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最新)生物七年级下册《第2章人体的营养》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被现代科学家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的是()A.无机盐B.膳食纤维C.胡萝卜素D.维生素C 2.如图,阿拉伯数字代表的器官中,所分泌的消化液,对蛋白质、淀粉、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器官是()A.4和6 B.1和5 C.6和8 D.5、 6和8 3.李奶奶最近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请你帮她选择,她最需要的食物是()A.鸡蛋 B.牛奶 C,带鱼 D.猪肝4.营养学家建议,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的能量分别应该占有的比例是()A.1:2:3 B.1:4:9 C.3:4:3 D.4:3:45.下列有关“合理营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等量搭配B.色香味俱全的食物C.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比例合适,互相合理搭配D.忙时多吃含能量多的食物,闲时以吃蔬菜水果为主6.人体内下列物质中,与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无关的是()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7.下列关于胆汁的叙述中,没有错误的是()A .胆汁具有分解脂肪的作用,使脂肪变成甘油和脂肪酸B.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消化酶C.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消化液D.胆汁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脂肪微粒8.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最为合理的是()A.炸鸡腿、薯条、奶油饼干、可乐B.面包、香肠、巧克力、牛奶C.馒头、红烧鱼、摊鸡蛋、小米粥D.米饭、酱牛肉、炒豆角、西红柿蛋汤9.下列物质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道直接吸收的物质是()A.维生素 B.无机盐 C.蛋白质 D.葡萄糖10.多次吃发霉的花生会致癌,主要原因是发霉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
这种毒素是由下列哪类微生物产生的( )A.病毒 B.细菌 C.草履虫 D.真菌1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中可以由消化道壁直接吸收的是()A.脂肪、蛋白质B.水、无机盐C.葡萄糖、维生素D.纤维素、氨基酸12.将碘液滴加在某一食物上,发现食物表面呈蓝紫色,说明该食物一定含有()A、淀粉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13.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同学从小就不喜欢吃水果蔬菜导致身体中缺乏维生素C,则可能患坏血病。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A)班别座号姓名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B.Na2O C.NaClO D.FeSO4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 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6.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K+、MnO4-、Na+、Cl-B.K+、Na+、NO3-、CO32-C.Na+、H+、NO3-、SO42-D.Fe3+、Na+、Cl-、SO42-7.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8.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C.2H2O22H2O+O2↑D.CaCO3CaO+CO2↑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10.下列物质属于钠盐的是A.Na2O B.CH3COONa C.H2SO4D.Na2O211.在下列反应中,HCl 作氧化剂的是A.NaOH+HCl=NaCl+H2OB.Zn+2HCl=ZnCl2+H2↑C.MnO2+4HCl(浓)MnCl2+2H2O+Cl2↑D.CuO+2HCl=CuCl2+H2O二、填空题:12.下列物质:⑴Na⑵ Br2⑶Na2O ⑷NO2 ⑸CO2⑹ SO3⑺NH3 ⑻H2S ⑼HCl ⑽ H2SO4⑾Ba(OH)2⑿NaCl ⒀蔗糖⒁NaCl溶液。
北师大版七上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北师大版七上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题(一)一、选择题1、若向东走8米,记作+8米,那么他向西走4米可记为()A. -4米B. |-4|米C. -(-4)米D. 4米2、如果|a|=a,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 a>0B. a<0C. a≥0D. a≤03、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 (-6)2=36B. (-2)3=(-3)2C. -62=(-6)2D. 52=2×54、如果a+b<0,并且ab>0,那么()A. a<0,b<0B. a>0,b>0C. a<0,b>0D. a>0,b<05、π-3的绝对值是()A. 3B. πC. 3-πD. π-36、据资料显示,地球的海洋面积约为360000000平方千米,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地球海洋面积面积约为多少平方千米()A. 36×107B. 3.6×108C. 0.36×109D. 3.6×1097、如图所示,数轴上A、B、C三点表示的数分别为a、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0B. b>cC. b>aD. a>c8、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中,①ab>0;②|b-a|=a-b;③a+b>0;④1a>1b;⑤a-b<0;正确的有()A. 3个B. 2个C. 5个D. 4个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3|的相反数是-3B. 4的倒数是14C. (-3)-(-5)=2D. -6、0、2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是010、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的结果为()A. 2a+bB. bC. -2a-bD. -b二、填空题11、-2018的倒数是______.12、在知识抢答中,如果用+10表示得10分,那么扣20分表示为______.13、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本身,则这个数是______.14、已知规定一种新运算:x※y=xy+1;x★y=x+y-1,例如:2※3=2×3+1=7;2★3=2+3-1=4.若a※(4★5)的值为17,且a※x=a★6,则x的值为______.15、计算:4-5=______,|-10|-|-8|=______.16、如图所示,a、b是有理数,则式子|a|+|b|+|a+b|+|b-a|化简的结果为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4+16÷(-2)3×|-3-1|.18、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A、B、C位置如图,化简|c|-|c-b|+|a+b|+|b|.19、某出租车驾驶员从公司出发,在南北向的人民路上连续接送5批客人,行驶路程记录如下(规定向南为正,向北为负,单位:km):(1)接送完第5批客人后,该驾驶员在公司什么方向,距离公司多少千米?(2)若该出租车每千米耗油0.2升,那么在这过程中共耗油多少升?(3)若该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为:行驶路程不超过3km收费10元,超过3km的部分按每千米加1.8元收费,在这过程中该驾驶员共收到车费多少元?20、有依次排列的3个数:3,9,8,对任意相邻的两个数,都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所得之差写在这两个数之间,可产生一个新数串:3,6,9,-1,8,这称为第一次操作;第二次同样的操作后也可产生一个新数串:3,3,6,3,9,-10,-1,9,8;继续依次操作下去.问(1)第一次操作后,增加的所有新数之和是多少?(2)第二次操作后所得的新数串比第一次操作后所得的数串增加的所有新数之和是多少?(3)猜想:第一百次操作后得到的新数串比第九十九次操作后所得的数串增加的所有新数之和是多少?21、检修工乘汽车沿东西方向检修电路,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某天检修工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行程记录为(单位:千米):+8,-9,+4,-7,-2,-10,+11,-3,+7,-5;(1)收工时,检修工在A地的哪边?距A地多远?(2)若每千米耗油0.3升,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多少升?22、某淘宝商家计划平均每天销售某品牌儿童滑板车辆,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的销售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差距.下表是某周的销售情况(超额记为正、不足记为负):(1)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该店前三天共销售该品牌儿童滑板车辆;(2)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销售量最多的一天比销售量最少的一天多销售辆;(3)通过计算说明:本周实际销售总量达到了计划数量没有?(4)该店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每销售一辆车可得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部分每辆另奖元;少销售一辆扣元,那么该店铺的销售人员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23、定义☆运算观察下列运算:(+3)☆(+15)=+18(-14)☆(-7)=+21,(-2)☆(+14)=-16(+15)☆(-8)=-23,0☆(-15)=+15(+13)☆0=+13.(1)请你认真思考上述运算,归纳☆运算的法则:两数进行☆运算时,同号_____,异号______.特别地,0和任何数进行☆运算,或任何数和0进行☆运算,______.(2)计算:(+11)☆[0☆(-12)]=_____.(3)若2×(2☆a)-1=3a,求a的值.一、选择题1、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把向东记作正,那么向西则为负,从而得出答案.解答:向东走8米记作+8米,那么向西走4米记作-4米.选A.2、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
高中数学选修2-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题

高中数学选修2-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推理与证明》(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观察下列各等式:22-4+66-4=2,55-4+33-4=2,77-4+11-4=2,1010-4+-2-2-4=2,依照以上各式成立的规律,得到一般性的等式为( )A.nn -4+8-n (8-n )-4=2 B.n +1(n +1)-4+(n +1)+5(n +1)-4=2 C.nn -4+n +4(n +4)-4=2 D.n +1(n +1)-4+n +5(n +5)-4=2 2.下列三句话按“三段论”模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y =cos x (x ∈R )是三角函数; ②三角函数是周期函数; ③y =cos x (x ∈R )是周期函数.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②③①D .③②①3.由“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切于三边的中点”可类比猜想:“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切于四个面________.”( )A .各正三角形内一点B .各正三角形的某高线上的点C .各正三角形的中心D .各正三角形外的某点4.(山东高考)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 ,b 为实数,则方程x 3+ax +b =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A .方程x 3+ax +b =0没有实根B .方程x 3+ax +b =0至多有一个实根C .方程x 3+ax +b =0至多有两个实根D .方程x 3+ax +b =0恰好有两个实根5.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与实数的乘法运算相类比,易得下列结论:( ) ①a·b =b·a ;②(a·b )·c =a·(b·c );③a·(b +c )=a·b +a·c ;④由a·b =a·c (a ≠0)可得b =c . 则正确的结论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D .4个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 +1)(n +2)(n +3)…(n +n )=2n ×1×3×…×(2n -1)(n ∈N *)时,从n =k 到n =k +1时,左边需增乘的代数式是( )A .2k +1B .2(2k +1) C.2k +1k +1D.2k +3k +17.已知a ∈(0,+∞),不等式x +1x ≥2,x +4x 2≥3,x +27x 3≥4,…,可推广为x +ax n ≥n+1,则a 的值为( )A .2nB .n 2C .22(n-1)D .n n8.用火柴棒摆“金鱼”,如图所示:按照上面的规律,第n 个“金鱼”图形需要火柴棒的根数为( ) A .6n -2 B .8n -2 C .6n +2D .8n +29.观察下列各式:a +b =1,a 2+b 2=3,a 3+b 3=4,a 4+b 4=7,a 5+b 5=11,…,则a 10+b 10=( )A .28B .76C .123D .19910.数列{a n }满足a 1=12,a n +1=1-1a n ,则a 2 015等于( )A.12B.-1 C .2D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设函数f (x )=12x +2,利用课本中推导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方法,可求得S =f (-5)+f (-4)+…+f (0)+…+f (5)+f (6)的值为________.12.已知 2+23=2 23, 3+38=3 38, 4+415=4415,…,若 6+a b=6ab(a ,b 均为实数),请推测a =________,b =________. 13.若定义在区间D 上的函数f (x )对于D 上的n 个值x 1,x 2,…,x n ,总满足1n[f (x 1)+f (x 2)+…+f(x n )]≤f ⎝⎛⎭⎫x 1+x 2+…+x n n ,称函数f (x )为D 上的凸函数;现已知f (x )=sin x 在(0,π)上是凸函数,则△ABC 中,sin A +sin B +sin C 的最大值是________.14.观察下列数字: 1 2 3 4 3 4 5 6 7 4 5 6 7 8 9 10 ……则第________行的各数之和等于2 015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运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2分)观察下列式子: ①sin 210°+cos 240°+sin 10°cos 40°=34;②sin 26°+cos 236°+sin 6°cos 36°=34.由上面两个式子的结构规律,你能否提出一个猜想?并证明你的猜想.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且其中任意两边长均不相等,假设1a ,1b ,1c成等差数列.(1)比较b a与 cb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2)求证:角B 不可能是钝角.17.(本小题满分12分)先解答(1),再通过结构类比解答(2). (1)求证:tan ⎝⎛⎭⎫x +π4=1+tan x 1-tan x .(2)设x ∈R ,a 为非零常数,且f (x +a )=1+f (x )1-f (x ),试问:f (x )是周期函数吗?证明你的结论.18.(本小题满分14分)在各项为正的数列{a n }中,数列的前n 项和S n 满足S n =12⎝⎛⎭⎫a n +1a n . (1)求a 1,a 2,a 3;(2)由(1)猜想到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推理与证明》参考答案1.选A 观察分子中2+6=5+3=7+1=10+(-2)=8. 2.选B 按三段论的模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②①③.3.选C 正三角形的边对应正四面体的面,边的中点对应正四面体的面正三角形的中心.4.选A 因为“方程x 3+ax +b =0至少有一个实根”等价于“方程x 3+ax +b =0的实根的个数大于或等于1”,因此,要做的假设是方程x 3+ax +b =0没有实根.5.选B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满足交换律和分配律,不满足结合律,故①③正确,②错误;由a·b =a·c (a ≠0)得a·(b -c )=0,从而b -c =0或a ⊥(b -c ),故④错误.6.选B 增乘的代数式为(k +1+k )(k +1+k +1)k +1=2(2k +1).7.选D 将四个答案分别用n =1,2,3检验即可,故选D.8.选C 归纳“金鱼”图形的构成规律知,后面“金鱼”都比它前面的“金鱼”多了去掉尾巴后6根火柴组成的鱼头部分,故各“金鱼”图形所用火柴棒的根数构成一首项为8,公差是6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a n =6n +2.9.选C 记a n +b n =f (n ),则f (3)=f (1)+f (2)=1+3=4;f (4)=f (2)+f (3)=3+4=7;f (5)=f (3)+f (4)=11.通过观察不难发现f (n )=f (n -1)+f (n -2)(n ∈N *,n ≥3),则f (6)=f (4)+f (5)=18;f (7)=f (5)+f (6)=29;f (8)=f (6)+f (7)=47;f (9)=f (7)+f (8)=76;f (10)=f (8)+f (9)=123.所以a 10+b 10=123.10.选B ∵a 1=12,a n +1=1-1a n ,∴a 2=1-1a 1=-1,a 3=1-1a 2=2,a 4=1-1a 3=12,a 5=1-1a 4=-1,a 6=1-1a 5=2,∴a n +3k =a n (n ∈N *,k ∈N *)∴a 2 015=a 2+3×671=a 2=-1.11.解析:∵f (x )=12x +2,f (1-x )=121-x +2=2x2+2·2x =12·2x 2+2x .∴f (x )+f (1-x )=1+12·2x2+2x =22, 发现f (x )+f (1-x )正好是一个定值, ∴2S =22×12,∴S =3 2. 答案:3 212.解析:由前面三个等式,推测归纳被平方数的整数与分数的关系,发现规律.由三个等式知,整数和这个分数的分子相同,而分母是这个分子的平方减1,由此推测 6+a b中,a =6,b =62-1=35,即a =6,b =35.答案:6 3513.解析:因为f (x )=sin x 在(0,π)上是凸函数(小前提), 所以13(sin A +sin B +sin C )≤sin A +B +C 3(结论),即sin A +sin B +sin C ≤3sin π3=332.因此,sin A +sin B +sin C 的最大值是332.答案:33214.解析:观察知,图中的第n 行各数构成一个首项为n ,公差为1,共2n -1项的等差数列,其各项和为S n =(2n -1)n +(2n -1)(2n -2)2=(2n -1)n +(2n -1)·(n -1)=(2n -1)2,令(2n -1)2=2 0152,得2n -1=2 015,解得n =1 008. 答案:1 00815.解:猜想sin 2α+cos 2(30°+α)+sin αcos(30°+α)=34.证明如下:sin 2α+cos 2(30°+α)+sin αcos(30°+α) =1-cos 2α2+1+cos (60°+2α)2+12[sin(30°+2α)+sin(-30°)] =1+cos (60°+2α)-cos 2α2+12sin(2α+30°)-14=34+12[cos 60°·cos 2α-sin 60°sin 2α-cos 2α]+12sin(2α+30°) =34-12·⎝⎛⎭⎫12cos 2α+32sin 2α+12sin(2α+30°) =34-12sin(2α+30°)+12sin(2α+30°)=34, 即sin 2α+cos 2(30°+α)+sin α·cos(30°+α)=34.16.解:(1) b a< cb.证明如下: 要证b a< c b ,只需证b a <c b. ∵a ,b ,c >0,∴只需证b 2<ac . ∵1a ,1b ,1c 成等差数列, ∴2b =1a +1c≥2 1ac,∴b 2≤ac . 又a ,b ,c 均不相等,∴b 2<ac . 故所得大小关系正确.(2)证明:法一 假设角B 是钝角,则cos B <0. 由余弦定理得cos B =a 2+c 2-b 22ac ≥2ac -b 22ac >ac -b 22ac >0,这与co s B <0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所以角B 不可能是钝角.法二 假设角B 是钝角,则角B 的对边b 为最大边,即b >a ,b >c ,所以1a >1b >0,1c >1b >0,则1a +1c >1b +1b =2b ,这与1a +1c =2b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角B 不可能是钝角.17.解:(1)根据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得tan ⎝⎛⎭⎫x +π4=tan x +tanπ41-tan x tanπ4=tan x +11-tan x =1+tan x 1-tan x, 即tan ⎝⎛⎭⎫x +π4=1+tan x 1-tan x ,命题得证.(2)猜想f (x )是以4a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因为f (x +2a )=f [(x +a )+a ]=1+f (x +a )1-f (x +a )=1+1+f (x )1-f (x )1-1+f (x )1-f (x )=-1f (x ),所以f (x +4a )=f [(x +2a )+2a ]=-1f (x +2a )=f (x ).所以f (x )是以4a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18.解:(1)S 1=a 1=12⎝⎛⎭⎫a 1+1a 1,得a 21=1, 因为a n >0,所以a 1=1.S 2=a 1+a 2=12⎝⎛⎭⎫a 2+1a 2,得a 22+2a 2-1=0, 所以a 2=2-1.S 3=a 1+a 2+a 3=12⎝⎛⎭⎫a 3+1a 3, 得a 23+22a 3-1=0,所以a 3=3- 2. (2)猜想a n =n -n -1(n ∈N *).证明:①n =1时,a 1=1-0=1,命题成立. ②假设n =k (k ≥1,k ∈N *)时, a k =k -k -1成立,则n =k +1时,a k +1=S k +1-S k=12⎝⎛⎭⎪⎫a k+1+1a k+1-12⎝⎛⎭⎫a k+1a k,即a k+1=12⎝⎛⎭⎪⎫a k+1+1a k+1-12⎝⎛⎭⎪⎫k-k-1+1k-k-1=12⎝⎛⎭⎪⎫a k+1+1a k+1-k,所以a2k+1+2ka k+1-1=0,所以a k+1=k+1-k,则n=k+1时,命题成立.由①②知,n∈N*,a n=n-n-1.。
科学八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测试题精选(含答案)8

科学八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测试题精选(含答案)8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019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
联合国宣布今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无法得知的是某元素()A.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B.一个原子的质量C.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2.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3.假设1个甲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1个标准的碳原子的实际质量可以表示为()A.12n b千克B.12C.b24n千克D.b12n千克4.美国科学家将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原子,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A.59B.57C.61D.293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而获拉斯克奖。
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是一种氧化物B.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9%C.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D.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6.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4O3N2),茶氨酸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其中①表示的元素是()A .碳B .氢C .氧D .氮7.非金属元素R 能与金属元素M 、N 分别形成化合物MR 3、NR 2。
在MR 3中,M 元素的化合价与硫酸中硫元素化合价相同,则NR 2中N 元素化合价是()A .-2B .+2C .+4D .+68.下列对表中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BCD实验现象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红色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毫升解释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分子间有间隙A .AB .BC .CD .D9.下列对不同时期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时间排列正确的是()①卢瑟福原子模型②汤姆生原子模型③道尔顿原子模型④玻尔原子模型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③②①④D .③④①②10.在CO 、HCOOH 、OHC-COOH 的混合物中,已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y ,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3(1-y)B.6/7(1-y)C.3/7(1-9y)D.3/7(1-6y)11.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氧化物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C.水由水分子构成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2.如图是水电解的过程示意图,该图说明了()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D.该变化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以再分13.奥司他韦(C16H28N2O4)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起到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
2019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第二章《图形的变换》测试版题(含标准答案)

2019年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第二章图形的变换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几张图中,相似图形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③答案:C2.当身边没有量角器时,怎样得到一些特定度数的角呢?动手操作有时可以解“燃眉之急”.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我们按如下步骤操作可以得到一个特定的角:(1)以点A所在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B落在AD上,折痕与BC交于E;(2)将纸片展平后,再一次折叠纸片,以E所在直线为折痕,使点A落在BC上,折痕EF交AD于F.则∠AFE的度数为()A.60︒B.67.5︒C.72︒D.75︒解析:B3.如图是跳棋盘,其中格点上的黑色点为棋子,剩余的格点上没有棋子,我们约定跳棋游戏的规则是:把跳棋棋子在棋盘内沿直线隔着棋子对称跳行,跳行一次称为一步.已知点A 为己方一枚棋子,欲将棋子A跳进对方区域(阴影部分的格点),则跳行的最小步数为()A.2步B.3步C.4步D.5步答案:B4.如图所示,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然后用针尖在上面扎出“S”,再把它铺平,铺开后图形是()答案:A5.如图所示,△ABC平移后得到△DEF,若∠BNF=100°,则∠DEF的度数是() A.120°B.100°C.80°D.50°答案:C6.平移前有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平移后()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C.相交但不垂直D.无法确定答案:B7.如图所示,不能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答案:D8.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相似变换的是()A.抽屉的拉开B.汽车刮雨器的运动C.荡秋千D.投影片的文字经投影变换到屏幕答案:D9.按照图①的排列规律,在d内应选②中的()答案:B10.下列各选项中,右边图形与左边图形成轴对称的图形是()A. B.C.D.答案:C11.如图,每个正方形均由边长为l的小正方形组成,则下列图形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是△ABC经相似变换后得到的像是()答案:A12.下列基本图形中,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变换后,不能得到最右边图的是()答案:C13.如图,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局部进行图①~图④的变换,拼成图⑤,那么图⑤的面积是()A.18 B.16 C.12 D.8答案:B1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旋转变换的是()A.钟摆的运动 B.行驶中汽车车轮 C.方向盘的转动 D.电梯的升降运动答案:D15.如图,将四边形AEFG变换到四边形ABCD,其中E,G分别是AB,AD的中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种变换是相似变换B.对应边扩大到原来的2倍C.各对应角度数不变D.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答案:D16.从图形的几何性质考虑,下列图形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它是()A.B. C.D.答案:C17.如图所示的一些交通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 1个B. 2个C.3个D.4个答案:B18.如图所示,绕旋转中心旋转60°后能与自身重合的是()答案:A二、填空题19.如图,把五边形ABCDO变换到五边形CDEFO,应用了哪种图形变换?请完整地叙述这个变换:解析:应用了旋转变换,五边形 CDBFO是由五边形ABCDO绕点 0接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20.如图,△ABO按逆时针旋转变换到△CDO,在这个变换中,旋转中心是_____,•BO 变换到了_______,∠C是由______旋转变换得到的.解析:点O ,DO, ∠A21.试找出如图所示的每个正多边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并填下表格中.根据上表,请就一个正n 边形对称轴的条数作一猜想_________(用n 表示). 解析:3,4,5,6,7,8,n 条22.解析:王(轴对称图形都可以)23.如图,△A ′B ′C ′是△ABC 经旋转变换后的像, (1)旋转中心是 ,旋转角度是 ; (2)图中相等的线段:OA= ,OB= ,OC= ,AB= ,BC= ,CA= . (3)图中相等的角:∠CAB= ,∠BCA= ,∠AOA ′= = .解析: (3)∠C ′A ′B ′,∠B ′C ′A ′,∠BOB ′,∠COC ′ (1)0,60°;(2)OA ′,OB ′,OC ′,A ′B ′,B ′C ′,C ′A ′;24.如图所示,△DEF 是△ABC 绕点O 旋转后得到的,则点C 的对应点是点 ,线段AB 的对应线段是线段 ,∠B 的对应角是 .解析:F ,DE ,∠E25.如图所示的四个两两相联的等圆.右边的三个圆可以看做是左边的圆经过 得到的.解析:平移26.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看见某车车牌的后5位号码是,该车牌的后5位号码实际是.解析:BA62927.点A和点A′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则直线l和线段AA′的位置关系是:.解析:垂直且平分28.请写出是轴对称图形的英文字母(至少写出五个) .解析:A,C,E,H,K等三、解答题29.请你用正方形、三角形、•圆设计一个有具体形象的轴对称图形(例如下图的脸谱),并给你的作品取一个适当的名字.解析:略30.画出如图所示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回答下列问题:(1)连结BD,则对称轴和线段B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原图形中有哪些相等的角?哪些全等的三角形?(3)分别作出图形中点F、G的对称点.解析:如图所示,连结BD,作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m,直线m•就是所求的对称轴.(1)对称轴垂直平分线段BD;(2)原图形中相等的角有:∠B=∠D,∠BAC=∠DEC,∠BCA=∠DCE,∠CAE=∠CEA ,∠BCE=∠DCA ,∠BAE=∠DEA .全等的三角形有:△ABC 和△EDC ; (3)点F 、G 的对称点分别是F ′、G ′,如图所示.31. 将下列各图形的变换与变换的名称用线连起来:解析:略.32.如图所示,在方格纸中如何通过平移或旋转这两种变换,由图形A 得到图形B ,再由图形B 得到图形C?(对于平移变换要求回答出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对于旋转变换要求回答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解析:将图形A 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图形B ;将图形B 以点P 1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图形C 或将图形B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以P 2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 33.如图,在网格中有一个四边形图案ABCO .平移变换相似变换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1)请你画出此图案绕点O顺时方向旋转90°,l80°,270°的图案,你会得到一个美丽的图案,千万不要将阴影位置涂错;(2)若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l,旋转后点A的对应点依次为A1,A2,A3,求四边形AA1A2A3的面积;解析:(1)图略;(2)3434.如图所示,图①和图②都是轴对称图形,依照①和②,把③,④也画成轴对称图形.解析:略35.如图所示,在方格纸上作下列相似变换:(1)把图①中三角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3倍;(2)把图②中H的每条边缩小到原来的12.解析:略36.图②、③、④、⑤分别由图①变换而成的,请你分析它们的形成过程.解析:由图①经过连续四次绕圆心顺时针旋转90°得到37.如图,将△ABC先向上平移5格得到△A′B′C′,再以直线MN为对称轴,将△A′B′C′作轴对称变换,得到△A″B″C″,作出△A′B′C′和△A″B″C″.解析:略38.如图所示是在镜子中看到的某时刻时钟的情况,请问此时实际是几点钟?解析:3:2539.如图所示,△ABC与△DEF是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图形,请说出它们的对应线段和对应角.解析:AC和DE,AB和DF,BC和FE;∠A和∠D,∠C和∠E,∠B和∠F40.如图所示,图①,图②分别是6×6正方形网格上两个轴对称图形(阴影部分),其面积分别为S A,S B(网格中最小的正方形面积为l平方单位).请观察图形并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S A:S B的值是.(2)请你在图③的网格上画出一个面积为8个平方单位的轴对称图形.解析:(1)9:11;(2)略。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单元测试题(A)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单元测试题(A)一、填空题1.方框图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串联连接、并联连接和连接。
2.是指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其重要性质是可以应用叠加原理。
3.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必须遵守一个原则,即。
4.线形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指在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5.传递函数不仅可以表征系统的性能,而且可以用来研究系统的。
6.控制系统的结构图的基本元件包括:、、、。
7.线性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可以应用原理,而则不能。
8.信号流图是由和组成。
9.在控制系统中,任何复杂系统主要由响应环节的结构经、和三种基本形式连接而成。
10.系统误差传递函数以为输出量,以为输入量的传递函数。
11. 随动系统中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函数和抛物线函数。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在自动控制理论中,数学模型有多种形式,属于时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的是()。
A.微分方程B.传递函数C.结构图D.频率特性2.在自动控制理论中,数学模型有多种形式,属于复数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的是()。
A.微分方程B.差分方程C.传递函数D.频率特性3.在自动控制理论中,数学模型有多种形式,属于频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的是()。
A.微分方程B.传递函数C.结构图D.频率特性4.传递函数的概念适用于()系统。
A .线性,非线性B .线性、非时变C .非线性定常D .线性定常5.在工程问题中,常用( )数学模型来表达实际的系统。
A .精确的B .复杂的C .简化的D .类似的6.采用系统的输入、输出微分方程对系统进行数学描述是( )。
A .系统各变量的动态描述B .系统的外部描述C .系统的内部描述D .系统的外部和内部描述7.系统的动态性能包括( )。
A . 稳定性、平稳性B .快速性、稳定性C .平稳性、快速性D .稳定性、准确性8.系统的传递函数( )。
A .与输入信号有关B .与输出信号有关C .完全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D .既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也与输入信号有关9.传递函数反映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它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 输入信号 B .初始条件 C .系统的结构参数 D .输入信号和初始条件10.采用系统的输入、输出微分方程对系统进行数学描述是( )。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 .对顶角相等2.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2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 °°° °3.如图1,所示是一条街道的路线图AB 2∠AB CE //////AB EF DC EG BD 1∠a b ,c a b∥160∠=°2∠=° 17.如图11:如果∠1=∠3,可以推出一组平行线为 ;10 图1118.如图11,AB ∥ED,则∠A +∠C +∠D = 三、 解答题第19题每空2分,共18分,第20题8分,第21,22题每题10分,共46分19.1如图,已知∠A =∠F,∠C =∠D,根据图形填空,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解: ∠A =∠FAC ∥________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D ∠C =∠D∠1=___________等量代换B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如图,AB ∥CD,∠A = ∠D,试说明 AC ∥DE 成立的理由;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的推理,请你将他的推理过程补充完整;6分 解:∵ AB ∥ CD 已知∴ ∠A =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 ∠A = ∠D∴ ∠ = ∠ 等量代换∴ AC ∥ DE20、 如图,EF ∥AD,∠1 =∠2,∠BAC = 70°;将求∠AGD 的过程填写完整;A B CEA BC D O 12B C E ADA图9A BC E DO BA12图7ca bA B CDEAACADAEABAFA1BAD解:∵EF∥AD,∴∠2 = ;又∵∠1 = ∠2,∴∠1 = ∠3;∴ AB∥ ;∴∠BAC + = 180°;又∵∠BAC = 70°,∴∠AGD = ;21、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你能算出∠BAD、∠EAC、∠C的度数吗22、如图,已知AB证:A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共54分。)
1.下列有关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A.水果电池是高效环保的家用电池
B.锌锰干电池是一种常用的二次电池
C.锌锰干电池碳棒是负极,锌片是正极
D.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锌外壳逐渐变薄
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B.铝与稀盐酸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3.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B.锌锰电池C.镍镉电池D.铅蓄电池
4.下列四种X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20mL3mol/L的X溶液B.20℃30mL2molL的X溶液
C.20℃10mL4mol/L的X溶液D.10℃10mL2mol/L的X溶液
5.对于100mL1mol/L盐酸与锌粒的反应,采取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
是:①升高温度;②改用100mL3mol/L盐酸;③多用300mL1mol/L盐酸;④
用等量锌粉代替锌粒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6.工业生产硫酸时,其中一步反应是2SO2+O22S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氧气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7.X、Y、Z三种金属,X、Y组成原电池,X是负极;把Y放在Z的硝酸银溶液
中,Y表面有Z析出。其活泼顺序是
A.X>Y>ZB.Z>Y>XC.X>Z>YD.Y>X>Z
8.在2L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经一段时间后NH3的物质的量增
加了2.4mol,这段时间内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s),则这
段时间为
A.6sB.4sC.3sD.2s
9.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A.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B.有导线将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正极发生了氧化反应,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D.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
10.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电解质溶液的pH
A.不变B.先变小后变大C.逐渐变小D.逐渐变大
11.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A.在炭粉中加入KClO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
B.锌与稀硫酸反应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而使反应放出H2的速率加快
C.双氧水中加入少量MnO2,可迅速放出气体
D.固态FeCl3和固体NaOH混合后,加入水能迅速产生沉淀
12.将甲、乙两种金属的性质相比较,已知
①甲跟水反应比乙与水反应剧烈
②甲单质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乙
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
④与某非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失电子数目比乙的多
⑤以甲、乙金属为电极构成原电池,甲作负极
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A.①④B.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13.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达平衡的标志是
A.v正(N2)=v逆(N2)B.v正(N2)=3v正(H2)
C.v正(H2)=3v逆(NH3)D.N2、H2、NH3的体积比为1︰3︰2
1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H2O2分解制O2,加入MnO2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B.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
C.2SO2+O22SO3反应中,SO2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
D.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CO2,用碳酸钙粉末比块状反应要快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条件是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不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D.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16.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用导线连接的两种不同金属同时插入液体中,能形成原电池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17.已知化学能与其他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下列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
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CH4+2O2CO2+2H2O
B.CaCO3CaO+CO2↑
C.2H2O2H2↑+O2↑
D.Pb+PbO2+2H2SO42PbSO4+2H2O
18.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的这种电池在使用
时的电极反应如下:2H2+4OH--4e-==4H2OO2+2H2O+4e-==4OH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通入正极,氧气通入负极
B.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不能达到100%
C.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2H2O
D.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计46分)
19.(12分)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NaOH+HCl=NaCl+H2O(B)2FeCl3+Cu=2FeCl2+CuCl
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可知(A)(填“能”或者“不能”,
下同)设计成原电池,(B)设计成原电池。
(2)如果不能设计成原电池,其原因为。
(3)如果能设计成原电池,则其正极材料为,其电极反应式
为;负极材料为,其电极反应式
为。电解质溶液名称。
充电
放电
20.(10分)某学生用0.1×10×25㎜3,质量分数≥99.5%的铝片和酸反应制
取H2,实验现象见下表:
1min2min5min15min20min
3mol/LHCl
少量气泡较多气泡大量气泡反应剧烈铝片耗
尽
1.5
mol/LH2SO
4
均无明显现象(只有少量气泡)
(1)写出铝片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反应1—15min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原因是
。
(3)根据铝片与盐酸和硫酸反应现象的差异,深入思考,可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21.(12分)对于反应X(g)+Y(g)=Z(g),下列图象表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
温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考虑某一因素时,其它条件保持不变)
判断各图象表示的关系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
②。
③。
④。
22.(12分)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
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
计值):
时间(min)12345
氢气体积(mL)50120232290310
(1)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min)反应速率最
大,
原因是。
(2)哪一段时段的反应速率最小,原因是
。
(3)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
不变,要写出计算过程)。
(4)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
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
A.蒸馏水B.NaCl溶液C.Na2CO3溶液D.CuSO4溶液
你认为可行的是(填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