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III)
2020年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答题卷)

2020年九年级中考第⼀次模考语⽂模拟试卷(含答案+答题卷)2020年九年级中考第⼀次模考语⽂模拟试卷⼀、基础积累与运⽤(20分)1、请认真阅读以下⽂字,在空⽩处填写相应的汉字。
(2分)读好⽂章如饮醇酒,其味⽆穷,久⽽(mí)______笃。
经典名著是⽂化的精(suǐ)___,是⼈类⽂明的积淀,诵读优秀的传统⽂化,不仅拓宽了我们的阅读范围,增加了阅读量,⽽且有助于(hāng)______实同学们的⽂化功底,使我们成为出类拔(cuì)___的⼈。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项是()(2分)A.相德益彰澄澈追溯恣睢B.张惶失措赡养诀别怄⽓C.断章取义秸秆滑稽帐篷D.随声附合恪守鲜妍睥睨3、下列句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组是()(2分)(1)我们⾛进神农架深处,浓荫蔽⽇,静若太古,幽泉细语,仿佛置⾝世外。
(2)从来没有⼀个⽂学体裁的评奖像散⽂这样,有的评奖者看重⽂集的意识形态,有的着重揭⽰了多少历史真相,有的着重艺术的创新与突破。
(3)⼆⼗世纪前期,⽇本学者青⽊正⼉第⼀次把汤显祖与莎⼠⽐亚,使东西⽅戏剧诗⼈同时活跃在世界上。
A.(1)聆听(2)众⼝⼀词(3)并驾齐驱B.(1)谛听(2)莫衷⼀是(3)相提并论C.(1)聆听(2)莫衷⼀是(3)并驾齐驱D.(1)谛听(2)众⼝⼀词(3)相提并论.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项是()(2分)A. 由于岳阳市⾸家24⼩时城市书屋的正式投⼊使⽤,使持有岳阳市公共图书馆“⼀卡通”的读者,可以刷卡步⼊书屋,享受不打烊的借阅服务。
(删掉“使”)B.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
(将“或许”移⾄“这样”后)C. “新四⼤发明”——⾼铁、⽹购、⽀付宝、共享单车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缩影,不仅刷新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也改变了中国⼈的⽣活。
(把“不仅,也”改成“既,⼜”)D. 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恶意破坏、直接骑回家等不⽂明现象也层出不穷。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

第Ⅰ卷(28分)(Ⅰ卷共14小题,均为选择题,每小题2分)一、积累运用(16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捧场(chánɡ)发酵(xiào)毛骨悚然(sǒnɡ ) 振聋发聩(kuì)B.镣铐(liáo)倔强(jué)唾手可得(chuí)破釜沉舟(fǔ)C.转载(zǎi)臆测(yì)义愤填膺(yīnɡ)韬光养晦(tāo)D.强劲(jìnɡ)妥帖(tiē)惴惴不安(chuǎn)耳濡目染(xū)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隔阂滑稽仙露琼浆苦心孤诣B.遗骸戮穿相形见拙险象叠生C.荫庇决别相辅相乘引经据典D.挡案和霭呕心沥血鳞次栉比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B.他及时送来了我久想得到的书《围城》,这真是雪中送炭,使我有如获至宝之感。
C.每次升旗仪式后,广场上满地是果皮、纸屑,令人叹为观止。
D.他生活底子厚实,知识渊博,所以写起来才思敏捷,得心应手。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最近,梧州市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此举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B.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C.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惠及了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D.为了推广普及气象知识,让学生到县气象局与气象仪器进行了一次零距离接触。
5.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呢?还是参加社会调查小组?B. “不对,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
”C. 程乃珊在“吾家有女初长成”这篇文章中,提到她女儿爱读《围城》《洗澡》等书。
D. 他最喜欢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
6.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选自史学和文学名著《左传》,《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
(陆游《游西山村》)(1分)(2)《次北固山下》中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样抒发乡愁的句子(2分)(3)《岳阳楼记》中作者用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的句子:2分)(4)默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感》。
(4分),(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的《破阵子》)(1分)2、看拼音写汉字。
(4分)(1)如果要jiàn shǎnɡ()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yì yáng dùn cuò()的话来。
(3)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kuò chuò( )。
(4)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zhāng huáng shī cuò(),船却走不动……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B.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C. 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4、请按下面的要求写一段连贯的话。
(4分)要求:(1)请以“成功”为话题;(2)使用关联词“如果……就……”;(3)至少选用下列词语中的两个。
羁绊奔突退缩磨砺坚韧不拔蓦然回首5、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低碳生活”。
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低碳生活在身边”的校园宣传活动。
应宣传委员的要求,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这次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与低碳生活相关的情况。
请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2分)材料一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每天损失可耕地3万公顷,损失雨林5700公顷,减少动植物种100~200种。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答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答案一、(15分)1.D评分意见:本题3分。
2.C评分意见:本题3分。
3.C评分意见:本题3分。
4.D评分意见:本题3分。
5.B评分意见:本题3分。
二、(25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6.C评分意见:本题2分。
7.C评分意见:本题2分。
8.C评分意见:本题2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9.虽天地之大/ 万物之多/ 而唯蜩翼之知评分意见:本题2分。
10.不因任何事物改变对蝉翼的专注,怎么会得不到呢?评分意见:本题2分。
重点词“易”“何为”翻译正确,且语句通顺即可得2分。
两个重点词的翻译,错一个扣1分,扣完2分为止。
11.示例:只要专心致志去做一件事,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评分意见:本题2分。
意思对即可。
(三)诗歌阅读(共6分,每小题3分)12.示例:诗句运用比喻(顶真)的修辞,将客居之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羁旅愁思的绵长。
评分意见:本题3分。
修辞方法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2分。
13.示例:视觉;听觉;回乡惊喜。
评分意见:本题3分。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四)根据原文默写(共7分,每小题1分)14.(1)匹夫不可夺志也(2)何当共剪西窗烛(3)玉垒浮云变古今(4)三年多难更凭危(5)零落成泥碾作尘(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评分意见:本题7分。
每小题1分,填写正确且无错别字方可得分。
三、(30分)(一)(共12分)15.示例:地铁不仅能缓解交通压力,改善环境,还可以逐步缩小城市发展的不均衡。
评分意见:本题4分。
总结上文2分,总领下文2分。
意思对即可。
16.示例:“据调查”,根据考察的意思,表信息来源,说明济南地铁的修建避开了泉水敏感区,保护了泉脉这一做法经过了认真考察,具有可信度,“据调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意见:本题3分。
解释词语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2分。
2019-2020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2019-2020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命题人:珠海市九洲中学教师说明:1.全卷共7页,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
(诗经《蒹葭》)(2分)(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1分)(3)□□□□□□□,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1分)(4)在《陋室铭》一文中描写了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刘禹锡《陋室铭》)(2分)(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4分)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sè suō着。
(2)他不想让diān pèi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3)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wú dòng yú zhōng呢?(4)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hào hàn wú yín。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故宫博物馆展出的优秀书画作品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B.由于司机的快速反应,高速行驶的汽车在悬崖边戛然而止....,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2019-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全卷共8页,包括六道大题,23道小题。
2.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3.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姓名,然后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共70分)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
(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是A.遨.游(áo) 绮.丽(qǐ) 剔.透(tī) 言简意赅.(ɡāi)B.蓓蕾.(lěi) 负载.(zǎi) 邮.戳(yōu) 惩.恶扬善(chénɡ)C.濒.临(bīn) 缅.怀(miǎn) 怪癖.(pǐ) 杞.人忧天(qǐ)D.颈.椎(jǐnɡ) 翘.首(qiáo) 粗犷.(ɡuǎnɡ) 牵强.附会(qiǎ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A.单薄.薄.弱B.锐不可当.当.之无愧C.歧.途歧.视D.专心致.志闲情逸致.3.下列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南沙群岛位于我国最南端,那里二百多座岛礁星罗棋布,宛如撒在碧海中的明珠。
B.在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上,老字号纷纷推陈出新,以时尚新品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C.在篮球比赛中,优秀队员不会只顾炫耀个人球技,因为他们懂得独木不成林的道理。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在生活中人们常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4.下面语段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句子是①“中国的年轻人不自私”。
海外媒体这样评价说。
②地震中,他们是把生机留给学生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老师;③地震后,他们是趟过湍急的河流通报险情的勇者。
④救灾中,他们又是组织有序冲锋在前的志愿者。
⑤中国的年轻一代,以自己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赢得了世界的赞叹。
A.第①句和第②句B.第①句和第③句C.第②句和第④句D.第③句和第⑤句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是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
湖南长沙市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9-2020-2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时量:150 分钟总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端午节那天,来自湖南大学的20多名留学生与当地居民一起包粽子、听戏曲、做香包,载.(zài)歌载舞,嘻戏玩闹,体验中国亘.( gèng)古不变的传统民俗。
B.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jí)梁,便会啪的一声 ,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C.没有轻觑,拒绝后悔,中考的战场没有侥.(jiă o)幸;一分倔.(juè)强,两点坚强,涓涓细流终成海洋。
D.青少年的心,酝酿.(niàng)着独立与成熟,而它的原料却是叛逆。
叛逆心理酝酿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发酵.(ji ào)成为独立与成熟。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具有雄才大略的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静观世事变化。
刘备的“三顾茅庐....”使他抱定为刘备打江山的心愿,说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豪言,发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感慨。
定位清宁人生,保持初心不变是人生的大智慧。
人生路上荆棘丛生....,人生方向才不会偏离。
这可贵....,我们唯有定位清宁,然后不懈坚守清宁,无所不为的人生态度必然助你的人生绘出别样..的精彩画卷。
A.三顾茅庐B.荆棘丛生C.无所不为D.别样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中国坚信孟晚舟是无辜的,中国也将会继续支持孟晚舟并且对加拿大的处置进行监督,希望早日还给孟晚舟自由和清白。
B. 当地时间5月24日,当天出版的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了1 000位逝者的姓名、年龄、职业和身份信息,密集的排版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
C.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贫困户能否顺利脱贫,关键在于贫困户立脱贫之志,勇于脱贫。
2019-2020年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3分)1.在括号内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穿过凛然的朔风,回家。
尘俗琐事还在脑海里,盘旋。
陡然,一阵深入骨髓.( )的梅香从路边枝头x í( )来,挡住我的脚步,是那样c ù( )不及防的馥.( )郁芬芳、素艳雪凝。
2.下列每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焕然一新 遍稽群籍 美轮美奂 目不遐接B .破釜沉舟 诚惶诚恐 众目睽睽 莫衷一是C .合辙押韵 粗制滥造 消声匿迹 略胜一筹D .郑重其事 获益非浅 巧妙绝伦 龙吟凤哕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又过端午节, 的芦苇带着 的水汽,电视里传出 的古韵,慈眉善目的外婆仿佛就在我的面前。
这甜而不腻的粽子,这 的感觉永远都埋藏在心灵深处,无论岁月走过多少年,我们都会与外婆一起过端午节。
A .翠绿清香 一春濡湿 简淡高洁 温暖芳香B .一春濡湿 温暖芳香 简淡高沽 翠绿清香C .翠绿清香 简淡高洁 一春濡湿 温暖芳香D .简淡高洁 一春濡湿 温暖芳香 翠绿清香4. 下列句中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这实在是一次完美的送别了。
B. 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不是危言耸听。
C.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D.几十年来,作者多次想把心里话向这位知心朋友倾诉,可是都失之交臂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B.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C.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D. 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III) 一、积累运用(共33分) 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瘦西湖湖面曲折迤① (yí)逦,沿湖小园更姿态各异,有的是曲②(qǔ)径通幽、清雅深邃③(suì)的绝佳境地,有的是登高远眺④(tiào)、尽收眼底的高冈亭阁。沿湖滨漫步,看三步一桃,五步一柳。在融融的春风中,桃花缤⑤(bīng)纷艳丽,柳丝婀⑥(ē)娜起舞,长堤⑦(tí)犹如挂满彩色珠帘的画廊⑧(láng)。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⑥⑧ D.②③⑦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乡村教师从事的是平凡却又伟大的坚守工作,传播文明,开启民智,使乡村教育薪火..
相传..。
B. 治理雾霾,我们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地向前走。
C. 日本右翼分子的行径,不仅给中日关系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也直接损害日本国民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 李娜成功的背后,不知经历了多少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与难以想象的付出。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一年一度的妈祖金身巡游活动拉开帷幕,队伍绵延两、三里,数万民众祈福。 B.看不清屏幕上显示的字,手机软件功能太多、操作步骤繁琐……等,诸多原因导致老年人对于新技术是既爱又怕。 C.“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穿越历史的迷雾,站在时代的高处,我们不但能感受到每一处江淮胜迹的独特之美,更能体悟到每一处江淮胜迹的宝贵价值。 D.国家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赋予校车通行优先权,其宗旨就是要给孩子特别的“照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 在古文明史中,扬州是印刷术的发源地;在贸易史中,扬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B.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的话不仅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而且会水土不服。 C. 身处网络时代,是否拥有健全的判断力,是一件比拥有海量信息更为重要的事。 D. 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只有打一场“人民战争”,就能够提供“24小时无死角”的强效监管。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唐代边塞诗多写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充溢昂扬奋发的格调,如卢纶的《塞下曲》、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等等。 B. 寓言往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如韩愈的《马说》就借千里马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愤懑,嘲讽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 C.辑录了《阿长与》《琐记》《藤野先生》等作品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D.优秀的小说作品,总有让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故乡》中的杨二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等。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美是xiè逅所得”,不期然的美最容易抓住qīng慕美的心。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奇怪人们为什么屡屡被目的地以外的美丽jī绊住了前行的脚步。“目的地”固然重要,但有xiá“分心旁顾”也算是不浅的福分吧。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⑴奇文共欣赏, ▲ 。 (陶渊明《移居》) ⑵ ▲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⑶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李白《行路难》) ⑷ ▲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⑸疾风知劲草, ▲ 。 (范晔《后汉书》) ⑹ ▲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⑺横眉冷对千夫指, ▲ 。 (鲁迅《自嘲》) ⑻“ ▲ , ▲ ”,一直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有为青年,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慷慨从容,舍生取义。(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填写) 8.语文实践活动。(9分) (1)请用一段简洁的文字说明..左面图标的内容。(4分)
▲ ▲ ▲ ▲
(2)请根据下面材料内容把标题补齐,要求补写部分与后半部分内容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2分) ▲ ,关爱留守儿童 日前,江都区妇联、教育局、团委、关工委共同启动“关注留守儿童”公益活动,捐赠仪式上,区二中留守儿童代表的发言,让人心酸不已。 据区妇联有关负责人介绍,江都区农村人口占70%以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壮年大多进城务工,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看。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和日常用品都难以保证。为此该区一方面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和“家长培训学校”,一方面通过区红十字会积极号召爱心企业捐赠,从物质和精神上关爱留守儿童。 (3)学校团委联合新华书店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滋养美好心灵”为主题的赠书活动。请你向留守儿童推荐一本名著,并结合其中的具体情节说说经典作品是怎样培植善良、勇敢、无私、乐观等美好人性的。(3分) ▲
▲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9.⑴古诗讲究炼字,第二句中“蘸”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3分) ▲ ⑵宋诗富有理趣,第三、四句让我们想起学过的哪句诗?它们都蕴含着怎样的哲理?(3分) ▲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杨朱南之沛,老子西游于秦。邀于郊,至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杨朱不答。至舍①,进涫漱巾栉②,脱履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夫子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弟子欲请,夫子辞行不闲,是以不敢。今夫子闲矣,请问其过。”老子曰:“而睢睢③,而盱盱④,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杨朱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舍者迎将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选自《列子·黄帝》,有改动) 【注】①舍:客舍、旅馆。②涫(guàn)漱巾栉(zhì):指洗脸漱口用的水和梳子、篦子等梳头工具。③睢睢:恣意、放肆。④盱盱:眼睛向上,张目直视。睢睢盱盱,这里是“横暴”的意思。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⑴脱履.户外 ( ▲ ) ⑵膝.行而前 ( ▲ ) ⑶杨朱蹴然变容.( ▲ ) ⑷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 )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 A.杨朱南之.沛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其.往也,舍者迎将家 其.真无马耶(《马说》) C.是以.不敢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D.老子中道仰天而.叹 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12.翻译句子。(6分) ⑴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
▲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 ⑶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 13. 这段文字主要叙写了什么事?表现了杨朱的什么品格?(3分) ▲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6分) “少年读鲁迅”危险不危险?丁辉 ①我们中国人是有“关心”下一代的传统的,这一点只要看看我们经常给青少年的阅读设置壁垒就不难感知,比如“少不读红楼”之类。(其实,对于《红楼》,少年人看看并无大碍的;从《红楼》里看到“淫”的反而是那些正襟危坐、了无趣味的道学家之流,就很能说明问题。)后来又有人说,“少不读鲁迅”。我初听这句话,内心里真的是“咯噔”一下子,觉得这句话是点中了鲁迅思想的某些要害的。 ②我要算是鲁迅的资深读者了,但就像鲁迅自己读过的中国古书可能比谁都多,却反对年轻人读中国旧书,我是最起码能够部分认同“少不读鲁迅”的说法的。那么,“少读鲁迅”的危险究竟在哪里? ③似乎不必为尊者讳,鲁迅终生习惯于从阴暗面去看人、看事。有人说这跟鲁迅阴暗的童年记忆有关,这些姑且不论。总之,正是这样的独特的思想方法成就了鲁迅。香港岭南大学的许子东教授最近比较了鲁迅和胡适,说“病情是鲁迅看得透,药方是胡适开得好”。胡适的“药方”好不好尚可存疑,但鲁迅于中国的病情“看得透”,我想应该是“拥鲁”派和“反鲁”派都愿意承认的,可以说鲁迅的魅力正源自他对中国问题或曰“中国病”的揭示可谓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然而必须正视的是,鲁迅深刻的悲观、虚无,甚至绝望,正是源自他对“中国病”的“诊断”全面而深刻。鲁迅是背负着虚无与绝望的重担起而行动、斗争和反抗的,就像古希腊神话里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明明知道是徒劳,却周而复始,永不止息。鲁迅说:“我觉得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鲁迅的伟大处与悲壮处皆在于此。 ④要青少年“读点鲁迅”的理由自然是充分的。鲁迅的文章好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不读鲁迅不可能懂得中国历史,不读鲁迅不可能懂得中国人。因此,我对“读点鲁迅”是没有意见的。但对青少年读“太多”的鲁迅却每每心怀疑虑。我的想法是,青少年尚处在思想、性格和人生态度的塑成期,他们是否有足够伟岸的人格与足够博大的胸怀来承负鲁迅那样的深刻的悲观与虚无?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少读鲁迅”就有了某种程度的危险。如果青少年承负不了对这个世界的悲观、虚无,甚至绝望,当一个少年人读鲁迅足够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