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易混易错练(三)_细胞的生命历程 有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分类汇编:细胞的生命历程(含答案解析)

细胞的生命历程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1.D1、E4[2018·天津卷]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1.C [解析] 二倍体生物细胞进行着丝点分裂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前者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A项错误。
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B项错误。
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DNA中一定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C项正确。
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增加,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2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也暂时加倍,但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D项错误。
1.A3、C5、D1 [2018·重庆卷]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1.A [解析]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DNA被甲基绿染成绿色,A 项正确。
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过程才能对细胞进行观察,B项错误。
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越快,C项错误。
在光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以看到呈球形或椭球形的叶绿体,但其亚显微结构需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D项错误。
5.G2、D1、G5[2018·四川卷] 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5.B [解析] 本题考查了生物进化、染色体变异及秋水仙素的作用。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能力提升练(含答案)

专题4 细胞的生命历程(3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下列对某些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菌代谢旺盛,与其细胞体积较小有关B.草履虫体积相对较大,它通过增大细胞核的体积,来满足细胞核对细胞质的控制C.卵细胞体积相对较大,储存了大量营养物质,减少了对外界物质的需求D.草履虫通过伸缩泡收集废物,连通胞外,提高了其排出废物的效率【解析】选B。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A正确;草履虫细胞体积较大,细胞内有两个细胞核,是为了保证细胞正常的核质比,满足细胞核对细胞质的控制,B错误;卵黄中储存了卵裂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减少了对外界物质的需求,C正确;草履虫通过伸缩泡收集代谢废物,并通过表膜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提高了其排出废物的效率,D正确。
2.(2018·南昌二模)如图所示为某种生物的甲、乙细胞,两细胞中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甲、乙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亲代体细胞的相同B.细胞乙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C.细胞甲中的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细胞板的两侧D.细胞甲、乙继续分裂都能形成含有8条染色体的细胞【解析】选A。
依据细胞中的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可知,细胞甲、乙分别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有丝分裂的中期,二者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亲代体细胞的相同,A正确;联会、形成四分体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而细胞乙进行的是有丝分裂,B错误;细胞甲中的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C错误;细胞甲继续分裂能形成含有2条染色体的子细胞,细胞乙继续分裂,进入到后期,因着丝点分裂,能形成含有8条染色体的细胞,D错误。
【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C项,出错的原因是混淆了相似的概念“赤道板”和“细胞板”。
3.(新题预测)如图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C.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化,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D.干细胞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癌变,则癌变细胞内的呼吸速率相对较快【解析】选B。
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生物 专题03 细胞的生命历程 含答案解析

专题03 细胞的生物历程1.(2019全国卷Ⅰ·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答案】B【解析】胎儿手发育的过程中,手指间隙的细胞会发生细胞凋亡,A错误;小肠上皮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将会发生细胞凋亡,不断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B正确;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靶细胞,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的细胞非正常死亡,D错误。
故选B。
2.(2019北京卷·1)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
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答案】B【解析】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的装片,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A正确;图中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观察不到细胞核,因为,细胞核在有丝分裂前期逐渐消失,B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据以上特点,可以在图像中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C正确;碱性染料易于与染色体结合,而不易与其他结构成分结合,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3.(2019江苏卷·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既有基因表达又有DNA复制B.细胞分化要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来实现C.细胞凋亡由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启动D.细胞癌变由与癌有关基因的显性突变引起【答案】D【解析】细胞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其中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属于基因的表达,A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是由程序性死亡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所启动的,C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而抑癌基因的突变属于隐性突变,D错误。
2019年高三高考生物专题验收卷: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

细胞的生命历程1.下表中人体不同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不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细胞种类小肠上皮细胞癌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寿命1〜2天不死性120天5〜7天能否分裂能能不能大多数不能A. 白细胞的凋亡比红细胞快,这与白细胞吞噬病原体有关B. 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是由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引起的C. 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能力越弱D. 小肠上皮细胞寿命最短,这与基因控制的衰老和凋亡有关【答案】B【解析】细胞凋亡的速率与它们的功能有关系,白细胞能吞噬进入人体的细菌和病毒以及代谢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异物”,吞噬后就死亡并被排出,所以其凋亡的速率很快,A正确;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是由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突变引起的,B错误;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其全能性就越低,细胞分裂能力就越弱,C 正确;人体不同组织的细胞寿命不同,是由遗传物质决定,与基因控制的衰老和凋亡有关,D正确。
2.ACC合成酶是植物体内乙烯合成的限速酶,下表是科学家以番茄ACC合成酶基因为探针,研究番茄果实不同成熟阶段及不同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情况。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注:-表示该基因不表达,+表示该基因表达,+的数目越多表示表达水平越高。
A. 绿果、雌蕊、叶片和根中无该基因及其转录产物,体现了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B. 橙红和亮红的果实细胞中该基因转录产物可能相对较多C. 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的组织和果实成熟的不同阶段无差异D. 果实中该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叶片,说明前者的分化程度高于后者【答案】B【解析】番茄不同的组织和果实成熟的不同阶段该基因的表达水平不同,体现了不同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而不是绿果、雌蕊、根和叶片无该基因,A错误;橙红和亮红的果实中,ACC合成酶基因表达水平最高,故其细胞中ACC合成酶基因的转录产物可能相对较多,B正确;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番茄的不同组织以及果实成熟的不同阶段ACC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C错误;果实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叶片,说明该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但不能说明果实的分化程度高于叶片,D错误。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细胞的生命历程(含答案)

1.由五年的考频可以看出本专题在全国卷高考中考查的主要内容是细胞周期,细胞增殖过程中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分析,细胞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细胞癌变也曾考到。
2.在题型方面,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在命题形式方面,题目信息主要以文字、曲线、图像的形式呈现,重点考查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细胞的衰老、凋亡、癌变等知识常以人类健康为背景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多与细胞分化、DNA 分子的复制、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化等知识综合考查。
3.2018年的考纲无变化,本专题的知识点较多,高考考查的频度不高。
对本专题的复习要重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通过比较来掌握。
要重视实验和联系生物学的实际问题来复习本专题的一些知识。
知识框架 考向预测 专题五 细胞的生命历程考点一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含减数分裂)1.判断二倍体细胞图象所处的时期2.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判断(1)首先区分核DNA和染色体的变化曲线看“斜线”,曲线中存在斜线的为核DNA变化曲线,不存在斜线的为染色体变化曲线。
(2)再区分细胞增殖的方式①根据“染色体峰值”判断:染色体数目最大为4N的是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最大为2N的是减数分裂。
②根据“DNA复制和分裂次数”判断:斜线代表DNA复制,竖直下降代表细胞分裂完成。
因此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2次的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1次的为有丝分裂。
③根据“结果”判断: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或核DNA的数量与分裂前相等则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
3.图解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1)被标记的DNA分子转至不含放射性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2)再转至不含放射性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规律总结:若只复制一次,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若复制两次,产生的子染色体只有一半带有标记。
4.细胞分裂与可遗传变异5.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关模式图。
2019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3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及答案解析

2019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3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1.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纺锤丝出现在分裂中期B.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长C.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分裂前期D.核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解析:纺锤丝出现在分裂前期,A错误;分裂间期时间比分裂期长得多,而分裂间期以染色质形态存在,因此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短,B错误;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核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D正确。
答案:D2.下列人体细胞增殖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原癌基因的严格调控B.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会大量利用碱基T与UC.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不含有性染色体D.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保持相同答案:A3.如图是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
判断它不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理由是()①有同源染色体②有等位基因③有成对的性染色体④没有联会⑤有染色单体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答案:C4.梭菌毒素“Tpel”可使动物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变性失活,进而使该细胞凋亡。
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研究治疗癌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变性失活是由于破坏肽键结构B.“Tpel”能间接改变细胞内mRNA的种类C.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不一定是癌细胞D.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解析蛋白质变性失活是由于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A错误;“Tpel”通过间接改变细胞内的mRNA 的种类导致细胞凋亡,B正确;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不一定是癌细胞,C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
答案 A5.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dd的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则甲、乙细胞()。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3 细胞的生命历程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微专题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1.(2022·温州模拟)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一对中心粒分开并移到细胞的两极B.中期,通常会发生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C.后期,细胞的每一极都含有2条性染色体D.末期,核膜向内不断凹陷并逐渐形成环沟答案C解析前期,一对中心体分开并移到细胞的两极,A错误;中期,可能会发生染色体畸变,通常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后期,细胞的每一极均含有与体细胞相同的染色体,因此都含有2条性染色体,C正确;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环沟,D错误。
2.(2021·海南卷,7)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解体和重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Ⅰ时期,核膜解体后形成的小泡可参与新核膜重构B.Ⅰ→Ⅱ过程中,核膜围绕染色体重新组装C.Ⅲ时期,核膜组装完毕,可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D.组装完毕后的核膜允许蛋白质等物质自由进出核孔答案D解析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会发生核膜解体,即图中的Ⅰ时期,核膜解体后形成的小泡可参与新核膜重构,A正确;根据图形可知:Ⅰ→Ⅱ过程中,核膜围绕染色体重新组装,B正确;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核膜会重新合成,即对应图中的Ⅲ时期,重新合成核膜的细胞可为下一次细胞分裂做准备,C正确;核膜上的核孔可以允许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但核孔具有选择性,物质不能自由进出核孔,D错误。
3.(2023·北斗星盟)某二倍体动物的精巢中,不同分裂时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要合成RNA聚合酶B.甲→乙→丙→甲→丁过程可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C.甲→乙→戊→甲过程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D.乙→丙过程中发生了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答案D解析甲图细胞为后期Ⅱ或末期Ⅱ的次级精母细胞或精原细胞;乙图细胞为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的细胞,也可能是MⅠ过程的初级精母细胞;丙图细胞为前期Ⅱ或中期Ⅱ的次级精母细胞;丁图所示为精细胞;戊图所示为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的细胞。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 纠错笔记 专题03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专题03 细胞的生命历程易错点1 对细胞周期的概念理解不透彻1.甲乙两图均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的细胞周期图示,乙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
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A.甲中的a、乙中的B→A时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B.图中的b、乙中的A→B时细胞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C.根据在细胞周期中阻断DNA复制的原理,可以控制癌细胞的增生D.图中b和c可代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错因分析】不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对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掌握不牢是出错的主要原因。
无论哪种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都必须牢记细胞周期从分裂间期开始,到分裂期结束为止,有细胞周期的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
【参考答案】D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2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性原细胞都没有细胞周期。
着丝点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着丝点分裂在前,纺锤丝牵拉在后。
(实验证据:低温或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丝形成时,着丝点可照常分裂,从而导致染色体加倍。
)无论哪种细胞周期的表示,都必须牢记细胞周期从分裂间期开始,到分裂期结束为止。
另外,有细胞周期的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切记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1.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诱导细胞的基因突变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作用于甲的S 期或丙的A→B 段 B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乙的a +b 段或b +c 段C .用秋水仙素作用于丙细胞可使细胞分裂停留在A→B 段D .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间段是M 或b 、d 或A→B 段 【答案】Cb、d或A→B段均表示分裂期,分裂期中,只有前期和中期存在染色单体。
易错点2 弄不清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数量关系2.如图所示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核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和图乙的纵坐标分别为核DNA数目和核染色体数目B.图甲中ac段过程和图乙中ac段过程代表细胞有丝分裂的同一时期C.图乙中b点到c点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D.图甲中的cd段和图乙中的de段表示的是同一个过程【错因分析】读图、识图不准确,另外混淆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而易出现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混易错练(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
(建议用时:30分钟)
1.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 含量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
当用某种化合物处理该细胞并培养几小时后,DNA 含量的分布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乙细胞不能进行DNA 复制
B .图甲细胞能形成细胞板
C .图乙细胞不能完成细胞质的分裂
D .图甲ab 段细胞均正在进行DNA 复制
2.如图为高等动物机体内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 .癌变的细胞不能正常凋亡有可能与②过程受阻有关
C .在凋亡细胞被清除的过程中,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起重要作用
D .若图中细胞的凋亡过程发生在某一动物体内,则说明该动物个体已经衰老
3.如图甲为高等动物某器官内细胞的分裂图,图乙为完整分裂周期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坐标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据图甲细胞分裂图像特点可以判断该细胞来自雌性动物的卵巢内
B .图甲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其子代细胞的基因型是AB 、aB 、Ab 、ab
C .图乙中曲线的变化能够代表图甲细胞所表示的分裂方式
D .图乙曲线3~4时间段内一定发生了着丝点的断裂和基因突变
4.下表汇总了人体内部分细胞所发生的四个生理过程及其对应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的变化规律
B .生理过程乙能够体现细胞膜的功能——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该功能主要与膜上的糖脂有关
C .生理过程丙对应的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核DNA 复制1次,有的基因可转录多次
D .生理过程丁对应的细胞生命历程为细胞分化,基因表达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
5.科学家发现一种原本与DNA 修复有关联的蛋白质分子(M)也可能是预防肿瘤(如髓母细胞瘤)的一个关键因素。
当他们研究控制M 合成的基因发生缺陷的小鼠时,发现几种类型的癌症发生率
增加,包括淋巴瘤和髓母细胞瘤。
下列相关叙述不太严谨的是()
A.DNA修复应包括配错碱基对重新替换成正常碱基对
B.控制M合成的M基因不能表达或有缺陷,所有癌症的发生率都会增加
C.M分子内应含有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淋巴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该种细胞内原癌基因可能发生了突变
6.果蝇是二倍体,红眼基因在其X染色体上。
下面图甲为某红眼雄蝇一个精原细胞A经过两次正常有丝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a1~a4)示意图;图乙为此果蝇体内一个精原细胞B经过正常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b1~b4)示意图。
在不考虑生物变异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图的过程Ⅰ与过程Ⅱ中细胞内均有一次核DNA复制
B.两图的过程Ⅱ中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均有变化
C.两图的过程Ⅰ中细胞内均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现象
D.图甲四个子细胞含红眼基因数不同,图乙四个精细胞含红眼基因数相同
易混易错练(三)细胞的生命历程
1.解析:选C。
从题意和图示可以看出,图甲细胞能进行正常的细胞分裂,但该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板的形成。
分析图甲,a点时细胞DNA含量少而细胞数目多,b点时细胞DNA含量多而细胞数目少,说明ab段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并非都进行DNA含量增多,说明图乙细胞不能完成细胞质的分裂,而使复制的DNA存在于一个细胞中。
2.解析:选D。
细胞膜上的受体,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反映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A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因此癌变的细胞没有凋亡可能是由于没有启动与凋亡相关的基因,即②过程可能受阻,B正确;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衰老、损伤的细胞或者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C正确;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不能据此推测某个体是否衰老,D错误。
3.解析:选C。
判断细胞进行的是哪种分裂方式,处于哪个阶段的关键是观察图像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据图甲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可以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图甲细胞处于减Ⅰ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为处于减Ⅰ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因为初级卵母细胞在减Ⅰ后期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因此图甲细胞是来自雄性动物睾丸内的细胞,A错误。
图甲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在减Ⅰ前期只能形成2个四分体,本图细胞处于减Ⅰ后期,不存在四分体;图中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BBbb,因为一个精原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且图中细胞内基因A和b在减Ⅰ后期已经组合到一起了,故正常情况下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有Ab和aB两种,B错误。
据图乙曲线特点可知,染色体数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超过最初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与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变化特点相对应,C正确。
图乙曲线3~4时间段细胞内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此时细胞处于减Ⅱ后期,减Ⅱ后期能够发生着丝点断裂,但是一般不发生基因突变,因为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DNA复制时,即细胞分裂的间期,D错误。
4.解析:选C。
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时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都可发生基因重组,A 错误;生理过程乙可以是受精作用,所体现的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与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功能有关,B错误;生理过程丙指的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复制1次,有的基因可转录多次,C正确;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而翻译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D错误。
5.解析:选B。
从题干信息只能得出控制M合成的基因发生缺陷时,某些癌症的发生率会提高,但不能得出所有癌症的发生率均会增加;M的本质为蛋白质,该物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6.解析:选B。
图乙的过程Ⅱ中细胞内没有进行核DNA复制,A错误;两图的过程Ⅱ中细胞内均发生着丝点分裂,故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均有变化,B正确;只有图乙的过程Ⅰ中细胞内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现象,C错误;图甲中的四个子细胞是有丝分裂产生的,故所含红眼基因数相同,图乙中的四个精细胞是减数分裂产生的,且X、Y染色体上基因数不同,所含红眼基因数不完全相同,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