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教案
美术年画教案8篇

美术年画教案8篇美术年画教案1主题产生:过完新年的孩子们,聚到一起话题就特殊多,“我跟爷爷拜年去了。
”“我们也去亲戚家拜年了,收到了叔叔给的很多压岁钱。
”“我们还去放烟花呢。
”……拜年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风俗,许多家庭除了去各家各户拜年,一般还要在门上窗上张贴一些年画,增加一些过年的气氛,为此,在孩子们谈论的同时,我适时的问他们:“过年了你们家里有什么改变呢?”有的孩子说:“家里新买了许多家具。
”“家里挂了鞭炮和中国结。
”“我们家的门上妈妈贴了两个小伴侣”“我们家也贴了小伴侣,还有对联和别的画。
”“为什么妈妈要贴这些画呢?这种画叫什么名字呢?”孩子们个个摇头,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只有几个人能说出似乎是很欢乐的。
“我也觉得这些画很美丽的,老师你知道究竟妈妈为什么要帖这些画呢?”从孩子的这一提问中我发觉他们对年画产生了爱好,也产生了想了解的愿望,因此我设计了观赏年画的活动。
活动目标:1、通过观赏引导幼儿了解古代年画的构图及其所要表现的含义。
2、引导幼儿观赏年画的主要色调,感受年画颜色所呈现的欢乐、喜庆、吉利的气氛。
3、引导幼儿自由创作一幅具有某种含义或能表现自己美妙祝福的年画。
作品选择与活动预备:1、收集各类古代年画。
2、了解一些喜庆吉利的问候语。
3、录有鞭炮声和《金蛇狂舞》音乐的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听放鞭炮的声音,随着《金蛇狂舞》的音乐,老师身穿唐装带着幼儿在活动室的门窗上张贴年画,导入活动。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听到鞭炮声我们感觉要――过―年―啦!过年啦,我们一起来贴年画吧。
〔老师带着幼儿在鞭炮声中听着《金蛇狂舞》的音乐在活动室的门窗上一起张贴年画。
〕〔评析:老师带着幼儿在鞭炮声中,听着《金蛇狂舞》的音乐在活动室的门窗上张贴年画,把幼儿带入了一个张灯结彩、欢高兴喜过大年的环境气氛中,引起孩子深厚的爱好和主动参加活动的热忱,利于幼儿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学习。
贴完年画,孩子们纷纷发出:“哇……好美”的赞美声,接着在孩子的爱好点上,老师自然的引入对年画进行观赏。
大班美术《年画》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年画》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民间艺术》中的第2节《年画》。
详细内容包括年画的起源、种类、制作方法以及年画的寓意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年画的起源、种类和制作方法,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年画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年画的制作方法及寓意。
教学重点:了解年画的起源、种类,掌握年画的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年画样品、课件、投影仪、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2. 新课内容:(1)介绍年画的起源、种类。
(2)讲解年画的制作方法。
(3)分析年画的寓意。
3. 实践环节:(1)分发画纸、画笔、颜料等材料。
(2)教师示范年画的制作过程。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年画。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幅年画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年画的起源、种类2. 年画的制作方法3. 年画的寓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新年快乐”为主题,创作一幅年画作品。
2. 答案:(1)作品要求:色彩鲜艳、寓意吉祥、富有创意。
(2)作品尺寸:A3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年画的寓意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等。
(2)鼓励学生将年画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传播民间艺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年画的制作方法及寓意。
2. 实践环节的教学组织和指导。
3. 作业设计的具体要求和答案。
一、年画的制作方法及寓意1. 制作方法:(2)勾线:学生用铅笔在画纸上勾勒出年画的轮廓。
(3)上色:学生根据画稿,用画笔和颜料为年画上色。
幼儿园大班美术精品教案《年画》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精品教案《年画》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传统文化与美术创作》,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年画》。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幼儿解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年画艺术,掌握年画创作方法,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年画历史背景、种类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
2. 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年画创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4. 增进幼儿对传统文化解,激发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年画创作方法及技巧。
2. 教学重点:解年画历史背景和种类,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认识和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年画样品、画纸、颜料、画笔、调色板、课件等。
2.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年画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在哪里见过?”(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过年习俗,引出年画这一主题。
2. 讲解年画知识(1)介绍年画历史背景、种类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
(2)讲解年画创作方法及技巧。
3. 例题讲解(1)展示一幅年画作品,分析其创作方法及特点。
(2)现场演示年画创作过程,让幼儿直观地解年画制作步骤。
4. 随堂练习(1)发放画纸、颜料、画笔等材料,让幼儿自行创作年画。
(2)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问题。
5. 展示与评价(1)让幼儿展示自己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年画历史背景、种类及地位。
2. 年画创作方法及技巧。
3. 课堂练习:年画创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创作一幅年画。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结合自己想象力,创作一幅具有民间特色年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环节,让幼儿解年画艺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年画》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年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民间艺术》的第二节《年画》。
详细内容包括年画的起源、种类、特点以及制作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中的年画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年画的起源、种类、特点,提高对民间艺术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年画的基本形象。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年画的线条、色彩搭配及表现手法。
2. 教学重点:年画的起源、种类、特点及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年画图片、教材、黑板、粉笔。
2. 学具:彩笔、水粉、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年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讲解:介绍年画的起源、种类、特点及制作方法。
3. 示范:现场演示如何绘制一幅简单的年画,边示范边讲解。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年画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作品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7. 作业布置:课后完成一幅年画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大《年画》2. 小(1)年画的起源(2)年画的种类(3)年画的特点(4)年画的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年画作品。
2. 答案:根据所学内容,自行创作一幅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年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年画的起源、种类、特点及制作方法有了基本了解,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线条、色彩搭配掌握不够熟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更多民间艺术作品,了解其他民间艺术形式,提高艺术素养。
组织一次民间艺术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年画的线条、色彩搭配及表现手法。
2. 实践环节:学生在绘制年画时的具体操作和教师的巡回指导。
3. 作业设计:课后作业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大班美术《年画》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年画》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课程,涉及教材的第六章《民间艺术》中的第二节《年画》。
详细内容包括年画的起源、种类、特点及其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同时结合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绘制自己的年画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年画的起源、种类和特点,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通过年画创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年画的种类、特点及其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
难点:年画的绘制技巧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年画样品、投影仪、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年画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画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讲解(15分钟)详细介绍年画的起源、种类、特点以及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解析年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3. 示范(10分钟)以一幅年画为例,现场演示绘制步骤和技巧,讲解如何进行色彩搭配。
4. 实践(40分钟)学生动手绘制年画,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年画在我国民间艺术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年画的起源、种类、特点2. 年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3. 年画绘制步骤及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绘制一幅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年画。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示范讲解、动手操作等环节,学生对年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民间艺术作品,了解其背景、特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年画展览,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年画的美术教案6篇

年画的美术教案6篇年画的美术教案篇1活动目标:1、幼儿能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想象,并通过组合构成各种画面,并能用拓印、压印、拼贴等方法制作叶子画。
2、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叶子。
2、制作材料:白纸、颜料、铅笔、双面胶等。
3、cai课件活动过程:一、创设氛围,引起幼儿兴趣。
师:秋天到了,你发现树上的叶子有什么样的变化吗?(请幼儿说说、唱唱、表演一下树叶飘落的情景)二、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进行合理想象。
1、请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并说一说它像什么。
(幼儿自己寻找、想象)2、观看cai课件,欣赏、拓宽幼儿的思维。
三、幼儿制作叶子画。
老师观察幼儿选用的树叶与表现的事物是否相符合,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合理构图,表现事物特征。
?这一环节是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创造制作,对孩子们来说,这种充满自信和自主的操作同样具有想象、创造性的成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可以使幼儿按目前的心理需要(成功需要、尝试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在已有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创造向前推进一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自评。
倾听幼儿介绍,提出恰当意见。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能很好的达到目标要求。
首先,我设计本次活动的内容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是很新鲜的很有吸引力的,因此,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兴致高昂,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探究状态,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
其次,活动围绕主题环环相扣,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形势,再次,本活动以10个小朋友为一小组进行集体制作,每一位幼儿都能很好地融入其中,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增强幼儿集体荣誉感,作品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1、幼儿初次尝试树叶帖画活动,手工粗糙,不够细致。
2、动手制作时间较长,针对这些不足,教师应多开展帖画这方面的活动,俗话说:“熟能生巧”嘛。
年画的美术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刮画材料进行美术创作,感受刮画艺术的特殊效果。
教案民间美术——年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年画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掌握年画的绘画技巧和特点。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年画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2.绘画材料:纸、颜料、画笔等。
3.复制年画图案的模板。
4.课件或幻灯片。
三、教学步骤:
1.导入(10分钟)
教师将年画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并问学生是否了解年画的由来和意义,并简单介绍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介绍(10分钟)
教师以课件或幻灯片的形式,详细介绍年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年画的绘画技巧和特点。
3.实践(30分钟)
(1)教师发放年画绘画材料,并将年画图案的模板发给学生。
(2)教师示范绘制年画,强调绘画技巧和特点。
(3)学生根据模板进行年画的绘制。
(4)教师巡视指导,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鼓励。
4.展示和分享(20分钟)
学生完成年画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邀请他们分享创作心得和理解。
5.总结(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年画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创新。
四、教学延伸:
1.通过参观博物馆或民间美术作品展览等形式,拓展学生对年画的了解。
2.让学生继续创作年画,并举办年画展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潜力。
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并进行年画相关的研究和讨论。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年画》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年画》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民间艺术》,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年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年画的起源、种类和特点,学会用年画的形式表现节日氛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年画的起源、种类和特点,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用年画的形式表现节日氛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年画的绘制技巧。
重点:了解年画的起源、种类和特点,学会用年画的形式表现节日氛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年画样品、画纸、水彩笔、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水彩笔、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年画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年画的名称、特点。
通过提问方式,让幼儿分享对年画的了解。
2. 讲解年画的起源、种类和特点(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年画的起源、种类和特点,让幼儿对年画有更深入的认识。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一幅简单的年画为例,讲解绘制步骤,让幼儿了解年画的绘制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绘制一幅年画。
5. 互动环节(5分钟)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年画的起源、种类和特点2. 年画的绘制步骤3. 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尝试用年画的形式描绘过年的场景。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小朋友了解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等。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对年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绘制年画过程中的表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幼儿参观民间艺术展览,让幼儿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等,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画里的中国味
一、教学目标
1、认知年画的分布、起源及发展历程,赏析并描述代表门派的艺术特点。
2、了解年画的制作方式——木板水印,体会年画中的中国风情。
3、从谐音暗喻的角度,尝试拼贴制作年画,学生评述作品的含义,培养其对传统文化
的喜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年画的相关知识,体会年画中的中国风情。
难点:感受年画的风格特点,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
三、课前准备
教学PPT、导入场景模型、材料袋一(中国地图,各代表门类名称,记号笔,固体胶)、材料袋二(年画五大门派门神造型画像)、材料袋三(各尺幅底纸、各种含义的年画部件)
四、讲授新课
1、情景激趣引出课题
课件展示“老底子”三字,提问含义,引出旧时过年弄堂木门前的过年景象。
根据学生回答,在喷绘弄堂木门前挂贴对联、福字、年画、灯笼、腊货等物件,并通过PPT展示电子烟花和过年歌曲营造新年氛围。
教师准备红包,并做简单说明提示,请学生抢答,猜一猜今天这节课我们学该场景中的哪一样东西。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年画的知识,体会年画里的中国味。
2、师生互动了解年画的分布、起源及发展历程
学生打开材料袋一,跟随教师讲解,完成年画地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市井中有人习武并开宗立派,也有人制作年画并开宗立派。
都说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在哪里?河南。
河南从地理位置看相当于大公鸡的心脏,它是中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年画也发源与哪里。
具体位置河南开封朱仙镇(请学生做标记),因此朱仙镇的年画被视为鼻祖。
以朱仙镇为中心,年画这门艺术开始向全国各地发展。
往北诞生了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往南诞生了福建漳州、广东佛山;往西诞生了陕西凤翔、四川绵竹;往东诞生了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
在这些门派中又以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山东潍坊、四川绵竹的年画
最为出色,并称为“五大门派”。
这五大门派各有各的独门绝学,如河南朱仙镇的年画代表作:《五子夺魁》;天津杨柳青的年画代表作:《莲年有余》;江苏桃花坞的年画代表作:《一团和气》;山东潍坊的年画代表作:《刘海戏金蟾》;四川绵竹的年画代表作:《老鼠娶亲》等。
但有一个种类确是这五大门派都爱画的,那就是——门神。
因为年画就是起源与门神画。
教师简要述说唐太宗的门神故事,并引出年画的发展历程:始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
3、小组欣赏教师引导了解五大门派的艺术特点并认识色彩搭配
学生打开材料袋二,小组欣赏五大门派的门神图片,教师引导总结其艺术特点和色彩搭配。
艺术特点——朱仙镇:古朴稚拙、简洁明快;杨柳青:精工细作、华丽鲜明;桃花坞:细腻工整、雅致写实;潍坊:粗狂朴实、饱满均称;绵竹:生动活泼、写意浓艳。
色彩搭配——红、黄、蓝、绿、紫、黑
4、了解年画的制作过程学习年画中的中国味
师:那么同学们这些色彩鲜艳的年画是怎么制作的呢?是不是年画艺人一张一张画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发言,讲解木板水印。
师:在了解了制作方法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人们制作年画,购买年画,基本上为了一个目的——吉祥如意、纳福驱邪。
那么我们前面讲的门神比较好理解,威武的两名武将,妖档杀妖,鬼档杀鬼,寓意驱邪。
而有些年画的含义就比较隐晦,这其中包含着我们中国人独特的审美。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出示图片,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喜用谐音暗喻。
5、小组合作尝试拼贴祝福年画
学生打开材料袋三,利用里面现成部件,组织画面,拼贴祝福年画。
教师巡回指导。
6、作品展示学生评述自己的作品
教师适当引导
五、课后拓展
解密红包中内容,引导学生课后关注身边老底子物件,关注其特有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