23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 1m 宽板带计算:
-1-
钢筋混凝土结构楼盖课程设计
水磨石面层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0.65 1 0.65kN / m 0.08 25 2.0kN / m 0.015 17 0.255kN / m
h02
1 1 2s ( b 0.350)
s 1 0.5
1.011.916673602 2570.914 106
0.030
0.030
0.985
As M / s f y h0
720.2
-76.61
1.011.92003402 275.128 106
0.930
0.930 0.953 0.962 0.946 0.957
As M / s f y h0 (mm2)
480.7
480.7 322.3 255.8 317.7 293.6
选钢筋
①~②轴线 ⑤~⑥轴线
②~⑤轴线
实际配筋
①~②轴线 ⑤~⑥轴线 ②~⑤轴线
8/10@1 30 8/10@1 30 495mm2 495mm2
板 主梁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指导书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某多层厂房的楼盖平面如图1-31 所示,楼面做法见图1-32 ,楼盖采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试设计之。
设计要求:1.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2.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3.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图、板、次梁和主梁的模板及配筋图。
进行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有:(1)计算简图;(2)内力分析;(3)截面配筋计算;(4)构造要求;(5)施工图绘制图 1-31 楼盖平面图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图1-32 楼盖做法详图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步骤:1.设计资料(1)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 k=10kN/m2。
(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3)。
(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或HRB335,吊筋采用HRB335,其余均采用HPB235。
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9m,次梁的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3m。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如图1-33所示。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所以板厚取。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取,截面宽,取。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取,截面宽度取为,柱的截面尺寸b×h=400×400 mm2。
图 1-33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3、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1)、荷载计算恒荷载标准值小计活荷载标准值: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2)、计算简图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图1-34(a)所示,由图可知:次梁截面为b=,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则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板的计算简图1-34(b)所示。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单向板肋形结构设计指导书教材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单向板肋形结构设计指导书2014年6月一、结构布置在肋形楼盖结构中,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格和板的布置,需注意的问题如下:(1) 承重墙、柱网和梁格布置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柱网尺寸宜尽可能大,内柱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少设。
(2) 结构布置要合理、经济① 由于墙柱间距和柱网尺寸决定着主梁和次梁的跨度,因此,它们的间距不宜过大,根据设计经验,主梁的跨度一般为 5m~8 m ,次梁为 4m~6 m 。
② 梁格布置力求规整,梁尽可能连续贯通,板厚和梁的截面尺寸尽可能统一。
在较大孔洞的四周、非轻质隔墙下和较重的设备下应设置梁,以避免楼板直接承受集中荷载。
③ 由于板的混凝土用量占整个楼盖的50%~70%,因此,应使板厚尽可能接近构造要求的最小板厚。
根据设计经验及经济效果,板的跨度即次梁的间距一般为1. 7~2. 7 m ,常用跨度为 1.7m~2.5m 左右。
④ 为增强横向刚度,主梁一般沿房屋横向布置,并与柱构成平面内框架,这样可使整个结构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
内框架与纵向的次梁形成空间结构,因此房屋整体刚度较好。
当横向柱距大于纵向柱距较多时,也可沿纵向布置主梁。
因为主梁承受的荷载较大,减小其跨度既可减少内力,又可增加房屋净高。
(3) 单向板和双向板肋形结构的区别若板的两个方向跨度比21/2l l ≤时,按双向板肋形结构设计;若21/2l l >,则按单向板肋形结构设计。
二、初步选择板、梁的截面尺寸 1、板的厚度板的尺寸除满足承载力、刚度、裂缝宽度要求外,尚应满足施工要求。
板厚取40/0l h ≥;按施工要求,一般楼板厚度为60mm~120mm ,密肋板厚度不少于50mm ,工业建筑楼板厚度不少于70mm ,本设计楼板厚度可选80mm 。
2、次梁的截面尺寸次梁高度取011~1812h l ⎛⎫=⎪⎝⎭,宽度取h b ⎪⎭⎫⎝⎛=21~31。
3、主梁截面尺寸主梁高度取011~148h l ⎛⎫=⎪⎝⎭,宽度取h b ⎪⎭⎫⎝⎛=21~31。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1、课程设计目的1、掌握楼面结构布置原则;2、掌握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设计方法;(1)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3)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3、进行结构施工图绘制的训练。
2、设计资料某多层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肋梁楼盖,其楼盖平面图如图所示,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1、荷载楼面水泥砂浆面层厚20mm(γ=20kN/m3);楼面活载标准值另定梁、板均用20mm厚纸石灰砂浆抹底(γ=17kN/m3)。
2、材料:混凝土:C25或C30;钢筋:板—HPB235级钢筋;梁—受力钢筋用HRB400或HRB335级钢筋,箍筋、架立钢筋用HPB235级钢筋3、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及主梁伸入墙内240mm,柱的截面尺寸b×h=450 mm×450mm3.设计内容和要求(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板配筋图;(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和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比例1:100~1:200);2.次梁及主梁配筋图;(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并绘制主梁的弯矩包铬图、抵抗弯矩图。
3.在图中标明有关设计说明,如混凝上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3)计算书1、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
计算书格式及书写步骤可参阅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教材)或自行设计书写格式。
2、计算书要求字迹端正、清晰。
3、施工图要求图面匀称美观、线条清楚、字体端正、尺寸详细、符合施工图要求。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M
截面项目
边支座
第一支座左
第一支座右
第二支座左
第二支座右
dy
0.45
0.6
0.55
0.55
0.55
V
内力 计算表可参见下表,或自己 设计
3.配筋讦算◆次梁配筋列表计算,参考板的配筋。>正截面: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按表4.4(P66)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0.1≤ξ≤0.35>斜截面:按剪力计算箍筋和弯起筋数量。下列区段内应将计算所需的箍筋面积增大20%:对集中荷载,取支座边至最近一个集中荷载之间的区段;对均布荷载,取支座边至距支座边为1.05h₀的区段; 其中h₀ 为梁截面有 效高度
①
②
跨度 高跨比 (h/1) b/h主梁 5~8m 1 8 14次梁 4~6m 1 112 18 3 2单向多跨连续板 1.7~3.0m (工业楼板必须≥70mm)
1
·5 .板中构造钢筋◆分布钢筋:垂直于受力钢筋,其作用1)固定受力钢筋位置;2)抵抗温度收缩应力以) 分布荷载的作用外,3)承受一定数量的弯矩。《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规定,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的分布钢 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长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0.15%。此外,分布钢筋的崔 面面积尚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应均匀布置于受力钢筋内侧 其间距不宜大于250mm, 直径不宜小于6mm, 在受力钢筋的弯折处也应布置分布钢筋。对无保温或隔热措施的外露结构,以及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其 分布钢筋还应适当加密,宜取为150~200mm, 并应在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嵌入墙内的板面构造钢筋:由于砖墙的嵌固作用,板内产生负弯矩,使板面受拉开 裂。在板角部分,除因传递荷载使板在两个正交方向引起负弯矩外,由于温度收缩影 响产生的角部拉应力,也促使板角发生斜向裂缝。为避免这种裂缝的出现和开展,《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对于嵌入承重墙内的现浇板,需配置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直径不应小于8mm(包括弯起钢筋在内)的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长度不应小于1₁/7。对两边嵌入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上述构造钢筋,伸出墙面的长 应不小于11/4,1₁为板的短边长度。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跨中受力钢筋 截面面积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小。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05
支座设计与构造要求
支座类型及选择依据
支座类型
根据结构形式和荷载要求,常见的支座类型包括固定铰支座 、滑动铰支座、固定端支座等。
选择依据
支座的选择需考虑结构的整体刚度、变形要求、荷载传递方 式以及施工便捷性等因素。
支座构造要求及注意事项
支座垫石
应设置于梁底与支座之间,确保荷载 均匀传递。
支座钢板
后产生过大的应力。
计算实例与结果讨论
计算实例
以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为例,根据设计荷载和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支座类型 并进行详细设计。通过计算得到支座的尺寸、刚度等参数,以及锚栓的直径、数量和布
置方式等。
结果讨论
经过计算分析,所选支座类型和设计参数能够满足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同时, 通过对比不同支座类型和设计方案的优劣,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经验与启示
总结该工程验收过程中的经验 和启示,为类似工程的验收提
供参考和借鉴。
07
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课程设计成果回顾
完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设计
通过合理的荷载计算、截面设计、配筋计算和构造措施,成功设计出满足规范要求的楼盖 结构。
掌握结构设计基本流程和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熟悉了从荷载分析、结构布置到详细设计的全过程,掌握了钢筋混凝 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 能力。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问题一
荷载计算不够精确,导致结构安 全度不足。改进措施:加强对荷 载规范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荷载
计算的准确性。
问题二
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存在不足, 影响结构性能。改进措施:加强 对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理论的学 习,结合实践经验进行优化设计
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题目及资料题目:设计某三层轻工厂房车间的楼盖,拟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要求进行第二层楼面梁格布置,确定梁、板、柱截面尺寸,计算配筋并绘制出结构施工图。
1、活荷载:本车间类别为四类金工车间,车间内无侵蚀性介质。
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如图1-1所示。
其中,I x =6000mm ,I y =6900mm 。
经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知:板跨≥1.2m 时,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10.0kN/m 2;板跨≥2.0m 时,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8.0kN/m 2;次梁(肋)间距≥1.2m 时,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8.0kN/m 2;次梁(肋)间距≥2.0m 时,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 6.0kN/m 2;对于主梁,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5.0kN/m 2。
2、楼面构造:采用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15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3、屋面构造(计算柱内力用):三毡四油防水层,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150厚(平均)炉渣找坡层、120厚水泥珍珠岩制品保温层;一毡二油隔气层,6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4、梁、柱用15mm 厚混合砂浆抹灰。
5、材料:混凝土采用C30;主梁、次梁、板受力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它可采用HRB335级或HPB300级钢筋。
6、查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知各材料自重分别为:水泥砂浆20kN/m 3,混合砂浆17kN/m 3,钢筋混凝土25kN/m 3。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1、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跨度为6m ,次梁跨度为6.9m 。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6/3=2m ,45.32/9.6/0102==l l ,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2、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 mm 6730/200030/0==≥l h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70≥h ,取板厚mm 80=h 。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双学位)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班级: 土木工程双学位班
二、设计题目
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 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 200)
(2)、板的配筋图(1: 50)
(3)、次梁的配筋图(1: 50;1: 25)
(4)、主梁的配筋图(1: 40;1: 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四、设计资料
1.题号:
第n题(见表一, 表中有30道题目, 学生按学号选择不同的题目, 表中长度单位为米)
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240mm承重砖墙, 内设钢筋混凝土柱, 其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
(1)、楼面活荷载, 单位为(见表一)(2)、楼面面层: 水磨石地面
(3)、楼盖自重: 钢筋混凝土容重(4)、平顶粉刷:
4、材料
(1)、混凝土: C20或C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