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母姓钟氏,名令嘉”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阅读练习及答案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12分)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

十八,归先府君。

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

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

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

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先府君在客邱,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未尝倦也。

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

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

②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里”的意思。

③铨:作者蒋士铨自称。

④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

⑤戚党:亲威和乡邻。

⑥吟哦声:读诗的声调。

⑦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

⑧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3.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2分)越二载/生铨/家益落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3分)A.家益落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B.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D.听而后止河曲智叟笑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解析】B项分别为“走动”“用行动”的意思;C项分别为“过错”“经过”的意思;D项分别为“停止”“阻止”的意思。

A项共同为“更加”的意思。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⑴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

(3分,评分说明:采分点为“辄”“低吟之”“以为戏”。

)⑵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母亲)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罢休,从来不觉自己疲累。

文言文之中考实词词义迁移与推断练习

文言文之中考实词词义迁移与推断练习

文言文之中考实词词义迁移与推断练习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录毕,走.送之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③媵人持汤.沃灌④左佩刀,右备容臭.(2) 翻译下面句子。

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

(4) 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2024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2024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2024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

②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

③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④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

⑤这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A.③②①⑤④B.①⑤②③④C.③②⑤④①D.①③②⑤④2.过春节张贴的门联是城市或乡村记忆的文化符号。

门联既传达出不同的家风文化,又展现着老北京人的精神面貌。

对下列联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恩家庆,人寿年丰。

理解:表达对国家的感恩之情,祈望家中有喜庆之事,家人健康长寿,年成好。

B.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理解:彰显了以忠厚之德治家、圣贤诗书教育子孙的家风,期望家运久远绵长。

C.增得山川千倍利,茂如松柏四时春。

理解:祈望生意规模,犹如山川一般宏大;诚信无欺,好似松柏一样四时长青。

D.清华词作云霞彩,典重文成金石声。

理解:希望词作清新华丽,像云霞般绚丽;文章典雅庄重,如金石之声般铿锵。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怠慢宣泻荧光屏溢于言表自惭形秽B.溃退篡改穷酸像局促不安高深莫测C.提炼严峻潜台词乌烟瘴气寥寥数语D.静谧摄取淋浴头气势凶凶磕磕绊绊4.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第七十二回,唐僧不顾悟空劝阻,自去化斋。

路遇盘丝洞蜘蛛精。

蜘蛛精将唐僧捉去献给洞主,悟空得到紫云山千花洞毗蓝婆的指引,最终打死了蜘蛛精。

B.范爱农是鲁迅留学日本横滨时认识的同乡,一开始鲁迅讨厌范爱农,之后熟悉了彼此,成了朋友,鲁迅同情他的遭遇,敬仰他的爱国情怀。

蒋士铨《吾母姓钟氏》中考真题及答案

蒋士铨《吾母姓钟氏》中考真题及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17年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题至第15题。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

十八,归先府君。

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

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

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先府君在客邱,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未尝倦也。

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

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

②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里”的意思。

③铨:作者蒋士铨自称。

④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

⑤戚党:亲威和乡邻。

⑥吟哦声:读诗的声调。

⑦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

⑧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下列咅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答案】(1)A(2)C(3)①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

(3分,评分说明:采分点为“辄”“低吟之”“以为戏”。

)②(母亲)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罢休,从来不觉自己疲累。

(3分,评分说明:采分点为“跪读”“已”“未尝”(4)“垂涕”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怜爱(1分),“扑之”表现出母亲对孩子要求的严格。

文段中母亲不畏贫穷、教子读书、劝夫改过、严格要求孩子等行为值得称赞。

(4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2018年江西省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

2018年江西省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

2018年江西省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一)(2017长沙中考改编)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

十八,归先府君①。

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②,越.二载,生铨③,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④,戚党⑤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

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⑥。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⑦,辄指壁间诗歌. 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

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先府君在客邱,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⑧,令跪读至熟乃,未尝倦也。

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

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

②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里”的意思。

③铨:作者蒋士铨自称。

④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

⑤戚党:亲威和乡邻。

⑥吟哦声:读诗的声调。

⑦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

⑧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时/府君年四十余B. 吾母/怡然无愁蹙状C. 教儿低吟/之以为戏D. 复/力争之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越(过了)(2)涕(眼泪)(3)益(更加)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

(2)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母亲)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罢休,从来不觉自己疲累。

4.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母亲不畏贫穷、教子读书、劝夫改过、严格要求孩子等行为值得称赞。

(二)(2017陕西中考改编)任城威王彰①,字子文。

少善.射御,膂力②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

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大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③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④,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

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之文言题材读书学习类

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之文言题材读书学习类

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之文言题材读书学习类一、对比阅读(共 10 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虽有嘉肴》)【乙】人生小幼,精神专利①,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然人有坎壤②,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

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

世人婚冠③未学,便称迟暮,因循④面墙,亦为愚耳。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选自《颜氏家训》)注:①专利:专注集中。

②坎壤(lǎn):困顿不得志。

③婚冠:指婚礼和冠礼的年龄,喻年少。

④因循:守旧法而不知变更。

此处指不愿再重新学习。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知其旨.也旨:味美B.教学相长.长:成长C.十年一理.理:对书本做温习D.老而弥笃.笃:认真、专心致志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虽有至道.大道.之行也津津乐道.B.弗食.,不知其旨也食.之不能尽其材节衣缩食.C.固.须早教子固.非鱼也根深蒂固.D.如.日出之光如.鸣珮环了如.指掌3.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引用《兑命》中的话,印证“教学相长”论点的正确性。

B.乙文作者认为学习应该从小抓起,效果更好。

不过错过了青春年华也不要自暴自弃,老来学习亦可有所收获。

C.甲文首先由“嘉肴”“至道”从正面类比,强调要注重学习,注重实践。

D.乙文作者擅长运用举例论证,所举例子丰富而有针对性,使文章说理很有气势的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B.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C.目前,网络文学界已拥有约1400万名写作者、超1600万种作品、近3.8亿左右读者。

D.石榴性味甘、酸涩,是一种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两倍。

2.下列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李雷原本与同学约好一起去看球赛,却因感冒发烧无法前往,于是他给同学发了条短信。

A.我今天不去看球赛了,你自己去吧!B.我偶染贵恙,无法观赛,深表歉意!C.我感冒了,现在还在发烧,真糟糕!D.我生病不能去看球赛了,实在抱歉!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已有大概200多年历史的莱芜梆子,唱腔刚劲豪爽、高亢激昂,没有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和音符跳跃,似乎特别有利于正剧的表达。

B.由于中美贸易战,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到不可避免的影响,但也将给我国产业链企业带来新的生机。

C.为防止燃放孔明灯引发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不再发生,莱芜市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非法售燃放“孔明灯"的通告》。

D.叙利亚再度遭到美国及其盟友的导弹打击,从其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我们还很遥远。

4.(2分)指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

A.迫不急待负隅顽抗不求胜解随声附和B.偃旗息鼓别出心裁未雨绸谬惟妙惟肖C.无暇顾及谈笑风声任劳任怨发愤图强D.同仇敌忾妄自菲薄相形见绌好高骛远5.名句积累与运用关关雎鸠,_______。

黑龙江大庆第十四中学2024届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大庆第十四中学2024届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大庆第十四中学2024届中考四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间.或(jiàn)糜.子(méi)强.词夺理(qiáng)B.俯瞰.(kàn)龟.裂(guī)伤痕累.累(lěi)C.畸.形(jī)旌.旗(jīng)锱.铢必较(zī)D.罅.隙(xià)追溯.(shù)唠.唠叨叨(l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拘泥哀悼哗众取宠首曲一指B.禁锢箫索信手拈来拖泥带水C.璀璨倜傥漠不关心大相径庭D.典藉珊瑚忍俊不禁锲而不舍3.下列句子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望着八百里沂蒙起伏的群山,文思泉涌,一首《沂蒙颂》一气呵成....。

B.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浪费了不少宝贵的青春时光。

C.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真实相得益彰....啊。

D.教语文的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

名令嘉,出南昌名族。

十八归先府君。

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
囊箧吾母姓钟氏,
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

越二载,
萧然,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

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

母与
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 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

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铨故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
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
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注释】①归:
古代女子出嫁叫“归”。

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

②囊箧萧然:这里
是“钱物都用空了”的意思。

③铨:作者蒋士铨自称。

④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

⑤戚党:亲威和乡邻。

⑥吟哦声:读诗的声调。

⑦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

⑧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或怒不听,则屏息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B.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D.听而后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

B.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

C.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

D.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

12、下列对原文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本文记叙了母亲平凡而辛勤的事迹,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B.文中所写母亲对父母孝,以及相夫教子等内容,虽然都属于传统道德的范围,但仍有
现实意义。

C.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怜爱以及对孩子要求的严格。

D.母亲不但教作者唐宋人诗,还教作者诵读《礼记》《周易》《毛诗》等四书五经内容,让
作者广泛博览,获益匪浅。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共4 分,每小题2 分)
(1)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2)令跪读至熟乃已,
未尝倦也。

阅读答案:
10、(3 分)A
11、(2 分)B
12、(3 分)D
13、(4 分)(1)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

(2 分,评分说明:采
分点为“辄”“以为戏”。


(2)(母亲)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罢休(停止),从来不觉得(不曾感觉到)自己疲累
(疲倦)。

(2 分,评分说明:采分点为“已”“未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