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颈 部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 - 颈部(颈根部等)共17页文档

局部解剖学 - 颈部(颈根部等)共17页文档
右淋巴导管
右右 颈锁 干: 骨 右下 半干 头: 颈右 部上 的肢 淋及 巴右
胸 部
右支 气管 纵隔 干: 右胸 腔器 官的 淋巴 和部 分胸 腹壁 淋巴
胸锁乳突肌区
• 为胸锁乳突肌所占据和覆盖的局部,
• 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 层形成的胸锁乳突肌鞘及胸锁乳突肌、颈 深筋膜深层。在深筋膜浅、深层间为颈部 的血管神经。
胸膜顶 锁骨下动脉
胸导管
返回
膈神经
返回
静脉角 臂丛
锁骨下静脉
返回
颈袢
返回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 肺萎陷手术
• 锁骨下静脉
第1肋外续于腋 静脉,沿第1肋上 面,走行于锁骨 与前斜角肌之间+ 颈内静脉—头臂 静脉。
锁骨下静脉
• 损伤后容易气栓
• 临床可经行锁骨下 静脉穿刺,进行长 期输液、心导管插 管及中心静脉压测 定等。
椎动脉三角
• 内侧界:颈长肌 • 外测界:前斜角肌 • 下界:锁骨下A第1段 • 尖:第6颈椎横突前
局部解剖学 - 颈部(颈根部等)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颈部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局部解剖学 颈 部

局部解剖学 颈 部

二、舌骨下区 (一)颈动脉三角 1. 境界 2. 内容 颈总动脉 (1)动脉 颈外动脉及其分支 颈内动脉 (2)静脉:颈内静脉及其属支
(3)神经
舌下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三 角
颈 动 脉
颈内静脉
二腹肌后腹
深面-颈内动、静脉 上缘-耳后动脉 表面-耳大神经 下缘-枕动脉 颈外动脉 下颌后静脉 面神经 舌下神经 末三对脑神经 面神经颈支 舌咽神经 颈交感干


境界与分区 (一) 境界 (二) 分区
颈前区 颈部
肌三角
枕三角
锁骨上三角
胸锁乳突肌 锁骨上大窝
第三节
颈 前 区
一、舌骨上区 (一)颏下三角 (二)下颌下三角 下颌下腺 面动脉 舌下神经 舌神经 舌动、静脉 下颌下神经节 下颌下淋巴结

局部解剖学—头颈部)

局部解剖学—头颈部)


下—翼内肌附着的下颌支

内容物—舌N、下牙槽N、下牙槽AV


交通: 向上—颞下间隙
向下—舌下、颌下间隙
向前—颊间隙
向后—咽旁间隙、咬肌间隙
经走行N血管—颅内
舌下间隙
上—口底粘膜

境界
下—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 前外侧—下颌骨体内侧骨面 图

后—舌根 左右两间隙以颏舌骨肌为界


内容物——舌下腺、颌下腺及其导管、舌N、
颈部
概述
一、境界
上界: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 上项线、枕外隆凸的连线
下界: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 缘、肩峰、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
图71
颈部分区
颈部( 固有颈部 ) 项部
图49 图45
表面解剖
体表标志 图
体表投影
颈外静脉:位于下颌角至锁骨中线的连线上 静脉
神经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中点处
内海绵窦相沟通。
图13
神经分布反应灵敏
(三)、血管、淋巴和神经 1、血管:面动脉A¸ 面静脉—危险三角区 2、淋巴:
眶上神经
感觉神经:三叉神经 眶下神经
3、神经
颞支 颧支
颏神经
面神经 颊支 (运动神经) 下颌缘支
颈支 血管 三叉 面N
图20
面侧区

腮腺咬肌区 面侧深区
前界—咬肌前缘
境界 后界—乳突、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
1、颈袢
①构成 ②分布
颈袢上根 颈袢下根
③支配范围
字56
胸锁乳突肌区
内容物
2、颈动脉鞘 位置 上起颅底,下续纵隔
内容物 鞘上部—颈内V(后外方)、颈内A(前内侧)、迷走N

颈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颈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颈侧区淋巴管
收集颈部侧方和后方的淋巴液。
06
颈部淋巴系统
颈部淋巴结
位置
颈部淋巴结主要分布在颈部的各 个区域,包括颈前三角区、颈后
三角区和侧颈部。
功能
颈部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过滤淋 巴液,消灭侵入淋巴系统的细菌
和病毒,并参与免疫应答。
结构
颈部淋巴结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皮质包含B细胞和T细胞,髓质则
包含淋巴窦和毛细淋巴管。
血管。
颈内动脉
分为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眼 动脉,主要负责脑部和眼部供血。
颈外动脉
分支包括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 面动脉等,主要负责头面部供血。
颈静脉
颈内静脉
收集头面部、颈部和上肢的静脉血,注入无名静脉。
颈外静脉
收集头颈部的浅静脉血,注入锁骨下静脉。
颈淋巴管
颈前区淋巴管
收集甲状腺、喉部等区域的淋巴液。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是连接大脑和身体的桥梁,负责
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脑神经是12对从脑部发出的脊神 经,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的肌肉
和感觉器官。
脊髓和脑神经的解剖结构对于理 解头颈部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非常 重要,也是临床上进行颈部手术
时需要注意的重要结构。
05
颈部血管
颈动脉
颈总动脉
起始于主动脉弓,分为颈内动脉 和颈外动脉,是颈部主要的动脉
01
02
03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04
05
腹横肌
颈深肌
前群 颈长肌
舌下神经降支 中群
颈深肌
膈神经 头长肌
后群 颈长肌
03
颈部骨骼
颈椎
01
02
03

局部解剖学重点总结超级完整

局部解剖学重点总结超级完整

第一章:头颈部一、名词解释头皮:颅顶的额顶枕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三层紧密附着,组成“头皮”。

面部“危险三角”: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此区的面静脉无静脉瓣,并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

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枕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

内有副神经外支、淋巴结及颈丛皮支等。

下颌管:位于下颌体内,由下颌孔到颏孔的骨性管道,内有下牙槽动脉、静脉、神经。

颈动脉鞘:颈部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

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体下缘围成。

三角内有下颌下腺、下颌下淋巴结、面血管、舌血管、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甲状腺假被膜:包裹甲状腺的气管前筋膜,即甲状腺鞘。

甲状腺悬韧带:在甲状腺两侧叶的内侧部和峡的后面甲状腺假被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喉返神经在其后方上行,手术时应该注意保护。

颈袢:上根:自舌下神经发出,为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的纤维,沿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下降。

下根:由颈丛的第2、3颈神经前支纤维组成,在颈内静脉内侧下行。

上下根在颈内静脉的后内侧或前外侧联合成颈袢。

肌三角:底为颈深筋膜深层,顶为颈深筋膜浅层。

三角内含有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以及气管前筋膜和位于其深部的甲状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等结构。

12、气管前间隙: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形成气管前间隙。

(灵活的联合关节,参与完成咀嚼、吞咽、语言及表情等功能)翼点:位于颞窝前下部,为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汇合处,多呈“H”形,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位。

颅顶“危险区”:即腱膜下间隙,是指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的一层疏松结缔组织。

此隙范围较广,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

此间隙内的静脉通过导静脉与颅内静脉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向颅内扩散。

二、填空题腮腺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分(浅部)(深部)和(峡部)。

局部解剖学教学头颈部

局部解剖学教学头颈部
板障静脉
导血管
颅顶危险区
危险三角
通过 2 条途径与颅内相通。
内眦V
眼上V
海绵窦
面静脉
面深静脉
翼丛
经卵圆孔破裂孔
颅外静脉和颅内静脉窦的交通关系
临床意义
如处理不当,颅外的炎症或化脓性感染会演变为颅内感染。
板障静脉
第36页/共3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7页/共37页
1 皮肤2 浅筋膜(包括颈阔肌、皮神经、颈前静脉等)3 封套层(颈深筋膜浅层)4 舌骨下肌群5 气管前筋膜
毗邻
前— 即前面的层次:
后内— 喉与气管、 咽与食管, 喉返神经。
后外—颈血管鞘、 颈交感干。
颈血管鞘内容的排列关系
锁骨下动脉 的 起止分支
①-③



*
第15页/共37页
面部深层
下颌支深面的 颞下窝
的血管神经
上颌动脉分为3 段
⑴下颌颈深面⑵穿越翼外肌⑶进入翼腭窝
分支
脑膜中动脉下牙槽动脉
眶下动脉
下颌神经 的分支 颊神经 下牙槽神经 舌神经 耳颞神经 (咀嚼肌神经)
6 简述牙的构造分部(P16)。舌乳头的组成。口腔腺的组成和开口部位(P29) 。
7 简述咽的位置、分部、形态(可见哪些结构) (P23) 、和通连。
8 颈部分区(P36). 简述颈部深筋膜的配布和筋膜间隙。
5 面部的筋膜间隙:位于下颌支内面的称为 ,位于下颌支外面的称为 。
腋鞘
第22页/共37页
T3
气管前间隙
胸骨上间隙
咽后间隙
食管后间隙
椎前间隙
筋膜间隙及蔓延
腋鞘
封套层 形成结构
后纵隔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颈部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颈部

第二章、颈部一、名词解释1)甲状腺假囊:来自颈深筋膜中层的脏层,是位于外侧的甲状腺被囊。

2)甲状腺囊鞘间隙: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又称甲状腺假被膜,而甲状腺的外膜称真被膜,即纤维囊,二者之间为囊鞘间隙。

3)甲状腺鞘:即甲状腺假被膜,由气管前筋膜包裹甲状腺成,与甲状腺真被膜之间成的间隙为囊鞘间隙。

4)甲状腺悬韧带:为甲状腺假被膜在侧叶和峡部与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及气管软骨环的软骨膜愈合并增厚形成的韧带称甲状腺悬韧带。

5)颈动脉窦: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

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末梢膨大,在电镜下呈若干层的椭圆形结构,一般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

6)颈动脉结节:即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颈总动脉行其前方。

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平环状软骨弓向后压迫,可阻断颈总动脉血流。

7)颈动脉鞘:是颈筋膜中层在颈部包绕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所形成的筋膜鞘。

上起自颅底,下续于纵隔。

8)颈动脉三角:是由胸锁乳突肌上方前缘。

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之间所围成的三角。

9)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属于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浓度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可反射性地促使呼吸加深加快。

10)颈干角:股骨颈的长轴线与股骨干纵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10°-140°,平均127°。

若颈干角>140。

为髋外翻;<110。

为髋内翻。

11)颈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椎前筋膜后方,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所组成。

12)颈静脉弓:左右颈前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的吻合支,横行于颈静脉切迹上方的胸骨上间隙内。

13)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位于颈内静脉与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交角处的淋巴结,收纳舌尖部的淋巴结,舌尖癌首先转移至该处淋巴结。

14)颈袢:舌下神经发出降支与第1颈N前支构成颈袢上根,在颈鞘浅面下行,与来自第2~3颈神经前支构成的颈袢下根组成颈袢。

局部解剖学—头颈部(尹)

局部解剖学—头颈部(尹)

第一段: (下颌段 ) 下牙槽动 脉 脑膜中动脉 第二段: (翼肌段 ) 颞深前 后动脉, 頰动脉 第三段: (翼腭窝段) 上牙槽后动脉 眶下动脉
3. 上颌A
4. 下颌N:
下颌N—颞深前后N、咬肌N、 耳颞N、下牙槽N、舌N 、颊支
咬肌间隙
面 部 的 间 隙
位置—咬肌与下颌支之间的狭隙
内容物—咬肌的血管、神经
腮腺管
起始 行程 毗邻
开口
投影
内容物
浅→深:面N下颌后V颈外A耳颞 N
面N、颞浅AV、 颈外A、上颌AV、 耳颞N、面横AV
走行关系 纵行组:颞浅A V、耳颞N、下 颌后V、颈外A 横行组:上颌A V、面横A V 、 面N
面N (颅外)
行程
分段 特点 意义
下颌后V: 组成 分支 汇入 颈外A: 行程 分支 耳颞N: 来源 行程 意义
气管前筋膜内脏筋膜甲状腺鞘甲状腺悬韧带颊咽筋膜筋膜间隙舌骨上区舌骨下区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肌三角颏下三角下颌下腺及下颌面动脉舌下神经舌动脉及舌静脉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淋巴二下颌下三角境界内容颈动脉三角境界血管神经颈深淋巴结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及分支迷走神经及分支副神经耳大神经下颌后静面神经颈支脉颈内动静脉颈外动脉末三对脑脑神经及颈交感干上缘耳后动脉面神经及舌咽神经下缘枕动脉及舌下神经二腹肌后腹
内 容 物
甲状腺
1、形态与被膜 ① 形态 ② 被摸: 假被膜 (甲状腺鞘) 真被膜 (纤维鞘) 囊鞘间隙 甲状腺悬韧带
2、位置与毗邻 甲状腺肿大 后内侧: 喉和气管, 咽和食管及喉返神 经,呼气、吞咽困 难及声音嘶哑 后外侧 : 颈A鞘、 颈交感干, Horner 综合即面部潮红、无 汗、瞳孔缩小、 眼 裂变窄、上睑下垂及 眼球内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颈部层次结构
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颈筋膜间隙
胸骨上间隙:内有颈静脉弓、颈前静脉下段、胸锁乳突肌胸骨头、 淋巴结及脂肪组织等。 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内有甲状腺最下动 脉、甲状腺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头臂干及左头臂 静脉。 咽后间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 椎前间隙:位于脊柱颈部、颈深肌群与椎前筋膜之间。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颈 前 区
肌三角
境界:位于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之间。 浅面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颈前静脉与皮神经和 颈深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 内容:舌骨下肌群、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等。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右膈神经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颈 根 部
胸膜顶毗邻
前方: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膈神经、迷走神经、锁骨下 静脉以及左经根部的胸导管 后方:第1、2肋,颈交感干和第1胸神经前支 外侧:臂丛 内侧:气管、食管及左侧尚有胸导管和左喉返神经 上方:胸膜上膜(Sibson筋膜)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颈 前 区
颏下三角
由左、右二腹肌前腹与舌骨体围成的三角区。此三角内 有1~3个颏下淋巴结。
下颌下三角
境界: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体下缘围成,又称二腹 肌三角。 内容:下颌下腺、面动脉、舌下神经、舌神经、下颌下神 经节及下颌下淋巴结。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甲状腺
1.形态与被膜 呈“H”形,分左、右侧叶及甲状腺峡。 气管前筋膜 甲状腺假被膜(甲状腺鞘) 甲状腺悬韧带 真被膜(纤维囊) 二者之间为囊鞘间隙 2.位置与毗邻 位置: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颈部的前外侧,上端达甲状软骨 中部,下至第6气管软骨,峡位于第2-4气管软骨前方。 毗邻:前面由浅入深有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 及气管前筋膜;侧叶的后内侧邻喉与气管、咽与食管及喉返 神经,后外侧邻颈动脉鞘及颈交感干。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Horner综合征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甲状腺
3.甲状腺的动脉和喉的神经 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 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 甲状腺最下动脉(出现率10%) 4.甲状腺的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气管颈部毗邻
前方: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胸骨上间 隙及其内的静脉弓、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和气管前间 隙。平第2-4气管软骨前由甲状腺峡,峡的下方有甲状腺 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及甲状腺最下静脉。 两侧:甲状腺侧叶 后方:食管。二者的沟内有喉返神经 后外侧:颈交感干、颈动脉鞘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颈 根 部
椎动脉三角
境界:内侧界为颈长肌 外侧界为前斜角肌 下界为锁骨下动脉第1段 尖为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 毗邻:前方有颈动脉鞘、膈神经及胸导管弓(左侧) 后方有胸膜顶、第7颈椎横突、第8颈神经前支及第1肋颈 内容:椎动、静脉,甲状腺下动脉,颈交感干及颈胸神经节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颈部层次结构
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颈筋膜
浅层:即封套筋膜
中层:又称气管前筋膜或内脏筋膜 甲状腺鞘 甲状腺悬韧带 深层:又称椎前筋膜 腋鞘 颈动脉鞘:颈筋膜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内静脉 和迷走神经形成的筋膜鞘。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浅层结构
浅筋膜内有颈阔肌,该肌深面有颈前静脉、颈外静脉、颈外侧浅淋 巴结、颈丛的分支及面神经的颈支等。
浅静脉
颈前静脉:两侧吻合成颈静脉弓,若合为一支为颈前正中静脉 颈外静脉:由下颌后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枕静脉汇合而成。
神经
颈丛皮支: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 面神经颈支
皖南医学院人解剖学教研室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颈 前 区
颈动脉三角
境界:由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 后腹围成。 内容: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舌下神经 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以及部分颈 深淋巴结等。 二腹肌后腹:是颈动脉三角与下颌下三角的分界标志,也是颈部 与面部手术的主要标志。 表面有耳大神经、下颌后静脉及面神经颊支 深面有颈内动、静脉,颈外动脉,末三对脑神经及颈交感干 上缘有耳后静脉和面神经及舌咽神经等 下缘有枕动脉和舌下神经
食管颈部毗邻
前方:气管颈部 后方:颈长肌和脊柱 后外侧:颈交感干 两侧:甲状腺侧叶、颈动脉鞘及其内容物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颈 根 部
境界
前界为胸骨柄,后界为第1胸椎体,两侧为第1肋。 中心标志是前斜角肌。
内容
胸膜顶、锁骨下动脉、胸导管与右淋巴导管、锁骨下静脉、 迷走神经、膈神经、椎动脉三角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境界与分区
颈部分为固有颈部和项部
颏下三角
舌骨上区
颈前区 舌骨下区
下颌下三角
颈动脉三角 肌三角
固有颈部
胸锁乳突肌
枕三角
颈外侧区
锁骨上大窝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境界与分区
下颌下三角 颏下三角 颈动脉三角 枕三角 肌三角 锁骨上三角
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颈部层次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