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重庆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答案第一章
物理化学-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习题 (1)精选全文

3(1)1g水在100℃,101.325kPa下蒸发为蒸 汽(理气),吸收热量为2259J·g-1,问此过 程的Q、W、△U、△H值为多少?
(2)始态同上,外界压强恒为50.66kPa下, 将水等温蒸发后,再将50.66kPa下的气慢慢 加压为终态100℃,101.325kPa的水气,求Q、 W、△U、△H值为多少?
(3)
(3)T’2>T 2, V2’>V2
(4)T2’<T2 , V2’>V2
∵W(可逆) >W(不可逆) p2=p2’
∴T’2>T2 根据pV=nRT V与T成正比 ∴V’2>V2
4.某体系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下列关系 式中不能成立的是 (1)△U=0 (2)Q=0
(3)△T=0 (4)△H=0
2.1mol理想气体从始态p1V1T1分别经过 (1)绝热可逆膨胀到p2, (2)经过反抗恒外压 (p环=p2)绝热膨胀至平衡,则两个过程间
有 WⅠ( < )WⅡ,△UⅠ(< ) △UⅡ, △HⅠ( < )△HⅡ。
∵△U=nCvm(T2-T1), ∵△H=nCpm(T2-T1), 绝热可逆过程温度降的更低
(
g
)
6CO2
(
g
)
3H
2O(l
)
∵ △rHmθ= △rUmθ+△nRT , △n=-3/2
8.已知H2O(l)的 △fHmθ(298K)=-285.84kJ·mol-1, 则H2(g)的△cHmθ(298K) =( -285.84 )kJ·mol-1。 9.已知反应C(s)+O2(g)=CO2(g)的 △rHmθ(298K)=-393.51 kJ·mol-1,若此反应 在一绝热钢瓶中进行,则此过程的 △T( > )0;△U( = )0;△H( > )
重庆大学热力学第一定律习题答案(鞠治刚)

三、填空题 1、 , H U PV, , U 0, H U ( PV ) RTn 0 2、 , 3、 , , ( 因为H U ( PV ) VP 0 ), ( 因为Q 0 ) 4、 0,VP 5、 QV QP
n
( g ) RT
2 8.31451 300 4பைடு நூலகம்88.7 J
(g)
6、 r H m rU m RT
n
564 8.31451 298 ( 0 2 1 ) / 1000
571.43KJ, c H m ,H 2
1 r H m 285.72 KJ mol 1 2
r H m ( 298K ) 110.54 3 822.16 490.54 KJ / mol
B
C P ,m , B 3 (27.61 5.02 10 3 T ) 2 ( 14.1 29.7110 3 T )
3 R( T2 609.3 ) P外 ( V2 5 10 3 ) RT2 5 10 3 101.325 103 2 T2 390.0 K
2、解:Q 400103 0.5523 (850 25) (1 30%) 103 236937 KJ 236937 65.82KW h 3600 1000 1000 3、解:QP 24.48 (1083 25) 13560 63.54 63.54 1000 31.40 (1200 1083 ) 63.54 407615 213409 57819 678843 J 678.8 KJ
7、 rU m 602
1 4816KJ mol 1 0.125
大学物理化学1-热力学第一定律课后习题及答案

热力学第一定律课后习题一、是非题下列各题中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在定温定压下,CO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CO2的热力学能和焓也不变。
( )2. d U = nC V,m d T这个公式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任何pVT过程均适用。
( )3. 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 )4. 25℃时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25℃时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 )5. 稳定态单质的∆f H(800 K) = 0。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后的括号内:1. 理想气体定温自由膨胀过程为:()。
(A)Q > 0;(B)∆U < 0;(C)W <0;(D)∆H = 0。
2. 对封闭系统来说,当过程的始态和终态确定后,下列各项中没有确定的值的是:( )。
( A ) Q;( B ) Q+W;(C ) W( Q = 0 );( D ) Q( W = 0 )。
3. pVγ = 常数(γ = C p,m/C V,m)适用的条件是:( )(A)绝热过程;( B)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D)绝热可逆过程。
4. 在隔离系统内:( )。
( A ) 热力学能守恒,焓守恒;( B ) 热力学能不一定守恒,焓守恒;(C ) 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 D) 热力学能、焓均不一定守恒。
5. 从同一始态出发,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 A )可以到达同一终态;( B )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C )可以到达同一终态,但给环境留下不同影响。
6.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作绝热膨胀时,则:( )。
( A )焓总是不变;(B )热力学能总是增加;( C )焓总是增加;(D )热力学能总是减少。
7. 已知反应H2(g) +12O2(g) ==== H2O(g)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r H(T),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理化学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选择题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答案:D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答案:B2.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答案:D。
因焓是状态函数。
3.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答案:D。
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
4.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A) 理想溶液(B) 稀溶液(C) 所有气体(D) 理想气体答案:D5.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 (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 (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答案:A。
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6.dU=CvdT及dUm=Cv,mdT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A) 等容过程 (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 (C) 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D) 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答案:D7.下列过程中, 系统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 (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答案:D。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选择题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A) 单纯状态变化(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答案:D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 (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答案:B2.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答案:D。
因焓是状态函数。
3.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答案:D。
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
4.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A) 理想溶液 (B) 稀溶液 (C) 所有气体 (D) 理想气体答案:D5.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 (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 (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答案:A。
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6.dU=CvdT及dUm=Cv,mdT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 (A) 等容过程(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C) 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D) 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答案:D7.下列过程中, 系统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A) 不可逆循环过程(B) 可逆循环过程 (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答案:D。
关于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选择题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答案:D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2(C) D。
因焓3(D) (pV) 45(A)(D)6.(D)7(A)答案:D W=0,故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得ΔU=Q,蒸发过程需吸热Q>0,故ΔU>0。
8.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 (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 (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答案:A9.盖斯定律包含了两个重要问题, 即()(A)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B)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热的基本性质(C) 热力学第三定律及热的基本性质 (D)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状态函数的基本特征答案:D10.当某化学反应ΔrCp,m <0,则该过程的()r m H T ∆$随温度升高而( )(A) 下降 (B) 升高 (C) 不变 (D) 无规律 答案:A 。
根据Kirchhoff 公式,()/r m r p m d H T dT C ∆=∆$可以看出。
11.在下面涉及盖斯定律的表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对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 发生的各个化学反应过程和相变过程, 可使用盖斯定律(B) 对在等温等容且不做功的条件下, 发生的各个化学反应过程, 可使用盖斯定律(C) 同一物质在盖斯定律涉及的几个反应中都出现时, 只要无溶解等现象, 相态不同也可加减(D) 利用盖斯定律求某个反应的热效应时可引入一些别的反应,设想一些中间步骤, 无论实际反应是否按这些中间步骤进行都可以12答案:C =Q ,说13(A) 答案:C (D )等B14(A)15(A) ∑+∑Wi ,16.与物质的燃烧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可燃性物质的燃烧热都不为零 (B) 物质的燃烧热都可测定,所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不是相对值(C) 同一可燃性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其燃烧热不同 (D) 同一可燃性物质处于不同温度下,其燃烧热之值不同答案:B 。
物理化学复习题目(含答案)

物理化学总复习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只适用于:答案:D(A)单纯状态变化(B)相变化(C)化学变化(D)封闭体系的任何变化2.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时绝热压缩到500K,则其焓变H约为:4157J3.关于热和功,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答案:B(A)功和热只出现在体系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只存在于体系和环境的界面上(B)只有封闭体系发生的过程中,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为被交换的能量(D)在封闭体系中发生的过程,如果内能不变,则功和热对体系的影响必互相抵消4.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A)单质的焓值均为零(B)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化学反应中体系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5.下列过程中,体系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答案:D(A)不可逆循环过程(B)可逆循环过程(C)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D)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6.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那个是不正确的?答案:A(A)(U)V 0 (B)( U)T0(C)(U)T0(D)(H)T0T V P P第1页共53页7.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的描述是正确的?答案:A(A )Q=0;H=;P<0(B)Q=0;H=;P>000(C )Q>0;H=;P<0(D)Q<0;H=;P<08.3mol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T1=300K、p1=100kPa反抗恒定的外压50kPa作不可逆膨胀至终态T2=300K、p2=50kPa,对于这一过程的Q=3741J 、W=-3741J、U=0 、H= 0 。
9.在一个绝热的刚壁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物系的温度从T1升高到T2,压力从p1升高到p2,则:Q=0;W =0:U=0。
10.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作绝热膨胀时,则:答案:D(A)焓总是不变(B)内能总是增加(C)总是增加(D)内能总是减少11.若要通过节流膨胀达到致冷的目的,则节流操作应控制的条件是:答案:B (A)T T T( P)H<0(B)( P )H>0(C)( P)H=0(D)不必考虑的数值1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压力p1可逆膨胀到压力为p2,则等温膨胀的终态体积与绝热膨胀的终态体积之间的关系是:答案:A(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二者没有关系(D)二者相等13.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73K及200kPa的初态,经pT=C(常数)的可逆途径压缩到400kPa的终态,则该过程的U=-1702J。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逆过程。设气体的
Cv,m
=
3 2
R
。试计算各个状态的压力
p
并填下表。
V/dm3•mol-1
44.8 C B
22.4 A
273
546
T/K
1
步骤
A B C
过程的名称
等容可逆 等温可逆 等压可逆
Q/J W/J △U/J
8. 一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 2×101.325kPa、11.2dm3,经 pT = 常数的可逆过程(即过
(1) 298K 时的“平衡常数”; (2) 正、逆反应的活化能; (3) 反应热;
(4) 若反应开始时只有 A,pA,0=105Pa,求总压达 1.5×105Pa 时所需时间(可忽略逆反应)。
8.有一反应,其速率正比于反应物浓度和一催化剂浓度。因催化剂浓度在反应过程中不变, 故表现为一级反应。某温度下,当催化剂浓度为 0.01 mol·dm-3 时,其速率常数为 5.8×10-6 s-1。 试问其真正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是多少?如果催化剂浓度为 0. 10 mol·dm-3,表现为一级反应
4. 固体 CO2 的饱和蒸汽压在 -103℃ 时等于 10.226kPa,在 -78.5℃ 时等于 101.325 kPa,求: (1)CO2 的升华热;(2)在 -90℃ 时 CO2 的饱和蒸汽压。
5. 设你体重为 50kg,穿一双冰鞋立于冰上,冰鞋面积为 2cm3,问温度需低于摄氏零下几 度,才使冰不熔化?已知冰的 ΔfusHm = 333.4kJ·kg-1,水的密度为 1000 kg·m3,冰的密度为 900kg·m3。
(2) 1mol 水在 100℃恒 温下于真 空容器中 全部蒸发 为蒸气, 而且蒸气 的压力恰 好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水的物质的量为:2232323242424,,,200.0267600.890.950.890.020.026101.3250.9596.350.020.021370.890.020.026101.3250.02137 2.165H O C H Cl C H Cl C H Cl C H C H C H x x p p x kPa x p p x kPa ====++=⨯=⨯===++=⨯=⨯=总总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得:2、解:在300K 时,水的蒸气压为3.567kPa ,所以此时容器内存在水蒸气,容器内始终存在有水,因此始终存在有水蒸气。
在两个过程中,有:121122121212122121101.325373.15126.03300n n p V p V T T V V p p p T p kPa T T T =∴==⨯∴=⇒===3、① 针对理想气体,存在有PVm=RT ,则:38.314(273.1540)6833.40.381106833.45066.3%100%34.9%5066.3m RT P kPa V E -⨯+===⨯-=⨯= ② 对于CO 2 ,查表得:1624311234323.657100.42310)()8.314313.15 3.657105167.560.381100.42310(0.38110)5167.565066.3%100% 2.0%5066.3m mm m a Pa m mol b m mol aP V b RTV RT a p kPaV b V E --------=⨯⋅=⨯+-=⨯⨯∴=-=-=-⨯-⨯⨯-=⨯=(4、① 对于理想气体,存在:3138.314273.1556.0405301056.070.3%100%20.3%70.3m RT V cm mol P E --⨯===⋅⨯-=⨯=② 若为范得华气体,则查表得:3398,126.15273.15 2.165126.154053011.9283398r r Pc KPa Tc KT T Tc P P Pc ========根据上述对比参数,查双参数普遍化因子图得:Z=1.305,则:311.3058.314273.1573.14053073.170.3%100%4%70.3m ZRT V cm mol p E -⨯⨯===⋅-=⨯= 5、解:查表得:5080154.75273.1525 1.93154.752027045080C C r C r C p kPa T KT T T p p p ==+====== 根据上述对比参数,查双参数普遍化压缩因子图,可得Z=0.953320270104010323211.00.958.314298.15PV m kg ZRT -⨯⨯⨯=⨯=⨯=⨯⨯6、解:该气体为理想气体,所以存在:22211331111.48.3141.40.420.80.4253.31102001020.798.314(273.1520)20.820.79p m V m p m V mV m V m V m V m T V m T T V m c c RC c c c R c R c mol K c dTPV PV nRT n molRT c dT dT ⋅⋅⋅⋅--⋅⋅⋅⋅⋅-⋅-==⇒-=⇒=⇒==⨯⨯⨯=⇒===⨯+==⎰⎰⎰111T T T 而该气体恒容下,W=0,U=n U=n 20.7920.8(8020)25.925.9kJU Q W Q U k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7、解:奈燃烧的方程式为1082227104C H O CO H O +=+cm H χ 0 0 031108000101281012811010()401.727 5.1510128128c mc m c m Q x H mol QH H C H Q kJ kJ mol -∴=+--=-∆∴=-∆⇒∆=-⨯=-⨯=-⨯⋅参加反应的奈共有存在等式8、解: 25℃ Po0H ∆=(),m l P , 25℃21)()34g O g N ++由生成热的表值查出:251(1)285.841(2)(37.6625.125.13)(25)119.235(25)4Cr m Tr m p H kJ mol H C dT T T -∆=-⋅∆=∑⋅=+⨯+⨯-=-⎰燃烧反应是瞬间完成的,所以可以看成是绝热反应,所以存在:119.235(25)285.8400119.235(25)285.8402422T T T C ο--=⇒-=⇒=1232222222122112111114(273.152422)101.32510434(273.1525)4305.312pV nRT V V n RT n RT n RT n p Tp n RT V V n T p kPa==⨯+⨯⨯∴=====⨯+=9、状态函数的基本特征为:函数的性质只决定于它现在所处的状态,而与其过去的历史无关。
热力学研究中采用的极重要的状态函数法的基础是:根据状态函数性质的改变多少只取决于体系的开始与终了状态,而与变化时所经历的途径无关。
10、当某一理想气体试样的真空容器中发生可逆恒温膨胀时,∆U=0 ,因为U 为状态函数,它的改变量只取决于体系的开始与终了状态,当∆T=0时,∆U=0。
而Q=W ≠0因为Q 与W 都是与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是过程函数,而非状态函数,当体系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时,而且∆U=0的情况下,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W=21lnV nRT V 11、可逆过程具有如下特点:① 可逆过程是以无限小的变化方式进行的,整个过程由无穷多个近平衡态所构成; ② 用同样的方式、沿相同的途径使体系返回原态后,体系和环境都完全恢复原来的状态; ③ 就体积功而言,在等温可逆膨胀过程中体系对环境作最大功,在等温可逆压缩过程中,环境对体系作最小功。
在下列过程中,只有⑴过程为可逆过程,⑵⑶⑷过程均为不可逆过程。
12、虽然有H=U+PV 成立,但∆H=∆U+∆PV ,其中,∆PV 的值可能大于零,也有可能小于零,所以并不能从H=U+PV 就得出∆H 一定大于∆U 的结论。
13、答:在公式21v U=n C T m T dT ⋅⎰中,v C m ⋅已经包含了等容的条件,因此在运用该公式时,不必限制在等容条件下;而在21H=n C T p m T dT ⋅⎰中,C p m ⋅也已经包含了等压的条件,因此不必限制在等压的条件下。
在发生了相变化、化学变化或做了非体积功的情况下,以上两个公式不能应用。
14、答:对于任意体系,有:()()()()()()()()p V p V p Vp p VH U C C T TU pV UT T U V U p T T T∂∂-=-∂∂∂+∂=-∂∂∂∂∂=+-∂∂∂,,()()()()()()()()()()0,()p V T p p V T p p T p T p p V p V p m V m U U U V T T V T U V V U V C C p p V T T V T U V nR V T pC CC C nR R C C Rn n∂∂∂∂=+∂∂∂∂∂∂∂∂∂⎡⎤-=+=+⎢⎥∂∂∂∂∂⎣⎦∂∂==∂∂∴-=⇒-=⇒-=根据复合函数的偏微商公式:带入上式,可得:对于理想气体,存在15、解:在以P 、V 为坐标的图中作出绝热可逆曲线和等温可逆曲线,由于绝热可逆过程用方程pV K γ=(常数)描述,等温可逆用方程PV=n RT 描写,可以证明绝热可逆曲线的斜率大于等温可逆曲线的斜率:22112()0)()0()1T T T T P V nRT P nRT PV P V V V V V V K P K V PV P V V V V V V C P P C V V γγγγγγγγγ--⎡⎤∂⎢⎥∂--⎡⎤⎡⎤====-⎢⎥⎢⎥⎢⎥∂∂⎣⎦⎣⎦⎢⎥⎣⎦⎡⎤∂⎢⎥⎡⎤⎡⎤∂--====-⎢⎥⎢⎥⎢⎥∂∂⎣⎦⎣⎦⎢⎥⎣⎦∂∂=>>∂∂绝热绝热绝热绝热T 绝热(由于增加压力体积要缩小,两条曲线的斜率均为负值,而且,所以有()()即绝热可逆曲线比等温可逆曲线更陡一些,两条曲线相交于一点,如图所示:由于dV 2V 1od 的面积大于CV 2V 1o 的面积,即绝热可逆压缩过程体系做功的绝对值大于等温可逆压缩过程做功的绝对值,即等温可逆压缩过程做的功较大。
16、答:我们在说: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的时候,是针对理想气体的变温过程而言,不能适用于有相变发生的过程。
在相变过程中,虽然体系的温度保持不变,但体系的内能是要改变的。
比如题目中101325P а和373K 时,1摩尔水恒温蒸发为蒸气,内能要改变37.55KJ ,即373K1摩尔的水的水蒸气要比373K1摩尔水的内能大37.55KJ 。
17、在计算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时候,由于热是过程函数,因此,只有将热效应与特定过程相联系,使热效应表达为体系某种状态函数的变化。
在恒压过程中,p r Q H =∆即化学反映的热效应等于该反映体系的焓变化。
而焓属于状态函数,,它的数值只取决于始终态,从而p Q 也决定于始终态。
18、答:,0p m C ∆>只能说明()0r m PH T T ∂∆⎛⎫>⎪∂⎝⎭成立,而温度变化并不一定是大于零,因此不能说明反应焓r m H ∆一定大于零。
19、① 在空气中膨胀了2升,则功为33121()101.32510210202.65W p V V J -=--=-⨯⨯⨯=-② 在恒定外压下膨胀,所做的功为:211131223233258.31430012.31013.251058.314300123101.32510101.32510(12312.3)1011.217V V pV nRT nRT V l p nRT V l p W pdV kJ-=⨯⨯∴===⨯⨯⨯===⨯=-=-⨯⨯-⨯=-⎰③ 恒温可逆膨胀所做的功为:31321013.2510ln 58.314300ln 28.716101.32510p W nRT kJ p ⨯=-=-⨯⨯⨯=-⨯20、① 向真空膨胀,作功W=0② 在外压恒定的情况下膨胀,所做的功为:22a 313322128.314(273.15100)62.04710010()6210(10025)104653nRT pV nRT p kp p W p V V J--⨯⨯+=⇒===⨯=--=-⨯⨯-⨯=-③ 恒温可逆膨胀所做的功为:3233110010ln 28.314(273.15100)ln 86022510V W nRT J V --⨯=-=-⨯⨯+=-⨯21、在外压恒定的情况下所做的功为:3321()202.6510(2010)102026.5W p V V 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 可以得出:U=Q+W=1255+(-2026.5)=-771.5J22、① 根据理想气体方程,可以得出参加反映的气体的量为100502n mol == 在恒温可逆压缩情况下,所做的功为31132101.32510ln 508.314(273.1525)ln 199.374506.62510p W nRT kJ p ⨯=-=-⨯⨯+=⨯ ② 当气体在恒定外压下膨胀时,根据理想气体方程可得:1131223233221508.314(273.1525) 1.223101.32510508.314(273.1525)0.245506.62510()101.32510(0.245 1.223)1099.103e nRT V l p nRT V l p W p V V kJ-⨯⨯+===⨯⨯⨯+===⨯=-=⨯⨯-⨯=-则所做的功为:23、根据理想气体方程有3311133222123312221202.65101010243.7518.3142026.510110243.7518.3140()2026.510(110)1018.2p V T KnR p V T KnR T T U W W W p V V kJ U Q W Q W ---⨯⨯⨯===⨯⨯⨯⨯===⨯∴=∆==+==--=-⨯⨯-⨯=∆=+=-总虽然不是等温过程,但是始终态的温度相同,所以恒容过程不做功,所以W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212221112211221333318.2()()()202.6510101002026.5101100kJH H H U p V U p V U p V p V p V p V --=-∆=-=+-+=∆+-=-=⨯⨯⨯-⨯⨯⨯=24、解:21573372,273322733212121322733(26.7842.6810146.410)1126.78()42.6810()146.410()231126.78(573273)42.6810(573273)146.410(573273)2312.63T p m T H H C T T dTT T T T T T kJ------∆∆==+⨯-⨯=-+⨯⨯--⨯⨯-=-+⨯⨯--⨯⨯-=⎰⎰的计算:22221111,,,,,,,21()()126308.314(573273)10.14p m V m V m p m T T T T V m p m p m T T T T U C C R C C RU C dT C R dT C dT RdT H R T T kJ∆-=∴=-∴∆==-=-=∆--=-⨯-=⎰⎰⎰⎰的计算:恒压过程存在12.36p Q H kJ =∆=W 的计算: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10.1412.63 2.49U Q W W U Q kJ ∆=+⇒=∆-=-=-25、解:理想气体恒温膨胀过程,T 2=T 1,所以存在U H ∆=∆=对于理想气体而言63311112226263210.510210100.110()0.110(102)108000800p V p V p V V dmp W p V V J U Q WU Q W J--⨯⨯⨯=⇒===⨯=--=-⨯⨯-⨯=-∆=+∆=∴=-=恒定外压下的功为:26、解① 恒容加热过程存在0V ∆=因此,W=02121,21,,,2133()8.314(600298)376622352255()8.314(600298)627722T V V m T p m V m T p m T Q WQ U C dT R T T J C C R R R RH C dT R T T 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 对于理想气体② 恒压加热过程也就是恒定外压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