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上册:练习8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8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8教案
三例文指导,学习写作写作、
1、指名读学生写的《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
2、思考:这份报告中讲了些什么?
诗句的出处、全诗的内容、诗句的含义。
3、提问:怎样写自己的研究报告?你还想研究些什么?提出要求: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回答各自的设想。
按老师的要求分别习作。
教学准备
诗句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教师、学生活动
一、导入
1、导入:同学们喜欢古诗吗?你最喜欢谁的作品?
开火车背古诗
2、激趣:老师这儿也有几句诗(出示)谁来读一读。
二、合作学习,研究古诗
谈话:这些诗句,有的比较深奥,要到四、五年级时才能学到。这节课,老师让你们自己研究、学习,你们有信心吗?
小组同学共同合作,找出不太明白的诗句进行研究。研究内容:诗的出处、作者、意思等,都可作为研究的内容。
课题
Hale Waihona Puke 习作8教学内容研究古诗句,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等




1、认真阅读古诗,能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等。
2、会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3、在复习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学习习作例文的过程中总结规律,学会方法。
4、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
重难点
学会写关于古诗句研究的方法
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古诗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研究方法:可查阅有关资料,提供《唐诗三百首》。
2、小组同学共同合作,找出不太明白的诗句进行研究。
小学同学相互探究,进行热烈的讨论。整理研究结果,填写研究结果汇报。
3、汇报结果。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班级讨论。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班级讨论。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教案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诗文中关键词的意思。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23课指读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
2.课题中有没有不懂的字词?
二、诗文对照,理解古诗
1.小声地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篇文章和我们前面的《小露珠》《石榴》不一样,和第3课古诗两首也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
(6)辨析句子: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同学们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下面一句话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7)小结:这一部分讲的是孙中山反对姐姐缠足的事。
(8)齐读第二部分。
三、布置作业
1、读课文,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会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8自然段。
诗歌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有韵味儿,更美好。
【板书设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
天各一方孤独忧伤
思绪万千思念家乡、亲人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2014年12月16日
课题:24孙中山破陋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会默读,讲述故事。
3、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2、学习二至八自然段。
(1)过渡: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感到你们真的喜欢这样一个活泼能干的姐姐。可是,孙中山与姐姐的这份快乐被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带走了,什么事?
(2)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具体写了这件事,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至八自然段,思考:第二至七自然段中,哪些是孙中山看到的情形?请用“……”画出;哪些是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请用曲线画出 ;妈妈为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请用“——”画出。读后交流。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8优秀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8优秀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8优秀教案(共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8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谈谈“欲穷千里目”》,初步懂得什么叫研究报告,如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认真阅读古诗句,能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等。

3、按照习作要求,选择两句诗,会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写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

难点: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古诗句,深刻理解其含义。

教学评价设计:1、采取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产生对习作的兴趣,激发习作的欲望。

2、重视评价学生参与习作活动的全过程的态度、方法。

在观察生活、择取习作素材、起草、修改、誊写、参与展示活动的每个环节,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3、开展班级作文周报编辑活动,以壁报、黑板报、印制班级小报等便于操作的形式,展示学生习作,注重推进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写作的兴趣。

教学准备:⒈提供《唐诗三百首》一本。

⒉抄写课文中的五句诗。

学生准备:教师准备:1、利用课前谈话或聊天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让学生讲述自己感兴2、研究结果汇报表一份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一)发起活动,激发兴趣⒈同学们喜欢读古诗吗你最喜欢读谁的作品⒉开火车背古诗。

⒊老师这儿也有几句诗(出示),锄禾日当午,( ).谁知盘中餐,()。

好雨(),当春()。

随风(),润物()。

离离原上(),一()一()。

野火烧不尽,()春眠不觉晓,处处()。

夜来风雨声,花落()。

谁来读一读这些诗句?并说出诗的作者和意思。

4师:同学们真棒,昨天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自己刚兴趣的古诗。

下面请你来出题考考大家,看看其他同学能不能回答你的问题,如果你的题目没人回答得出来,就请你当回小老师,说出题目的答案。

你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古诗的作者和你所知道的有关这首古诗的知识。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蒲公英》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蒲公英》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蒲公英》教案【导语】《蒲公英》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蒲公英的种子生根发芽的故事,其中两颗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劝告,执意要落到沙漠和湖面,导致了干死和淹死的结果,教育学生要听别人的劝告,不要一意孤行,不要被表面现象所困惑。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蒲公英》教案),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知道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嘱咐”造句。

3、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困惑。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蒲公英不同的挑选导致的终究结局,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深入哲理。

教学准备:投影,挂图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知道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进程:一、看图导入1、多媒体显示蒲公英图片图上的植物是什么?你能说说它的特点吗?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蒲公英的文章。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多读几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知道文中的生词。

2、检查自读情形分小节朗诵课文,相机学习生字新词。

(1)正音:“绒”翘舌音;“降”后鼻音;“伞”平舌音。

指导朗诵长句:一阵阵风吹过……随风飞舞。

(2)相机知道“嘱咐”,联系生活实际:你出门时妈妈会嘱咐你什么?爸爸出门时妈妈会嘱咐些什么?“困惑”;用“亲切”造句(3)分角色朗诵课文第三小节。

知道“波光粼粼”你在哪见过波光粼粼的湖面?词语练习:出示“金光闪闪,波光粼粼,银花”,你能照样子说几个吗?(4)知道“强健”三、理清课文脉络1、同桌互读课文,交换各小节的意思。

2、指名说一说(1)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扬。

(2)太阳公公对蒲公英的嘱咐。

(3)蒲公英对太阳公公的嘱咐产生的不同的态度和行动。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8》教学设计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8》教学设计

2018 年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8》教课方案教课要求:1、读懂例文《说说“欲穷千里目”》,初步懂得什么叫研究报告,如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仔细阅读古诗句,能认识其出处、作者、意思等。

3、依据习作要求,选择两句诗,会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楚,表达要正确。

教课要点、难点:要点:学会写对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

难点: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古诗句,深刻理解其含义。

课前准备:教材中的诗句都是学生没有学过的,预先让学生查找原诗,抄下来后频频朗读,找到有关的参照资料:诗句的出处、作者、时代背景、诗句的意思,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⒈同学们喜爱读古诗吗?你最喜爱读谁的作品?⒉开火车背古诗。

⒊老师这儿也有几句诗(出示),谁来读一读?二、以组学习这些诗句,有的比较高深,要到四五年级才能学到。

这堂课,教师让你们自己研究、学习,你们有信心吗?请学生默读,思虑:此次的习作要求是什么?你学到了什么?⒈小组同学共同合作,找出你不太理解的诗句进行研究。

研究指导:诗的出处、作者、意思等,都可作为研究的内容。

研究方法:可查阅资料,供给《唐诗三百首》。

⒉小组同学互相研究,进行热情的议论。

⒊整理研究结果,填写研究结果报告表。

(内容包含诗人的简介,诗作的背景,对诗的理解或给予诗句新的意义。

)三、全班沟通报告:经过此次研究,我又知道了些什么?议论:各小组选举一名代表参加班级议论。

教师可增补介绍诗作的背景,进而更有益于理解诗句的含义。

四、范文指导⒈指名读屈美生同学的《对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

⒉这份报告中讲到了些什么?(诗句的出处、全诗的内容、诗句的含义)你感觉还有哪些内容是应当在报告中写一写的?⒊你打算如何写自己的研究报告?你还想研究些什么吗?五、学习写作⒈把你的研究成就写成一篇研究报告。

要求:语言要清楚,表达要正确。

⒉学生各自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⒊改正评论。

教后记:教课时,我先让同学们仔细研习教材中的例文,初步掌握写研究报告的一般程序后,而后侧重组织大家商讨:除了诗意和思想含义,我们还可以研究一些什么内容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概括起来以下:能够研究诗句中要点字的意思,能够研究哪些字简单读错、写错;能够研究朗读诗句时的节奏、语气、协助手势等;能够写一点和作者有关的风趣故事。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八ppt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八ppt课件
2020/3/23
辜铸 佞
2020/3/23
gū 辜 zhù 铸 nìng 佞 佞臣:使用卑贱的手段向人讨好。
2020/3/23
2020/3/23
跪在岳飞坟前的四个人分别是: mò qíxiè
秦桧夫妇、 张俊、 万俟卨
2020/3/23
• 岳飞墓前跪着四个铜像分别是陷害岳飞的汉奸秦桧 、王氏、张俊、万俟卨。1162年,宋孝宗继位,罢 黜秦桧党人,彻底为岳飞平反,为岳飞立庙,重建 岳飞墓,岳飞墓前跪着四个人。
4、运动会即将举行,全校同学(全力以赴), 力争最佳比赛成绩。
5、老师对象棋比赛取得好成绩的王雨说:“希 望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20/3/23
北宋
No Image
2020/3/23

梅花
王安石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No Image
2020/3/23
• [注释] • 1.凌寒:冒着严寒。 • 2.遥:远远的。 • 3.为:因为。 •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2020/3/23
•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 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 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 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 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 ,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 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2020/3/23
No Image
2020/3/23
No Image
2020/3/23
复习: 留言条格式是怎样的?(哪一行,什
2020/3/23
• 1、 标题(居中):请假条
• 2、 上款(顶格写给谁请假):

正文空两格写(请假缘由、起止日期及

天数)如:因......需要请假,请假时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八次-1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八次-1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八次-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了解“句子”的基本概念,掌握句子的组成结构,以及句子的基本成分;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基本句子成分,造出简单的完整句子;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用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具备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能够掌握句子基本概念;•能够准确使用句子的基本成分。

三、教学准备•音响设备;•课本和课后练习册。

四、教学步骤1. 热身(5分钟)师生互动,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点:什么是词语?词语有哪些类型?2. 导入新知(10分钟)•学生们,我们已经学过了“词语”的基本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句子”这一新知识。

•那么,什么是句子呢?请同学们看一下教材第xx页,并跟读课文。

•老师采用“呈现-解释-提问-引导”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句子”。

3. 讲解句子组成结构(15分钟)•同学们,你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句子,那么句子由哪些部分构成呢?请同学们看一下教材第xx页,并跟读课文。

•老师讲解句子的组成结构,并辅以实例进行说明。

4. 练习造句子(20分钟)•老师向同学们出示一张图片,要求同学们以图片为创作素材,编造一个新的完整句子。

•学生自由发挥,老师巡视指导,适时提示,鼓励表扬。

5. 练习巩固(10分钟)•同学们,请打开教材第xx页,并完成练习册第xx页的作业。

五、教学反馈•教师在反馈环节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及时纠正,并耐心指导。

六、教学延伸•辅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用句子表达思想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积累新的词语和句型,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结束整堂课上,教师在导入、展示、讲解、实践、巩固、反馈等环节,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句子的组成结构和句子成分的作用,从而达到充分、有效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练习8-课件(完整)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练习8-课件(完整)
பைடு நூலகம்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 “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 波亭。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 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 两宋文臣、武将得通谥者以"忠武"最美
),有《岳武穆集》传世。
张俊 万俟卨(mò qí xiè)
秦桧 王氏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 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 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 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南宋军事家
、战略家,中国历史上 著名的民族英雄,抗金 将领、战略家、书法、 诗词见长,尊为华夏杰 出先烈。他同时也是世 界历史上胜率最高的将 领之一,在中华军事史 上有极崇高的地位。
白青 铁山 无有 辜gū 幸 铸zhù 埋 佞nìng 忠, 臣骨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忠臣的遗骸埋在这里是青山的荣 幸,而无辜的白铁却用来铸造了 几个奸臣。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 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 河,朝天阙。
鱼水情深 血肉相连 心心相印 息息相关 唇齿相依 唇亡齿寒 荣辱与共 休戚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对联,了解有关岳飞的历史资料。
2、积累词汇与古诗。
3、学写钢笔字,写好包围结构的字;学写毛笔字,掌握竖钩和横钩的写法。
4、学写请假条。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用词用句
1、指名读题,弄清题目的要求。
2、让学生查字典,查出“辜”、“铸”、“佞”的意思。
3、查查资料,了解岳飞的有关历史资料。
4、再读读这副对联,看看学生们是否弄懂对联的含义。
(辜:罪过 铸:铸造 佞:指奸诈谄媚的小人。)
二、读读备备
1、教学第一部分
(1)让学生读读这些词语,读准字音。
(2)让学生对这些词语提出不懂的地方。
(3)老师简单讲解。
[学海无涯:学习像是在海上航行,没有边际,要学的知识无穷无尽。
书山有路:读书就像是登山,有路可走的,路径是什么?就是勤奋。
九牛一毛:像是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数量。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数量。
孜孜以求:不断追求,不知劳累。
全力以赴:付出所有的精力去做成一件事情。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在学问、技术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后,
再继续努力,向前发展。
(4)比一比,看谁记得快,看谁记得准。
2、教学第二部分
(1)先让学生试着读读这首诗。
(2)简要讲讲这首诗的含义。
(3)领着学生反复吟诵,体会梅花的坚强品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a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b出示:困、周、间,指名读一读,并说说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有什么发现?
(三个字是包围或半包围结构。)
c在写的时候,包围的外框不要写得太满,里面部分不要写得太大或太小。
d出示“困”,指导书写,学生书空。
e教师范写,注意里面的木的最后一笔要写成点。
f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困”,并临写。
g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周、间”两个字。(教师巡视指导)
二、学写毛笔字
1、指导学生观察“水”中的竖钩。
在竖中线居高起笔,下行至“钩”处微向左下挫笔,再提锋向上缩笔,然后快速向左
上钩出。
2、教师执毛笔范写竖钩。
3、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4、指导观察“家”中的钩——横钩。
5、学生临贴描红。
6、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钩,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
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钩画的字。)

第三课时
一、学写请假条
1、讲解请假条的格式。
2、让学生读读前两个自然段,说说谢哲平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请假条。
3、让学生自学请假条,归纳出请假条的格式,并且说一说,怎样写。如开头,
结尾。
4、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请假条。
5、创设情境,让学生写请假条。
6、写完后修改、评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