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中的运用探析
新闻采编中新闻美学的实现分析

新闻采编中新闻美学的实现分析摘要新闻学与美学的完美融合,在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来。
然而,新闻采编是新闻作品内容、形式和价值的实现形式,通过新闻的采访、新闻文稿的写作、编辑三个步骤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一幅真正的新闻作品的出炉。
本文主要探讨了新闻采编与新闻美学的关系,也对新闻采编中新闻美学的实现形式作了分析。
关键词新闻采编;新闻美学;实现1 分析新闻美学与新闻采编的关系新闻美学是新闻学和美学的有机结合,既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等原则,也彰显了美学中的结构美、意象美、文字美等特征,是美的价值在新闻学实践中的体现。
新闻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专门性学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学在要求其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同时,也要求其彰显一定的艺术性和美学性。
总之,新闻学产出的是新闻,而新闻是一种文学艺术作品,必然是要与艺术打交道的,也必然是要与艺术美相关联的。
但是,我们知道,任何学科都是先出现其存在的表现方式和构成过程,也就是“术”,再追求其存在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或者其他,也就是“学”。
因此,研究新闻美学,首先要研究新闻学的特征,才能在新闻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其美。
那么,什么是新闻学的“术”呢?新闻学的术是指构成新闻作品的重要途径,即新闻采编。
新闻采编是指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业务流程,是产生新闻作品的整个工作流程,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通过新闻采编,新闻作品得以出炉,因此,可以这样说,新闻美学的实现路径在于新闻采编。
只有在新闻采编的各个过程中坚持美学的采编原则,才可以实现新闻作品的美学价值,也才能实现新闻美学的统一。
因此,新闻美学是新闻学与美学的统一,而新闻采编是新闻学的实现途径,新闻美学与新闻采编的关系可以归结如下:首先,新闻美学的实现途径是新闻采编,只有通过在新闻采编中的各个环节坚持美学原则,才可以实现新闻美学。
其次,新闻采编要合理有序地进行,要打造出富有新闻价值的作品,必然要坚持新闻美学的原则。
新闻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中的体现

随着 美 学的 不断 分化 ,新 闻美学 随之 诞 生了 , 在 一篇 新 闻报 的人 物事 迹 ;其 二为 负面题 材 ,例 如报 道 、披 露官 僚主 义 、违 法 道 中,意 境 与思想 深度 等是 体 现新 闻美 学 的主要 内容 。一 则优 秀 乱纪 和贪 污盗 窃行 为 ,这是 从反 面来 启发 、教育人 们 ,拥 有积 极 的新 闻 作品 ,可 以展现 出美 学 规律及 新 闻学 规律 的完 美 结合 ,能 的价 值 内涵 。现在 社会 常常 会 出现 此类 新 闻 ,报 道某 某 明星欲 、 够 实现 新 闻采 编过 程 中外在 美和 内在 美 的集 合体 。因此 ,新闻美 私 生活 、丑 的人物 、靠性 ,新 闻工 作者 反 而还 去追捧 明星 ,该新 学价 值 的 体现 取 决 于 新 闻采 编 工作 。本 文 主要 以新 闻采 编 为 主 闻的 价值观 有 些错位 ,它没有 引 导人们 向善 、向美 ,而 是向恶 、 体 ,探讨 新 闻采编 中新 闻美 学价 值 的体 现 。
今传 媒
2 0 1 3 年第 1 2 期
传 媒中的体 现
秦启先
( 江苏扬州广播 电视总 台 新闻频道,江苏 扬州 2 2 5 0 0 9 )
摘 要 :目前 ,人们对 现实生活各方 面的需求越来越高 了,从美学的角度而言,新闻美学是 实用美学的 内容之一。要想全 面 地 了解和认识整个世界 ,就 要通过观看新 闻和阅读 新闻,进而才会受到新闻的影响。而新闻美学价值的体 现不仅可 以强化新 闻工
现 。在 审美规 律和 美 学 的学科 中 ,我们 主要 研 究美学 的 审美规 律 新 闻的 意境 美、层 次美 及结 构美 。新 闻写 作的美 学原 则包 括真 实 及 美的 价值 ,并 总结 出审 美活 动下 的一 般规 律 ,使总 结和 思考 更 性原 则 ,通 过报 道真 实 的人 和 事 ,来揭 露人 们 的真 实 情感 ,并 表 达 出真 知灼见 的感 言 ;通过 概括事 物 的个 性来 完善美 的 新 闻;通 为 理性 化 , 在 内在 美及 外 在美 的形 式下 ,我们 必 须将 它们 有效 的 过对 审美 规 则的应 用 , 对 美好 人和 事 的选择 以及 对远 大理 想 的追 结合 起 来 , 从 而才 能完 整 地体 现 出它们 的真 善美 。事 物 的本身 能 求来 突 出新 闻的美 。这 样说 来 ,新 闻的美 学原 则包 括 :真 实性 原 够 体 现 出真 的素养 , 事 物 良好 的一面 是 善 的代 言 品 ,体现 的是 一 则、概括 性 原则 、审美化 原 则 。可对 于 内容美和 形 式美 ,我 们首 种 内在价 值 ,而 事物 外在 的艺 术价 值则 需要 通 过美 来体现 。 先要 明确 内容 美 ,然后 展现 其 形式 美 ,另 外 ,在形 式美 下 ,才 能 1 . 新 闻 的真 。真 是指 事物 原本 的意义 ,也就 是事 物 的本质 属 吸 引人们 有读 或者 看 的欲望 , 这样 一来 新 闻的 内容美 才能 很形象 性 。新 闻本 身离 不开 真 ,真 是写 作 的核心 内容 。新 闻的真 体现 在 地展现 在 大众 的面 前 。用“ 真 善美 ” 来 衡量 新 闻采编 ,在实 际的 新 新 闻事件 的真 实上 。不真 的新 闻一 定 不美 。在 新 闻采访 时 ,要 求 闻采编 过程 中 ,要能将 真 善美 的 内外统 一起来 , 让 新 闻作 品很好 新 闻记 者认 真 鉴别 并做 到实 事求 是 。 发展 事物 的规 律 是通过 真体 的呈现 在美 的价 值和 理念 中 ,凸显 出美 的外观 价值 , 这 才是 新 闻 现 出来 的,新 闻背 景真 实 的一 面主 要 由时 间、人 物 、事 件等 去营 美 学价 值在 新 闻采编 中 的体现 。 造 ,形象 的描 述新 闻 ,模 拟事 件里 的人 物 ,都 不 能够确 保他 们拥 有 无私 奉献 及 品德 高 尚的精 神 , 更不 能形象 地 塑造 出完 美无 缺 的 人 物 。与 事实 相对 应是 新 闻的具 体要 求 ,因此 事物 的真 实性 决 定 了新 闻的价 值 。真 实 的信息 是新 闻采 编 的主要 渠道 。
如何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实现新闻的美学价值

和事 的报道 , 在人们 的心 中树立起榜样 的形象 。 反面题词诸如 从 形式 创新 的角度来说 ,新 闻工作者一定要 认识到新 闻开头 对违法乱纪 、 贪污受贿等行为 的报道 , 从反面来对 人们 起到教
育作用 。在现在 的社会 中 , 报道 明星私 生活的新 闻比比皆是 ,
还有一些诸如性 、 欲等不健康 的新 闻 , 严重扭 曲了新闻善的本
收益 , 更能够促进 社会 的和谐发展 。新 闻采编作为新闻 美学价值 的重要体 现 , 对新 闻的美学价值 的 实现有 着重要 意 义。本篇 文章就如何在新 闻采编 工作 中实现新 闻的关学价值进行 了深入的研 究, 以供 同行业朋友 相互借鉴 参考。
关键词 : 新闻采编 ; 关学价值 ; 实现 中图分类号 : G 2 1 O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0 3 — 0 2 6 2 — 0 1 现 新闻的美学价值
指新 闻要 以事情和人物为主线 , 实现概 况化 与个性化要求 。
( 四) 新 闻要 真、 善、 美
( 一) 新 闻 要 真
真实性属于新 闻的本质属性 ,更 是写作最基础 的准则之
一
使用 真 、 善、 美来 对新 闻采编工 作的价值 进行衡 量 , 保 证
道, 新 闻类报道 的内容很难 吸引住 大众的眼球 , 这就需要新 闻
最终得到真实的新闻材料。
( 二) 新 闻要 善
从某种程度上说 ,善就是实现对社 会和人类发展有利 的 某种 目的。 新 闻的选材要紧紧 围绕“ 善” 来进行 , 通过对善 良的 要有两种 , 即正面题材 与反 面题材 。 正面题材诸如对先进的人
新 闻的美不仅要表现在 内容上 , 也要表现在形式上。 一篇
试论新闻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中的体现

有这样,新闻采编的真实美才能真正得 以体现。 3.2 向善性 美学和新闻学的交汇发展,不能只 体现在真实性上,同时还需要向善性。 在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对于善恶需要进 行客观的认知。由于在人们心里,美好 的事物往往都是向善的,只有阴暗不堪 的事物才会向恶发展。因此,站在美学 角度来说,新闻采编工作的进行一定要 是以坚持向善为目标及准则的。只有这 样才可以有效地实现新闻的美学价值。 3.3 内在美 要想让内容也具备美学价值,还需 要形式美的帮助,即是将内容与形式一 体化,从而真正实现新闻的价值。站在 新闻的角度上来说,形式上美与内容美 有相当一部分的相似性,即是在作用的 体现方面。两者一方面能展示新闻美, 从而激发人们的兴趣;另一方面来讲, 还能够陶冶观众的情操,从而在一定程 度上体现新闻美学价值。 4 结语 新闻作品美是通过熟练有效写作技 巧与向善有力的文字来实现的,并且还 辅以严谨规范的文章结构与艺术性突出 版面设计,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新闻 本身的真实性。这些均在很大程度上展 现出了新闻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庆 . 从美学视角看电视新闻及 其编辑 [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1(7). [2] 罗勇 . 新闻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 中的体现 [J]. 新闻传播 ,2014(5). [3] 张明媚 . 用独特的编辑意识为电 视新闻增色 [J]. 当代电视 ,2011(7). [4] 明 明 . 试 论 新 时 期 新 闻 采 编 中 如何体现新闻美学价值 [J]. 新闻研究导 刊 ,2014(12).
▲
试论新闻美学价在新闻采编中的体现
鲁芮希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
结合生活,以生活方式作为视角。比如: 官方公布一组数据时,工作者可以深入 地方,仔细核对这些数据是否准确;当 一个社会事件发生时,工作者可以了解 当事人与旁观者,仔细分析出事件背后 的真相;当出现社会热点时,工作人员 可以展开社会调查等。贴近民众生活, 从而使新闻采编的真实美完美展现。 2.2 改变思想以扩大新闻本身的善意 在从事新闻采编类工作的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一些社会问题,由于某些微 小的错误而造成了某些严重的伤害或是 被伤害。在这些事件中,新闻工作者要 站在客观的立场,实事求是地报道事情 真相,并坚持用人文主义的思想报道新 闻,所谓人文主义思想,就是指在理性 之上, 用仁慈和宽容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 新闻才能深入人心, 引起共鸣, 产生启迪作用。 2.3 增强艺术效果体现艺术美 新闻对人们来说,有“无声的文字 与图片”“有声的文字与多媒体”两种 体现形式。由此可以看出,文字是新闻 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要想让新 闻具有艺术效果,就一定要让文字简洁 有力、鲜明生动、逻辑清晰,这是体现 出艺术美的基础。此外,还要在文字中 加上清晰的图片,或利用多媒体来展现, 增加新闻的生动性与读者的印象 3 新闻采编中美的表现特征 3.1 真实性 新闻自身具有独特性,这就要求在 新闻采编工作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客 观地编辑与书写,这些是让新闻价值得 以体现的基础。对应的,这一真实性原 则同样存在于美学。试想,如果美缺乏 了真实,只有虚假和欺骗,又怎能称得 上是美呢?换言之,新闻采编工作的开 展过程一定是体现其真实性的过程,只
新闻美学在新闻采编中的实现研究

语言, 是一种特 殊语言形式, 它既具有以上 几种语言的特 征, 又具备 自己独 特的特征 , 新 闻要对 当前发 生的事件进行报道 , 要求语言具有真 实性和客 观性; 新闻的 内容具有广 泛性, 新闻语言涉及 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和空间, 采集 的到不 同类 型的新 闻事件 和新闻人物 ,需要 新闻语言具备 自身的特
科 学 发 展
新 闻美学在新 闻采编 中的实现研究
邹 联 贤
摘
( 湘西州广播 电视台 湖南吉首 4 1 6 0 0 0 ) 要: 新闻学 与美 学完美融合 , 新 闻美 学可 以在新 闻采 编过程 中得到完美体 现, 这也是体现新 闻价 值的一个重要途径 , 新闻美学体现 的形式可 以
色。 在新 闻采编 的过程 中, 可 以根据新闻发布的媒体和受众范 围, 合理选择 文学语言或者地方语 言。 新闻语言对新闻的传播效果和传播范 围起到基础 性的作用 , 所 以新闻采编工作 者需要加强 自身 的文采修养 , 采用恰 当的语 言表达形式 , 对语 言文字进行 仔细琢磨和推敲 , 才 能达到新 闻美 学通过新 闻语言来表达的要求。 ‘ 3 . 2 结 构 实现 新 闻 美 学 好的新闻作品除了要对 新闻语言进行推敲 的润色之 外, 还要调整新闻 的结构, 让新 闻表达 的 内容和 主题 得到全面体现 , 通过对新 闻作 品的合理 布局, 使新闻作 品整体达 到一 定程度 的和谐统 一。对 新闻作品中的各种要 素、 各种材料进行合 理组织和 安排 , 对新闻报道 的层次结构进行 系统的协 调, 设计出具有 独特效果 的作 品, 体现 出新 闻编辑 的重要 作用 。总体而言, 篇优 秀的新闻作 品要求有好 的标题 、 开头和 结尾 , 能突出中心, 段落层次 明确 , 前后具有 一定呼应 的合理秩序 。 在 新闻作 品中, 把客观事物发展的规 律和 内在的逻辑联 系, 通过 良好 的结构形式表现 出来 , 可 以让新 闻呈现出
在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

度 ,不 仅 能够 剖析 出一个 不一 样 的新 闻
视角 ,同时还能够吸引众多读 者 】 。 1 _ 2 促进新闻行业 的发展
3 . 1 充分体现出新 闻事件 的真实性
新 闻 的一个 重要 特点 就是具 有真 实 乐新 闻等 ,新 闻采 编工作 者需 要采 用不 性 。从 某种程度上而言 ,真实性是新闻的 同的结构形 式将 美学 价值体 现 出来。这
新 闻工作者对求异思维的吸收 ,让新 生命 。因此 。在新 闻采编工作 中,首先需 就要 求新 闻采编 工作者 在基 于新 闻真实
闻行业 的发展更加健康 、积极 嘲 。将新 闻 要充分体现出新 闻的真实性原则。即使是 性 的基础 上适 当地进行 修改 与润 色 ,同
美学价值体 现在新 闻工作 中,能够保证整 在需要体现出新 闻美学价值的基础上也需 时还 需要适 当调 整新 闻 的结 构形 式。这
关键词 :新闻采编 ;新闻美学价值 ;实现途径 从 目前新 闻工作的发展现状而言,加 是 ,新闻采 编工作 中出现缺乏美学价值的 间进行 交 流沟通 需要利 用语 言 ,传 播新 上新 闻本身具有 的实 时、严肃 、准确等特 情况也时有发生。个别媒体为了得到一定 闻 资讯、表 达新 闻观点 需要 语 言 ,新 闻
帮助新 闻工作 者从 多个角 度去 分析新 闻 入分析发现 , 新 闻报道的内容往往停 留在 的方 式。但是 需要 注意 的是 ,新 闻语 言 素材 ,保证 新 闻报道 最后 呈现 在观众 面 表面 ,缺乏一定的深 度 [ 3 】 ,没有对新闻事 需 要传 达 与说 明出新 闻事实 的规 范性 , 前是 一个 对新 闻事 件 的全 面解 析 。由于 件的深层原 因进行分析 , 从而导致新闻事 在使用地方语言 的过程 中需要注意方式 、
在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

摘 要: 每 天都有各种各样 的新 闻发 生, 每天我们 都能 阅读到各 种不 同的新 闻报道。一篇有价 值的新 闻报道 往往 能得 到更 高的 关注度 , 有价值 的新 闻报道也被 称为具有 关学价值的新 闻。不 同于其他形 式的 美学意义, 新 闻美学往往 是有价值 的新 闻和 关学两者结合的精华 。而新 闻美学主要是 通过新 闻采编 才得 以实现 的, 而在新 闻采编 中想要体 现 出 新 闻的美学价值 , 要 以方 法论 为指 导。本文在分析 新 闻采编 中新闻 美学价值 的 实现意义 时, 对如何在新 闻采编 工作 中 实现新 闻的 关学价值提 出了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 新 闻采编 ; 新闻 美学价值 ; 实现途径 中 图 分 类 号 :G 2 1 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4 — 8 8 8 3( 2 0 1 6)2 4 — 0 2 1 3 一 O 1
=、 我 国新 闻 采 编 的 现 状 ( 一 )新 闻 内容 缺 乏 关 学 价值 从我 国新 闻采编 的发展现状来看 , 虽然 近几年来 , 我 国新
时政新 闻 、 社会新 闻等 , 新 闻采编工作人 员需要采用 不同的结 构形式将美 学价值体现 出来。这就要求新 闻采编工 作人员在 坚持新 闻真实 性 的基础上 对新 闻内容进 行合 理 的修 改 , 同时 还要进 一步调 整新 闻的结 构形式 , 使 其更好 地表达 出新 闻采 编工作 人员想 要体 现的新 闻 内涵 , 进 一步 凸显新 闻 的主 题思 想 。在新 闻报道 中使用 恰 当的结构 形式 , 不仅 能体 现 出新 闻 的美学价值 , 而且还进 一步提高 了新 闻的层次 、 升华 了新 闻 内 涵 。新 闻采编工作者需要合理采用不 同的新 闻结构形式 , 从新 闻结构 的角度来体现新 闻美学价值 。 第三, 从 新 闻意境 的角度 来体 现新 闻美学 。从某 种意 义
论新闻采编中美学价值的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8媒介观察新闻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中的运用探析白音峰(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镇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摘 要: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环境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人们对于各方面的需求也变得更加精细,这在新闻采编工作中也有了较为全面的体现。
因此,目前我国新闻工作也开始融入美学的相关理论,使传统新闻工作出现了较大的转变,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本文在阐述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具体表现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深入、全面地探讨了美学价值在采编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为相关采编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美学价值;新闻采编;采编工作;审美特征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02-0138-01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环境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人们对于各方面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这在新闻采编工作中也有了较为全面的体现。
因此,目前我国新闻工作也开始融入了美学的相关理论,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将美学价值应用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已经有了较长的发展时间,并且已经形成了新闻美学学科。
新闻采编工作主要就是采集新闻信息并将采访的内容整理编辑出来,最终形成相应的新闻作品;而美学则是审美层面的理论规律和审美表达方法。
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能够赋予新闻采编比较显著的美学价值,能够充分展现新闻采编工作的审美内涵,并且可以在社会层面传播正能量。
这样一来,新闻采编工作不仅能够完成自身的本职职能,同时还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下面将分析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从多个层面深入、全面地探讨美学价值在采编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新闻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工作中的体现新闻学和美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而两者之所以能够有所关联,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闻采编工作固有的性质。
首先,真实性在美学和新闻采编中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这也是新闻美学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
只有保证了真实性,新闻报道才具有相应的价值,并且能够体现出美学的特征。
一些虚假报道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社会民众的注意力,但是那并不是真正的美。
因此,如果新闻采编失去了真实性,那么就不再具有美学价值。
其次,社会真善美也是新闻美学价值的主要体现。
针对社会真善美的新闻采编与报道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善念。
比如,在报道一些正能量事件以后,人们都想像事件中的人一样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最后,内容美和形式美也是新闻美学价值的具体表现。
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也应该重视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能够融入现代美学理念来重新编排新闻产品,使自身工作符合社会大众的审美潮流,从而充分体现出新闻采编工作的美学价值。
二、新闻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一)增强采编工作的真实性真实性本身就是新闻采编工作的核心标准,任何新闻工作都不能违背这个标准。
工作人员虽然可以对新闻材料进行相应的加工,但是绝不能夸大事实,应该体现新闻内容的真实情况,而这种真实性也是美学理念与新闻行业的融合点之一。
这也要求相关人员在参与工作的过程中,对自己接触和处理的材料进行初步分析与识别,判断新闻材料的真实性,从而评估这些新闻材料的具体价值。
在这之中,行业内应形成一定的监督约束力量,即新闻从业人员自身首先不参与虚假新闻信息的制作与传播,同时也监督其他新闻从业人员传播的信息的真实性。
长此以往,我国新闻行业就能够在内部慢慢形成行业约束监督体系,显著增强采编工作的真实性,充分体现美学在采编相关工作中的价值。
(二)凸显采编事件的正能量美学在新闻采编工作中的应用还体现在新闻对于社会人性真善美的报道等方面。
如果新闻工作能够多报道那些正向的事件,那么就能够在社会上形成较多的正能量,改善社会发展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新闻采编人员一方面要多报道正向事件,一方面也要适当报道反面事件。
大多数民众都愿意站在正义的一方,来揭露社会上存在的丑恶。
如此,新闻采编工作就能够达到传递真善美的目的,并且也可以让人们通过这些正向事件来找出自身行为的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改正。
将美学价值充分应用到新闻采编工作中,可以丰富新闻工作的审美内涵。
(三)增强新闻产品的审美性新闻采编人员在进行相应工作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基本的审美体现。
简单来说,就是新闻采编工作应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美感。
一篇新闻报道只有真实性和正能量也是不够的,单调枯燥的内容会让人感到非常乏味,进而就很难在社会层面上传播开来。
而在形式美方面,新闻产品也有独特的标准,比如文笔简练等。
只有采编人员注重形式美和内容美,新闻采编产品的价值才能够得到全面的体现,进而在社会层面上引起积极的反响。
三、结语新闻工作人员要在新闻采编相关工作中充分融入美学理念,而美学观念在以后的新闻事业发展中也会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因为随着民众审美层次的不断提升,他们对新闻美学价值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所以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找到审美理论体系与新闻采编的融合点。
在实际工作中,新闻采编人员要保证采编工作的真实性,并且在工(下转第215页)第9卷第2期Vol.9 No.2215三、图书策划中的“钉钉子”精神笔者从事审计专业类图书编辑工作5年多,与审计人员(也是作者)接触得较多。
他们有很多的实践经验,有心撰写书稿,但是真的很忙,没有时间和精力。
2014年,笔者策划过几个关于审计法规方面的图书选题方案,联系了相关审计人员,他们表示实在太忙,没有时间和精力,最后笔者放弃了,那几个选题就不了了之了。
上述经历让笔者认识到,选题策划面临的现状:一方面,编辑审稿过程中发现一些点,写写选题方案,但是毕竟不是作者,只能是一个点或者框架,具体专业的内容还是要和作者沟通;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平时工作量大,非常忙,若不是工作需要,一般他们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独自完成书稿写作。
再者,审计人员是公务人员,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审计,编写图书只是他们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
但是图书出版是编辑的主要工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原材料,又如何能编出好的图书呢?所以,策划选题需要各方面的沟通才有可能实现。
而且从选题方案出来,到最后图书出版,不是1个月或者半年就能完成的,需要1年、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有了上述认识,笔者深入思考审计专业图书的作者需求,了解读者的反馈,想办法调查读者的真正需求。
2015年,笔者责编的《计算机审计应用与操作》出版后获得了基层审计人员的肯定。
鉴于此,笔者认识到基层审计人员对计算机审计业务还不是很熟练,需要提高相应的业务水平,于是和作者沟通,是否可以编写类似的计算机审计图书,内容要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审计人员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作者也有写作意向,但苦于审计任务较重,只能暂时搁置。
但是笔者并未放弃,拟写书稿策划方案,寻找相关资料,时不时给作者发微信、发邮件,作者也被笔者的执着精神感动,抽出时间,加班加点,在作者的同事提供相关案例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Excel 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与操作》的书稿,最终于2016年11月顺利出版。
关于图书策划,吴磊认为“图书策划是出版工作的核心环节,承担这一工作的策划编辑应用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指导自身工作,去产能(优化选题,精准定位),去库存(找准规律,杜绝浪费),降成本(合理设计,提升技术),补短板(重原创,做精品),去杠杆(谦虚谨慎,量力而行),从而实现图书出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4]笔者所在出版社的领导提出“让审计人知晓天下事,让天下人知晓审计事”。
这都是从供给侧的角度,阐述图书出版的良性发展。
图书编辑是出版社的一员,是审计出版事业的一分子,如何做到“让审计人知晓天下事,让天下人知晓审计事”呢?笔者认为,策划选题不能仅限于审计专业,与审计相关的财政、金融、环保等方面也要关注,以便给审计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食粮,“让审计人知晓天下事”。
同时,要策划让社会大众了解审计的普通读物,要通俗易懂,做到深入浅出,让大众有兴趣,“让天下人知晓审计事”。
所以,要从供给侧的思路出发,以持之以恒的“钉钉子”精神策划好的选题,真正达到“让审计人知晓天下事,让天下人知晓审计事”的目标。
四、图书营销中的“钉钉子”精神笔者从事的是审计专业类图书出版,相对来说,专业图书的受众面窄。
具体到审计专业图书,从专业角度看,读者多为审计系统从业人员,而目前出版的图书中理论类较多,实务类相对较少。
实务类图书的销售情况明显好于理论类图书。
2013年,由笔者责编的《违反财经法规行为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向导》(修订版)(下册),是典型的实务类图书,该书体例清晰,对各类违纪违规问题进行梳理,对相关定性和处理处罚依据进行对照,让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信手参考,相关条例查阅起来极其方便,为审计人员节约了时间,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这本书的销售情况很好。
实践证明,实用性强的实务类图书更易于销售。
另外,从目前的审计图书销售情况来看,购买审计类专业图书的多是审计机关,如审计文化书屋,个人主动出资购买的较少。
因此,销售人员更侧重于推介《审计技巧丛书》类的套书,而编辑认为有一定卖点的单本图书的推介效果并不好。
眼看着销售情况不佳,编辑着急,笔者与同事主动出击,与认识的作者和读者电话联络,通过微信、QQ 宣传图书,同时也注意措辞的适当性,尽量不让对方产生厌烦心理,以“钉钉子”的精神将认为有参考价值的实用性强的图书宣传给需要的读者,而且效果很好。
因为基层的读者对一些图书确实了解不多,编辑的全方位宣传符合他们的需求,这样的宣传也带动了其他图书的销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1]无论是劳模精神还是工匠精神,都包含一种久久为功的“钉钉子”精神。
图书编辑的工作也好比钉钉子,钉钉子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1]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8,30.[2] 马先震.【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全国技术能手”刘永刚:好工匠要有“钉钉子”的精神[EB/OL].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http:///rolling/201711/17/ t20171117_26904348.shtml,2017-11-17.[3] 陈鹏鸣.当编书匠其实不简单[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06-06(05).[4] 吴磊.浅谈出版供给侧改革与双效益发展的关系[J].出版参考,2017(6):66.(上接第138页)作过程中积极宣传正能量,提高新闻采编的审美水平,完成对真善美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