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概要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概要生态旅游是指以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旅游活动,旨在实现旅游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并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一种旅游形式。
生态旅游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
类型概述:1. 自然保护区旅游类型:生态旅游的旅游园区和国家公园是旅游业的主要目的地,不仅悬崖陡壁、壮观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珍稀动物和植物品种,让人们享受美妙的大自然奇观,也有宜人、安全、有教育价值的生态旅游。
2. 乡村旅游类型:乡村旅游是以宜居、宜业、宜游为特征的,它是一种以乡村纯朴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及宁静安逸的居住环境为游客提供“乡间生活”体验的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具有古朴自然的优势,让游客沉浸在乡村文化和慢节奏的生活中。
3. 农家乐旅游类型:农家乐旅游是以文化、旅游和农业为重点的休闲农业形式。
它是一种融合了农村文化、农业生产、乡间生活、旅游娱乐的旅游农业综合体。
农家乐旅游中,游客可以领略农业文化、品尝新鲜农产品、参加各种体验活动。
4. 体验式旅游类型:体验式旅游是一种以旅游体验为主体的旅游类型,就是游客参与其中,主动体验旅游所带来的经历。
体验式旅游是一种向现实世界深入了解、学习和体验重要性的方法。
这种旅游是让游客品尝当地美食、制作手工艺、体验当地传统文化等。
5. 创意旅游类型:创意旅游是一种为游客提供专门定制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并满足他们在旅游过程中的特殊需求的一种旅游类型。
创意旅游是以创新的力量为核心,通过文化内涵、人文特色、体验感性等方面提升旅游品质,加强了旅游的文化性和艺术性。
6. 居家旅游类型:居家旅游是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旅游形式,是基于生活中对于空间和时间的需求,让人们利用自己的房子或者租住房子度假闲逸的旅游方式。
居家旅游没有时间、距离和规律的限制,游客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旅游的乐趣。
总结:生态旅游的类型多种多样,每一种都体现着生态旅游的特点和优势,让游客从中感受到独有的旅游乐趣。
生态旅游概述

(三)生态旅游的理念
回归大自然 保护 社区参与 环境教传统的大众旅游忽视了对旅游对象的保护,生态旅游的主要贡献是 在规划时注重保护,实际上是注重目的地的管理。
环境教育
生态旅游重点应该突出其环境教育功能,通过旅游活动和游客对 旅游产品的认识,达到其唤醒民众环境意识的环境教育功能,开展生 态旅游是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和方法。不仅教育游客, 也教育所有的旅游受益者如开发者、决策者和管理者,最终目的是提 高全民的环境素养。
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 !
生态旅游概论 1.知识点 1.知识点 (1)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及标准; (2)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及要求; (3)生态旅游与其它形式旅游的关系; (4)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2.教学要求 2.教学要求 本篇重点介绍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基本特 征、理论基础等基础知识。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特征,了解生态旅游的发展及 研究现状,了解生态旅游与其他形式旅游的关系, 掌握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生态美理论、可持续发 展理论。
生态旅游
闫守刚
一、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 (一) “生态旅游”一词的提出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经过一定的学术酝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经过一定的学术酝 酿,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 酿,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 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来 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来 的。 (二)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的定义很多,有100多种,各自从不同 生态旅游的定义很多,有100多种,各自从不同 角度出发:有侧重于旅游的、有侧重于旅游开发 的、有侧重于旅游管理的、有侧重于旅游业的等。 正因为各自的角度不同,所以很难说清孰是孰 非。
旅游管理的毕业论文优秀8篇

旅游管理的毕业论文优秀8篇旅游管理毕业论文篇一摘要:从生态旅游资源、交通区位、经济社会环境、旅游规模、旅游规划等方面详细论证了聊城市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为区域发展生态旅游挖掘优势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聊城市;优势;生态旅游一、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当时是指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并且在旅游过程中这些自然景物不应受到损害[1]。
在全球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充实,目前一般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绿色旅游”和“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
中国旅游业在经历了二十多年以观光为目的的初级发展阶段后,休闲度假式旅游及其他商业性旅游已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和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休闲度假旅游业作为当今富有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已成为各国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的行业。
实践证明,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逐渐为旅游业界和理论研究者所重视与关注,已经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的实施对于旅游区的保护和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山东省聊城市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在创建“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的过程中,聊城市把握住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难得机遇,通过科学市场定位和明确发展目标,逐步打造生态旅游体系,并积极纳入到山东省旅游大格局中,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二、聊城市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聊城市地处山东省西部,位于北纬35°47‘-37°03′,东经115°16′-116°30′之间。
总面积8590km2,全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着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适宜,光照充足。
生态旅游概述

这种分法有助于人们对生态旅 游不同途径的经营利用。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的内涵
第一,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区 域,以及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和 谐的文化;
第二,旅游者的行为不对或尽量 少的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的内涵
第三,注重当地居民的参与性, 尊重他们应有的权力,改善当 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营。要避免大兴土木,将旅游对自然景
观的损坏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
小程度。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的特点
• 参与性 —— 生态旅游是旅游者、 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 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 的一种旅游活动。还要求他们参 与旅游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旅 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 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卢云亭——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系教授,多年 来,他一直从事旅游地学和区域旅游开发规划 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并指导旅游地理专业 研究生。
• 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 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开展 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 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 工程和旅游活动。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概念在两个方面已明 显达成共识:
一是生态旅游是回归大自然的旅游
二是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有促进作用
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是生态 旅游的基本科学含义。
PPT文档演模板
生态旅游概述
• 依据内容,分为
①定向于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旅游概 念;
②定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的生态旅游 概念;
生态旅游学第2章 生态旅游概述

“为了解当地环境、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 的的到自然区域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 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创造经济发 展机会,自然资源的保护能够使当地居民受益”。
民族风情文化游
民族风情文化游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ຫໍສະໝຸດ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 此外,生态旅游具有以下五个主体,扮演着他们 各自的角色,分别介绍如下。
• (1)有准备的旅游者 • (2)接受训练的当地居民 • (3)生态旅游经营者 • (4)研究者 • (5)政府
– 在历史上,人们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思想根深蒂固,生态旅游为这种保护思想提供 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为模式和获利方式。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形成和发展
• 一、生态旅游的缘起
– 生态旅游始于一个未经验证的想法,许多人希 望这个想法能够有利于全世界自然资源的保护。
– 20世纪70年代对肯尼亚的研究表明 (Thresher,1981)野生动植物的旅游经济效益 远远超过捕猎(这项活动已于1977年在肯尼亚 被禁止)。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 负责任的旅游需要有四个支撑要素,即:(1)环境影响 最小化;(2)目的地文化影响最小化;(3)目的地居民 经济利益最大化;(4)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娱乐” 需求。 ——黑策(Hetzer)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形成和发展
• 一、生态旅游的缘起
– 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的户外旅游兴趣和环 保意识的增强,以自然地为基础的国际商业活 动逐渐繁荣起来,为野营和徒步旅行配备极好 的新的户外装置,从而对这种旅游方式起到了 激励作用。
生态旅游知识点总结

生态旅游知识点总结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环保的旅游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生态旅游是指以友好的方式参观自然环境,并且在游览时对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
而生态旅游的发展也需要游客们有一定的相关知识,从而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生态旅游的知识点,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1. 保护环境意识首先,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就是保护环境。
因此,游客在参与生态旅游时,必须具备保护环境的意识。
这包括不随意丢弃垃圾,不破坏自然环境,不干扰野生动物等。
保护环境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平日的生活中开始,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只有通过日常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将保护环境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2. 了解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在参与生态旅游之前,游客需要对目的地的生态环境有一定了解。
这包括了解该地区的特有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政策法规、地理气候等。
定期更新的地方的相关信息将有助于游客更好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3. 遵守生态旅游规则不同地区的生态旅游规则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允许自由活动,有的地方需要注册、引导等。
游客在参加生态旅游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当地的规定,绝不可擅自破坏自然环境。
4. 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传统生态旅游不仅是保护自然环境,也是保护当地居民的文化和传统。
在游览时,游客需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传统,不做过分引人注目的行为。
5. 尊重野生动植物在生态旅游中,很可能会与野生动植物接触。
虽然大家非常喜爱动物,但在接触时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不可打扰动物的生活。
同时,不得捕猎野生动物或采摘濒危植物,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
6. 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生态旅游中,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已成为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游客应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选择环保餐具、环保袋等,保护自然环境免受污染。
7. 参与生态旅游志愿者活动参与生态旅游志愿者活动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可以帮助保护自然环境。
志愿者活动包括清理垃圾、植树造林、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通过实际行动参与自然环境的保护。
生态旅游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生态旅游的相关知识点总结生态旅游的特征1. 保护环境:生态旅游注重保护自然环境,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污染。
2. 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尊重当地社区和文化,对旅游地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3. 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强调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体验,游客能够了解当地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和艺术。
4. 教育性质:生态旅游强调教育性,通过学习自然和文化知识,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素养。
生态旅游的重要性1. 保护自然环境:生态旅游能够引导游客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 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旅游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3. 促进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当地社区的参与,增强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参与和管理。
4. 文化传承:生态旅游有助于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历史遗迹和传统手工艺,弘扬地方文化。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1. 多样化体验:生态旅游将注重提供多样化的自然和文化体验,如徒步旅行、乡村体验、生态农庄等。
2. 科技融合:生态旅游将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供更便捷的预订和导览服务。
3. 跨界合作:生态旅游将更多地与自然保护组织、文化机构和地方政府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生态旅游发展。
4. 可持续管理:生态旅游将更多地采取可持续的管理措施,包括节能减排、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等,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客户体验:生态旅游将注重提升客户体验,包括提供更舒适的住宿、健康的饮食、丰富的活动等,满足游客的需求。
生态旅游的实践案例1. 大熊猫保护地旅游:中国四川的大熊猫保护中心开设了生态旅游项目,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大熊猫生活状态,了解它们的保护状况和生存环境。
2. 非洲野生动物保护区游览:非洲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也开放了生态旅游项目,游客可以乘坐越野车深入保护区,观赏野生动物的生活。
3. 亚马逊雨林生态旅游:亚马逊雨林地区开设了生态旅游项目,游客可以乘船进入雨林深处,欣赏原始植被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旅游概述1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课时教案模版旅游专业高一年级旅游概论课程1、生态旅游是在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首先发展起来的。
他以其对旅游资源破坏程度轻、对环境影响小,而为广大旅游界人士所关注,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2、举例说明课件展示并讲解3、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以生态景观欣赏和体验为内容的自然旅游活动,它既不同于旅游生态学研究活动,也有异于传统的大众旅游活动。
4、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旅游以每年10%-30%的速度发展。
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其被看做是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是当代世界旅游业的转折点。
5、在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旅游活动形式中,生态旅游居首位,其次是文化旅游,参与性旅游和休养保健旅游。
6、生态旅游作为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以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绿色消费方式,深受人们的关注。
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首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7、举例发达国家的生态旅游8、生态旅游提出过程①“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1965年,由学者贺兹特提出②1980年加拿大学者克劳德莫林首次提出“生态旅游”这一概念③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赛勃罗斯.拉斯科瑞在文献中使用了“生态旅游”一词。
④1986年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正式确认9、狭义:是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对生态学知识有强烈兴趣或较多的了解的人们,到偏僻、人迹罕至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探险或考察的专项旅游。
广义:是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游览、观赏、休闲、度假,在此过程中愉悦身心、增加生态及相关知识。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定义所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1、生态旅游为回归大自然之旅,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旅游。
2、生态旅游必将促进环境的保护。
3、生态旅游是一种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强调社区参与和利益的旅游。
(三)生态旅游与普通旅游的区别普通旅游并不排斥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自然风景区,生态旅游和普通旅游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旅游对象的不同,而是旅游方式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旅游概念三: 国际生态旅游学会(1993)—
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 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 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旅游概念四: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 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是旅游参加 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 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
(6)限量旅游 化,粪便处理机械化。沟内仅保留一个餐厅,供游人午餐,有效地控制和治
理污染源。
讨论
4、九寨沟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
性 质 旅游地 一种旅游方式 一种生态化的旅游活动(食住行游购娱) 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坏的自然生态区域 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
对 象 :当地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与历史知识
目 的
LOGO
生态旅游
史常凯 江汉大学商学院旅游系
指定教材:
生态旅游 田里(云南大学)等 南开大学出版社 田卫民博士(Dr.WeiMing tian),又名田里,云南大学 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院长,教育部工商管理专 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 方向:旅游经济管理。
生态旅游概念二: 澳大利亚联邦旅游部1994年在制定其《国家旅游 战略》时候,由Ralf Buckley将生态旅游定义为: 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旅游、环 境保护旅游和环境教育旅游的综合。 指出:“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 环境的教育、解释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发展 的旅游”。 并制定了涵义广泛的生态旅游概念框架。
Title in 当地居民 here
旅游从 业人员
Title in 开发商itle in here
旅游者 Title in here
思考与讨论:
下列画面是否符合生态旅游的内涵?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生态旅游的特征
地域上
层次上 利用上 科教上 活动上 自然性 高品味性 可持续性 多功能性 强参与性 专项性 高雅性 生态性
参考书目:
生态旅游 韦弗(澳) 南开大学出版社
生态旅游 芬内尔(加) 旅游教育出版社
生态旅游政策与规划 芬内尔(加)等 南开大学出版社
生态旅游案例研究 巴克利(澳) 南开大学出版社
生态旅游 杨桂华(云南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桂华博士 (Dr.Guihua Yang), 女,1957年生于云南,教授、博士 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01年),中国人事部“百千万 人才工程”人选者(2000年),云 南省旅游经济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1998年)。现任云南大学工商管 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系主 任,旅游管理硕士硕士生导师、博 士生导师。兼任国际生态学会中国 分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生态旅游 专业委员会理事、云南省地理学会 常务理事,云南省生态学会理事, 云南旅游学会理事、中科院生态学 特聘博士导师、云南大学生态学硕 士导师。
欣赏、享受和认识大自然 了解、学习和研究当地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 为当地居民提供经济机会 为社会提供公共环境教育 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究竟生态旅游该如何定义呢? *
(二)生态旅游概念
卢云亭《生态旅游学》(第二版)表1-1(P6-23)
表中共有111条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从不同角度 阐述了这一概念的本质和文化内涵,充分揭示了生态旅 游这一特殊旅游方式的活动规律、特征及标准。
讨论
(一)案例分析
*九寨沟“生态旅游”模式*
1、 九寨沟简介
九寨沟——拥有三项国际桂冠的生态旅游极品 胜地,世界上最壮丽、最神奇的生态旅游景区,被誉 为——“世界第一景”、“神奇的绿宝石”、“童话 世界”、“人间仙境”。
地理位置:四川省阿坝 藏族自治州九寨沟县中南部。 距成都400多公里,景区由 三条总长80公里的沟谷构成 (成“Y”型),因沟内原 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五、生态旅游的标准
1、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
课程教学内容
生态旅游的概述 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的功能与模式
目录
生态旅游的环境伦理观
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 生态旅游的规划设计 生态旅游的产品设计 生态旅游的市场机制 生态旅游业及其发展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内涵 生态旅游的特征与类型
本章讨论 内容
生态旅游的原则与标准
生态旅游的作用与影响
生态旅游与相关旅游的关系
生态旅游概念五: 卢云亭——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系教授,多年来, 他一直从事旅游地学和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的理论研究和 实践工作,并指导旅游地理专业研究生。 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 想为指针,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 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目的)而 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是一 种专项性的自然旅游形式。
生态旅游学 卢云亭(北京师范大学)等 旅游教育出版社 卢云亭 1935年2月出生,河南 林州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 与遥感信息科学学院教授。 2002年至今,任北京神州新纪 录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院 长。 卢云亭是中国现代地理学 家、生态旅游学家以及小困农 业旅游学家,还先后担任中国 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地学 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森林 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委员等职 务。
讨论
一、什么叫生态旅游 生态 旅游
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目前国内外有许多种说法。 依据内容,生态旅游概念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 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 定向于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旅游概念 到乙地的行进过程. 定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的生态旅游概念 “游”是外出游览、观光、 定向于行为规范的生态旅游概念 娱乐。 旅游:是人们以游览为主要 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
阅读与思考: (1)阅读:每人随机阅读10条定义 (2)思考:生态旅游的本质与内涵
1、生态旅游概念
生态旅游概念一: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墨西哥人谢贝洛斯.拉 斯卡瑞——
“生态旅游”是1983年由他首次在文章使用这一 概念的。他指出,“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因 此,自然景物不能受到损害”。 强调“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 游客在欣赏和游赏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 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享受和考察旖旎的风光 和野生动植物。”
(3)注重当地居民的参与性——尊重他们应有的权 力,改善其生活水平;
(4)具有生态环境的教育功能——提高甚至改变游 客的环境观和生活方式。 (5)尽量满足旅游者——了解、认识、欣赏、体验、 研究自然和文化的需求。
问题: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意识
与责任的旅游方式,其责任人应该是谁?
Title in 当地居民 here Title in 开发商 here
我国生态旅游学者张建萍在所撰写的《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 一书中将上述原则进行了细化:
1、小规模。人为操作因素、人工设施愈少愈好。 2、重质不重量。游客人数宜少不宜多,且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 3、局部开放与管制。 4、联结并保护当地文化与环境。 5、科学的监测。 6、准许行为与可接受程度的制度。 7、借助旅游规划与管理技术,辅助保护区的经营管理。 8、保护第一原则。 9、“双赢”策略。 10、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包括自然环境、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区域。 11、教育的观念。 12、应促进旅游经营者对自然和文化环境负责并为之行动的精神及伦理 13、应为旅游资源、当地社区、行业提供长期的利益,这种利益可能是 保护性的、科学的、社会的、文化的或经济的。 14、使用者付费的观念。
环保观光车、环保厕所、吸烟区等)
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参与景区各项旅游服务、出租民 族服装、出售民族旅游商品等
分析
3、九寨沟生态旅游的开发理念
——坚持保护与开发“双赢”,实现生态持续发展良性循环
——建立了园林防火监控系统,制定了森林防火扑救预警方案,成立了防 火指挥部、专职消防队、巡山队、义务灭火防火保护站;投入巨资配置消防 (1)坚持绝色建筑 —— 关闭沟内所有宾馆,在景区外规划建设了“九寨沟民俗文化村”(晚上娱 设施设备,坚持对居民进行护林防火救火教育,坚持对游人进行“入沟须知” 乐活动),实施游客“沟内游、沟外住”;每年拨专款 800多万元作为景区居民 ( 2 )开辟绿色通道 宣传(如沟内不许吸烟,违反者罚款 200元以上)等一系列措施的深入落实, ——浓郁的藏羌民族建筑特色。且在造型和体量上,与自然环境高度和谐, 的生活保障,人均不低于 600元/月,同时还安排了600多名居民从事保护、环 使九寨沟创造了 25年无森林火灾的佳绩,至今还保持着 63.5%的森林覆盖率 ——从2001年7月后,九寨沟在全国率先实施“限量旅游”策略。根据规划科 (3)强化排污治污 还建设了沟内游客转换中心和入沟处的生态广场。 卫和经营服务工作,实现了居民由农牧型向旅游环保经营服务型角色转换, 与—— 85.5% 的植被覆盖率。 开通了以石油液化气为燃料的绿色观光车,并实行统一循环载客游览 学测算,九寨沟的最大容量为12 000人/日。九寨沟坚决按此环境容量指标, (此举走在国际前列)。同时景区60多公里道路上,铺设了“黑色化”柏油路 妥善地处理了“保景”与“富民”的关系,落实了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管理的可持 (4)护林防火放在首位 ——率先在景区内引进 “智能型全自动免水冲环保型生态厕所” ,采用电子 “九寨归来不看水” —— 真正体现了九寨人“保护至上”的开发理念,显示了九寨人民发展现代旅游、 面,修建了格调与景观一致的木质观景亭和木桥、站道,实行人车分流。安 续旅游政策。 控制,自动更换保洁用袋,排泄物通过自动打包后,运行景区外进行处理。 九寨人辛勤呵护环境、全力 全且减少了尘埃和游人活动对海子的影响。 (5)保景富民 打造世界生态旅游精品的胆略和气魄。 保护生态资源的有力见证。 同时还配置了8辆环保型车载式流动厕所。实现了上厕自动化,厕所管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